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资岩的西资岩的文化底蕴

栏目:资讯发布:2023-10-17浏览:1收藏

西资岩的西资岩的文化底蕴,第1张

一、文字底蕴

西资岩前殿门斗宽敞,三个高3米长、1米高、题着“西资古地”四个楷字。(清光绪举人蔡谷仁的手笔)

寺庙后的山崖高处有古人镌刻的“泉南胜概”四字。

大门的冠头楹联“西佛千年来福地,资生万物洒慈心”。(道光进士蔡德芳所题)

此寺自隋唐以来,阅世一千余载;有人于明清之际,著书数十万言。(清·进士吴增撰书)

古佛意云何,认否一千年前,石上现身初说法;名贤来隐此,赢得三百载后,山中历劫有遗书。(衡阳沈莹撰书)

二、闽南建筑文化

寺庙平面布局呈“同”字形。高大轩敞,气势雄伟。

大门旁一副石鼓雕镂螭龙、花卉;大门边堵浮雕游龙、戏虎;左右边墙石堵浮雕的麟、凤、龟、鹤;无不精致绝伦,体现出闽南古建筑巧、美、秀、雅的风格。

西资岩寺大殿,殿顶高达11米,重檐之间装着3米高的百叶格扇,使殿堂分外轩朗宏敞。殿前立着一对瓜楞形花岗石柱,高约5米,柱上浮雕蟠龙戏珠,龙身硕长,各呈矫然游走姿势,一龙首居中,杨须叶舌,粗壮的龙爪显示出雄健与力度,从石柱的风化程度及雕刻风格来看,显然是明代以前的旧物。

三、名人与西资岩

蔡无能

蔡鼎字可挹号无能,晋江塘东村人,乃明代著名《易》学家,生于万历十六年,少负奇志,书其堂楣曰:“来师堂”,谓将来将为王者师,虽典出《孟子》,足见抱负不凡。

无能敏而好学,经史子集无所不览,星纬卜爻无所不精,而又潜心于《易》。盖自朱熹讲学泉州,理学之风日盛。及至明代,精研《易》学者,更是人才济济,著述甚丰。其著者如蔡清、王宣、陈琛、张岳及林希元等计七十馀人,而俞大猷以《易》治军而成一代名将,其影响遍及全国,故当时有“至今天下言《易》者,皆推晋江”之称,而成为全国《易》学中心。而无能之学,上承程朱理学馀绪,下及虚斋、紫峰之说,发扬“《易》为五经之首、生命之蕴”理论而有所创见。

无能尝游京师、缕析时事,多有卓见,孙承宗督师蓟辽,聘为参幕,随军北上,襄赞筹划,颇著卓绩,边境以安。天启六年,御赐“白衣参军”,翌年疏陈魏珰十大罪,触怒当道,乃微服潜归免祸,退隐西资岩下,筑室读书。

崇祯登基,魏珰伏法。帝降诏访求,复其原职,无能辞不受命,上称为“蔡布衣”。十年晋见,崇祯赐茶,旋又归里,每深夜观天象,喟然叹曰:“国患日深,安能缄默!”遂杖策叩纳,呈所纳《激论》,见者咋舌,朝野争相传阅,无能叹曰:“固知非时能用,为此将以明天下未尝无人也。”并谓“明之欲如宋之南渡而不可得。”

唐王即位福州,道周力荐无能可大用,诏三驰择为左军之师,无能皆谢,盖知事无可为。

清顺治十二年仲秋晦日之晨,无能沐浴更衣,凭几而坐谓弟子曰:“《易》言动静有常,原始反终,我生为劳人,今且归去为逸民矣!”遂殁,寿六十八。所著《易蔡集解》十卷五十万言,书集诸家之注而有所发明。陈子龙、蒋棻序之。近由华侨蔡女士出资影印,列为《泉州文献丛书》。又有《万远堂稿》,起天启癸庆,迄崇祯癸未,历时廿一年,系重要史料。

无能殁后,乡人建专祠于大佛寺侧,额曰“无能蔡先生祠”,其族裔撰门联曰:

帝称布衣,天子不得臣,诸侯不得友;书名易蔡,往圣由此继,后学由此开。

祠前岩上有“观易亭”,乃当年无能观星处。(摘自刘浩然《易学家蔡无能》)

