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农村很多人有家族观念

栏目:资讯发布:2023-10-17浏览:3收藏

为什么农村很多人有家族观念,第1张

我们国家农村的家族观念应该说是代代相传,源远流长。这其中有些值得永远传承,有些在不断地改进。

所谓家国情怀,对家族的感情与敬仰,也是对国家情怀的一部分,中华民族有很多海外巨子怀着赤诚之心报答自己的民族国家,他们盼望国家富强,眷恋自己的故乡,如陈嘉庚先是支持辛亥革命,后又支持抗战,还在福建创办大学。从家族观念到国家情怀靠的是血脉相传。

中华民族能够有五千年的文明历史,在世界上也是绝无仅有的,家族观念起到了关键的作用,家族就是民族大家庭的稳定分子,承载着民族文明乃至生命的延续。

家族观念还有许多值得传承,比如尊老爱幼,团结协作,勤劳朴实,勤俭持家等等都是家族观念里永远的闪光点。

当然农村家族观念也有些需要杜绝与改正,比如重男轻女,对红白喜事的封建迷信等等,都不利于社会的发展。

随着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农村大多数年轻人都来到了大城市工作,身处新环境,接受新理念,对于原来的家族观念自然会有所改变,当农村的年轻人不再回到农村生活的时候,传统式的家族格局会有所变化,这是时代的变迁,科学技术改变了生产力,同时也引发了农村家族观念的改变,许多农村年轻人在大城市买房置业独立生活,在形式上离开了农村传统的大家族,逐渐吸收城市的习惯和观念。

虽然目前农村的家族观念似乎不如以前那么强烈,但是家族观念的优良品质并没有改变,就象在世界各地到处都可以看到中国元素,所以家族观念的这个根是在脑子里和骨子里的,良好的家族观念是值得传承的。

家谱文化和祠堂文化作为我国传统文化之一,其历史悠久,几乎贯穿我国各个历史时期,它维系着家族、宗族之间的感情,成为不同家庭的情感寄托,所以家谱文化和祠堂文化有必要传承下去。如今,我国改革开放进一步深入,伴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快速的城市化进程,人们逐渐适应快节奏的生活,很多传统文化不复存在,而文化作为国家软实力的体现,不应随着时代的进步而消逝。

一、历史悠久,文化沉淀深厚。

家谱记载着整个家族的旁支世系,表达了人们对先祖的敬畏之情。自商周时期,家谱就以不同的形式出现,至唐朝时期,家谱的修订体系最为完善,官府专门成立机构帮人们修订家谱。但由于受到战乱和迁徙的影响,家谱断层的现象经常出现,因此有些家谱存在着杜撰虚构的可能,尤其是明清时期,出现了“谱匠”这种职业。人们不惜以造假的方式也要建立家族的族谱,说明宗族观念的影响是比较深远的,其代表着一种身份认同感。祠堂文化同样是源远流长,有宗祠和家祠之分,古时是人们祭祀祖先的地方。现如今南方地区存在着大量的祠堂,几乎每个姓氏都有一家祠堂,而且每年都要举行祭拜先祖的活动。

二、现实价值。

家谱除了具有情感价值外,其还是一种人文资料,对研究古代社会人文有一定的帮助。另外,家谱一般还有家规,对于树立和培养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有着重要意义。而祠堂代表着宗族归属,发挥着维系家族情感的纽带作用,是增强家族凝聚力的载体,同时也为后代了解宗祠文化提供了场所和途径。所以不管从精神归属角度,还是现实价值角度,家谱文化和祠堂文化都有传承的必要。

中国人的家族观念在当代条件下具有两面性。一方面,其传统观念的保存及其作用可维护家族,宗族内部的血缘关系,长幼尊卑秩序的相对稳定,活动行为的规则化,从而使社会秩序在一定程度上平安,详和和有序。但传统家族仍保留了一些不适应社会进步的习俗,如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君臣父子的严序等等违背了人生的平等权利,一定意义上厄杀了人性的解放,故又起到了阻碍家族乃至社会进步的作用。因此,所谓文明社会的建立,正确的家族观念的形成也是社会重建的一个重要方面。需要社会上下共同且花时间与气力共同建设的。

宗族观念也算是我国传统文化中的一个重要符号,不过这类传统文化正在随着时代的发展逐渐变得越来越淡漠,特别是在市场经济发展繁荣的地方,宗族观念甚至已经出现了近乎解体的状况。不过即便如此,依旧还是有很多地方保留着强烈的宗族观念,而这些地方往往都是集中在我国的南方地区。

为何说现在在南方很多地区宗族观念依旧相当浓厚呢?

