阚氏的后人们谁有真正的阚氏家谱啊

栏目:资讯发布:2023-10-16浏览:1收藏

阚氏的后人们谁有真正的阚氏家谱啊,第1张

阚氏家谱序(全国)

__阚氏颂歌

安徽省砀山县陇海乡阚油坊(235300)电话0557-8810492邮箱kanqianrui@163com、QQ476840434 阚乾瑞

阚氏家族的前身是蚩尤族,强悍著称,后与黄帝融合为华夏民族。公元前481年,齐国右丞相止,为保国家安危,在宫殿里对强敌反叛大义凛然无所畏惧果敢捐躯。齐王对此义举极为感动和震惊,随即将所见的义举及所在地,赐阚姓给勇士的子孙们。“门”指大门,“敢”勇敢的义举,合起就是“阚”,读音:看,k„n,意为亲眼看见。其意是在大门里亲目看到的义举何等壮烈!意欲褒奖止的刚直不阿的精神,激励其子孙继承先人意志,为捍卫国家的独立和家族的和睦安康,不受外强凌侮,敢于献身的精神。因“阚”姓 ,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所以“阚”姓,“门”可随时代的变迁简化为“门”,但“敢”于舍生取义的精神永存。此时此刻,何姓有此恢宏,何姓有此意义深远!这就是阚氏子孙的光荣和骄傲。勇士义举后,齐王不仅赐姓,还进行封地,今在山东汶上县西南,南望湖中,称为阚邑(或阚国),世世代代居住在山东,因此阚氏家族在这片沃土上繁衍生息,人口逐渐繁多。但因此地是齐鲁军家必争之地,继而大量向留城等地迁徙,至今已有近2600年,此处已无阚氏人烟。这就是阚姓的来源及发源地。

先人为人忠厚,豁达大度,慈悲为怀,和谐于家庭,和睦于宗族,广施恩惠于家乡,精忠捐躯为国的风范,是后人的楷模。无论你高官显赫,还是一介平民,不论腰缠万贯,或是沦为乞丐,都不能忘记自己是阚氏子孙,上要对得起列祖列宗,下要对得起子孙后代。昔日:阚泽为保家卫国,把生死置之度外,面对曹操唇枪舌剑镇定自若,为火烧曹营奠定了基础;阚駰博通经书,聪敏过人,过目成诵,校正书籍3000余卷,为中国文化史做出了巨大的贡献;阚振家人在外心在家,心系家乡,保护了家乡的安宁,他虽遭人暗算,但人们有口皆碑;中将师长阚维雍在抗战中与城池共存亡,被孙中山誉蚩尤战神;阚中一紧随周恩来和平解决了震惊中外的西安事变,为结成了广泛的抗日统一战线立了大功;有多少英雄武士,驰骋沙场,立下了汗马功劳;有多少墨客骚人,挥毫泼墨,留下了壮美的华章,彪炳青史,流芳千古。为缅怀先人启迪后人,族人建立阚氏祠堂,号为天水堂,其意思是天降甘霖,滋润大地,象征着阚氏家族的发展壮大,上应天时,下顺民心,必将造福于人类。阚氏子孙像春天的甘霖洒向人间,为人类做出了应有的贡献,走到哪里就受到哪里的人们的欢迎,因此阚氏家族不断发展壮大。

国有史兴,家有谱旺。史册在手,国家可繁荣昌盛。打开持阚氏家谱网可以看到家族的迁徙发展壮大史;可以看到先人的美德,使后人受到启迪并加以弘扬。家谱网是家族间构建凝聚力的核心,是尊老爱幼之本;是净化宗祖血缘关系有力保证。

