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氏家谱辈分表
字辈排行:山东阳谷葛氏字辈:“文全帮广瑞照庆”。 山东青州葛氏字辈:“本万(茂)树孚汝怀宝乃”。 山东高密、吉林松原葛氏字辈:“春培巨(建)连(文)”。 山东长岛葛氏字辈:“大全育培远长茂骏其祥”。 山东莒南葛氏字辈:“亭永丕秀昌文明继”。 山东临沂葛氏一支字辈:“廷永佩秀昌文明记世常余华学中力富贵山有光”。 山东临沂葛氏一支字辈:“沛秀昌文明纪世长富贵承余光”。 山东沂南葛氏字辈:“有贵英洪中谷一根草覃延年长生繁昌满长贵福禄寿康宁”。 山东兰陵葛氏字辈:“玉(学洪)凤庆兰”。 山东泗水葛氏字辈:“文玉广呈祥德洪福团常恩隆天熙瑞林凤永传芳”。 山东莒县葛氏字辈:“年长万存振纪”。 山东鄄城姬庄村葛氏字辈:“梦闫慎广玉兆”。 山东鄄城万全庄葛氏字辈:“祈庆传孝(延)慎广玉兆凤欣”。 山东陵县葛氏字辈:“传本懋树孚汝怀葆乃大尚从”。 山东齐河葛氏字辈:“延辉连兴华”。 山东潍坊葛氏字辈:“寿春廷怀宝”。 山东潍坊高新区葛氏字辈:“寿春廷怀宝”。 山东日照葛氏一支字辈:“家国允长世乃大吉”。 山东日照葛氏一支字辈:“家国允长文玉大方”。 山东泰安葛氏字辈:“少传成宗宝云月乐花祥”。 山东泰山葛氏字辈:“振培茂业……” 山东郯城葛氏一支字辈:“若光廷元朝永怀锦世界图绘”。 山东郯城葛氏一支字辈:“若光希纹凤步兴锦世界图绘开百代”。 山东郯城葛氏一支字辈:“礼兴兆振恒”。 山东苍山葛氏字辈:“芳洪成传记”。 山东苍山横山葛氏字辈:“泰平换全阳松承维云玉学凤庆兰祥”。 山东枣庄葛氏字辈:“洪明振光荣”。 山东枣庄山亭葛氏字辈:“广德延祥招”。 山东济宁葛氏一支字辈:“福增玉永茂盛”。 山东济宁葛氏一支字辈:“长春瑞景青”。 山东蓬莱葛氏字辈:“仁启廷运……” 山东莱芜葛氏字辈:“奉延长庆荣运刻昌道学家法仁仙世方”。 山东郓城葛氏一支字辈:“广文仲明兆(东)学(增)士现”。 山东郓城葛氏一支字辈:“济会曾敬宪”。 山东文登葛氏字辈:“天福寿长(全)”。 山东东阿葛氏字辈:“长引世禄景复兴连廷修衍庆崇德象贤”。 山东兖州葛氏字辈:“云殿忠新 山东高唐葛氏字辈:“洪现文庆风明君克泽基”。 山东宁阳葛氏字辈:“广义建立功得臣”。 山东胶州葛氏字辈:“福时连培帮”。 山东曹县葛氏字辈:“运化西宏广竟春青再翔”。 安徽潜山葛氏字辈:“一宗高显起万时大贤良立得成先志”。 安徽砀山葛氏字辈:“荣华茂盛富贵吉祥光明正直纯善忠良 安徽当涂葛氏字辈:“兆士代存良天家金于瑞祥福乐荣昌”。 安徽合肥葛氏字辈:“明伦进宗……” 安徽肥西葛氏字辈:“树德茂(懋)宜(贻)基传家卫学业 安徽阜阳葛氏字辈:“一是三清天起西志布文国家友浩修庭光永祥云”。 安徽马鞍山葛氏字辈:“福禄得安……” 安徽凤台葛氏字辈:“正学传文广本立道生长”。 安徽霍邱葛氏字辈:“正大光明……” 安徽安庆葛氏字辈:“永怀宗德其泽自昌”。 安徽含山、江苏溧阳葛氏字辈:“常人文明盛世英俊庆家邦诗礼传基业忠良定福昌”。 安徽蒙城葛氏字辈:“广佩(魄)志(世)续建立维新绍(少)先启厚(义)安公明伦宗传昌盛济美长春”。 安徽淮北葛氏一支字辈:“玉庆长呈明献瑞树德荣昌”。 安徽淮北葛氏一支字辈:“成明献瑞……” 安徽阜阳葛桥葛氏字辈:“三清天起西志布文国家友浩修庭光永祥云”。 