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朱元璋家三代人的名字都和数字有关
据说元朝有个规定,普通人要按照父母年龄之和或者兄弟的排名来取名字。也就是说,名字就是一堆数字。如果是,那还是假的吗?朱元璋家三代人的名字都与数字息息相关。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有一个奇怪的真名,叫朱崇巴。他父亲的名字也很奇怪。他的名字叫朱。他爷爷叫朱楚一。“崇巴”就是“巴巴”的意思,也就是说,朱元璋也叫“朱巴巴”。可见朱家三代都与数字息息相关:祖父是一,父亲五十四,孙子八十八,都是一百以内的自然数。朱家三为什么这样命名?畅销书《明朝那些事儿》的作者岳明老师解释说,朱元璋和他的父亲、祖先都出生在元朝。元朝有个规定,普通人不能上学不能当官就没有名字,只能用父母的年龄或者出生年月来命名。念明月老师在做解释的时候,并没有给出这个解释的来源。我在网上搜了一下,找到了出处。清代俞樾在卷五《春在堂随笔》中写道:“元制中,在无职之人,不准起名,乃以官阶、父母年龄为名。”意思是说元朝禁止普通百姓取官名,只要求他们按官阶或父母年龄来凑数。俞樾还列举了道光年间绍兴地区的命名习俗作为佐证:“近年来,绍兴农村以数字命名的人不少。比如丈夫二十四岁,女人二十二岁,使他们四十六,孩子取名四六;夫二十三岁,女二十二岁,共四十五个,孩子取名四五个。”按照这个逻辑,朱元璋取名“崇巴”,大概是因为他父母生他的时候刚好88岁;朱元璋的父亲叫五四,可能是因为他的父母生他的时候刚好54岁。这样夫妻双方的年龄应该都在二十以上五十以下,属于正常生育年龄。但朱元璋的爷爷朱楚一的名字,就不能这么解释了。他的名字是第一天。他父母生他的时候才一岁,这是不可能的。人类没有那么多生育能力。那么朱楚一的名字是怎么来的呢?按照当年岳明老师的解释,这个名字应该来源于出生日期,也就是说大概是因为朱初出生在初一。不过,翻阅朱元璋的家谱,朱楚一手下还有一个叫朱的兄弟姐妹。初一生初一,初二生初二。这难道不是巧合吗?所以我更倾向于认为朱楚一的名字来源于排名,不一定是兄弟姐妹中的排名,也可以是同宗兄弟中的排名。也就是说,同种族同世代的男人中,朱楚一可能是第一个出生的。与朱元璋同时代的另一猛将张士诚,也以数字为名,称张。“94”这个数字可能是张士诚父母年龄的总和,也可能是张士诚在同宗兄弟中的排名。要知道,以前有很多家,一家几千人。同龄的男性完全有可能排在第九十四位。据俞樾考证,朱元璋的弟弟常遇春的曾祖父是常43,祖父是常55,父亲是常66,都是编号。朱元璋的另一个弟弟唐河,有一个更有趣的祖宗名字。他的曾祖父是唐五一,祖父是唐,父亲是唐。他们不定期说,节假日都是。爷爷是劳动节,爷爷是儿童节,爸爸是建党日。以数字命名人名的习俗不是元朝的行政命令。朱元璋、张士诚、常遇春、唐河以及他们的父母都出生在元朝,他们都是没有官阶的平民。由于这些平民起名时都用数字,所以说“元朝的普通人如果不能上学做官,就没有名字,只能用父母的年龄或者出生年月来命名”可能是对的。
事实上,有确凿的例子证明,元代确实有一些非官方的人不以数字为名,或者有除数字以外的其他官方名称。我经常查阅《元史》这本书,里面有大量的元朝契约。参与契约的当事人多为平民,如祁门县的李文贵、徽州的谢知富、休宁县的吴兰友、晋江县的蒲阿尤等。这些人是商人或农民,但他们都使用官方名称,而不是数字。如果元朝政府真的禁止百姓用官名,那么这些人最多只能私配姓名,恐怕也不敢在签约时不用数字。回过头来看,我们会发现给数字命名并不是元朝人的专利,而是由来已久的习俗。我手里有一份北宋的收养文书。收养人的名字叫史思三。这个名字和朱楚一、常武武、张一样,也是一个数字号。至于是来自父母的年龄还是兄弟的排行,恐怕得问石四三自己才知道。我手里还有一本《元典章》,是南宋几位名臣编的。民事案件中许多当事人的名字都是有编号的。举个例子,有一份判决书提到,一个人以一个姓的姓来称呼一个姓,这个姓是一个姓,这个姓是一个姓一个姓,一个姓,一个姓,一个姓,一个姓,一个姓,一个姓,一个姓,一个姓,一个姓,一个姓后来,那个姓的男人死了,他的妻子张改嫁给了一个姓胡的男人,生了两个女儿,胡和胡武氏
后来,张的儿子季祖长大后,又娶了曹,曹又生了一个儿子,名叫九。如果把张看作是这个家族的祖先,那么这个祖先的后代除了继祖的官名以外,都是以数字为名的。非常夸张。现在我们可以得出结论,以数字命名人是一种习俗,至少在宋代就有了。元朝的人们只是遵从这一习俗,并不是因为官方的强制。
