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刘氏有没有皇族
有,历史上汉朝的皇帝姓刘,有刘邦、刘彻、刘秀、刘协等;蜀汉的皇帝姓刘,有刘备、刘禅;南朝宋的皇帝姓刘,有刘裕、刘义隆等;后汉的皇帝姓刘,有刘知远,刘承佑。
1、刘邦
刘邦(公元前256年12月28日—公元前195年6月1日),字季,沛郡丰邑中阳里(今江苏丰县中阳里街道)人。
中国历史上杰出的政治家、战略家和军事指挥家,汉朝开国皇帝,汉民族和汉文化的伟大开拓者之一,对汉族的发展以及中国的统一有突出贡献。
2、刘备
刘备(161年-223年6月10日),即汉昭烈帝(221年—223年在位),字玄德,东汉末年幽州涿郡涿县(今河北省涿州市)人,西汉中山靖王刘胜之后,三国时期蜀汉开国皇帝、政治家。史家多称其为先主。
刘备弘毅宽厚,知人待士,百折不挠,其临死前举国托付给诸葛亮的行为被陈寿赞为古今之盛轨,后世众多文艺作品也多以刘备为主角。成都武侯祠有昭烈庙为之纪念。
3、刘裕
刘裕(363年4月16日-422年6月26日),字德舆,小名寄奴。祖籍彭城郡彭城县绥舆里,生于晋陵郡丹徒县京口里。
东晋至南北朝时期杰出的政治家、改革家、军事家,南朝刘宋开国皇帝(420年-422年在位)。西汉楚元王刘交之后。
执政期间,吸取前朝士族豪强挟主专横的教训,集权中央,抑制豪强兼并,实施土断,整顿吏治,重用寒门,发展生产,轻徭薄赋,废除苛法。
亲自听讼,振兴教育,策试诸州郡秀才,举善旌贤,并多次遣使访民间疾苦,改善政治和社会状况,终结了门阀专政的时代,奠定了南朝“寒人掌机要”的政治格局。
他对江南经济的发展,汉文化的保护与发扬有重大贡献,并开创了江左六朝疆域最辽阔的时期,为“元嘉之治”打下坚实的基础。明人李贽誉之为“定乱代兴之君”,也有“南朝第一帝”之称。
4、刘义隆
宋文帝刘义隆(407年-453年3月16日),字车儿,彭城绥舆里(今安徽萧县)人。南朝宋第三位皇帝(424~453年在位),宋武帝刘裕第三子,宋少帝刘义符之弟,母为文章太后胡道安。
元嘉元年(424年)即位,在位三十年,年号“元嘉”。继续实行刘裕的治国方略,在东晋“义熙土断”的基础上清理户籍,免除百姓欠政府的“通租宿债”,实行劝学、兴农、招贤等一系列措施。
使得休养生息,社会生产有所发展,经济文化日趋繁荣,家给人足,即事虽难,转死沟渠,于时可免。凡百户之乡,有市之邑,民谣舞蹈,触处成群,盖宋世之极盛”,史称元嘉之治。
5、刘知远
刘知远(895—948年),即后汉高祖(947年―948年在位),河东太原人,沙陀族。五代十国时期后汉开国皇帝,称帝后改名为刘暠。
幼时不好嬉戏,个性厚重寡言。长大后,面有特象,为当时人所咋异。雄武过人,勇猛善战,事后唐明宗及后晋高祖时颇得战功。
开运四年(947年),刘知远称帝,复为天福十二年。其统治期间,各地割据成势而朝廷难控,并且手下多贪婪之辈,因此形成弊政,一时敛赋成灾。
乾祐元年(948年)正月,刘知远因病崩于万岁殿,庙号高祖,谥号睿文圣武昭肃孝皇帝,葬于睿陵,位于今禹州市西北三十公里的柏嘴山之阳。
——皇帝
起源演变
