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上原本姓窦但在五十多年前,不知啥原因改成杜姓,我们祖先神位上还有碑子上都写的是窦字,求回答谢谢!

栏目:资讯发布:2023-10-16浏览:2收藏

祖上原本姓窦但在五十多年前,不知啥原因改成杜姓,我们祖先神位上还有碑子上都写的是窦字,求回答谢谢!,第1张

这个很可能与当地方言有关,原本姓窦,有的人发音不准就说成是杜,50年前,当时那个年代估计不识字的人挺多的,由于发音不准,又不认识字,认识字的人也听不清说的人到底是窦还是杜,所以就把窦和杜字混淆了,后来的人也不知咋回事,就跟着前面的写成杜字了,主要原因有两个,一个是方言发音不准造成的窦和杜的混淆。第二个是那个年代文盲率占的比例还是挺高的,当认识字的人写成了错别字了,也得不到及时纠正,所以导致了姓氏的错字别字。希望我的回答你能够满意。

我也是河南窦姓我听说的辈份怎么和你说的不一样呀我只知道辈份红全中孝敬别的排法不知道了```````我附近的人活着的人 红字辈没有了90后的小孩敬字辈份后面不知道怎么排了所以现在90后的小孩没有辈份排了去哪找家谱一个地方和别一个地方还是有差异

窦读音:dòu。

窦一般指窦姓。 窦姓,是中国汉族的一种姓氏。主要分布在河南河北一带。在当今姓氏排行榜上名列第二百四十九位,人口约四十五万七千余,占全国人口总数的0025%左右。窦(Dòu窦)姓在大陆与台湾均未列入前一百大姓。

窦,用做动词,开挖水沟。《国语》:古之长民者,不堕山、不崇薮,不防川,不窦泽。(古代人,不毁高山开路,不积财物致富,不筑堤坝防洪,不开沟引沼泽之水。)

地下排水沟,年久失修,就会破败。窦,引申为简陋的门户,破败的家。成语“筚门闺窦”,指穷苦人家的住处。《左传》:筚门闺窦之人而皆陵其上。(出身穷苦之家的人,都凌驾于他们之上。)

窦,引申为有水的地窖。宋·周密《齐东野语》:王闻变,易敝衣,匿水窦中。(王听闻发生事变,立刻换上破衣服,藏到地下水窖之中。)

窦姓起源:

1、出自姒姓,为夏帝少康之后,因少康之母后缗(mín)曾被造反的羿抓获,关进地洞(窦),生下少康。少康给抒、宠两个儿子为“窦”氏,以示纪念。

2、出自古代氐族姓氏有窦氏,分布在今陕西、甘肃、四川一带。据《魏志》载有氐王窦茂。

3、出自姬姓,战国时期魏国中大夫窦公,其后裔子孙以先祖名号为姓氏,称窦公氏,后简化为单姓窦氏。

文字是记录语言的符号,随着语言的发展而发展着,且又滞后于语言。语言中业已出现的词语,未必当下就有记录这一词语的文字。传说窦氏产生于距今四千年前的夏代:夏后氏少康(夏启之曾孙)之子“龙”,以窦为氏。但那时的文字还没产生,“窦”这个字还没创造出来呢!从古代文献考察,窦(窦)字的出现不会早于周代,大约就产生于东、西周之间,亦即春秋之际:宣王当政,史籀承命对汉字进行首次规范化整理,整理后的文字统称为“籀文”,也就是后世所称之“大篆”。春秋时的“知识分子”以“大篆”为工具著书立说,应是自然而然的事。所以左丘明《春秋左氏传》中有“后缗方娠,逃出自窦(窦),归于有仍,生少康焉” 的记载(见《左传·鲁哀元年》),又有“阖门塞窦(窦),乃自後逾”的语句(见《左传·鲁哀十七年》)。“逃出自窦(窦)”,成了宋代欧阳修认定夏少康之子“龙”以窦为氏的根本依据(见欧阳修《新唐书·宰相世系表》)。所惜者,尽管《左传》流传至今,尽管流传至今的《左传》又有许许多多、不同时代的不同版本,而我们却无缘看到左丘明的原稿《春秋左氏传》,因而也就无缘知晓左丘明写的“窦(窦)”字究竟是什么样?后世人所集“籀文”,似乎也没有收录“窦(窦)”字的形体。我们所能看到的最古老的“窦(窦)”字形体,就是“小篆”……汉字属於以象形为基础的“表意字”体系,有其自己特有的构造规律和表意方式,尽管有其约定俗成的成分在内,而一旦“俗成”,就不能随意妄加臆断。 我在王大有所绘“当代百家大姓图腾”及其专著《寻根万年中华 中华百家姓图腾始原》一书里,以及“网络”上,频频见到过这麽个“字”── ,王大有以之为“窦(窦)”的“古字体”。说(窦姓)“得姓缘由”是“纪念祖上”,说(窦姓)“始祖少康”。但话音刚落,立刻又说“得姓始祖”是“夏少康次子窦龙”;一反史论,硬说(窦姓)“发祥地”是“陕西长安”!个别窦氏宗亲不辨真伪,欣然接受,视若珍宝,称“(此)窦字是窦姓的来源”,并把它纳入今人设计、绘制的“族徽”里,煞有介事地说什么“此图腾为窦姓图腾,它是古代窦氏家族的族徽,窦姓以贝为图腾,‘贝’是夏商周三代以及前古人交易的货币。”还说:“买要付出货币,卖要收回货币,‘�’是收货币者的‘头’,以目观看货币之像。古代‘日中为市’,为‘穴’所像。‘穴’的‘宀’是‘日中齐天’的象征;‘八’是‘市场’‘集市’的象征。”这类望文生义、胡诌乱侃的表演,不就是许慎在一千九百八十多年前痛斥过的“俗儒啬夫”们于当今的再现吗?他们“翫其所习,蔽所希闻,不见通学,未尝睹字例之条,怪旧艺而善野言,以其所知为秘妙,究洞圣人之微旨;又见《仓颉篇》中‘幼子承诏’,因曰‘古帝之所作也。其辞有神仙之术焉!’”他们“诡更正文,向壁虚造不可知之书,变乱常行以耀于世”,说什么“‘马头人为长’、‘人持十为斗’、‘虫者,屈中也’……” 无怪乎许慎说“其迷误不论,岂不悖哉!”(所引皆见《说文解字·叙》)关于王大有的“窦姓图腾”及其“说解”,我说的不少了,归纳起来不外乎以下几点:①,形图案,选录自杜文宇等《百家姓书库·窦》(陕西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扉页内里,其封底有文字注明:“图腾设计 王大有”。姑且称此图为“瓦当式”,直观而论,图案如“瓦当”,大概欲借“秦砖汉瓦”之名,凸显它的“古朴”。只是,“瓦当”中间嵌有仿古“字”形──。对此,我宁愿守拙,而不愿违心苟同,因古代根本没有这一字形,是王大有杜撰出来的;②,王大有所谓“此图腾为窦姓图腾”,也是大有自己编造出来蒙人的,不足为信;③,所谓“窦姓以贝为图腾”,更是王大有臆想出来的,没有任何考价值;④,王大有对“窦”字结构的“说解”,只能用“痴人说梦”、“信口雌黄”、“欺世盗名”概括之。 伪造窦之“古字形”,伪造“窦姓图腾”、伪造窦氏族史── 一方面称“始祖少康”,同时又说“夏少康次子窦龙”为“得姓始祖”;不顾史籍所载,胡说窦氏“发祥地”是“陕西长安”……在窦氏族人中造成认识上的混乱,影响广泛而恶劣,王大有难辞其咎!正是在王大有的蛊惑下,有人绘制了所谓“窦氏族徽”── 、绘制出所谓“窦少康将军肖像” (原画为彩色图绘,因手头无存,姑以其黑白画面扫描插入)。您看:所谓“窦少康”:头戴缨盔,身披铠甲,手握宝剑,器宇轩昂,多么英武!只可惜,四千年前的人绝不会有这般穿戴。在一般情况下,人们观此画像,当然不会将它与夏代的少康联系在一起,恰恰相反,倒让人想起农村过年时门扇上贴的门神爷;还绘制有所谓“窦龙肖像”──。您看:“窦龙”头挽发髻,身穿提花面料(绸缎一类的丝织物吧?)裁制而成的宽袖长袍,脚蹬朝靴,端坐在明清时代制式的“太师椅” 上。不难看出,他的穿着打扮,也缺乏四千年前的时代气息,穿的似乎是唐宋装束,却坐在明清制式的“栲栳圈”椅内。“窦龙肖像”中的装束,比起他太祖爷──治水的大禹,可要神气多了。 您看大禹:汉代人画作形──此图见于山东省嘉祥县武梁祠东汉画像石拓片。大禹头戴“斗笠”,身穿裙裾,手持禾臿,俨然一位劳动者形象。当代艺术家们,为纪念大禹治水之功所立大禹塑像,亦多以此图为参照,例如:(河南郑州大禹塑像)、(河南禹县大禹塑像,湖北宜昌坛子岭旅游区大禹塑像与此基本相同)、(山西芮城大禹渡大禹塑像)、(江苏淮安洪泽县“洪泽湖非物质文化遗产陈列室”大禹塑像)、(江苏启东市圆陀角大禹塑像)等处。汉代石刻画像也罢,当代诸多塑像也罢,虽然没有“窦少康肖像”、“窦龙肖像”所绘华丽的服饰,但却传递出浓郁、厚重的历史信息,所以才得到世人的认可。

