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蒙古军都攻克不了的安南,为什么明朝不到一年时间就攻破了这个地方?

栏目:资讯发布:2023-10-16浏览:3收藏

连蒙古军都攻克不了的安南,为什么明朝不到一年时间就攻破了这个地方?,第1张

因为安南上下一致认为明朝才是华夏正统,另外明朝军队纪律严明且战斗力强大,再加上安南统治者的残暴激化国内矛盾;种种因素加在一起,导致了安南国在不到一年的时间就被明军攻破。

首先是在传统伦理上来说,明朝对安南原本的统治者有着匡扶道义的责任。对于深受华夏文明影响的安南百姓们来说,黎氏的篡位并不得人心,所以很多安南士大夫早就想请求作为宗主国的明朝出兵灭贼,捍卫道义。因此明朝对于黎氏安南的征讨在道义上是占据着有利地位的,这场战争也是一场正义的战争。

其次便是明军强大的战斗力和良好的军纪。明军出师之时,明成祖亲自为将士们送行,并下令立下大功的将士将会得到重赏,这使得明军的士气旺盛,将士皆越勇奋战。同时明军刚到安南,明成祖便下令要求明军要遵守纪律,后来他又宣布那些受胁迫的百姓来投降的话不得杀害,以显示明军是一支道义之师。因为强大的战斗力和严格的军纪,使得明军获得了安南各个阶层的支持,对战争的胜利起了保障作用。

当然最重要的是安南黎氏在国内不得民心,对外扩张的野心也让其多方树敌。黎氏上台后,对原来的反对势力进行了血腥屠杀,使得大量安南上层士大夫都对黎氏抱有敌意或直接起来反抗。另外黎氏有着极大的扩张野心,并为此发动多次战争去侵略其他小国家。相对弱小一些的占城。为了发动侵略战争,黎氏对安南百姓又进行了压榨,搞的国内民不聊生,激化了国内矛盾。所以在明朝军队进入之后迅速得到百姓支持,从而顺利打败了黎氏军队。

满清八大姓氏都是哪些?

1、[爱新觉罗] 拼音---Aishinjeilo 郡望---满洲 名人---爱新觉罗溥仪, 爱新觉罗裕庸 胜迹---北京故宫, 承德夏宫 历史---世居东北一带,以地为氏,是清朝皇室姓氏,后改汉姓为金、赵、肇、罗、艾等氏。据满洲语之音与译义,爱新一词为金,觉罗两字为赵,此族应始兴于金国。

2、[马佳] 拼音---Majia 郡望---满洲 名人---马佳图海, 马佳升寅 历史---世居东北一带,以地为氏,是清朝满族八大姓氏之一,后改汉姓为马氏。 3、[佟佳] 拼音---Tongjia 郡望---满洲 名人---佟佳扈尔汉, 佟佳隆科多 历史---世居东北一带,以地为氏,是清朝满族八大姓氏之一,后改汉姓为佟氏。 4、[富察] 拼音---Fucha 郡望---满洲 名人---富察额色黑, 富察傅恒, 富察李荣保 历史---世居东北一带,以地为氏,是清朝满族八大姓氏之一,后改汉姓为富、傅氏。 5、[瓜尔佳] 拼音---Guaerjia 郡望---满洲 名人---瓜尔佳荣禄, 瓜尔佳鳌拜 历史---世居东北一带,以地为氏,是清朝满族八大姓氏之一,一作瓜尔嘉,后改汉姓为关、白、石、(包)鲍、汪等氏;近人关天培、关向应,即属其族裔。 6、[那拉] 拼音---Nala 郡望---满洲 名人---那拉安达立,那拉穆占, 那拉苏克萨哈 历史---世居东北一带,以地为氏,是清朝满洲八大姓之一,后改汉姓为那、南、叶、白氏。 7、[钮祜禄] 拼音---Niuhulu 郡望---满洲 名人---钮祜禄额赤, 钮祜禄和砷 历史---世居东北一带,以地为氏,是清朝满族八大姓氏之一,后改汉姓为郎、钮氏。 8、[乌雅] 拼音---Wuya 郡望---满洲 名人---乌雅穆和蔺, 乌雅福崧, 乌雅长麟 历史---世居东北一带,以地为氏,是清朝满州八大姓氏之一。 以上,八大贵姓,除了爱新觉罗氏,是皇族成员以外;其他各姓都是世代与爱新觉罗家族联姻的后族姓氏。他们家族里的女子在清朝历代都是陪王伴驾的后妃宫嫔,男子都是出将入相的驸(郡)马人选。 除爱新觉罗氏,因为皇族缘故,其他各贵姓(除马佳氏)在清朝历史上都出过地位非凡的后妃。 满清八大姓氏都是哪些?

1、[爱新觉罗] 拼音---Aishinjeilo 郡望---满洲 名人---爱新觉罗溥仪, 爱新觉罗裕庸 胜迹---北京故宫, 承德夏宫 历史---世居东北一带,以地为氏,是清朝皇室姓氏,后改汉姓为金、赵、肇、罗、艾等氏。据满洲语之音与译义,爱新一词为金,觉罗两字为赵,此族应始兴于金国。

