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李家家谱???要齐全的啊。。。。
李氏字辈谱100例 1、湖北: 逢水仕金廷,阳一可必自,居世成善国,其家祥光美; 2、四川安岳: 华时应有,文才必仲,仁义智信,正大光明,克承先绪,世代荣昌; 3、四川安县: 大福智忠信,文才必仲行,国德应有庆,世守常增培,孝顺绵基绪,诗书启俊英,若能立邦本,定可振家声; 4、江西: 光天化月照, 鸿先喜泰尧, 才发兴隆茂, 林应登文朝, 忠厚传家远, 开祥重得尊; 5、浙江仙居: 仁义礼智信, 天地元黄宇, 宙兰馨竹秀; 6、 有、芳、毓; 7、李煜同族: 大祖原安福,衡湘玉树连; 8、重庆涪凌: 万文登联国,弘世成福大, 伦常家齐治,山青永长安; 9、湖北当阳: 世时正宏大,光宗承荣昌,永远传家德,贤名达万方; 10、重庆梁平:汝名时闻,可仲彦仕,为善承宗,大光万世---金堂衍圣, 江佑开先,诗书继首,代启英贤; 11、陕西汉中:作、芳、树、阳、建; 12、 国、勋、业、秀、广; 13、福建: 正自大学继,洪儒道法传,时中国乃泰; 14、 俊发齐英启瑞祥,经伦华史庆贤良。国正家兴栋林茂,盛大日新富有常; 15、湖茫李氏:再如承先祖,文嗣仕永昌,德厚能继美,声名必远扬; 16、四川威远:忠、仁、希、尚 17、湖北安陆:派衍陇西代象贤, 簪缨甲第庆缠绵 ,南宫归获超今古, 兆楚人文极万千; 18、 华国才猷真裕俊, 经邦读列可光前, 云初祖尔原同气, 源远流长百世传; 19、 常绍前光修德大 家声远振诗书长; 20、 国治家齐维尔克昌, 存心宽忍百世其长, 兴宗耀祖富贵永强, 继传忠义安吉宏扬; 21、山东海阳:仁、孔、作、树、超、知、忠、京; 22、四川岳池:文松逢先新林芳,时振飞继生元良,健代荣华永世昌; 23、山东莒县::元、东、实(钦)、成、作、山、明、永、秀; 24、湖北荆州:成、中、召、祖、训、孝; 25、 万,清,绍,德,长; 26、山东青州:学、永、临、田、增、景、修; 27、辽宁: 咏云成文尚,空广生树久,洪世长积德,学中万国书; 28、江苏徐州:敦厚恒存,敬成自守; 29、四川: 其文忠福井,百万兴庭大,朝臣芳楚玉,治国定安邦; 30、湖北麻城:西开广达,文贤忠厚; 31、灯久光明,永怀道德; 32、桂、明、福、印; 33、安、永、怀、瑞、兴、启; 34、世守其业,继祖承德; 35、正大光明,修齐治平; 36、文学丕万世,永玉国鸿昌; 37、文守继兴世治廷永成希,春明毓殿英政东; 38、元向知本大, 文运振明新 ,学道恢仙泽, 存仁潜信真; 39、龙殿腾飞,屏翰洪广,俊美英奇,声名显达,简策昭垂。宽怀功厚,猛勇雄威,书谟典训,忠孝友魁,人文蔚起,世第永辉; 40、显、 万、 鸿、 清、 荣; 41、大田逢春玉,国辉久长开,德泽永世远,福禄自天来; 42、荣绍士汉孝,克明必本元,国邦朝山林,承; 43、文、朝、述、先、伟; 44、正裕厚培,长春肇庆,尔履惟恒,端本崇敬; 45、人文未起,升朝辅正; 46、光良久远善 ,任孝一正方, 元启天开宗, 易长文明辉, 先绪克定大, 吉昌荣国邦; 47、原裕广崇兴,时青显达隆,贤良昭祖训,俊秀绍先忠,交慎缔; 48、桂荣盛昌茂,征应念仕升; 49、贵宗云朝春光庆 天道显昭崇典则 玉成才美期登用 大建文模转正直; 50、必宴馀定全,登宗如得相,呈绣高颖景-----顺继文明远,功崇振泽长,学科连步上,邦国永增光; 51、万代朝天子, 大圣尊周孔, 嘉言启世儒,弼教歌熙绩; 52、万代朝天子,金阶玉殿行,少年如有志,永远立功名; 53、方汝绍世孔,作树超智忠,昌书耀志用,庆辅昭继凤; 54、宏、世、开、庆、胜、玉、春; 55、西、腾、登、尚、忠; 56、仕文武国中尚元,金玉兴隆永帧祥,才汉豪杰显育秀,富贵英华大吉昌; 57、国正天兴顺,官清民自安,妻贤夫祸少,子孝父心宽; 58、方正端凝,启延宗庆,统承宏绪,基贤继盛,显扬先业,邦家之光,文章炳耀,永世其昌; 59、启、登、朝、正、大、光、明、宗、祖、德、承、世; 60、纯玉振金生,九学光显文,殿传明世焕,万芳清春; 61、令再仲常,仁定文德,昭仕承宗,源紫百千,祖代昌荣,安居永远,忠孝才良,万世光显,高曾衍庆,祠裔维蕃; 62、百世年千万,文武安邦守,于浩居中一,方知思可久,继序从兹发,科甲承诗斗,积善流泽远,齐家惟孝友; 63、上仲孟季、文治玄邦、世必有子、国应宗昌、远法近守、永正贤良、道崇德盛、厚笃伦常、恢弘先志、启迪辉光; 64、正、亮、先、仁、德; 65、山依益世雨,继学仰锦品。