范学洙

范学洙字尔泓、号怡轩,晋江十四都陈厝(鳌江)人,生于清康熙28(1689)年。自幼聪敏,4岁能背诵六十甲子及《千字文》,5岁入塾,一年读完《四书》,6岁背《四书注》。因为家贫,十八九岁时,“昼则攻书,夜则磨豆腐以佐家计”,20岁就往高州山一带教家塾,书“勤苦”、“闻鸡”于门以自勉。

康熙58年,范学洙东渡台湾在其早年往台的族叔范光友处馆教学近20年,曾作《台中吟》自叹:天涯浪迹本心违,亲在远游圣所非,祗为承欢无菽水,岂缘自奉不轻肥?柴门日暮知频倚,旅邸囊空怅莫归,惟藉鳞鸿珍重寄,时将客况达慈闱。当时台湾初辟,为鼓励从学,清廷对台籍生员考试照顾一定名额,漳泉士人多有往台寄籍参加考试的。范家洙也在康熙61年参加台湾府试,列诸罗县第3名,雍正7年参加乡试,得第6名。他的文行得到分巡台湾道按察使司副使刘良璧看重,被延请担任台湾有名的崇文书院山长。第二年,刘良璧主持重修台湾府志,又聘请范学洙为幕宾,负责《重修台湾府志》分辑。

范学洙“岁馆于台,三年一归”,在此期间,他在迁台族人协助下纂修了一部《鳌江范氏家谱》,以联系两岸族谊。由于范学洙在台湾的文名,巡察台湾并提督学政单德谟、巡视台湾兼理学政张湄、台南府学教授吴开业、分巡台湾道副使刘良璧都为范氏家谱写了序言。

乾隆六年,范学洙以诸罗县岁贡考入国子监,肆业后选充武英殿校书。武英殿在太和殿西侧,清代修书其间,由亲王一名主持,满汉大臣各一为总裁,翰林院、詹事府二人任提调,外派、编检十人,校阅十人。凡皇家藏书概在这里重新刊校考订无讹然后进呈御览。范学洙曾写诗记下这段“鱼虫窥古奥。亥豕析毫芒,惕惕虞疏忽,兢兢凛肃将,庶几经甲乙,无复费丹黄……”的校书经历。

乾隆十七年,范学洙授职安溪儒学训导兼署教谕,多年的教学经验加上一丝不苟的治学态度,使他声誉远播,“京都闽省争延西席,至庠舍不能容”。安溪县令庄成称他:“冰壶一片,汪波千顷,海南冀北,到处有声。”三年期满,升任安溪教谕。当时安溪修县志,知县任总辑,范学洙任协辑,这是他第二回修志书,自是驾轻就熟,游刃有余了。

范学洙卒于乾隆四十二年(公元1777年),著作有《怡轩会心录》若干卷。他编纂的《鳌江范氏家谱》及为西资岩大佛寺撰写的碑文至今尚存。(摘自《闽台名儒范学洙》)

西资岩旅游资源的开发

西资岩的旅游处在与开发阶段,主要是与其他景点的合作。以下两条举例的旅游路线:

①晋江宗教朝圣一日游:晋江青阳-草庵摩尼教-灵源寺-龙山寺-大觉寺-南天寺-西资岩寺-镇海宫(’98国内旅游交易会推荐旅游路线)

②滨海旅游休闲区:由围头海滨、西资岩等景点整合而成(晋江市旅游部门将深沪湾开发试点区域划分为七大功能区之一)

西资岩开发之我见

根据规划西资岩被划入深沪湾度假旅游区,晋江市人民政府也在保护界立了碑。但是,西资岩石佛寺最大的价值是那三尊石佛,与开元寺等较大的寺庙相比处于劣势;西资岩与清源山、紫帽山等相比也不能算是山。因此造成寺院为主景的景点小型、单调吸引力不大。我个人认为,西资岩旅游业的发展摆脱这个魔咒,只有发展自己的特色。我个人有以下几点看法:

第一、防空洞的利用。防空洞不仅是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场所,更可以与前沿小学等相联系,在游客参观这些防空洞的同时,感觉到的是其他寺院所没有的。值得一提的是在崇义庙和大佛寺的后面分别有两个在石壁里凿出的岩洞,可以加以利用。

