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姓起源
陈氏的远祖可以追溯到舜。
商朝未年,舜的第33代孙遏父(又称阏父)投附了周国,担任陶正一职,他制陶的技艺极为精湛,博得了周文王的欢心。周武王灭商建周后,追封先贤遗民时,把遏父的儿子妫满封於陈(今河南开封以东,安徽亳县以北),国号陈,荣为侯爵,奉守着帝舜的宗祀,并将大女儿太姬嫁给他为妻。妫满死后,谥号为陈胡公,所以又被称为胡公满。他的子孙有的以国为氏,就是陈氏。
公元前672年妫满的第12代孙陈完因避难逃到齐国,改姓田。后来他的10世孙田和建立了田氏齐国。战国末年,齐被秦灭。齐王的长子升次子桓先后改姓王氏,三子田轸逃至颖川(今河南禹州、许昌一带),恢复陈姓。从此陈氏一门在中原瓜瓞连绵,生生不息,发展成为名门望族。
陈姓还有一支是少数民族改姓,也出自河南,据记载,北魏孝文帝自山西大同迁都洛阳后,於496年将代北鲜卑族三字姓侯莫陈氏改为单姓陈氏。
唐初期、中期,中原陈氏有过两次影响深远的南迁福建之举。669年,朝廷派河南固始人陈政(胡公满的68世孙)任南行军总管,率兵镇压福建南部的少数民族动乱。667年四月,陈政卒,由其20岁的儿子陈元光代父领兵,经过九年战争,局势平定后,於686年报请朝廷批准,设置了漳州郡。陈元光致力於发展漳州一带的农工商各业,使当地得到了繁荣发展。
他被后人尊为开漳圣王,子孙后代被称作开漳圣王派,成为闽、粤、台及南洋诸岛陈姓最主要的一支。台湾现有陈圣王庙53所,这从一个方面表明了台湾同胞对陈元光的崇敬之情。
再就是颍川陈后裔陈忠之子陈邕,唐中宗时进士,官至太子太傅,因受宰相李林甫排挤,迁至漳州南厢山。其子陈夷行,唐文宗时任宰相。此后子孙兴旺,在福建发展成为太傅派陈氏,尊陈邕为南院始祖。
陈氏入粤,始於南宋。北宋末年,金兵南侵,中原士族大批南迁,陈后裔陈魁率族人93口移居福建宁化、上杭,至其曾孙二郎、三郎再迁至广东梅州,后散居大埔、兴宁、长乐、龙川等县。陈氏入台,始於明未。福建同安人陈永华,於明末随郑成功入台湾,官至东宁总制使,在台湾建立屯田制度,设立学校,被尊为陈氏入台始祖。自清初至新中国建立的300多年间,陈氏迁台人数很多,其中仅武荣诗山霞宅陈氏一支就2000余口,成为台湾人口最多的首姓大族,与林姓共陈林半天下之美誉。
陈氏迁入越南的历史比较久远,有的成为安南(今越南)王朝的重臣。其中,李朝女皇李昭皇之夫陈(即陈日),於1228年创建越南陈朝,历时175年,促进了陈姓人口的发展。至今,陈姓仍被列为越南十大姓之首。陈氏移居日本始於明初,大都是明太祖派去的水手。明清以后,闽粤等沿海地区的陈氏,有许多人出海到今新马泰一带谋生。另有一些人不断迁至菲律宾、印度尼西亚和美、英、法、加拿大、澳大利亚等世界各地,对当地的繁荣与进步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姓氏源流
许(Xǔ 许)姓源出有三:
1、出自姜姓,为炎帝的后裔,以国为氏。据《元和姓纂》及《新唐书·宰相世系表》所载,许氏与齐氏同祖,为上古四岳伯夷后。“四岳”(尧舜时四方部落首领)是由姜姓发展出来的四支胞族,他们和姬姓部落结成联盟,跟“子姓”商族平行发展。以姬姓和姜姓部落为主的盟军打败了商纣王,建立了姬姓国--西周。周成王时,大规模地分封诸侯,其中商的旧地也分封了一些姬姓诸侯国和姜姓诸侯国,许国正是被周分封的姜姓诸侯国之一,其始祖为文叔,也称为许文叔。春秋时,许国称为楚国的附庸,战国初期被楚所灭。许国亡国后,子孙以国为氏,称许氏,史称许姓正宗。
2、出自尧帝时许由的后代,以祖名讳为氏。据文献史料及考古发掘所证,许由相传是尧舜时期的高士贤人,居住在箕山。他死后被葬在箕山,后人称为许由山。四千多年前活动于颖水流域的箕山之下,正是当年许国之地。其后人在许由死后取其名讳为氏,称为许姓。
3、出自其他源流有许氏。清代广西泗城府(今广西壮族自治区凌云县西南)土司及满、黎、瑶、彝、土家、阿昌、回、蒙古、朝鲜等少数民族均有许姓。
得姓始祖:许由。许由亦称许繇,是尧舜时期的高士贤人。尧帝老了以后,曾打算把帝位让给许由,许由坚决不接受,逃到了箕山下面,自己农耕而食。后来尧又请他做九州长官,他就到颖水河边去清洗耳朵,表示不愿听到这件事。许由死后被葬于箕山,后人称为许由山。许由的后代子孙便以其名讳为姓,称为许姓,许由则被纪念为许姓始祖。
二、迁徙分布
许姓最初的发源地是今河南省许昌东。春秋时,源于姜姓后裔文叔一支,被郑、楚所逼,多次辗转于叶(今河南省叶县西南)、城父(今安徽省亳县东南)、荆山(今属湖北省)、容城(今河南省鲁山东南)等地,后被楚所灭,子孙有流落于今湖南省新晃、芷江一带者。这可以说是许姓第一次的繁衍迁徙。秦汉时期,许姓已遍布河南、河北两省的绝大部分地区,后形成许姓历史上最大望族:汝南郡望。此郡望又分支出高阳郡、太原郡、会稽郡等许姓发展中占据主要地位的名门望族。据载,汝南郡的祖先秦末高逸之士许猗,其玄孙许德任西汉安定(今甘肃省平凉、宁夏回族自治区西部一带地区)、汝南(今河南省中部偏南和安徽淮河以北一带)太守,在汝南平舆县定居。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随着为避北方战祸而南徙的人群,许姓迁居于今江苏、浙江、湖北、福建、广东等地。汝南一支后裔许猛任曹魏幽州刺史,许式任平原(今山东省平原县西南地区)太守,许茂任高阳(今属河南省)太守,许王圭任南朝桂阳太守,许彦任相州刺史,许永慧萧齐时被封为晋陵县侯,许宗之任北魏定州刺史,许懋任梁朝天门太守。隋唐时期,社会趋于稳定,不管是居于北方的许姓,亦或是迁居南方的许姓,都得到了相当的发展,许姓人口日益增长。上述汝南许姓一支后裔也有新的发展,如许逊任平原(今属山东省)太守,许弘周任楚州刺史,许远任睢阳太守,许岘任袁州刺史。宋元至明清之际,许姓主要特点为南迁及移居海外。宋元时的南迁,促使许姓在南方长于北方的发展趋势,清代移居台湾的许姓,多出汝南一郡,集居于台北、屏东、高雄等地。至此,许姓可谓枝遍天下,广播各地。今日许姓以江苏、山东、云南、广东、河南、安徽、浙江等省居多,上述七省许姓约占全国汉族许姓人口的百分之五十五。许姓是当今中国姓氏排行第三十五位的大姓,人口众多,约占全国汉族人口的百分之零点五三。