国公天水茂,元德振家声。大本先忠孝,从延发正音。诗书登甲第,礼仪习光兴; 66、英俊贤良泰,荣华富贵昌,首源应天远,世代永贞祥; 67、德、传、延、长、孝; 68、宝、玉、凤、振; 69、丰寿永德文,芳宝玉凤振; 70、元、枝、勋、在、锡; 71、新、宗、世、芳; 72、宏、承、贵、显、学、守、尊、光; 73、春之有永洪朝景-----------宗继守学兰克广世传; 74、仲、?、建、淑、长、朝、国、功、印、庆、鸿、志、然、松; 75、克、作、合、祥、金; 76、大、义、必、尚、尧、仁、中、和、恒、孝、本; 77、华源文师,宗祖仁庭,永达逢茂,先安帮国,存德本良,立忠尚正,手绍道学,世延浮应; 78、浴、师、宪、培、法、承、钦、敬、持、循、广; 79、正裕厚培,长春肇庆,尔履惟恒,端本崇敬; 80、世光孟行(仁)廷延宣,明最仲念信(文)士兴,元时家声礼乐先,均(善)嗣尚彦思孔子,应居春景道贤良,运启光昌宗本大; 81、克、盛、书、孟、修(或振)、长(或锡)、洪、庆(或福)、瑞、广、祥、宗、传、道、希、殿、安、效、华、永、中、正、建、全、兆、清、祥; 82、珠火朝君文,友笃宽松云,文大创景馈,树柏尚元荣------正德由来远,忠臣作儒生; 83、全、万、凤、庆、国,建、富、继; 84、世、守、海、孝、存、灵、圣; 85、玉、春、守、俊; 86、洪、自、树、延、传、继、增、明、世、永、汇、清、泉; 87、生、有、日、月、星、辰、瑞; 88、朝、纲、世、登、永、吉、大、昌; 89、崇孝阳衡,文忠武烈,正大光明; 90、振、凤、玉、树、国、永; 91、流、芳、清、白、世; 92、月、成、兴、相、道; 93、克茂见兆增,树来延纪宗,永成世文明,续传焕之卿; 94、国文向其春,心正是子(瑞)荣,宗之必永胜,光大为家庭; 95、先、泽、远、志; 96、继厚传家广,兆德炎思昌; 97、显令维泽毓,昌世远延年,绪德思恩广,绍忠庆吉贤; 98、玉福学廷荣,芝兰百世昌,忠厚传家远,诗书礼义长; 99、一、之、承、国、庆; 100、正学先光大, 逢开世永成,茂盛生德秀,魁占上林时 回答人的补充 2010-02-22 16:07 1 李姓由来! 专家根据国家统计局提供的数据进行统计,全国姓氏中以李姓最多,李姓约占汉族人口的百分之七点九,即超过8700万人。李姓在国内分布极广,以北方居多,在海外也几乎遍及全世界。 根据古资料显示,李姓是嬴(ying)姓颛(zhuan)顼(xu)的后裔,先为理姓(大理石的理),商朝末年因避难逃至今河南,在河南鹿邑(yi)县定居。为了感激逃难时有木子(一种木本植物的果实)充饥及躲避殷纣王的追缉,改为李姓。 李姓从商末到东周初的二百多年间一直居住在河南。东周时期李姓向甘肃、河北发展,西汉时期,李姓有一支迁往今山东境。大约从东汉开始,李姓陆续迁徙西南,分布于四川、广西一带。在唐朝以前李姓主要是在北方发展,在长江以南仅分布部分地区。唐朝是中国封建社会的鼎盛时期,统治了将近300年,李姓作为“国姓”,最为显贵。唐朝李家皇室子孙众多,另外,凡有功于唐朝的人,均被赐与李姓,这样大大扩充了李姓人口。 经过唐朝的大发展之后,李姓开始南迁,主要有三次。在中国历史上,李姓称王称帝者多达60余人,先后建立大成、西凉、凉、吴、魏、唐、楚、后唐、南唐、大蜀、四夏和大顺等政权。另外,李姓历代人才辈出。 春秋时有著名思想家、道家创始人李耳(老子);唐代有政治家李渊,李世民、大诗人李白、李贺、李商隐等;五代词人李后主;北宋女词人李清照,名将李显忠;明代杰出医药学家李时珍、文学家李梦阳、农民起义首领李自成;清代太平天国将领李开芳、李秀成,戏曲理论家、作家李渔;近代有中国最早的马克思主义者、中国***的创始人之一李大钊、地质学家李四光等等。海外居住的李姓也涌现了许多杰出人才。美籍华人李政道、李元哲,分别获得诺贝尔物理奖和化学奖,为当今世界上第一流的科学家;祖籍广东的李光耀曾任新加坡总理;现代香港十大财团之首、广东潮州人李嘉诚等等。
“北方有佳人,绝世而独立。一顾倾人城,再顾倾人国……”这是汉朝人李延年所作《佳人歌》的歌词。就这么几句简单的歌词,让雄才大略的武帝闻之怦然心动。