第二、采石窟的利用。这些采石窟有多个,景观奇特,可架起天桥,远观大海,肯定具有独特的魅力。

第三、观光果园。在西资岩有大片的龙眼地,可以与当地农民商量,参照国内外的成功经验,建立互利互惠的观光果园。缺点是观光果园有季节性。

总之,我们只有了解家乡,才能集思广益为我们的家乡的发展出谋划策。

2005年2月

林姓家谱之全国家谱

  全国锦江林氏家谱不分卷

清光绪十四年(1888)刊本

台湾 美国

注:该族散居福建晋江及台湾等地。

  全国林氏宗谱二十一卷

清光绪二十三年(1897)九牧堂刊本 二十册

日本 美国

注:封面作《林氏宗图》。该族散居江西、山东等地。

  全国西河郡林氏谱系不分卷

民国七年(1918)写本 一册

美国

注:散居福建莆田、广东新会等地。

  全国林氏开族统 图谱一卷

(民国)林光远堂裔孙修

民国十三年(1924)刊本 一册

日本 美国

  全国林光远堂族谱不分卷

(民国)林氏光远堂众孙修

民国九年(1920)修民国十九年(1930)贵县

维新印务局铅印本 一册

广东中山图(二部) 广西博 日本 美国

注:散居广东番禺、广西贵县等地。

  全国林姓宗亲录不分卷

(民国)林清墩编

民国二十六年(1937)铅印本 一册

美国

注:散居福建惠安及台湾等地,本书又名《西河

九龙族谱》。

  河北青县林氏族谱四册

(清)林树桐纂

清同治十二年(1873)石印本

河北青县陈嘴乡大院村

  辽宁旅顺林氏谱书不分卷

(民国)林尚贤修订

民国十四年(1925)铅印本

辽宁大连市图

  江苏常州迁常林氏家谱二卷

(民国)林文涛主修

民国二十年(1931)木活字本

江苏常州市图

  江苏无锡锡山林氏宗谱二十四卷

(民国)林宗儒修 钱钧等编辑

民国十五年(1926)敦叙堂铅印本 十二册

北图

林姓家谱之浙江家谱

  浙江萧山东门林氏宗谱四卷

(清)林荫深 林卓生等修

清道光二十九年(1849)友庆堂木活字本

历博 日本 美国

  浙江萧山东门林氏宗谱六卷

(清)林凤歧重修

清光绪二十三年(1897)友庆堂活字本

北图 人民大学 辽宁图 日本 美国

  浙江宁波北郭林氏宗谱十四卷首一卷

(清)林维柽 林克瀚纂修

清宣统元年(1909)崇礼堂木活字本

天一阁(存卷首-9)

  浙江宁波镇海青墅林氏宗谱二卷首一卷

(民国)林授经等辑

民国二十三年(1934)活字本 二册

北图

  浙江鄞县桃源林氏家乘十一卷

(清)林汝彰 林生春等续录

清乾隆五十五年(1790)录钞本 四册,

河北大学(二部)

  浙江鄞县新江林氏宗谱十卷首一卷

(民国)林庆芳 林纯 等纂修

民国十三年(1924)思敬堂木活字本 四册

天一阁

  浙江鄞西林家卤林氏宗谱四卷首一卷

(民国)项世淮纂修

民国十八年(1929)木活字本 一册

天一阁

  浙江慈溪林氏宗谱四卷

(民国)林耘堂等修 沈樾等纂

民国十三年(1924)铅印本

科图 历史所 人民大学 吉林大学

哈尔滨师大 上海图 天一阁 日本

美国

  浙江象山林氏宗谱不分卷

(清)林竹汀修 萧善鸣纂辑

清咸丰三年(1853)钞本 一册

浙江图

  浙江象山林氏象派宗谱稿不分卷

(民国)林永怀辑 林曾安校订

民国十八年(1929)稿本 二册

浙江图

  浙江象山岙底林氏宗谱一卷

(民国)吴显龢修

民国二十六年(1937)钞本

浙江象山县文管

  浙江上虞古虞林氏宗谱五卷

(清)林凤瑞纂修

清光绪十二年(1886)遗德堂活字本 三册

北图

  浙江兰溪西河林氏宗谱二十卷

(民国)范兴宾重纂

民国十三年(1924)木刻本

浙江兰溪县水亭乡下蒋

  浙江兰溪吉祥林氏宗谱一卷

民国三十七年(1948)钞本

浙江兰溪县高潮乡

  浙江永康古丽坊林氏宗谱□□卷

民国二十一年(1932)木活字本

浙江衢州市文管(存卷6、7)

