敖氏的起源?
姓氏源流:
源于上古
是古帝颛顼的老师太敖的后代。太敖,一做大敖。太敖的子孙以祖上的名字命名他们的姓氏,于是形成了敖姓。
出自芈姓
春秋时期的楚国国君,凡是被废弑而没有得到谥号的,都被称为敖,这类国君的后代,也被称为敖氏。
出自满族改汉姓而来
改为敖姓的满族老姓包括:敖佳氏、鄂济氏、瓜尔佳氏、乌西勒氏,以及加入满族的敖拉氏(达斡尔族)、敖勒多尔氏(达斡尔族)、阿尔丹氏(达斡尔族)、额诺氏(达斡尔族)、敖拉托欣氏(达斡尔族)等。
迁徙分布:
敖氏的望族居住在谯郡(今天的安徽省亳州)。
敖氏的部分族人迁于广东省阳江、阳春等地。
明初江西的敖姓随沐英南征,后来分布在云南、贵州等地。
郡望堂号:
郡望
谯国郡:东汉建安年间将沛郡分出一部分设置了谯郡。相当于今天的安徽、河南两省之间的地区。治所在谯县。
堂号
寀庵堂:宋代有敖陶孙的,从小不受约束,胸怀大志。当时的奸臣韩侂胄当权,大儒朱熹遭贬。陶孙正游学太学,他首先做诗为朱熹送行。赵汝愚死在被贬的地方,他又写诗哭赵。韩侂胄听到这些以后很生气,于是下令逮捕敖陶孙,陶孙改名换姓逃掉了。后来陶孙中了进士,做了温州通判,著有《寀庵集》。
家族传说:
改名说
敖这个姓氏来源于上古,和姜、姬一样,伴随着中国历史的成长。上古时代有姓氏的人不多,而且有姓氏的都是社会上比较有身份的。一些上古的姓氏已经消失,比如妫,那么敖姓族人的历史也一定经历无数坎坷。历史上以个姓氏的灭绝有诸多原因,比如战争、瘟疫、灾荒、犯罪的连诛等等。敖姓能够5000年流传至今,说明这个姓氏应该是家族繁盛、苗裔众多的。而这样我们就会发现一个问题:为什么敖姓如此久远又族人众多,为什么在历史上叱咤风云的人不多呢?
在云贵这边的敖姓人中流传一种说法,乃是敖姓人不改名(民间叫“左名”)是无法登科中举、进入仕途的,即使进入,也会无端惹来灾祸。这种说法问及许多敖姓的长者,他们都不知道出自何处,只说是老祖宗传下来的,子孙后代就得遵守。我们当然不太相信敖姓人不改姓就不可能在社会精英阶层有所作为之说,但是这种说法一定有它的渊源,不会是无中生有。敖姓人在古代名人寥若晨星,敖姓一些风云人物改做他姓的可能不会不存在,而灾祸之说,宋代敖陶孙确实是改名换姓才得以免杀身之祸的。
鳌鱼说
民间有一句说法,叫“四大鳌鱼顶天下”,还有“敖姓当官,天下必翻”的说法。这也是敖姓人大官少的一种说法。
脚趾说
相传敖姓祖先有一位比较富裕的人有10个儿子,在腊月二十七杀过年猪的时候,几个儿子由于年纪较小,争抢猪腰子打闹玩笑,不小心脚碰到杀猪的刀,留了血。所以他的后代子孙的脚的两个小脚趾指甲都是两瓣的。现在居住在云贵之交的敖姓人都这样,着是区分是不是敖姓人的主要身体特征。
你好 如果您家谱中记载为正黄旗 那就一定是正黄旗了
不用质疑 因为姓氏和旗籍没什么关系
楼主说老姓是鄂卓敖氏,我查我手中的资料没有查到,但是我查到了鄂卓氏,鄂卓氏也称做鄂绰尔氏,和楼主所说的鄂卓敖氏有些音似
并且鄂卓氏在正黄旗也有注册
所以我把鄂卓氏的资料附在了下面
另外一楼有一点错了“正黄旗也等同于皇族”这是错误的
皇族是一个姓 皇族和哪个旗没什么关系 皇族后裔也是哪个旗的都有
鄂卓氏Ejo Hala 见于《清朝通志氏族略满洲八旗姓》,又作鄂绰尔,满族、蒙古族共有姓氏,世居叶赫、辉发、哈达、英额,后冠汉字姓赵。其姓氏著名人物有:
[强健] 满洲正黄旗人,世居黑龙江,从征吴三桂阵亡,赠云骑尉。
[绰奇] 满洲正红旗人,世居叶赫,累官都统。其家族知名着有,副都统、骑都尉穆舒。
[哈尔松阿] 满洲正蓝旗人,世居辉发,初任礼部参政,累官盛京礼部侍郎,加世职二等轻车都尉。子桑图袭,加一等轻车都尉兼一云骑尉。
[善都兰] 满洲镶白旗人,世居黑龙江方廷钮,国初来归,从征山西,赐号巴图鲁,加三等轻车都尉。
[穆舒] 满洲正红旗人,蒙古副都统,从征阵亡。
[穆腾额] 镶红旗人,从征准噶尔阵亡,赠云骑尉。
