春秋战国时期的齐国是姜姓吕氏,其中"姜姓吕氏"是什么意思?谢谢各位同胞了!

栏目:资讯发布:2023-10-17浏览:3收藏

春秋战国时期的齐国是姜姓吕氏,其中

姜太公:名尚,字子牙,周朝时齐国的第一任国君其死后,谥号为太公,所以人们一般称他为姜太公。姜太公自然姓姜,但由于其先祖曾被封在吕,所以他又以吕为氏,被称之吕尚。

注意在三代时期即夏商周时期,姓和氏不是一回事,姓一般来说是不变的,子子孙孙相沿。而氏则不同,可能在短期内就变好多次,或者亲兄弟的氏也不相同。不同姓可能会有相同的氏。

比如子姓,他的氏有宋氏、华氏(如华元、华督)、牛氏、萧氏(如萧叔大心)、孔氏(如孔子的家族)比如姜姓,它的氏有高氏、庆氏、齐氏、申氏、吕氏等至于姬姓,就更多了。

相同的氏可能有不同的姓,如孔氏,除了孔子的家族外,在当时的郑国、卫国等国也有孔氏。郑国、卫国的孔氏是姬姓孔氏,与孔子家族的子姓孔氏毫无关系。

从战国后期开始,社会发生了很大变革,先前的世家贵族对当时的政治影响力已日落西山,而平民的地们有了很大上升,区别贵贱的氏不在重要,而作为人名的一部分氏渐渐渐地固定下来,与姓逐渐趋同,到了汉,姓与氏已没有什么分别,所以司马迁《史记》中根本就是把姓氏混在了一起。

古代“姓”和“氏”分用。姓是总的,氏是分支,后来姓和氏不分,可以混用。秦汉以前,“姓”和“氏”不同,“姓”为“氏”之本,“氏”自“姓”出。夏、商、周三代,氏是姓的支系,用以区别子孙之所由出生。

扩展资料:

姜姓

同义词:姜氏(姓氏)一般指姜姓

姜姓源出神农氏,炎帝生于姜水,因以水命姓为姜,裔孙姜子牙周初封于齐,到战国中期,为田氏所灭,子孙分散,有以国名为氏是齐氏,或以姓为氏是姜氏。秦汉时,姜姓以关东大族向西迁徙充实关中,之后在天水形成著名的郡望,如今姜姓广泛分布于中、朝、韩、菲、泰和印尼等国。 

姜姓在《百家姓》排第32,在2007年全国姓氏人口排名第60位,约占全国汉族人口的034%。据考证,从齐国第一代国君姜太公起到现在,共有102个姓氏由姜姓繁衍而来,包括吕、许、谢、纪、丘、卢等64个单姓和淳于、东郭、高堂、子雅、雍门、公牛等38个复姓。

-姜氏

如何给宝宝起名字,其实宝宝起名是有技巧的。只要掌握了技巧,起名字就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困难。2018年出生的孩子取什么名字命会更好? 牛姓的起源,牛姓的来源 姓氏:牛

拼音:Niu

郡望:陇西郡

名人:牛金,牛弘,牛僧孺,牛希济,牛皋,牛金星,牛得草

文献:牛氏祠宗家谱

历史:牛姓出自子姓。上古时,周武王建立周朝后分封天下,他将商朝王族中一位叫微子启的,封在宋地,让他建立了宋国。微子启就是后来的宋微子。到了春秋时候,宋国公族有个司寇叫牛父,是宋微子的后代,他在与游牧民族长狄人作战时,不幸战死。他的子孙后来以他的名字为姓,称为牛氏,从此世代相传,形成了今天的牛姓。 牛姓起名,牛姓男孩起名大全 [01] 牛才英 牛高峯 牛光霁 牛星泽 牛睿博 牛震博

[02] 牛志明 牛坚成 牛鹏运 牛和歌 牛博文 牛兴旺

[03] 牛高明 牛浩浩 牛和玉 牛宾实 牛宏畅 牛鹏鲲

[04] 牛浦和 牛宏儒 牛浦和 牛玉轩 牛兴生 牛弘大

[05] 牛骏哲 牛浩大 牛正德 牛阳飙 牛蕴藉 牛良策

[06] 牛茂德 牛阳伯 牛良朋 牛华藏 牛雅惠 牛翰采

[07] 牛苑博 牛力强 牛鑫鹏 牛景彰 牛乐成 牛兴贤

[08] 牛弘深 牛子默 牛力勤 牛光明 牛宏邈 牛昆明

[09] 牛欣嘉 牛绍辉 牛信鸥 牛永福 牛绍祺 牛承悦

[10] 牛辰锟 牛兴昌 牛宏峻 牛阳羽 牛弘壮 牛俊弼

[11] 牛波峻 牛开畅 牛骏喆 牛文柏 牛元魁 牛成龙

[12] 牛安邦 牛高澹 牛皓轩 牛玉山 牛高韵 牛鸿宝

[13] 牛兴言 牛鸿福 牛建中 牛和光 牛英奕 牛鸿飞

[14] 牛建树 牛飞虎 牛天纵 牛辰龙 牛玉堂 牛德馨

[15] 牛兴学 牛鸿光 牛奇略 牛和韵 牛正卿 牛景曜

[16] 牛安晏 牛涵衍 牛鸿畅 牛欣德 牛鹏翼 牛玉龙

[17] 牛冠玉 牛修竹 牛德华 牛俊贤 牛和雅 牛华奥

[18] 牛安康 牛星海 牛绍钧 牛英飙 牛鸿波 牛昌茂

[19] 牛烨霖 牛子石 牛嘉荣 牛祺瑞 牛浩然 牛正平

[20] 牛君昊 牛永福 牛乐章 牛星雨 牛铭晨 牛光远

[21] 牛阳德 牛才艺 牛乐天 牛令羽 牛承宣 牛翰藻

[22] 牛弘义 牛海超 牛旭炎 牛浩慨 牛宏爽 牛飞羽

[23] 牛建中 牛毅君 牛高旻 牛承恩 牛鸿卓 牛才俊

[24] 牛高阳 牛星阑 牛力言 牛光济 牛明轩 牛骏琛

[25] 牛建义 牛宜修 牛天翰 牛宏义 牛学真 牛英飙

[26] 牛奇正 牛翰池 牛俊风 牛烨烨 牛乐和 牛建修

[27] 牛浩广 牛文林 牛乐康 牛君博 牛嘉泽 牛嘉瑞

[28] 牛子民 牛飞语 牛承宣 牛文彬 牛曜文 牛永寿

[29] 牛英豪 牛骞北 牛宜修 牛长平 牛天骄 牛敬曦

[30] 牛嘉良 牛锐泽 牛奇思 牛宏阔 牛飞雨 牛欣悦 推荐名字解析 1、牛思博(niú、sī、bó)