  浙江衢县东坑仓林氏宗谱三卷

(民国)林珍器 休昌茂等修

民国三十二年(1943)木活字本 一册

浙江衢州市文管(二部)

  浙江常山材氏宗谱不分卷

(民国)林维枢续修

民国十三年(1924)木刻本

浙江常山县青石乡高铺村

注:谱初修於清道光间。

  浙江临海台临林氏宗谱□□卷

清康熙四十二年(1703)写本

浙江临海县博(存卷1)

  浙江临海郡城林氏宗谱四卷

(清)林翰等纂

清光绪九年(1883)木活了本

浙江临海县博

  浙江仙居断桥林氏宗谱一卷

清康熙四十六年(1707)刊本

浙江临海县博

  浙江仙居断桥林氏宗谱十卷

清嘉庆十八年(1813)木活字本

浙江临海县博(存卷1)

  浙江仙居断桥林氏宗谱□□卷

清光绪二十二年(1906)刊本

浙江临海县博(存卷1下)

  浙江黄岩沈村林氏宗谱□□卷

(清)林霨生纂

清光绪八年(1882)木活字本

浙江临海县博(存卷1)

  浙江黄岩南安林氏支谱首一卷末一卷

(民国)林丙修纂

民国四年(1915)稿本

浙江临海县博(存卷下、卷末)

民国六年(1917)一志书局石印本

人民大学 浙江图(存卷首、卷上) 美国

  浙江青田石钟济南郡林氏宗谱三卷首一卷

(民国)林杰 周炳烈等续修

民国十二年(1923)铅印本 一册

日本 美国

林姓家谱之安徽家谱

  安徽怀远林氏宗谱一卷

(清)林士琦等修

清同治九年(1870)刊本 一册

美国

  安徽宿松林氏谱牒

(清)林常植等增修

清光绪十七年(1891)刻本 一册

福建图

  安徽祁门京兆金氏宗谱六卷

(清)金可斤修

清光绪三年(1877)刊本 七册

安徽图

  安徽潜山潜阳林氏族谱三十八卷

(清)林氏三系合修

清同治十二年(1873)刻本 十六册

安徽图

林姓家谱之福建家谱

  福建林氏开闽分支总谱不分卷

(明)林鸣盛序

明万历三十四年(1606)刊本 一册

台湾

  福建闽林大宗世谱六卷附材氏入闽世系总图

(明)林炳麟等修

清嘉庆间刻本 一册

福建图

  福建闽林宗谱八卷

(清)林光裕 林邦彦等纂修

清光绪二十四年(1898)林氏九牧堂刊本

福建师大(缺卷5、7、8)

  福建闽林宗谱十六卷

清光绪二十八年(1902)木刻本

浙江常山县钳口乡五联村

注:首修於清乾隆四十六年。

  福建林氏开族统汇图谱不分卷

(民国)林国鸿 林鹏羽编

民国十三年(1924)刻本

广东中山图

  福建林氏世系表不分卷

林心特辑

刊本 一册

美国

  福建林氏家谱览料不分卷

刊本 一册

美国

  福建福州凤池林氏族谱稿四卷

(民国)林欣荣修

民国十八年(1929)福州林氏稿本 四册

福建图

民国十九年(1930)铅印本 四册

福建图

  福建福州凤池林氏族谱

(民国)林葆恒修

民国三十六年(1947)铅印本 六册

福建图(二部) 福建师大

  福建福州陶江林氏宗谱

民国十八年(1929)铅印本 二十二册

北图 北京大学

注:书口题《尚干林氏族谱》。

  福建福州陶江林氏族谱

(民国)林森等修

民国二十年(1931)铅印本 二十三册

福建图福建师大(存册3、7、8、12)

  福建闽侯濂江林氏家谱五卷

(清)林枝春纂修

清乾隆十一年(1746)清白堂刻本

福建师大(缺卷3)

