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玄与“三礼”》国学经典解读

栏目:资讯发布:2023-09-22浏览:3收藏

《郑玄与“三礼”》国学经典解读,第1张

郑玄与“三礼”

一、什么是礼

中国自古以来都被称为“礼仪之邦”,中国文化的核心是“礼乐文化”,中国人做人讲究“知书达礼”,待人接物要“彬彬有礼”“礼尚往来”,对待对手要“先礼后兵”,过年过节还要给长辈问安和“送礼”。总之,“礼”是中国历史文化的核心。

“礼”本指祭祀鬼神时的一种仪式。《说文解字》:“礼,履也,所以事神致福也。”后遂引申其义,作社会上一切礼仪之通称。就一般而言,习俗中家庭有奉“天、地、君、亲、师”:“天、地”代表生命的本源;“亲”是祖先家族本源;“君、师”是政教本源。人情不能无本,荀子谓之为“礼”之三本。人都有欲望,同样也都有满足自己欲望的需求,如果欲望没有“界限”和“分际”,则必然你争我夺,引起社会纷乱,所以古之君师定出“礼”来“规范”“约束”其下,因此有“贵贱等级”、“长幼次序”,甚至以“礼”来“正君臣”“正父子”“正兄弟”“和夫妇”“设制度”。儒家以“礼”为治乱之根本。

“三礼”是指三部儒家经典:《周礼》《仪礼》和《礼记》。汉武帝立“五经博士”,其中的“礼经”指《仪礼》。东汉时期,著名的经学大师郑玄为《周礼》《仪礼》礼记》作注释,并写了《三礼目录》一书,因此才有了“三礼”之名。到了唐代,“三礼”被列入“九经”,至此成为官方法定的儒学经典。

二、《周礼》

《周礼》原名《周官》,在汉代属于古文经学。王莽时期,刘歆为国师,将《周官》改称《周礼》,并设立了博士在太学教授。东汉末,经学大师郑玄为《周礼》作注,《周礼》一跃而居《三礼》之首,成为儒家经典之一。《周礼》全书约45000多字,原为六篇,即《天官》《地官》《春官》《夏官》《秋官》《冬官》,西汉时期因第六篇《冬官》亡佚,后补入《考工记》以代之。《周礼》的作者在书中构置了一个庞大的官制体系,六篇即代表六个职官系统,是整个官制体系的中枢,用天地四时配之,并详细叙述其官名,以及各自的职掌。六官之外,书中列出的官职有360多个。这360多个官职既有六官的属官,也有地方官和职事官。六官与360多个属官及地方职事官,构成了由中央到地方基层组织以及各个行政机构之间既互相联系又相互制约的陈陈相因、井然有序的一整套国家政权模式。

《周礼》中规定:天官冢宰即太宰,为六官之首,尊为百官之长。“掌建邦之六典,以佐王治邦国”。他作为王的副手,主管朝廷及宫廷事务,负责统领百官。地官司徒为教官,其主要职掌教典,所谓“乃立地官司徒,使帅其属而掌邦教,以佐王安扰邦国”(《周礼•地官司徒》)。地官之长为大司徒,大司徒总的职责是“掌建邦之土地之图与人民之数,以佐王安扰邦国”,相当于后世的户部,主管全国的土地、户口,负责土地分配、赋税及民政事务。春官宗伯为礼官,其主要职掌礼典,所谓“乃立春官宗伯,使帅其属而掌邦礼,以佐王和邦国”(《周礼•春官宗伯》)。春官之长为大宗伯,其职务是“掌建邦之天神、人鬼、地示之礼”,相当于后世的礼部,主管祭祀、朝会、礼乐、天文历法、车马仪仗等事务。夏官司马为政官,其主要职掌政典。所谓“乃立夏官司马,使帅其属而掌邦政,以佐王平邦国”(《周礼•夏官司马》)。夏官之长为大司马,负责军政,“帅其属而掌邦政,以佐王平邦国”,具体职掌包括征伐、作战、田猎、训练、军赋征收等,相当于后世之兵部尚书。秋官司寇为刑官,其主要职掌刑典。所谓“乃立秋官司寇,使帅其属而掌邦禁,以佐王刑邦国,刑官之属”(《周礼•秋官司寇》)。秋官之长为大司寇,“掌邦禁,以佐王刑邦国”,主管刑法、诉讼、治安、法务等具体事务,相当于后世的刑部尚书。冬官司空相当于后世的工部。由于《周礼•冬官》原文早已亡佚,所以冬官的具体职掌不甚清楚。相传西汉河间献王刘德因《周官》六官缺《冬官》篇,遂以《考工记》补入。《考工记》的内容是叙述百工及土木建筑之事的,因此以《考工记》替补的冬官相当于后世的工部,主官为大司空,主管百工、营造等。