阚氏家族繁衍生息,人口之众,遍布全国,但在社会上占有一席之地,处处留下了不可磨灭的足迹,成为不可小觑的家族。为使本族健康地发展,对重修家谱引起了高度重视。家谱失传后,过去交通闭塞,宗祖间失去了联系。这次续家谱的目的:本着厚今尊古的精神,集万姓家谱之精华,弘扬先人精神,统一世系、统一辈分、统一家谱、统一家谱网站,跨入信息交流的高科技,构建信息交流瞬间化的平台,强化亲情感,加大亲和力,家族间亲同手足,天南海北互助互动,将阚氏所有人员有机地联系起来,形成强大的凝聚力,营造一个安定和谐阚氏家族的氛围,创建强大的阚氏大家族,是人心所向,大势所趋,为此决定在全国阚氏各家族启动重新修续阚氏家谱的工程,这是一项浩大、复杂的工程,完成这个宏伟工程,全阚氏家族免费进入阚氏家谱网站,开创阚氏家谱的新篇章,将超凡脱俗的家谱网奉献给阚氏族人。

我们是炎黄的子孙,龙的传人,有龙的精神——自信、刚强、勇敢、创新,报国孝家,是义不容辞的职责。遵循“耕读是祖传”的祖训,用勤劳的双手和高度的智慧创造美好的明天,光宗耀祖,彪炳谱册,让阚氏家谱网更加辉煌,打开阚氏家谱网站,家族成员分享你的成功与喜悦,分担忧愁和烦恼,使整个家族兴旺起来。目前阚氏家族已入近三十万人。热情好客的阚氏家族敞开大门,衷心祝愿全体阚氏人员凝成一体,这个大家庭将是你事业有成的坚强后盾。

但愿普天下的阚氏家族,济济一堂,凝心聚力,共商大事,再展宏图。先人的功德、思想如同日月光照人间,是一曲唱不完的颂歌。此时激情难自禁,欣然命笔赋诗赞:“齐王大门敢义举 , 仰赐阚姓封疆域。天水润泽家族旺,天下阚氏一脉承。阚泽阚駰阚振家,有口皆碑人人夸。瑞光生辉和厚迎,姓氏豪爽辈分明。潜心修得家谱在,子孙万代手足同。”(凡阚氏子孙,有家谱者,入家谱者均通过电话、电子邮件、QQ加为好友