安徽阜阳葛氏字辈:“国家有好修青光永祥云”。 安徽马鞍山葛氏字辈:“福禄得安……” 安徽定远葛氏字辈:“万仁贤良明圆世广”。 安徽含山葛氏字辈:“瑛遇守应尧廷绍(万)之长元人文明盛世英俊庆家邦诗礼传基业忠良定福昌”。 安徽含山葛集葛氏字辈:“荣华茂盛富贵吉祥光明正直纯善忠良”。 安徽蚌埠葛氏字辈:“正学传文广本立道生长”。 安徽凤阳葛氏字辈:“万仁贤良明圆世广”。 安徽长丰葛氏字辈:“红宗子德礼意”。 江苏邳州葛氏字辈:“守文天(臣)芳(岭德)秉(显士以)宗(成锡嘉修维音建盛)万(统昌汝如永庆其山若学常龄立 毓廷)兆(延振殿景春思继道秀增先兴惟)传(树玉裕有佑赐)恒(俊凤聿)修彝德克裕其后孝慈忠信荣光耀祖绵远家声恒长则久诗书易礼教学勤读”。 江苏宿迁葛氏字辈:“照怀绍高恒志盼望善勇诚”。 江苏南通葛氏字辈:“祖德汉明扬”。 江苏狼山葛氏字辈:“启秀祖德汉民阳”。 江苏淮宁葛氏字辈:“兆章怀其乃”。 江苏盐城盐都葛氏字辈:“德佑龙光裕”。 江苏盐城滨海葛氏字辈:“步文章学士”。 江苏盐城八巨葛氏字辈:“玉金余富……” 江苏盐城葛氏一支字辈:“德佑龙光裕步文章学士长春富贵”。 江苏连云港葛氏一支字辈:“维昌长洪绍”。 江苏连云港葛氏一支字辈:“兆吉绍高……” 江苏南通葛氏字辈:“辉声昭兹来许永言孝思”。 江苏南通如东葛氏字辈:“存仁坤乃……” 江苏南通海安葛氏字辈:“纯仁坤乃昌”。 江苏南通启东、盐城射阳葛氏字辈:“元瑞廷志建”。 江苏睢宁大王集葛氏字辈:“兆以德树崇本齐昌怀荣良厚”。 江苏睢宁葛氏字辈:“戴从高三华之存廷玉兆以德树崇本其昌怀荣良厚兴传明(元光)继先维宗平安庆祥”。 江苏新沂葛氏字辈:“守文天(臣)芳(岭)德秉(显)士(以)宗(成锡嘉修维音建盛)万(统昌汝如永庆其山若学常龄立保毓廷)兆(延振殿景春思继道秀增先兴惟)传(树玉裕有佑赐)恒(俊凤聿)修彝德克裕其后孝慈忠信荣光耀祖绵远家声恒长则久诗书易礼教学勤读”。 江苏太湖葛氏字辈:“绳其维孝友肇”。 江苏东海葛氏字辈:“维昌长洪绍”。 江苏洪泽湖葛氏字辈:“方邦友秀兆宜德树崇本其昌怀龙连侯。 江苏平明葛氏字辈:“伟万秀兆景绍高恒志盼望善勇诚”。 江苏盱眙葛氏字辈:“礼义维芮植登乃寿志高”。 江苏淮阴葛氏字辈:“和于(雨)以(已)采芹(卿)光耀前人聿新斯德”。 江苏大丰大隆葛氏字辈:“履树永恒俊”。 江苏大丰葛氏字辈:“条德玉忠余红志元启辉”。 江苏兴化白驹葛氏字辈:“成林正世吉(爱)”。 苏北地区葛氏字辈:“树振瑞……” 江苏海安、如皋葛氏字辈:“锦崇为学先克显存仁昆乃昌谦良树厚德恒久庆熙祥”。 江苏句容、安徽含山葛氏字辈:“人文明盛世英俊庆家邦诗礼传基业忠良定福昌”。 江苏泗阳葛氏字辈:“贵德士恒……” 河南周口葛氏一支字辈:“天永世德相传家泽广照”。 河南周口葛氏一支字辈:“月风永世振友怀怀民百计星”。 河南宁陵葛氏字辈:“志善久安泰贻惠昭慈爱君赫孝贤家恩恭敬贵来聚业诚实迈才博旭厚楷慎思祖宗训高尚赐恒远圣载伟铭戴忠士涌多创华衍绩超群培育子繁赛”。 河南宁陵葛氏字辈:“登芳先占清志善久安泰”。 河南信阳葛氏字辈:“世应均保全荣光炳耀先明清方建树家国庆昌年”。 河南信阳葛氏一支字辈:“文运天开……” 河南信阳葛氏一支字辈:“春超本祖德”。 河南罗山葛氏字辈:“世荫均保全荣光炳耀先明新方建树家国庆昌延”。 河南清丰葛氏字辈:“先泽传万世鸿(洪)恩如海深”。 