字义思表示思齐、思谋、思路;博表示博达、博大、博学,意义优美。

意蕴名字可以趣解为:思理 • 博识。

2、牛绍铎(niú、sho、duó)

字义绍表示继承、连续、绍兴;铎表示大铃、铎舞、铃铎,意义优美。

意蕴名字可以趣解为:连续 • 大铃。

3、牛润宇(niú、rùn、yǔ)

字义润表示润泽、玉润、莹润;宇表示天地、仪容、风度,意义优美。

意蕴名字可以趣解为:泽润九州新宇展 韶满华夏东方红。

4、牛鸣钊(niú、míng、zhāo)

字义鸣表示闻名、鸣唱、鸣玉;钊表示远、勉励、鼓舞,意义优美。

意蕴名字可以趣解为:闻名 • 鼓舞。

5、牛俊然(niú、jùn、rán)

字义俊表示卓越、出众、雄健;然表示信守、合适、巍然,意义优美。

意蕴名字可以趣解为:山川俊美的自然风貌。

源流一

源于公孙氏,出自轩辕黄帝之二子含宏,属于以帝王赐姓为氏。但氏在中国是十分古早的姓氏之一。原始汉语部族在连续不断的东迁过程中,逐渐散布整于个黄土高原和华北平原西半部,在那片土地上,他们创造了发达的前仰韶文化。原始汉人与原始东夷经过多年的征战和文化交融,形成了太昊(伏羲氏)文化。太昊文化是仰韶文化与海岱文化的融合,所以太昊被公推为黄河流域上中游和下游所有居民一致认同的人文始祖。公元前三十世纪,原始汉人进入了以农业种植为主要经济生产的阶段,首领称神农氏。神农氏文化也是原始汉人与东夷文化的融合。

神农氏末期,原始汉人中出现一个强大汉语部族少典氏(有熊氏),有熊氏和原始汉语部落的有牛氏分别通过婚姻与另一个原始汉部族的有娇氏繁衍成黄帝和炎帝部落。黄帝与炎帝这两个亲缘部落后来为了争夺地域霸主,在汾河下游的阪泉地区发生;了激战。炎帝被打败,归服了黄帝,以两个部落为基础,华北平原西部、汾河平原南部、渭河平原东部的诸多远古汉语部落逐渐融合成华夏族。后来,原居山东的东夷族首领蚩尤率部众西进,原居淮南的三苗族(苗、瑶先祖)首领夸父也率部众北进中原。东夷族与三苗族结成联盟,由炎帝一族的原属臣蚩尤任盟主,共同对付华夏族。传说,在公元前2700年,华夏族领袖黄帝在今河北省的涿鹿平原指挥部族军队大败蚩尤与夸父的联军,当场将夸父杀之。联军残众向冀州撤退,黄帝穷追不舍,在“涿州之野”捕获并斩杀了蚩尤。随后,东夷族、三苗族(九黎氏)余众渡黄河南迁,三苗族一直南退至长江中游,东夷族则东退至胶东的临海山区(今山东泰山),黄帝领导的华夏族由此占领了河南大部,定都有熊(今河南新郑)。后来经过与东夷族之间的政治、经济与文化交流,适合汉语特点的文字即汉字正式开始出现。

据传,轩辕氏黄帝本姓公孙氏,有二十五个儿子,得其赐姓者有十四人。黄帝的次子名叫含宏,生来就十分奇异,他的双手掌纹似字,左手掌纹似“人”字,右手掌纹似“旦”字。含宏成年后,身长九尺,虎背熊腰,威武骁勇,但十分仁义守信,很得黄帝的喜爱和信赖。后来,在黄帝氏族与蚩尤氏族间爆发的争战中,含宏率主力军与蚩尤氏大战于逐鹿平原,杀得天昏地暗,终得全胜。由于含宏在逐鹿之野决战中大有功勋,群臣钦佩,纷纷奏请黄帝给含宏赐姓封功。黄帝摆摆手说道:“我早就已经赐姓给他了!”群臣不解,问道:“帝给四母二十五子中的十四子十二姓氏,已分化成十二个胞族,分别姓姬、姞、酉、祁、己、滕、箴、荀、任、僖、嬽、依。不过,这十二个赐姓里没有给二王子的赐姓呀!”黄帝笑笑说:“吾子左手生人字,右手生旦字,两手合来就是一‘但’字。这不就是早就赐给他的姓吗!”‘但’字,就是人之初始,预示含宏将来是他自己那一族人的始祖。群臣皆恍然。

