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氏 周 的由来
周姓是一个历史悠久,姓源复杂的姓氏,历史可以上溯至远古黄帝时代。周姓源于姬姓,是黄帝的后裔。
周氏来源较多,有以下几种:
一是出自姬姓,用国名作姓氏的。后稷的裔孙古公□父(即周太王)为狄所逼,率领族人自邰迁徙至陕西岐山下周原,从此称为周族。古公的曾孙姬发,继承其父姬昌的遗志,联合诸侯,攻灭商朝,建立周朝。平王以后,传至第24王周赧王时,于公元前256年被秦国灭掉,以赧王为首的王族,都被废为庶人百姓,迁到今河南临汝县西北。当地人称其为周家,于是他们就以"周"作为自己的姓氏。
二是周平王有个儿子叫姬烈,被另封于汝南(今属河南),被当地人称为周家,后来演化成周氏。
三是东周庄王时,周公姬旦的后代周公黑肩企图杀死庄王而改立王子克,事泄被杀,其后代亦称周氏,这也是出自姬姓之周。
四是由姬氏改的周氏。唐先天年间,唐玄宗名叫李隆基,为了避讳,把姬氏改为周氏。
五是鲜卑族复姓中有贺鲁氏,后改为周氏。
周姓还有一支是少数民族改姓,北魏时魏献帝的次兄晋乃氏改为周氏。孝文帝迁都洛都后改鲜卑姓为汉姓周氏。
周氏除上述来源外,北周、唐、后梁时又有因改姓、赐姓而姓成的,还有冒为王姓而成的周氏。
周姓的祖根在河南,早期主要在河南繁衍发展。
从东汉末年到晋代,都有中原周氏南迁的记载。唐高宗总章年间,陈政、陈元光父子入闽开辟漳州,随行人员中有周姓将校。从清朝康乾年间始,闽、粤周氏陆续有人移居台湾,后又有不少人到海外定居。
“周姓是一个源远流长的世家。最早源于古代的姬姓,这是炎帝和周人祖先后稷的姓,在中国算是最古老的姓氏了,周时迁至河南汝南。”(摘自河南人民出版社出版的由范志亭著的《鲁迅与许广平》一书的第4页)。“从黄帝直到周武王建立周朝,周姓有一个传说中的世家。经过西周一朝的发展,至周平王东迁,其次子烈封于汝坟(在今河南叶县东北),成为周姓人所尊奉的周姓始祖。周平王东迁洛邑(在洛阳)之后,其中的一个儿子姬烈被封在汝坟,经过十九传,至姬邕时东周被秦所灭。虽然封国已不存在,可是源自周朝血脉世代食周爵禄俸的姬邕家族却在习惯上仍被人称作‘周家’,姬邕索姓也以‘周’为姓,以示纪念,以示不忘本,并代代相传。邕生秀,秀生仁。这时已到了西汉时代,汉初统治者为了笼络民心,特地封周仁为汝坟侯,赐号正公,绍续周室香火,周汝坟地势卑湿,遂徙地于汝南郡,这支周姓在当地生息繁衍,形成汉唐时期著名的汝南周氏(以上摘自东方出版社出版的由王大良、李琼英著的《中国姓氏通史周姓》”。
随着后来天灾人祸等各种原因造成的人口大迁徙,汝南周氏不断向四周辐射扩散,其后的陈留、临川、寻阳、庐江、泰山、淮南、永安、河内、临汝、华阴、河东等周氏郡望,都与它有深厚的渊源。它被视为今天周姓的主要来源。
在《百家姓》里,周姓居第五位。按现在人口统计,周姓为中国第九大姓。周姓也是中国最古老的姓氏之一,有很多姓氏甚至都是从周姓发源的。相传周人的祖先后稷本来居住在邰(今陕西武功县西南),夏末时公刘又迁往幽地居住。商朝后期,游牧民族戎和狄族不断侵袭周人,使得从事农业为生的周人无法安居。这时古公亶父率领族人迁往周原(今陕西渭河平原一带),开荒耕种,兴建宗庙和宫殿,还修了坚固的城墙,从此称周族。古公的曾孙周武王建立周朝,立国约800年。公元前256年,秦国灭掉东周,将周赧王废为庶人,迁到惮孤(今河南临汝县西北)。当地百姓谓赧王是周家后代,称为周氏,史称正宗。春秋时,周公旦的后代周公黑肩在周朝执政,他企图杀死周庄王,改立王子克,因事泄被杀,他的后代也称周氏;改姓周的姓氏有北魏时鲜卑皇族普乃氏、代北地区贺鲁氏、北周普屯氏等。此外唐代避唐玄宗名讳,姬姓朝臣也改姓周,五代时后梁赐氵内姓周。据考,周姓有声望的世家大族居汝南郡(今河南汝南县东南60里)。
