蔬菜植物学分类

栏目:资讯发布:2023-10-16浏览:2收藏

蔬菜植物学分类,第1张

蔬菜植物学分类主要是根据植物形态特征以及系统发育中的亲缘关系按科、属、种的体系进行分类。种是最基本的分类单位,种以下还有亚种和变种。分类等级越高,区别越明显;分类等级越低,区别越细致。中国境内栽培的蔬菜有近70个科约300个种,

1、真菌类蔬菜大致有20个科,具体如下:木耳科(Auriculariaceae)、银耳科、蘑菇科、口蘑科、光柄菇科、粪锈伞科、齿菌科(Hydnaceae)、红菇科、侧耳科、鬼伞科、鬼笔科、球盖菇科、灵芝科、多孔菌科、鹅膏科(毒伞科)、牛肝菌科、羊肚菌科、块菌科、革菌科、鸡油菌科。

2、被子植物门

(1)藜科,主要有菠菜、叶_菜、根_菜、地肤;

(2))菊科莴苣、茼蒿。

(3)十字花科大白菜、萝卜、雪里蕻、花椰菜、结球甘蓝、青花菜、菜薹、苤蓝、芥菜、白

菜。

(4)葫芦科黄瓜、西葫芦、冬瓜、南瓜、丝瓜、苦瓜、西瓜、甜瓜、瓠瓜。

(5)豆科(Leguminosae),主要有菜豆(包括矮生菜豆、红花菜豆、白花菜豆)、莱豆、(包括大莱豆、矮生大莱豆、矮生小莱豆)、芸豆、豇豆(包括短豇豆、长豇豆)、角豆(饭豆)、蚕豆、薇菜、毛豆、豌豆(包括粮用豌豆即紫花豌豆、菜用豌豆、软荚豌豆)、刀豆、藜豆、四棱豆、扁豆、苜蓿(金花菜)、葛、豆薯(即地萝卜或地瓜)、绿豆、刺槐;

(6)百合科洋葱、红葱、大葱、胡葱、韭菜、大蒜、韭葱。

(7)茄科番茄、辣椒、马铃薯。

(8)伞形科芹菜、香菜、胡萝卜。

(9)禾本科甜玉米、茭白。

(10)囊荷科姜。

(11)苋科苋菜。

看着像白鹅膏菌,具体有没有毒不清楚,不确定的情况下最好不要随便食用,以免造成中毒。

鹅膏属隶属于真菌界、担子菌门、伞菌目、鹅膏科。目前全世界报道500多种,广布世界各大洲。该属中有些种是美味食用菌,如红黄鹅膏;而另一些种则是剧毒蘑菇。蘑菇中毒事件大多数是由鹅膏(如玫瑰红鹅膏、灰花纹鹅膏、绿盖鹅膏、和鳞柄鹅膏等)引起的。蘑菇属的物种造成了95%的毒菇致死案例,其中光是毒鹅膏就占有50%。