据《但氏宗谱》记载:“但氏一姓乃上古姓,轩辕黄帝公孙氏之裔也。黄帝二十五子,得赐姓者十四人。惟次子名含宏者,生而奇异,左手掌有人字,右手掌有旦字,及壮,身长九尺,仁而威惠而信,奉命与当时诸侯名蚩尤氏者战于逐鹿之野,大有功勋,群臣奏请赐姓封功,黄帝曰:‘吾子左手生人字,右手生旦字,两手合来成一但字’。以但姓之本,非同于百家姓之编也,惟司马《资治通鉴》及《五代之志》纪载之甚详。迨至前汉文帝朝,有讳忠者赠十万禄,封河间候,即今郡望称为河内者是也。家居洛阳之浦,其后子孙散而之四方者,多有讳钦者。汉授西域都尉候有讳巴者,汉明帝时奉临朝议大夫、济阴太守有讳兴者,居汉阳是东晋惠帝时,人授金吾上将军之职,在西土交州提调六州都护府,与土番兵接界。北齐昭帝时有讳宝者,授晋阳州太守,有讳旺者授黄州路太守,有讳隆者任九江府太守,固居罗汉坛之地,即今称为莲花洞者是焉。后徙居麻城县,有讳珍者任李唐黄州麻城县令,有讳威者唐末授金紫光禄大夫,领江南道副史,生子广,世居中州洛阳之浦邑,授德化县令,生子三:曰操、捷、拘,为南康都昌县令,因从而家焉,操为永兴县令,迁居武昌崇阳黄州之地捷,僖宗时拜嘉议大夫,官刺史,因黄巢兵变,迁瑞邑五仙乡庄舍,即今称为大湖庄但家桥者是焉。后复取颜阳山水之秀而卜宅焉,生子四曰:耕、荟、蕃、讷。人杰地灵而家道昌炽,瓜瓞绵绵,面蔓延南北,可胜言哉。立四书堂,两客馆东西二层楼,南北二蚕室,立社于东南,建先祠于水口,规模宏远,迄今基址尤。存后嗣有能兴之者,殆未可量也。越三代后有讳卿者,在后唐李庄宗时为殿前直御史,赠新邱公,传至十八世孙讳全者,娶蒲塘马氏,生元伯,伯娶武宁双溪熊氏,生子四:宗裕、成功、盛茂、明。自后族大繁衍,难以尽述。宋末年间,吕氏文德以襄阳城池归伯颜,丞相领兵下江南,逃移迁徙居外郡者多究而言之,远则郎河黄州、郧、安陆、京山等县,四川则青草、重庆,湖广则兴国、通山等县。近则建昌、德安、武宁、星子等处。皆系族焉。后世有能从面推考者。则祖宗之脉、尊卑之分,可得而明矣。”

但氏一族得姓至今,已经有四千七百多年的历史了,虽然人口稀少,却是非常古早、神圣的姓氏之一。该支但氏正确姓氏读音作dàn(ㄉㄢˋ)。

源流二

源于姬姓,出自周文王之子周公旦之孙,属于以先祖名字为氏。西周初期,周武王姬发的弟弟姬旦,在周成王姬诵即位后出任周公,与另一弟弟姬#93;(召公)共同辅佐周成王。周公旦有个孙子名叫姬但,接继周公旦为周公,其后裔子孙世为周王室大夫,与召公#93;的后裔子孙轮流为周公、召公之职。在姬但的后裔子孙中,有以先祖名字为姓氏者,称但氏,世代相传至今,史称但氏正宗。

但氏族人大多尊奉姬但为得姓始祖,该支但氏正确姓氏读音作dàn(ㄉㄢˋ)。

源流三

源于姜姓,出自春秋时期齐桓公之后裔,属于以封邑名称为氏。春秋时期,齐国君主齐桓公姜小白为首任春秋霸主,九合中原诸夏,讨伐戎、狄、徐、楚诸方,安定周室,一时势力遮天。周惠王姬阆十四年(燕庄公二十八元年,公元前663年),山戎民族击败燕国,都城亦被攻破,燕庄公失国逃亡,向齐桓公求救。至周惠王十五年(公元前664年),齐桓公出兵北伐山戎,将山戎击溃并驱赶向西远遁,遂救了燕国。在此期间,齐桓公乘火打截,借机占据了燕国的大片领土不归,燕庄公恼在心里却也莫可奈何。之后,两国君主在燕国都城相互致谢后,燕庄公就亲送齐桓公回国,并假装不知不觉,热情十分地一直送齐桓公入齐国之境。按周王朝典制,诸侯国君不得随意进入他国之境,待齐桓公醒悟时,燕庄公已经入齐国之境五十里了。齐桓公已经占据了燕国大片领土,因此很有些不好意思,干脆就将齐国这边境五十里之地赠送给了燕庄公。燕庄公好歹也捞回了一点损失。雷旦(今河北沙河),原是燕国之地,在漯水与灅水之间,这次就被齐国借击戎救燕之际所霸占了。齐桓公回国后,就将自己的一个儿子封在雷旦。

其后裔子孙中有以先祖封邑名称为姓氏者,称雷氏、旦氏,到了春秋中期以后,旦氏族人中有将姓氏加“亻”偏旁,遂称但氏,世代相传至今,与姜姓雷氏、旦氏同宗同源,史称燕山但氏。该支但氏正确姓氏读音作dàn(ㄉㄢˋ)。

源流四

源于官位,出自古代帝王仪仗官吏但马,属于以官职称谓为氏。“但马”,亦称䩥马、诞马、徒马,是古代官制仪仗中的先导引马,骑于特别装饰的马队吹竽引导王室、官府的仪仗向指定地点。这种官仪形式在秦朝时期兴起,至汉、唐、宋时期大盛,成为声威显赫的象征,逐渐演变为后世的国家级仪仗队。先导马队的首领亦称作“但马”,归少府制,即由太子衙门管辖。这在史籍《程式·演繁露》中有记载:“诞马犹徒马。今外官仪从有散马前行,名坐马。亦曰引马,即但马也。<辽史>中作䩥马。”

在但马的后裔子孙中,多有以先祖官职称谓为姓氏者,称但马氏,后省文简改为单姓但氏、马氏,世代相传至今。该支但氏源出官职,姓源繁复,不可一论,但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其姓氏读音皆作chú(ㄔㄨˊ),不读作dàn(ㄉㄢˋ)。

源流五

源于国名,出自传说中的西域古国但国,属于以国名汉化为氏。传说,在强汉、盛唐时期,西域地区有一古但国,国民为犹太民族,曾一度依附于中原王朝,其国人中后来有通商于中原者,留居不返,后按汉俗以原国名的谐音汉字为汉化姓氏,称但氏,逐渐融入汉族大家庭,世代相传至今。

该支但氏正确姓氏读音作dàn(ㄉㄢˋ)。

从明嘉靖年开始,“大槐树”开始出现在关于移民的传说中,成为北方人群对祖先历史的集体记忆,并经过清初的修谱牒、碑文逐渐凝结为一个精神意象。至清末民初,作为中国移民史上辐射范围最广、影响最大的一个移民发源地,“大槐树”已经不再是山西移民的家园象征,而成为现代民族主义话语中的一个组成部分。