三、历史名人
许行:最早出现于史籍的许姓著名人物,是战国时楚国人,主张“贤者与民耕而食,饔飧(自理炊事)而治”,反映了古代社会中农民的一种理想,有学生数十人。
许慎:汝南召陵(今河南省郾城)人,东汉经学家、文字学家,中国古代首部字典作者,著有《说文解字》十四卷并叙目共十五卷。
许劭:汝南平舆(今属河南省)人,三国曹魏时名士,喜评人物,其评曹操为:“清平之贼,乱世之英雄。”
许衡:元朝理学家。元世祖即位后,与刘秉忠等定朝仪官制,为元统治者策划“立国规模”。与刘因、吴澄并称为元朝三大理学家。
许劭:三国魏大名士。好评论人物,每月更换一名,时称汝南“月旦评”。曾评曹操为“治世之能臣,乱世之雄”,这句话几乎称为曹操一生的定论,“一代雄”也成了曹操的代名词。
许浑:唐代诗人。其诗作中有"山雨欲来风满楼"之句为世人传唱。
许孟容:唐代京兆长安(今陕西省西安)人,官至吏部侍郎、东都留守等职。
许敬宗:唐初为秦王府十八学士之一。杭州新城(今浙江富阳西南)人,历任著作郎、中书舍人、侍中、中书令等职。助武后逐褚遂良,逼杀长孙无忌、上官仪等。参与编撰了《武德实录》、《贞观实录》、《晋书》等。
许道宁:长安(今陕西省西安)人,宋代画家,擅画林木、平远、野水三景。
许道宁:宋代画家。以擅写林木、平远、野水三景闻名。张士逊曾赠诗有“李成谢世范宽死,惟有长安许道宁”之句,以赞其作。
许叔微:真州(今江苏省仪征)人,宋代医学家,著作有《伤寒发微论》等。
许夫人:元初畲民起义女英雄。1278年,她联合黄华起义。当时,元军已入福建,宋臣蒲寿庚降元。抗元将领张世杰转战至闽西南,在她的支持下,讨伐蒲寿庚及元军,屡次获胜。
许有壬:汤阴(今属河南省)人,元代著名政治家,他历官七朝近五十年,官至中书参知政事、集贤殿大学士。
许天赐:闽县(今福建省闽侯)人,明朝弘治年间进士,为官刚直不阿,著有《黄门集》。
许孚远:明代浙江省德清人,官至南京兵部左侍郎,著有《敬和堂集》。
许自昌:明代吴县(今江苏省苏州)人,好奇文异书,作传奇《水浒记》、《灵犀佩》等,另著有《樗斋诗钞》、《樗斋漫录》、《捧腹编》等书籍。
许鸿磐:清代山东省济宁人,历任安徽同知、泗州知州,作品有《方舆考证》、《西辽记》等。
许宗扬:清代广西省人,太平军将领。曾随石达开赴皖,随韦昌辉杀杨秀清,后不详。
许景澄:浙江嘉兴人,清末外交大臣,曾出使法、德、意、奥、荷等国,后任总理各国事务衙门大臣。
许雪秋:广东省海阳(今潮安)人,近代民主革命者,曾任职中华革命军东江都督。
许广平:广东番禺人,鲁迅夫人,建国后,任职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副秘书长、中华全国妇联副主席、中国民主促进会中央副主席等职。
许地山:原籍福建,生于台湾,著名小说家、散文家,著作有《缀网劳蛛》、《空山灵雨》、《印度文学》、《中国道教史(上)》、《大藏经索引》等。
许世友:河南省新县人,著名军事家,少年时曾在少林寺学习武术,早年加入国民革命军,后入中国***,一生极负传奇色彩,酒量过人,领导并指挥了许多著名战役,战功卓著。1955年被授予上将军衔。于1979年中共对越南发动的边境战争中,时任广州军区司令员的许世友指挥了东线的战斗。1985年10月22日因患有肝癌在南京军区总医院去世,享年80岁。去世后,当时的国家***DXP根据本人“死后尽孝”的意愿,特批许世友将军土葬,DXP的批示为,“下不为例”。
四、郡望堂号
1、郡望
汝南郡:汉高帝时置郡,治所在上蔡(今河南上蔡西南)。此支许氏,其开基始祖为秦末隐居不仕的高逸之士许猗。
高阳郡:东汉桓帝时置郡,治所在高阳(今河北高阳县东)。此支许氏,为汝南许氏分支,是十六国许据的5世孙高阳太守许茂之族所在。
河南郡:汉高帝时改秦三川郡置郡,治所在雒阳今河南洛阳市东北)。此支许氏,为文叔直系后裔。
太原郡:战国时秦庄襄王置郡,治所在晋阳(今山西太原西南)。此支许氏,为汝南许氏分支,是东汉末年大名士许劭之后。
会稽郡:秦始皇时置郡,治所在吴县(今江苏苏州市)。此支许氏,其开基始祖为东汉著名文学家许慎之后。
2、堂号
洗耳堂:尧帝时有一位高士叫许由。尧老时,想把天下禅让给他,他不肯接受,跑到箕山脚下去种地;尧又请他出任九州长,他就跑到颖水边去洗耳朵,认为尧说的话污了他的耳朵。许氏因以“洗耳”为堂号。
得仁堂:伯夷、叔刘在周灭商后,耻食周粟,饿死在首阳山。孔子夸他"求仁而得仁"。许氏因以“得仁”为堂号。
训诂堂:汉代时有许慎字叔重,博览经籍,当时人夸他说“五经无双许叔重”。他著有《说文解字》,集古今经学和训诂的大成,到现在还是研究文字学必备的工具书。
此外,许姓的主要堂号还有:“高阳堂”、“汝南堂”、“世德堂”、“永吉堂”、“高丽堂”、“敦叙堂”、“敦本堂”、“麟振堂”、“惜阴堂”、“希范堂”、“怀义堂”、“绍鲁堂”、“承文堂”、“聚族堂”、“长兴堂”等。
五、宗族特征
1、以许猗为源头的汝南许姓,不但是众多郡望的主干,而且也是许姓历史上迁徙的主源,就其本支来说,冠冕累世,簪缨不绝,辉煌至极。
2、许姓禀承先人贤德高洁的品质,仁德克俭、惜阴勤勉,涌现出众多名人佚事。
3、许姓字行规整鲜明,透出许姓族人独有的特征,如许步云所参与修纂的《许氏家谱》,内有浙江许姓一支字行为:“龙凤麟彪,聪明智慧,簪缨继美,耕读贻谋。”许引之主修的《许氏家谱》,内有河北许姓一支字行为:“立崇文新金学,乃身宝儒以道德。”许秀堂所修《许氏支谱》,内有江苏许姓一支字行为:“永林鼎瑞,昌秀敏宗,贻俊泽辉。”
〖许姓宗祠四言通用联〗
万卷毕览;
五经无双。
——佚名撰许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隋·许善心,字务本,少年时聪明,被称为神童。在南朝陈曾任散骑常侍,入隋官至通议大夫。博学多闻,家中藏书万卷,无不遍览。接替父亲许亨未完成的《梁史》续修。下联典指东汉·许慎,字叔重,汝南召陵人。跟从贾逵学习,曾任太尉南阁祭酒等职。博通经籍,时人评论他有“五经无双许叔重”之称。著有《说文解字》,集古文经学训诂之大成,为后代研究文字及编辑字书最重要的根据。又著《五经异义》,专主古文经学。