周姓家族专用楹联
周姓家族常以下面4位族中名人嵌作楹联,以事彰扬。门前挂这样的楹联,主人定姓周。
岐阳启姓,濂水分源(周敦颐)。
风高细柳(周亚夫),将军声断蓝田(周鲂)。
旌赐素丝(周举),谏议名高琐闼(周昌)。
周姓家族名人之最
新中国的第一任总理是周恩来。周恩来祖籍浙江绍兴,1898年出生于江苏淮安。少年时代在天津南开中学求学,积极参加学生运动。1922年加入中国***。1927年参加组织了“八一”南昌起义。抗日战争期间,任中共中央代表,长期驻在国民党所在地,进行统一战线的工作。新中国成立后,任政府总理兼外交部长。1976年1月8日因病在北京逝世,终年78岁。
宋明理学的开山之祖为周敦颐原名敦实,字茂叔。道州营道(今湖南道县)人。他继承《易传》和部分道家思想,提出了一个系统的宇宙构成论。他的学说对以后理学的发展很有影响。
脊梁骨最硬的中国人是鲁迅。鲁迅本姓周,原名樟寿,后取名树人,字豫才,鲁迅是笔名。浙江绍兴人,出身于没落的封建士大夫家庭。早年时留学日本,回国后一方面从事教育工作,一方面研究古典文学和进行文学创作。他不顾国民党反动派的迫害,写了大量战斗的论文,揭露时局的黑暗,毛泽东称鲁迅的骨头是最硬的。
浪子回头的第一名人是周处。周处是西晋义兴阳羡(今江苏宜兴)人。年轻时横行乡里,是有名的浪子,当地父老把他和水中蛟龙、山中老虎合称为“三害”。后来周处发愤改过,他入水斩蛟龙,进山射杀老虎,为民除害,官至御史中丞,弹劾不避权贵,成为浪子回头的第一名人。
周姓名人中寿命最长的是周建人。他生于1888年,卒于1984年,享年96岁。周建人是著名生物学家、教育家。浙江绍兴人,鲁迅的三弟。新中国成立后,历任高教部副部长、浙江省省长等职。
成名最早的周姓名人是周信芳。周信芳是现代著名京剧艺术家,名士楚,艺名麒麟童,浙江慈溪县人,出身于艺人家庭。他7岁学戏,并以七龄童的艺名登台演出。他在艺术上勇于创新,形成自己的艺术风格,影响很广,世称“麒派”
最杰出的周姓将领是周瑜。周瑜,字公瑾,庐江舒(今安徽舒城)人,出身士族。少年时与孙策为好友,后跟随孙策,为建威中郎将,人称“周郎”。协助孙策在江东创立孙氏政权。208年,曹操率兵数十万南下,试图灭吴,周瑜与鲁肃联合刘备大破曹兵于赤壁(今湖北蒲圻西北)。
最为人不耻的周姓汉奸是周佛海。周佛海是湖南沅陵人,留学日本。曾任国民党中央党部宣传部部长等职。抗日战争爆发后,随汪精卫投敌,历任汪伪政府的警察部长、行政院副院长和上海市长等职。依仗日本帝国主义,横征暴敛,并积极扩建特务武装,进行“清乡”,残酷镇压人民的抗日斗争。抗战胜利后被捕,1948年死于狱中。
我国近代最早为革命牺牲的著名女子是周福贞。她是湖南自立会会长伍德润之妻,长沙人。1900年,伍德润参加唐才常在武汉组织的自立军起义,周福贞积极做联络工作。起义失败后,与丈夫匿居上海。后被叛徒出卖入狱,1904年她在狱中饮 鸩殉国。
周姓是我国最古老的姓氏之一。相传周人的祖先本来居住在邰(今陕西武沙县西南)。到商朝后期,游牧民族不断侵袭周人,使得从事农业为生的周人无法安居。于是古公亶父率领族人迁往周原(今陕西渭河平原一带),开荒耕种,兴建宗庙和宫殿,还修了坚固的城墙,从此称周族。公元前256年,秦国灭掉东周,将周赧王废为庶人。当地百姓认为赧王是周家后代,因此称为周氏。另外,还有一些改姓周的,如北魏时鲜卑皇族普乃氏、代北地区贺鲁氏、北周普屯氏等。据赣南历代府县志记载,周姓从唐朝起历次大南迁都有移居赣南的。
在当今中国姓氏排行榜上,周姓位列第九。
周姓初源,历史多记载,可追溯至曾立朝874年之久的周朝王族。周朝王室本姓姬,公元前256年,秦灭周,将汝坟划归汝南郡。食采邑于汝坟的周平王后裔姬邕改姓周以纪念祖上功德。周赧王姬延的后代,亡国后人称“周家”,也改了周姓。周于是成为汝南的大姓。
