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莘县有哪些遗址

栏目:资讯发布:2023-10-16浏览:3收藏

山东莘县有哪些遗址,第1张

  名胜古迹莘亭伊尹耕处 位于莘县莘亭镇大里王村西。莘亭,始建于汉代,后亭废基存,清康熙55年东昌知府程光珠书“莘亭伊尹耕处”,题曰:“尧舜之道,畎亩之中,圣作物睹,龙云虎风。”令知县刘萧勒石立碑,重修莘亭,亭东侧有伊尹庙。伊尹生活在夏殷之间,他协助成汤打败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位荒*暴虐的国君夏桀,废夏立商,后又辅佐外丙、中壬为王,曾放逐太甲,“摄行政当国”,直至太甲悔过。大文豪苏轼称赞他是“行之天下不以为惊”和“临大事而不乱”的古之君子。据《孟子》记载,伊尹相商前曾躬耕于有莘之野,后来莘县城北之地一度被称为“伊田”。马陵道古战场 位于莘县大张家镇马陵村和樱桃园镇道口村之间,战国时期著名的齐魏马陵之战,就发生在这里。马陵、道口两村相距6公里,皆顺河流向建屋,村中房屋、胡同、道路无一不斜,且拐弯甚多,极为曲致。至今进村后仍极易使人迷失方向。当年著名军事家孙膑就是充分利用了这些有利条件,伏兵于马陵道旁,一举打败了骄纵的魏兵,魏军主将庞涓自杀。2005年5月,由大张家镇出资,修建了马陵之战纪念馆。原北京军区司令员李来柱上将题写了馆名。太子冢 位于莘县十八里铺镇太子张庄村旁,是春秋时卫国太子伋和他弟弟寿的合葬墓。虽经两千多年的风雨冲刷,至今仍有三丈多高,十亩多大,远远望去象一座小山。据载,卫宣公纳太子伋妻宣姜为妾,生二子寿、朔。伋生性宽厚,宣姜多次陷害他,想让己子继位。宣公派伋出使齐国,并与朔合谋,派人在莘野杀伋。寿救兄长,设法将伋灌醉,自己代兄前往,结果被伏兵杀死。伋醒后赶往莘野说明真相,也被杀。当地百姓感怀两人义烈,自动凑钱出工,将其收敛合葬,名曰太子冢。一张姓人家自愿守墓,后此处逐渐发展成一个村庄,名太子冢张庄。伋之同母妹妹闻兄死讯,私自逃出,奔向莘野,行之当时的杜婆村,患病身亡。后人便把杜婆改称“妹冢”,即现在的妹冢镇驻地。文庙 清代祠庙建筑。位于莘县东街路北。建于清道光年间,距今约150年。原有大门、大殿、奎文阁等建筑,今仅存大殿3间。大殿建于高出平地05米的平台之上,东西长165米,南北宽94米,高91米,砖墙,歇山,青砖灰瓦,重梁叠架,飞檐斗拱。建国后曾辟为“烈士祠”。每年清明节,县直机关干部职工在此开展纪念活动。80年代,因大殿破损严重,烈士遗物被移往丈八烈士陵园。文庙内现仅存大殿和几株古柏、古藤。2002年对文庙进行重修。1999年4月被聊城人民政府列为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孟洼遗址 古遗址。位于莘县朝城镇西孟庄村北。遗址占地约180公顷,低于四周07-1米。表面有大量汉代灰陶片、灰坑及宋、元时瓷片。1974、1978、1979年曾先后出土5件汉代灰色陶罐,1985年出土1件唐三彩道士。遗址东北部为东汉东郡太守臧洪之堌堆,制高点95米,占地约6000平方米,三合土筑成,夯土痕迹层次甚清,清代《朝城县志》称此台乃春秋时齐桓公会诸侯之处。1978年被聊城地区行署列为地区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发干故城 汉代城址。位于莘县城东北20公里的马桥村。北长570米,东西宽450米。遗址中心高出四周35米。地表暴露有汉代灰陶片和唐、宋、元时期的瓷片。汉元朔五年(公元前124)春,车骑将军卫青率3万骑兵击败匈奴右贤王,俘获匈奴裨王10余人、将士15万人,汉武帝晋升卫青为大将军,卫青的3个儿子皆被封为侯。其中第三子卫登被封为发干侯,发干始成为侯国所在地。遗址东1公里处曾有一碑,记载大名府发干县的沿革情况,1958年毁掉。1974年冬,遗址东挖出一眼古井和木制车轮以及陶缸、盆等。1983年,遗址内出土了12个明代瓷盆。1999年4月被聊城市人民政府列为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韩氏墓群 唐宋石刻群。位于莘县董杜庄镇梁丕营村东北。系唐末魏博节度使韩允中及其父韩国昌墓葬神道石刻群。墓葬坐北朝南,地表封土已平。石刻存有韩允中墓碑、韩国昌神道碑、墓表、豕、羊、马、武士俑。韩允中墓碑和韩国昌神道碑形制大小基本相同。碑身与碑额为整石雕出,通高68米、宽213米、厚077米。额上浮雕6条龙,曲折盘绕,层次分明,龙首饰在碑首侧,碑首正中留有圭字形额。碑文多有残缺,可辨者有2500字,书体工整秀劲,波折险峻,有褚体韵致。墓表,位于神道碑的最南端,八棱形,通高349米,表首圆形,饰仰莲,座方形。八棱柱体刻有宋绍圣二年的简短文字,记叙了宋代补添神道石刻的经过。石豕,首残,残高112米。肌肉雄健,四足有力,蹲坐于方形基座上,隐露出勇猛不可侵犯的样子。石羊,高096米,俯卧在长方形基座上,双角大而弯曲,安祥地注视前方。石马,首尾长236米,高160米,着鞍辔,雕琢浑朴。马左前雕出一胡服束带牵马石俑,头部已残,高140米,形象威严,神态逼真。武士俑,头戴冠,双手持剑站立在方形台基上,高273米,短颈,双目圆睁,威武庄严。韩氏先世为河南汝南人,世为魏将,国昌官至贝州刺史,唐大中六年(852)卒。允中官至魏博节度使,乾符元年(874)卒。父子俱为显官官,故神道石刻之高大雄伟有异于常。1992年6月被山东省政府列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现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东武阳故城遗址 隋代古城遗址。