河南博爱葛氏字辈:“广凤相卿堂 荣公锡祚昌”。 河南新野葛氏字辈:“文家占永中”。 河南罗山葛氏字辈:“世荫均保全荣光炳耀先明新方建树家国庆昌延”。 河南唐河葛氏字辈:“清太祖应景明”。 河南张店葛氏字辈:“云文绍新志”。 河南邓州葛氏字辈:“永照吉相……” 河南西峡葛氏字辈:“云(润)长生荣居”。 河南淅川葛氏字辈:“天文春(中)玉全德吉祥”。 河南上蔡葛氏字辈:“锡□大(广)年登国世树汝从长丕显启瑞光延绵宗泽继士绪统元昌”。 河南宁陵葛氏字辈:“登芳先占清志善久安泰”。 河南范县葛氏字辈:“俊培永玉……” 河北廊坊葛氏字辈:“天永万文兰怀”。 河北唐山葛氏字辈:“云会玉儒振昌永”。 河北沧州葛氏字辈:“玉振文世……” 河北安次葛氏字辈:“宪春凤……” 河北清河葛氏字辈:“玉印光宗耀祖”。 河北泊头葛氏字辈:“景立世广玉”。 河北葛氏一支字辈:“文秀瑞春艳”。 湖南邵阳葛氏字辈:“芝增汉林昌秀玉财源榜”。 湖南岳阳葛氏字辈:“贤堂方正大起先摩”。 湖南临澧葛氏一支字辈:“正大光明启祖志定”。 湖南临澧葛氏一支字辈:“正大光明启祖德贤仁用”。 湖北宜宾葛氏字辈:“云天龙绍山原文耀正刚修能永世忠孝”。 湖北监利、洪湖、湖南兰庭葛氏字辈:“正大光明齐承先绪”。 湖北葛氏一支字辈:“先列文章永存世昌”。 湖北葛氏一支字辈:“文行忠信贤良方正大启先谟光昭典训理学名家书香伟盛祖德垂芳蔚兴英俊继绪发扬勋高望重”。 贵州毕节葛氏一支字辈:“覃公仁汉成廷春嘉美茂纹竹如周金邻日宏世阳附亮天发永传枝(元)继启伦恒绵宗祖泽广衍盛贤人”。 贵州毕节葛氏一支字辈:“臣良昌绣时国怀汝正光家道富兴扬”。 贵州仁怀葛氏字辈:“仕正登尔洪应建永开科显达光明远家声绍泰和”。 贵州金沙葛氏字辈:“世守少景彦舜运仕如寿贵自文志同廷衍宗愈茂尚以”。 四川成都葛氏字辈:“昌仕晋绥履仁师石鼎恒”。 四川平昌葛氏字辈:“山玉春必泰永臣开国贤兰贵京大华紫伦登尚元”。 四川西昌葛氏字辈:“应士奉枝春升长世茂远明建国家新洪盛志达元安寿祥庆登阳福昌宗贤青康德善贞忠厚万代传永向旭东存宁继祖荣先”。 辽宁东港葛氏字辈:“兴万传家……” 辽宁丹东葛氏字辈:“万传家书……” 辽宁大连、旅顺葛氏字辈:“景文兆源寿云日民”。 陕西西乡葛氏字辈:“山玉春必泰永臣开国贤兰贵京大华紫伦登尚元”。 陕西安康葛氏字辈:“万世大贤良立德成先志”。 甘肃武威、天津葛氏字辈:“兴天生明□元基”。 甘肃永登葛氏字辈:“景同延春正祖德永世明”。 吉林和龙葛氏字辈:“云盛永文世福增庆贵明”。 浙江义乌葛氏字辈:“千万继承英明光道谊诚敬宗文德尚贤衍蕃邵达(永)显(绍)曾(崇)元(隆)康(世)宁(德)富(彰)贵(敦)咸(贤)孚(务)寿(本)和(允)顺(纯)贞(良)祥(秉)世(怀)善(公)昌(正)修宜慎树立钦培学景芳”。 江西于都葛氏字辈:“文以子景昌挺成良添世绍元明德礼永接燕贻志孝友振家声诗书开甲第”。 上海葛氏一支字辈:“君仲天应元林成学士尚益邦”。 山西大同葛氏字辈:“伯仲福子龙孝贤晨懋宾鸿明春继传欣祖乐善少光宗文辉开丰爵道延顺”。 北京葛氏一支字辈:“铁德国玉……” 葛氏永和堂一支字辈:“维绍纪周居仁贤良明元士广修齐何太”。 葛氏一支字辈:“开国发传永万年古代兴”。 葛氏一支字辈:“国家有好修青光永祥云”。 葛氏一支字辈:“明仲文广兆学(增)士现”。 葛氏一支字辈:“传家有道训子以经克绍廼祖永茂尔宗”。 葛氏一支字辈:“雨以彩勤家道永昌立新斯德忠良宽厚必振其宗”。 资料有待补充。