  济南“槐荫”得名便来自洪武年间的大移民,槐荫人对山西洪洞大槐树有深厚的感情,这里面包含了厚重的移民文化。

  “问我祖先在何处山西洪洞大槐树”

  “问我祖先在何处山西洪洞大槐树。祖先故居叫什么大槐树下老鹳窝。”数百年来,这首民谣在我国北方地区祖辈相传,妇孺皆知。几个世纪以来,洪洞县古大槐树迁民遗址,被海内外众多华夏子孙喻为“家”,称做“祖”,看做“根”,成为众人心中的故乡。

  元朝末年,政治黑暗,政府横征暴敛,百姓苦不堪言。持续17年的元末农民战争主战场在黄河下游、黄淮平原一带,使山东地区“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乐陵一县,仅剩400余户;潍县之族姓,惟存李、金二姓……连当朝皇帝朱元璋也不得不承认:“中原诸州,元季战争受祸最惨,积骸成丘,居民鲜少。”

  与元政府武力统治国家不同,明太祖朱元璋是个很有头脑的政治家,他知道用经济来发展国家。当时,农业占国民经济的百分之八九十,恢复农业,离不开劳动力,快速恢复劳动力的办法就是移民。明初移民席卷全国,最为大家熟知的便是山西洪洞大槐树移民。

  可以说,当时山西是移民的不二之选。据史料记载,明朝建立时,山东、河南的人口都只有不到200 万,而山西的人口竟达400多万。这得益于山西特殊的地理位置,西有吕梁山,东有太行山,在天然屏障的护佑下,受战争的影响比较小。但晋北、晋中都是山地,只有晋南地区可以耕种,人多地少,百姓的生活非常苦。于是,朱元璋决定将“狭乡之民迁于宽乡”,数十万的山西农民,不得不被迫离开故乡,迁往河南、河北、山东等地。一场长达半个世纪的迁徙大潮,由此展开。

  办理移民的官署就设在山西洪洞城北的广济寺。离广济寺不远处有一棵直径 3米多的大槐树,被老百姓供奉为神树,是洪洞的地标。官差就张榜文,贴告示,将移民集中到大槐树下登记造册,并发给“川资”、“凭照”,督促他们上路。

  当时移民都是靠走,从太原到洪洞快走7 天,慢走要8天,不可能把山西各地的移民都集中到洪洞发派。但是大槐树是移民官署的象征,说到移民,自然就和它联系到了一起。

  大槐树移民活动,由明初开始,前后持续100多年。仅在洪武年间,就从洪洞一带迁出几十万人。他们有的直接分布到冀、鲁、豫、皖等省,有的间接分到川、滇、黔以及东北、内蒙等地。

  在移民垦荒中,国家发给耕牛、种子、土地、并免三年租税。经过移民的辛勤劳作,使原来荒凉地区的耕地面积大量增加,农业生产得到恢复和发展,同时对巩固边防和促进民族融合、文化交流,也做出了贡献。

  这些地区的迁民临行前,大部分人在洪洞大槐树下,办理迁移手续,领取户部颁发的迁移堪今,叙旧告别,然后各奔去处。

  由于这些移民是在洪洞大槐树下办理的迁出手续,便把洪洞大槐树当作自己的故乡,至今在中国北方地区还流传着“问我祖先在何处,山西洪洞大槐树”的谚语。

  迁徙者记忆:风尘逆旅留下的百年痕迹

  离家千里,到陌生的地方重新开始生活,这对老百姓来说并不容易接受。因此围绕这次迁徙,迁徙者及其后人编纂出了种种听来令人百脉沸涌,低回唏嘘的故事。最为普遍的传说是,大迁徙所以能够成功,是因了朱明统治者设下的一个弥天骗局。

  迁徙伊始,明政府颁告示于三晋:“不愿迁徙者,到洪洞大槐树下集合,限三天赶到。愿迁徙者可在家等候。”消息不胫而走,不翼而飞,晋北、晋中、晋南的人拖家带口,携儿将女簇拥而来,三日之内,老槐树下呼啦啦集结了十万之众。

  这时,大队官兵,蜂拥而至,把手无寸铁的百姓裹了个严严实实,一官员高声宣布:“大明皇帝敕命,凡来大槐树下者,一律迁走!”说罢,官兵恶狠狠地先将青壮年戴铐上枷,遂强行登记,强发凭照,一家一户,根绳相拴,如串蚂蚱,十万百姓在刀逼棒喝下,吞声饮恨,踏上了迁徙的路途……

  至今在冀鲁豫一带,洪洞大槐树移民后裔还被归纳为:“走起路来背抄手,小拇趾甲是两个”。

  背抄手走路,是因为两手被成年累月反绑,遂成习惯。小拇趾甲是两个,有的说是官兵怕移民路上逃跑,在每人的小拇趾甲上砍一刀,做记号;有的说是移民将初生子女的双脚小趾甲咬裂,当记号;还有的说是移民一路上翻山越岭,磕磕绊绊,双脚的小趾甲碰伤了,裂成了两半。而由于两手被反绑,移民需要大小便,就冲着押解的兵卒喊一嗓子:“解开手,俺要撒尿。”时间一长,懒得多费口舌,只喊一声:“解手。”从此,大小便又多了一个代名词。

  历史的经经纬纬里,通常交织着神秘的丝线。然而,拂去这些民间传说扑朔迷离的浓雾,我们还是能筛簸出明初农民大迁徙那惨烈的真实。

  大迁徙触动了三晋百姓最敏感的神经,明统治者只得定出移民条律,按“四口之家留一,六口之家留二,八口之家留三”的比例迁移。吴晗先生在《朱元璋传》中这样写道:“迁令初颁,民怨即沸,至于率吁众蹙。惧之以戒,胁之以劓刑。”这说明,当时的移民,完全是在强权政治的胁迫下进行的。

  大迁徙无疑是朱明王朝富国强兵的得意之作,但对一家一户却是莫大的悲哀,当他们一步一回首,三步一徘徊,挪挪蹭蹭,渐远乡井的时候,他们泪眼中最后看到的是那棵高大的老槐树,是老槐枝桠间的一簇簇老鹳窝……