2、[马佳] 拼音---Majia 郡望---满洲 名人---马佳图海, 马佳升寅 历史---世居东北一带,以地为氏,是清朝满族八大姓氏之一,后改汉姓为马氏。 3、[佟佳] 拼音---Tongjia 郡望---满洲 名人---佟佳扈尔汉, 佟佳隆科多 历史---世居东北一带,以地为氏,是清朝满族八大姓氏之一,后改汉姓为佟氏。 4、[富察] 拼音---Fucha 郡望---满洲 名人---富察额色黑, 富察傅恒, 富察李荣保 历史---世居东北一带,以地为氏,是清朝满族八大姓氏之一,后改汉姓为富、傅氏。 5、[瓜尔佳] 拼音---Guaerjia 郡望---满洲 名人---瓜尔佳荣禄, 瓜尔佳鳌拜 历史---世居东北一带,以地为氏,是清朝满族八大姓氏之一,一作瓜尔嘉,后改汉姓为关、白、石、(包)鲍、汪等氏;近人关天培、关向应,即属其族裔。 6、[那拉] 拼音---Nala 郡望---满洲 名人---那拉安达立,那拉穆占, 那拉苏克萨哈 历史---世居东北一带,以地为氏,是清朝满洲八大姓之一,后改汉姓为那、南、叶、白氏。 7、[钮祜禄] 拼音---Niuhulu 郡望---满洲 名人---钮祜禄额赤, 钮祜禄和砷 历史---世居东北一带,以地为氏,是清朝满族八大姓氏之一,后改汉姓为郎、钮氏。 8、[乌雅] 拼音---Wuya 郡望---满洲 名人---乌雅穆和蔺, 乌雅福崧, 乌雅长麟 历史---世居东北一带,以地为氏,是清朝满州八大姓氏之一。 以上,八大贵姓,除了爱新觉罗氏,是皇族成员以外;其他各姓都是世代与爱新觉罗家族联姻的后族姓氏。他们家族里的女子在清朝历代都是陪王伴驾的后妃宫嫔,男子都是出将入相的驸(郡)马人选。 除爱新觉罗氏,因为皇族缘故,其他各贵姓(除马佳氏)在清朝历史上都出过地位非凡的后妃。 满族正黄旗姓氏都有哪些

满族正黄旗姓氏有爱新觉罗氏、伊尔根觉罗氏、乌雅氏、阿穆鲁氏、阿礼哈氏、阿克占氏、安达拉氏、爱浑氏、阿图拉墨氏、敖拉氏阿尔拉氏、赫舍里氏、乌扎那拉氏、敖拉托欣氏、阿鲁氏、敖佳氏、阿尔布氏、阿拉边前氏、安佳氏、博尔济吉特氏、瓜尔佳氏等。具体介绍以下几个姓氏:

1、爱新觉罗氏

爱新觉罗是清朝皇室姓氏,属于满洲正黄旗,源于女真族。满语“爱新”为金的意思,常见说法称“觉罗”为姓的意思,但实际上满语中“姓氏”一词原文为 hala(汉语哈喇、哈拉)。

2、乌雅氏

乌雅氏,满族姓氏之一。又译吴雅氏。乌雅氏世居哈达、乌喇、德尔吉穆湖(待考)、讷殷、伯都讷(吉林省松原市)、长白山等地。乌雅氏,属正黄旗。

3、赫舍里氏

赫舍里氏,满族姓氏,属于满洲正黄旗与镶黄旗,是满族最古老的姓氏,也是中国在清朝时最重要及拥有最大权力的满洲人家族之一。赫舍里后裔将此姓氏简化为赫姓或何姓,亦有如英敛之的后人以名字中第一个字为姓的特例,在北京、辽宁、吉林等广泛地区有分布。

4、安佳氏

安佳氏源于满族,出自明朝时期女真安佳部,属于以部落名称汉化为氏。清朝中叶以前,满族、锡伯族安佳氏即已经多冠汉姓为安氏。满族安佳氏隶属正黄旗,亦有分属镶红旗。

5、瓜尔佳氏

瓜尔佳氏,属于满洲正黄旗,为满族八大姓氏之一。瓜尔佳氏按不同的地区有苏完瓜尔佳氏(苏完尼瓜尔佳氏)、安图瓜尔佳氏、叶赫瓜尔佳氏、乌喇瓜尔佳氏等分支,入关后又有凤城瓜尔佳氏、金州瓜尔佳氏等分支。