南北朝末期南陈后主的贵妃张丽华,绝对称得上一代绝世佳人。
她出身贫寒之家,九岁进宫。那时,陈后主还只是东宫太子。小张丽华为东宫良娣龚氏的小丫头,负责服侍龚氏的生活起居,干一些诸如铺床叠被、洒扫浇花之类的粗陋贱活。
不知从什么时候起,到龚氏房中就寝的太子陈叔宝喜欢上了她,在某个情动之夜将之招引入怀。
十四岁那年,张丽华生下了陈叔宝的第四个儿子陈深。
母凭子贵,她的地位猛增,跃居于龚氏之上,并在陈叔宝即位后,骤升为贵妃。
陈叔宝刚即位那会儿,因为弟弟陈叔陵作乱,被刺了一刀,很长一段时间起不了床,躺卧在承香阁养伤。养伤期间,陈叔宝专门钦点张丽华在自己身边做侍候工作。当时的后宫诸妃嫔,仅张丽华一人获此荣幸。
由此可见后主陈叔宝对张丽华的溺宠。
实际上,如果不是陈后主的母亲太后柳敬言坐镇后宫,陈后主可能还会把皇后沈婺华给换了。
陈后主伤愈,在光照殿的前面建起临春、结绮、望仙三阁,自己住在临春阁,张丽华住在结绮阁,龚、孔二位贵妃住在望仙阁,三阁之间都架有通道相互往来。
另外,能来到后主身边作陪取乐的,还有王氏、李氏二位美人,张氏、薛氏二位淑媛,以及袁昭仪、何婕妤、江修容等一干浪荡娇娃。
皇后沈婺华孤零零独居求贤殿,形同守寡。
陈后主每日醉生梦死,挑选成百上千姿色漂亮的宫女,命令她们练习唱曲,曲有《玉树后庭花》、《临春乐》等,大多是是赞美张丽华的姿容美色的。
曲词充斥着诸如“璧月夜夜满,琼树朝朝新”之类的颓艳风格。
张丽华身长六尺六寸,头发却长达七尺,披肩垂地,发色乌黑油亮,光泽可鉴,又兼明眸皓齿,肤光莹雪,神态自若,姿容艳丽,远睹恍若天仙下凡。
陈后主爱不释手,连处理政事,都要抱张丽华于膝上,到了后来,两手忙碌,无暇他顾,干脆把事情全委于张丽华。
陈后主的荒*昏庸,一至于此。
张丽华也老实不客气地执掌起国家权柄来,于公元588年废黜了原皇太子陈胤,改立自己生育的陈深为皇太子。
陈深并没能等来登位的一天,因为,国家已经被他的父母搞垮了。
公元589年,隋文帝遣兵大举南征。
晋王杨广由六合出发,秦王杨俊由襄阳顺流而下,清合公杨素由永安誓师,荆州刺史刘思仁由江陵东进,蕲州刺史王世绩由蕲春发兵,庐州总管韩擒虎由庐江急进,其他还有吴州总管贺若弼及青州总管燕荣也分别由庐江与东海赶来会师。
隋大军急攻建康。
其中韩擒虎亲率五百名精锐士卒自横江夜渡采石矶,进攻姑苏,没半天功夫就攻了下来,紧接着又夺取了新林,与行军总管杜颜会合,杀入了朱雀门。
陈后主六神无主,向身边侍臣问计。
众臣七嘴八舌,劝他效仿当年梁武帝会见侯景的路数,摆足架势会见韩擒虎,这样,就算死,也死得有尊严一点。
死?陈后主怎么舍得死?
他猛喝了一声:“锋刃之下,未可交当,吾自有计!”拂袖走入了后宫。
“吾自有计”,他能有什么计呢?
他的想法很简单:带着自己抛弃不下的张丽华和孔贵妃,一起到后花园的枯井里躲藏,藏得一时是一时。
“丽华膝上能多记,偏忘床前告急封”,可怜的绝代美女张丽华,竟然落到了这个地步。
但是,陈后主和张丽华都是这场战争中的焦点人物,生要见人,死要见尸,他们怎么躲得了?
韩擒虎指挥士兵,要求挖地三尺也要把这两人找到。
士兵搜索到后花园,向井里窥视,大声喊叫,井中寂然无声。
有人扬言要落井下石。
陈后主吓得屎尿齐滚,连呼“有人”。
士兵大喜过望,抛下绳索往上拉人,一下子就拉出了陈后主与张丽华、孔贵妃三人。
对于陈后主、张丽华被擒事,宋人杨备曾百感交怀地赋诗咏叹:
擒虎戈矛满六宫,春花无树不秋风。
苍惶益见多情处,同穴甘心赴井中。
陈后主与张丽华、孔贵妃三人藏身之井,因在景阳殿侧,原名叫景阳井。在建临春、结绮、望仙三阁时,改名胭脂井。隋唐以后,台城屡遭破坏,景阳殿已毁,胭脂井也随之湮没。后人为了记取陈后主亡国教训,遂在鸡笼山的法宝寺(今鸡鸣寺)侧立井,并刻辱井铭。
曾任元翰林国史编修官的陈妥游金陵,目睹了这口“伪胭脂井”,映着满天落霞,挥毫写下了一首《胭脂井》,诗云:
泪痕滴透绿苔香,回首宫中已夕阳。
万里河山天不管,只留一井属君王。
雍正十年(1732年)农历八月初八,郑板桥在南京江南贡院参加了乡试,乡试后饱览南京名胜古迹,也到了鸡笼山的法宝寺,作了《念奴娇·胭脂井》》:
辘辘转转,把繁华旧梦,转归何处?
只有青山围故国,黄叶西风菜圃。
拾橡瑶阶,打鱼宫沼,薄暮人归去。
铜瓶百丈,哀音历历如诉。
过江咫尺迷楼,宇文化及,便是韩擒虎。
井底胭脂联臂出,问尔萧娘何处?
清夜游词,后庭花曲,唱彻江关女。
词场本色,帝王家数然否?