  古大槐树处迁民之后裔经过几代、十几代,大都不知道被迁前是何村何地,但都知道“大槐树是故乡”,这一点至今谁也没能忘却。移民在离开大槐树时恋恋不舍,到达新的定居地点后,他们大多栽种了槐树,借以寄托自己对家乡的怀念。

  大槐树移民的山东故事

  处在黄河下游的山东省是明初移民的重点地区之一。从《山东省地名志》第一卷中,共检索出91个县市存在洪洞大槐树移民村落。

  大槐树移民到达目的地后,一家人往往分居各地,为了日后相认,他们往往打碎一件器物,各执一块,作为信物,最著名的是“打锅牛”的传说。据《青州市地名志》记载,今青州市普通乡牛家庄传为洪武年初河北枣强迁来的牛氏所建。牛家兄弟砸碎一口铁锅,各执一块,作为日后相认的凭证,俗称“铁锅牛”。

  移民迁入山东后,主要是垦荒屯田。因此,移民所建村落,大都以“××屯”命名,其中尤以“姓”+“屯”为多,在山东西部地区以“姓”+“官屯”命名的村落则是官府组织的移民官屯。

  明初有个袁公正,字成甫,曾随朱元璋打天下,南征北战,屡建战功,官拜镇威将军。明朝统一后,首要的大计是移民垦荒。袁公正又自动报名,举家从洪洞迁至山东曹县黄岗集落户。当时很受朱元璋欣赏,亲赐一块“袁氏题名玉碑”,还给他提升了三级头衔。袁公正在曹州以北约20公里处的关王庙北土岗上安下家来,取名“袁家固堆”,并题词曰:“洪洞分枝老门第,曹州安居旧家风。”

  移民的涌入,必然要引起与土著的矛盾,特别是土地的争夺。但不可否认的是,移民对于促进山东农业的发展起了重要的作用。大槐树移民以老槐腾游时空的气魄和根植泥土的不屈韧性,将凝重的汗珠,结实地洒落在齐鲁大地陌生的原野上,很快便拓展出一片片生机勃勃的生命空间。

  《明史》曾这样描绘过大移民后的生产发展的状况:“是时宇内富庶,赋入盈羡,米粟自输京师数百万,府仓库蓄积甚丰,至红腐不可食。”洪武二十八年九月,户部尚书郁新奏称:“山东济南府广储、广斗二仓粮七十五万七千石有奇……二仓积蓄既多,岁岁红腐……其今年秋宜折棉布,以备给赐。”

  随着农业的恢复,移民所建的村落也逐渐成为当地的经济中心。当时大槐树移民分布的东昌、兖州,正处在京杭之间的运输动脉——大运河上,这也为晋商的发展提供了有利的条件,山东西部地区的商业快速发展起来。谚云:“南有苏杭,北有临张。”“临”,指的是当时中国北方地区最大的商业城市临清,“张”,指的是商贸重镇阳谷的张秋镇。

  在清朝中后期,传统社会在重重冲击之下开始崩塌,但是编修家谱之风却达到了顶点。众口相传的“大槐树”就这样开始进入无数的族谱之中。

吕氏家谱的字辈:

西省太谷县北洸乡白城村吕氏字辈:

好学家声振,传贤国则昌,发生维效友,积聚作忠良。

山东菏泽成武县九女集小曹楼村吕氏字辈:

付(超)培建,忠厚传家远。

扩展资料:

吕氏始祖:

得姓始祖

伯夷、吕甥、褒洪德、瑕吕饴生、阿鲁剌惕·玉昔贴木儿(吕鲁)。

各支始祖

吕讳、吕乡:吕讳,配蒙氏,子二孙,五相传自洪洞来居新安县城。吕乡,赠户部右侍郎里人私谥,敦懿配牛氏,赠淑人公举,建坊旌节荣礼节孝祠人,家祠右配之首子二女一。

吕斌:明初大板倘,以武职随楚藩分封偕子欣荣鄂致仕,占籍江邑洪山之地名吕家坦。元配:吴氏,葬江夏县洪山化面昔,名吕家坝今名杆院。生子一:吕欣。

吕从庆:元配:吴氏夫人,公名六四字世膺字彦馀仝墓,在 塘余墓冲谷名猪婆坞公在余,陵时读书乐道饮谷楼邱目挈时 不求间达惟寄意,于诗枢中晚胜境,兴许棠乡谷辈号,诗中十哲及从族,之号溪临把约,以诗酒自绍自。

参考资料:

吕姓家谱-

  洪洞大槐树

  古大槐树,又称洪洞大槐树,位于洪洞县城西北二公里的贾村西侧的大槐树公园内,这里洪洞虽然没有什么宏伟的建筑,但是不论严寒的冬天,还是酷热的炎夏,游客络绎不绝,有的赋诗题词,抒发“饮水思源”之幽情,有的仰望古槐,盘桓眷恋,久久不肯离去。

  元朝末年,元政府连年对外用兵,对内实行民族压迫,加之黄淮流域水灾不断,饥荒频仍,终于激起连绵十余年的红巾军起义。元政府予以残暴的镇压,争域夺地的殊死之战时有发生,两淮、山东、河北、河南百姓十亡七八。元末战乱的创伤未及医治,明初“靖难之役”又接踵而至。冀、鲁、豫、皖诸地深受其害,几成无人之地。在元末战乱时,蒙古地主武装察罕贴木儿父子统治的“表里山河”——山西,却是另外一种景象,相对显得安定,风调雨顺,连年丰收,较之于相邻诸省,山西经济繁荣,人丁兴旺。再者,外省也有大量难民流入山西,致使山西成了人口稠密的地区。明朝灭亡元朝后为了巩固新政权和发展经济,从洪武初年至永乐十五年,五十余年间组织了八次大规模的移民活动。

  晋南是山西人口稠密之处,而洪洞又是当时晋南最大,人口最多的县。据记载,明朝时在洪洞城北二华里的贾村西侧有一座广济寺,寺院宏大,殿宇巍峨,僧众很多,香客不绝。寺旁有一棵“树身数围,荫遮数亩’”的汉槐,车马大道从树荫下通过。汾河滩上的老鹞在树上构窝筑巢,星罗棋布,甚为壮观。明朝政府在广济寺设局驻员集中办理移民,大槐树下就成了移民集聚之地。