这是因为相对于北方来说,南方的很多地方对于宗族文化保留,比北方要完整不少。比如就算是今天,南方的许多地方仍旧保留着完整的宗庙、祠堂等建筑设施,又比如南方人的族谱发展的也要比北方繁荣很多。

而宗族建筑与族谱往往是一个宗族文化的两个比较重要的体现,南方在这方面比北方发达,毫无疑问证明了南方的宗族观念比北方更为浓厚。其实除了这些,我们从祭祖现象的隆重性与规模性也能够看出来,比如今年上半年属南方地区的的广西钦州出现人数达到了上万人祭祖现象,并且祭祖过程相当有仪式感。

那么,出现这种差异情况的原因又是为何呢?其实南方的宗族观念比北方更为浓厚的原因主要在于两个地方。一个是受生活方式影响,另一个就是南方文化发展的稳定性。

一、南方集聚的生活方式

我们首先来说下生活方式,这个要细分为前期和后期来讲。

1、在早前,由于开发早的缘故,北方一直是属于中心地带,无论是经济重心,还是政治重心它都是在北方。

而当时的南方相对于北方来讲就落后很多了,这种落后不仅是生产力的落后,更是整体文明的落后,这就导致很多时候南方是不被北方看的起的——比如春秋战国时期,地理位置处于南方的楚国,一度被中原国家嬉笑为蛮夷。

既然古代社会早期南方开发程度远远不如北方,而南方又是大家都熟知的多山区,这在古代以农耕经济为主的前提下,毫无疑问是相当致命的。所以,为了解决这类困境,当时南方很多人都会往一些开发的较好的地方跑(不过活动范围依旧是局限在南方地区内);又或者喜欢汇拢在一起,通力合作来开荒,开发出新的土地用以耕作。

但无论是哪个解决方式,最终都会导致一个现象发生——那就是会使得南方人口出现聚集现象。而这类集聚自然会导致出现很多同乡、同姓、同族的团体。

但是,在北方就不同了,放眼望去北方大多数地方都是早已经开发好的沃野千里,这在农耕社会可是相当优越的条件,在这种条件下,北方人根本不需要像南方人那样报团生活。

2、那有人或许会说,后来重心南移了,北方人迁往南方去了,为何南方依旧会出现如此集聚的现象呢?这就和战乱有关了。中国历史上几乎每次重心南迁都是迫于战乱——不管是五胡乱华后的衣冠南渡,还是安史之乱后的避祸东南,又甚至是再之后的靖康之耻,它们之间共同的特性就是受战争因素影响。

因为有战争这个大背景在,大家能够想到的自然是国家利益大于一切,所以面对困难往往是团结一致对外。而北方迁移过来的士族由于都是迁徙到南方来的,没有根基,他们要想安稳立足想到的也是与当地百姓或者同迁徙过来的世家大族守望相助。所以说,无论是在早期,还是后来,南方的聚集程度都相当之高。

其实若站在上帝视角来看,南方的这种集聚使得他们的生活方式本质更像是抱团生活,彼此之间互帮互助。而这类的生活方式,自然会使得人与人之间联系愈发紧密,而一般为了亲上加亲,很多时候人们也会选择联姻,从而逐渐形成一个庞大的宗族网。在这层宗族网得熏陶下,南方人们宗族观念自然会更加强烈些。

二、南方文化发展的稳定与繁荣。

除了人们生活方式的原因之外,还有一个就是文化发展的原因了。南方的文化在发展中逐渐呈现出十足的稳定性与繁荣性。

1、首先南方的文化发展较北方来讲要稳定很多——南方的大环境整体安定,不像北方那样屡屡受到游牧民族铁骑的蹂躏,导致文化多次支离破碎,无法保全稳定。

虽说后来蒙古人建立了元朝,南方也一度在蒙古人的统治之下,但是除了对几个誓死抵抗的城市,蒙古更多时候是采取怀柔的政策来对付南方敌对势力,而这也使得南方的文化依旧得以保留。