据史记《汉书》、《通志·氏族略》和《中国姓氏》所载,刘姓的起源主要有三支:祁姓、姬姓、外族的改姓。
1、最早的一支来源于祁姓,是帝尧的后裔,形成于夏朝后期,出自今河南鲁山。
祁姓之刘有同出一源的两支:一支直接出自刘累,形成于夏朝;一支出自刘累后裔士会,形成于春秋初期。
刘累生于夏朝后期,曾经跟着精通养龙技术的豢龙氏学过驯化龙的本领,为夏朝第十三帝孔甲驯养4条龙,因而被孔甲赐姓为御龙氏 。刘累在为孔甲养龙时住在今河南偃师县南。后来,由于饲养不善,死了一条雌龙,刘累怕孔甲治罪,就偷偷地带着家眷南逃到鲁县(今河南鲁山县)躲了起来。刘累的子孙以刘累的名字为姓氏,就是中国最早的刘姓。
2、源于姬姓的刘氏形成于春秋时期,系以邑为氏,出自今河南偃师。
3、外族的改姓
(1)赐姓:项羽的叔父项伯,因在鸿门宴对刘邦有救助之功,刘邦赐其家族姓刘。公元前202年,刘邦在洛阳即皇帝位后接受戍卒娄敬定都关中的建议,决定把国都迁到长安,并因此赐娄敬姓刘。
(2)西汉初年:匈奴族刘姓。当时,匈奴部族强盛,汉高祖刘邦采取和亲政策,把皇室宗女嫁给匈奴单于冒顿为妻。冒顿姓挛,但按照匈奴贵者皆从母姓的习俗,挛氏子孙皆姓刘。
(3)魏晋十六国时期:匈奴族的一支为争取中原人民的支持,自称是汉朝公主与匈奴单于的后裔,一直使用母方的姓氏故而姓刘。他们先后在今山西、陕西、内蒙地区建立了汉、前赵和夏三个政权,后定居河南。史称“河南刘氏”。前赵的建立者刘渊即是匈奴贵族。
(4)北魏“勋臣八姓”之一有独孤氏,孝文帝于太和二十年(494年)自山西大同迁都洛阳后,于496年实行汉化改革,将鲜卑族的独孤氏改为刘氏。
(5)唐末五代时期,突厥别部沙陀族的一支也冒称是刘邦的后裔。五代十国中的后汉政权和北汉政权就是由沙陀刘氏建立的。
从西汉初期的匈奴贵族内附,南北朝的鲜卑族进入中原,一直到清朝的满洲八旗汉化,这期间有大量外族人改姓刘姓。华北地区,尤其在河南地区的刘姓含有匈奴、鲜卑人的基因;东北地区的刘姓主要掺和了满族和蒙古族的血液。
平湖纸龙舞是平湖刘氏祖先千百年来,自中原南迁入粤世代相传的一项民间习俗,是一代代居民为驱邪灭妖、除难消灾,祈求新的一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国泰民安而在春节期间表演的民间舞蹈。平湖刘氏族人尊龙敬龙舞龙,听老人们说与公元前刘氏祖先“御龙氏”刘累有关,也与汉高祖刘邦有关。据平湖《刘氏族谱》记载:“上自源明公起,至夏累公十八世事孔甲为相,善能养龙,封御龙氏。”传说当时天降二龙,难以驾驭,只有刘累征服了二龙,被封为御龙氏。孔甲坐着刘累驾驭的龙车四处巡游,从此国内太平,风调雨顺,百姓称颂。到了秦末,通人性的瑞龙为报答刘氏而痛施苦肉计,不惜尸首分离,化作“白帝子”,被刘氏七十五世祖汉高祖刘邦在芒砀山中剑挥九段,从而激励起义部队的士气,推翻了暴秦的统治。这就是刘氏平湖纸龙为何分为九节、一节一节相连的原由。此后,刘氏后裔便尊崇龙的图腾,喜欢聚族舞龙。
网页链接