岫岩有两个李家堡一个在哈达碑镇,一个在大营子乡。\r\n\r\n哈达碑镇李家堡的满族李姓,是李雅拉 氏,在镶红旗。大营子乡的李家堡我就不太清楚了。\r\n不过临近的凤城也有个李家堡,那里的满族李姓是哲克达 氏,属正白旗。\r\n\r\n如今这些年各家族的子孙由于搬迁都住混杂了。你家这个李姓究竟是李雅拉 氏还是哲克达 氏现在很难说。建议你还是回老家一趟去村里查阅家谱就知道了。
直线距离大约7061公里。
驾车路线:全程约9786公里
起点:淅川汽车站
1南阳市内驾车方案
1) 从起点向正西方向出发,沿丹江大道行驶450米,右前方转弯进入丹阳路
2) 沿丹阳路行驶20公里,直行进入丹阳路
3) 沿丹阳路行驶90米,在第2个出口,稍向左转进入鹳河路
4) 沿鹳河路行驶360米,左前方转弯进入东环路
2沿东环路行驶160米,朝荆关/S332方向,直行进入S332
3沿S332行驶396公里,朝寺湾/G209方向,左前方转弯进入呼北线
4沿呼北线行驶97公里,左后方转弯上匝道
5沿匝道行驶880米,直行进入呼北高速
6沿呼北高速行驶527公里,在天马大道/郧阳南出口,稍向右转上匝道
7沿匝道行驶400米,直行
8行驶16公里,左前方转弯
9行驶54公里,朝开发区政府/柳陂镇/G70/福银高速方向,稍向左转进入天马大道
10沿天马大道行驶21公里,右转进入金龙路
11沿金龙路行驶490米,稍向右转进入土天路
12沿土天路行驶730米,直行进入牛头山隧道
13沿牛头山隧道行驶61公里,朝G70/福银高速方向,左前方转弯
14行驶480米,朝武汉方向,稍向左转进入郧县南立交桥
15沿郧县南立交桥行驶820米,直行进入福银高速
16沿福银高速行驶81公里,稍向右转上匝道
17沿匝道行驶920米,直行进入十天高速
18沿十天高速行驶1922公里,直行进入五里立交
19沿五里立交行驶14公里,直行进入十天高速
20沿十天高速行驶1796公里,过李家院中桥,朝略阳/天水方向,稍向右转进入谢家营立交
21沿谢家营立交行驶14公里,直行进入京昆高速
22沿京昆高速行驶2002公里,朝青川/兰州/G75方向,稍向右转进入罗家沟互通桥
23沿罗家沟互通桥行驶980米,直行进入兰海高速
24沿兰海高速行驶578公里,在余家湾/姚渡/G212出口,稍向左转上匝道
25沿匝道行驶12公里,右前方转弯进入兰渝线
26沿兰渝线行驶103公里,右前方转弯进入兰渝线
27沿兰渝线行驶253公里,右前方转弯进入兰渝线
28沿兰渝线行驶748公里,直行进入X484
29沿X484行驶313公里,直行进入S301
30沿S301行驶260公里,右前方转弯
31行驶90米,稍向右转进入临江路
32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内驾车方案
1) 沿临江路行驶31公里,左前方转弯进入S301
2) 沿S301行驶15公里,直行进入岭岗岩隧道
3) 沿岭岗岩隧道行驶260米,直行进入S301
4) 沿S301行驶169公里,直行进入薛家坝隧道
5) 沿薛家坝隧道行驶180米,直行进入S301
6) 沿S301行驶197公里,进入S301
7) 沿S301行驶90米,在第1个出口,左前方转弯进入S301
8) 沿S301行驶12公里,过九寨沟风景名胜区-三号桥,调头