2、多次的重心南迁,也使得文化中心逐渐转到了南方。在明清之际,南方文化的繁荣性质甚至是达到了顶峰,比如在明朝的那些状元当中,基本上全都是来自于南方,当时的几个科举大省也都在南方,这些都足以见得南方文化经历了几个世纪的传承之后,越来越繁荣,已经不是北方可以相比拟的了。

而文化的稳定与繁荣,自然也会促进南方宗族文化的巩固与宗族观念的继续发展。可能这样说有些过于笼统了,不便于理解,我们举个简单的推导个例——南方文化稳定繁荣自然就会诞生一系列的书香门第,而这些书香门第往往会培养出一大批优秀的官员,毕竟在封建社会里读书是从政的一个主要途径,而成为了官员他们自然在家中很有地位,逐渐会成为大家族的核心,而接着他们会以“宗族”为单位,让宗族中的孩子们去接受教育,读书从政,这些教育都是由宗族集体负责,这种模式在后来传承了很长时间,并且循环罔顾,自然就更加根深蒂固了。

总结

南方的宗族观念总体来说比北方更深这是一个不以人为意志而转移的客观事实。至于原因上面已经归纳出了两点,一个是生活方式,另一个则是文化发展健康,其实这些我们都可以归结到历史因素这个大范围之内。

毕竟是在历史进程之中,南北方受制于条件,经过规模性质的迁徙,经过不同程度的融合,这才有了生活方式与文化发展的特性差异,才有了对于宗族文化的整体认知不尽相同。

  宗族观念源于最早的姓氏制度。

  1、什么是姓氏?

  中国人在三皇五帝以前(距今约五千年),就有了姓。据传说,姓的最早起源与原始民族的图腾崇拜有关。氏族部落不但对图腾奉若神明,禁止食、杀、冒犯,而且把它作为本氏族统一的族号。在原始部落中,图腾、族名和祖先名常常是一致的,久而久之,图腾的名称就演变成同一氏族全体成员共有的标记——姓。

  夏、商、周的时候,人们有姓也有氏。在古代氏族发展的过程中,又衍生出“氏”这个称号。传说,黄帝治理天下时,已有“胙土命氏”。氏的产生,最大量、最频繁的时代是周朝。周朝初年,为控制被征服的广大地区,大规模地分封诸侯。而这些诸侯国的后人即以封国名为氏。

  “姓”是从居住的村落,或者所属的部族名称而来。“氏”是从君主所封的地、所赐的爵位、所任的官职,或者死后按照功绩,追加的称号而来。所以贵族有姓、有名、也有氏; 平民有姓,有名,没有氏。同“氏”的男女可以通婚,同“姓”的男女却不可以通婚。

  姓氏相别的制度一直沿用到战国后期。秦朝时,旧贵族瓦解,西周封建宗法制度基本结束,旧的氏族及姓氏制度也被清除殆尽。西汉时期,姓和氏的区别已经微乎其微。司马迁作《史记》时,干脆把姓氏混为一谈,“姓氏之称,自太史公始混而为一,《本纪》于秦始皇则曰‘姓赵氏’,于汉高祖则曰‘姓刘氏’,是也。”(顾炎武《目知录》)此后,中国的姓与氏合而为一,或言姓,或言氏,氏即姓,人们使用姓氏时简单省事,也无贵贱之别,因而平民也从无姓到有姓。

  2、什么是宗族?

  宗族是以血缘关系为基楚而形成的社会团体,其历史可以追溯到原始社会末期的父系氏族时期。约5500-4000年前,父系氏族代替母系氏族,男权时代开始,男性在社会、家庭、财产等方面占统治地位。子女不再是母系氏族的成员,而是父系氏族的成员,成为父亲财产的继承者,突显了同一血脉的特点。同一血缘的几代人在一起就组成了家族,几个或几十个家族在一起就组成了宗族。

  汉代班固的《白虎通·宗教》载:“族者何也?族者凑也,聚也,谓恩爱相凑也。上凑高祖,下至玄孙,一家有喜万家聚之,合而为亲,生相亲,死相哀痛,有会聚之道,故谓之族。”家族是父系单系亲属集团,以一成年男性为核心,依照父子相承的继嗣原则,上溯下延。宗族则是同一血缘、同一祖先的家族的联合体。家受制于宗,家之父受制于宗之长,谓“父,至尊也”,“大宗,尊之统也”。所以,宗族统常表现为一个性氏,一姓一宗聚居就形成了村庄。