汝南世泽;
二龙家声。
——佚名撰许姓宗祠通用联
全联典指汉·许劭与兄许虔齐名,时称“二龙”。
孝宣求剑;
飞琼鼓簧。
——佚名撰许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出西汉宣帝皇后许后,名平君,昌邑人。宣帝刘询出生数月,其父母便因“巫蛊之祸”同时遇害,他被寄养在祖母史良娣家,生活在民间,而许平君也是民间女。当朝中公卿商议立皇后时,宣帝下诏要寻找原来舞过的剑。大臣了解他的意思,便奏请立许后。下联典出传说中的古代仙人许飞琼,为西王母侍女,西王母常令她鼓震灵之簧。
系承炎帝;
源出许昌。
——佚名撰许姓宗祠通用联
全联典指许姓的出处和源流。
评推月旦;
绪衍箕山。
——佚名撰许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东汉·许劭,字子将,与从兄许靖并有名。好评论乡党人物,每月更换其品题,俗称“月旦评”。曾评论曹操为“清平之贼,乱世之英雄”,曹操大喜。下联典出尧让位于许由,相传尧把君位让给他,他逃到箕山下,耕凿而食;尧又请他为九州长官,他到颍水边洗耳,表示不愿意听到。
彻钟泰岱;
绪衍箕山。
——佚名撰许姓宗祠通用联
全联典指尧高士许由耕于箕山。
忠孝世泽;
节义家声。
——佚名撰许姓宗祠通用联
全联典指唐·许远,与张巡合力拒贼,血守睢阳(今河南省商丘)兵粮俱尽,城陷被执,不屈死。
鲁斋道学;
旌邑仙传。
——佚名撰许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宋、元·许衡,字仲平,号鲁斋,河内人。与姚枢、窦默等人讲程朱理学。曾任京兆提学,在关中大兴学校。元朝建立,他与刘秉忠等制定朝仪官制,后主持国学,以儒家六艺(六经)为教学内容,对汉、蒙文化的融合及交流,起过一定作用。官至集贤大学士兼国子祭酒,著作有《鲁斋遗书》等。下联典指东晋道士许逊,字敬之,汝南人,向吴猛学道。后举孝廉,曾拜旌阳令,有感于皇室纷乱,弃官周游江湖,传说宁康年间在南昌西山,精修成仙,并且全家四十二口拔宅飞升,鸡犬也随之升天。宋代封为“神功妙济真君”,世称“许真君”。
绳其祖式;
世泽绵长。
——佚名撰台湾省金门县许氏家庙联
金门县现有五个乡镇,37个行政村,157个自然村。但当地人民仍习惯以“乡”做为村庄住民的认同体,这可能是受到明清时期的“都→保→乡”地方层级旧制观念的影响,因为当时的“乡”,就是一个最基层的地方聚落单元。例如,旧属19都古贤保古坑乡,就是指今日的古岗这一个自然村。 金门与厦门过去同属福建泉州府同安县管辖,当地方言都还能保留闽南方言古音,例如一般人都把“乡”读成“香”它闽南话读音与拜拜所用的“香”相同。金门家庙多且密度高,更有几个乡是“一乡数庙”的情况,例如琼林就有蔡氏家庙七处,西园有黄氏家庙四处,北山也有李氏家庙四处,盘山有翁氏家庙三处。这些家庙除代表大宗、小宗之区分外,也代表当地姓氏家族的兴盛繁衍景况于一斑。金门家庙大门之左右两扇门板题字(板门联),在后埔(金城镇)是以题“祖德”、“宗功”者较为普遍,但在金沙镇则以门神装饰绘画者较为多见。何培夫认为门神耸立寺庙大门,首当其冲而地位显要,其设置目的不外乎辟邪逐厉、迎祥纳福与安宅镇殿。在民风古朴的金门浏览众多家庙建筑,能够让人同时欣赏到生命礼俗中的善与美,它涵括了各种传统的、庄严的、亲情的、艺术的、宗教的事与物。
孙支挺秀;
祖德流芳。
——佚名撰台湾省金门县许氏家庙联
同上。
-----------------------------------------------------------------
〖许姓宗祠五言通用联〗
出岫且从龙;
萦空宁触石。
——许康佐撰许姓宗祠通用联
此联采用唐代礼部尚书许康佐《日暮碧云合》诗句联。
-----------------------------------------------------------------
〖许姓宗祠六言通用联〗
兄弟六登科甲;
父子四为尚书。
——佚名撰许姓宗祠通用联
全联典指明代巡抚许进,上联说许进八子六登科甲。下联说许进及子许诰、许论、许赞等四人,皆为尚书。
-----------------------------------------------------------------
〖许姓宗祠七言通用联〗
宝树春回双月旦;
锦江瑞霭百花潭。
——佚名撰许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出东汉末汝南平舆人许靖及从弟许劭。下联典出许靖,字文休,举孝廉,任尚书郎。后入蜀汉,历官广汉太守、太傅。“锦江”,地名,在四川,流经成都市。“百花潭”,地名,在成都西郊锦江岸边。
化日光天新气象;
清风明月旧襟怀。
——佚名撰许姓宗祠通用联
全联典指晋代文学家许询,字玄度,高阳北新城(今河北徐水县西南)人。幼年聪慧出众,人称神童。后司徒府召为掾属,不就。曾为道士,隐居永兴。早卒。有才藻,善为文。精名理,善清谈。好游山水,身体矫健,曾与王羲遍游会稽名山。与孙倬同为东晋著名玄言诗人。简文帝称“玄度五言诗,可谓妙绝时人”,实际上则是以玄言哲理敷衍成篇,理过其辞,淡乎寡味。对当时东晋诗坛影响极大。今存《竹扇诗》1首及《白尘尾铭》、《墨尘尾铭》等文。
掬泉洗耳辞尧禅;
解字成文费段笺。
——佚名撰许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出尧予许由天下不受,又授其为九州长,愤而洗耳于颖水之滨。下联典出东汉经学家、文学家许慎著《说文解字》,清代文字训诂学家段玉裁为其注释,有《说文解字注》。
说文解字古经典;
山雨满楼唐律诗。
——佚名撰许姓宗祠通用联
全联典指唐代诗人许浑,其诗作中有“山雨欲来风满楼”名句。