  于莘县十八里铺镇东段屯村西北150米处。遗址高出四周耕地15米,东西宽60米,南北长200米,地表暴露出宋、元时期的瓷片,多为碗盘。1978年被莘县人民政府列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金代铁钟 金代铸铁器。铁钟体高241米,钮高049米,通高290米,唇部直径177米,围径556米;顶部钮由两条气度凶悍的蠕龙交织而成。钟重约10吨。钟体上的纹、字大部清晰可见。下部为一周阳线植物形花纹;上面是较小的方各,其中一格内有“承包四年六月初六日铸造”字样及铸造者姓名;下为大方格,与小方格以八卦文作界,格内有“皇帝万岁”、“重臣千秋”、“国泰民安”等铸字,顶部为气象雄浑的云雷纹。现存于莘县古城镇,2002年建有钟亭。三槐堂 宋朝一代名相王旦家族的宗祠,坐落在莘县套庙王庄村。苏东坡在《三槐堂铭》中写道:“魏公之业,与槐俱荫。封植之勤,必世乃成。既相真宗,四方砥平。归视其家,槐荫满庭。”史载王旦的父亲王佑官至兵部侍郎,虽有经世之才,但仕途坎坷,壮志难酬。他在院中亲手植槐三棵,祝愿说:“吾之后世必有为三公者,此其所以志也。”后其次子王旦果然做了宰相。王旦一生为官清正廉洁,不谋私,不受贿,不置田产,不蓄声妓,忠奸分明,知人善任,任人唯贤,严于律己,宽以待人,创王家世代家风。其后辈子侄多经科举入仕途,仅在宋史有传的就有11人之多,且均为官清正,各有建树。三槐王氏自王佑起,至今已有48世,其后裔散居在全国各地及东南亚的一些国家和地区。近年来,不断有新加坡、菲律宾、香港等地的名人来莘县“三槐堂”寻根访祖,延续家谱,追思先人之高风亮节,宏扬中华之传统美德。正如古诗云:“三槐始植兆三公,不与陶门五柳同;朝代更替星斗转,至今堂下播清风。” 燕塔 亦名宝塔、雁塔、燕塔。位于城中西北隅今文化馆院内。建于金天眷二年(1139年),一说北宋治平元年(1064年),拆于1968年春。据旧志载。塔东西阔十四步,南北长十三步,高十三级,顶上有铜笼容二十余人,可望七十里,曾为“拒寇护城”起过重要作用。“望气者谓宜发科名”。明清代曾数次维修,邑人亦“迭赋鹿鸣”,将塔视为莘县的骄傲和莘城的象征。1944年解放莘城时,塔作为全城的最高点被我军首先占领。据老教师赵仙如测记,塔底面积533平方米,高486米,每级有四门,至顶可望数十里,并有“手可摘星辰”之感。塔下有古庙,庙内有石雕女神像,传为南海大士,俗称“石奶奶”。莘城一带百姓旧有正月十六登塔,十月十八日赶庙会之俗。1958年破除迷信,拆庙拉神,古庙不复存在。1968年塔被以“不安全”之由拆毁,拆出五部北宋刻本《妙法莲花经》、一部写本《陀罗尼经》、一座小银塔和一具石函。函内有舍利子,上漂浮着银质薄片船。银塔属板金工艺,玲珑剔透、工艺精湛,令人叹为观止。经书、银塔现存山东省博物馆,石函存县文物馆。1981、1982年《文物》杂志对其历史、科学和艺术价值作了高度评价。八十年代以后,历届县领导及文化部门曾起议重建,后因资金问题终止。至今人民仍热切期盼着记忆中的宝塔重现,改变古州郡无古迹的缺憾。2005年8月由县政协组织成立莘县燕塔研究会,筹备重修燕塔事宜,受到多方关注和支持。现燕塔正在修复之中。野猪林 位于莘县观城镇郭海村北,相传是《水浒传》中好汉林冲由汴京发配至沧州途中化险为夷、绝处逢生之处。北宋时期,野猪林经常有野兽出没,很多人在此丧生。《水浒传》第八回写道:“枯蔓层层如雨脚,乔枝郁郁似云头,不知天日何年照,惟有冤魂不断愁。”据《观城县志》载,野猪林村东是徒骇河,村西是马颊河。这两条河都是传说中大禹治水时疏通治理的较大河流,村北有三沟(于沟、王沟、马沟),村南有三庙(红庙、朱庙、双庙),地形较为复杂。十字坡位于莘县和河南省范县交界处,相传是《水浒传》中菜园子张青和母夜叉孙二娘开店、结交江湖好汉的地方。据说,孙二娘娘家在樱桃园,婆家住在现在的张青营。十字坡、樱桃园、张青园三足鼎立,相距不远。几百年来,民间艺人在这一带串乡演出,都忌讳说唱《武松打店》以及《水浒》中有关孙二娘卖“人肉包子”的故事。十字坡有一大桥,站在桥头,可以饱览金堤河上的秀丽景色。琉璃井 位于莘县观城镇东南7华里古井村,井筒上半截全是青砖砌成,水面上下部分为硬如石滑如镜的琉璃疙瘩。每有物体击水,便发出铜钟般的嗡嗡声。大旱之年,其他水井皆干涸见底,唯有此井水量不减,而且特别甘冽清爽。相传古时候有一张姓人家,为躲避官府豪绅的盘剥,携妻子儿女来此定居,每逢大旱,吃水就发生困难。为此张家女儿翠玉,经常跪求嫦娥仙子帮助,经仙子指点从云峰山上采下10条紫荆,放入井中燃烧,井中流沙很快被烧的坚如石亮如镜,井底也有泉水涌出。紫荆尚未烧完,云峰山守山老人赶来,把火熄灭,拿走紫荆,于是这口井就成了现在的样子。马本斋烈士陵园位于莘县张鲁镇南1公里处。1944年2月,冀鲁豫军区三分区司令员兼回民支队司令员、著名的回族抗日英雄马本斋病逝后,安葬于此。当地政府和群众立碑、筑亭、植树,修建了“马本斋烈士陵园”。1954年,烈士灵柩移至石家庄华北烈士陵园。1985年在烈士原葬处重建。