  晚秋时节,槐叶凋落,老鸦窝显得十分醒目。移民们临行之时,凝眸高大的古槐,栖息在树杈间的老鹞不断地发出声声哀鸣,令别离故土的移民潸然泪下,频频回首,不忍离去,最后只能看见大槐树上的老鹤窝。为此,大槐树和老鹤窝就成为移民惜别家乡的标志。“问我祖先何处来,山西洪洞大槐树。祖先故里叫什么,大槐树下老鸹窝。”这首民谣数百年来在我国许多地区广为流传。(据我老家的村民说,我们村就是那个时候从大槐树迁移出来,以充实北部边防的,村里的家谱也正是从那个时候记起的。)

  明初从山西洪洞等地迁出的移民主要分布在河南、河北、山东、北京、安徽、江苏、湖北等地,少部分迁往陕西、甘肃、宁夏地区。从山西迁往上述各地的移民,后又转迁到云南、四川、贵州、新疆及东北诸省。如此长时间大范围有组织的大规模迁徙,在我国历史上是罕见的,而将一方之民散移各地,仅此一例而已。明政府推行移民垦荒振兴农业的政策,虽然其目的是巩固封建王朝的统治,但客观上缓和了社会矛盾,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使农业生产逐步得到恢复,边防巩固,社会安定。

  民国二年,宦游山东的贾村人景大启告老还乡后,集资修建了碑亭、茶室等。碑亭建在原来的古大槐树处,亭虽不大,但雕梁画栋,飞檐斗拱,精巧玲珑。亭中竖立青石碑一座,刻有“古大槐树处”五个隶体大字。碑亭背面,刻有碑文,简述移民事略。亭前靠西一侧,建有茶室三间,以备寻根游人歇憩品茗,茶室楣匾题字为“饮水思源”。碑南二十余米处建有牌坊一座,横额雕刻着“誉延嘉树”,另一面刻有“荫庇群生”。八十年代初,洪洞县政府重修并扩建了大槐树公园。

  在这里还流传着一些有关迁徙的故事。辛亥革命后,袁世凯命山西巡抚张锡銮率卢永祥第三镇兵进攻山西革命军,所到之处肆意抢掠。到洪洞后,士兵来到古大槐树处,纷纷下马罗拜,互相传言:“回到大槐树老家了。”不但没抢掠,而且将财物供施于大槐树下。大槐树“御灾抗患”之功为人们所称道。

  传说当年移民时,官兵用刀在每人小趾甲上切一刀为记。至今凡大槐树移民后裔的小趾甲都是复形(两瓣)。“谁是古槐迁来人,脱履小趾验甲形。”你若有兴趣,不妨自我查看。

  当时,为防止移民逃跑,官兵把他们反绑,然后用一根长绳联结起来,押解着移民上路。人们一步一回头,大人们看着大槐树告诉小孩:“这里就是我们的老家,这就是我们的故乡。”至今移民后裔不论家住在何方何地,都说古大槐树处是自己的故乡。由于移民的手臂长时间捆着,胳膊逐渐麻木,不久也就习惯了,以后迁民们大多喜欢背着手走路,其后裔也沿袭了这种习惯。

  在押解过程中,由于长途跋涉,常有人要小便只好向官兵报告:“老爷,请解手,我要小便。”次数多了,这种口头的请求也趋于简单化,只要说声“老爷,我解手”,就都明白是要小便。此后“解手”便成了小便的代名词。

  迁民到了新的居住地点,一片荒野,只好用自己辛勤的双手建屋造房,开荒种地,不论干什么,都会联想起故乡的山山水水。为了寄托对故乡的思念,大多在自己新居的院子里,大门口栽种槐树,以表对故乡的留恋和怀念之情。有些移民到迁徙地后,以原籍命名村名,如北京郊区有赵城营、红铜(洪洞)营、蒲州营、长子营等,表明这些居民是当年从赵城、洪洞等地迁去的。

  祭祖小屋里贴着一张“古槐后裔姓氏表”,该表上共有四百五十姓,供奉着他们的牌位,这大大超过了百家姓。他们都是六百年前移民到全国各地的,经过搜集整理,公诸于墙,以便寻根查询。近年来,大陆民众竞修家谱,海外同胞寻根祭祖,纷纷查询自己同大槐树的血缘关系。

  悠悠六百年多年过去了,汉代古槐已不复存在,消失在历史的风尘之中,而同根孳生其旁的第三代槐树,则枝叶繁茂,充满活力。槐乡的后裔已遍布全国二十多个省,四百多个县,有的还远在南亚一些国家和地区。

  遥想当年祖辈们扶老携幼,离乡背井,在频频回首遥望大槐树和老鸽窝时,洒下了多少伤心泪,愿大槐树与海内外同胞永远根连根,心连心。

  大槐树楹联

  香挹行襟留快饮;

  荫清古道倚斜阳。

  茶可解饮,碧乳澄香通世味;

  亭堪楼迹,绿槐夹道识乡情。

  柳往槐来,到此应生离国感;

  山西洪桐大槐树的传说

  [ 2006-5-22 16:05:24 | By: bxzblog ]问咱老家在何处,山西洪洞大槐树。祖先故居叫什么,大槐树下老鸹窝。

  小的时候,常听老人讲,大槐树的传说,说自己的先辈来自于山西省洪桐大槐树,大槐树情怀已在心中结成根的情结。

  古大槐树,又称洪洞大槐树,据记载,明朝时在洪洞城北二华里的贾村西侧有一座广济寺,寺院宏大,殿宇巍峨,僧众很多,香客不绝。寺旁有一棵“树身数围,荫遮数亩’”的汉槐,车马大道从树荫下通过。汾河滩上的老鹞在树上构窝筑巢,星罗棋布,甚为壮观。这里虽然没有什么宏伟的建筑,但是不论严寒的冬天,还是酷热的炎夏,游客络绎不绝,有的赋诗题词,抒发“饮水思源”之幽情,有的仰望古槐,盘桓眷恋,久久不肯离去。