《周礼》曾对中国古代社会历史产生过重要影响。首先,《周礼》是后世社会变法的重要思想资源。从汉代开始,有不少政治家和思想家,都将《周礼》作为推行社会政治改革方案的理论依据,或者作为制定法律制度的重要参照。最早以《周礼》为蓝本推行政治体制改革的是西汉末年的王莽改制。由于王莽回避当时社会的主要矛盾,拘泥于《周礼》的刻板规定,犯了严重的教条主义错误,最终导致改制的失败。南北朝时期,西魏宇文泰执政,亦曾以《周礼》为模本实施 机构改革,并借鉴其中的田制规定,推行授田制度。北宋王安石“变法”,也标榜取法《周礼》,并作《周官新义》,详细阐述其基本政治理念。其次,《周礼》对后世王朝制度的形成具有深刻影响。历代王朝礼制的制定,大都与《周礼》有密切关系。如隋文帝创设“三省六部”制,其中“六部”设置,就是仿照《周礼》“六官”模式而成。唐代沿袭隋制,将六部定名为吏、户、礼、兵、刑、工,作为王朝中央官制的主体,一直为后世所遵循,直到清朝灭亡。此外,《周礼》对后世王朝都城布局,也有重大影响。唐代依照《周礼》建成“左祖右社,面朝后市”的都城格局。元代以《周礼》为范本建都北京,明清两朝沿用不废,并仿照《周礼》制度,增建天坛、地坛、日坛、月坛、先农坛等,最终奠定了后世北京城的城市布局。而《周礼》所蕴含的丰富的治国理政理念及管理技巧,也一直是后世政治家探索“经国济世”良方的重要参照。

三、《仪礼》

《仪礼》一书形成于东周时期。作者已无法考证,孔子对其作过修改,并传与弟子。汉代时,《仪礼》被称为《礼经》或《士礼》,《仪礼》的名称可能在东晋后才有。汉武帝立“五经博士”,传授的就是《士礼》。汉代整理出的《士礼》共十七篇,当时的学者对其排列的顺序有所不同。今天的《仪礼》十七篇是以郑玄注释的版本为准。《仪礼》一书十分繁杂,它记录了从远古到周代各种礼仪活动的详细仪式,讲述了各种社会规则,包括家族、朝会、宫廷中各种活动的规定,建筑、服饰、饮食、祭祀、交往、出行等日常生活中的规范,宗教、祭祀、政治、外交等活动的仪式准则等,其内容大致如下:

《士冠礼》:记述贵族男子二十岁时举行的加冠礼仪式 。《士昏礼》:记述贵族青年男女在家长的主持下缔传婚姻的一系列礼节仪式。《士相见礼》:记述贵族之间初次交往的礼节仪式。包括初次相见时的绍见、礼物、应对、复见等内容。《乡饮酒礼》:记载古代乡一级的行政组织定期举行的以尊长敬老为中心的宴饮活动。《乡射礼》:记载古代以乡为范围的射箭比赛大会的礼节仪式。《燕礼》:“燕礼”即“宴礼”,记述诸侯宴饮的礼节仪式,详细描述了宴饮时的酒具,君臣的席位,登堂入席、斟酒、宾主敬酒等的仪态。《大射仪》:记述诸侯国君主持的贵族参加的射箭比赛大会的具体礼仪。《聘礼》:记述国君派遣大臣到其他诸侯国进行礼节性访问的礼节仪式。《公食大夫礼》:记述国君以礼食招待来小聘的大夫的礼仪。《觐礼》:记述秋天诸侯觐见天子的礼节仪式。《丧服》:记述死者亲属在丧服、服期等礼仪上的差别。《士丧礼》和《既夕礼》:本为一篇,因为简册繁重而分为两篇,通常视《既夕礼》为《士丧礼》的下篇,记述士阶层的丧葬礼仪。《士虞礼》:记述士埋葬父母后返回家中举行的安魂礼。《特牲馈食礼》:记述士在家庙中祭祀祖祢的礼仪。《少牢馈食礼》与《有司彻》:记述卿大夫在家庙祭祀祖祢的礼仪。两者本为一篇,也因简册繁重分而为二。

这些篇目中,涉及上古贵族生活的各个方面,大致包含了古代的冠礼、婚礼、丧礼、祭礼、射礼、乡礼、觐礼、聘礼等8大类。其中,“冠以明成人,婚以合男女,丧以仁父子,祭以严鬼神,乡饮以合乡里,燕射以成宾主,聘食以睦邦交,朝觐以辨上下”,几乎囊括了古代贵族社会人际交往的所有领域,故被后人誉为“礼之经也”(清邵懿辰《礼经通论》)。古代中国正是通过对具体礼仪活动的规定体现了人际交往遵循的道德原则,确立了天子、诸侯、卿大夫、士人不同的社会等级,维护了贵族阶级的统治地位和社会秩序。