  陵园坐北朝南,占地10亩。整个陵园由红砖花墙围合,主要建筑有阿拉伯式穹形大门,中国古建筑式六角形纪念亭,回族埋葬习俗用的坟丘和烈士纪念祠堂。纪念祠堂内安放着烈士的半身汉白玉雕像,两侧悬挂着毛泽东、周恩来、朱德同志写的挽联。“马本斋烈士陵园”门额系烈士之子马国超所书。这些主建筑坐置在一条南北中轴线上,由一条甬道贯穿其中。园内翠柏掩映,绿草如茵,庄严肃穆,朴素典雅。每逢清明节,张鲁镇人民都到陵园扫墓。宋任穷、段君毅等老一辈革命家来莘时都曾来此凭吊。马本斋是河北献县人,曾在旧军队中闯荡20年,由士兵升为团长。后因对旧军队不满而回乡闲居。“七七”事变后,他组织回民支队抗击日寇,屡屡重创日军。1942年秋转战到鲁西北,一直活跃在莘县、观城、朝城、濮县一带,给盘踞在这里的日伪军以沉重打击。当时的冀鲁豫边区主任黄敬称他是“后起的天才军事家”。丈八烈士陵园 又名鲁西北烈士陵园,位于莘县大王寨乡东丈八村西北隅,建于1945年,占地约百亩,是聊城地区最大的革命烈士陵园。南北长240米,东西宽170米。陵园坐北朝南,由门楼、纪念碑、纪念室组成,门楼为古典式建筑。纪念塔高16米,四面八角,楼阁式建筑,建筑面积100平方米。二层塔壁镶嵌着八面石碑,刻有当时冀鲁豫边区党、政、军***亲书的碑文和为革命牺牲的925位烈士的英名录,其中师级干部3名,团级干部10名,营级干部6名,连级干部9名,排级干部102名,班长和战士643名。纪念室中悬挂着毛泽东、周恩来、朱德同志亲笔书写的挽联和部分烈士的照片、事迹。园中北首是鲁西北全体党政军民1945年敬修的肖永智、张炳元、史钦琛等烈士陵23座,园内苍松翠柏,冬夏常青,白杨参天,果树成方,鲜花盛开。整个陵园庄严肃穆,生机勃勃,是聊城市广大干部群众接受革命传统教育的重要场所。

范县现辖2个镇、10个乡:城关镇、濮城镇、辛庄乡、杨集乡、陈庄乡、白衣阁乡、王楼乡、颜村铺乡、龙王庄乡、陆集乡、张庄乡、高码头乡濮城镇位于范县西部,南临黄河,北依金堤。面积44平方千米,人口68万人(2005年)。辖玉张西、潘庄、南关、南街、董桑庄、毛营、西关、西街、北关、北街、东街、东关、于楼、沟寨、周庄、罗楼、高寺、罗庄、王路庄、苏庄、军寨、双碾、郝庄、玉张东、景庄、红庙、巩庄、高庄、沈庄、吴庄、五零、后毕庄、前毕庄、簸箕张庄、刘坑东、刘坑西、刘坑、文早、刘早、陈老庄、徐庄、卢庄、马路庄、前三里、后三里、南楼、王刀、城角、葛楼、蚕王庙、五罗徐51个行政村。全乡辖辛庄、小里岩、大里岩、董家庄、石瓮、南要子、小峪、达柯、松树岭、洪河漕、凉沟桥、小切、井子、五弓、小寺、寺掌峪、栾庄、北要子、张家刊、东西坪、张庄、焦家垴、冀南沟、白土岭、桃王庄、西高家庄、胡仁、瓦瓮、大王庙、菩萨崖、曹家庄、黑水坪、米汤崖、牛道、大洛水、朱砂洞、苏家嘴、李家嘴,共38个行政村、77个自然山庄杨集乡辖54个村委会:前后店村、前街村、后街村、杨庄村、东场村、刘庄村、罗楼村、后王庄村、王辛店村、刘辛店村、李辛店村、中辛店村、东辛店村、民义村、东桑庄村、西桑庄村、前李胡村、西牛桥村、中牛桥村、东牛桥村、唐梁庄村、丁胡庄村、北李桥村、中李桥村、南李桥村、位堂村、温小屯村、前小屯村、十里庄村、九里庄村、芝铁炉村、任庄村、灵奶奶庙村、马庙村、曹庄村、八里庄村、姚坊村、葛庄村、焦庄村、凌花店村、李叶庄村、洪窑村、边郭庄村、苗王庄村、前马桥村、李马桥村、王马桥村、陈庄村、付马厂村、齐马厂村、吴马厂村、宋马厂村、宋洼村、邢庄村

  侯姓,中国百家姓之一。一部分源于姬姓,一部分源于少数民族的改姓。最初主要聚集在河南山东,后分布全国各地。

  侯姓源出有:

  源流一

  出自姬姓。以爵位为氏。据《新唐书·宰相世系表》所载:我国历史上三千多年前的晋国,是周成王小弟唐叔虞的封国。而侯氏正是出自晋国的公族。春秋时期晋国的公族晋哀侯和他的弟弟被晋武公所杀,他们的子孙便迁居他国,而且以祖先的爵位为姓,是为侯姓。

  源流二

  出自姒姓。据《姓氏考略》云:夏后氏的后裔有的被封于侯,子孙以地为氏,称为侯氏。

  侯姓

  源流三

  为鲜卑族复姓所改。据《魏书·官氏志》所载,南北朝时,北魏有代北复姓侯奴氏、侯伏氏,进入中原后皆改为汉字单姓"侯"氏。最早的一支是上古时期仓颉的后代,据《汉上谷长史侯相碑》所记载:“侯氏,出自仓颉之后。”仓颉,即苍颉,史书中说他是黄帝的史官,是汉字的创始者。相传他是今河南南乐县人。《周地记》说:“仓颉姓侯冈氏,名颉”。他的后代有一支住在冯翊衙县(今陕西白水县),简称为侯氏。

  源流四

  来自叔段。春秋时,郑国的叔段因要谋反的动机被哥哥庄公发觉而讨伐他,他逃到共这个地方,被称做共叔段,他死后,郑庄公赐其子孙共仲为侯氏。据《史记·晋世家》记载,晋国是公元前11世纪西周分封的姬姓诸侯国,建都于唐(今山西翼城西)。至春秋初期,晋昭侯分封叔父成师于曲沃,造成分裂局面,历孝侯、鄂侯、哀侯、小子侯,至晋侯缗,于公元前678年被曲沃武公(即晋武公)杀死,其子孙逃难到其他诸侯国,以祖上原来的爵号“侯”为姓氏,又形成一支侯氏。

