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献帝在查家谱的时候,为何没有看到刘备的名字?

栏目:资讯发布:2023-10-16浏览:2收藏

汉献帝在查家谱的时候,为何没有看到刘备的名字?,第1张

小时候看《三国演义》,对刘备的印象不是太好,大致与宋江一样,有些虚伪,有些矫情,有些软弱,有些无能,当然,最为看不起他的是,动不动就哭。所以,民间有歇后语“刘备摔孩子,收买人心”,讽刺他拿孩子当工具实现其野心。

其实,他是了不起的政治家、军事家,放在今天,绝对是一位励志青年楷模。你看,人家父亲早死,家徒四壁,二十八岁还没娶上媳妇,更没学可上,靠自己织席卖草鞋维持生活,最后却做到蜀国国君,三分天下有其一,你说,这样的励志有为青年,当今能比得上者,又能有几人?

人怕出名猪怕胖,三国里,曹操出身不好,老是被人扒来扒去,当作嘲讽话题,刘备也不能幸免,总有人拿他是否汉室宗亲做文章,还有人煞有介事去查刘氏宗谱,也未见有记载,甚至说他谎称自己是汉献帝皇叔,总而言之,一个大骗子。

问题是,当时的人那么好骗吗?

其实,当时的人,没人不相信,是因为没有什么可疑的。是就是,不是就不是。

至于几百上千年后,人们查他原始档案,发现不了他的皇家关系,那实在是吹毛求疵了。你想想,千百年多少乱世,除了孔府家世,谁家的谱系能保持那么完整?

显而易见的是,刘备说他是中山靖王刘胜之后,而史书记载,中山靖王刘胜共有120个儿子。往后传了十几代,人口规模大到十多万,估计这一广大区域,凡是姓刘的也大都与他有关,而散落民间,成为一介草民的更是大有人在,当然他们也难以进入宗族谱系。

那么刘备能查到的上几代,都是姓刘,而且也都说自己是中山靖王之后,这应该是没有疑问的。 在当年,作为落魄世家,估计即使是其后代,若不发达,说自己是什么中山靖王之后,也没有人当回事。但若是以此做大事,便成了金字招牌。

而刘备恰恰做大事,打出汉家宗室招牌,就比曹操名正言顺了。这一点,让曹操很憋屈,又不能不服。

想想,连最大敌手曹操都不怀疑,都信服,我们后人,又有什么理由怀疑呢?

刘备最对的一招棋,就是打着中山靖王之后的名义,立志匡复汉室,揭竿而起。名门正派,绝对汉家正统,自然较之汉贼曹操,更为深得人心,这也是他如此弱势却能得三分之一天下的主因。

而汉献帝在东汉末年已是个虚名皇帝,看到刘备强势,自然想拉他当靠山,于是见面就认刘备做皇叔,与其说是亲缘关系使然,不如说是政治手腕而已。

而刘备有了汉献帝的认可,汉家正统的牌子就更硬了,这个皇叔当然乐得当。至于他们的辈份,有人考证应该是相反,那倒真不重要。再说,献帝小刘备多岁,叫个叔不亏,加之自己是皇帝,叫个皇叔,更是名正言顺。

无论刘备是不是中山靖王之后,因为他干出一番光复汉室的大业,所建蜀国也叫蜀汉,成为中山靖王后人中最光宗耀祖之人,所以正宗的汉室刘家人,也无不认可这位宗亲,外姓人又有何必要硬去证明人家没有汉室刘家血统呢?