9) 行驶120米,到达终点(在道路右侧)
终点:九寨沟风景名胜区
马姓是当今中国姓氏排行第十九位的大姓,人口众多,约占全国汉族人口的百分之一,是全国回族十三大姓之一。
寻根溯源
1、据《新唐书•宰相世系表》及《元和姓纂》等有关资料所载,出自嬴姓,为帝颛顼裔孙伯益之后,以爵号为氏。
2、源于金朝,始祖为西域人马庆祥,入居临氵兆狄道,成为马姓一支。
3、源于元朝,始祖是在金为官的蒙古人月乃和,后人以其官马步指挥使命姓,成为马姓一支。
4、回族人内迁与汉人通婚,采用汉字马姓,为回族常见姓之一。
5、出自清代,满族人中的马佳氏,改姓为马。
6、出自他姓改马姓。汉代,马矢。
得姓始祖
赵奢。在远古的舜帝时代,东夷部落首领伯益因佐大禹治水有功,被舜帝赐姓为嬴姓,伯益的后代造父被周穆王封在赵城。战国初期,赵衰子联合魏氏、韩氏瓜分晋国后,建立了赵国。当时,赵国公子赵奢(赵武灵王的裔孙)能文能武,以善于用兵而著称。赵文王二十九年(公元前二七零年),赵奢奉命抗击秦军的进攻而大获全胜,因战功卓著被赵惠文王封在马服(今河北邯郸市西北),称为马服君,他死后便葬在封邑。他的子孙最初以“马服”为其姓氏,后去掉“服”字,称为马姓。赵奢从而就成了马姓的得姓始祖。
繁衍播迁
马姓最初发祥于河北省邯郸市一带。在战国末期,马姓子孙就已有一些迁居陕西咸阳,在此后的时期内,马姓不断得以发展,并且有许多成为当朝高官。家族逐渐得以兴旺,并且最终使扶风茂陵(今陕西兴平东北)成为马氏的发展繁衍中心。在西汉时,马姓中又增添了由马矢姓改姓马而来的一支,也逐渐得到壮大。两汉至南北朝时期,马姓除在扶风茂陵成为望族外,还分布于今河南、河北、山东、湖北、四川、甘肃、江苏、浙江等省的一些地方,同时汉代时期,马姓宗族大举西迁到西北地区,后来再度东迁到黄淮地区。唐朝末年,王潮、王审知入闽,有河南马姓人随同前住,在福建安家落户,后发展成为大族。许州鄢陵(今属河南)人马殷从军作战,在唐末,五代十国时期被封为王,建立楚国,包括现今湖南全省,广西大部及广东、贵州部分地区,从而使马姓在广大的地区内得到巨大发展,分布于各地。宋代以后,闽、粤地区马姓逐渐增多,到了明代,马姓族人得以进一步发展,遍布于福建。至清代,马姓开始有些移居于台湾,进而又远徙东南亚及欧美。�当今,马姓为中国第十九位大姓,拥有人口占汉族人口的百分之一以上,并且主要生活在北方,特别是西北地区。
郡望堂号
马姓在漫长的繁衍过程中,形成了许多郡望,据《元和姓纂》所载,主要有九个郡望:
1、扶风郡,治所在槐里(今陕西光平东南);
2、京兆郡(今陕西西安);
3、郏郡(今河南郏县);
4、荏平郡(今属山东);
5、临安郡(今属浙江);
6、西河郡(今山西汾阳);
7、广陵郡(今江苏扬州);
8、华阴郡(今属陕西);
9、正平郡(今山西新绛)。
堂号:
“铜柱”、“绛纱”、“扶风”、“驷德”、“回升”、“孝后”等。
宗族特征
1、马姓在少数民族中为大姓,且在汉族人口中也属前列之姓。据有关资料统计,马姓在全国回族中属十三大姓之一,在汉族人口中为排行第十九位的大姓。
2、马姓多位于西北地区,历史上所出名人较多,遍布经济、政治、文化领域。
3、各支马姓字行辈份排列有序。河北青县马姓一支字行为:“有志名克立,维汝受国荣,之文允宝镇,世锡庆元宏。”虞东干渡马姓祖制排行字行为:“观德知仁孝,修身化世风,惟思豪杰士,冀冠圣贤中,经济治君国,诗书善厥躬,鹏飞由祖福,燕翼乃宗功,教守成名训,家传尚质衷,登瀛怀睿智,显达式英雄,宜法攀龙嗣,求多起凤冲,宽和端本道,庄敬令闻崇,恩泽深先代,荣封勉尔忠,品量钦景哲,光耀望元通。”