  源流五

  黄帝时史官仓颉的子孙有以侯为氏者。仓颉也称苍颉,原姓侯冈,名颉,号史皇氏,是传说为黄帝的史官,汉字的创造者,被后人尊为中华文字始祖。在位起讫:前4637—前4596年。 生卒年:前4666—前4596年。

  如照系出史皇氏,仓帝史皇姬名冈,字颉,后为侯氏的说法。那侯姓的来源真是非常久远了。

  河南密县仓祖的正传后代、孔门弟子郢公、字炎宋,因葬于仓祖坟旁而被追封为侍圣公爵。郢公炎宋列昭字辈共七十六代。当郢祖拜学孔门时,孔子谓之曰:“侯氏世有功德于民乎?盖郢始祖造字以有书契,代结绳正无穷功德也。”侯氏世家有不世功德于民,大都是因为郢祖的先人发明了汉字,以字记录代替了结绳记事。

  东汉光武年间,大臣侯霸(字君房),因是郢公炎宋的十八世正传后代,官至东汉尚书令,晋爵关内侯。到了元朝,郢公炎宋的第五十二代子孙侯聚,皇元被追封为武略将军,第五十三代子孙侯俊和第五十四代子孙侯江也被追封为武略将军,五十五世侯德山(祖籍河南开封府登封市东20里侯楼),敕封武略将军,巡检两县。这就是被后辈称为德山祖先的三代子孙。这三代子孙繁衍生息,遍及全国不少州郡。

  侯姓还有一支也出自姬姓,据《金乡长侯成碑》记载,春秋初期,郑庄公的弟弟叔段因谋反,为郑庄公所伐,先逃到鄢,又逃到共(今河南辉县),故又称共叔段。共叔段死后,郑庄公赐他的儿子共仲姓侯,从而又形成一支侯氏。

  侯方域故居

  侯氏中还有一支是少数民族姓氏所改。《通志·氏族略》所记,鲜卑族中有一支部落,原为复姓“侯莫陈氏”,北魏孝文帝于494年迁都洛阳后,由于其后裔逐渐被汉族同化,于是将姓氏省略为单姓,将其改为侯氏。由此可得知,侯姓也是一个多民族的姓氏。

  字辈排行

  湖南湘潭侯氏字辈:“衡州太守裔建业盛冈林文武多俊杰历朝列晋绅忠恕泽洪广贻廉德懋光英华辉上国贤达显荣昌肇唐勋烈继绍宋典型彰培植锤名士修齐兆福祥”。

  湖南岳阳侯氏字辈:“士业奇仁玉文华焕楚邦家声芳大振国泽庆平章克象昭民德承荣献俊良光先启佑永万代锡蕃昌”。

  湖南张家界侯氏字辈:“宗德启万世”。

  湖南会泽侯氏字辈:“开堂世明金”。

  山东菏泽侯氏字辈:“天朴文继广存凯”。

  山东聊城侯氏字辈:“树新云(明)学长金”。

  山东滕州侯氏字辈:“宜致贺钦成绍宗训”。

  山东泰安侯氏字辈:“文诏安希培方存衍传明”。

  山东泰安侯氏一支:“德圣金(大)立润林焕培镇清树兴毓传继广”。

  山东威海侯氏字辈:“伟元林凤常世在……”

  山东东平侯氏字辈:“元云延家庆照绪玉生恒”。

  山东邹城侯氏字辈:“仁义礼智信……”

  山东侯家洼侯氏字辈:“加中天德文国”。

  山东陵县侯氏字辈:“长立庆(清)金玉宏”。

  山东张店侯氏字辈:“宜连其祥德方正光延长”。

  山东成武侯氏字辈:“祥光照世玉庆衡昌”。

  山东诸城侯氏字辈:“金水木火土……”

  山东郓城侯氏字辈:“仰宪本善良传继振安邦宏文庆世远繁衍大宝光”。

  山东济南侯氏字辈:“文奇廷代殿连登家运昌盛国永承”。

  山东汶上侯氏字辈:“熙朝召(凤)现典圣代涣文章”。

  山东枣庄侯氏字辈:“琴慎宜志贺钦成绍中迅(顺)昭瑞勇明清”。

  山东梁山侯氏字辈:“熙朝昭宪典圣代涣文章孝由蓝亭”。

  山东日照侯氏字辈:“作加永学……”

  山东高密侯氏字辈:“明记开文运家升气进阳国恩传世远祖德延年昌。

  山东侯氏一支字辈:“明纪开文运家升旗进扬国恩传世远祖德延年昌”。

  山东侯氏一支字辈:“云巨宝玉长”。

  山东侯氏一支字辈:“月峰志……”

  山东侯氏一支字辈:“恩普照永光”。甘肃武威侯氏字辈:“国泰景文光天中华”。

  甘肃永昌侯氏字辈:“尚作有文玉”。

  甘肃兰州侯氏字辈:“正永言孝思”。

  甘肃庆阳侯氏字辈:“占胜吉永长远”。

  甘肃永昌侯氏字辈:“尚作有文玉”。

  甘肃武威侯氏字辈:“国泰景文光天中华”。

  河南信阳侯氏字辈:“德功作以培久”

  河南濮阳范县侯氏字辈:“……耕存;熙(守)朝兆宪典,胜代换文章,孝友兰廷贵,忠良玉佃芳 ”

  河南南阳侯氏字辈:“焕清更读传家保”。

  河南周口侯氏字辈:“克振家为广习汝崴国邦”。

  河南安阳侯氏字辈:“进国守三邦钦庭大永西金书新得贵玉立自中和”。

  河南侯氏一支字辈:“庆家松文宪天”。

  河南侯氏一支字辈:“峻伯秀……”

  河南侯氏一支字辈:“国广……”

  河南侯氏一支字辈(通许县后闫台村):“守儒世家传,君彦绪启;扬乃祖宏德,诗礼永昭”