  宗族产生后,几度兴衰。至宋代以后,随着理学的兴起和广泛传播,宗族中的血亲观念和伦理观念,不断深入人心,宗族组织步入稳定发展的轨道。到清代,达到极盛。到了近代,随着封建社会会的衰落,宗族观念发展的势头有所减缓,但是仍极具生命力。1932年,蒋介石施行保甲训令,势图利用、依靠宗族组织,达到巩固其统治的目的,训令称:“我国农村家族制度本极发达,今犹牢守,谋地方安定,只有沿用家族制度中之家长,以严密民众组经织之基楚。”解放后,宗族观念开始逐渐淡化。改革开放以后,宗族活动又开始复苏,并且出现强劲的发展势头。至今,宗族组织的规模、活动的范围、影响的深远都比历史任何时期要大。足以证明几千年以来形成的宗族观念是何等根深蒂固。

  宗族之所以有如此顽强的生命力,是因为血缘滋润的缘故,可谓血浓于水。血缘关系是人先天的与生俱来的,他是社会的基本关系,是社会组织的基础,对社会生产和生活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在中国,传统上一向都很看重血缘关系,不管贵族还是庶民,都不例外。血缘在族人中形成了一个共同的乡土观念、宗族观念和生活习俗,族人对外族不适应了,致使族内世代团结一致,小族数世不迁,大族百世不迁,兄弟分炊亦不远徙,族人无能为生大家赡养。这些有强大凝聚力的制度,使族人很喜欢聚族而居,数代同居,相率畜子添孙,以子孙绕膝为福气,谓多子多福。因此,宗族人口越来越多,人口的增多又进一步加深巩固了宗族观念。人多势众,大宗大族往往是当地社会力量的主力。中国社会发展的根本力量是国家,是政府,但社会力量也发挥了一定的作用。大宗大族对社会影响,众目共睹,世人倾仰,所有姓氏宗族都有成为大宗大族、出人头地的强烈愿望。

在我国古代是非常重视一个家族的发展的,所以为了体现家族的昌盛,一般都会有族谱。但是在当代社会中,很少人还会去选择修族谱。所以有很多人就会发出疑问,在现代社会中,为何没有出现修族谱的现象呢?

在我国的传统文化中,是非常讲究寻根问祖,并且对血脉的传承看得非常的重要。所以族谱存在的意义就是延续家族的血脉,并且传承者祖上的遗训和期望。一个好的族谱可以反映这个姓氏的家族传承的历史文化,而且还能够体现家风家规,因此每一代人就会去修族谱。 

但是在现代社会中已经很少有人会重视修族谱的意义,毕竟社会发展的非常迅速,人们的思想观念发生了变化,关注点也与古人关注的不一样,所以提出修族谱的人就比较少。在以前修族谱主要是为了“记世系,续长幼,教育后人”等作用,但是在当今社会中这些观念已经落后了。 

其次就是修族谱也会耗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所以需要专人来管理修族谱这个事情。但是现在生活的节奏非常的快,而且生活压力也比较大,很少有人会将时间和精力放在在现代人看来毫无意义的事情上。并且在当今社会中,手机和网络技术发展非常的迅速。进入了一个现代化的社会,所以很多人都提倡无纸化。因此不会像过去那样用专门的纸来记录族谱,所以才会发现无人“修族谱”的现象。

重修家谱

现代亦有必要

修家谱,在中国是一项源远流长的文化活动,它和中国古代的宗法制度、家族历史一脉相承。在中国历史上,家族的发展大约经过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先秦到汉唐的士族制度,所谓高第门阀,把持着整个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资源,这个时代,家族是社会结构中极其重要的一环。第二阶段,隋唐到宋时代,家族体系一度解体,这得益于科举制度的发明以及当政者对大家族的打压。第三阶段,也就是南宋以后,家族体系又开始复兴,并且一直延续到明清,修家谱的潮流,也正是这个阶段兴起的,隋唐以前,虽然也有家谱,但并不流行,南宋以后则成为普遍现象。

现代化来临,家族体系一度受到重挫,从近代抵抗和否定传统伦理开始,到特殊年代的破四旧等活动,家谱几乎消失无踪。一直到上世纪九十年代,才开始逐渐复苏,随后二三十年中,规模越来越大,影响越来越广。