《中国真菌志》

中国真菌志 第一卷 白粉菌目 郑儒永 余永年 1987

中国真菌志 第二卷 银耳目 花耳目 刘波 1992

中国真菌志 第三卷 多孔菌科 赵继鼎 1998

中国真菌志 第四卷 小煤炱目(一) 胡炎兴 1996

中国真菌志 第五卷 曲霉属及其相关有性型 齐祖同 1997

中国真菌志 第六卷 霜霉目 余永年 1998

中国真菌志 第七卷 层腹菌目 黑腹菌目 高腹菌目 刘波 1998

中国真菌志 第八卷 核盘菌科 地舌菌科 庄文颖 1998

中国真菌志 第九卷 假尾孢属 刘锡琎 郭英兰 1998

中国真菌志 第十卷 锈菌目(一)王云章 1998

中国真菌志 第十一卷 小煤炱目(二)胡炎兴 1998

中国真菌志 第十二卷 黑粉菌科 郭林 2000

中国真菌志 第十三卷 虫霉目卷 李增智 2000

中国真菌志 第十四卷 枝孢属 黑星孢属 梨孢属 张中义 2003

中国真菌志 第十五卷 球壳孢目 茎点霉属 叶点霉属 白金铠 2003

中国真菌志 第十六卷 链格孢属 张天宇 2003

中国真菌志 第十七卷 球壳孢目 壳二胞属 壳针孢属 白金铠 2003

中国真菌志 第十八卷 灵芝科 张小青 赵继鼎 2000

中国真菌志 第十九卷 锈菌目(二) 庄剑云 2003

中国真菌志 第二十卷 菌绒孢属 钉孢属 色链隔孢属 郭英兰 刘锡琎 2003

中国真菌志 第二十一卷 晶杯菌科 肉杯菌科 肉盘菌科 庄文颖 2004

中国真菌志 第二十二卷 牛肝菌科(一) 臧穆 2006

中国真菌志 第二十三卷 硬皮马勃目 柄灰包目 鬼笔目 轴灰包目 刘波 2005

中国真菌志 第二十四卷 尾孢菌属 郭英兰 刘锡琎 2005

中国真菌志 第二十五卷 锈菌目(三) 庄剑云 2005

中国真菌志 第二十六卷 葡萄孢属 柱隔孢属 张中义 2006

中国真菌志 第二十七卷 鹅膏科 杨祝良 2005

中国真菌志 第二十八卷 虫囊菌目 沈亚恒 叶东海 2006

中国真菌志 第二十九卷 锈革孔菌科 张小青 戴玉成 2005

中国真菌志 第三十卷 蠕形分生孢子真菌 张天宇 2010

中国真菌志 第三十一卷 暗色砖格分生孢子真菌 26 属(链格孢属除外) 张天宇 2009

中国真菌志 第三十二卷 虫草属 梁宗琦 2007

中国真菌志 第三十三卷 节丛孢及相关属 张克勤 莫明和 2006

中国真菌志 第三十四卷 拟茎点霉属 戚佩坤 姜子德 向梅梅 2007

中国真菌志 第三十五卷 青霉属及其相关有性型属 孔华忠 2007

中国真菌志 第三十六卷 地星科 鸟巢菌科 周彤燊 2007

中国真菌志 第三十七卷 葚孢属及其相关属 吴文平 2009

中国真菌志 第三十八卷 拟盘多毛孢属 葛起新 陈育新 徐同 2009

中国真菌志 第三十九卷 腥黑粉菌目 条黑粉菌目及相关真菌 郭林 2011

中国真菌志 黏菌卷(一)鹅绒菌目 刺轴菌目 无丝菌目 团毛菌目 李玉 2008

中国真菌志 黏菌卷(二)绒泡菌目 发网菌目 李玉 2008

中国真菌志 第四十卷 斑痣盘菌目 林英任 2012

中国真菌志 第四十一卷 锈菌目(四)庄剑云 2012

中国真菌志 第四十二卷 革菌科(一)戴玉成 熊红霞 2012

中国真菌志 第四十三卷 拟青霉属 棒束孢属 戴氏霉属 梁宗琦 2013

中国真菌志 第四十四卷 牛肝菌科(二)臧穆 2013

中国真菌志 第四十五卷 侧耳 香菇型真菌 李玉 图力古尔 2014

中国真菌志 第四十六卷 黑痣菌属 张中义 张陶 2014

中国真菌志 第四十七卷 丛赤壳科 生赤壳科 庄文颖 2013

中国真菌志 第四十八卷 火丝菌科 庄文颖 2014

中国真菌志 第四十九卷 球盖菇科(一) 图力古尔 2013

中国真菌志 第五十卷 外担菌目、隔担菌目 郭林2015

中国真菌志 第五十一卷 土壤中的暗色丝孢菌张天宇2019 I S B N:9787030614667

中国真菌志 第五十二卷 环柄菇类(蘑菇科)杨祝良2019 9787030606808

中国真菌志 第五十三卷 (禾谷镰刀菌?)