l203全国史氏谱录合编八卷 (清)史在 等编 清康熙三十二年(1693)八行堂刊本 八册 天津图 南开大学 浙江图 日本 美国 注:该族散居於江苏溧阳,浙江绍兴、宁波等地。 1204江苏史氏吴中派族谱不分卷 清初刻本 一册 上海图 1205江苏史氏吴中派文献谱不分卷 (明)史丹纂修 (清)史在湘续修 清钞本 南京图 1206江苏吴中派史氏家乘表传 清红杏山樵藏钞本 苏州大学 1207江苏淮安迁淮史氏宗谱不分卷 (清)史怀光鉴修 史云焕纂修 清光绪十八年(1892)刻本 二册 江苏淮安县图 1208江苏淮妥迁淮史氏宗谱不分卷 (民国)史久煌重修 民国二十三年(1934)承泽堂铅印本 一册 江苏淮安县图 1209江苏丰县古丰史氏长房族谱三卷 民国二十年(1931)钞本 江苏丰县孙娄乡孙娄村 1210江苏江都邵埭史氏重修宗赠六卷 (清)史迪安等重修 清道光五年(1825)刊本 六册 日本 美国 注:扉页作《溧阳史氏大宗分支邵埭重修家 乘》。 1211江苏江都史氏宗谱□□卷 (民国)史济廷修 民国于九年(1930)木刻本 江苏江都县昌松乡薛河村(存卷1、2) 1212江苏常州史氏族谱八卷首一卷 (清)史圆华等修 清光绪十九年(1893)木活字本 十册 上海图 1213江苏常州史氏宗谱十二卷首一卷 (清)史景佑等修 清光绪三十四年(1908)九福堂活字本 十二 册 美国 1214江苏溧阳史氏务本堂支谱八卷首一卷 (清)史杰杰 史荣禄等七修 清同治十二年(1873)务本堂活字本 十册 日本 美国 1215江苏湮阳史氏宗谱二十卷首一卷 (清)史廷卫辑 清宣统元年(1909)铅印本 南京博 1216江苏江阴澄江史氏世谱四卷首一卷末一卷 (清)史景才等修 清光绪二年(1876)怀溧堂活字本 六册 美国 1217江苏江阴澄江史氏支谱十卷 (民国)史 编修 民国二十五年(1936)怀溧堂铅印本 十册 历史所 注:史燧始修於清康熙七年。 1218江苏宜兴男留史氏宗谱六卷 (民国)史贻祖 史顺通等纂修 民国三年(1914)修 民国十五年(1926)世德堂 木刻本 六册 河北大学 1219江苏宜兴史氏宗谱十八卷 (民国)史国瑛等修 民国间永思堂排印本 十八册 中央民院 注:明万历间初修。 1220浙江史氏谱录合编不分卷 (清)史璞庵纂修 史墨补修 清康熙间刻乾隆闲补刻本 四川图(存一册) 1221渐江箫山史氏宗谱二十四卷 (清)史士琏等修 清嘉庆五年(1800)木活字本 十册 日本 美国 1222浙江萧山史氏宗谱二十四卷 (清)史晋续修 清光绪十八年(1892)八行堂活字本 十六册 日本 美国 注:题签作《萧邑史氏宗谱》。 1223浙江庐山史氏宗谱二十四卷 (民国)史晋纂修 史锦文刊印 民国七年(1918)八行堂木活字本 十六册 浙江图 日本 美国 注:题签作《萧邑史氏宗谱》。 1224浙江宁波四明古籐史氏宗谱六卷 (清)史济铿等纂修 清宣统三年(1911)木活字本 八册 天一阁 1225浙江宁波四明古籐史氏宗谱八卷 (民国)史济铿等纂修 民国十九年(1930)木活字本 八册 天一阁 1226浙江宁波史氏宗谱二十卷首一卷 (民国)史邦直纂修 民国三十五年(1946)铅印本 三十册 历史所 1227浙江馀姚半霖史氏小宗支谱八卷首一卷 (清)史善豪纂修 清咸丰三年(1853)史氏刻本 六册 上海图 四川图 1228浙江馀姚半霖史氏小宗谱九卷首一卷 (清)史玫 史善豪纂修 清同治九年(1870)木刻本 八册 河北大学 1229浙江馀姚半霖史氏小宗支谱九卷 (民国)史泉义续修 清同治七年(1868)刻 民国十二年(1923)续 刻本 八册 历史所 南开大学 浙江馀姚梨洲文献 馆 注:谱始修於清康熙二十八年,此为五修。 1230浙江馀姚史氏宗谱十一卷首二卷末二卷 (清)史光编辑 清咸丰六年(1856)刊本 十一册 南开大学 注:前后有钞补。 1231浙江馀姚史氏宗谱十二卷首二卷末三卷 (民国)史良书续修 民国三年(1914)刊本 十四册 北图 北京大学 历史所 南开大学 河北大学(二部) 哈尔滨师大 浙江图 浙江馀姚梨洲文献馆 注:史琳始修於明成化七年,此为九修。 