那么,我们究竟应该怎么看待修家谱活动呢?首先,我觉得它所反映的,是基本的生存得以保障之后,人们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的体现之一。毫无疑问,修家谱是一种精神需求,中国传统中一向缺乏宗教传统,对家庭的皈依和信仰,一定程度上代替了宗教功能。可以说,欧美人在宗教中找到安身立命的意义,中国的则以家庭为安身立命的根本。

现代社会是一个陌生人的社会,和传统相比,人际关系发生了极大的变化,高楼大厦里的人们对面不相识的问题,早已经引起了社会普遍的关注,而在修家谱的过程中,人们可以找到一些同宗同源的认同感,增强人与人之间的情感联系,这无疑是一件好事。同时,因为传统家庭的解体,中国人的家庭伦理也发生了剧变,家庭中的情感色彩越来越淡化,修家谱无疑会加强家庭之间、家族之内的情感联系,这对于现代家庭关系的建构,也不无补益。

当然,必须承认,传统的家谱所代表的价值和伦理,确实有一些不合理的地方,比如等级色彩,比如歧视女性,比如刻意造假等,很多家谱都有攀附名人、乱认祖宗的问题,拉一个古代的名人当作自己的祖宗,这不是一种值得赞同的现象。有个故事说,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出身寒门,当了皇帝之后想要给自己找一个更高的出身,修家谱的时候,一度想拉朱熹做自己的祖先,但后来觉得这种行为有失皇家颜面,所以作罢。在今天,一些人修家谱,其实还有这样的现象,觉得有一个名人祖宗,自己也与有荣焉,其实大可不必,我想更应该自己做出成就,激励后人,这比攀附多少名人都好。

还有一种普遍的现象,即隐恶扬善,好事情就夸大,不好的只字不提,很多人批评,但我觉得,家谱毕竟不是历史,隐恶扬善也无不可,毕竟是一种正向价值的引导,鼓励后人做好人不做坏人,也有它的意义。

现代社会是一个伦理越来越薄弱的社会,社会对人的行为要求,只剩下一些基础性、普遍性的要求,固然更能保护个性的发展,但却失之于细致。我觉得,家谱所代表的家庭伦理,固然有不适合现代,需要改变的地方,但总体而言,并不与现代价值冲突,我们完全可以在尊重现代价值的基础上,在不妨碍别人的前提下,有自身特殊的行为方式、价值模式,这也是多元社会中一种独特的文化。

家庭在变

伦理也会变化

社会学把家庭的类型分为几种,主干家庭、联合家庭、核心家庭。所谓主干家庭,即祖孙三代住在一起,这是典型的乡土社会中的家庭结构。联合家庭像《红楼梦》《家春秋》中的大家庭一样,有大房二房,他们共同组成一个大家庭。核心家庭则是父母和未婚子女组成的家庭,一旦子女结婚就搬出去住,如果不搬出去,那就又成了主干家庭。

现代化以后,主干家庭迅速变成核心家庭,这一变化的原因,和城市化有关。上世纪八十年代我们调查的时候,核心家庭只占30%多,到今天,城市已经基本核心化,乡村虽然还保留着较多的主干家庭,但也在快速地核心化。

城市化带来家庭结构的变化,而家庭结构变化,一定会导致家庭伦理的变化,这是世界性的问题,所有经历过都市化的国家,都曾经历过这样的变化。从乡土生活到都市生活,从熟人社会到陌生人社会,家庭观念一定会变。现代有许多人重订族谱,但是不少人已经在城市生活,他们找到城里,希望把这些人写入族谱,以前这是求之不得的事情,不入族谱甚至被视为奇耻大辱,多少恩怨情仇由此产生,可是现在不一样了,有人并不乐意入族谱,这就是观念的变化所致。

从历史上看,家谱、族谱,是传统时代宗族文化的代表之一,以前的宗族势力是非常大的,在现代化过程中,族权和父权、男权、夫权等一起,被当作应该摧毁的权力。不可否认,宗族传统中诸如尊敬老人、依靠长者调停纠纷等确实有正面意义,但同时族权中的糟粕也非常多,比如械斗,两村争水,同姓人都上去打,这是非常野蛮的现象。

再如歧视女性的问题,普遍来说,现在重修家谱,肯定不能公开表示排除女性,但确实也还有把女性排斥在外的现象,如果有一本家谱,里面没有家中的女性名字,你会怎么想?