中国真菌志 第五十四卷 马勃目(马勃科 栓皮马勃科) 范黎2019

中国真菌志 第五十五卷 棒孢属及其相关属 张修国2018

中国真菌志 第五十六卷 柔膜菌科 庄文颖2018

中国真菌志 第五十七卷 锈革孔菌目(一)戴玉成2018 9787030595379

中国真菌志 第五十八卷 多孔菌科(续I) 崔宝凯,戴玉成2021 ISBN:9787030681096

中国真菌志 第五十九卷 炭角菌属 郭林2019 编 9787030617972

中国真菌志 第六十卷 肉座菌科 庄文颖2020 9787030661890

中国真菌志 第六十一卷 被毛孢属及其近缘束梗孢类虫生真菌 梁宗琦2021 9787030703484

中国真菌志 第六十二卷 锈菌目(五)庄剑云2021 ISBN: 9787030682710

问题一:蘑菇顶上是白的,里面稍微发黑,能吃吗 应该是没问题的,里面就是那个颜色的,放心,只要是食用菌就没问题的。

问题二:香菇发黑了,还能吃吗? 香菇放一夜变黑了就不能食用了。

香菇发黑了,也就是代表香菇发霉了,这是由于香菇在晒干的时候并没有完全晒透,并没有完全的干燥,所以在存放的时候就会发霉。发霉以后的香菇是不能吃的,就算可以清理掉香菇上面的发霉的白毛,但是香菇上面还会残留一些看不见的霉菌,食用以后很可能引起腹泻、腹痛、恶心、呕吐甚至食物中毒,所以香菇发黑了最好要直接扔掉不能吃。

香菇的功效与作用:

1提高机体免疫功能

香菇多糖可提高小鼠腹腔巨噬细胞的吞噬功能,还可促进T淋巴细胞的产生,并提高T淋巴细胞的杀伤活性。

2延缓衰老

香菇的水提取物对过氧化氢有清除作用,对体内的过氧化氢有一定的消除作用。

3防癌抗癌

香菇中含有的另外一种化合物――香菇嘌呤(也称赤酮嘌呤)可以降低胆固醇的水平。香菇含有的抗氧化剂含量是麦芽的12倍,是鸡肝的4倍。与松茸蘑菇和灰树花(又名贝叶多孔菌,俗称云蕈、栗蘑、莲花菌)相比,它的降低血压和抵御癌症的功效更强。

4降血压、降血脂、降胆固醇

香菇中含有嘌呤、胆碱、酪氨酸、氧化酶以及某些核酸物质,能起到降血压、降胆固醇、降血脂的作用,又可预防动脉硬化、肝硬化等疾病。

5治疗疾病

香菇还对糖尿病、肺结核、传染性肝炎、神经炎等起治疗作用,又可用于消化不良、便秘等。

问题三:蘑菇一炒怎么变黑还能吃吗 有的蘑菇在烹饪过程中会发黑,是因为生物酶的变化使然,是属于正常的现象,比如灰树花,黑木耳等菌菇类,而有的蘑菇在烹饪过程中发黑则是因为子实体老化了的缘故,比如双孢蘑菇就会有这样的现象。

前者发黑是可以正常食用的,而后者则建议不要食用因为味道已经改变了,失去了食用的价值。

问题四:蘑菇有点发黑还能吃吗 白毒伞-一、致命白毒伞

学名:AmanitaexitialisZhuLYang&THLi

中文名:致命鹅膏菌(致命白毒伞)