一句话,陈后主颟顸亡国事,惨遭后世文人骚客揶揄咏唱,非常热闹。
话说当年的陈后主被俘后,被人押到隋将贺若弼面前时,面无人色,完全丧失了君王的气度,膝盖骨发软,扑通跪倒在地。
贺若弼心有不忍,抚慰他说:“小国之君当大国之卿,拜乃礼也。入朝不失作归命侯,无劳恐惧。”
后来的事情也正如贺若弼所说,陈后主被掳至长安,被隋文帝封长城县公、赐宅邸,礼遇甚厚,得以善终。
绝代佳人张丽华的下场却很惨,被高颎斩于青溪。
不过,到底是高颎擅作主张将之斩杀,还是受杨广之命斩杀,诸史书各执一词。
《陈书》记载:“及隋军陷台城,妃与后主俱入于井,隋军出之,晋王广命斩贵妃,榜于青溪中桥。”这里说的,张丽华和陈后主被隋军俘获后,晋王杨广下令杀了张丽华,并且书明了她祸乱南朝的罪过,张贴在清溪桥上。
《南史》的记载与《陈书》一致,说的是:“晋王厂命斩之(贵妃)于清溪中桥。”
《隋书》的记载却是:“及陈平,晋王欲纳陈主宠姬张丽华。颎曰:‘武王灭殷,戮妲己。今平陈国,不宜取丽华。’乃命斩之,王甚不悦。”说的是,隋军攻克陈国,晋王杨广贪恋张丽华的美色,想占归己有。高颎却以武王杀妲己的例子拒绝了杨广,高调地在青溪斩杀了张丽华。惹得杨广非常不高兴。
《资治通鉴》沿袭了《隋书》的记载,并对此事的经过描述得更为详尽:“高颎先入建康,颎子德弘为晋王广记室,广使德弘驰诣颎所,令留张丽华,颎曰:‘昔太公蒙面以斩妲己,今岂可留丽华!’乃斩之于青溪。德弘还报,广变色曰:‘昔人云,‘无德不报’,我必有以报高公矣!’由是恨颎。”
由于高颎后来果真被杨广处死,所以,后世都认为,杀张丽华是高颎擅作主张。
但细析起来,高颎擅杀的可能性接近于零。
要知道,虽然当时高颍兵权独揽,但杨广为行军元帅,决策之权掌握在杨广的手里。
这种情况下,高颎作为一个识大体的人,断不会违背杨广的命令私自对陈后主及张丽华等人后进行处决。
实际上,高颎在开皇九年(589年)正月甲申入建康,只隔了一天,即丙戌日,杨广便也入了建康。
杨广入城之后,做了很多事情,其中之一,便是斩处了陈国的五大佞臣:将施文庆、沈客卿、阳慧朗、徐析、史暨慧斩于石阙下,以谢三吴子弟。
看看,连施文庆、沈客卿这些人,高颍都不敢处理,留下给杨广定夺,又怎么会抢先对重大人物张丽华下手?
而且,别人不斩,单单斩杀张丽华一人,这针对性也太强悍了,不合乎逻辑。
因为,就算是杨广真的有意纳张丽华为妾,高颎作为隋家臣子,他能做的,也应该是尽力劝谏而不是先斩后奏。毕竟,高颎的身份,除了是个名将,还是个大政治家。
而话说回来,杨广在该年才19岁,而张丽华已经31岁了,二者年纪相差太大,杨广也不大可能收张丽华为妾。
最主要的是,杨广的母亲独孤皇后“性忌妄媵”,一生最看不惯男人拥有三妻四妾。因为这个,隋文帝都不敢置嫔妾,后宫的六宫虚设。晚年的隋文帝后来在仁寿宫遇到了尉迟迥的孙女,偷了一次腥,惹得独孤皇后醋意大发,杖击毙尉迟氏。隋文帝气恨之下,曾发出过“吾贵为天子,不得自由”之类的长叹。
杨广善于“矫情饰行,以钓虚名”,史书甚至称,杨广“阴有夺宗之计”,他为了“取媚于后”,极能下狠心,“后庭有子,皆不育之,示无私宠”,他怎么会为一个早为人母的张丽华去招惹母亲不高兴呢?
在建康,杨广的政治秀表演得非常成功,他“使高颖与元帅府记室裴矩收图籍,封府库,资财一无所取”,使得天下皆“称广以为贤”。
相较之下,太子杨勇虽然也是独孤皇后所生,但他“内多嬖幸”,不善待太子妃,没有嫡子,让独孤皇后极其不满。杨勇后来被废,与此不无关系。
所以,杀张丽华,绝对是杨广为了“矫情饰行,以钓虚名”一项政治举止。
以上诸史所载之所以有出入,主要是被《隋书》带跑偏了。
《陈书》成书最早,主编人是唐代十八学士之一的姚思廉,他本是南朝人,父亲姚察原本就担任过陈国的史官。隋灭陈后,父子二人都移居到北方。《陈书》的完成,姚察在其中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
再者,《陈书》成书于唐太宗贞观十年。一来,姚氏父子没有刻意美化或者刻意抹黑杨广的必要;二来,唐太宗关心的是前代隋史而不是隔代陈史,则《陈书》被干涉较少。所以,其可信度较高。
《南史》成书虽在《隋书》之后,但作者李延寿所用材料,来源于其父李大师的旧日草稿。而且李延寿本身也与姚思廉与魏征等人同在贞观史馆参修史书,所接触前朝史料的机会相同,《南史》的记载既异于《隋书》而同于《陈书》,只能说是《隋书》自己跑偏了。
《隋书》属于后朝编著前朝史,抹黑前朝亡国国君的意图非常明显。因为,只有把前朝亡国国君刻画得跟桀、纣一样荒*无耻,才能彰显李唐代隋是“天地革而四时成,汤武革命,顺乎天而应乎人”的正义行为,是以有道伐无道。
魏征秉承唐太宗意旨,把这件事做得非常漂亮,杨广后来就成为了与桀、纣相提并列的恶棍皇帝。
另外,唐太宗特别推崇高颎,曾说过“隋之安危,系其存没”之类的话。魏征安排高颎私斩张丽华情节,正好起到黑一个、捧一个的目的,一举两得。