名人精粹
马融:右扶风茂陵人,为马氏家族史上第一位很有学问的人,经学家、文学家,一生注群经外,兼注《老子》、《淮南子》。马援:扶风茂陵(今陕西光平东北)人,东汉初被誉为伏波将军,后历任太守,发展了相马法。著《铜马相法》。马武:南阳湖阳(今河南唐河南)人,一代名将,新莽末,参加绿林起义军,归刘秀,被封为扬虚侯。马腾:右扶风茂陵人(今陕西兴平东北),初为凉州刺史司马,曾与韩遂割据凉州,后被曹操所杀。马超:右扶风茂陵(今陕西兴平东北)人。三国名将,出身于凉州豪强家族,刘备建蜀后,任骠骑将军。马钧:扶风(治今陕西兴平东)人,魏时机械制造家,因改革绫机而闻名,曾制造翻车,指南车等,其所用机械原理比国外早七、八百年。马周:博州茌平(今属山东)人,唐代大臣,被唐太宗赏识,任监察御史,主张少兴徭赋,反对实行世封制,成为当时有名的政治家。马殷:许州鄢陵人(今属河南),五代时楚国的建立者,在位二十七年。马瑞临:今江西乐平人,宋元之际著名史学家。一生博览群书,历二十年著成《文献通考》,为记述历代典章制度的重要著作。马远:祖籍河中(今山西永济县附近)人,南宋时著名画家,擅画山水,与夏圭并称“马夏”,为“南宋四家”之一。马致远:今北京市人,元代著名的杂剧和散曲作家,为“元曲四大家”之一,一生写下了大量的散曲和杂剧,以描写王昭君的《汉宫秋》为其代表作。马琬:江宁(今江苏南京市)人,元末明初画家,曾官至抚州巡府。擅画山水,兼工书法,能诗。马注:云南保山人,明末清初伊斯兰学者,回族,对佛学和伊斯兰教义颇有研究,著有《臣权》、《樗樵》、《清真指南》。马欢:今浙江绍兴人,明代航海家,曾多次参加郑和的下西洋航行,任翻译,著有《瀛涯胜览》。马建忠:浙江丹徒人,清末语言学家,曾赴国外留学,精通多国语言,著有《马氏文通》,为中国第一部较全面系统的语法著作。马叙伦:浙江余杭(今浙江杭州)人,早年曾任北洋政府和国民党政府教育部次长,后参加革命,历任人大常委,政协、民盟副主席,民促主席等。
春秋代序,中华崛起,任氏家族更是兴旺发达。山水有源,落叶归根,“我是谁,我从哪里来?”上有祖宗,下有后人,血肉联情,承前启后,任氏家族的每一位成员在自己的大家庭中都拥有自己的位置 。
清代康熙年间,先祖任科夫妇携家自山东登州莱阳大槐树底下辗转迁居承德湾子村,后代又分支居住于槽碾沟村,后沟村,柴河窄道沟村。历时三百余载,族传十四代,先祖为后世设定家族承传字辈,以中间字为序,分别为自、绍、焕、国、先、作、受、万、久、长十代,迁居承德后又排出延、兆、文、书、显、克、井、治、家、昌十辈。并修族谱,立家规,以传后人。
族谱图表上书有一副对联:以清白贻子孙何必矜夸阀阅,唯诗书绵世泽尚祈勿坠萁裘。在这里,先祖勉励子孙要以清白忠厚为本,不能颓废堕落,以诗书孝悌为先,不可骄奢*逸。
适逢盛世,为缅怀先辈,传承优良家风,培养家族美德,发扬家国情怀,先有任长珍细化分支,重整家谱
QQ:576479403
这位朋友,你家里的族谱真的好长好长,我还是第一次接触这一类的古文,许多地方翻译不准,其中典故资料本人不熟,多为网上查证,仅供参考。
PS:族谱貌似很严肃的东东,弱弱地说,看在我一片好心的份上,真的出了错表PIA我呀!!!