满洲镶白旗乌扎喇氏。

窦姓满族,出自元、明朝时期女真卦尔察部,属于以居邑名称汉化为氏。在东海女真卦尔察部中,有乌扎喇氏,亦称兀札喇氏、吴扎拉氏,满语为Ujara Hala,世居萨哈连乌喇(今黑龙江窦文村)、萨哈尔察(今黑龙江北岸俄罗斯境布列亚河流域)、哈达(今辽宁西丰小清河流域)、辉发(今吉林柳河、辉发河以及沙河下游,桦甸、辉南一带)、叶赫(今吉林梨树)、白石(今黑龙江牡丹江镜泊湖)、萨尔和(今俄罗斯共青城南部)、瓦丹(今黑龙江牡丹江宁安)、庙噶山(今黑龙江汤原,一说在今俄罗斯黑龙江口庙街)、黑龙江沿岸等地。后有蒙古族、锡伯族引为姓氏者,世居察哈尔(今河北张家口一带,包括河北、内蒙乌兰察布盟、锡林郭勒盟一部、山西部分地区)。乌扎喇氏族人中有一著名的乌扎喇·多罗岱,为满洲镶白旗人,世居萨哈连乌喇(今黑龙江窦文村)。在明崇祯十五年(后金崇德七年,公元1642年),乌扎喇·多罗岱在跟从清太宗爱新觉罗·皇太极征攻明朝益津关(今河北霸州)时阵亡,清太宗追赠其为骑都尉,并令其侄乌扎喇·萨赖袭其职,后亦阵亡,再赠一等轻车都尉。在乌扎喇·多罗岱阵亡后,其后裔族人中有以其故居地为姓氏者,称窦氏,在满清一朝中属于较早即以汉姓为姓氏的家族。

窦是中国人口最多的第一百二十九个姓氏,在江苏、河北、河南略占优势。窦姓约占全国人口的0031%,总人口约38万。

窦的名字与图腾

窦或腔。古今词汇中,每一个孔都称为一个窦。窦人因崇拜孔子而自然形成氏族的原始图腾,进而命名为氏族、氏族徽。窦人居住的地方叫窦,依附的山叫斗山,旁边的沟、河叫窦,最后都姓窦。

窦氏的起源与演变

窦姓有两个来源:姓氏和地名。

第一个分支叫做子。夏香饱受贫困之苦,他的妻子怀孕了。她逃出了窦,跑去找了一个姓。她出生在邵康,现在在山东济宁。邵康生了两个儿子,日初和日隆。中兴后,龙留在,所以窦被命名为他的姓氏。窦氏的历史约有3500年。