1232浙江鄞县鄞东钱堰史氏宗谱八卷 (清)史悠诚纂修 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木刻本 九册 河北大学 注:封面作《钱堰史氏宗谱》。 1233浙江鄞县鄞东上水横街史氏支赠十五卷首 一卷 (民国)史悠情 史济恂等纂修。 民国元年(1912) 预修民国三十六年(1947) 木活字本 六册 天一阁 1234浙江鄞县鄞东韩岭史氏宗谱二卷 (民国)史致天 史悠安纂修 民国十二年(1923)木活字本 一册 天一阁 1235浙江鄞县鄞东前徐史氏宗谱三卷 (民国)史悠椿 史久逢等纂修 民国十九年(1930)木活字本 一册 天一阁 1236浙江象山关头史氏宗谱八卷 (民国)秦英鉴重修 民国二十七年(1938)刊本 浙江象山县文管 1237浙江绍兴史氏谱录续编不分卷 (清)史基美修 民国七年(19l8)铅印本 一册 杭州大学 日本 美国 1238浙江嵊县浦桥史氏宗谱十二卷 (民国)史悠晋纂 民国十四年(1925)木活字本 浙江嵊县城郊乡大浦桥村 1239安徽黟县金泽史氏家谱不分卷 (清)史继周辑 清乾隆二十九年(1764)善修堂木刻本 一册 河北大学 1z40山东栖霞史氏族谱书五卷 (民国)史启利等纂修 民国二十四年(1935)铅印本 山东栖霞县杨础乡史家庄 山东栖霞县观 里镇小观村 1241山东乐陵史氏家谱不分卷 (明)史以明原修 佚名续修 清初刻本 一册 人民大学 1242山东乐陵史氏家谱不分卷 (明)史邦直原修 佚名续修 清乾隆间刻本 一册 人民大学 1243山东乐陵史氏家谱不分卷 (清)史中立修 清乾隆十七年(1752)刻本 一册 吉林大学 日本 美国 1244山东乐陵史氏家谱不分卷 (清)史尚朴修 清乾隆四十八年(1783)刊本 四册 美国 1245山东乐陵史氏家乘不分卷 (清)史炳第纂修 清光绪二年(1876)木刻本 四册 北图 河北大学(二部)美国 1246湖北新洲史氏宗谱六卷 (民国)史正生 史文榜创修 民国九年(1920)木刻本 湖北新洲县徐古镇万岗村 1247湖北新洲史黄氏宗谱十卷 (民国)黄润堃续修 民国三十三年(1944)木刻本 湖北新洲县黄林乡段家山村 1248湖南衡阳史氏宗谱九卷 (清)史炳文主修 史达门等编 清光绪三十三年(1904)活字本 九册 吉林大学 1249湖南永兴史氏续修族谱十五卷首三卷 (清)史久录 史悠信续修 清光绪三十一一年(1905)溧阳堂刻本 十七册 河北大学(缺首一卷) 注:封面作《史氏族谱》,扉页作《平陵家乘》。 1250四川万县里牌溪史氏族谱十卷 (民国)史锡永纂修 民国八年(1919)排印本 一册 吉林大学 1251四川万县史氏支谱正编不分卷 (民国)史封铨纂 民国十二年(1923)万县鹳石庄史氏钞本 一 册 四川重庆市图 1252 蒋墅史氏支谱十二卷首一卷末一卷 (民国)史来兴等修 民国二十(1931)承启堂活字本 十四册 北图 1253 史氏宗谱七卷 (清)史大盛等编修 清咸丰四年(1854)蛟龙塘活字本 七册 北图 注:第七册残破较甚。 1254 义庄史氏宗谱四十一卷首一卷末一卷 (民国)史明弼等修 民国三十八年(1949)宗海堂铅印本 三十八 册 北图 1255 史氏宗谱十八卷首一卷 (清)史廷卫等纂修 清宣统元年(1909)活字本 三十册 北图 1256 史氏庆传宗十二卷 (清)史学班等重辑 清光绪十七年(1891)活字本 十二册 北图 1257 史氏宗谱不分卷 清钞本 一册 北图 1258 史氏家谱□□卷 清刻本 北图(存一卷) 二、家乘谱牒 全国:史氏谱录合编八卷 江苏:史氏吴中派族谱不分卷、吴中派史氏家乘不分卷、迁淮史宗谱 不分卷、古丰史氏长房族谱三卷、常州史氏族谱十二卷首一卷 浙江:余姚半霖史氏小宗支谱九卷、余姚史氏宗谱十一卷首二卷末二 卷、鄞东钱堰史氏宗谱八卷、澄江史氏支谱十卷、鄞东韩岭史氏宗谱 二卷、鄞东上水横街史氏支谱十五卷首一卷 山东:史氏家谱不分卷、乐陵史氏家谱不分卷、史氏家乘不分卷 湖北:史氏宗谱六卷、史黄氏宗谱十卷 湖南:史氏宗谱九卷、史氏续修族谱十五卷首三卷 四川:里碑溪史氏族谱十卷