PPS:长度原因,具体字词,除典故外不做注解。
从来树之大者,固其根本;流之远者,(浚) 其泉源。承先启后。而因端竟委。宜加详也。
译文从来要求树木长得牢固,必然要巩固他的根本;要河水流得长远,必然要疏通他的源泉。(家族)承先启后,从最初到最后(的血脉),应当详加记述。
注此句疑似缺字(浚)。树、流句,出自唐代魏征《谏太宗十思疏》
陈氏之派演於有女为 。
词解有女为:人名不详。
译文陈氏一脉,源自有女为。
稽古重华。以大孝承帝天之庥。以元德受唐尧之禅。尊居九重。富有四海。宗庙飨之子孙保之。
词解稽古:考察古事;重华:五帝之舜。
译文考察古事,从五帝之一的舜说起。舜凭借高尚的德行,接受了尧(五帝之一)的禅让,继承帝位,身份尊贵,富有四海。他的宗庙,被子孙后代祭祀供奉,而保佑子孙。
难商均不肖。禅位于禹。而虞思衍商均之祚。夏禹封虞思于虞。商汤封虞遂于陈。
词解商均,舜的儿子(详见百科资料);祚:本意帝位,此处应指王位。
译文然而,商均没有治国的才华,(舜)禅让与大禹(五帝之一)。而虞思继承商均的王位,大禹将他的封地定在虞,商汤又将虞封作陈(此处译文不准)。
至周武王。又以元女大姬配胡公。而复封诸陈。以备三恪。
词解元女:长女;大姬:长公主;三恪:周朝新立,封前代三王朝的子孙,给以王侯名号,称三恪,以示敬重。一说封 虞 、 夏 、 商 之后于 陈 、 杞 、 宋 。
译文到了周武王的时代,武王将他的大女儿配给胡公(作妻子),再次分封于陈地,以作三恪。
注《左传·襄公二十五年》:“庸以元女大姬配胡公 。” 杜预 注:元女, 武王 之长女
三代以来。谨守候服。作宾王家。传二十五主。而灭于楚。
词解候:读去声,占卜预测;服:指礼仪。作宾:指担任太子宾客职务。
译文自三代以来,恭谨地遵守天意和道德礼仪、为王家指担任太子宾客职务(此处译文不准)。传二十五代家主,被楚国所灭。
且鲁庄公二十二年。陈公子完。抱器奔齐。闻韶而契圣心。占兆而配姜岳。厚施之报。历十一世。
词解陈公子完:人名;韶:传说舜所作的乐曲名;占、兆,都有占卜的意思。
译文鲁庄公二十二年,陈公子陷入危境,怀抱才能逃亡到齐国(此处翻译文不准),听闻《韶》乐,契合圣上的心思,占卜良辰吉日婚配与姜岳(此处译文不准,亦无资料查证)。(为齐臣)回报齐主恩德,历经十一代。
注鲁庄公二十二年,即前672年,陈宣公妫杵臼杀其子妫御寇,厉公妫佗子妫完奔齐国,封于田,遂改田姓(详见百科资料)。
另,有典故:子在齐闻韶,三月不知肉味。
而田和迁齐康公於海上。代齐有国。传七主。而灭于秦。
译文后来,田和将齐康公放逐到海上,代替他成为齐国国主,历经七代,被秦所灭。
注公元前481年,田成子发动武装政变,前391年,国相田和将齐国国君齐康公放逐到海上,只留一城之地食邑,前386年,周室册命田和为齐侯,几年后康公病逝。史称‘田氏代齐’
自秦而汉。以及晋宋。虽无茅土之诈。当有爵禄之颁。如陈平子昂等辈。代不乏人。迄至霸先仕梁。继梁而超。鼎峙六朝。传五主。而灭于随。
词解霸先:南北朝时期陈开国皇帝,即陈高祖武皇帝;陈平,西汉开国功臣,陈子昂,唐代文学家。
译文从秦朝、汉朝到晋朝、宋朝,虽然没有土地封邑,但有一些人受到爵位官职的封赏,例如陈平、陈子昂等,世世代代都不缺乏有才华的人物。到陈霸先于梁国出仕,后自立陈国,于六朝时鼎盛一时,传承五代国主,被隋所灭。
注陈朝为六朝中最后一朝,陈霸先出身寒门,白手起家,陈朝历经武帝、文帝、宣帝三代治世兴盛,陈后主溺于文酒,不思进取,陈灭于隋。
另,此句‘随’疑似‘隋’字。
后主陈炀公之子。陈叔宝。于弘农元年。逃居东海。生有七子。长子陈释公。流落江西。
译文陈后主的儿子陈叔宝,在弘农元年逃亡到东海。(陈叔宝)生了七个儿子,长子陈释公流落江西。
数传而陈伯宣。肇家湖广。黄州府。麻城县。孝感乡。大湾丘。高坎堰居住。
译文又传了几代到陈伯宣,在湖广安家。家在黄州府,麻城县,孝感乡,大湾丘,高坎堰居住。
嗣是而支分派别。瓜绵椒衍。齐聚几十辈。合数百口。而且物随人化。百犬同槽。