《仪礼》作为一部上古经书,文字虽然枯燥难懂,但对于后人了解古代社会历史,却有极高的学术价值。书中内容,从冠婚飨射,到朝聘丧葬,涉及古代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保留了很多远古流传下来的古代习俗、制度及礼仪传统,犹如一部古代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是后人了解古代社会生活的重要史料。《仪礼》所述古代礼制,不仅来源甚古,而且多涉及特定政治内涵,其中对古代宫室、车旗、服饰、饮食、丧葬等礼制内容及仪式程序的安排,叙述尤为详备,成为后世王朝制定相关礼仪制度的重要参照。因此,宋代以后,虽然《仪礼》一书在学界长期受到冷落,但在国家礼仪制度层面,始终被奉为“圣人之典”。从唐代的《开元礼》,到宋代的《政和五礼新仪》,再到明代的《大明集礼》,乃至《大清会典》,皇室成员的冠礼、婚礼、丧礼、祭礼,以及聘礼、觐礼等制度安排方面,都是以此书为蓝本,并加以适当损益而成。对现代人来说,《仪礼》所载内容虽不再流行,但该书对古代政治制度的叙述,却为我们了解古代社会生活的基本面貌,提供了重要参照。如,书中对古代丧服制度的详尽描述,就集中反映了西周宗法关系的制度内涵及其实质;又如,书中对乡射礼、乡饮酒礼的记叙,保留了古代村社当中的人际交往关系;而其中对各种仪式程序的描写,以及所用名物的称谓、用途及组合等方面的记载,尤为详备,为我们研究古人伦理观念、生活方式及社会风尚,提供了重要参考;书中还包含着丰富的上古词汇,为古代语言文字及古典文献学的研究,提供了极具价值的第一手文献资料。

四、《礼记》

今本《礼记》,也称《小戴记》或《小戴礼记》,是儒家的经典之一。《礼记》中的“礼”,指的是《仪礼》(即《礼》或《士礼》);“记”是指对经文所作的解释、说明或补充。实际上《礼记》是一部先秦至两汉时期儒家关于各种礼仪的论著以及礼学文献汇编。它的内容庞杂、繁富,综合了儒家传统礼学的各个方面,既阐释了《仪礼》所载各种礼仪制度的意义,也点滴记述了夏商周三代所传之礼,其中还记载了孔子及弟子关于礼的问答、阐释,是研究中国古代礼学的重要资料,也是研究孔子及早期儒家礼学思想的重要资料,它广泛地阐述了儒家关于礼制的精神以及构建礼制的意义,集中地反映了儒家礼治的思想和主张。

《礼记》共四十九篇,内容大致可以分为四类:

第一类是儒家学士通论。包括《礼运》《经解》《乐记》《学记》《大学》《中庸》《儒行》7篇,都是讨论儒家思想精义的专题文献,涉及儒家学说的政治理想、人生哲学及教育理想等重大命题。

第二类是解释《仪礼》的专门文献。共21篇,重点阐述《礼仪》各篇的礼制意义及其精神,可作为阅读《仪礼》的基本参考材料。其中,《冠义》《昏义》《乡饮酒义》《射义》《燕义》《聘义》《丧服四制》7篇,是专释《仪礼》各篇的题解;《曾子问》《丧服小记》《丧大记》《奔丧》《问丧》《间传》《服问》《三年问》《杂记》上下、《效特牲》《祭义》《祭法》《祭统》14篇,是解释《仪礼》中某一专题的文献。

第三类是叙述古代的文献。共13篇,其中:《王制》是对国家政治制度的设计;《月令》是授时颁政;《文王世子》记载王子行为规范;《曲礼》上下、《内则》《少仪》等篇,记叙日常生活礼节及守则;《礼器》《玉藻》《明堂位》等篇,记叙各种礼器用具及明堂方位,等等。

第四类是记载孔子言行及孔门弟子言论杂事的文献。其中包括《孔子闲居》《仲尼燕居》《檀弓》上下、《坊记》《缁衣》《表记》等篇。

“三礼”之中,如果说《周礼》对中国古代政治制度传统产生过深刻影响,而《仪礼》对古代人际交往礼节及民俗形成曾有过重要作用的话,那么《礼记》对中国传统社会的影响,则集中体现在思想文化领域。该书思想深厚,内涵丰富,以礼乐传统为核心,涉及古代政治、伦理、哲学、美学、教育、宗教、文化等各个领域,是我们了解儒家礼治主义传统的重要思想文献。在所有对中国传统文化产生重要影响的儒家文献中,该书仅次于《论语》,与《孟子》大致相当,而远远超过《荀子》。该书中的思想观念,不仅对古代王朝统治正统意识形态的确立发挥过重要作用,还是宋明理学的重要理论来源,对于后世新儒学思想的形成亦起过关键作用。因此,要深入研究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特质,《礼记》实在是一部值得高度关注的经典作品。