  江苏淮安侯氏字辈:“靖瞻景龙如尧秉一梦万秀良家庭其吉”。

  江苏丰县侯氏字辈:“加中天德文国……进树仰贻祥西光承庆方”。

  江苏徐州侯氏字辈:“提敬本先立永正明长清”。

  江苏连云港侯氏字辈:“怀朝安邦治国立业兴家”。

  江苏淮安侯氏字辈:“靖瞻景龙如尧秉一梦万秀良家庭其吉。

  江苏沛县侯氏字辈:“孝昌……”

  辽宁辽阳侯氏字辈:“明春……”

  辽宁鞍山侯氏字辈:“文明礼兴云会(慧)丰宝同安庆福林”。

  辽宁抚顺侯氏字辈:“玉立……”

  辽宁新民侯氏字辈:“勇广德财……”

  辽宁锦州侯氏字辈:“占国……”

  河北邯郸侯氏字辈:“挺进培永正明长清(久)”。

  河北廊坊侯氏字辈:“元国克……”

  河北侯氏一支字辈:“天廷云久书”。

  河北南宫一支字辈:“成-赐云香庆瑞……”

  安徽砀山侯氏字辈:“体敬本先力推到石云广玉世继长中振”。

  安徽濉溪孙疃侯家庄侯氏字辈:战文计西思道青长(常)法万世明金玉满堂宏

  安徽芜湖侯氏字辈:“大之道在…昌清……”

  安徽蒙城侯氏字辈:“树志学”

  安徽淮南侯氏字辈:“传志兰继培书香”。

  陕西长安侯氏字辈:“本万奋育……”

  陕西西安侯氏字辈:“明德开文运安天惠道兴”。

  陕西宝鸡侯氏字辈:“英海文”。

  湖北荆门侯氏字辈:“光昌闲……”

  湖北公安侯氏字辈:“礼义柱明贤”。

  贵州毕节侯氏字辈:“学一申国天青正世光元敦廷肇基尚先泽允安全定治昌文德明良庆毓贤官兴忠俊彦广济福长延”。

  重庆永川侯氏字辈:“登三仕朝廷联隆增光明明良世代长文武……”

  海南文昌侯氏字辈:“儒志文芳运惠元亨升秀邦之汉敷荣国有祯”。

  云南会泽侯氏字辈:“开堂世明金”。

  四川宜宾侯氏字辈:“技士思修己远宗政策长”。

  江西鹰潭侯氏字辈:“严锡川山斗心正元茂福”。

  广东揭阳侯氏字辈:“德泽祥光发”。

  新疆乌鲁木齐侯氏字辈:“庆兆旭……”

  台湾嘉义下双溪、二重港、三寮湾、潭底、土库圳、头厝侯氏字辈:主支辈行:“昭伯久武尔君延志成信礼光振耀奕世数达万邦丕乃高第”;

  主支字行:“肇仰懋玉启士锡国文章有意可以立名大业维新”;

  杨厝正矩支派:“振起家声祖基恢宏”;

  深安海支派:“天昌国仕启子孙贤继志奕世起簪缨”。

  吉林东辽、辽宁海城侯氏字辈:“天登君世进从克永清廷振瑞维耀远富嘉庆荣常述祥忠余业武国建彦昌”。

  天津侯氏一支字辈:“学颜庭……”

  侯氏一支字辈:“振家传书德立志庆天长”。

  侯氏一支字辈:“文广家福郭孝礼养”。

  侯氏一支字辈:“民安长居正恩普兆荣光”。

  河南新乡市封丘县曹岗乡李和村侯氏一支字辈:“立正玉广献士青红振家邦”。

  重庆丰都社坛镇大堡乡侯氏一支字辈:“德广东先……”。

  

山西大同市浑源县字辈:"兵新耀宝"

  广西三江侯氏一支字辈:“邦正朝安泰,家兴国盛昌祥开明世代,瑞启照宗芳”

  安徽宣城侯氏字辈(湖北下江南)“文今天开华,万年长启德,有信再侯家,”

  天津蓟县侯氏字辈:“光宗路大广,年金荣全振”