当然,以上所说,都是从《三国演义》的情节引申而来的议论,《三国志》载:“先主姓刘,讳备,字玄德,涿郡涿县人,汉景帝子中山靖王胜之后也。”这应该是可信的。

看来刘备自称皇室后裔的远支,应该是有史可考,没有错。至于他自称皇叔,倒真没见哪部正史有此记载过,只是首见于《三国志平话》和《三国演义》等后世小说。况且,皇叔这个称呼,在正史中也不见有,显然是小说家虚构出来的,刘备也不该背这个说谎的骗子恶名。

政治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就是一种权术与谋略,即使刘备自称皇叔,人家汉献帝也乐于接受,达到双赢目的,这就是最好。即使是说谎,也是美丽的谎言,也是高级的智慧的谎言,与人品无关痛痒,不必为此为过分纠缠。

古代女子在先秦时期是没有名字的,那时的姓名制度还很不健全,很多女子没有名字,男子的名字有的也很随意,就像大名鼎鼎的郑庄公,名字叫寤生,拿现在就是叫难产,还有叫什么黑股,黑肩的。女子的名字,像武姜,就是本姓姜,嫁给了郑武公,就叫武姜。不过我想应该是有个名字的,要不然她的家人怎么叫她呀。像“北宫氏之女婴儿子无恙耶?”就是说一个姓北宫,叫婴儿子的女子。

到了汉代才完善姓名制度。所以女子的名字是有的,但是很多没有传下来,到了汉以后,至明清,近代,也是有很多女子的名字没有传下来。不光是大户人家,农民的女儿也是有名字的,而且看起来还挺好听的,现在存留的、出土的一些古代户籍文献,里面就有很多女子的名字,很多还挺好听的。只是古代女子出嫁从夫,就不把闺名摆出来了,所以到了现在,我们就不知道她们叫什么名字了。

姓名,古代女性当然有。名字是一个人的代号,为了日常生活的需要,每个人都有名字,不但女性有,奴仆、甚至宠物都会被取一个名字。姓对于中国古代女性来说,遵循的是在家从父,出嫁从夫的原则。所以每个中国古代女性都有一个姓名,这是事实。 wwwfindartcomcn

  姓名权就不同了,权必须是经过法律或主流社会道德赋予才可以存在行使。而中国古代无论是在法律上或主流社会道德上都没有赋予女性姓名权,相反法律或主流社会道德赋反而有明确的规定女性不享有姓名权的类似规定,比如家从父,出嫁从夫的原则姓名原则既是道德约束又是历代统治阶级认可的女性姓名原则。

  作为中国古代女性,基本的地位是处于被奴役的地位。未嫁时随父姓,嫁后随夫姓,一般称为某某氏,前一个是夫姓后一个是父姓,名字基本不带。这还是明媒正娶的“妻”的待遇,大家知道中国古代实行的是假一夫一妻制度,名义上一个男人只可有一个妻子,实际上一个男人可以用纳妾的方式作为占有多个女人的婚姻制度。这种以纳妾作为补充的假一夫一妻制度,决定了妾的法律地位属于奴仆的地位。这里有必要申明一下妾的法律地位等同于奴仆指的是法律的地位,和实际家庭地位无关,但是只要“妾”没有经过一定的程序转为“妻”即便其夫的“妻”死了或压根没有“妻”,那么她永远也不会被认可为“妻”。而这种妾连被冠于某某氏的权力也没有,一般就呼其名,如果名字夫家不满意可以任意改一个合意的名字,和女仆无异。

  另外象穆桂英、梁红玉、李清照这样的女中豪杰虽然史有明载,但只是个案,不能作为中国古代女性有姓名权的根据。这个很简单因为姓名权必须是基于法定,如果可以找到穆梁的浩封诏书,其上必书为,杨穆桂英和韩梁红玉,而赵氏家谱上李清照的记载只能赵李氏清照。这就好像我们许多网友一样,你的ID以后或许会青史留名,但是你在许多文件上签字的时候还是要规规矩矩的写上你的真名子,法定认可的才是姓名权。

汉献帝在查家谱的时候,为何没有看到刘备的名字?

小时候看《三国演义》,对刘备的印象不是太好,大致与宋江一样,有些虚伪,有些矫情,有些软弱,有些无能,当然,最为看不起他的是,动不动...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