知人其能九德贵;
闻过则喜百世师。
——许信臣撰许姓宗祠通用联
此联采用清道光进士许信臣撰书联。
训诂传经千古业;
说文解字万世师。
——许慎撰许姓宗祠通用联
此联采用河南省偃城许慎祠联。
但有余闲惟学帖;
即逢佳客莫谈天。
——许庚撰许姓宗祠通用联
此联采用清代书法家许庚自题联。许庚,字文恪。
-----------------------------------------------------------------
〖许姓宗祠七言以上通用联〗
昭兹来许,绳其祖武;
应侯顺德,贻厥孙谋。
——佚名撰许姓宗祠通用联
此联为福建省诏安县南诏镇许氏家庙联(1)。庙祀开漳功臣、昭应侯许天正(下同)。
摸索贤才,自明幽暗可识;
品题才物,咸惟月旦公评。
——佚名撰许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出唐代大臣许敬宗(592-672),字延族,杭州新城(今浙江富阳西南)人。阴附武后,谋逐褚遂良,杀长孙无忌等。下联典出东汉名士许劭(150-195),字子将。汝南人。初为郡功曹,深受敬重。他好评论人物,每月更换一名,时称汝南“月旦评”。曾评曹操为“治世之能臣,乱世之雄”。
闽海敉平,翊黄宣威昭圣德;
漳州建制,弘扬教化应民心。
——佚名撰许姓宗祠通用联
此联为福建省诏安县南诏镇许氏家庙联(2)。
整理鲁迅全集;岂止妇女运动旗手;
争夺闽中宝地,实为畲民起义英雄。
——佚名撰许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中国妇女运动先驱许广平(1898-1968),广东番禺人,笔名景宋。参加过“三·一八”反帝大示威。1927年考入中山大学,担任鲁迅的助教,同年10月与鲁迅绘声结婚,后长期协助鲁迅工作。编辑出版了600万字的《鲁迅全集》。1941年曾被日本宪兵总部逮捕,备受酷刑而坚贞不屈。解放战争时期献身于和平民主和妇女运动,曾任《民主》周刊编辑。建国后,任过全国妇联副主席、民主促进会中央副主席等。1960年加入 中国***。下联典指元初畲民起义女英雄许夫人,至元十五年(1278年),联合建宁(今属福建)人黄华起义。此时,元军已入福建,宋臣蒲寿庚降元。抗元将领张世杰转战至闽西南,在她的支持下,讨伐蒲寿庚及元军,屡次获胜。十七年,陈桂龙、陈吊眼在漳州起义,被元军镇庄,退至畲洞与她联合。壮大了力量。十九年,黄华再次起义,又得到她的支持。她领导的畲民起义,保卫了漳、泉、邵武、建宁各地山寨。
三十年前遗爱犹存,行道兴歌思蔽芾;
千百岁后明禋弗替,秋风洒泪荐馨香。
——明·叶向高撰福建省福清市许姓宗祠“许公祠”联
原位于现在西涧寺附近的“许公祠”,属于历史名人专祠。据传,该祠是叶向高为纪念当时任县官的恩师许梦熊批取他为秀才,与陈仕贤共同建造的。叶向高还亲笔为该祠写下的这副对联,此联该祠惜现已不存。
入颍阳、守睢阳、令旌阳,赫赫神仙之府;
汉太傅、唐右傅、明少傅,堂堂宰相之家。
——佚名撰许姓宗祠通用联
此联为安徽省绩溪县家朋村许氏宗祠联。上联典指许由、许远、许逊。许远,字令威,唐代杭州盐官人。安史之乱中,被玄宗任为睢阳太守,至德年间,遭安禄山部将尹子奇围攻,他与真源令张巡协力守睢阳(今河南省商丘),坚持数月,兵粮俱尽后被俘送至洛阳,安庆绪兵败时被杀。下联典指许靖、许敬宗、许存仁。许敬宗,字延族,唐代大臣,杭州新城人。隋代大业年间举秀才,曾在李密军中任记室,后成为秦王(李世民)府十八学士之一。太宗时历官著作郎兼修国史、中书侍中;又助武后赶走褚遂良,逼杀长孙无忌、上官仪;显庆年间任中书令,与李义府同掌朝政。曾主编《文馆词林》。许存仁,名元,字存仁,明代金华人。太祖朱元璋亲自任他为应天府教授,入宫教诸王子,历官博士、国子祭酒,在明太祖身边十余年,从文化、历史到人才选调,多参与议论。
萃子姓于一堂,缅先人祖有德宗有功,为烈为光,春露秋霜明祀典;
衍云礽播诸代,愿吾辈孙也贤儿也肖,能文能武,鸳班鹭序集南洋。
——佚名撰许姓宗祠通用联
此联为许氏南洋宗祠联。
三通学·郑樵与《通志》
《通志》二百卷,是我国古代继《史记》之后,又一部纪传体通史。
作者郑樵字渔仲,号溪西遗民,因其在夹漈山结庐读书、讲学30余年,故时人又称他为夹漈先生,他是福建兴化军莆田(今福建莆田)人。据近人考证,他生于北宋徽宗崇宁三年(1104),卒于南宋高宗绍兴三十二年(1162),年59岁。他一生不事科举,专门读书。16岁丧父之后,更加远离人事,与堂兄郑厚筑室夹漈山,“欲读古人之书,欲通百家之学,欲讨六艺之文而为羽翼”。并认为,“如此一生则无遗恨”。(《夹漈遗稿》中《献皇帝书》)虽然,其堂兄郑厚中途弃学就仕,但这丝毫没有动摇郑樵读书的初衷,他一直在这里潜心用功了30来年。在这30来年中,他边读书边著述,名气越来越大。这时,他有感于唐代大诗人白居易的诗:“恐君百岁后,泯灭人不闻。赖藏中秘书,百代无湮沦。”他把自己的著作抄写了一份,并写了一通《献皇帝书》,一齐上奏朝廷。他在《献皇帝书》中,详叙了他的治学和著述情况:
臣困穷之极,而寸阴未尝虚度,风晨雪夜,执笔不休……
十年为经旨之学。以其所得者,作《书考》,作 《书辨讹》,作 《诗传》,作 《诗辨妄》,作《春秋传》,作《春秋考》,作《诸经略》,作《刊谬正俗跋》。(按即唐颜师古《匡谬正俗》,宋避“匡” 字而改。)
三年为礼乐之学。以其所得者,作《谥法》,作《运祀仪》,作《乡饮礼》,作《乡饮驳议》,作《系声乐府》。
三年为文字之学。以其所得者,作 《象类书》,作《字始连环》,作《续汗简》,作《石鼓文考》,作 《梵书编》,作 《分音》 之类。
五、六年为天文、地理之学,为虫鱼草木之学。以天文、地理之所得者,作《春秋地名》,作《百川源委图》,作 《春秋列国图》,作 《分野记》,作 《大象略》; 以虫鱼草木之所得者,作《尔雅注》,作《诗名物志》,作《本草成书》,作《本草外类》;以方书之所得者,作《鹤顶方》,作《食鉴》,作 《采冶录》,作 《畏恶录》。