我们中国人,每一姓氏在祠堂中都有一本家谱,又名家乘。家谱中记载着祖宗的来源,有许多追溯到周代,因为周代的子孙分封各国,以地方为姓;有的还远溯到轩辕,以证明自己的确是黄帝的子孙。

后世各宗族修家谱,有四姓是所谓“通天谱”的,意思是普天之下,全世界只有一种家谱的。这四姓就是孔、孟、曾、颜。这四姓的祖先都分别追溯到孔丘、孟轲、曾参、颜回四大圣贤,而这四家的家谱,所排的字辈——就是辈分命名所用的字——也完全是一样的。

说到字辈,是修家谱的重要工作之一。以前每三十年修一次家谱,即使衰落的家族,最多不能超过六十年。在修谱的时候,就要决定排出新的字辈。以蔡家的字辈为例是“世泰家声启,运隆教泽长”十个字。在1944年修谱的时候,就另外决定了新的十个字,作为后十代命名用的,假如本人名“世”信,儿子则名“泰”来,孙子名“家”珍,曾孙名“声”传,玄孙名“启”伟。由名字上一看,就辈分分明,尊卑有序。在同辈中,也有不同字用同一部首的。如启字辈的同胞兄弟姊妹,兄弟名启伟、启仕、启优、启侠、妹妹用启侬、启仪、启仙等等。这种表明血统的方式,后来更扩而充之,作为表明文化系统、社会关系的方式。

在家谱中,可以看到祖宗的来源,我是河南人,我们傅姓怎么由平陆一带到南阳来的?然后历代祖先,有谁到那里去了,都有记录。

宗法社会的组织,就有这样严密,对于个人的名、字、号、谥法、事业、行状,等于一篇小传,在家谱中都记载得清清楚楚。在家谱族系表的线都是红的,如果中间看见一条蓝线,就是很严重的事情了。因为红线是代表血统;如果是蓝线,就是表示没有生孩子,而是由兄弟的孩子,即侄子过继来承宗祧的;如果没有兄弟侄子,由外甥(姊妹的孩子)过继来延接香烟的,则加双姓,一般是本姓血统最近的过继(也叫承祧)。其中也有一子双祧的,如兄弟两人,哥哥无子,弟弟也只有一个孩子,那么这个独子,就同时是伯父的孩子。而且除了生父给他娶一个太太外,伯父也给他娶一个太太,称为长房媳妇。(当然,弟兄排第几,就是几房)。那么长房媳妇生的孩子,就是伯父的孙子,本房媳妇生的孩子,为生父的孙子。如果没有叔伯兄弟,就从叔伯祖的后代同辈中承祧,一直追溯到五代上去。如果外甥过继承祧,要经过族长的同意才可以,而且过继来的第一代要加双姓。如张家由李家外甥过继而来,在家谱中的蓝线下就写张李某某。

在人类学的立场看起来,好像红线或蓝线没有多大关系,“民胞物与”的精神,民吾同胞,物吾与也,谁的儿子都是一样;可是站在宗族血统的立场,就绝不敢以开放的思想来做。还有的人声明不是外甥,是“路边妻”生的孩子。所谓“路边妻”是有的地方有租妻的风俗,租一个妇人来,生下孩子以后,将孩子交给男方,各走各的路,没有夫妻关系。可是怎样去证明呢?“路边妻”等于西藏的多夫制。在西藏有一夫一妻制,有一夫多妻制,也有一妻多夫制,一妻多夫有的是兄弟同妻,也有的是一个妇人同时是张、王、刘、李几家的太太,女权很高。所以“路边妻”的孩子,碰到几家修谱时就发生问题了,因为无法证明这个孩子到底是哪一个丈夫的。但无论是红线或蓝线,有一个最主要的精神,就是“兴灭国,继绝世”的精神,对于没有后代的,一定想办法把他的宗祧继承下去,香火延续起来,这是中国民族思想的精神。