别名:白罗伞、白鹅膏、春生鹅膏、白帽菌。

分类:担子菌亚门,无隔担子菌纲,伞菌目,鹅膏科。

白毒伞-形态

形态:菌体幼时卵形,后菌盖展开成伞状,白色。菌盖直径4―7cm,凸镜形至平展形,白色,但中部奶油色。菌肉白色。菌褶白色至近白色,较密。菌柄长7―9cm,粗05―1cm,近圆柱形或略向上收细,白至近白色,基部膨大,近球形。菌环生于菌柄顶部或近顶部,薄,膜质,白色,不活动或在菌盖张开时从菌柄撕离。菌托薄,膜质,内外表面白色。

白毒伞-生境与习性

常在黧蒴树Castanopsisfissa的树荫下群生或散生,为菌根菌,大量发生于广东春季温暖多雨的三、四月,五至七月也有少量出现。

白毒伞与广东常见的黧蒴树(又称大叶栎)有寄生关系,绝大多数“白毒伞”生长在黧蒴树树阴下,每年的3、4月份及8、9月份是生长旺盛期。

白毒伞-分布

广州、清远、肇庆等地。

白毒伞-毒性

剧毒,一个约50g(一两)的致命白毒伞所含毒素量足以毒死一个50公斤的成年人; 其毒素主要为毒伞肽和毒肽类,在新鲜的蘑菇中其毒素含量甚高。这些毒素对人体肝、肾、血管内壁细胞及中枢神经系统的损害极为严重,致使人体内各功能衰竭而死亡,死亡率高达95%以上。

“致命白毒伞”的中毒潜伏期长达24小时,一般为8至10小时。误食大约一天后,会出现呕吐、腹泻等类似急性胃肠炎的症状,经过处理后,第二天这些症状会缓解,进入“假愈期”,但第三天就会进入肝损害期,病人转氨酶急剧升高,严重的出现肝衰竭,抢救成功机会非常微小。

含有毒伞肽和毒肽。能严重损害肝、肾、心、肺、大脑等。部分食后立即出现恶心、呕吐及全身严重表现;另一部分最初只有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轻微表现,很快消失,但2~3天后病情迅速恶化,出现呼吸困难、皮肤黄染、躁狂等精神症状及其它系统损害的表现。

白毒伞-二、鳞柄白毒伞

别名:毒鹅膏。

特征:菌体白色,菌盖中央略为凸起,菌柄有鳞片。

白毒伞-怎么识别毒蘑菇

进入雨季后,菜市场上出售的野生蘑菇(又称野生菌)甚多,因其味道特别鲜美,颇受消费者喜爱,但误食野生毒蘑菇而酿成悲剧的事故也时有发生。下面介绍几种识别毒蘑菇的方法:

虽然毒蘑菇用肉眼难以辨别,但常见的一些毒蘑菇还是可以从它的形状、气味、生长环境等外观上辨别的。鹅膏属:包括白毒伞、致命白毒伞和白毒鹅膏等。多为地生,有菌托或菌托不明显,有的有菌环,菌褶白色。环柄菇类:如铅绿褶菇等。通常长在杂草等腐烂有机物的地上,颜色大多较为鲜艳,菌褶多为白色、浅黄或黄绿色,有明显菌环。粪菇类:如多种斑褶菇、裸盖菇等。一般长在牛马等畜粪上,毒菌的比例相当大,通常以能引起神经型中毒症状为主,也能引起胃肠类型中毒。

一看生长地带。可食用的无毒蘑菇多生长在清洁的草地或松树、栎树上,有毒蘑菇往往生长在阴暗、潮湿的肮脏地带。

二看颜色。有毒蘑菇菌面颜色鲜艳,有红、绿、墨黑、青紫等颜色,特别是紫色的往往有剧毒,采摘后易变色。

三看形状。无毒蘑菇的菌盖较平,伞面平滑,菌面上无轮,下部无菌托,轻摸菌顶,中央有凹状感;有毒的菌盖中央呈凸状,形状怪异,菌面厚实板硬,菌杆上有菌轮,菌托秆细长或粗长,易折断。