四、郑玄与《三礼》

郑玄,字康成,北海高密(今山东高密县)人。东汉末年的经学大师,他遍注儒家经典,以毕生精力整理古代文化遗产,使经学进入了一个“小统一时代”。郑玄先师从京兆第五元先通今文经,又师从东郡张恭祖受古文经。后又拜当时著名的经学大师马融为师。郑玄著述宏富,“凡玄所注《周易》《尚书》《毛诗》《仪礼》《礼记》《论语》……,凡百万余言”。郑玄遍注群经,而尤重礼学,“康成注经,《三礼》居首,阅十四年乃成,用力最深也。”郑玄之《三礼注》为后世治礼学者所宗,故孔颖达云:“礼是郑学。”

东汉末郑玄注《三礼》以前,无《三礼》之名。自郑玄注《周礼》《仪礼》《礼记》,始“通为《三礼》焉”。郑玄在郑兴、郑众、贾逵等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括囊大典,网罗众家”,为《周礼》作注,对前人的《周礼》研究做了第一次认真地整理和总结。针对汉末社会动荡不安、封建礼法崩坏、农民起义蜂起云涌的混乱局面,郑玄认为“为政在人,政由礼也”,“重礼所以为国本”,因此在《周礼》的阐释中,他着重强调了“定名分,序尊卑之制,崇敬让之节”的思想,以达到维护封建等级制的目的。自郑玄《周礼注》问世后,他书皆废。郑玄比较今古文之异同,综合今古文之长,整理校订《仪礼》,并为之作注。此后,郑学独盛,今天所看到的《仪礼》就是郑玄本,而大、小戴本,庆普本都已失传。郑玄注《仪礼》,文简义明,有别于汉代经学的繁缛芜杂,故能超越诸家而传于后代。郑玄是从东郡张恭祖受《礼记》,郑注出而使《礼记》脱离《礼经》而独传,并与《周礼》、《仪礼》享有同等尊位,鼎足为三,使礼学开始了一个新时代。

这件事先要从郑玄说起。郑玄,字康成,是东汉末年的儒学大家,经学大师,时逢东汉末年的乱世,郑玄无心为官,开始潜心研究学问。他遍注儒家经典,用毕生精力整理古代文化遗产,成果极其丰硕,使经学进入了一个“小统一时代”。

除了著书,郑玄的主要工作就是收徒讲学,一时间门庭若市,门徒众多。史料记载,黄巾起义后,郑玄就率领门徒到青岛崂山的铁骑山,避世隐居。郑玄有个习惯,他经常独自一人,在半山腰的一个山洞里,打坐思考。郑玄有一天,由于思想太过集中,打坐的时间太长了。这时,他感觉有些口渴,可手边又没有水壶。他发现山洞前的白花蛇舌草叶上有露水,就尝了一下,结果是虽有药味,但却顺口。此后,郑玄每次打坐的时候,只要口渴,就去喝白花蛇舌草上的水。不知不觉,两年过后,郑玄发现自己患有的风湿病竟然好了。他认定这是白花蛇草水的“功劳”,于是,就经常用白花蛇舌草烧水,给徒弟们喝。有一年,附近闹传染病,而郑玄的徒弟们却没有一个染疾。白花蛇舌草的药用价值,就这样被郑玄确定下来。

六十年代初,青岛本地的矿泉水厂决定研发一种高档饮品,有人想到了白花蛇舌草水。可是,白花蛇舌草好解决,这草叶上的水,却不是那么好收集的。那就退而求其次,提取白花蛇舌草中的药用成分,但要找一种好的水源。于是,第二个故事,刺猬井又出来了。

青岛崂山的地理位置得天独厚,因此,其独特的水质,使得崂山矿泉水百余年兴盛不衰。1905年的一天,德国商人马牙在太平山南麓打猎。正在口渴之际,发现在郁郁葱葱的草木之中,有几只小刺猬,正聚在一汪清泉边饮水。马牙于是也过去喝水,刚喝上一口,就感觉那泉水清爽异常,而且十分甘甜。身为商人的马牙敏感地发现了这口井的商用价值,他将泉水带化验,发现刺猬井的水质与法国著名的威士矿泉水极为相似,能治疗多种慢性疾病,具有很高的保健和医疗价值。

白花蛇舌草有了,刺猬井水都有了。于是本地的矿泉水厂经过研发,在天然的刺猬井矿泉水中,添加白花蛇舌草提取液,以及一些辅料,崂山白花蛇草水就此诞生。经过检验,蛇草水能解渴,还能治病。自1962年问世以来,一直畅销东南亚。 

1 郑玄无私文言文翻译(世说新语)