李氏家谱好象比较乱你最好到 http://postbaiducom/fkz=85811263 这里仔细地看一下,应该可以找到你的答案
“我李百万叶,柯条遍中州”。李姓分布地域遍布神州,史籍载李氏郡望存13个之多……。
唐代大诗人李白曾以李姓人多名望而作诗曰:“我李百万叶,柯条遍中州”。可见唐代时期,李姓的分布已经很广了。时至当今,李姓更是遍布于中华民族的每一片土地,乃至全世界的每一个角落。
庞大的李氏家族,拥有众多的堂号和郡望。所谓“郡望”,是指长期居住在某一地而形成的家族祖地。郡望的形成,是一个历史过程,从这个历史过程中,我们可以看到在较长的一段时期内,李氏家族的主要分布。
史籍记载的李氏郡望有13个,它们是陇西李氏、赵郡李氏、柳城李氏、略阳李氏、鸡田李氏、武威李氏、代北李氏、高丽李氏、范阳李氏、渤海李氏、西域李氏、河南李氏,还有一个是陇西徙京兆的李氏。
略阳李氏出自廪君之后,世居巴西宕渠(今四川渠县东北)。汉末大乱,于是迁于汉中(今陕西汉中)杨车坂,号杨车邑。曹操定汉中,又从杨车坂再迁略阳临渭(今甘肃秦安县南),以后便定居下来,故被称为略阳李氏。
略阳李氏家族是至将军李武时归魏而迁略阳的。李武生东羌猎将李慕,李慕生五子:辅、特、骧、庠、流。李辅,为骁骑大将军;二子李特,字元休,宣威将军、长乐乡侯,因其子李雄即帝位,而被迫谥景帝,庙号始祖;三子李骧为骁骑将军,以其子李寿即帝位,而被追谥为献帝;四子李庠,字元序,为威寇将军、杨泉亭侯;五子李流,字元通,为秦文王。
李特三子:始、荡、雄。李始为武威将军;李荡为骁骑将军;李雄,字仲隽,为位前将军,即帝位,国号蜀,在位36年,谥日武帝,庙号太宗。李荡有五子:班、(王含)、稚、(王午)、都。李班,字世文,袭帝位一年,而李雄之子李期杀之于殡宫;李(王含),为中领军,李稚为将军,皆死于氐人;李(王午)弃涪城奔晋都,为中宗所杀。
李雄有四子:越、期、霸、保。李越为建宁王、相国、大将军、录尚书事;李期,字世运,杀李班而自立,在位三年,骧子李寿废之为邛都县公,谥曰幽;李霸、李保皆不病而死。
李骧子李寿,字武考,废李期而自立,在位五年,谥昭文皇帝,庙号中宗。
李寿有三子:势、广、福。李势,字子仁,嗣父位,五年而国亡,晋封之为归义侯、广大将军、汉王,后因求为太弟而坐罪,贬临邛侯,自杀。
李寿弟李攸,为安北将军。
李流子李世,为位将军。
京兆,即首都,唐时为长安。陇西李氏后徙京兆者,是岷州刺史李嵩。李嵩生洮州刺史思恭;李思恭生钦;李钦为左金吾卫大将军,生晟;李晟字良器,德宗时为相,任太尉、司徒、中书令、西平王。李晟生有十二子:愿,为河中节度使;聪,为光禄寺主簿;(纟总),为太子中允;(孙心),为左神武大将军;(冯心),为右威卫大将军;恕,为光禄卿;宪,为岭南节度使;(朔心),为陈许节度使、左仆射、同平章事,平蔡功为多;懿,为渭南尉;听,字正思,为检校司徒、凉国公,生左神武将军琢;(其心),为右羽林将军;(殷心),为岚州刺史。
十三望李氏家族中,陇西和赵郡两支郡望名声最大,人口最众,今天下李氏多出自这两支郡望。
陇西和赵郡的荣耀甚早,秦、汉两朝将相辈出,至唐朝则显赫无比。大唐的开国皇帝李渊,是来自当时的陇西,大唐帝国在290年之间,宗室本支日繁,有大房39房;赵郡李氏,与陇西李氏同是秦朝御史大夫李昙之后裔。赵郡李氏在唐朝一代总共出了17位宰相,文治武功,没人能比。据明代学者朱彝尊所说,赵郡李氏之族最大,甚至超过张、王、刘、赵等诸姓之上。
秦国的司徒李昙,其幼子李玑传下了赵郡房,其长子李崇传下了陇西房,赵郡房与陇西房同出一源,又各有所
李氏字辈谱100例(一)
1、湖北: 逢水仕金廷,阳一可必自,居世成善国,其家祥光美;
2、四川安岳: 华时应有,文才必仲,仁义智信,正大光明,克承先绪,世代荣昌;
3、四川安县: 大福智忠信,文才必仲行,国德应有庆,世守常增培,孝顺绵基绪,诗书启俊英,若能立邦本,定可振家声;
4、江西: 光天化月照, 鸿先喜泰尧, 才发兴隆茂, 林应登文朝, 忠厚传家远, 开祥重得尊;
5、浙江仙居: 仁义礼智信, 天地元黄宇, 宙兰馨竹秀;
6、 有、芳、毓;
7、李煜同族: 大祖原安福,衡湘玉树连;
8、重庆涪凌: 万文登联国,弘世成福大, 伦常家齐治,山青永长安;
9、湖北当阳: 世时正宏大,光宗承荣昌,永远传家德,贤名达万方;
10、重庆梁平:汝名时闻,可仲彦仕,为善承宗,大光万世---金堂衍圣, 江佑开先,诗书继首,代启英贤;
11、陕西汉中:作、芳、树、阳、建;
12、 国、勋、业、秀、广;
13、福建: 正自大学继,洪儒道法传,时中国乃泰;
14、 俊发齐英启瑞祥,经伦华史庆贤良。国正家兴栋林茂,盛大日新富有常;
15、湖茫李氏:再如承先祖,文嗣仕永昌,德厚能继美,声名必远扬;