四看分泌物。将采摘的新鲜野蘑菇撕断菌秆,无毒的分泌物清亮如水(个别为白>>

问题五:蘑菇一圈发黑能吃吗? 没问题,我吃过,没有中毒

问题六:白蘑菇变黑还能吃吗 蘑菇变黑能吃吗 白蘑菇变黑说明是保存时间比较长了。如果没有异味,还是可以吃的。

问题七:蘑菇的底下为什么会发黑? 蘑菇发黑是里面营养的一种流失,一般吃了之后会中毒,现象是呕吐,恶心之类,建议不要再食用。

影响蘑菇保鲜的主要因素有以下几点:

温度:温度越高蘑菇保鲜越差。0-4℃是蘑菇保鲜的适温。除速冻外,0℃以下易造成冻害水质:水中铁或铜含量超过2毫克/升时,蘑菇色泽变暗、变褐,故禁用铁、铜器皿与工具。

湿度:要求95-100%。低于90%色泽变暗,易开伞变质。

气体组成:含腐烂的重要原因,可利用杀菌及调节PH值来抑制。

酶活性:多酚氧化酶是引起蘑菇褐变的主要原因。

蘑菇的保鲜方式:气调保鲜、低温保鲜、辐射保鲜和化学药物保鲜等。低温和气调保鲜效果最好。

问题八:蘑菇顶上是白的,里面稍微发黑,能吃吗 应该是没问题的,里面就是那个颜色的,放心,只要是食用菌就没问题的。

问题九:蘑菇有点发黑还能吃吗 白毒伞-一、致命白毒伞

学名:AmanitaexitialisZhuLYang&THLi

中文名:致命鹅膏菌(致命白毒伞)

别名:白罗伞、白鹅膏、春生鹅膏、白帽菌。

分类:担子菌亚门,无隔担子菌纲,伞菌目,鹅膏科。

白毒伞-形态

形态:菌体幼时卵形,后菌盖展开成伞状,白色。菌盖直径4―7cm,凸镜形至平展形,白色,但中部奶油色。菌肉白色。菌褶白色至近白色,较密。菌柄长7―9cm,粗05―1cm,近圆柱形或略向上收细,白至近白色,基部膨大,近球形。菌环生于菌柄顶部或近顶部,薄,膜质,白色,不活动或在菌盖张开时从菌柄撕离。菌托薄,膜质,内外表面白色。

白毒伞-生境与习性

常在黧蒴树Castanopsisfissa的树荫下群生或散生,为菌根菌,大量发生于广东春季温暖多雨的三、四月,五至七月也有少量出现。

白毒伞与广东常见的黧蒴树(又称大叶栎)有寄生关系,绝大多数“白毒伞”生长在黧蒴树树阴下,每年的3、4月份及8、9月份是生长旺盛期。

白毒伞-分布

广州、清远、肇庆等地。

白毒伞-毒性

剧毒,一个约50g(一两)的致命白毒伞所含毒素量足以毒死一个50公斤的成年人; 其毒素主要为毒伞肽和毒肽类,在新鲜的蘑菇中其毒素含量甚高。这些毒素对人体肝、肾、血管内壁细胞及中枢神经系统的损害极为严重,致使人体内各功能衰竭而死亡,死亡率高达95%以上。

“致命白毒伞”的中毒潜伏期长达24小时,一般为8至10小时。误食大约一天后,会出现呕吐、腹泻等类似急性胃肠炎的症状,经过处理后,第二天这些症状会缓解,进入“假愈期”,但第三天就会进入肝损害期,病人转氨酶急剧升高,严重的出现肝衰竭,抢救成功机会非常微小。

含有毒伞肽和毒肽。能严重损害肝、肾、心、肺、大脑等。部分食后立即出现恶心、呕吐及全身严重表现;另一部分最初只有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轻微表现,很快消失,但2~3天后病情迅速恶化,出现呼吸困难、皮肤黄染、躁狂等精神症状及其它系统损害的表现。