融门徒四百余人,登堂入室的五十多位。马融素来骄贵,玄在门下,三年不见,于是让高业弟子传授在玄。郑玄日夜苦读,从未怠倦。正好马融召集诸生考讨论图纬,听说郑玄善于计算,于是召见在楼上,郑玄于是趁机请教一些疑问,问完后便告辞回家。马融感慨地对门徒说:“郑先生现在离开,我道束了。”

郑玄独自游学,十多年后才回到了家乡。家里贫穷,他在东莱,学生跟着已经成百上千的人。于是党锢之事,他与同郡孙嵩等四十多人都被禁锢。交替隐修经业,闭门不出。

灵帝末年,党禁解除,大将军何进听说后征召他。州郡以进权贵外戚,不敢违背他的心意,于是就胁迫玄,不得已才去的。升为设置几杖,待遇很优厚。郑玄不接受朝服,而以幅巾见。一个晚上逃跑了。后将军袁隗上表任侍中,因为父亲去世而不走。国相孔融非常敢在玄,鞋鞋制造门。

当时大将军袁绍总共冀州,派遣使者邀请郑玄,走在客人,郑玄最后到达,就请上座。袁绍客多豪杰,并有口才,见到玄儒的,还认为他是个学识渊博的人,比赛设异端,百家互起。郑玄依次辩回答。大家都出来询问表,无不叹服,当时汝南应劭也归顺袁绍,于是自己总结:“所以泰山郡太守应中远,北面自称弟子怎么样?“玄笑着说:“孔子的门以四科考察,颜回、子贡的人不称职官员空缺。”韵有惭愧的神色。袁绍于是推举郑玄焉茂才,表为左中郎将,都不去。朝廷征召他任大司农,给他安车一乘,所经过的地方官吏迎接和送别。桓玄于是以有病为由请求退职回家。

2 《后汉书·郑玄传》文言文翻译

《后汉书·郑玄传》翻译:郑玄字康成,是北海郡高密县人。

郑玄年轻时任乡啬夫,辞官回家后,便常常到当地的学校去学习,不愿意做官吏,他的父亲多次为此恼怒,也不能阻止他。后来就到太学跟随老师学习,尊奉京兆的第五元先为师,又随从东郡张恭祖学习《周官》《礼记》《左氏春秋》《韩诗》《古文尚书》。

由于在崤山以东地区没有值得求问的人了,郑玄便西行进入关中,通过涿郡卢植的介绍,尊奉扶风郡马融为师。郑玄独自游学,十多年后才回到乡里。

家庭贫困,便在东莱郡租种别人的田地,跟随他的学徒已有数百甚至上千人。等到发生党锢之事,郑玄竟和同郡孙嵩等四十多人都被限制活动,于是就暗暗地修习儒家经籍,关闭门户不再外出。

当时任城何休喜好公羊经学,就著述了《公羊墨守》《左氏膏肓》《谷梁废疾》;郑玄却针对这三本书都提出了辩驳。何休见到这些后感叹地说:“郑康成走进了我的房室,操起了我的长矛,来讨伐我啊!”起初,光武帝中兴汉朝之后,范升、陈元、李育、贾逵这些人为古文、今文经学争辩不休,后来马融回答了北地郡太守刘绬,加上郑玄与何休的对答,文言翻译与考据都通达精深,从此古文经学便彻底兴盛起来了。

州郡长官因为何进是极有权势的外戚,不敢违抗他的意旨,于是便迫胁郑玄,郑玄迫于无奈而去拜访他。何进为他准备了坐几和手杖,对他的礼遇很是优厚。

郑玄不接受何进所赐予的朝服,而是头戴幅巾去见何进。住了一宿便逃奔而去。

郑玄依照儒家经籍进行申辩对答,每一对答都超出了问题本身,并且都是以前没有听说过的,座中没有谁不嗟叹心服。袁绍于是便举荐郑玄为“茂才”,上表推荐他任左中郎将。

但他都没有接受。公车署征召他任大司农,赐给他一辆四马安车,所经过地方的郡县都派长吏接送。

这时袁绍正和曹操两军在官渡僵持不下,袁绍让他的儿子袁谭派遣使者逼迫郑玄随从军队。郑玄迫于无奈,带病来到元城县,病情危重而无法继续行进,这一年六月病逝,享年七十四岁。

留下遗嘱要求薄葬。从郡守以下曾经跟随他学习的人中,披麻戴孝参加丧会的有一千多人。

《后汉书·郑玄传》原文:郑玄字康成,北海高密人也。少为乡啬夫,得休归,常诣学官,不乐为吏,父数怒之,不能禁。

遂造太学受业,师事京兆第五元先,又从东郡张恭祖受《周官》、《礼记》、《左氏春秋》、《韩诗》、《古文尚书》。以山东无足问者,乃西入关,因涿郡卢植,事扶风马融。

玄自游学,十余年乃归乡里。家贫,客耕东莱,学徒相随已数百千人。

及党事起,乃与同郡孙嵩等四十余人俱被禁锢,遂隐修经业,杜门不出。休见而叹曰:“康成入吾室,操吾矛,以伐我乎!”初,中兴之后,范升、陈元、李育、贾逵之徒争论古今学,后马融答北地太守刘緓及玄答何休,义据通深,由是古学遂明。