  黑黑的老鸹又名乌鸦,在乡人眼中,向为不祥之鸟。先祖怎会住在名叫老鸹窝的地方呢?那首“大槐树下老鸹窝”的歌谣,竟流行于大半个中国。那么多的百姓,以洪洞一县为发祥地,以老槐一树为遗爱品,实为千古之奇, 而这一切都应源自于大移民。

  山西洪桐移民的原因。

  在豫鲁民间,传播面最广的是胡大海的复仇。元末,河南一带流浪着一个乞丐,其人五大三粗,相貌丑陋,带片披襟,蓬头垢面,体壮如牛却游手好闲,为乡亲们所不齿,人们避之如恶煞厉鬼,即使有残羹剩饭也不施舍。他一出现,家家便关门闭户。一日,他猝然闯而进一土财主家,伸出毛茸茸的黑手讨要,老妪为羞辱他,将一张大油饼为孙儿揩腚后,扔狗吞食,并喝狗将其咬出门外。这乞丐就是胡大海。胡深感中原人心太坏,遂暗暗立誓,有朝一日发迹后,定来此雪恨复仇。后来,胡大海弃讨投伍至朱元璋麾下。胡膂力过人,嗜杀成性。疆场上,呵佛骂祖,虎口拔牙,因战功卓著,一介乞丐白日升天,成了朱明王朝的开国元勋。朱洪武于南京君临天下,大赏功臣。胡大海拒金银财宝田宅奴仆而不受,当朝奏明复仇事。朱洪武知胡乃杀人魔王,踌躇再三,只恩准胡“杀一箭之地”。胡率兵至河南境内,恰有一雁当空飞来,胡心中暗喜,弯弓发箭,箭着雁尾,雁带箭南飞,飞过河南,又掉头飞向山东,胡统兵随雁杀去,直杀得豫鲁两省“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

  元朝末年,黄河两岸流传着一首歌谣:“石头人,一只眼,挑动黄河天下反。”历史告诉我们,类似这种带有策反性的民谣,往往出现在改朝换代的前夜,它既凝聚着百姓对统治阶级的切齿仇恨,又往往是农民起义军揭竿前预谋并借重的谶语。元统治者统一中国后,对汉人进行野蛮的征服,凶残的践踏,加上黄河淮河多次决口泛滥,中原大地的百姓,流离失所,啼饥号寒。至正十一年(1351年),黄河溃堤冲垮了山东的盐场,使国库收入锐减,对黄泛从不过问的元统治者,不得不强令汴梁、大名等十三路民工疏浚黄河。四月的一天,民夫们在兰考县的河道里,挖出一个独眼石人,石人背后刻字两行:“莫道石人一只眼,此物一出天下反。”当石刻的谶语与民谣相吻合之时,正是农民起义军兴之日。在这之前,方国珍在浙江台州首义,篝火狐鸣;石人挖出后,红巾包头的白莲教传人韩山童、刘福通在颍州举事,鼓角连营;徐寿辉在蕲州揭竿,济河焚舟;翌年郭子兴、朱元璋在濠州举义,矢石如雨;接着张士诚也在江苏泰州造反,攻城掠地……元政府调其精锐官军与各路义军在中原大地展开了殊死相搏。元军凶横酷虐,杀人如麻。至正十二年九月,元丞相脱脱,“破徐州,遂屠其城”。至正十八年十一月,元军刘起租部死守顺德,“粮绝,劫民财,掠牛马,民强者令充军,弱者杀而食之”。当时,一些地主武装为维护本阶级利益,也同元军沆瀣一气,山西的王保保(扩廓帖木儿)父子,陕西的李思齐,也出兵豫陕鲁和两淮。元军及地主武装,对农民军所据之地,多是“拔其地,屠其城”。使豫鲁苏北皖北的百姓十亡七八。《明太祖实录》中记载,名城扬州被元军攻克后,杀得仅存十八户,《开州志》中记录元军席卷濮阳县后,“居民仅存七姓,丁不满千”。温县牛洼村《牛氏族谱》中也载,元军“兵戮河南,赤地千里……”

  在冷兵器时代,战乱往往像一个偌大的绞肉机,它将千百万黎庶和士兵的躯体绞成齑粉,榨出的成百吨的浆血,才能染红一个新王朝的皇冠。刘福通的红巾军被元统治者镇压后,朱元璋出兵江淮,进取山东,收复河南,北定京都,追逼元帝出亡漠北,长达十六年的战乱方才告终。

  战乱与灾荒,往往是历史之树上同时并生的两只恶瘤。元末战乱时,水旱蝗疫也顷时而注。从至正元年到二十六年,黄、淮河频频溃堤,几乎岁岁都有洪水泛滥,中原大地“漂没田庐无算,死亡百姓无数,村庄城邑多为荒墟”,“禾不入土,人相食”…… 朱洪武于石头城易地更天,饱经兵燹、灾荒巨创的百姓喘息甫定,又发生了令读史人心折骨惊的“靖难之役”。朱洪武宾天后,其孙朱允继位。这建文帝生性软弱,致使王室蠢蠢,天下汹汹。朱允为巩固权力,采取“削藩”措施,一下惹恼了他的叔父燕王朱棣。朱棣以入京诛奸为由,从北京直逼南京,在冀鲁豫皖同政府军展开了长达四年的拉锯战。朱棣后来虽是位有为之君,但在与侄儿争夺九五之尊的皇位时,却凶狠残暴。《明史·成祖本纪》载:“燕军掠真定、顺德、广平、大名”,在真定,“斩首三万级”,白沟河一役,燕王“乘风纵火奋击,斩首数万,溺死者十余万人”。企盼安居乐业的中原百姓,愚忠思想根深蒂固,自发帮助政府军抵御燕军。朱棣气急败坏,对政府军和百姓一例诛戮。燕军打到冀豫交界处时,遭到地方武装“十八村联谊会”的拼死抵抗。燕王无奈转路攻取南京后立即派兵把这一带百姓杀得仅存两户。山东临清县肖寒村《李氏族谱》记载:“盖燕王靖难兵起,在建文时南北构兵……或杀、或剐、或逃,东西六七百里,南北近千里,几为丘墟焉。”……