-正黄旗

满族的所有姓氏

A

安--安佳 鄂--鄂齐卓他、倭依特、西林觉罗 敖--敖佳、敖勒多尔 B 白--巴雅拉、巴岳特(蒙)、白佳(蒙) 巴-- 巴岳特(蒙) 包(鲍)--辉图、博尔济吉特、伊勒根 边--额尔吉 卜--卜佳 步--步勒默齐特(蒙) C 蔡--蔡尔佳、赛米尔、比渣穆 常--常佳 曹--曹尔佳、伊尔根 仓--仓佳 陈--玉抹、费谟 迟--迟佳 崔--崔珠克 D 杜--杜鲁穆、图克坦、杜拉拉、生都、杜尔根基特(蒙) 董--董鄂 戴--戴尔佳、戴佳 E F 富(傅、付)--富察、奎木特(蒙) 范--范佳 费--费莫 G 高--高佳、何舍里、果尔勒斯 甘--噶鲁 龚--龚佳 关-- 关尔佳、苏完瓜尔佳、瓜尔佳 桂-- 桂车特 郭--郭尔佳、郭布罗、拉拉(蒙) H 海--克里叶特 郝--郝舍里 韩--韩尔佳、罕吉拉锦、吉拉特 杭--杭锦 何(贺)--何叶尔、特呼尔(蒙) 赫--赫舍里 花--额岳特(蒙) 黄--黄乌罗特 槐--萨察 胡--胡尔佳、胡尔哈剌、呼图拉、呼依特(蒙)、呼雅尔 洪--鸿吉里 嵩--嵩佳 I J 金--爱新觉罗、车勒库车 贾--贾扎拉、嘉布塔拉 蒋--蒋佳 K 康--康吉里 寇--叩德 奎--奎佳 孔--孔果洛、苦雅拉 L 梁--乌梁海、良佳、 李--李佳、李尔佳、他哈比巳特、博尔济 、伊奇里(蒙) 朗--钮咕禄 娄--裕胡鲁 林--林佳、唐依特(蒙) 罗(骆)--罗佳、萨格达、爱新觉罗 雷--阿克占、勒克勒(蒙) 刘--伊拉、鄂柳特(蒙)、赤穆特(蒙)、那拉(蒙) M 马--马佳、费莫、莽鲁特(蒙)、马穆哈(蒙) 莽--莽乌特 梅--梅勒 孟--孟勒吉勒 、墨尔迪勒氏、墨尔哲勒氏、孟佳氏、孟克宜勒氏 墨尔奇特氏(蒙)、墨尔济吉特氏(蒙) 明--明安 穆--穆延、穆察、乌肃、穆鲁 N 钮--钮咕禄 那--叶赫那拉 南--那木都鲁 聂--聂格里 年--年尼雅 宁--宁尔佳、宁古塔 O P 朴--朴佳 庞--庞佳 Q 齐--齐佳 钱--钱佳 祁--祁塔拉 强--强奇里 屈--屈佳 邱--邱佳 R S 石--石穆鲁、扎库塔、施布鲁 沙(山)--沙拉 沈--沈佳 胜--西尔拉特 赛--赛米尔 桑--萨基 索--索诺络 苏--苏穆察、额苏里、葛勒达苏(蒙) 孙--孙佳、金克 松--步固斯(蒙) 舒--舒穆禄 萨--萨克达 T 唐--他塔拉、唐乌勒特 田--田佳 佟(童)--佟佳 陶--托罗、鄂约尔(蒙) U V W 王--完颜、卓木克(蒙) 吴--乌扎拉、伍哲布勒 万--图们 汪--完颜、汪扎尔、汪拉佳 魏--魏车特 温--温都、温特贺 X 线(奚)--喜塔拉、奚尔佳、奚赫特 邢--邢佳 萧--舒穆鲁 郗--希克特、希克特里 Y 叶--叶赫那拉 伊--伊尔佳、伊尔哈、伊穆图、伊尔根觉罗 于(鱼)--裕胡鲁、尼玛哈 岳--岳佳 异--弼鲁 余--尼马查 颜--颜扎、完颜 杨--杨佳 阎--阎扎拉、巴克桑 姚--禹尔 Z 赵--爱新觉罗、伊尔根觉罗、伊勒根觉罗、德泽生赵尔(蒙) 张(章)--张尔佳、章佳 、鄂谟克(蒙) 朱--哈拉布哈 左--哈斯胡 祖--祖佳 詹--巴林(蒙) 郑--郑佳 鲜卑姓氏汉化--转帖自《魏书 官氏志》 自古天子立德,因生以赐姓,胙之土而命之氏;诸侯则以家与谥,官有世功,则有宦族,邑亦如之。姓则表其所由生,氏则记族所由出,其大略然也。至于或自所居,或以国号,或用官爵,或用事物,虽缘时不同,俱其义矣。魏氏本居朔壤,地远俗殊,赐姓命氏,其事不一,亦如长勺、尾氏、终葵之属也。初,安帝统国,诸部有九十九姓。至献帝时,七分国人,使诸兄弟各摄领之,乃分其氏。自后兼并他国,各有本部,部中别族,为内姓焉。年世稍久,互以改易,兴衰存灭,间有之矣,今举其可知者。 献帝以兄为纥骨氏,后改为胡氏。 次兄为普氏,后改为周氏。 次兄为拓拔氏,后改为长孙氏。 弟为达奚氏,后改为奚氏。 次弟为伊娄氏,后改为伊氏。 次弟为丘敦氏,后改为丘氏。 次弟为侯氏,后改为亥氏。 七族之兴,自此始也。 又命叔父之胤曰乙旃氏,后改为叔孙氏。 又命疏属曰车焜氏,后改为车氏。 凡与帝室为十姓,百世不通婚。太和以前,国之丧葬祠礼,非十族不得与也。高祖革之,各以职司从事。 神元皇帝时,余部诸姓内入者。 丘穆陵氏,后改为穆氏。 步六孤氏,后改为陆氏。 贺赖氏,后改为贺氏。 独孤氏,后改为刘氏。 贺楼氏,后改为楼氏。 勿忸于氏,后改为于氏。 是连氏,后改为连氏。 仆兰氏,后改为仆氏。 若干氏,后改为苟氏。 拔列氏,后改为梁氏。 拨略氏,后改变为略氏。 若口引氏,后改为寇氏。 叱罗氏,后改为罗氏。 普陋茹氏,后改为茹氏。 贺葛氏,后改为葛氏。 是贲氏,后改为封氏。 阿伏于氏,后改为阿氏。 可地延氏,后改为延氏。 阿鹿桓氏,后改为鹿氏。 他骆拔氏,后改为骆氏。 薄奚氏,后改为薄氏。 乌丸氏,后改为桓氏。 素和氏,后改为和氏。 吐谷浑氏,依旧吐谷浑氏。 胡古口引氏,后改为侯氏。 贺若氏,依旧贺若氏。 谷浑氏,后改为浑氏。 匹娄氏,后改为娄氏。 俟力伐氏,后改为鲍氏。 吐伏卢氏,后改为卢氏。 牒云氏,后改为云氏。 是云氏,后改为是氏。 叱利氏,后改为利氏。 副吕氏,后改为副氏。 那氏,依旧那氏。 如罗氏,后改为如氏。 乞扶氏,后改为扶氏。 阿单氏,后改为单氏。 俟几氏,后改为几氏。 贺儿氏,后改为儿氏。 吐奚氏,后改为古氏。 出连氏,后改为毕氏。 庾氏,依旧庾氏。 贺拔氏,后改为何氏。 叱吕氏,后改为吕氏。 莫那娄氏,后改为莫氏。 奚斗卢氏,后改为索卢氏。 莫芦氏,后改为芦氏。 出大汗氏,后改为韩氏。 没路真氏,后改为路氏。 扈地于氏,后改为扈氏。 莫舆氏,后改为舆氏。 纥干氏,后改为干氏。 俟伏斤氏,后改为伏氏。 是楼氏,后改为高氏。 尸突氏,后改为屈氏。 沓卢氏,后改为沓氏。 嗢石兰氏,后改为石氏。 解枇氏,后改为解氏。 奇斤氏,后改为奇氏。 须卜氏,后改为卜氏。 丘林氏,后改为林氏。 大莫干氏,后改为郃氏。 尔绵氏,后改为绵氏。 盖楼氏,后改为盖氏。 素黎氏,后改为黎氏。 渴单氏,后改为单氏。 壹斗眷氏,后改为明氏。 叱门氏,后改为门氏。 宿六斤氏,后改为宿氏。 馥邗氏,后改为邗氏。 土难氏,后改为山氏。 屋引氏,后改为房氏。 树洛于氏,后改为树氏。 乙弗氏,后改为乙氏。 东方宇文、慕容氏,即宣帝时东部,此二部最为强盛,别自有传。 南方有茂眷氏,后改为茂氏。 宥连氏,后改为云氏。 次南有纥豆陵氏,后改为窦氏。 侯莫陈氏,后改为陈氏。 库狄氏,后改为狄氏。 太洛稽氏,后改为稽氏。 柯拔氏,后改为柯氏。 西方尉迟氏,后改为尉氏。 步鹿根氏,后改为步氏。 破多罗氏,后改为潘氏。 叱干氏,后改为薛氏。 俟奴氏,后改为俟氏。 辗迟氏,后改为展氏。 费连氏,后改为费氏。 其连氏,后改为綦氏。 去斤氏,后改为艾氏。 渴侯氏,后改为缑氏。 叱卢氏,后改为祝氏。 和稽氏,后改为缓氏。 冤赖氏,后改为就氏。 嗢盆氏,后改为温氏。 达勃氏,后改为褒氏。 独孤浑氏,后改为杜氏。 凡此诸部,其渠长皆自统众,而尉迟已下不及贺兰诸部氏。 北方贺兰,后改为贺氏。 郁都甄氏,后改为甄氏。 纥奚氏,后改为嵇氏。 越勒氏,后改为越氏。 叱奴氏,后改为狼氏。 渴烛浑氏,后改为味氏。 库褥官氏,后改为库氏。 乌洛兰氏,后为兰氏。 一那蒌氏,后改为蒌氏。 羽弗氏,后改为羽氏。 清朝所有满族姓氏