八、九年为讨论之学,为图谱之学,为亡书之学。以讨论之所得者,作 《群书会纪》,作《校雠备论》,作《书目正讹》;以图谱之所得者,作 《图谱志》,作 《图书谱有无记》,作 《氏族源》; 以亡书之所得者,作《求书阙记》,作《求书外记》,作《集古系时录》,作《集古系地录》。此皆已成之书也。(见 《夹漈遗稿》卷二)
据上可知,郑樵在30年间,共完成了四十二种著作。他当时还有一些未完成的著作,他在《献皇帝书》中继续写道:
其未成之书,在礼乐,则有《器服图》;在文字,则有《字书》,有《音读》之书;在天文,则有《天文志》;在地理,则有《郡县迁革志》;在虫鱼草木,则有《动植志》; 在图谱,则有《氏族志》;在亡书,则有《亡书备载》。(同上)
这里提到了八种书,合已完成的四十二种,恰是五十种书。
据《宋史》卷四三六《郑樵传》,我们知道郑樵向朝廷献书是绍兴十九年(1149)的事,其时,郑樵46岁。由于其所上书,“诏藏秘府”,郑樵“益厉所学”(以上引文均见《宋史·郑樵传》)。他在继续完成未竟著作的同时,逐步产生了修一部“可为历代有国家者之纪纲规模”的史书的打算。(见《夹漈遗稿》卷二《寄方礼部书》)由于历史上的前车和现实处境,郑樵向朝廷提出了两点要求:①史书“非有朝廷之命,樵不敢私撰也”。(同上)②“庶沾寸禄,乃克修济”。(《夹漈遗稿》卷三《上宰相书》)其实,郑樵的要求并不高,他只是希望朝廷援引对待陈烈、徐积与胡瑷的先例,“以一命,官本州学教授”;或者援引唐朝对待蒋乂、李雍的先例,“与集贤小职,亦可以校雠,亦可以博极群书”(《夹漈遗稿》卷三《上宰相书》)郑樵所要求的,不过是要解决温饱和著述的笔札而已,元人修《宋史》,据此说郑樵“独切切于仕进”(《宋史·郑樵传》),实在是饱汉不知饿汉饥的无稽之谈。
绍兴二十八年(1158年),由于侍讲王纶和贺允中的推荐,宋高宗赵构召见了郑樵,并授他为右迪功郎、礼兵部架阁。这是朝廷较低级的文职官员。但由于遭人弹劾,郑樵连这个芝麻官都没有当成,最后“改监潭州南岳庙,给札归抄所著《通志》”。(《宋史》卷436《郑樵传》)这时,他已55岁。回家以后,他用两年的时间完成了《通志》的撰著和抄写,完稿后的次年春天,即绍兴32年(1162)三月,郑樵便与世长辞了。
《通志》共有本纪十八卷,世家三卷,列传一百十五卷,载记八卷,年谱四卷,略五十二卷。本书上起三皇五帝,但其下限全书并不一致。郑樵说:
《唐书》、《五代史》皆本朝大臣所修,微臣所不敢议,故纪传讫隋。若礼乐政刑,务存因革,故引而至唐云。(《通志·总序》)
《通志》的纪、传等部分,主要取资于宋及宋以前的正史,郑樵虽对旧的史文有所剪裁,但总的来看主要是因袭而缺乏新意。而其书的二十略则不同,二十略是郑樵用毕生精力研究的成果。二十略共包括: 氏族、六书、七音、天文、地理、都邑、礼、谥、器服、乐、职官、选举、刑法、食货、艺文、校雠、图谱、金石、灾祥、昆虫草木。这二十略都源于郑樵相应的著作,郑樵在《上宰相书》中透露了这一信息,他说:
观《春秋地名》,则樵之《地理志》异乎诸史之《地理》;观《群书会记》,则知樵之《艺文志》异乎诸史之《艺文》;观樵《分野记》、《大象略》之类,则《天文志》可知;观樵《谥法》、《运祀议》、《乡饮礼》、《系声乐府》 之类,则《礼乐志》可知; 观樵《象类书》、《论梵书》之类,则知樵所作《字书》,非许慎之徒所得而闻;观樵之《分音类韵》、《字始连环》之类,则知樵所作韵书,非沈约之徒所得而闻; 观 《本草成书》、《尔雅》注、《诗名物志》之类,则知樵所识鸟兽草木之名,于陆机、郭璞之徒有一日之长;观《图书志》、《集古系时录》、《校雠备论》,则知樵校雠之集于刘向、虞世南之徒有一日之长。( 《夹漈遗稿》 卷三)
可以看出,《通志·二十略》,几乎都是郑樵已有著述的改易,或者说,其内容全部本之于郑樵的已有著述,而这些著述恰是郑樵30年潜心研读的结果,都是他的真知卓见。
对于这二十略,郑樵颇为自负,认为是“百代之宪章,学者之能事,尽于此矣。”(《通志·总序》)又说: “其五略(按指礼、职官、选举、刑法、食货),汉唐诸儒所得而闻;其十五略,汉唐诸儒所不得而闻也。”(同上)郑樵的话显然过于夸张,其实,在所谓“汉唐诸儒所不得而闻”的十五略中,天文、艺文以及灾祥,在郑樵以前的史籍中都有相应的“志”,尽管所记内容的范围、角度或有差别,但它们不属郑樵创造则是显而易见的。至于礼略、谥略、器服略等,都在《通典》中属于《礼》典的内容,它们显然也不是郑樵所创造。但在二十略中,确有“汉唐诸儒所不得而闻”的内容,这就是郑樵所增益的都邑、氏族、六书、七音、校雠、金石、图谱、草木昆虫八略。不过,早在唐代,著名史学家刘知几即已提出,史书“盖可以为志者,其道有三焉:一曰都邑志,二则氏族志,三曰方物志。”(《史通》卷三《书志》) 可见在这八略之中,其发明权也不都属郑樵。属于郑樵独创而又有较大影响的,是《校雠略》、《金石略》与《图谱略》。
以性质而论,《校雠略》应是我国第一部目录学研究的理论性著作,它探讨了文献的收辑、文献的分类和文献的著录等等问题。汉代刘向编制书目以前,必先进行校雠(即今天说的校勘),这虽是简册时代的特殊情况,但郑樵仍守其遗制,视目录为校雠,《校雠略》 的取名盖本于此。
书有散佚,自古皆然,故孔子有 “文献不足”,“杞不足微”之叹。但从历史上考察,郑樵认为,不少亡书只是散在了民间而已,其实并没有亡。他说:
古之书籍,有上代所无,而出于今民间者。《古文尚书音》,唐世与宋朝并无,今出于漳州之吴氏。陆机《正训》,隋唐二志并无,今出于荆州之田氏。《三坟》 自是一种古书,至熙、丰间始出于野堂村校。按漳州《吴氏书目》,算术一家有数件古书,皆三馆四库所无者,臣已收入求书类矣。又《师春》二卷、甘氏《星经》二卷、《汉官典义》十卷、《京房易钞》一卷,今世之所传者,皆出吴氏。应知古书散落人间者可胜记哉! 求之之道未至耳。(《校雠略·亡书出于民间论一篇》)
他在《校雠略·收书之多论一篇》中,亦明确指出,堂堂的天府,不能尽有天下之图书,别无它因,“患不求耳”!“是求之道未至耳”!那么,怎么访求民间的遗书呢郑樵提出了八种方法,这就是:一即类以求,二旁类以求,三因地以求,四因家以求,五求之公,六求之私,七因人以求,八因代以求。