  当一幕幕惨绝人寰的悲剧在燕赵鲁豫轮番上演时,东有太行为屏藩,西有吕梁做遮挡的三晋大地,却是另番景象。这里日升月恒,风调雨顺,稼穑葳蕤,万姓胪欢。元人钟迪在《河中府(蒲州)修城记》中写道:“当今天下劫火燎空,洪河(黄河)南北噍类无遗(指吃东西的生灵荡然无存),而河东(晋南)一方居民丛杂,仰有所事,俯有所育。”最能说明问题的是人口数量,洪武十四年(1381年),河南人口为1891万,河北人口为1893万,而山西却达 4034万人,比冀豫两省人口的总和还要多。

  当中华大地人口的天平严重失衡时,素有雄才大略的朱元璋和继承者朱棣,必然把目光瞄定山西,投向晋南,大移民不可避免地要在这里发生了。

  大迁徙的传说。

  大迁徙所以能够成功,是因了朱明统治者设下的一个弥天骗局。

  迁徙伊始,明政府颁告示于三晋:“不愿迁徙者,到洪洞大槐树下集合,限三天赶到。愿迁徙者可在家等候。”消息不胫而走,不翼而飞,晋北、晋中、晋南的人拖家带口,携儿将女簇拥而来,三日之内,老槐树下呼啦啦集结了十万之众。这时,大队官兵,蜂拥而至,把手无寸铁的百姓裹了个严严实实,一官员高声宣布:“大明皇帝敕命,凡来大槐树下者,一律迁走!”说罢,官兵恶狠狠地先将青壮年带铐上枷,遂强行登记,强发凭照,一家一户,根绳相拴,如串蚂蚱,十万百姓在刀逼棒喝下,吞声饮恨,踏上了迁徙的路途……

  围绕这次大迁徙,关于“解手”一词的来历及“小脚趾复形”的原因,也曾在冀鲁豫一带门道户说,妇孺皆知。

  大迁徙中,移民双手被绑,在官兵的押送下上路,凡大小便,均要向解差报告:“老爷,请解开手,我要小便。”长途跋涉,大、小便次数多了,口干舌燥的移民,便将这种口头请求趋于简化。只要说声“老爷,解手”,彼此便心照不宣。于是,“解手”便成了大小便的同义语。

  山东有民谣云:“谁的小脚趾甲两瓣瓣,谁就是大槐树底下的孩。”我在大槐树公园的祭祖堂里,看到两副楹联,一为“举目鹳窝今何在,坐叙桑梓骈甲情”,二是“谁是古槐底下人,双足小趾验甲形”,楹联与民谣,一雅一俗,说的都是足小趾两瓣的事。传说官兵包围百姓后,怕人逃跑,将每人的小脚趾砍上一刀,以做识记。后来,移民的后代脚小趾甲便成了复形。

  最早发现古槐有着神奇凝聚力的是洪洞贾村人景大启。清末,景大启在山东曹州任散厅官吏,景善交游,聊城、济南均相稔熟,所到之处,上至官吏下至平民,当知景是洪洞人时,便让梨推枣,斯抬斯敬,三茶六饭,洁樽款待。是时,洪洞人刘广林在山东长山任官吏,也深感移民后代对古槐的一往情深。景、刘相商,起议筹建古槐遗址,很快在曹州和长山募得纹银三百九十余两,寄回洪洞托人筹建。这便有了可供寻根人前来凭吊的刻有“古大槐树处”的碑亭一座,也有了供游子品茗怀乡的茶室三间。

  恰在这时,又发生古槐庇荫洪洞百姓的事件,顿使洪洞黎庶对古槐遗址奉若神明。辛亥革命爆发后,赵城县人张煌率兵杀死了山西巡抚陆钟琦,接着袁世凯派新巡抚张锡銮率卢永祥部,进逼山西革命军。卢率军沿古驿道南下进攻临汾,所到之处,烧杀掳掠,张煌故里赵城县受害最甚。赵城名士张瑞玑上书袁世凯及新巡抚张锡銮时,叙述了卢军的残暴:“无贫富贵贱,一律被抢,不余一家,不遗一物,冰雹猛雨,无比遍及……三日后,终载而南去也,车四百辆,骆驼三百头,马数千蹄,负包担囊,相属于道……”卢军洗劫后的赵城,“城无市,邻无炊烟,鸡犬无声,家无门户窗,籍笥无遗缕,盘盖无完缶,书籍图画无整幅,墙壁倾圮,地深三尺……”卢率军进入洪洞,仍下达“半天不点名”之令,暗示仍可抢掠。然军中士卒来到古槐碑亭前,便下马罗拜,长跪不起,并将一路抢掳之财供于“二代古槐”树下。原来卢军士卒多为冀鲁豫籍,这些古槐移民的后代互相叮嘱,古槐树下如再行伤天害理之事,愧对祖宗。士卒中的他籍人,见军中槐裔势众,也不敢造次……乡土情结真是一种连哲人也难剖析的复杂情感。此刻,这些野蛮的生命,竟在乡土面前收敛起荒唐的灵魂,乡土唤醒了他们并没有泯灭殆尽的良知!

  悠悠六百年多年过去了,汉代古槐已不复存在,消失在历史的风尘之中,而同根孳生其旁的第三代槐树,则枝叶繁茂,充满活力。槐乡的后裔已遍布全国二十多个省,四百多个县,有的还远在南亚一些国家和地区。在一份资料中看到,今天,自称知道祖辈是来自山西洪桐的人有2亿中国人,包括500多个姓氏, 500多个县市。

  “思旧故以想象兮,长太息而掩涕。”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在千年的荆楚大地上,为所有的华夏子孙奠定了思乡的情怀

  水源木本,于今犹动故乡恩。

春秋战国时期的齐国是姜姓吕氏,其中"姜姓吕氏"是什么意思?谢谢各位同胞了!

姜太公:名尚,字子牙,周朝时齐国的第一任国君其死后,谥号为太公,所以人们一般称他为姜太公。姜太公自然姓姜,但由于其先祖曾被封在吕,...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