第二个来自地名。古时候姓窦的人多,窦家必须以地为氏。其中最著名的是斗州。唐贞观八年,南复州改为斗州,其地即今广东信宜西。

外来基因的流入

窦姓自汉晋以来就融入了其他民族的血脉。洛阳窦氏是魏晋时期的狄氏。都史,河南人,祖籍鲜卑,没有回鲁徽。随北魏孝文帝迁居洛阳,故名洛阳人,改窦陵氏。东晋末年常时,南羌也有窦姓。唐朝天宝年间,西突厥国王阿希兰达干被封为窦。北宋时,西夏的党项人也有窦姓。直到清初,满族和蒙古人中还有窦姓。而西南壮族中的佤族、傈僳族、窦氏,大多是汉族融合的结果。

历史上商都姓氏的分布与迁徙

宋朝时期,窦姓有10多万人,约占全国人口的013%,在最流行的姓氏中排名第110位。当时主要分布在河北、陕西、山东三省,其中斗星约占斗星总人口的80%。其次,分布在江苏、山西、河南等地。河北是窦姓第一大省,约占全国窦姓总人口的47%。全国的窦姓基本都集中在北方。

明代窦姓人口约55万人,数量锐减,在最流行的姓氏中排在第180位之后。山东是窦姓第一大省,约占人口的35%。窦姓主要集中在山东、江苏、山西,约占全国窦姓总人口的80%。其次,分布在河北、安徽、湖南、河南、浙江等地。窦人口的主要趋势是从北方向东南迁移。

当代窦氏的分布与图谱

窦姓人口约38万,为第219大姓,约占全国人口的0031%。自宋代以来的1000年间,窦的人口增长率一直呈下降趋势。目前窦姓人口最多的省份是江苏,约占全国窦姓人口的12%,主要分布在江苏、河南、河北、甘肃。这四个省集中了44%的人口姓窦。其次,分布在山东、山西、云南、陕西、吉林等地。全国形成了以江苏、河南、河北为重心的窦姓分布区。

窦姓在人口中的分布频率示意图显示,在苏鲁中部、安徽东部、天津、河北东部和南部、内蒙古中东部、辽宁和吉林大部、黑龙江、河南北部、山西、陕西和宁夏大部、甘肃大部、青海东部、新疆西北部、四川南部和贵州、云南和广西大部,当地人口中的窦姓比例约为00

窦氏的郡县是关、河南、扶风、河西。窦姓的重要堂名是“五鬼”,“五鬼”的堂名是五代以后周朝的窦于君。窦是的御医,他的五个儿子都去了高科,被称为“窦”。有诗赞曰:“燕山之斗施琅,教子有义方;灵老,丹桂飘香五。”

关于窦的姓氏,有五句重要的对联:

门有四相,冠名三王。

只有干净的饮用水,利润靠运河。

燕山五岳,隋朝六儒。

锦寄窦夫人之情,投床见皇后之奇。

北方应五星,植连柯枝丹桂;同门四德,联谊而齐蔡羽蓝娇。

族谱目前,上海图书馆收藏3本窦姓族谱,全国和美国其他图书馆也收藏7本窦姓族谱。

名人频率和家族圣贤

从755到79000,支付了79位窦姓名人,占名人总数的017%,在名人姓氏排行榜中排名第108位;著名文学家窦占全国文学墓葬总数的013%,排名第121位。窦著名医学家占中国医学家总数的007%,排名第176位;窦名家占全国艺术家总数的007%,排名第167位。

以窦命名的重要人物有:春秋时期晋国大夫窦建;西帝窦太后,丞相魏启后窦颖;东汉傅、安丰侯、光禄勋窦固、校尉窦宪、骑将军窦武、将军窦武;窦云,Xi巨鹿太守;隋末自称夏王的窦建德;唐朝的左武侯、窦康将军、骠骑将军窦文昌;北宋工部尚书窦仪,伦理部侍郎燕都;元博物馆大学生窦默;明代福建政治使节窦子福:窦光鼐,清朝左都御史。

斗星血型

窦人的血型总分布为:O型占33%,A型占284%,B型占295%,AB型占91%。

祖上原本姓窦但在五十多年前,不知啥原因改成杜姓,我们祖先神位上还有碑子上都写的是窦字,求回答谢谢!

这个很可能与当地方言有关,原本姓窦,有的人发音不准就说成是杜,50年前,当时那个年代估计不识字的人挺多的,由于发音不准,又不认识字,...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