唐玄宗李隆基时,为避“基”讳,诏令全国姬姓改周,这是周姓的一大来源。
此外,少数民族及汉族外姓改姓为周,也是周姓的来历。如李隆基时为避讳改姓的还有暨姓,亦是改为周姓;北魏时鲜卑贺鲁氏、普氏,元时蒙古喜同、术忽等,亦改为周姓。
源自周室王族,当然不比寻常。由于历代分封、迁移,周姓人遍布天下,其中又以汝南为首。周氏播迁,概言之是由西而东、自北向南,正是“孔雀东南飞”。后来又从福建、广东迁入台湾。
一、周门多雅士
或许是因为出自周室,历史悠久而门庭高贵,更有推演八卦的周文王、制礼作乐的周公旦为其楷模,周姓一门,历多雅士。连以军功名垂史册的周瑜,也是翩翩一儒将,羽扇纶巾数风流。所以就更不用说北宋时词章雅致的周邦彦、理学宗师周敦颐了。汉初有汾阴侯周昌,耿直敢谏,曾当面说高祖是桀纣之君;东汉时有精熟圣贤书经、恪守礼道的周燮,又有至死要在棺内放一本《尧典》的周磐,还有名臣周举,曾巧废禁火寒食一个月的规定,让百姓得以饱暖;三国蜀汉周群精于天文历法,周循精于《易经》;唐有名画家周,五代有画家周文矩;宋有名臣周必大,官拜右丞相,诗文俱佳;明有画家周之冕、周臣,工艺家周翥,篆刻名家周亮工;清有词人周之琦,围棋国手周小松,象棋名士周廷梅;现当代有“马路天使”、著名演员周璇,经史学家周予同,著名小说家周立波和鲁迅、周作人、周建人三兄弟。
二、周姓名人
1赤壁之战的主帅周瑜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赤壁之战,一把大火烧得曹操仓皇南顾,周瑜的战功已是尽人皆知。而在苏轼的盛赞中,这位风流俊雅的儒将得娶小乔,竟也是可与赤壁战绩相提并论的美谈。确实,周瑜与孙策少时为挚友,长时帮助孙策立足江东,二人又分别娶得吴地双姝小乔、大乔。诸葛亮曾骗周瑜说曹操兴建铜雀宫是为了破东吴收二乔之用,以激起周瑜的斗志。唐人杜牧有诗“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足见二乔艳名之盛。
赤壁战时,曹操兵船横结,势大难敌。黄盖献策用火攻,正合周瑜之意,于是黄盖甘行苦肉计,诈降曹操。次日,周瑜升帐点兵,黄盖故意出言顶撞,说道若抵不过一月,便该顺应天意投降。
瑜故作狂怒,欲杀之,在诸将苦劝之下改打五十脊杖,瑜犹自骂不绝口,说:“先留下五十杖不打,今后若有再犯,定斩不饶!”经过一番巧妙安排,黄盖诈降成功,火烧曹营。这就是“周瑜打黄盖——一个愿打,一个愿挨”。周瑜并非只通武略,他还精音律。当时有“曲有误,周郎顾”之语。只恨天妒英才,周瑜寿仅36岁。
2风流词人周邦彦
北宋词人周邦彦精通音律,曾自创不少词调。其作品格律谨严、典丽精雅。“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句极得王国维赞赏。
周邦彦任开封府监税时,一次去汴京名妓李师师家,恰逢徽宗至,急藏床下,后写成《少年游》一词,记夜间所闻。徽宗听李师师唱起,问知是周邦彦所作,大怒,责蔡京惩治周邦彦不课税之罪。查问之下,周课缴税收却是最多的,但“上意如此”,他还是以职事废弛罪被逐。
一二日后徽宗又至李师师处,却知她去送别周监税,归来垂泪锁眉。徽宗怒问周邦彦是否有新作,师师唱起《兰陵王·柳》,徽宗大喜,复召周邦彦为大晟乐正(音乐职司)。
成姓的起源
姓氏:成
祖宗:周文王姬昌的后代
分类:以国名郕为姓
一、姓氏起源
● 出自姬姓,是周文王姬昌的后代,发源于今山东宁阳。西周初年,周武王封其弟、文王第五子叔武于郕(今山东宁阳东北),建立郕国。其后代以国名郕为姓,后有的去邑为成姓。
● 出自姬姓,发源于今河南范县西濮城北。周武王将另一个王族叫季戴的,分封在另一个也称为郕邑的地方,即今河南范
县濮城一带。季戴也在郕邑建立了郕国,其后代也以国名郕为姓,后改郕为成,形成了成姓的一支。