所谓即类以求,说通俗点,就是某些专业用书,向相应的专家去访求。郑樵举例说:“凡星历之书,求之灵台郎;乐律之书,求之太常乐工。灵台所无,然后访民间之知星历者;太常所无,然后访民间之知音律者……”,这就是即类以求。
所谓旁类以求,就是某些专业用书,和另一些行业的人有关系,可向这些相关的行业去求。如“凡性命道德之书,可以求之道家;小学文字之书,可以求之释氏……《周易》之书多藏于卜筮家,《洪范》之书多藏于五行家……”
所谓因地以求,是指地方文献,则在其地访求。如“《孟少主实录》,蜀中必有……《零陵先贤传》,零陵必有……”
所谓因家以求,即求之于某些文献作者的后代或家乡。郑樵举例说,如《钱氏庆系图》,即可求于忠懿王之家;《章氏家谱》,即可求之于申公之后。他说,徐寅的 《文赋》,今蒲田有之,以其家在蒲田;《潘佑文集》,今长乐有之,以其后居长乐。
所谓求之公,即求之于有关官府,这主要是指“礼仪之书、祠祀之书、断狱之书、官制之书、版图之书等,因这些书大都是官府必备必用之书,只要这些官府未经兵火洗劫,一般都会保存的。
所谓求之私,即面向民间,面向民间的私人藏书家。据郑樵说,这些私人藏书家向来都准备两个书目,其中一个书目是专门给别人看的,一般不载奇书秘籍;而另一个书目则是秘不示人的。郑樵说:“若非与人尽诚尽礼,彼肯出其所秘乎”足见向民间求书并不容易,但却是一条重要途径。
所谓因人以求,即因某人有名家之旧藏,迹其所从来,专追寻这些旧藏的下落。郑樵说:“乡人陈氏,尝为湖北监司,其家或有田氏之书,臣尝见其有《荆州田氏目录》。若迹其守官,知所由来,容或有焉。”
所谓因代而求,即是按其书时代的远近而求之。一般说来,“书之难求者,为其久远而不可迹也,若出近代人之手,何不可求之有”(以上引文均见《校雠略·求书之道有八论九篇》)
郑樵的求书八法,并不是凭空杜撰出来的,而是他一生求书的经验总结。他在《与景伟兄投宇文枢密书》中说:“家贫,无文籍,闻人家有书,直造其门求读,不问其容否,读已则罢,去住曾不吝情。”(见《夹漈遗稿》卷二)因此,他熟知求书的途径和方法,这八法,应该说都是经过他实践证明而行之有效的。
郑樵同时指出,求书只凭个人之力是微乎其微的,因而他向朝廷提出了“求书遣使,校书久任”的建议。就是说,国家需要设立求书之官,派遣他们到民间去求书;国家还需要设立校雠之官,使他们久任专职,成为这方面的专门家,这将对搜天下遗书大有好处。郑樵说:“汉除挟书之律,开献书之路久矣。至成帝时,遣谒者陈农求遗书于天下,遂有《七略》之藏;隋开皇间,奇章公请分遣使人搜访异本,后嘉则殿藏书三十七万卷;禄山之变,尺简无存,乃命苗发等使江淮括访,至文宗朝,遂有十二库之书;唐之季年,犹遣监察御史诸道搜求遗书。知古人求书欲广,必遣官焉,然后山林薮泽可以无遗。”(《校雠略·求书遣使校书久任论一篇》) 可见郑樵的求书遣使说,是从历史上总结而来的。至于校书久任,郑樵列举了司马迁父子、刘向父子等,以为“若欲图书之备,文物之兴,则校雠之官岂可不久其任哉!”(同上)久司其职则必学有专功,这对保存和整理文献当然是极重要的。他在《编书必谨类例论六篇》 中指出:
学之不专者,为书之不明也;书之不明者,为类例之不分也。有专门之书,则有专门之学;有专门之学,则有世守之能。人守其学,学守其书,书守其类。人有存没,而学不息;世有变故,而书不亡。
这里虽然强调的是“编书必谨类例”,即注重图书分类,但要对图书进行分类,就必须要“明书”,即了解有关图书的内容,而要作到这一点,就必须学有专长。从这个逻辑关系上看,郑樵显然认为学有专长是基础,没有这个基础,其它都无从说起,这是与“校书久任” 的观点一脉相承的。
在具体著录图书方面,郑樵首先强调对图书进行分类,他认为:“类书犹持军也,若有条理,虽多而治;若无条理,虽寡而纷。类例不患其多也,患处多之无术耳。”(同上)把图书分类比喻作率领军队,从某种意义上说是很恰当的,也很形象。试想军队若是没有队列,岂不成了乌合之众同样,图书如不进行分类,也便成了一堆乱书,无法利用。
对于著录图书,郑樵还提出了一些很有价值的意见。
首先是著录图书时的“类书”与“类人”问题。所谓“类书”,即“以人类书”,著录时以书名为主,作者用小字系于书名之下;而所谓“类人”,即“以书类人”,著录时以人为主,作者在书名之前,都用同一大小的字书写。《新唐书·艺文志》就是采用的后一种办法。郑樵批评说:
《唐志》以人置于书之上,而不著注,大有相妨。如管辰作《管辂传》三卷,《唐》省文,例去 “作”字,则当曰“管辰管辂传”,是二人共传也; 如李邕作《狄仁杰传》三卷,当去“作”字,则当曰“李邕狄仁杰传”,是二人共传也。又如李翰作《张巡姚訚传》三卷,当去“作”字,则当曰“李翰张巡姚訚传”,是三人共传也……《炙毂子杂录注解》五卷,乃王睿撰,若从《唐志》之例,则当曰“王睿炙毂子杂录注解”五卷,是王睿复为注解之人矣。(《校雠略·不类书而类人论三篇》)
郑樵通过对《唐志》的批评,提出了著录图书必须“以人类书”的原则,就是著录时以书名为主,复注作者于其下。这一原则无疑是正确的,它将避免不少不必要的混乱。
郑樵第二个意见是,著录图书时不要“见名不见书”,亦不要“看前不看后”揣测书的内容。郑樵举例说:
《尉缭子》兵书也,班固以为诸子类,置于杂家,此之谓见名不见书。隋唐因之,至《崇文目》始入兵书类。颜师古作《刊谬正俗》,乃杂记经史,惟第一篇说《论语》,而《崇文目》以为“论语类”。此之谓看前不看后……按《刊谬正俗》当入“经解类”。(《校雠略·见名不见书论二篇》)
郑樵在这里提出了著录图书必须认真核实内容的原则,不能掉以轻心、马虎从事。这一原则无疑是很重要的,它将保障著录图书,特别是在图书分类上少出错误。
郑樵的第三个意见是,编次书目不要失书。他说:
书之易亡,亦由校雠之人失职故也。盖编次之时,失其名帙。名帙既失,书安得不亡也
郑樵举例说,《唐书·艺文志》“天文类”有星书,但没有日月风云气候之书,郑樵反问:“岂有唐朝而无风云气候之书乎编次之时失之矣!”又举宋《崇文总目》说,它倒是有风云气候书,却没有日月之书,“岂有宋朝而无日月之书乎编次之时失之矣!”(以上引文均见《校雠略·编次失书论五篇》)这一意见和前面的意见很有关联,但侧重点却不完全相同。因为很清楚,编次要做到不失书,除上条强调的要认真,不草率行事外,还需要有一个总体观念和全局的认识,靠这种认识来把握文化领域的各个方面,这样才有可能保证著录全面,不使任何一方面偶或遗落。