每一宗族的家谱,依照老规矩,仅有两部。正本放在祠堂里,副本放在族长的家里。如果为了法律问题或者宗族上其它什么问题,要查家谱的时候可不容易,非要全祠堂的董事、负责人到齐了,才可以打开这个藏家谱的箱子。我当年在家里修家谱,一位朋友告诉我,他当时回去修家谱,有所变革,不像以前那样有半张书桌宽大的正副两本,而变成了现在的二十四开本,同时印了一百多套,凡是出了钱的,或一家送一套,或三五家送一套,以资流传。所捐的钱,绝对超过预订的价格,甚至有的超过十倍以上,以表示对祖先的孝道,为宗族尽力。领家谱时,非常隆重恭敬,视为一种光荣,除了用古典鼓乐,到祠堂中恭领,如迎神一样,而且当天还要设宴,邀请诸亲友,因为这也是一件喜事,宗族、亲戚、朋友、邻居都会来道贺。领回的家谱放在“谱箱”里面,供奉在祖先牌位的旁边,是不能轻易打开的。如果是几家合领的家谱,就由合领的几家轮流供奉保管,一家以一年为期,对这件事是非常严肃庄重的。

家谱不但是为个人,而是为一家一族的宗法社会观念而存在;它更高的价值,在于其中有很多宝贵的资料。尤其在历史这方面,寻查个人的史料,像岳飞、文天祥这些人的传记,就是从他家乡中的家谱里,找出很多真实的资料与记载,这些资料在历史上很重要。换言之,家谱家乘,就是它这个宗法社会的一个小的历史。我们常说,大家都是黄帝子孙,就是各家循家谱研究,追溯到最后,黄帝是每一家族的根源。发展下来,就表现了“兴灭国,继绝世”的民族观念。

更新于 2018-04-27

来自作品集姓氏普籍

家谱的产生应该从姓氏产生后就开始形成了,同宗同族的人聚居一处,为避免族中辈序混乱及方便后人寻根朔源而编纂家谱,这也是中华民族传统的血统观念的一个缩影,家谱一旦编定则代代相传,若发生重大变故致使家谱失传或出现断层,则会由族人推举族中德高望重之人重新编纂,并不是谁想写就乱写一个,中华民族对血脉传承相当看重,绝不会儿戏视之。当然家谱完全失传的情况下某人以自己为始祖重新编写的分支谱系不在此例。至于现在的家谱,在十年动乱中损毁无数,除了少数残留下来的可考,大部分只是老一辈口中流传下来的残缺谱序,很难考证,所以现在也有许多想要寻根朔源的人希望重修家谱

农(Nóng 农)源出有三:  1、出自神农氏,是炎帝的后裔,以王父字为氏。西周初年,周武王封神农氏后人入朝为农正官,职掌农业生产和祈祷丰年等事务。他的后人就以农为氏。  2、出自以官名为氏。远古负责管理农事的官称为农正官。任此官职的人,其后代有的以官名中的“农”字为姓,称农氏。  3、出自他族改姓和小数民族有农姓:  ① 壮族侬姓改为汉姓。北宋时,赵宋明对广西农洞壮族侬部亲属实行灭族,对侬洞百姓则以赐姓的名义副其“从良”,改为汉姓。侬洞壮族为免杀头灭族之灾,一部分更姓赵,一部分则忍痛割爱,将侬字省去人旁,以农为姓,而且还在家谱中说先祖是随狄青自山东来。  ② 羌族本有苏农氏,改汉姓为农氏。  得姓始祖:神农氏。即炎帝,又作列山氏、烈山氏、厉山氏、连山氏,赖山氏……《易·系辞》称“庖牺氏没,神农氏作”,神农氏为有天下的王,为炎帝、赤帝、农皇。神农氏本为姜水流域姜姓部落首领,后发明农具以木制耒,教民稼穑饲养、制陶纺织及使用火,以功绩显赫,以火得王,故为炎帝,世号神农,曾建都山东曲阜,并被后世尊为农业之神。神农氏又曾跋山涉水,尝遍百草,找寻治病解毒良药,以救夭伤之命,后因误食“火焰子”肠断而死。《神农本草经》即是依托他的著作。炎帝神农在位120年,传七代世袭神农之号,共计380年。神农有子叫柱,又叫农,即炎居,其后代中有的就以农作为姓氏,称为农氏,世代相传就形成了今天的农姓。故农姓的始祖就是神农氏。

你好!