16、四川威远:忠、仁、希、尚
17、湖北安陆:派衍陇西代象贤, 簪缨甲第庆缠绵 ,南宫归获超今古, 兆楚人文极万千;
18、 华国才猷真裕俊, 经邦读列可光前, 云初祖尔原同气, 源远流长百世传;
19、 常绍前光修德大 家声远振诗书长;
20、 国治家齐维尔克昌, 存心宽忍百世其长, 兴宗耀祖富贵永强, 继传忠义安吉宏扬;
21、山东海阳:仁、孔、作、树、超、知、忠、京;
22、四川岳池:文松逢先新林芳,时振飞继生元良,健代荣华永世昌;
23、山东莒县::元、东、实(钦)、成、作、山、明、永、秀;
24、湖北荆州:成、中、召、祖、训、孝;
25、 万,清,绍,德,长;
26、山东青州:学、永、临、田、增、景、修;
27、辽宁: 咏云成文尚,空广生树久,洪世长积德,学中万国书;
28、江苏徐州:敦厚恒存,敬成自守;
29、四川: 其文忠福井,百万兴庭大,朝臣芳楚玉,治国定安邦;
30、湖北麻城:西开广达,文贤忠厚;
31、灯久光明,永怀道德;
32、桂、明、福、印;
33、安、永、怀、瑞、兴、启;
34、世守其业,继祖承德;
35、正大光明,修齐治平;
36、文学丕万世,永玉国鸿昌;
37、文守继兴世治廷永成希,春明毓殿英政东;
38、元向知本大, 文运振明新 ,学道恢仙泽, 存仁潜信真;
39、龙殿腾飞,屏翰洪广,俊美英奇,声名显达,简策昭垂。宽怀功厚,猛勇雄威,书谟典训,忠孝友魁,人文蔚起,世第永辉;
40、显、 万、 鸿、 清、 荣;
41、大田逢春玉,国辉久长开,德泽永世远,福禄自天来;
42、荣绍士汉孝,克明必本元,国邦朝山林,承;
43、文、朝、述、先、伟;
44、正裕厚培,长春肇庆,尔履惟恒,端本崇敬;
45、人文未起,升朝辅正;
46、光良久远善 ,任孝一正方, 元启天开宗, 易长文明辉, 先绪克定大, 吉昌荣国邦;
47、原裕广崇兴,时青显达隆,贤良昭祖训,俊秀绍先忠,交慎缔;
48、桂荣盛昌茂,征应念仕升;
49、贵宗云朝春光庆 天道显昭崇典则 玉成才美期登用 大建文模转正直;
50、必宴馀定全,登宗如得相,呈绣高颖景-----顺继文明远,功崇振泽长,学科连步上,邦国永增光;
51、万代朝天子, 大圣尊周孔, 嘉言启世儒,弼教歌熙绩;
52、万代朝天子,金阶玉殿行,少年如有志,永远立功名;
53、方汝绍世孔,作树超智忠,昌书耀志用,庆辅昭继凤;
54、宏、世、开、庆、胜、玉、春;
55、西、腾、登、尚、忠;
56、仕文武国中尚元,金玉兴隆永帧祥,才汉豪杰显育秀,富贵英华大吉昌;
57、国正天兴顺,官清民自安,妻贤夫祸少,子孝父心宽;
58、方正端凝,启延宗庆,统承宏绪,基贤继盛,显扬先业,邦家之光,文章炳耀,永世其昌;
59、启、登、朝、正、大、光、明、宗、祖、德、承、世;
60、纯玉振金生,九学光显文,殿传明世焕,万芳清春;
61、令再仲常,仁定文德,昭仕承宗,源紫百千,祖代昌荣,安居永远,忠孝才良,万世光显,高曾衍庆,祠裔维蕃;
62、百世年千万,文武安邦守,于浩居中一,方知思可久,继序从兹发,科甲承诗斗,积善流泽远,齐家惟孝友;
63、上仲孟季、文治玄邦、世必有子、国应宗昌、远法近守、永正贤良、道崇德盛、厚笃伦常、恢弘先志、启迪辉光;
64、正、亮、先、仁、德;
65、山依益世雨,继学仰锦品。国公天水茂,元德振家声。大本先忠孝,从延发正音。诗书登甲第,礼仪习光兴;
66、英俊贤良泰,荣华富贵昌,首源应天远,世代永贞祥;
67、德、传、延、长、孝;
68、宝、玉、凤、振;
69、丰寿永德文,芳宝玉凤振;
70、元、枝、勋、在、锡;
71、新、宗、世、芳;
72、宏、承、贵、显、学、守、尊、光;
73、春之有永洪朝景-----------宗继守学兰克广世传;
74、仲、?、建、淑、长、朝、国、功、印、庆、鸿、志、然、松;
75、克、作、合、祥、金;
76、大、义、必、尚、尧、仁、中、和、恒、孝、本;
77、华源文师,宗祖仁庭,永达逢茂,先安帮国,存德本良,立忠尚正,手绍道学,世延浮应;
78、浴、师、宪、培、法、承、钦、敬、持、循、广;
79、正裕厚培,长春肇庆,尔履惟恒,端本崇敬;
80、世光孟行(仁)廷延宣,明最仲念信(文)士兴,元时家声礼乐先,均(善)嗣尚彦思孔子,应居春景道贤良,运启光昌宗本大;
81、克、盛、书、孟、修(或振)、长(或锡)、洪、庆(或福)、瑞、广、祥、宗、传、道、希、殿、安、效、华、永、中、正、建、全、兆、清、祥;
82、珠火朝君文,友笃宽松云,文大创景馈,树柏尚元荣------正德由来远,忠臣作儒生;
83、全、万、凤、庆、国,建、富、继;
84、世、守、海、孝、存、灵、圣;
85、玉、春、守、俊;
86、洪、自、树、延、传、继、增、明、世、永、汇、清、泉;
87、生、有、日、月、星、辰、瑞;
88、朝、纲、世、登、永、吉、大、昌;
89、崇孝阳衡,文忠武烈,正大光明;