郑樵最后一个意见是,“编次必记亡书”。著录已经亡佚的书,不是为了备篇幅,而是为了以后访求遗书提供依据和参考。
郑樵的 《校雠略》虽然只有《秦不绝儒学论二篇》等二十一题,为文不过几千言,远非皇皇巨制,但却字字甘苦,每一题都是自身实践的经验总结。他结合历史,把这些经验升华为理论,提出了一些卓有见地的看法,这正是《校雠略》的价值所在。
在《通志》二十略中,郑樵既设了《艺文略》,著录古今图书,又在《艺文略》之外,设了本可包容于《艺文略》的《图谱略》和《金石略》,其中的深意很值得研究。尤其是《图谱略》,不过区区一卷,著录图谱总计不足三百种。特别是其中的某些小类,如《孝经类》,仅收《应端图》一种; 《刑法类》亦仅路仁恕《五刑旁通图》一种;其《时令》、《算术》、《食货》三类,也是各著录一种图书。至于《论语类》,也不过 《井田义图》、《论语世谱》两种而已,其它如《易类》、《诗类》、《经学类》、《小学类》等,也都同此,大有强为立目之意。那么郑樵为什么非要立《图谱》一略呢 究其原因,大概有三:
(1)从学术上说,郑樵深诋刘、班。他说:“歆、向之罪上通于天。汉初典籍无纪,刘氏创意,总括群书,分为七略,只收书,不收图。《艺文》之目,递相因习,故天禄、兰台、三馆四库内外之藏,但闻有书而已”。(《图谱略·索象》)很清楚,郑樵把图谱不传的原因,全部归罪于刘向父子及班固等人。郑樵十分强调图谱的作用,他甚至说:“若欲成天下之事业,未有无图谱而可行于世者。”(同上)郑樵列举了两个实例,以说明图谱的重要:
张华晋人也,汉之宫室,千门万户,其应如响,时人服其博物。张华固博物矣,此非博物之效也,见 《汉宫室图》焉。
武平一唐人也,问以鲁三桓、郑七穆春秋族系,无有遗者,时人服其明《春秋》。平一固熟于《春秋》矣,此非明《春秋》之效也,见《春秋世族谱》 焉。
使华不见图,虽读尽汉人之书,亦莫知前代宫室之出处;使平一不见谱,虽诵《春秋》如建瓴水,亦莫知古人氏族之始终。《图谱略·原学》
勿庸置疑,对某些问题,图谱的确有直观的效应,如器物形状、地理方位、宫室布局等,较之文字,图至少可收到事半功倍之效。特别是器物的形状、文字很难曲尽其妙,在这方面便非图莫属了。但图与文字不同,文字是人所共识、人所共用的,而画图则需要一定的技艺,因而较为难传。郑樵似没有看到这一点,只是力诋刘、班,这当是他立《图谱略》的原因之一。
(2)从时代背景上说,郑樵的一生,主要处于靖康之变以后、高宗中兴的时期。由于宋金战事的需要,具有军事价值的地形图显得十分重要,诚如郑樵所指出:“非图无以明关要。”(《图谱略·明用》)事实上,自从宋与辽、金南北对峙以来,宋便十分注重辽、金的地理形势。如北宋神宗熙宁间,沈括使辽,他便在道图其山川险易迂直,成《熙宁使契丹图抄》,上之朝廷。南宋张棣的《金虏图经》,顾名思义,其书原必有图,可惜图于今不传,而记述由宋至金的驿站里程文字,却完好地保存《三朝北盟会编》与《大金国志》之中。在《图谱略》中著录有:《大辽对境图》、《大金接境图》、《契丹地理图》、《西夏贺兰山图》等等,不用说,显然都具有重要的军事和实用价值。这应是郑樵立《图谱略》的又一个原因。
(3)从个人情怀上说,郑樵并不是一个两耳不闻窗外事的书呆子,而一个一心想报效朝廷的志士。靖康之变,徽宗、钦宗被金人俘虏而北,这时,郑樵与他的堂兄郑厚给在朝显宦宇文虚中写了封信,他们在信中慷慨陈辞说:
然则厚也樵也何人也 沉寂人也,仁勇人也,古所谓能死义之士也。谓人生世间一死耳,得功而死,死无悔!得名而死,死无悔!得义而死,死无悔! 得知己而死,死无悔! 死固无难,恨未得死所耳。今天子蒙尘,苍生鼎沸,典午兴亡,卜在深源一人耳。厚兄弟用甘一死,以售功、售名、售义、售知己。故比见阁下,以求其所也。(《夹漈遗稿》卷三《与景韦兄投宇文枢密书》)
字里行间充满了为功名、大义的献身精神。可惜的是,郑樵兄弟的愿望未能实现,更可惜的是,宋作为失败者,将淮河以北大片领土归属了金朝,连京城汴梁都成了金朝的南京,宋高宗只好避居杭州,更名临安,成了宋的都城。这种情况,不能不引起宋朝臣民的故国乔木之思,《东京梦华录》等著述,就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产生的。不过,文字毕竟是文字,不如《宋朝宫阙图》、《汴京图》等来得更直观。值得注意的是,《图谱略》首先著录的恰是这些宋宫阙图之类,其用意是不难理解的。这也应该是郑樵为什么要立《图谱略》原因之一。
从实际情况看,图和文是相辅相成、互为补充的,特别是图的直观作用,是文字很难取代的,因此,郑樵重视图的著录和流传显然是很有必要,也是很有意义的。
至于谱,则是文字表述的一种体裁,谱在一定的程度上把文字的表达与图表的直观结合了起来,对叙世系,年谱等都有很好的效果。魏晋南北朝时,注重门第,因而谱学兴盛。但“自唐末之乱,士族亡其家谱,今虽显族、名家,多失其世次,谱学由是而废绝。”这是欧阳修在《欧阳氏谱图序》中说的话,说明谱学在北宋时已经衰微。但自吕大防于元丰间写了《韩文公集年谱》、《杜工部年谱》,又把谱学引入了学术研究领域,谱学又以年谱这种形式再度兴起。特别值得提及的是司马光的《资治通鉴目录》,也是采用的谱表形式,以后刘恕的《疑年》、《略年》相继而出,都说明北宋后期谱表这种形式又开始在学术界勃兴,郑樵重视图谱,亦不能说与此没有关系。
金石学是宋代兴盛起来的一门科学。近代大师王国维说:“古器之出,盖无代而蔑有。隋唐以前,其出于郡国山川者虽颇见于史,然以识之者寡,而记之者复不详,故其文之略存于今者,唯美阳、仲山父二鼎与秦权莽量而已。赵宋以后,古器物愈出,秘阁太常既多藏器,士大夫如刘原父 (恕)、欧阳永叔(修)辈亦复搜罗古器、征求墨本;复有杨南仲辈为之考释,古文之学勃焉中兴。伯时与叔复图而释之,政宣之间流风益煽,《籀史》所载著录金文之书至三十余家,南渡后诸家之书犹多不与焉,可谓盛矣。”(《宋代金文著录表序》)金石是一种特殊文献,也就是其本身是带有文物价值的文献。郑樵十分重视这种文献,他以为“方册者古人之言语,款识者古人之面貌”。(《金石略·序》) 又说:
今之方册所传者,已经数千万传之后,其去亲承之道远矣。惟有金石,所以垂不朽,今列而为略,庶几式瞻之道犹存焉。且观晋人字画,可见晋人之风猷;观唐人书踪,可见唐人之典则,此道后学安得而舍诸 (同上)
这里,郑樵强调了具有文物价值的金石文献有方册不可比拟的特点。首先,方册在流传过程中不能不产生这样或那样的讹误,而金石则大都是原物或原物拓本,没有或少有方册在流传过程中所造成的那些弊病。其次,方册是古人的“语言”,只闻声,不见其形,而金石文献则大都是古人原作,时代风貌具存。真可谓如见其人,如闻其声,而这正是金石文献的独家特点。
由于金石文献大部分同时又是文物,因此,它不是《艺文略》所完全包容得了的,因此《艺文略》不能著录器物、碑刻或造像等等。换言之,《艺术略》只著录“书”,而不著录书以外的文献。但是,金石文献又是极其珍贵的文献,如果说在宋以前,人们对这些文献的价值认识还有不足的话,那么宋人已完全认识了这些文献的价值,并开始大规模地临摹、著录、评论、考释这些文献,以至形成了一个新的学科,即金石学。郑樵《金石略》的创立,敏锐地反映了这一事实,这是难能可贵的。
最后,我们还不能不提及,靖康之变以后,宋金划淮为界,不仅宋都汴京的大批金石收藏被金人席卷而北,而且,尤其为历代皇帝珍视的泰山及其山上的石刻,也都落入了金人之手。至于宋金石家的个人收藏,也因颠沛流离,损失惨重。因此,《金石略》的编撰,便不能不另有深意了。
郑樵的《通志》,是继司马迁《史记》之后,我国古代又一部纪传体通史,但它的主要成就在于其中的“二十略”。宋末元初,《通志二十略》首先被单独刊行,很反映了人们对这一书的基本看法。当然,这不是说其纪传部分毫无价值,事实上,郑樵对正史史文的任何损益,都可反映出他对历史的看法,都是很有价值的。只是这些纪传文字,毕竟主要因袭旧史史文,故不大被人看重罢了。退一步说,即便 《通志》纪传部分的史文价值不大,但其体现出来的“会通”思想,也是在史学史上有其不可忽视的地位的。
我们先来看看关羽的出身。西晋陈寿所著史书《三国志•关羽传》的记载为:“关羽字云长,本字长生,河东解人也。亡命奔涿郡。”过了一千多年以后,明代小说家罗贯中的《三国演义》第一回关羽出场时又演变成了这样的说法:“吾姓关,名羽,字长生,后改云长,河东解良人也。因本处势豪倚势凌人,被吾杀了,逃难江湖,五六年矣。今闻此处招军破贼,特来应募。”虽然历史和小说都一致说关羽是在家乡出了事情而亡命逃到涿郡,不过在这两种说法当中还是有一些令人不解之处:在《三国志•关羽传》中为什么关羽要改长生为云长呢?又是什么具体原因使关羽要背井离乡亡命涿郡?史书上没有交代;罗贯中的《三国演义》虽然是照搬《三国志•关羽传》中的说法,还特意加上了所“本处势豪倚势凌人,被吾杀了”的句子,但又说的很含糊,明明是有所指,但又是语焉不详,又到底是指什么事情呢?罗贯中的这种说法又是从何而来?这一段故事在一千多年来又是如何演变过来的呢?
这一段情节在历史资料和文学作品中都没有得出一个明确的答案。面对着这么一个为后世美化成“千古圣人”的关羽,怎么可能会留下一段如此巨大的空白呢?虽说是“英雄莫问出处”,但作为“千古圣人”,后世崇拜者怎么也不能容忍一个来路不明的杀人犯成为了自己的偶像。于是,一些民间艺人纷纷根据自己的想象开始填补这一段空白。
元代出自民间艺人之手的《三国志平话》就把这一段空白进行了填补:
话说一人,姓关名羽,字云长,乃平阳蒲州解良人也,生得神眉凤目,虬髯,面如紫玉,身长九尺二寸,喜看“春秋左传”。观乱臣贼子传,便生怒恶。因本县官员贪财好贿,酷害黎民,将县令杀了,亡命逃遁,前往涿郡。
这个故事虽然比较简单,但它把关羽亡命逃遁的原因进行了补充,使读者一开始就对关羽的正义形象有了一个认识。后来罗贯中的《三国演义》也基本上采用了《三国志平话》的说法。
不过,也许因为这个故事太简单了,不能令广大的关羽迷们满意,民间艺人们又创作出了很多的民间传说进行了充实。其中有一个就被清代学者梁章巨收录在《归田琐记》中,故事的大意是这样:
关羽小的时候力气很大,经常惹祸,父母把他关在后花园之中。一天晚上关羽开窗而出,听到有老者哭泣。仔细询问才得知:本县舅爷强抢老者以和被人有婚约的女儿。关羽闻之大怒,拔剑冲入县署,把县令和其舅爷都杀了,然后亡命涿郡。途中在河边洗脸的时候,发现脸又变成了枣红色,所谓的重枣脸也就是这么来的。
这个故事在民间流传的很广,其它的一些传说大致都基本如此。虽然也有几个传说把关羽的出生和成份神化,但从大多数传说来看,民间艺人们显然愿意关羽是和他们一样属于劳苦大众出身,关羽基本上被说成是农民、小商贩的子弟,出身并不高贵,但是富有同情心和正义感,这也符合我国民间创作的特点。
尽管创作这些民间传说的艺人们水平不高,但有时的突发奇想,竟然也会把一些剧作家也搞糊涂了,以致于闹出了一些笑话。这也就是关羽的姓氏问题。前面提到的《归田琐记》的那个传说,就说关羽本不姓关,只是在逃跑来到潼关的时候,指关为姓,才开始姓关的。这明显是杜撰出来的,但一些剧作家或有心或无意也来凑了一回热闹。在清代的戏曲选本《清音小集》中的“夜读春秋”中,也不知道是怎么考证的,居然说“关羽姓冯名贤字寿长”;此外以前的京戏《斩熊虎》中又说关羽姓胡(至于关羽更名改字的原因又和《归田琐记》差不多)。据说连毛主席还就关羽的姓氏问题问过周谷城。由此也可以看出民间传说的影响力之大、流传面之广了。
俗话说“人怕出名猪怕壮”,关羽被民间艺人们一折腾,这回可真的是“面目全非”了。不过,这也许就是一些名人身上所必然会产生的千奇百怪的附会吧,就算是“圣人”也不能幸免。
陈姓起源
本文2023-09-22 04:24:38发表“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lezaizhuan.com/article/267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