[德尔敏] 满洲镶蓝旗人,康熙五十六年捐工部主事,乾隆元年授河南副总河,累官工部左侍郎、副都统。
各地家谱文献如下 :
湖北竹溪敖氏族谱,(清)敖自恩修,清道光十八年(公元1838年)木刻活字印本。现被收藏在湖北省竹溪县文物管理局。
江西上高敖南孝友李氏三修族谱,著者待考,清道光二十一年(公元1841年)敦睦堂木刻活字印本,今仅存第二~三卷、第六卷。现被收藏在江西省图书馆。
江西德兴(建昌)新城敖氏宗谱四卷,首一卷、末一卷,(清)敖光浦、敖光椿等纂修,清道光二十七年(公元1847年)木刻活字印本。现被收藏在中国家谱网站档案馆。
江西上高敖阳蛇溪邬氏族谱三卷,首一卷,(清)邬绍腾等纂修,清同治元年(公元1862年)慎德堂木刻活字印本一册。现被收藏在江西省图书馆。
湖北竹溪敖氏袖珍小谱,(清)敖立榜纂,清同治十三年(公元1874年)木刻活字印本。现被收藏在湖北省竹溪县文文物管理局,今仅存第一卷。
江西万载敖阳严氏四门族谱,著者待考,清光绪七年(公元1881年)享叙堂木刻活字印本,今仅存第二卷、第四卷。现被收藏在江西省图书馆。
浙江长兴雉南敖氏宗谱八卷,(清)敖明耀等修,清光绪二十年(公元1894年)敦伦堂木刻活字印本八册。现被收藏在美国犹他州家谱学会。
江西万载白良敖氏族谱,(清)敖焕章等纂修,清光绪二十五年(公元1899年)谯国堂木刻活字印本五册。现被收藏在江西省图书馆。
江西上高敖阳陈氏族谱,著者待考,清光绪十五年(公元1926年)白沙洲德星堂木刻活字印本,今仅存第八~九卷、第十二~十四卷。现被收藏在江西省图书馆。
江西上高敖西李氏族谱,著者待考,清咸丰年间世德堂木刻活字印本,今仅存第三~五卷。现被收藏在江西省图书馆。
江西上高敖西罗氏六修族谱,著者待考,清朝时期木刻活字印本,今仅存卷末。现被收藏在江西省图书馆。
湖北竹溪敖氏宗谱,著者待考,清朝时期木刻活字印本,今仅存第三卷。现被收藏在湖北省竹溪县文物管理局。
湖北竹溪敖氏族谱,(清)敖自恩修,清道光十八年(公元1838年)木刻活字印本。现被收藏在湖北省竹溪县文物管理局。
江西上高敖南孝友李氏三修族谱,著者待考,清道光二十一年(公元1841年)敦睦堂木刻活字印本,今仅存第二~三卷、第六卷。现被收藏在江西省图书馆。
江西德兴(建昌)新城敖氏宗谱四卷,首一卷、末一卷,(清)敖光浦、敖光椿等纂修,清道光二十七年(公元1847年)木刻活字印本。现被收藏在中国家谱网站档案馆。
江西上高敖阳蛇溪邬氏族谱三卷,首一卷,(清)邬绍腾等纂修,清同治元年(公元1862年)慎德堂木刻活字印本一册。现被收藏在江西省图书馆。
湖北竹溪敖氏袖珍小谱,(清)敖立榜纂,清同治十三年(公元1874年)木刻活字印本。现被收藏在湖北省竹溪县文文物管理局,今仅存第一卷。
江西万载敖阳严氏四门族谱,著者待考,清光绪七年(公元1881年)享叙堂木刻活字印本,今仅存第二卷、第四卷。现被收藏在江西省图书馆。
浙江长兴雉南敖氏宗谱八卷,(清)敖明耀等修,清光绪二十年(公元1894年)敦伦堂木刻活字印本八册。现被收藏在美国犹他州家谱学会。
江西万载白良敖氏族谱,(清)敖焕章等纂修,清光绪二十五年(公元1899年)谯国堂木刻活字印本五册。现被收藏在江西省图书馆。
江西上高敖阳陈氏族谱,著者待考,清光绪十五年(公元1926年)白沙洲德星堂木刻活字印本,今仅存第八~九卷、第十二~十四卷。现被收藏在江西省图书馆。
江西上高敖西李氏族谱,著者待考,清咸丰年间世德堂木刻活字印本,今仅存第三~五卷。现被收藏在江西省图书馆。
江西上高敖西罗氏六修族谱,著者待考,清朝时期木刻活字印本,今仅存卷末。现被收藏在江西省图书馆。
湖北竹溪敖氏宗谱,著者待考,清朝时期木刻活字印本,今仅存第三卷。现被收藏在湖北省竹溪县文物管理局。
满族发源于长白山,所有满族人的祖籍地当然都是东北。