90、振、凤、玉、树、国、永;
91、流、芳、清、白、世;
92、月、成、兴、相、道;
93、克茂见兆增,树来延纪宗,永成世文明,续传焕之卿;
94、国文向其春,心正是子(瑞)荣,宗之必永胜,光大为家庭;
95、先、泽、远、志;
96、继厚传家广,兆德炎思昌;
97、显令维泽毓,昌世远延年,绪德思恩广,绍忠庆吉贤;
98、玉福学廷荣,芝兰百世昌,忠厚传家远,诗书礼义长;
99、一、之、承、国、庆;
100、正学先光大, 逢开世永成,茂盛生德秀,魁占上林时
参考资料:
被砍头的忠臣
高馕隋朝第一名臣,唐太宗甚至认为隋朝的兴亡与高的辅佐、被罢黜及至冤死有莫大关系。高庾终研,又名敏,少年时即展现出过人才华,文武双全,精明能干,被当时的北周宰相、亦即后来的隋文帝杨坚延揽后,很快就表现出了卓越的军事才能,成为杨坚最得力的助手。杨坚称帝建隋后,高馊紊惺樽笃蜕浼婺裳裕成为实际上的宰相,人称"真宰相"。高馔ㄏ世务,竭力辅佐隋文帝,在政治、经济、军事等各方面都有建树。他引荐人才,修订隋律,提出“输籍法”,增加了国家税收。尤其重要的是,作为元帅长史(参谋总长)统率大军用计灭陈,实现了南北统一。
隋文帝杨坚对他极为倚重,赞扬备至,但杨坚性好猜忌,因为废立太子的问题,君臣产生矛盾。高又因故得罪皇后独孤氏,屡被皇后罗织罪名,终被免去宰相职位,后遭诬告有司马懿之心,被废为庶民。隋文帝死后,杨广即位,起用高,但高因攻陈时杀死美女张丽华,且不主张立杨广为太子,与太子结怨,最终被杀。
高文韬武略,才华盖世,以天下为己任,为隋朝的开国大业立下了旷世奇功,最后却死于猜忌、毁谤,实在是千古奇冤。
杨坚的第一心腹高G应该算是胡汉混血的后代,身上有鲜卑族血统。他的父亲高宾,做过北周大司马独孤信的僚佐,被赐姓独孤氏。而独孤信的女儿后来成为隋文帝杨坚的皇后,所以两家关系一直非常好。
高G从小就很聪明,善于辞令,十七岁入仕途,很快就立了战功,文武双全的名声传了出去。当时杨坚担任北周宰相,北周皇帝是个只有六七岁的小孩,杨坚独揽大权,已有了自立为王的打算。正是用人之际,杨坚看中了高G,高G高兴地接受了他的招揽,说:“我愿受你的差遣,即使你的大事不成,我全家被杀,也不后悔。”杨坚听了大喜过望,任他为相府司录(机要秘书)。
不久后,尉迟迥举兵反对杨坚,杨坚想派心腹崔仲方、郑译、刘访去监军,先后被他们以各种借口推辞,眼看前线军心浮动,杨坚愁眉不展。就在这时,高G自告奋勇,连母亲都来不及告别,就上火线烧掉了军队后退用的桥梁,迫使军队孤注一掷、奋勇作战,大破尉迟迥的军队。这次高G在杨坚急需用人之际挺身而出,进一步显示出他的军事才能,很快成为杨坚最信任的手下,进位柱国(军团司令),封义宁县公,相府司马(副秘书长)。
开皇元年(公元五八一年),杨坚称帝,建立隋朝。高G任尚书左仆射兼纳言,这是辅佐皇帝处理军政大事的枢要位置。隋朝官制没有设立宰相,高G就是实际上的宰相,他在这两个位置几近二十年,人称“真宰相”。杨坚喜欢直接叫他的赐姓“独孤”,表示亲密。高G在朝臣中的地位最高,但他非常谦逊,要求让位给苏威,杨坚开始同意,没过几天就说:“高G能举荐人才,这样也应该受到封赏啊!”于是又让他官复原职。高G经常坐在朝堂北面的一棵大槐树下待命,后来修整庭院时本要砍了这棵树,杨坚特意嘱咐要留着这槐树给后人看,可见高G当时受重视的程度堪称朝中第一。
杀美女得罪杨广高G也的确当得起隋文帝的倚重。他能文能武,通晓世务,非常能干。在政治上,他和其他几名大臣一起修订了法律,减轻了北周原本繁杂的刑罚,取消一些酷刑,为后世所沿用。他还善于推荐人才,隋代名臣苏威、杨素、贺若弼、韩擒(虎)等,都是他引荐的。在经济方面,他提出了"输籍法",减少了各级官吏对国家税收的克扣。在军事方面,高G是平定陈朝的参谋总长。能者多劳,高G每天要办的事情太多了,以至于他喜欢在退朝以后,在床边放一个盆,盆里装满粉末,可以在上面随时记下他想到的事情,方便第二天去办。统一南北是杨坚建立隋朝后日思夜想的头等大事,他向高G询问平陈的办法。高G提出可用疑兵之计,就是故意趁南方农忙时节做出攻打的假样子,等陈朝废农起兵便马上撤退,让陈朝产生懈惰心理,疏于防范,然后就可以一击而胜。这计策乍看像“狼来了"”的军事版,却收到了实效。在此期间,陈宣帝病死,高G摆出高姿态,宣称遵守古礼,不攻打正在服丧的人,班师回朝,但实际上也无非是兵不厌诈,借此麻痹陈朝。开皇九年(公元589年),五十多万隋军大举伐陈,共分三路,由晋王杨广统领,不过杨广当时年仅二十一岁,并无作战经验,因此实际指挥权在老谋深算的高G手里。
隋军所向无敌,高G很快领兵攻入陈朝首都建康,杨广赶快派人通知他留下陈后主的宠妃张丽华,高G说:“以前姜太公蒙面杀妲己,今天我也不能留这种妖姬。”于是杀了张丽华,也从此得罪了杨广,杨广变色说:“古人说‘无德不报’,我将来一定好好回报高先生!”