主要氏族

宣统二年(1910)春二月重编的《承德县志》记载,沈阳满族主要氏族有: 皇族 旧居宗室觉罗,姓爱新觉罗氏,国初留守陪都分左右翼八旗。 新居宗室觉罗,由此系移居于省城东二里许宗室营,亦分隶于左右翼八旗。 满洲氏族 齐佳氏: 宗族又作奇氏,见于《皇朝通志·氏族略·满洲八旗姓》清初仅两户。世居叶赫,齐家营等地,以地为姓后改汉字姓齐,亦有祁 齐佳氏是满族中特别显贵的家族,人口不多 著名人物有:布色赫满洲正红旗人,世居叶赫,崇德三年征明,赐号巴图鲁,授骑都尉。入关击李自成,晋世职一等轻车都尉。一等轻车都尉布三台 佟佳氏: 辽东巨族也。国初有佟养性、佟养正居佟佳地,因以为氏,后迁抚顺。留盛京驻防者至今传十一世。 乌喇瓜尔佳氏: 居乌喇国,因以为姓。国初,胡尔哈器之妻与孝慈高皇后为姊妹,为国威。胡尔哈器之孙锡特库,雍正三年袭六品官,传十五世,今居东营房。 马佳氏: 世居嘉里库马佳地方,因以为氏。国初,赫东额率满洲五十户来归,隶满洲镶黄旗,累著战功,授一等男。库噶哈亦以战功授男爵。及入关定鼎以战伤时作留奉休息。至十二世升寅,乾隆已酉拔贡,授七品小京官。嘉庆庚申历官至工部尚书兼正黄、镶兰满洲都统。至今传十六世。 赫舍里氏: 世居都英额地方。国初;硕色来归,隶满洲正黄旗。通满,汉,蒙古文,其子索尼亦通满、汉、蒙古文,由头等待卫历著战功,受世祖章皇帝顾命,为辅政大臣,授一等公,溢文忠。其祖墓在昭陵左掖。” 喜他拉氏: 世居喜他拉地方,因地为氏。国初,隶正白旗满洲,世为福陵章京品级。至今传十七世。 富察氏: 因地为氏。居长白山。隶属正白旗满洲,至今传十四世。 叶赫纳拉氏: 因地为氏。世守昭陵,至今传十余氏。 乌喇纳拉氏: 因国为氏。世守昭陵。至今传十余世。 哈达纳拉氏:  因地为氏、世居哈达,至今传十三世。 钮祜禄氏: 居长白山者尤著,后并散居于英额地方。世祖入关,多随从。留奉天驻防者,隶满洲镶黄旗。其族甚繁,至今传十余世。 伊尔根觉罗氏: 氏族甚繁,居处之地不一。其居叶赫地方者,国初来归,隶正黄旗满洲。传十余世。 梅勒氏: 世居叶赫地方。国初来归,隶正黄旗满洲。传十余世。 完颜氏: 世居完颜地方,因以为氏。今传余世。觉罗察氏:先世有牙赖者,至今传十一世。 以下为满族各姓氏详细解说: [完颜] 拼音---Wanyan 郡望---女真 名人---完颜从善,完颜伟,完颜仲元,完颜麟庆 文献---缺 历史---女真族姓,以地为氏,是金朝皇族,也有部份是金国赐姓者,如完颜仲元、完颜阿林本姓郭;完颜霆、完颜耀珠本姓李。 是金、元两朝着姓,后改汉姓为王、汪。据史载,完颜部阿骨打建金国于北宋时期,并据有中国北部地方,时间起于公元一一一五年,终于公元一二三四年,共计历经九个皇帝。清朝张澍云:今完颜氏皆去完为颜,惟曲阜不敢冒兖国之姓,特称完氏。满清建国后,有完颜伟属满洲镶黄旗人。 [费莫] 拼音---Feimo 郡望---满洲 名人---费莫温达,费莫温福 文献---缺 历史---世居东北一带,以地为氏,是清朝满族八大姓氏之一,后改汉姓为马、麻氏。 [纳喇] 拼音---Nala 郡望---满洲 名人---纳喇安达立,纳喇穆占,纳喇苏克萨哈 文献---辉发纳喇氏族次三房宗谱 历史---世居东北一带,以地为氏,是清朝满洲着姓之一,后改汉姓为那、南、叶、白氏。 [乌雅] 拼音---Wuya 郡望---满洲 名人---乌雅穆和蔺,乌雅福崧,乌雅长麟 文献---满洲正黄旗乌雅氏宗谱 历史---世居东北一带,以地为氏,是清朝满族姓氏之一。 [碧鲁] 拼音---Bilu 郡望---满洲 名人---碧鲁赛碧图,碧鲁鄂辉 文献---碧鲁氏通谱 历史---世居东北一带,以地为氏,是清朝满族姓氏之一,一作必禄。 [图门] 拼音---Tumen 郡望---满洲 名人---图门青□麟 文献---缺 历史---世居东北乌喇,以地为氏,是清朝满族姓氏之一,一作图们。 [瓜尔佳] 拼音---Guaerjia 郡望---满洲 名人---瓜尔佳费英东,瓜尔佳鳌拜 文献---正红旗满洲哈达瓜尔佳氏家谱 历史---世居东北一带,以地为氏,是清朝满族八大姓氏之一,一作瓜尔嘉,后改汉姓为关、白、石、(包)鲍、汪等氏;近人关天培、关向应,即属其族裔。 [他塔喇] 拼音---Tatala 郡望---满洲 名人---他塔喇博尔康,他塔喇谭拜,他塔喇裕泰,他塔喇阔普通武 文献---他塔喇氏家谱 历史---世居东北一带,以地为氏,是清朝满族着姓,后改汉姓为唐氏。 [钮祜禄] 拼音---Niuhulu 郡望---满洲 名人---钮祜禄额赤,钮祜禄穆克登布 文献---镶黄旗钮祜禄氏弘毅公家谱 历史---世居东北一带,以地为氏,是清朝满族八大姓氏之一,后改汉姓为郎、钮氏。 [赫舍里] 拼音---Hosholi 郡望---满洲 名人---赫舍里索泥,赫舍里定寿,赫舍里赛冲阿,赫舍里长丰 文献---赫舍里氏家谱 历史---世居东北一带,以地为氏,是清朝满族着姓,后改汉姓为高、康、赫、何等氏。 [索绰络] 拼音---Sochuolo 郡望---满洲 名人---索绰络德保,索绰络景星 文献---缺 历史---世居东北一带,以地为氏,是清朝满族八大姓式之一,后改汉姓为索、曹氏。 [舒穆禄] 拼音---Shumulu 郡望---满洲 名人---舒穆禄塔瞻,舒穆禄谭泰,舒穆禄赫寿 文献---缺 历史---世居东北一带,以地为氏,是清朝满族着姓,后改汉姓为舒、徐、米、宿、郑等氏。 [库雅喇] 拼音---Kuyala 郡望---满洲 名人---库雅喇克彻尼,库雅喇科齐,库雅喇启秀 文献---黑龙江库雅喇氏宗谱 历史---世居东北一带,以地为氏,是清朝满族着姓,后改汉姓为胡氏。 [喜塔腊] 拼音---Shitala 郡望---满洲 名人---喜塔腊穆和伦,喜塔腊裕泰,喜塔腊裕德 文献---喜塔腊氏谱书 历史---世居东北一带,以地为氏,是清朝满族着姓,后改汉姓为图、祝、赵、文、齐等氏。 [萨克达] 拼音---Sakoda 郡望---满洲 名人---萨克达察哈泰,萨克达穆通哈 文献---满洲三甲拉佐领下萨克达氏家谱 历史---世居东北一带,以地为氏,是清朝满族着姓,后改汉姓为里、麻、骆、仓,钟,黑,老等氏。现辽宁省海城市牛庄镇有一里家村。 [萨嘛喇] 拼音---Samala 郡望---满洲 名人---萨嘛喇庆山 文献---萨嘛喇氏族谱 历史---世居东北一带,以地为氏,是清朝满族着姓,亦作萨玛喇或萨嘛拉,后改汉姓为蔡氏。 [爱新觉罗] 拼音---Aishinjeilo 郡望---满洲 名人---爱新觉罗溥仪,爱新觉罗裕庸 胜迹---北京故宫,承德夏宫 文献---爱新觉罗宗谱 历史---世居东北一带,以地为氏,是清朝皇室姓氏,后改汉姓为金、赵、肇、罗、艾等氏。据满洲语之音与译义,爱新一词为金,觉罗两字为赵,此族应始兴于金国。 讷殷富察] 拼音---Nayinfuchai 郡望---满洲 名人---缺 文献---讷殷富察氏谱传,讷殷富察氏增修支谱 历史---世居东北一带,以地为氏,是清朝满族姓氏之一。 [额尔德特] 拼音---Erdete 郡望---满洲 名人---额尔德特·文绣 文献---额尔德特家谱 历史---世居东北一带,以地为氏,是清朝满族姓氏之一。 [依尔觉罗] 拼音---Yearjeilo 郡望---满洲 名人---缺 文献---依尔觉罗氏家谱 历史---世居东北一带,以地为氏,是清朝满族姓氏之一。 [依尔根觉罗] 拼音---Yeargenjeilo 郡望---满洲 名人---依尔根觉罗阿山,依尔根觉罗穆精阿,依尔根觉罗鹤年 文献---依尔根觉罗氏家谱 历史---世居东北一带,以地为氏,是清朝满族八大姓氏之一,后改汉姓为赵、伊、佟等氏。 [那拉] 拼音---Nala 郡望---满洲 名人---那拉舒兰,那拉德福,那拉盛安 文献---那拉氏宗谱 历史---世居东北吉林伊通河一带,以地为氏,即纳兰氏,是清朝满族姓氏之一。 [章佳] 拼音---Changjia 郡望---满洲 名人---章佳富勒浑,章佳珠隆阿 文献---章佳氏族谱 历史---世居东北一带,以地为氏,是清朝满族姓氏之一,亦作章嘉。 [乌孙] 拼音---Wusen 郡望---河西郡 名人---乌孙讹论 文献---缺 学术研讨会上展开的满族谱单 历史---金国女真族姓,金有乌孙讹论者,善于骑射,曾为石垒节度使。据姓氏考略载:金姓,望出河西。河西郡设于战国时代之魏国,其境约在今日山西、□西一带。 满族正黄旗的姓氏都有哪些啊?