家谱的意义,和传统时代以血缘为纽带的家庭伦理、宗族制度有着直接的关系,甚至也还有非常明显的父权、夫权的色彩,今天的人们重修家谱,可能有许多改变,比如淡化父权夫权、等级色彩等,但仍旧不能完全避免传统伦理和现代伦理的冲突。

而且,古代的伦理真的能够影响和指导今天的年轻人吗?我看未必,比如孝道,孝道的产生和古代家庭养老的现象有关,也就是说孝之所以成为一种普遍的规则,是因为它有非常重要的社会功能,但在现代社会,养老是社会责任,是政府的责任,老年人失去劳动能力以后,仍旧有生活来源,孝道的功能失去了,自然而然就会衰落。再如亲子关系的变化,古代的亲子关系,是父为子纲式的,是不平等的,今天的亲子关系则是人格平等的前提下产生的新型关系。

所以,在家庭结构和家庭伦理已经发生变化的时候,家谱、族谱所承载的文化、伦理已经很难再产生积极的影响。从外在的表现看,只有父母和未婚子女组成的家庭,连祖父母都没有了,还要家谱干什么?从功能来看,家谱把族谱把血缘关系下的一群人放在一起,但实际上他们各自生活,远隔千里,难道一家打架,还会天南海北地把所有人都叫来一起上吗?这是不可能的事情。所以今天重修家谱,或许还有文献的意义,怀旧的意义,但却已经没有什么实际功能了,它本身也在变成一种小的文化传统,不大可能再成为现代家庭伦理的一部分了。

我跟南方的朋友聊起我们北方人总吃饺子这件事,接着又聊起南北差异,很多。后来聊到南方人很重视宗族和祠堂,尤其是闽粤地区,而北方却不是,很多年轻人也不知道宗祠到底是怎么一码事。为什么会形成这种差异呢?今天我们就来聊一聊。

其实说起宗祠啊宗族啊,大家可能想当然地认为这是一种历史传统。因为它确实很符合儒家的思想,但其实不是的,古时候皇亲贵胄才能讲究宗族,而普通百姓的家只能是“小家”,只有“家庙”,不能讲究“宗祠”。有人会说了,我看很多影视剧不是这样讲的啊,确实,这个传统在明朝因为一位皇帝发生了变化。

明朝皇帝朱厚照没儿子,这就悲剧了,没有子嗣皇位怎么传呢,没办法他只能去找自己的堂弟,他这位堂弟叫朱厚熜,出身皇族的小宗,也就是所谓的藩王,为了让这位藩王顺利继位,真是费了一番功夫,朝廷上下是争论不休,但是最终他当上了皇帝,也就是嘉靖。嘉靖为了让自己的皇位更加稳固,也是为了能在太庙祭祀他没当过皇帝的亲爹,于是批准“民间皆联宗立庙”,这就让那些小型的家庙转型成为了大型的宗祠,于是呢,大宗祭祀不再是皇族才能享有的特权。

所以简单地说,什么是宗族,也就是所有同姓的朋友,你们都是一家人,大家没事呢就多走动一下,串串门聊聊天,也加深一下感情。所以,从那时候开始,民间才开始修建宗祠,撰写家谱。宗族意识得到广泛的推广和认可。

可同样是中国人,为什么南方宗族意识要比北方强呢,有说法认为是因为北方常年战乱,人口流动性也比较大,不够稳定,也就是说大家都忙着跑路了实在没功夫写家谱。虽然我的理解未必是对的,但是我认为,这个问题关键在于,清朝初年,东南地区推行的“粮户归宗”制度,简单来说就是就是以宗族为中心来安排钱粮的分配,赋税以及徭役,就像以姓氏形成了一个公社。“粮户归宗”以后还会有一些小的姓氏,通过更改姓氏加入大的宗族,希望获得更多的支持和好处,久而久之,东南地区形成了以宗祠为中心的“聚族而居”。

我们现在起名字的时候不是经常按辈分嘛,这就是家谱的原因,你在家谱中是哪一辈人,你的名字必须就要有这个字。不过我是北方的,我们家可能不太讲究,我名字里就没有,而且我还听说好像有一些地方女性还不能上家谱,这个我真是必须要吐槽一下了,这都什么时代了,不知道女性能顶半边天吗?

为什么农村很多人有家族观念

我们国家农村的家族观念应该说是代代相传,源远流长。这其中有些值得永远传承,有些在不断地改进。所谓家国情怀,对家族的感情与敬仰,也是...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