最近很多人对明朝的17位皇帝很感兴趣,那么很多人要问了,这明朝的17位皇帝分别都有谁呢?还有这明朝的17位皇帝如果要记的话,那应该怎么记呢?这些问题也都非常的有意思了,也是值得我们来详细的说说的,下面是明朝17位皇帝的顺序简表了,感兴趣的一起来看看。
先给大家说一下,明朝只有16位皇帝,但是有1位皇帝登基过2次,所以很多人说明朝有17位皇帝,其实只有16个人了,这里大家不要搞错了。
明朝的17位皇帝顺序的名字其实也很好记的,如果死记硬背的话,那还是有点麻烦的,但是我们可以从侧面出发,也就是朱元璋家族起名的套路来记,朱元璋家族起名都是按照严格的家谱制度来起的,所以只要记住20个字(其实用都的就10个字),然后搞清楚,水生木、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这个五行相克的道理,那记起来太轻松了。
朱元璋家族肯定都姓朱,然后朱元璋的儿子都是2个字,其余的都是3个字,所以他们的名字就是:姓+辈分+五行字。
然后朱元璋家家谱的20个字分别是:高瞻祁见佑,厚载翊常由,慈和怡伯仲,简靖迪先猷。(还有一个特殊情况是,太子朱标后代家谱中的允和燕王后代家谱中的高同辈)
最后明朝17位皇帝排序就来了:
1、朱元璋
2、朱允炆(为何用允,因为朱元璋的长子朱标,辈分同高)
3、朱棣(朱元璋四子,后面全是朱棣的后代,所以规规矩矩按照家谱,高瞻祁见佑,厚载翊常由,来起名了)
4、朱高炽(姓不变,取家谱中的高字,棣是木字旁,木生火,所以取炽为名)
5、朱瞻基(姓不变,取家谱中的瞻字,炽是火字旁,火生土,所以取基为名)
6、朱祁镇
7、朱祁钰
8、朱祁镇(姓不变,取家谱中的祁字,基是土字旁,土生金,所以取镇、钰、镇为名)
9、朱见深(姓不变,取家谱中的见字,镇、钰、镇是金字旁,金生水,所以取深为名)
10、朱祐樘(姓不变,取家谱中的祐字,深是水字旁,水生木,所以取樘为名)
11、朱厚照
12、朱厚熜(姓不变,取家谱中的厚字,樘是木字旁,木生火,所以取照、熜为名)
13、朱载垕(姓不变,取家谱中的载字,照、熜是火字旁,火生土,所以取垕为名)
14、朱翊钧(姓不变,取家谱中的翊字,垕是土字旁,土生金,所以取钧为名)
15、朱常洛(姓不变,取家谱中的常字,钧是金字旁,金生水,所以取洛为名)
16、朱由校
17、朱由检(姓不变,取家谱中的由字,洛是水字旁,水生木,所以取校、检为名)
然后明朝亡。
1、明朝共16个皇帝,17次登基。各皇帝都姓朱,除朱元璋儿子名字都2个字外,其余都是3个字,分别为姓+辈分+五行字。
2、各皇帝名字第2个字(辈分)都严格按照朱元璋制定的家谱来起,因此只要记住他家家谱中的20个字,再明白五行“水生木,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的道理,明朝皇帝的名字就可以张口即来。
3、朱家家谱20字:高瞻祁见佑,厚载翊常由,慈和怡伯仲,简靖迪先猷
明朝的开国皇帝明太祖朱元璋,小时候父母给他取的名字叫重八,长大后自己改名为兴宗,后来才改名为元璋,字国瑞。时下流行的一本通俗历史读物《明朝那些事儿·朱元璋卷》,开篇为朱元璋列出一份档案,在姓名与别名的栏目里写道:“姓名:朱元璋别名(外号):朱重八、朱国瑞。”①将朱重八列入“别名(外号)”一栏,显然是错误的。正确的做法,应该把朱重八、朱兴宗单独列为“曾用名”一栏。
那么,朱元璋的父母为什么给他取这样的名字呢?这本通俗历史读物的作者解释说:“取这样的名字不是因为朱家是搞数学的,而是因为在元朝,老百姓如果不能上学和当官就没有名字,只能以父母年龄相加或者出生的日期命名。(登记户口的人一定会眼花)”既然是以父母年龄相加或者出生的日期命名,他的名字应该是两个数字,所以作者说:“朱重八,这个名字也可以叫朱八八。”②但是,朱元璋生于元文宗天历元年(1328)农历(当时使用农历,即阴历)九月十八日(阳历10月21日),这一年他父亲朱五四48岁,母亲陈氏43岁,父母俩的年岁相加91岁,如果朱元璋的名字是以父母的年岁相加或者出生的日期命名,他的名字应该叫九一或一八,怎么说也不会是重八或八八了。