满族正黄旗姓氏有爱新觉罗氏、伊尔根觉罗氏、乌雅氏、阿鲁特氏、完颜氏、巴雅喇氏、安达拉氏、爱浑氏、阿图拉墨氏、敖拉氏阿尔拉氏、董鄂氏、李尔佳氏、敖拉托欣氏、阿鲁氏、敖佳氏、阿尔布氏、阿拉边前氏、安佳氏、博尔济吉特氏、瓜尔佳氏等。具体介绍以下几个姓氏:

1、爱新觉罗氏

爱新觉罗,罗马字转写为Aisin Gioro(穆麟德式转写),历史上清朝皇室姓氏。“爱新”是满语“黄金”的意思。作为姓氏,发源地在宁古塔旧城东门外三里。“爱新觉罗”这个姓氏是根据远祖部族支系远近划分的。意思即为爱新部族远支。

2、完颜氏

完颜,清朝满族姓氏。女真族姓,以地为氏,是金朝皇族,也有部份是金国赐姓者。安徽、福建、台湾的完、苑、粘姓者,经查证都是金代女真宗室的完颜氏后裔。而金朝灭亡以后,完颜守祥东归,其后世子孙得到后金(清)的认可,纳入镶黄旗满洲。今日完颜氏多改汉姓为王或汪。

3、董鄂氏

董鄂氏满族姓氏,为八旗著姓。董鄂为满语译音,许多史书也有译为“冬古”“东古”、“东果”、“东峨”、“董额”、“董古”的。董鄂氏配偶为顺治帝—爱新觉罗·福临,是顺治帝一生之中最爱的人,去世后追封皇后。

4、敖佳氏

敖佳氏源于满族,出自明朝时期东海女真敖佳部,属于以部落名称汉化为氏。满族敖佳氏,满语为Aogiya Hala,世居马察地区(今吉林浑江),后多冠汉姓为敖氏。

5、瓜尔佳氏

瓜尔佳氏,满族姓氏,人口众多,为满族八大姓氏之一。瓜尔佳氏历来被称作“满族第一氏族”,被排在清朝史籍《八旗满洲氏族通谱》的首位。

公元十六世纪末,牙尔虎女真族族始祖瓜尔佳·松阿力之子瓜尔佳·噶哈为萨尔浒城酋长,后归附于后金大汗佟·努尔哈赤,并与爱新觉罗氏家族联姻,成为佟·努尔哈赤创建后金基业的一支重要力量