明朝灭亡后清朝入关,多尔衮将东北的满洲八旗军连同家属约有三十多万人口迁入关内,驻于北京,天津,正定,通州,霸州等地,史称`随龙入关‘。顺治初年,清朝派一部分八军驻守蓟县,黄崖,古北口等地守护出关门户,到康熙年间平定察哈尔部之后设立察哈尔总管衙门,北京出古北口入东蒙一线成为重官道,延徒设卡仑从北京调八旗军驻扎,后来康熙帝又在承德成立行宫,察哈尔设围场衙门,承德成为清朝统治关外的重要军政据点,到雍正朝正式在丰宁,隆化,喜峰,青龙,等承德外围燕山一线建立八旗驻防营,在承德成立守备衙门,调八旗精锐分区驻守,并调内务府八旗各级官兵驻承德与围场等地,管理秋猃,供鹰,供木,供雉等事务。
你家很可能就是康雍乾三朝从北京调到丰宁的,可能是内务府八旗,也可能是八旗驻防兵丁。
至于你家最早祖籍在东北什么地方,这就得先知道你们家族的满洲老姓,然后能在清代文献上察到。
你最好先回老家村里查阅本家族家谱
姓氏源流:
源于上古
是古帝颛顼的老师太敖的后代。太敖,一做大敖。太敖的子孙以祖上的名字命名他们的姓氏,于是形成了敖姓。
出自芈姓
春秋时期的楚国国君,凡是被废弑而没有得到谥号的,都被称为敖,这类国君的后代,也被称为敖氏。
出自满族改汉姓而来
改为敖姓的满族老姓包括:敖佳氏、鄂济氏、瓜尔佳氏、乌西勒氏,以及加入满族的敖拉氏(达斡尔族)、敖勒多尔氏(达斡尔族)、阿尔丹氏(达斡尔族)、额诺氏(达斡尔族)、敖拉托欣氏(达斡尔族)等。
迁徙分布:
敖氏的望族居住在谯郡(今天的安徽省亳州)。
敖氏的部分族人迁于广东省阳江、阳春等地。
明初江西的敖姓随沐英南征,后来分布在云南、贵州等地。
郡望堂号:
郡望
谯国郡:东汉建安年间将沛郡分出一部分设置了谯郡。相当于今天的安徽、河南两省之间的地区。治所在谯县。
堂号
寀庵堂:宋代有敖陶孙的,从小不受约束,胸怀大志。当时的奸臣韩侂胄当权,大儒朱熹遭贬。陶孙正游学太学,他首先做诗为朱熹送行。赵汝愚死在被贬的地方,他又写诗哭赵。韩侂胄听到这些以后很生气,于是下令逮捕敖陶孙,陶孙改名换姓逃掉了。后来陶孙中了进士,做了温州通判,著有《寀庵集》。
家族传说:
改名说
敖这个姓氏来源于上古,和姜、姬一样,伴随着中国历史的成长。上古时代有姓氏的人不多,而且有姓氏的都是社会上比较有身份的。一些上古的姓氏已经消失,比如妫,那么敖姓族人的历史也一定经历无数坎坷。历史上以个姓氏的灭绝有诸多原因,比如战争、瘟疫、灾荒、犯罪的连诛等等。敖姓能够5000年流传至今,说明这个姓氏应该是家族繁盛、苗裔众多的。而这样我们就会发现一个问题:为什么敖姓如此久远又族人众多,为什么在历史上叱咤风云的人不多呢?
在云贵这边的敖姓人中流传一种说法,乃是敖姓人不改名(民间叫“左名”)是无法登科中举、进入仕途的,即使进入,也会无端惹来灾祸。这种说法问及许多敖姓的长者,他们都不知道出自何处,只说是老祖宗传下来的,子孙后代就得遵守。我们当然不太相信敖姓人不改姓就不可能在社会精英阶层有所作为之说,但是这种说法一定有它的渊源,不会是无中生有。敖姓人在古代名人寥若晨星,敖姓一些风云人物改做他姓的可能不会不存在,而灾祸之说,宋代敖陶孙确实是改名换姓才得以免杀身之祸的。
鳌鱼说
民间有一句说法,叫“四大鳌鱼顶天下”,还有“敖姓当官,天下必翻”的说法。这也是敖姓人大官少的一种说法。
脚趾说
相传敖姓祖先有一位比较富裕的人有10个儿子,在腊月二十七杀过年猪的时候,几个儿子由于年纪较小,争抢猪腰子打闹玩笑,不小心脚碰到杀猪的刀,留了血。所以他的后代子孙的脚的两个小脚趾指甲都是两瓣的。现在居住在云贵之交的敖姓人都这样,着是区分是不是敖姓人的主要身体特征。
敖氏的起源?
本文2023-10-16 15:00:55发表“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lezaizhuan.com/article/2672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