其实,这位作者是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宋元以来的封建社会,平民百姓没有职名的,除以父母的年岁相加或者出生的日期作为称呼外,还有以行辈命名的。清代俞樾《春在堂随笔》即云:徐诚庵大令为余言:“向见吾邑《蔡氏家谱》有前辈书小字一行,云:‘元制:庶民无职者,不
许取名,止以行第及父母年齿合计为名。’此于《元史》无征,然证以明高皇(即明太祖朱元璋)所称其兄之名,正是如此。其为元时令甲无疑矣。见在绍兴乡间,颇有以数目字为名者。如夫年二十四,妇年二十二,合为四十六,生子即名四六;夫年二十三,妇年二十二,合为四十五,生子或名为五九,五九四十五也。”以上并徐君说。余考明勋臣开平王常遇春,曾祖四三,祖重五,父六六;东瓯王汤和曾祖五一,祖六一,父七一,亦以数目字为名。又考洪文敏《夷坚志》所载宋时杂事,如云兴国军民熊二;又云刘十二,鄱阳城民也;又云南城田夫周三;又云鄱阳小民隗六;又云符离人从四;又云楚州山阳县渔者尹二;又云解州安邑池西乡民梁小二;又云董小七,临川人;又云徽州婺源民张四;又云黄州市民十六,其仆崔三;又云鄱阳乡民郑小五;又云金华县孝顺镇农民陈二。诸如此类,不可胜举。又载阳武四将军事云:访渔之家,无有知之者,亦不曾询其姓第,识者疑为神云。按言姓第,不言姓名,疑宋时里巷细民,固无名也。③
重八这个名字就是按照行辈的次序而取的。他属于“重”字辈,有四个堂兄分别叫重一、重二、重三、重五,三个胞兄分别叫重四、重六、重七,他年纪最小,就叫重八。既然是按辈份取名的,这个重八,就不能叫八八,重一、重二、重三、重四、重五、重六、重七同样也不能叫一一、二二、三三、四四、五五、六六、七七。事实上,翻遍明代的史籍,也从不见有称朱元璋兄弟为一一、二二、三三、四四、五五、六六、七七、八八的记载。
这位作者主张:“其实历史本身很精彩,所有的历史都可以写得很好看。”他的这本通俗历史读物,用了很多流行文学的描写手法和表现方式,文字俏皮、幽默,确实好看。但是历史虽然是已经发生过的往事,却是一种客观的存在,不是可以任人随意打扮的小姑娘。任何历史作品,不管其表现形式如何,是学术著作还是通俗读物,都应该真实地反映历史的面貌,揭示其丰富的内涵。否则,戏说历史,真假混淆,就无助于人们认识历史,得到有益的启迪了。因此,历史作品应该写得好看,更要写得真实。真实是历史作品的生命之所在。
“白手起家”当今非常流行的一个词语,现在不是流行演讲吗,每个企业家在公开场合演讲的时候都把自己说成一个白手起家的形象,这样才会吸引更多人的眼光,一个人如果能够白手起家,打下一片江上,无疑会被人们千年传颂为成功的案列,皇帝也是,从古至今,中国大大小小二十四个朝代,说起真正意义上的白手起家,除了朱元璋,你还能找出第二个吗?
讲到此处,可能有人会说出刘邦的名字,那么我们先来看看朱元璋的“家谱”你就知道了,为啥给这个家谱加个引号呢?是因为这本家谱就根本不是家谱。
朱元璋的爷爷:朱初一
奶奶:王氏(压根就没名字)
父亲:朱五四
母亲:陈氏(还是没名字啊)
大哥:朱重五
二哥:朱重六
三哥:朱重七
四哥:朱重八(朱元璋自己)
各位看官老爷,你见过这样的家谱吗?之所以老朱家的名字都跟数字有关系,不是老朱家历代是数学世家,而是在元朝的时候,由于元朝实行的民族等级制度,人被分为四级:蒙古人、色目人、汉人、南人(汉人跟南人都是汉族,南人是指南宋的遗民),看见了吧,老朱家当时是最低等的南人,南人是连取名字的权力都没有的,所以初一生了叫朱初一,初二就是朱初二,以此类推,老朱家的家谱是朱元璋当了皇帝后才写的,就算是当了皇帝家谱上的人居然也是只有姓没有名,后来有人考证朱元璋是宋朝朱熹的后代,纯粹是胡扯。
再来看看刘邦,虽然也是泥腿子出身,不过好歹有个官职:泗水亭亭长,大小也是个官,还比朱元璋多了个称谓,那就是“臭流氓”,老刘家祖上也是出过能人的,刘邦的曾祖父刘清是战国末期为魏国的大夫,只是到了刘邦父亲这一辈开始种地了,当了农民。
大明开国皇帝朱元璋当皇帝那是根红苗正,真正的白手起家,要钱没钱,要长相没长相,他的皇位来的也最为干净,最为艰辛,朱元璋之所以取胜就是靠着他的信念跟百折不挠的精神。
为什么朱元璋家三代人的名字都和数字有关
本文2023-10-16 22:26:54发表“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lezaizhuan.com/article/2695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