白毒伞-二、鳞柄白毒伞

别名:毒鹅膏。

特征:菌体白色,菌盖中央略为凸起,菌柄有鳞片。

白毒伞-怎么识别毒蘑菇

进入雨季后,菜市场上出售的野生蘑菇(又称野生菌)甚多,因其味道特别鲜美,颇受消费者喜爱,但误食野生毒蘑菇而酿成悲剧的事故也时有发生。下面介绍几种识别毒蘑菇的方法:

虽然毒蘑菇用肉眼难以辨别,但常见的一些毒蘑菇还是可以从它的形状、气味、生长环境等外观上辨别的。鹅膏属:包括白毒伞、致命白毒伞和白毒鹅膏等。多为地生,有菌托或菌托不明显,有的有菌环,菌褶白色。环柄菇类:如铅绿褶菇等。通常长在杂草等腐烂有机物的地上,颜色大多较为鲜艳,菌褶多为白色、浅黄或黄绿色,有明显菌环。粪菇类:如多种斑褶菇、裸盖菇等。一般长在牛马等畜粪上,毒菌的比例相当大,通常以能引起神经型中毒症状为主,也能引起胃肠类型中毒。

一看生长地带。可食用的无毒蘑菇多生长在清洁的草地或松树、栎树上,有毒蘑菇往往生长在阴暗、潮湿的肮脏地带。

二看颜色。有毒蘑菇菌面颜色鲜艳,有红、绿、墨黑、青紫等颜色,特别是紫色的往往有剧毒,采摘后易变色。

三看形状。无毒蘑菇的菌盖较平,伞面平滑,菌面上无轮,下部无菌托,轻摸菌顶,中央有凹状感;有毒的菌盖中央呈凸状,形状怪异,菌面厚实板硬,菌杆上有菌轮,菌托秆细长或粗长,易折断。

四看分泌物。将采摘的新鲜野蘑菇撕断菌秆,无毒的分泌物清亮如水(个别为白>>

问题十:蘑菇变黑了还能吃吗? 蘑菇(学名:Agaricus campestris)是由菌丝体和子实体两部分组成,菌丝体是营养器官,子实体是繁殖器官。蘑菇与植物不同,植物可以进行光合作用,而蘑菇不能。蘑菇属于真菌,又可以分为大型真菌、小型真菌(包括附生真菌)。

依据使用目的的不同,食用菌可以分为以下几类:1,观赏目的的有:灵芝,树舌。猴板凳以及一些以观赏子实体为目的的颜色鲜艳的菌菇。

2,食用子实体为目的的:草菇,平菇,双胞蘑菇,金针菇,猴头菇,杏鲍菇,姬菇。香菇,羊肚菌,灰树花等等。

3,以药用为目的的有:灵芝,灰树花,猴板凳,木耳,金尔,血耳,马勃鬼笔等等。

依据生产程序的不同,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类:1,熟料栽培。把培养料按照一定的配方配制后,经过高压或者常压的灭菌处理,杀死培养料中的病原菌,接入纯菌种培养后用诱导法催生子实体的栽培方法。

2,半熟料栽培,即合成配方,用巴斯德灭菌法处理后接入纯菌种培养,也用诱导法催生子实体的栽培方法。

3,仿野生栽培法。利用合成的培养料模仿野生生态环境的栽培方法。

4,野生栽培法。即完全在自然环境的条件下的栽培方法,例如有些菌根菌就不能进行纯人工栽培,还有些寄生菌也不能进行合成栽培。

以上回答,不知道您是否满意?欢迎与您探讨!

这个问题我刚刚在前几天回答过的,不知道是否让您满意?

蔬菜植物学分类

蔬菜植物学分类主要是根据植物形态特征以及系统发育中的亲缘关系按科、属、种的体系进行分类。种是最基本的分类单位,种以下还有亚种和变种...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