查家谱首先要找到家谱。建议你去找你的长辈问问,长辈一般都知道的。也可以自己去找,家谱一般在族长、族头那里,或者族里指定的某个人保管,另外祠堂也会有。

如果找不到家谱,也可以通过以下步骤寻找:

附寻祖步骤

一、寻根问祖第一步,必须搜集到相关资料

1、先祖迁居前居住地的确切记载(家谱记载或口头流传,如果是做官迁来的可以查看当地地方志史书记载)

2、始迁祖的名、字、号、排行字号,始迁祖生卒年月及相关生平事迹,典故。(始迁祖的兄弟、父、祖父的名号和有无同族、同支);

3、字派、排行字辈;

4、始祖的相关资料(始祖其他旁证资料,如哪个郡望,和谁是本族);

5、家族的迁徙史(如迁徙年月,还有迁徙的故事传闻)。

6、始祖和所修现有家谱的年代。

二、寻根问祖第二步:怎么搜集寻根资料?

1、有家谱的查看家谱,一般家谱的记载最清楚。

2、没有族谱的,查看祖坟墓碑文字 ,特别是始迁祖的墓碑,大都能发现一些有价值的资料。

3、没有族谱也没有碑记的,只能多问问族中老人,认真记录他们口述的祖居地名、村名、祖先名、字辈、故乡风物人情、故事传说等;尽可能的和老人交谈了解,并把这些珍贵的资料通过各种方式记录下来保存。

4、查看家里有没有保存以前的土地、房产契约,可以大致考查出始迁祖的名字,和所处的时代。

三、寻根问祖第三步:寻根信息的对接和确认

寻根信物并不是特指某件物品,而是指宗谱记载的、口头流传的祖先名号、祖坟祖墓这些寻根信息,通过网络交流,你可以和同宗相认对接的这些信息,没有相似点的,是同宗的可能性就很小,而寻根信息越详尽,寻根可能性也就越大。对于始迁祖的来源地名,因为在不同年代记载的方式不一样,比如多少都、什么府、郡之类的,可以根据大致地名所在地的地方县志,寻找到详细的精确位置,再对照如今的地图进行确认,也可以根据当地的人加好友咨询。

四、寻根问祖第四步:寻根的方式和实地考查

把以上这些东西收集得越丰富越好,然后在网上寻找宗亲网、姓氏网,发布寻亲信息。也可以在当地论坛发帖,再或者搜索加入当地QQ群,进入祖地群、同支派群等和宗亲交流,也可以在一些族谱数据库平台网站搜索。在网上联系上祖居地宗亲后,要向他了解祖居地相关情况;当大量资料能够确认对接上以后,可以到祖居地实地走访。在根据祖籍族谱记载,找出是否有外迁人员,与始祖资料是否一致来进行确认。

希望对你有帮助~

楼主说的可能是《玉牒》,即皇帝的家谱,清代玉牒的内容很难见到,清朝皇室玉牒重达115公斤,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保存着2600多册玉牒,详细记录了清朝历代所修的皇族人口及宗法谱系,堪称无价之宝。

现将玉牒的介绍附上。

清 代 玉 牒

皇族的族谱称作玉牒。清代玉牒,即清代皇族的族谱。

中国历代王朝,均修玉牒。可惜清代以前各王朝玉牒,均未流传于世。清代玉牒是唯一完整系统保存至今的皇族族谱。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现存清代各类玉牒二千六百余册,辽宁省档案馆也保存大体相同的一份。这是我国宝贵的文化遗产,它对于清代的典章制度、宫廷历史、皇族户籍,以及人口学,谱牒学方面的研究,都具有重要价值。