灵帝末,党禁解,大将军何进闻而辟之。一宿逃去。

时大将军袁绍总兵冀州,遣使要玄,大会宾客,玄最后至,乃延升上坐。绍客多豪俊,并有才说,见玄儒者,未以通人许之,竞设异端,百家互起。

玄依方辩对咸出问表皆得所未闻莫不嗟服绍乃举玄茂才表为左中郎将皆不就。公车征为大司农,给安车一乘,所过长吏送迎。

玄乃以病自乞还家。时袁绍与曹操相拒于官渡,令其子谭遣使逼玄随军。

不得已,载病到元城县,疾笃不进,其年六月卒,年七十四。遗令薄葬。

自郡守以下尝受业者,縗绖赴会千余人。扩展资料 写作背景:范晔的祖父范宁曾任晋豫章太守,著《谷梁集解》一书。

《十三经注疏》中的《谷梁传注疏》就是以《谷梁集解》为基础写成的。他的父亲范泰官拜金紫光禄大夫,加散骑常侍,是宋武帝刘裕的得力助手。

他博览群书、潜心著述,作《古今善言》二十四篇。所以范晔有很深的家学渊源,一直以名门之后自居,生性孤傲,不拘小节,仕宦不甘居人后,著述也不甘居人后。

以此成名,也以此丧身。元嘉二十二年,当他完成了本纪、列传的写作,同时又和谢俨共同完成《礼乐志》、《舆服志》、《五行志》、《天文志》 、《州郡志》等五志的时候,有人告发他参与了刘义康的篡位阴谋,因此下狱而死。

谢俨怕受牵连,毁掉了手中的志稿,使《后汉书》只有纪传部分流传了下来。文章简介:《后汉书》全书主要记述了上起东汉的汉光武帝建武元年(公元25年),下至汉献帝建安二十五年(公元220年),共195年的史事。

《后汉书》纪十卷和列传八十卷的作者是范晔,章怀太子李贤注,此书综合当时流传的七部后汉史料,并参考袁宏所著的《后汉纪》,简明周详,叙事生动,故取代以前各家的后汉史。首先,他在帝纪之后添置了皇后纪。

东汉从和帝开始,连续有六个太后临朝。把她们的活动写成纪的形式,e79fa5e98193e59b9ee7ad9431333431353336既名正言顺,又能准确地反映这一时期的政治特点。

其次,《后汉书》新增加了《党锢传》、《宦者传》、《文苑传》、《独行传》、《方术传》、《逸民传》、《列女传》七个类传。尤为可贵的是,《列女传》所收集的十七位杰出女性,并不都是贞女节妇,还包括并不符合礼教道德标准的才女蔡琰。

《后汉书》自有其特点。从体例上看,与《史记》和。

3 文言文郑玄拜师刘义庆写的翻译郑玄拜师留意庆写的文言文以及翻译

郑玄拜师

原文

郑玄在马融门下,三年不得相见,高足弟子传授而已。尝算浑天不合,诸弟子莫能解。或言玄能者,融召令算,一转便决,众咸骇服。及玄业成辞归,既而融有“礼乐皆东”之叹,恐玄擅名而心忌焉;玄亦疑有追,乃坐桥下,在水上据屐。融果转式逐之,告左右曰:“玄在土下水上而据木,此必死矣。”遂罢追,玄竟以得免。(《世说新语》文学第四之一、礼乐皆东)

译文

郑玄在马融门下(求学),三年都没有见到马融,只是由马融的高足传授而已。(马融)曾用浑天仪测算天 置,计算得不准确,弟子们也没有人能弄清楚。有人说郑玄可以解决这个难题,马融就找来郑玄让他测算,郑玄一推算就得出了结果,大家都惊叹佩服。后来郑玄学成离去,马融发出了“礼乐都随着郑玄东去了”的慨叹,马融担忧郑玄名声超过自己,心里很嫉妒;郑玄也疑心他们会追杀,就坐在桥下,脚上穿着木屐踏在水面。马融果然在转动栻盘占卜他的行踪,他对左右的人说:“郑玄现在土下水上,而且脚踩木头,这是必死无疑的前兆。”于是就不再追了,郑玄最终得以脱身。