席(Xi)姓到2009年1月为止,席氏在宋版《百家姓》中排序为第一百三十三位,在当今姓氏排行榜上名列第二百零一位,人口约五十七万八千余,占全国人口总数的0036%左右。席,即席子,上古的坐具,席在筵上,席小筵大。根据《周礼》的记载,古时天子、诸侯所坐之席,具有用绣有黼纹的缯帛所做的缘饰。黼纹,即斧纹,此种花纹用黑、白两色。所以,席是用来招待宾客的礼仪用具,宾客非一人,则席上坐人必多,所以字从庶会意,庶为众。甲骨文中的席,是厂下象一席形。席后来泛指用芦苇、竹篾、蒲草等编织的坐卧垫用具。席人是善于制造早期席子的氏族,以席为氏族的原始图腾,并命名氏族,定以族徽,最终出现席姓。
刘姓是历史很久的一个姓氏,它的起源有三个:
一、 出自祁姓陶唐氏,即帝尧帝之后,因为受封于刘(今河北省唐县),建立了祁姓刘国,后裔因“以国为氏”成为最早的刘氏。尧的后裔刘累,善于驯龙,为夏朝孔甲帝 驯养龙,被赐为御龙氏。刘累的后人就是祁姓刘氏。
二、 出自祁姓士氏。西周初,武王崩,成王立,周公辅政,唐国国君(刘累后裔)协同纣王之子武庚作乱,被周公诛杀。周公把唐国后人改封到杜原(今陕西西安市南杜陵)建杜国,最后一任国君杜伯在周宣王时无罪被杀。杜伯之子杜隰叔逃到晋国,隰叔的儿子杜蒍后来在晋国任“士师”之职,其后人以其官职为氏,称士氏。后来,担任晋国大夫的士会(杜蒍之孙)因国内动乱出奔到秦国,后来才又回到国内,但有儿子留在秦国,留在秦国的后裔恢复刘姓。
三、出自姬姓。其源头有二:一说是周太王(古公亶父)的后裔。西周初年,周成王封王季之子(周成王叔祖父)于刘邑(今河南偃师西南刘聚,相传为刘累故居,因得名),其后裔以邑为氏,形成姬姓刘氏。另一说是东周时期,周匡王封其小儿子到刘邑建立刘国,号称刘康公。其后代以国为氏,是为姬姓刘氏的又一源流。这两支姬姓刘氏后代均无显族。
刘姓本来并非大族,但自刘邦建立汉朝,绵延三百余年,皇族繁衍了大量后代,并且分封到华夏各地,同时又还赐了很多异姓甚至异族人士为刘姓,形成了“遍地刘”的局面,刘姓一跃成为人口众多的氏(古老的姬姓和嬴姓虽然人口更多,但此时已经分化成很多新的氏族,没有统一的姬姓和嬴姓)。所以现代很多刘姓将汉代皇帝当成自己的祖先,甚至有直接供奉“二十四帝”的情况。但这是不准确也不客观的认识,因为即便某个刘姓确实是汉代皇帝的后人,他也不可能是所有24个皇帝的后人,因为这24个皇帝并不都是父子直系关系,例如惠帝刘盈与文帝刘恒二人是兄弟关系,都是刘邦的儿子。所以一个人不可能既是刘盈的后人又是刘恒的后人。这是第一次分支。其后还有多次类似情况,从大的来说,东汉就不是西汉的嫡系后人。因为刘秀的祖上是汉景帝的庶子长沙王刘发,也就是说刘发是汉武帝刘彻的兄弟,那么,武帝及其以后的西汉皇帝都与东汉皇帝没有直接关系了。因此东汉某个皇帝的后人,他在西汉的皇帝先人只有刘邦、刘恒、刘启三人。而武帝的后人则与东汉所有皇帝都没有直接的血缘关系。诸如此类,把两汉二十四个皇帝都当成某个刘姓人的祖先是很荒谬的,只有刘邦一人是所有汉朝皇室后裔的共同祖先。
历史上刘氏有没有皇族
本文2023-10-16 17:14:37发表“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lezaizhuan.com/article/2679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