● 出自芈(miē)姓,始祖为成虎。春秋时,楚国君主若敖有公子名成虎,其孙以王父之字为姓,遂为成姓。
● 据《北京彔》所载,古匈奴部落屠各族亦有成氏。
二、郡望堂号
郡望
弘农:汉武帝元鼎四年(前113年)设郡,相当于今河南省内乡以西,陕西省柞(zhà)水以东及华山以南地区,治所在弘农县(今河南省灵宝县北)。
上谷:战国时,赵国公子嘉自立为代王,驻军上谷。公元前222年,秦灭赵后置上谷郡,相当于今河北省西北部,治所在沮阳(今河北省怀来县东南)
堂号
“永敬堂”:春秋时,成回是孔子的再传弟子。直接拜子路为师。成回处世接物永远保持恭敬。子路问他,他说:“人为善者少,为谗者多。行年70常恐行节之亏,是以恭敬待大命。”子路点头说:“你真是君子啊!”
三、迁徙分布
河南灵宝县,河北杯来
四、历史名人
● 成公:汉朝的学者,自己隐去姓名,常诵经,不交世利,世人称为成公。汉成帝出游,遇见成公,成公不行礼。成帝说:朕能富贵人,能杀人,子何逆朕?成公说:陛下能贵人,臣不做陛下之官;陛下能富人,臣不受陛下之禄;陛下能杀人,臣不犯陛下之法。帝不能屈,使郎官二人就受《政事》12篇。
● 成遵:字谊叔,元朝穰(今河南邓州市)人,元统进士,授翰林国史编修官,拜监察御史。是岁言事并举劾凡70余事,皆揭发时弊,执政者恶之。出为陕西行省员外郎,累官中书左丞。为官清正,所至有声绩。后因用事者唆使人诬告成遵受赃,竟遭杖死,朝中内外为其鸣冤。
● 成无己:中国金代医学家。聊摄(今山东聊城)人,约生于北宋嘉佑治平年间,后聊摄为金兵所占,遂成金人。成无己出生于世医家庭,自幼攻读医学。他对《内经》、《难经》、《伤寒论》等古代经典皆有研究,尤其是对于《伤寒论》最为推崇。他专力钻研该书数十年,以《内经》、《难经》理论为依据,对该书进行了全面注释,撰成《注解伤寒论》10卷,为现存最早全面注解《伤寒论》之作,对后世影响极大。另撰《伤寒明理论》4卷,将经典著作与个人心得有机地结合起来,对启迪后学产生了重要作用。
● 成连:春秋时代著名琴师,他的高足之一就是人们熟悉的伯牙,伯牙跟随成连学琴3年而成为天下妙手。
● 成得臣最负盛名。成得臣字子玉,他是春秋时代楚国的名将,官拜令尹(相当于宰相),晋楚两国在城濮交战时,晋文公闻其名而下令军队“退避三舍”。可惜他后来因战败而拔佩剑自刎。成氏族人的另一名武将是成丹,他是汉朝的著名将领,因战功显赫而受封为襄邑王。
● 成公绥,他是西晋的文学家,好音律,擅辞赋,著有《成子安集》。唐代的成玄英是著名的道教学者,号“西华法师”,曾注《庄子》一书(即《南华真经注疏》),另著有《道德经义疏》。宋代著名医学家成无己,对汉代张仲景的《伤寒论》研究精深,著有《注解伤寒论》、《明理论》等。
● 成兆才(1874-1929):评剧鼻祖。字捷三,艺名东来顺,河北省滦南县人。他在华北冀东地区提倡评剧、河北梆子戏、京剧等。他对评剧的发展有很大的贡献,创作改编评剧脚本百余种,人们在他的家乡为他塑像,并建立成兆才纪念馆。
● 成舍我:曾任上海《大公报》编辑,主办过《 》,后在台北创立世界新闻专门学校,自任校长。成仿吾则是 著名的理论家,早期创造社的主将,与当时的郭沫若齐名。
郭沫若 (1892-1978)四川省乐山人。著名文学家,剧作家,诗人,历史学家,古文字学家,书法家,学者,社会活动家。著述颇丰。致力于世界和平运动。中国新诗奠基人。是继鲁迅之后公认的文化领袖。
简介:
郭沫若(1892年~1978年)1892年11月16日生于四川省乐山市观娥乡沙湾镇。乳名文豹;原名:郭开贞,字鼎堂,号尚武。笔名沫若,麦克昂,郭鼎堂,石沱,高汝鸿,羊易之等。中国现代著名诗人、学者、文学家、历史学家、古文字学家、社会活动家、剧作家、革命家。郭沫若早年赴日本留学,后接受斯宾诺沙、惠特曼等人思想,决心弃医从文。与成仿吾、郁达夫等组织“创造社”,积极从事新文学运动。这一时期的代表作诗集《女神》摆脱了中国传统诗歌的束缚,充分反映了“五四”时代精神,在中国文学史上开拓了新一代诗风,是当代最优秀的革命浪漫主义诗作。1923年后系统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提倡无产阶级文学。1926年参加北伐,任国民革命军政治部副主任。1927年蒋介石清党后,参加了中国***领导的南昌起义。1928年2月因被国民党政府通缉,流亡日本,埋头研究中国古代社会,著有《中国古代社会研究》《甲骨文字研究》等重要学术著作。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回国,任军事委员会政治部第三厅厅长,后改任文化工作委员会主任,团结进步文化人士从事抗日救亡运动。1946年后,站在民主运动前列,成为国民党统治区文化界的革命旗帜。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当选为中华全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主席,1958年9月至1978年6月任中国科技大学首任校长。历任政务院副总理兼文化教育委员会主任、中国科学院院长、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副委员长等职,当选中国***第九、十、十一届中央委员。主编《中国史稿》和《甲骨文合集》,全部作品编成《郭沫若全集》38卷。曾经是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副总理。
祖籍
根据乐山《郭氏家谱》所载,郭沫若的祖籍福建汀州府宁化县,是为闽西客家人。先祖郭福安为郭子仪之后裔。郭沫若在《德音录·先考膏儒府君行述》中云:“吾家原籍福建,百五十八年(即乾隆四十六年,1781年)前,由闽迁蜀,世居乐山县铜河沙湾镇”,“入蜀四代而至秀山公(沫若祖父),族已昌大”。 郭沫若曾祖父郭贤惠之先辈由宁化县来四川之时“做苎蔴生意”,采集宁化野生苎蔴,跟随入川之马帮,到今日之牛华镇(即郭家早期之坐房)进行交易,并于后来开拓蔴布生意成功后继而开设13座驿站。
给悬赏分哦~~嘿嘿
成姓的起源
姓氏:成
祖宗:周文王姬昌的后代
分类:以国名郕为姓
一、姓氏起源
● 出自姬姓,是周文王姬昌的后代,发源于今山东宁阳。西周初年,周武王封其弟、文王第五子叔武于郕(今山东宁阳东北),建立郕国。其后代以国名郕为姓,后有的去邑为成姓。
● 出自姬姓,发源于今河南范县西濮城北。周武王将另一个王族叫季戴的,分封在另一个也称为郕邑的地方,即今河南范
县濮城一带。季戴也在郕邑建立了郕国,其后代也以国名郕为姓,后改郕为成,形成了成姓的一支。
● 出自芈(miē)姓,始祖为成虎。春秋时,楚国君主若敖有公子名成虎,其孙以王父之字为姓,遂为成姓。
● 据《北京彔》所载,古匈奴部落屠各族亦有成氏。
● 出自满族老姓汉化,改为此姓的满族老姓包括:董鄂氏等。
二、郡望堂号
郡望
弘农:汉武帝元鼎四年(前113年)设郡,相当于今河南省内乡以西,陕西省柞(zhà)水以东及华山以南地区,治所在弘农县(今河南省灵宝县北)。
上谷:战国时,赵国公子嘉自立为代王,驻军上谷。公元前222年,秦灭赵后置上谷郡,相当于今河北省西北部,治所在沮阳(今河北省怀来县东南)
堂号
“永敬堂”:春秋时,成回是孔子的再传弟子。直接拜子路为师。成回处世接物永远保持恭敬。子路问他,他说:“人为善者少,为谗者多。行年70常恐行节之亏,是以恭敬待大命。”子路点头说:“你真是君子啊!”