译文从这里之后,便有了分支派别,繁衍传承(开枝散叶),一族人齐聚几十辈(??此处译文不准),总共数百口人,并且财产也和血脉一样繁盛,有上百的家畜同槽而食。
封义门。表其里居。有自来也。然族繁不及备载。特详一派之传。以志世系。
译文陈氏被封义门,‘表其里居。有自来也’(此处译不出),但族人繁多,不能全部记载,特别对一派的传承详加记叙,来记载宗族世系。
注天圣四年八月十九日,北宋仁宗封陈氏为‘义门’。
一世陈伯宣。二世陈檀三世陈旺四世陈机。五世陈感。六世陈兰。七世陈青。八世陈仲。九世陈崇。十世陈 。十一世陈锡。十二世陈恭。十三世陈宗臣。十四世陈及。十五世陈思洪。十六世陈宝至今二十世陈根于明太祖洪武三十六年。
因西蜀土广人稀。饮命移雨广人民。以填四川。我根祖偕二弟远根。
三弟万根。奉旨入川。分手判袂于涪州 石。题诗为记。
词解移雨:将他处雨移至此处。(个人认为此处不是移雨,而是移民。指洪武入川。);判袂:分袂;离别。
译文因为蜀中地广人稀,奉命移民,来填补四川。我族根祖带着二弟远根、三弟万根,奉旨入川。在涪州棋盘石分别,题诗为记。
诗曰本是元朝宰相家。洪君追散入西涯。(棋盘)石上首相聚。风浪河边柳更斜。从此今日分别后。一家改作千万家。
注洪武入川,即洪武时期“江西填湖广”湖广填四川”的移民行动,推测陈家也入四川分家,路上留下分袂诗。
分袂诗(洪武入川分袂诗),也做分手诗、传家诗,用以辨认分离的族亲,即‘后人对得诗一首,千百年前是一家’。
另,本段缺字,棋盘石在网上查到,不知真伪。
我根祖来至潾阳。卜居于羊市镇。仙人湾。凡粟地沟。桶景场。大屋嘴。罗家沟。水井湾。花石堰。兴隆湾。高湾沱湾。八甲湾溜。官东坝。咸水沟。斗口坝。旧屋湾。桂花湾。石老公。松柏滩。永家坝。登子坝。石子坪。大石坝。石稻场。杨家桥。凤凰嘴。白鹤林。皆其所创业垂统者也。娶祖妣高氏大。生五子。长伯玉二伯周三伯元四伯宽五伯重。
译文我家根祖来到潾阳,将住处选在羊市镇。(后面那长长地一大串地名,某理解不能)都是他所创下的家业(此处翻译不准)。(根祖)娶了祖母高氏(大不知何解),生下五个儿子,分别是……
景太元年。根祖率伯周伯元回湖广。不复来川。所遗留于四川者。伯玉伯宽伯重三房后嗣。各有流传。而伯周伯元之后无可考。谱中有名存。而莫详其所自来。亦莫详其所终及者。大约系伯周伯元之裔。不究其实。不敢强解。译文景太元年,根祖率领伯周、伯元回到湖广,没有再来四川。留在四川的,是伯玉伯宽伯重三房的后嗣。三方各有流传,而伯周伯元的后人已无法考证,家谱中有名字保存下来,三不知道他们的来历,也不知道他们最后到了那里去,大约是伯周伯元的后人。无法推究其中真相,因此不敢勉强解释。
伊古以来。代远年湮。使前无所传。则兹无所考。若今无所记。则后无所宗。彼葛 犹能庇根本。羽尚且宜子孙。物亦有然。而况于人乎。
译文自古以来,年代久远。如果前辈没有传承,则现在无所考证,若今日无所记录,那么后代便没有宗族可依。??尚且能够庇护根本之处,??尚且能够造福子孙,(植物)动物尚且如此,何况人呢
兹因兴隆湾为汇聚地方。以妥先灵。体报本追远之意。为收族敬宗之行。爰萃族众。谨遵老谱。并详后人。历述木本水源之遗。永祖德宗功之谱。庶亲者无夫其亲而子子孙孙世守勿替矣。
译文因为兴龙湾为(宗族)汇聚的地方,为了告慰先祖在天之灵,还念祖先,追根溯源,汇聚族人祭拜祖先。我族族人,要谨遵先人族谱,传于后人,一一叙述祖先的馈赠遗留,将记录祖宗功德的族谱永远流传下去。‘庶亲者无夫其亲’(此句翻译不能),子子孙孙世世代代永远遵守,不可改变!
注郑玄注:“收族者,谓别亲疎,序昭穆。”《礼记·大传》:“尊祖故敬宗,敬宗故收族,收族故宗庙严。” 陈澔集说:“收,不离散也。宗道既尊,故族无离散。
葛氏家谱辈分表
本文2023-10-16 16:27:56发表“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lezaizhuan.com/article/2676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