至2014年,范县下辖7个镇、5个乡:城关镇、濮城镇、高码头镇、龙王庄镇、王楼镇、辛庄镇、杨集乡、白衣阁乡、陆集乡、张庄乡、颜村铺乡、陈庄镇。 乡镇下辖城关镇金村、张扶村、西张青营村、赵亭村、义和庄村、东李庄村、付亭村、西李庄村、北杨铺村、李庄村、朱崮堆村、仝庄村、段庙村、城关镇老城第一类似居委会、城关镇老城第二类似居委会、城关镇老城第三类似居委会、城关镇老城第四类似居委会、城关镇新区第一居委会、城关镇新区第二类似居委会濮城镇玉张西村、潘家庄村、南关村、南街村、董桑庄村、毛营村、西关村、西街村、北关村、北街村、东街村、东关村、于楼村、沟寨村、周庄村、罗楼村、高寺村、罗庄村、王路庄村、西苏庄村、军寨村、双碾村、郝庄村、玉东村、景庄村、红庙村、巩庄村、高庄村、沈庄村、吴庄村、五零村、后毕庄村、前毕庄村、西张村、刘坑东村、刘坑西村、新刘坑村、文早村、刘早村、陈老庄村、徐庄村、卢庄村、马路庄村、前三里村、后三里店村、南楼村、王刀村、城角村、南葛楼村、蚕王庄村、五罗徐村、第二矿区第一类似居委会辛庄乡后辛村、前辛村、倪庄村、碱高村、盆尧村、南庄村、安冯庄村、李桥村、杨庄村、高庄村、董庄村、豆庄村、前胡村、后胡村、祁庄村、葛刘庄村、刘葛庄村、乡毛岗村、乡罗庄村、西王庄村、大王庄村、乡丹徐庄村、柳元村、武盛庄村、东闫楼村、西闫楼村、张桥村、冯堤口村、姜堤口村、高芦庄村、叶庄村、曹楼村、朱李村、彭楼村、付庄村、高辛村、马棚村、大于庄村、毛楼村、河湾村、东绦河村、西绦河村、崔楼村、吴庄村、苏庄村、十五里村、南徐庄村、木庄村、靳庄村、石庄村、陈庄村、崔付孟村、孟洼村、闫庄村、西辛庄村、张庄村、韩庄村杨集乡前后店村、前街村、后街村、杨庄村、东场村、刘庄村、罗楼村、后王庄村、王辛店村、刘辛店村、李辛店村、中辛店村、乡东辛店村、民义村、东桑庄村、西桑庄村、前李胡村、西牛桥村、中牛桥村、东牛桥村、唐梁庄村、丁胡庄村、北李桥村、中李桥村、南李桥村、位堂村、温小屯村、前小屯村、十里庄村、九里庄村、芝铁炉村、任庄村、灵奶奶庙村、马庙村、曹庄村、八里庄村、姚坊村、葛庄村、焦庄村、凌花店村、李叶庄村、洪窑村、边郭庄村、苗王庄村、前马桥村、李马桥村、王马桥村、陈庄村、付马厂村、齐马厂村、吴马厂村、宋马厂村、宋洼村、邢庄村陈庄镇东陈庄村、群坊村、顾庄村、韩徐庄村、西朱庄村、胡屯村、程朱庄村、李庄村、刘楼村、杨楼村、郭庄村、郝庄村、刘张枣坡村、朱张东枣坡村、朱张西枣坡村、王张枣坡村、后张枣坡村、亚固堆枣坡村、韩庄村、大辛庄村、高侣庄村、潘庄村、胡庄村、杨吴庄村、张顾屯村、邢庙村、刘烟墩村、廖烟墩村、羊二庄村、黄营村、东宋楼村、贾刘石村、后张庄村、西许楼村、程庄村、南曹楼村、张康楼村、谢楼村、肖庄村、荣庄村、前张枣坡村、狄庄村、西宋楼村、安兴寺村、赵庄村、罗庄集村、高庄村、史楼村、廖桥村、王庄村、后双庙村、前双庙村、姚庄村、胡家庄村、后油坊村、前油坊村、仁和庄村、崔胡同村、陆庄村、刘桥村、杨庄村、张屯村、李烟墩村、南羊庄村、小辛庄村、刑庄村、孙庄村白衣阁乡白衣西街村、白衣北街村、白衣南街村、杏子铺东街村、柳行头北街村、白衣东街村、杏子铺北街村、杏子铺西街村、陈楼村、殷庄村、东张庄村、西吴庄村、东吴庄村、钱樊姜村、柳行头西街村、柳行头东街村、东赵庄村、西赵庄村、北辛庄村、焦庄村、韩庄村、北张庄村、明庄村、甜水井村、胡楼村、辛庄集村、后朱庄村、司王庄村、孙楼村、临黄集西街村、临黄集北街村、刘屯村、前朱庄村、代庄村、时永集村、四合村、郑王庄村、孙庄村、十八里铺村、董楼村、丁庄村、于楼村、郭庄村、吴屯村王楼镇王楼村、西李庄村、皇姑庙村、七李堂村、东李庄村、赵菜园村、宋海村、路庄村、前曹楼村、后曹楼村、金牙头村、申牙头村、肖牙头村、张牙头村、王菜园村、葛庄村、叶庄村、耿庄村、仁堂村、苏庄村、田窑村、汲庄村、野陈村、鲁庄村、建林村、张杨陈村、任庄村、东张村、赵海村、孙刘黄村、马庄村、卢寨村、永王村、后楼村、许堂村、李康店村、马楼村、大赵村颜村铺乡西南街村、东南街村、林堂村、西北街村、东北街村、马 庄村、胡王庄村、前五常村、后五常村、卓楼村、葛庄村、教场村、卓高王村、侯庄村、谢庄村、胡楼村、赵耿王村、杨耿王村、前冯崮村、中冯崮村、后冯崮村、吕庄村、八里庄村、东于庄村、赵楼村、姜麻口村、钟麻口村、李麻口村、祁麻口村、郭麻口村、王麻口村、前玉皇庙村、后玉皇庙村、孙庄村、徐庄村、于林头村、高常庄村、刘郎庄村、姬楼村、蒋庄村、何庄村、范庄村、程店村、东张村、西于庄村龙王庄镇龙王庄村、李楼村、前祝庄村、后祝庄村、高庄村、徐庄村、林庄村、东赵庄村、朱庄村、侯桥村、刘桥村、顾庄村、胡楼村、尚袁庄村、前孙庄村、后孙庄村、蔡潭村、蔡庄村、祝桥村、徐胡同村、侯庄村、高集村、李鲁元村、万庄村、吴桥村、义和庄村、付金堤村、张大庙村、胡洼村、北曹楼村、田柳寺村、邢楼村、柏庄村、北张庄村、梁庄村、东于楼村、西于楼村、孟楼西街村、后刘庄村、汉张村、徐楼村、寇庄村、兴峰寺村、孟楼东街村、刘楼村、袁庄村、闫庄村、西赵庄村、任楼村、牛楼村、杨庄村、邢庄村、栖凤楼村、王楼村、魏胡同村、房麻口村、高菜园村、南马庄村、陈麻口村、王庄村、韩麻口村、苏闫村、小屯村、西屯村、中屯村、东屯村、张楼村、北杨寺村、前刘庄村陆集乡陆集村、北杨庄村、后石村、石大庙村、前王楼村、坑东许楼村、坑西许楼村、马路口村、乡东菜园村、西菜园村、前张赵村、王耿白村、林楼村、张河涯村、东吴老家村、西吴老家村、西吴庄村、李盘石村、刘庄村、柯沙窝村、丁沙窝村、前军张村、中军张村、后军张村、石王野村、张斗还村、丁石王村、白庄村、曹庄村、祝庄村、前刘楼村、东张庄村、七窗户村、刘堂村、孙楼村、孙堤口村、吴夏庄村、后王楼村、刘绍武村、胡庄村、田崮堆村、南杨庄村、王子于村、武寺庄村、王奎东村、前石胡同村张庄乡前张庄村、西李庄村、范自富村、黄吕庄村、吕楼村、王庄村、张弓村、后张庄村、段楼村、张万村、葛楼村、范堂村、于集村、范祝庄村、前李楼村、四合村、罗口村、东陈楼村、闵子墓村、王德龙村、杨堂村、后李楼村、江庄村、孔庄村、冯潭村、大李庄村、崔楼村、夏庄村、西白堂村、东白堂村、于庄村、杜吕庄村、旧城村、王英庄村、东辛庄村、双庙朱村、蒋庄村、李菜园村、朵庄村、前房庄村、后刘楼村、蒲笠崮堆村、后房庄村、田老庄村、凤凰岭村、赵庄村、路庄村、杨楼村、许楼村、储洼村、杨沙窝村、江楼村、南高庄村、官路村、张沙窝村高码头镇高码头村、苗庄村、袁庄村、前范庄村、王堂村、周堂村、范段楼村、陈堂村、薛堂村、孔河村、大丁庄村、三教堂村、寇庄村、乔洼村、大王庄村、大孙楼村、阳谷段村、高孟庄村、中范庄村、张吴庄村、候庄村、老范庄村、南张庄村、范张楼村、陈高庄村、赵楼村、北丁庄村、北张庄村、七里河村、宋楼村、陈丁庄村、杨楼村、东孙庄村、江庄村、牛楼村、范农官村、曹庄村、孙瓦屋村、丁河涯村、丁大寺村、后石楼村、前石楼村、后高湾村、前高湾村、黄范庄村、仲庄村、葛口村、分化台村、三合村、宋名口村、牛口村、冀庄村