中国自古是礼仪之邦,而这个文化最好的表现就是衣冠。《春秋左传正义・定公十年》:「 ”中国有礼仪之大,故称夏;有服章之美,谓之华。”,《周易・系辞下》记载「 ”黄帝、尧、舜垂衣裳而天下治”。周公制周礼而治天下,被儒家尊为圣人。衣冠、礼仪在古代往往用来代指文明。程颐认为:「 ”礼一失则为夷秋,再失则为禽兽。圣人恐人之入夷狄也,故《春秋》之法极谨严,所以谨严者,华夷之辨尤切切也。”中国数千年的衣冠也成为华夷之别的标准之一,而古代周边国家为显示自己是文明华夏成员,纷纷都向中原王朝朝贡,而中原王朝对于藩属国最高的礼仪就是赐服,赐予象征华夏的各种服饰。中原王朝给藩属国赐服最多的就是明朝,明朝向前来朝贡的高丽(后为朝鲜王朝)、日本、安南、琉球三国(后只剩中山国)、暹罗等国赐服,这些藩属国接受明朝赐服后,视为珍宝,模仿制作,从而影响了本国的民族服饰。 明朝皇帝画像 明朝建立之初向前来朝贡国家赐服,象征自己是华夏正宗 古代东亚文化中会严格区分华夷,华代表华夏正统,是最有文化的代表,而夷是野蛮,落后的象征。中原衣冠制度是办别夷夏的重要标准之一,也是华夏礼仪的必要组成。对华夷衣冠区分,古时常用用「 ”右衽”区分、华夏服装的特性皆为「 ”右衽”。上古时代,上衣多为交领斜襟,中原人崇尚右,习惯上衣襟右掩为右衽。北方游牧民族崇尚左,衣襟左掩,为左衽,被称为胡服,右衽就成为华夏民族的象征符号。孔子说过:「 ”微管仲,吾其披发左征矣。”把左衽披发看成的蛮夷落后的象征。元朝属于蒙古族建立,当时周边中原藩属国多称为左衽披发匈奴入帝,并不承认为华夏正统。明朝建立之后, 重新夺回华夏政权,明朝向周边藩属国发出圣旨,宣告明朝上承天命,驱除胡虏恢复中华,明朝是协和万邦的皇朝。 昔帝王之治,天下凡月所照,无所有近,一视同仁。故巾国尊安,四方得所,非有意于臣服之也。自元政失纲,天下兵征者十有七年,四方遅远,信好不通。诚肇基江左,扫群雄,定华夏,臣民推戴,己主中国,建国号大明,该元洪武。顷者克平元都,疆宇大同,已承正统,方与远迹相安无事,以共享太平之福。 明朝建立认为自北宋以来,北方民族多次入主中原,影响华夏服饰。于是改革服饰,提出恢复汉唐服饰,以「 ”明尊卑、别华夷”。洪武元年二月,明朝建立不久明太祖就下令「 ”复衣冠如唐制”,禁止穿受蒙古人影响的服饰。以示「 ”驱逐胡虏恢复中华”的实现。 何孟春《余冬序录摘抄》曾记载:元世祖起自朔漠以有天下,悉以胡俗变异中国之制,士庶咸辫发椎髻,深襜胡帽,衣服则为裤褶、窄袖及辫线腰褶;妇女衣窄袖短衣,下服裙裳,无复中国衣冠之旧。 朱元璋为表示明朝是华夏正统,颁诏四方,与周边的高丽、安南、琉球三国(山南国、山北国、中山国)、占城、暹罗等国建立藩属关系。当时明朝在颁诏建立藩属关系后,就开始将明朝恢复的华夏衣冠赐予藩属国,明朝通过这种赐服,重新建立起华夷秩序,体现明朝对藩属国的宗主国地位。 明朝对朝鲜、安南、琉球、日本、占城等国的赐服 明朝对于藩属国赐服,在明太祖建国前期没有规定,大多是直接赐予华丽的布匹或应藩属国请求赐服,直到洪武晚期制定赐予藩属国服饰制度,给予藩属国国王郡王级别服饰。「 ”二十七年定蕃国朝贡仪,国王来朝,如赏赐朝服者,服之以朝。” 明朝最早对外国赐服是对洪武二年(1369年)对高丽赐服,「 ”二年,高丽入朝,请祭服制度,命制给之。”洪武三年应高丽请求赐予高丽国王冕服,这是朱元璋时对藩属国最高等级赐服。明朝除了对高丽国王赐服,对其王妃、文武百官都有赐服,当时对于明朝的赐服,高丽大臣感激涕零,当时高丽使臣郑梦周作《蒙赐朝服行贺礼》表达自己感受: 上国崇文治,藩邦贺太平。圣恩容贱介,朝服拜明廷。日照添袍色,风清送佩声。小臣何以报,亿载祝皇龄。 高丽后被李成桂篡位,明朝赐其国号为朝鲜,并赐予李成桂服饰。李成桂的继任者们也多次上表请求明朝皇帝赐予服饰。 《明会典》记载:永乐元年,因请冕服书籍。帝嘉其能慕中国礼,赐金印、诘命、晃服、九章、圭玉、佩玉,妃珠翠七翟冠、服帔、金坠,及经筵彩币表里。 之后李氏国王登基,必向明朝进攻请求赐服,而明朝必赐予李氏王室及大臣各种服饰布匹,以示宗主国的地位。 朝鲜太祖李成桂 明朝第二个赐予藩属国服饰的安南国,洪武二年明太祖命侍读学士张以宁、典簿牛谅册封安南国王,赐驼纽涂金银印,大统历,织金文绮、纱、罗四十匹。宣德年赐予交阯头目文绮衣。正统七年(1442年)开始赐安南国王皮弁冠服和一品常服纱帽。 安南贡使还,令资皮弁服,金织表衣赐其王。 朱元璋时期对琉球赐服也颇多,当时小小的琉球存在山南、山北、中山三个王国,当时朱元璋都接受他们的朝贡,赐予三国君主为国王,赐予冠服。明成祖时中山王统一了琉球国,明朝直接安装郡王级别赐予琉球中山王皮弁冠服和二品冠服。 洪武三十ー年赐琉球国王并共臣下冠服。永乐中,赐琉球中山王皮弁,玉主,麟袍,犀带,视二品秩。 明朝时期日本也曾是中国的藩属国,当时幕府将军进行朝贡,明朝赐予幕府将军为日本国王,并赐予冠服。而赐予日本国王冠服始于永乐时期,赐予日本国王九章冕服。正德五年春曰本国王「 ”遣使臣宋素卿来贡,时刘谨权柄,纳其黄金千两,赐飞鱼服,前所未有也。”在明万历时期为了安抚丰臣秀吉,明朝封丰臣秀吉为日本国王,赐予其冕服、皮弁冠服等。 