大走下坡路平陈后高G被封为上柱国(一级上将),晋爵齐国公,赏赐极为丰厚。杨坚还特意对他说:“有人说你伐陈后要造反,我已经把他斩了,咱们君臣的关系,不是那些绿头苍蝇能离间的。”皇帝这样示好,搞得高G非常惶恐,一再辞让官爵。杨坚下诏说:“高G你是上天赐给我最好的臣子,别废话了。”不过这样还是堵不了那些妒忌得发狂的人的嘴,仍是有人进谗言,杨坚反而把他们给废黜了。他对高G说:"独孤啊,你就好像一面镜子,越是被磨砺,就越是明亮。"看来以人为镜的比喻倒是唐太宗从隋文帝那里偷学的,只是意思更深了一层。杨坚有时出游,命高G留守京城,回京就大加赏赐。高夫人生病,杨坚居然亲自去探望,又赏钱,又赏绢,还赏了千里马。不但如此,还把太子杨勇的女儿嫁给了高G的儿子。
隋文帝和高G此时达到了最亲密的阶段,不过伴君如伴虎,皇帝翻起脸来,比薄幸男子更快。到了开皇末年,高G开始失宠,大走下坡路。说起来高G自己没什么绯闻,但他最后冤死却和女人脱不了关系:其一,是前面提到的杀死大美女张丽华,得罪了好色的杨广;其二,便是隋文帝的皇后独孤氏。独孤皇后家里跟高G家是世交,关系非常好,独孤皇后美貌与智慧并重,算得上是女中豪杰,但生性奇妒。隋文帝有一次见到尉迟迥被俘入宫的女儿,很是喜欢。独孤氏知道后气得发狂,背着杨坚杀了这宫女。隋文帝大怒,然而他的处理方式很奇怪,没有废后或是责罚皇后,而是自己离家出走,骑马跑到山谷里乱闯。高G连忙飞骑赶上,苦苦劝谏:“陛下乃是九五至尊,怎么能为了区区一个女人,连天下都不要了呢!” 隋文帝被劝回了皇宫,后来也与独孤氏和好了,但是高G却顺了哥情拂嫂意。独孤氏知道高G说自己仅是区区一妇人,从此怀恨在心,找机会就要修理高G。
这时候太子杨勇也逐渐失去隋文帝和皇后的欢心,他较偏好公子哥儿的玩意,爱享受,但杨坚是苦干型皇帝,看不惯。晋王杨广却知道投合父亲的心思,假装自己节俭不爱娱乐(后来大家都知道并非这么一回事)。杨广小时候就很聪慧,长得也好看,特别受独孤皇后的宠爱。隋文帝有一次就征求高G的意见,高G跪倒说:"长幼有序,太子是长子,不能废!"独孤皇后知道了,越发想把高G除掉。高G的夫人去世了,独孤皇后就劝隋文帝帮高G另娶,高G泪流满面地推辞说:"臣已经老了,每天退朝后,也就读读佛经打发日子,不打算再娶。"后来高G的爱妾生了个儿子,隋文帝很为他高兴,独孤皇后却说:“陛下以后怎么还能信任高G呢?他上次当面欺骗您说不再娶,心里明明喜欢自己的妾,多奸诈啊!” 隋文帝从此开始疏远高G。
开皇十八年(公元598年),隋文帝打算征高丽,高G劝阻,但文帝坚持己见,还请高G再次出马担任元帅长史(参谋总长),辅佐幼子汉王杨谅出师。结果因为大雨,疫病流行,无功而返。独孤皇后是个擅于罗织罪名的人,又在隋文帝面前说:“高G本来就不愿意去,你偏偏强迫他去,我就知道会是这样的结果。”高G因为杨谅年幼,一般都是自己决策,不怎么理会杨谅的意见。杨谅为此怀恨在心,回来就在独孤皇后面前哭着说:“我差点被高G杀了。”隋文帝听后更加忿忿不平。
逃不掉的砍头命运不久后,上柱国王世积因事被问成死罪,审理的时候,又牵涉到高G。文帝原就想给高G弄个罪名,这回就不顾朝中大臣的 ,免了高G的官职。但他们这时还有旧日情分,隋文帝到儿子秦王家里去,召高G陪着一起吃饭。高G当然很唏嘘,悲不自胜,独孤后这会儿倒也流了泪,而隋文帝却指责高G自以为功劳大。看来又是自古最忌讳的功高盖主定律。
高G的霉运还没完,有人告密说:“高G的儿子对高G说,以前司马懿也在家托病不上朝,后来得了天下,父亲今天虽然倒霉,但可焉知非福呢!”这犯了当皇帝的头条大忌,隋文帝本就多疑,马上把高G废为庶民。高G从一人之下、万人之上跌落云端,成了平民百姓,但他反而欢然无恨,胸襟之豁达,远过于常人。因为他刚做宰相的时候,母亲曾告诫他说:“你如今富贵已极,只差砍头了,一定要小心!”从那时起他就时常担心祸事的降临,他的屡次辞让官爵,与此也不无关系。这次被废,他以为终于可以保住脑袋了。但是不久后隋文帝死去(很可能死在杨广手里),杨广继位,重新启用高G。他早就对高G心怀不满,这次可能就是要找机会杀高G。高G仍然直言不讳,故被杨广罗织罪名诛杀了。
高G文武双全,忠心耿耿,以天下为己任,他做宰相的二十年间,朝野上下无不推服。高G的冤死,让天下人都感到惋惜。他平时做事非常谨慎小心,所有的奇策密谋以及时政措施都没留下,实在是非常可惜的事情。
求李家家谱???要齐全的啊。。。。
本文2023-10-16 23:17:42发表“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lezaizhuan.com/article/2698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