  首先纠正你,范县现辖12个乡镇(2个镇、10个乡),不是13个。因为2005年11月2日,根据濮阳市政府第三十七次常务会议精神:撤销范县孟楼乡,其行政区域并入龙王庄乡。12个乡镇分别是:城关镇、濮城镇、辛庄乡、杨集乡、陈庄乡、白衣阁乡、王楼乡、颜村铺乡、龙王庄乡、陆集乡、张庄乡、高码头乡。县人民政府原驻樱桃园,现已迁至新区(范县城关镇)。

  城关镇

  辖13个村委会:金村、张扶村、西张青营村、赵亭村、义和庄村、东李庄村、付亭村、西李庄村、北杨铺村、李庄村、朱崮堆村、仝庄村、段庙村;老城第一虚拟居委会、老城第二虚拟居委会、老城第三虚拟居委会、老城第四虚拟居委会、新区第一虚拟居委会、新区第二虚拟居委会。

  濮城镇

  辖51个村委会:玉张西村、潘庄村、南关村、南街村、董桑庄村、毛营村、西关村、西街村、北关村、北街村、东街村、东关村、于楼村、沟寨村、周庄村、罗楼村、高寺村、罗庄村、王路庄村、苏庄村、军寨村、双碾村、郝庄村、玉张东村、景庄村、红庙村、巩庄村、高庄村、沈庄村、吴庄村、五零村、后毕庄村、前毕庄村、簸箕张庄村、刘坑东村、刘坑西村、刘坑村、文早村、刘早村、陈老庄村、徐庄村、卢庄村、马路庄村、前三里村、后三里村、南楼村、王刀村、城角村、葛楼村、蚕王庙村、五罗徐村;濮城镇第二矿区。

  辛庄乡

  辖57个村委会:后辛村、前辛村、倪庄村、碱高村、盆尧村、南庄村、安冯庄村、李桥村、杨庄村、高庄村、董庄村、豆庄村、前胡村、后胡村、祁庄村、葛刘庄村、刘葛庄村、毛岗村、罗庄村、西王庄村、大王庄村、丹徐庄村、柳元村、武盛庄村、东闫楼村、西闫楼村、张桥村、冯堤口村、姜堤口村、高芦庄村、叶庄村、曹楼村、朱李村、彭楼村、付庄村、高辛村、马棚村、大于庄村、毛楼村、河湾村、东绦河村、西绦河村、崔楼村、吴庄村、苏庄村、十五里村、南徐庄村、木庄村、靳庄村、石庄村、陈庄村、崔付孟村、孟洼村、闫庄村、西辛庄村、张庄村、韩庄村。

  杨集乡

  辖54个村委会:前后店村、前街村、后街村、杨庄村、东场村、刘庄村、罗楼村、后王庄村、王辛店村、刘辛店村、李辛店村、中辛店村、东辛店村、民义村、东桑庄村、西桑庄村、前李胡村、西牛桥村、中牛桥村、东牛桥村、唐梁庄村、丁胡庄村、北李桥村、中李桥村、南李桥村、位堂村、温小屯村、前小屯村、十里庄村、九里庄村、芝铁炉村、任庄村、灵奶奶庙村、马庙村、曹庄村、八里庄村、姚坊村、葛庄村、焦庄村、凌花店村、李叶庄村、洪窑村、边郭庄村、苗王庄村、前马桥村、李马桥村、王马桥村、陈庄村、付马厂村、齐马厂村、吴马厂村、宋马厂村、宋洼村、邢庄村。

  陈庄乡

  辖67个村委会:东陈庄村、群坊村、顾庄村、韩徐庄村、西朱庄村、胡屯村、程朱庄村、李庄村、刘楼村、杨楼村、郭庄村、郝庄村、刘张枣坡村、朱张东枣坡村、朱张西枣坡村、王张枣坡村、后张枣坡村、亚固堆枣坡村、韩庄村、大辛村、高侣庄村、潘庄村、胡庄村、吴庄村、顾屯村、邢庙村、刘烟墩村、廖庄村、北羊庄村、黄营村、东宋楼村、贾刘石村、后张庄村、西许楼村、程庄村、南曹楼村、张康楼村、谢楼村、肖庄村、荣庄村、前张枣坡村、狄庄村、西宋楼村、安兴寺村、赵庄村、罗庄集村、高庄村、史楼村、廖桥村、王庄村、后双庙村、前双庙村、姚庄村、胡家庄村、后油坊村、前油坊村、仁和庄村、崔胡同村、陆庄村、刘桥村、杨庄村、张屯村、李烟墩村、南羊庄村、小辛庄村、刑庄村、孙庄村。

  白衣阁乡

  辖65个村委会:白衣西街村、白衣北街村、白衣南街村、子铺东街村、柳行头北街村、白衣东街村、杏子铺北街村、杏子铺西街村、陈楼村、殷庄村、东张庄村、西吴庄村、东吴庄村、钱樊姜村、柳行头西街村、柳行头东街村、东赵庄村、西赵庄村、北辛庄村、焦庄村、韩庄村、北张庄村、明庄村、甜水井村、胡楼村、辛庄集村、后朱庄村、司王庄村、孙楼村、临黄集西街村、临黄集北街村、刘屯村、前朱庄村、代庄村、时永集村、四合村、郑王庄村、孙庄村、十八里铺村、董楼村、丁庄村、于楼村、郭庄村、吴屯村。