明朝赐予丰臣秀吉的冕服 占城国在明朝建立后也被朱元璋纳入藩属国之列,自洪武二年开始就赐予占城国王大统历,赐予国王冠带。使臣文绮、纱、罗等布匹,明成祖永乐帝命郑和下西洋时出使占城,并应占城请求赐予冠带。 藩属国赐服的区分,恭顺的朝鲜王朝赐服待遇最高 明朝在赐予藩属国冠服时,基本上按照洪武二十七年的规定赐予郡王级别服饰皮弁冠服,不过对于朝鲜格外优待,在冠服上给予亲王级别的待遇。 在建文帝时,由于朱棣靖难之役,为了拉拢李氏王朝国王,建文帝赐予李氏国王亲王服饰。遣鸿妒潘文奎赐予亲王用的九张冕服。 《朝鲜王朝实录》有载: 且朝鲜本郡王,宜赐以五章或七章服。朕为春秋之义,远人自进于中国则中国之,今朝鲜固远郡也,而能自进于礼义,不得待以子男礼,且地逖在海外。非恃中国之宠数,则无以令其臣民,兹特命赐以亲王九章之服,遣使者往谕朕意。 当时善于在大国间周旋的李氏王室还和朱棣往来,后来朱棣夺位成功,成为明成祖,对于这位曾经联络自己恭顺之邦,更给高待遇,除了给亲王九章冕服,赐予王妃七翟冠。之后李朝恭顺,明朝对于朝鲜王朝方面请求赐服也一律许可。 穿冕服的朝鲜王室 宣德三年,朝鲜国王求赐予王世子冠服:「 ”洪武中,蒙赐国王冕服九章,陪臣冠服比朝廷逸降二等,故陪臣一等,比期臣第三等,得五梁冠服。永乐初,先臣芳远遣世子禔入朝,蒙赐五梁冠服。臣窃惟世子冠服,何止同陪臣一等,乞为定制。”于是明朝赐予王世子冠服。正统三年,应朝鲜国王请求明英宗命行在礼部制乌纱远游冠、玄圭降纱袍、玉佩赤舄及常时视事冠服赐予。 相比朝鲜国王,其他藩属国就都是皮弁冠服和一二品官服。当时藩属国中也有国王请求明朝按照朝鲜国王例赐予冕服,然而都被否了。其中最为典型的就是安南国黎氏国王,在成化年间,黎氏国王第一次请求明朝赐予冕服,当然没意外的被明朝直接给否了,只给皮弁冠服和一品朝服。安南国王之后每次进贡都请求明朝给冕服,明朝则一次次的拒绝。 明弘治十年(1497年)安南国使臣以其国主赐服与臣下无别为由乞求改赐,这次明朝可能是因为安南人太烦了,最终给了一个终极理由,告诉安南国王为何得不到冕服。 明朝礼官表示:安南名为王,实中国臣也。嗣王新立,必赐皮弁服,使不失主宰一国之尊又赐一品服,俾不忘臣事中国之义。今所请素乱祖制,不可许 这意思就是表示安南本身永乐帝设置的郡县,黎氏是判臣分离了安南。虽然宣德时期已经承认黎氏自立,英宗时赐予黎氏为安南国王,但是实际上还是中国的内臣,明朝给黎氏国王面子赐予郡王级别的皮弁服,但是也同时赐予一品朝服,要安南明白自己是明朝的臣子,和朝鲜王朝不同。 穿皮弁服的琉球国王 从明朝对朝鲜王国和安南王国的赐服来看,可以说明朝对于朝鲜王朝的赐服是藩属国中最高,也是种类最多的。而对于其他藩属国则是郡王级别的皮弁服和象征臣子是朝服,表明明朝宗主国对于藩属国之间的区别。 明朝赐服影响藩属国服饰,清朝时期藩属国朝鲜、安南、琉球依然是明朝服饰 明朝对于藩属国赐服,影响深远。尤其是对于朝鲜王国、安南王国、琉球王国最为明显。明朝对于朝鲜的赐服,从国王到文武百官,均有赐服,没有赐予也会给予明朝朝廷制定的样式,让朝鲜自己制作。所以朝鲜的服饰基本上都是明朝的翻版,早在洪武二十年,朝鲜王朝李朝成立前的高丽就按照明朝制度制定了百官朝服,衣冠制度悉尊华制。 清末朝鲜王朝大臣穿明朝式样官服 清朝建立,作为华夏的中原大地全部剃发易发,正统华夏服饰消失。乾隆四十一年十一月,朝鲜进贺兼谢恩副使徐浩修入北京,就自豪的称华夏都不存正统汉服, 只有戏曲中存在。 今天下皆遵满洲衣冠,而独剧演尤存华制,后有王者必取法于此 而满清 对藩属国服饰并未作强行的要求,所以朝鲜王朝依然保留明朝时期服饰。在没有赐服之后,朝鲜王朝依照明朝会典中的规定制造文物百官服饰,而百姓也都依照明朝样式服网巾戴竖笠,女子穿袄裙。朝鲜王朝虽然后来服饰上多少受到清朝影响,官袍长度变短、袖子变窄、腰带位置越来越高、补子较以前小,不如明朝大气,但是总体上没有多大的变化。 越南(原安南)在民国时期依然身穿明朝交领式样孝服 而安南王国和琉球王国也都和朝鲜王朝类似,在明亡之后,清朝没有干预他们服饰,所以他们依然保留着明朝服饰制度,文武官员依然是明朝时期的圆领袍补服,国王身穿皮弁服,官员及百姓大多穿交领服。这些从现在流传下来的清朝时期的《职贡图》和日本留下来的《琉球使臣上江户图》都可以看出官员都身穿明朝时期的服饰。 总之,明朝建立之后,华夷秩序重新建立。明朝为宣扬华夏正统,赐予藩属国服饰。而且为了凸显明朝的宗主国的地位,明朝对于恭顺程度不一样的藩属国赐予不一样的服饰。明朝存在近三百年,对周边国家多次赐服,使周边国家都身穿象征华夏的汉服。使得就算是明朝灭亡,这些国家依然保存着明朝时期的服饰体系。

参考资料:

《明史》、《明会典》、《朝鲜王朝实录》、《大越史记全书》 论文:《明朝赐服制度研究》《明清时期朝贡体系中的朝鲜服饰》《衣裳与风教》 《「 ”衣冠文物悉同中国”略论明代赐服对李氏朝鲜服饰文化的影响》

连蒙古军都攻克不了的安南,为什么明朝不到一年时间就攻破了这个地方?

因为安南上下一致认为明朝才是华夏正统,另外明朝军队纪律严明且战斗力强大,再加上安南统治者的残暴激化国内矛盾;种种因素加在一起,导致...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