感想

这个记载说明了三个问题:1、马融的心量极其狭隘;2、式盘的应用在那时已为学者常用;3、郑玄在“易”应用方面,胜于马融。

4 《后汉书·郑玄传》文言文翻译

《后汉书·郑玄传》翻译: 郑玄字康成,是北海郡高密县人。

郑玄年轻时任乡啬夫,辞官回家后,便常常到当地的学校去学习,不愿意做官吏,他的父亲多次为此恼怒,也不能阻止他。后来就到太学跟随老师学习,尊奉京兆的第五元先为师,又随从东郡张恭祖学习《周官》《礼记》《左氏春秋》《韩诗》《古文尚书》。

由于在崤山以东地区没有值得求问的人了,郑玄便西行进入关中,通过涿郡卢植的介绍,尊奉扶风郡马融为师。郑玄独自游学,十多年后才回到乡里。

家庭贫困,便在东莱郡租种别人的田地,跟随他的学徒已有数百甚至上千人。 等到发生党锢之事,郑玄竟和同郡孙嵩等四十多人都被限制活动,于是就暗暗地修习儒家经籍,关闭门户不再外出。

当时任城何休喜好公羊经学,就著述了《公羊墨守》《左氏膏肓》《谷梁废疾》;郑玄却针对这三本书都提出了辩驳。 何休见到这些后感叹地说:“郑康成走进了我的房室,操起了我的长矛,来讨伐我啊!”起初,光武帝中兴汉朝之后,范升、陈元、李育、贾逵这些人为古文、今文经学争辩不休,后来马融回答了北地郡太守刘绬,加上郑玄与何休的对答,文言翻译与考据都通达精深,从此古文经学便彻底兴盛起来了。

州郡长官因为何进是极有权势的外戚,不敢违抗他的意旨,于是便迫胁郑玄,郑玄迫于无奈而去拜访他。何进为他准备了坐几和手杖,对他的礼遇很是优厚。

郑玄不接受何进所赐予的朝服,而是头戴幅巾去见何进。住了一宿便逃奔而去。

郑玄依照儒家经籍进行申辩对答,每一对答都超出了问题本身,并且都是以前没有听说过的,座中没有谁不嗟叹心服。袁绍于是便举荐郑玄为“茂才”,上表推荐他任左中郎将。

但他都没有接受。公车署征召他任大司农,赐给他一辆四马安车,所经过地方的郡县都派长吏接送。

这时袁绍正和曹操两军在官渡僵持不下,袁绍让他的儿子袁谭派遣使者逼迫郑玄随从军队。郑玄迫于无奈,带病来到元城县,病情危重而无法继续行进,这一年六月病逝,享年七十四岁。

留下遗嘱要求薄葬。从郡守以下曾经跟随他学习的人中,披麻戴孝参加丧会的有一千多人。

《后汉书·郑玄传》原文: 郑玄字康成,北海高密人也。少为乡啬夫,得休归,常诣学官,不乐为吏,父数怒之,不能禁。

遂造太学受业,师事京兆第五元先,又从东郡张恭祖受《周官》、《礼记》、《左氏春秋》、《韩诗》、《古文尚书》。 以山东无足问者,乃西入关,因涿郡卢植,事扶风马融。

玄自游学,十余年乃归乡里。家贫,客耕东莱,学徒相随已数百千人。

及党事起,乃与同郡孙嵩等四十余人俱被禁锢,遂隐修经业,杜门不出。 休见而叹曰:“康成入吾室,操吾矛,以伐我乎!”初,中兴之后,范升、陈元、李育、贾逵之徒争论古今学,后马融答北地太守刘緓及玄答何休,义据通深,由是古学遂明。

灵帝末,党禁解,大将军何进闻而辟之。 一宿逃去。

时大将军袁绍总兵冀州,遣使要玄,大会宾客,玄最后至,乃延升上坐。绍客多豪俊,并有才说,见玄儒者,未以通人许之,竞设异端,百家互起。

玄依方辩对咸出问表皆得所未闻莫不嗟服绍乃举玄茂才表为左中郎将皆不就。 公车征为大司农,给安车一乘,所过长吏送迎。

玄乃以病自乞还家。时袁绍与曹操相拒于官渡,令其子谭遣使逼玄随军。

不得已,载病到元城县,疾笃不进,其年六月卒,年七十四。遗令薄葬。

自郡守以下尝受业者,縗绖赴会千余人。 扩展资料写作背景: 范晔的祖父范宁曾任晋豫章太守,著《谷梁集解》一书。

《十三经注疏》中的《谷梁传注疏》就是以《谷梁集解》为基础写成的。他的父亲范泰官拜金紫光禄大夫,加散骑常侍,是宋武帝刘裕的得力助手。

他博览群书、潜心著述,作《古今善言》二十四篇。 所以范晔有很深的家学渊源,一直以名门之后自居,生性孤傲,不拘小节,仕宦不甘居人后,著述也不甘居人后。

以此成名,也以此丧身。 元嘉二十二年,当他完成了本纪、列传的写作,同时又和谢俨共同完成《礼乐志》、《舆服志》、《五行志》、《天文志》 、《州郡志》等五志的时候,有人告发他参与了刘义康的篡位阴谋,因此下狱而死。