  王楼乡

  辖38个村委会:王楼村、西李庄村、皇姑庙村、七李堂村、东李庄村、赵菜园村、宋海村、路庄村、前曹楼村、后曹楼村、金牙头村、申牙头村、肖牙头村、张牙头村、王菜园村、葛庄村、叶庄村、耿庄村、仁堂村、苏庄村、田窑村、汲庄村、野陈村、鲁庄村、建林村、张杨陈村、任庄村、东张村、赵海村、孙刘黄村、马庄村、卢寨村、永王村、后楼村、许堂村、李康店村、马楼村、大赵村。

  颜村铺乡

  辖45个村委会:西南街村、东南街村、林堂村、西北街村、东北街村、马庄村、胡王庄村、前五常村、后五常村、卓楼村、葛庄村、教场村、卓高王村、侯庄村、谢庄村、胡楼村、赵耿王村、杨耿王村、前冯崮村、中冯崮村、后冯崮村、吕庄村、八里庄村、东于庄村、赵楼村、姜麻口村、钟麻口村、李麻口村、祁麻口村、郭麻口村、王麻口村、前玉皇庙村、后玉皇庙村、孙庄村、徐庄村、于林头村、高常庄村、刘郎庄村、姬楼村、蒋庄村、何庄村、范庄村、程店村、东张村、西于庄村。

  龙王庄乡

  辖69个村委会:龙王庄村、李楼村、前祝庄村、后祝庄村、高庄村、徐庄村、林庄村、东赵庄村、朱庄村、侯桥村、刘桥村、顾庄村、胡楼村、尚袁庄村、前孙庄村、后孙庄村、蔡潭村、蔡庄村、祝桥村、徐胡同村、侯庄村、高集村、李鲁元村、万庄村、西赵庄村、任楼村、吴桥村、义和庄村、付金堤村、张大庙村、胡洼村、北曹楼村、田柳寺村、邢楼村、柏庄村、北张庄村、梁庄村、东于楼村、西于楼村、孟楼西街村、后刘庄村、汉张村、徐楼村、寇庄村、兴峰寺村、孟楼东街村、刘楼村、袁庄村、闫庄村、牛楼村、杨庄村、邢庄村、栖凤楼村、王楼村、魏胡同村、房麻口村、高菜园村、南马庄村、陈麻口村、王庄村、韩麻口村、苏闫村、小屯村、西屯村、中屯村、东屯村、北杨寺村、张楼村、前刘庄村。

  陆集乡

  辖46个村委会:陆集村、北杨庄村、后石村、石大庙村、前王楼村、坑东许楼村、坑西许楼村、马路口村、东菜园村、西菜园村、前张赵村、王耿白村、林楼村、张河涯村、东吴老家村、西吴老家村、西吴庄村、李盘石村、刘庄村、柯沙窝村、丁沙窝村、前军张村、中军张村、后军张村、石王野村、张斗还村、丁石王村、白庄村、曹庄村、祝庄村、前刘楼村、东张庄村、七窗户村、刘堂村、孙楼村、孙堤口村、吴夏庄村、后王楼村、刘绍武村、胡庄村、田崮堆村、南杨庄村、王子于村、武寺庄村、王奎东村、前石胡同村。

  张庄乡

  辖55个村委会:前张庄村、西李庄村、范自富村、黄吕庄村、吕楼村、王庄村、张弓村、后张庄村、段楼村、张万村、葛楼村、范堂村、于集村、范祝庄村、前李楼村、四合村、罗口村、东陈楼村、闵子墓村、王德龙村、杨堂村、后李楼村、江庄村、孔庄村、冯潭村、大李庄村、崔楼村、夏庄村、西白堂村、东白堂村、于庄村、杜吕庄村、旧城村、王英庄村、东辛庄村、双庙朱村、蒋庄村、李菜园村、朵庄村、前房庄村、后刘楼村、蒲笠崮堆村、后房庄村、田老庄村、凤凰岭村、赵庄村、路庄村、杨楼村、许楼村、储洼村、杨沙窝村、江楼村、南高庄村、官路村、张沙窝村。

  高码头乡

  辖51个村委会:高码头村、袁庄村、前范庄村、王堂村、周堂村、范段楼村、陈堂村、堂村、孔河村、大丁庄村、三教堂村、寇庄村、乔洼村、大王庄村、大孙楼村、阳谷段村、高孟庄村、中范庄村、张吴庄村、候庄村、老范庄村、南张庄村、范张楼村、陈高庄村、赵楼村、北丁庄村、北张庄村、七里河村、宋楼村、陈丁庄村、杨楼村、东孙庄村、江庄村、牛楼村、范农官村、曹庄村、孙瓦屋村、丁河涯村、丁大寺村、后石楼村、前石楼村、后高湾村、前高湾村、黄范庄村、仲庄村、葛口村、分化台村、三合村、宋名口村、牛口村、冀庄村。

胡王庄村是河南省濮阳市范县颜村铺乡下辖的行政村,城乡分类代码为210,为乡中心区。区划代码为410926205207,居民身份证号码前6位为410926。邮政编码为457000,长途电话区号为0393,车牌号码为豫J。胡王庄村与林堂村、马庄村、前五常村、后五常村、卓楼村、葛庄村、教场村、乡卓高王村、侯庄村、乡谢庄村、乡胡楼村、赵耿王村、杨耿王村、前冯崮村、中冯崮村、后冯崮村、吕庄村、八里庄村、东于庄村、赵楼村、姜麻口村、钟麻口村、李麻口村、祁麻口村、郭麻口村、王麻口村、前玉皇庙村、后玉皇庙村、孙庄村、徐庄村、于林头村、高常庄村、刘郎庄村、姬楼村、蒋庄村、何庄村、范庄村、程店村、东张村、西于庄村、颜村铺村相邻。

胡王庄村附近有濮阳毛楼生态旅游区、颜村铺革命旧址、丹朱墓、名泉温泉度假村、冀鲁豫边区纪念馆、丹朱文化遗址等旅游景点。有范县大米、濮城滑脊汤、范县大包子、范县花生、切馅烧卖等特产。

山东莘县有哪些遗址

  名胜古迹莘亭伊尹耕处 位于莘县莘亭镇大里王村西。莘亭,始建于汉代,后亭废基存,清康熙55年东昌知府程光珠书“莘亭伊尹耕处”,题曰...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