注:始修於明永乐十三年。

  福建闽候侯官云程林氏家乘十二卷

(民国)林懋责总纂

民国二十七年(1938)铅印本

福建师大

注:始修於明成化间。

  福建连江拱头对门林氏族谱一卷

(清)林增基纂

清乾隆十五年(1750)稿本

福建连江县档

  福建边江拱头对门林氏族谱一卷

(清)林绎重修

清嘉庆十六年(1811)稿本

福建连江县档

  福建连江拱头对门林氏族谱一卷

(清)林光雅 林进光等续修

清咸丰四年(1854)稿本

福建连江县档

  福建连江拱头对门林氏族谱一卷

(清)王朝仪 林光钦等续修

清光绪二十二年(1896)稿本

福建连江县档

  福建连江道沃林氏家乘一卷

(清)郭鉴泉重修

清同治十三年(1874)稿本

福建连江县档

  福建连江道沃林氏家乘一卷

(民国)林敏蕃续修

民国元年(1912)稿本

福建连江县档

  福建连江琯江林氏族谱五卷

民国九年(1920)稿本

福建连江县档

注:後人增纂至民国十六年。

  福建连江拱川西河林氏族谱一卷

(民国)陈善忍修

民国十四年(1925)稿本

福建连江县档

  福建厦门西河林氏宗谱不分卷

(清)林捷云修

清光绪九年(1883)刻本

福建图

民国二十二年(1933)厦门林氏大宗祠刊本

福建师大 台湾

台湾坤纪印刷有限公司重刊本

美国

  福建同安林希元家谱不分卷

(清)林道坦续修

清嘉庆间续修本

福建师大

注:林希元始修於明嘉靖二十二年。

  福建建宁漳溪林氏族谱□□卷

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重修活字本

江西档(存卷1-4、7、9、10)

  福建莆田林氏族谱不分卷

(明)林齐圣撰

明天启七年(1627)重钞本 一册

台湾

  福建莆田林氏族谱不分卷

(清)林尧佐纂修

清初秘阁手钞本 三十册

历史所

  福建莆田林氏西山本支宗谱四卷首一卷

(清)林溥等修

清同治十一年(1872)木活字本 一册

美国

  福建莆田前埭林氏九牧大宗族谱二十四卷

首二卷

(清)林钟铸著

清光绪二十六年(1900)刻本 二十四册

历史所 北京密云县档(林东明增纂至民

国间)

注:林尧光始修於清康熙二十八年。

  福建莆田前埭林氏族谱十六卷首一卷

(清)林钟铸著 (民国)林伯棠等补编

民国二十六年(1937)石印补刊清光绪刻本

北京大学 吉林大学 福建师大

  福建莆田林氏九牧大宗族谱不分卷

(清)莆田林氏重修

清钞本 二册

中山大学

  福建仙游仙溪林大宗祠族谱不分卷

(民国)林弁修

民国二十三年(1934)仙游印书局铅印本一册

福建图 福建师大 福建 游县档

注:版心作《仙溪林大宗祠公簿》。

  福建泉州清 源林氏李宗谱草创卷之三

传钞泉州林李氏藏本

福建师大

注:版心作《林李年表》。

  福建晋江万华林氏族谱

(清)林志坚撰

清道光二十七年(1847)写本 一册

台湾

  福建南安林氏族谱

清嘉庆二十一年(1816)钞本 一册

台湾

  团震妥滇丁财两旺舔进人丁永世子孙长流

目历

(清)林皇清撰

清光绪二年(1876)钞本 一册

台湾

  福建安溪福清分派横溪林氏族谱不分卷

(清)林文篆再录

清光绪十五年(1889)钞本 一册

台湾

  福建永舂林氏族谱

(清)林教撰

清咸丰二年(1853)钞本 一册

台湾

  福建韶安林氏族谱不分卷

(清)林云腾修 林望贤再修

清道光十八年(1838)修 光绪二十六年(1900)

再修 钞本 一册

台湾

  福建诏安林硕抱家谱不分卷

(清)林子枝撰

清光绪三十三年(1907)钞本 一册

台湾

  福建东山西河(林氏〕族谱

(民国)林中乔纂

民国二十年(1930)石印本

福建东山县志办

林姓家谱之江西家谱

  江西宜春袁郡学前林氏族谱十六卷首二卷

(清)林杏宴等纂修

清光绪二十八年(1902)忠孝堂刊本

江西图(存十二册)

  江西万载兴仁林氏支谱□□卷首一卷末一卷

(清)林道衍等纂修

清光绪八年(1882)西河堂木活字本

江西图(存卷首、卷末)

西资岩的西资岩的文化底蕴

一、文字底蕴西资岩前殿门斗宽敞,三个高3米长、1米高、题着“西资古地”四个楷字。(清光绪举人蔡谷仁的手笔)寺庙后的山崖高处有古人镌刻...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