谢俨怕受牵连,毁掉了手中的志稿,使《后汉书》只有纪传部分流传了下来。 文章简介: 《后汉书》全书主要记述了上起东汉的汉光武帝建武元年(公元25年),下至汉献帝建安二十五年(公元220年),共195年的史事。

《后汉书》纪十卷和列传八十卷的作者是范晔,章怀太子李贤注,此书综合当时流传的七部后汉史料,并参考袁宏所著的《后汉纪》,简明周详,叙事生动,故取代以前各家的后汉史。 首先,他在帝纪之后添置了皇后纪。

东汉从和帝开始,连续有六个太后临朝。把她们的活动写成纪的形式,既名正言顺,又能准确地反映这一时期的政治特点。

其次,《后汉书》新增加了《党锢传》、《宦者传》、《文苑传》、《独行传》、《方术传》、《逸民传》、《列女传》七个类传。 尤为可贵的是,《列女传》所收集的十七位杰出女性,并不都是贞女节妇,还包括并不符合礼教道德标准的才女蔡琰。

《后汉书》自有其特点。从体例上看,与《史记》和《汉书》相比,有一些改进。

这既。

5 郑玄谦让无私 全文翻译

原文

郑玄欲注《春秋传》,尚未成。时行,与服子慎遇,宿客舍,先未相识。服在外车上与人说己注《传》意,玄听之良久,多与己同。玄就车与语,曰:“吾久欲注,尚未了。听君向言,多与吾同,今当尽以所注与君。”遂为服氏注。

译文

郑玄想注《春秋传》,还没有完成。有事外出,与服子慎(虔)不期而遇,同住一个客店,起初彼此互不认识。服虔在客店外的车上和别人谈论自己注这部书的想法。郑玄听了很久,觉得服虔的见解多数和自己相同。于是走到车边,对服虔说:“我早就想注《春秋传》,目前还没完成。听了您刚才的话,看法大多与我相同。现在,我应该把自己所作的注全部送给您。”这就是服氏《春秋注》。

源于改姓而来:

①、朝鲜族改郑姓:朝鲜半岛上的新罗国第三代国王朴儒理执政时期,开始仿汉制分封授姓,其中的珍支部被封郑氏。

②、蒙古族改郑姓:属于以帝王赐姓为氏。蒙古族宝里吉特氏,世居喀喇沁(今内蒙古赤峰喀喇沁旗),清朝中叶以后所冠汉姓多为郑氏、宝氏、李氏、吉氏等;蒙古族正讷鲁特氏,世居察哈尔(今河北张家口一带),清朝中叶以后所冠汉姓即为郑氏。

③、裕固族改姓郑姓:裕固族增斯恩氏,原称增斯恩氏、赠坷斯氏,因姓氏过于繁复,后多简化成汉姓为郑氏。

④、哈尼族改姓郑姓:明朝弘治初年,知府陈晟把《百家姓》中开始两句的“赵钱孙李,周吴郑王”八个姓氏分别让当地的土司使用,哈尼族从此才有了郑氏。后来,一些哈尼族人在与汉族的交往中,受汉文化的影响,也在自己的名字前加上汉字“郑”,成为哈尼族郑氏的新成员。

⑤、满族改姓郑姓:满族济礼氏,亦称纪里氏,世居驽宜(今俄罗斯萨哈林岛)、长白山区、占尼河(今吉林梨树叶赫河支流)等地,后多冠汉姓为郑氏;郑佳氏,祖先原为汉族,东汉末期被辽东鲜卑乌桓部虏携,后逐渐融入鲜卑族,后逐渐演化为辽东女真,世居沈阳,清朝中叶以后所冠汉姓即为郑氏。

扩展资料

郑姓名人:

1、郑成功 (公元1624~1662)

初名森,字大木,唐王赐姓朱,改名成功,为明末南安人。父平国公郑芝龙降清,成功遁入海岛与父绝。桂王封之为延平郡王招讨大将军,命率师攻闽浙,又大举下江南各地,围南京,祭孝陵,后兵失利,退取台湾作为根据地,仍奉明年号,未几而卒。

2、郑燮 (1693~1765)

字克柔,号板桥,清江苏兴化人。少颖悟,读书富于别解,落拓不羁,有狂士之名。乾隆进士,官山东范县、潍县知县,有循吏之称。晚年躬耕自食,以诗酒自娱,诗、书、画俱佳,着有板桥全集。

—郑姓

《郑玄与“三礼”》国学经典解读

郑玄与“三礼” 一、什么是礼 中国自古以来都被称为“礼仪之邦”,中国文化的核心是“礼乐文化”,中国人做人讲究“知书达礼”,待...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