三、迁徙分布
河南灵宝县,河北杯来
四、历史名人
● 成公:汉朝的学者,自己隐去姓名,常诵经,不交世利,世人称为成公。汉成帝出游,遇见成公,成公不行礼。成帝说:"朕能富贵人,能杀人,子何逆朕?"成公说:"陛下能贵人,臣不做陛下之官;陛下能富人,臣不受陛下之禄;陛下能杀人,臣不犯陛下之法。"帝不能屈,使郎官二人就受《政事》12篇。
● 成遵:字谊叔,元朝穰(今河南邓州市)人,元统进士,授翰林国史编修官,拜监察御史。是岁言事并举劾凡70余事,皆揭发时弊,执政者恶之。出为陕西行省员外郎,累官中书左丞。为官清正,所至有声绩。后因用事者唆使人诬告成遵受赃,竟遭杖死,朝中内外为其鸣冤。
● 成无己:中国金代医学家。聊摄(今山东聊城)人,约生于北宋嘉佑治平年间,后聊摄为金兵所占,遂成金人。成无己出生于世医家庭,自幼攻读医学。他对《内经》、《难经》、《伤寒论》等古代经典皆有研究,尤其是对于《伤寒论》最为推崇。他专力钻研该书数十年,以《内经》、《难经》理论为依据,对该书进行了全面注释,撰成《注解伤寒论》10卷,为现存最早全面注解《伤寒论》之作,对后世影响极大。另撰《伤寒明理论》4卷,将经典著作与个人心得有机地结合起来,对启迪后学产生了重要作用。
● 成连:春秋时代著名琴师,他的高足之一就是人们熟悉的伯牙,伯牙跟随成连学琴3年而成为天下妙手。
● 成得臣最负盛名。成得臣字子玉,他是春秋时代楚国的名将,官拜令尹(相当于宰相),晋楚两国在城濮交战时,晋文公闻其名而下令军队“退避三舍”。可惜他后来因战败而拔佩剑自刎。成氏族人的另一名武将是成丹,他是汉朝的著名将领,因战功显赫而受封为襄邑王。
● 成公绥,他是西晋的文学家,好音律,擅辞赋,著有《成子安集》。唐代的成玄英是著名的道教学者,号“西华法师”,曾注《庄子》一书(即《南华真经注疏》),另著有《道德经义疏》。宋代著名医学家成无己,对汉代张仲景的《伤寒论》研究精深,著有《注解伤寒论》、《明理论》等。
● 成兆才(1874-1929):评剧鼻祖。字捷三,艺名东来顺,河北省滦南县人。他在华北冀东地区提倡评剧、河北梆子戏、京剧等。他对评剧的发展有很大的贡献,创作改编评剧脚本百余种,人们在他的家乡为他塑像,并建立成兆才纪念馆。
● 成舍我:曾任上海《大公报》编辑,主办过《世界日报》,后在台北创立世界新闻专门学校,自任校长。成仿吾则是中共著名的理论家,早期创造社的主将,与当时的郭沫若齐名。
姓氏 周 的由来
本文2023-09-22 04:23:58发表“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lezaizhuan.com/article/2665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