纂修族谱,在我国具有悠久的历史。修族谱,始终是豪门望族维护其族权统治的一种重要手段,用以正名分、别远近,并作为承袭爵产的依据。而封建社会最高统治者,更将纂修玉牒视为关系王朝政权统治的一件要事。每逢修玉牒之年分,即设立专门机构—— “玉牒馆”,并由皇帝钦派大员充任总裁,专司其事。

清代玉牒的纂修及其规则

顺治十二年议准,玉牒每十年纂修一次。但实际情况是,顺治、康熙、雍正三朝因计算方法不同,将上届纂修之年计算在内,所以每次纂修递减一年,实际只隔九年,乾隆朝才改为不计算上届纂修年分。还有两次例外情况:一是乾隆七年重修后,应十七年再修,但事隔五年,即乾隆十二年又提前重修一次。再一次是清朝被推翻后,溥仪小朝廷于一九二一年最后修了一次玉牒。从顺治十八年初次纂修玉牒开始,有清一代,共修玉牒二十八次。

每次修玉牒,要用红笔在上次玉牒末尾添加上新生者,在修上次玉牒后死亡者,要用墨笔将红名改为黑色,即史书上所言 “存者朱书,殁者墨书。”从现存玉牒内容分析,后期所修玉牒较比前期内容要多些;两次玉牒纂修时间相距愈近,其内容差别就愈小。例如以光绪、宣统年间所修各次玉牒相对照,除每次在末尾增加几个新名和个别红名改黑外,内容基本一致。

玉牒修成后,要举行隆重的恭贮仪式。顺治十三年题准,将玉牒缮写三部,皇史窚、宗人府、礼部各藏一份。乾隆二十五年改为缮写西部,分别存于皇史窚和盛京。送贮之前,先由钦天监选择吉日,于宗人府搭设彩亭,用黄盖龙旗仪仗,乐部奏乐;玉牒馆总裁率纂修官员,俱穿朝服,恭奉玉牒,行三跪九叩礼,满汉文武官员于午门外跪迎;皇帝阅毕,内监捧出,再由王公于太和门外金水桥跪送,彩亭由东华门出,护送至皇史窚。玉牒送贮盛京,除了送行时仍用隆重礼节外,还要求所经地方,设彩棚奉安;出山海关后,盛京将军派官员率满洲兵丁护送,地方文武官员,俱穿朝服出郭跪迎跪送,至崇政殿陈设后,再送往敬典阁恭贮。

清代玉牒的纂修体现了严格的等级尊卑观念,并充分反映了封建的纲常伦理,它表现在皇族命名、排列顺序及编修方法等多方面。

顺治九年规定:宗室觉罗所生子女,由各旗首领、族长亲加查询之后,于每年正月初十日前造册报送宗人府,分别载入宗室黄册和觉罗红册。后因皇族人口剧增,乾隆二十九年又改定:宗室觉罗所生子女,每三月一次,一年共分四次,查明造册报府,再由府详查注册。凡生子不报,以有作无;或本无子嗣,捏名抱养,以无作有,不但本家要被治罪,连负责官员和族长也要承担罪责。

在封建社会,皇帝享有至高无上的尊严。在宗室玉牒中,以带系为统;按照辈分为序,每一辈首列皇帝,自近支推及远支。皇帝之名,必须避讳,玉牒中凡出现皇帝名字之处,必用小块黄绫盖住,以表敬重。多数情况只写皇帝年号或庙号,而不直书皇帝名字。

清初满族刚入关时,尚保留其固有淳俗,命名不排字辈。康熙朝开始,排字辈命名,皇子第一字皆用“胤”字,第二字皆用“示”旁;皇孙第一字皆用“弘”字,第二字皆用“日”旁。以后乾隆又在弘字辈下,亲选“永、绵、奕、载”四字,依次命名。道光又在载字辈分下,亲选“溥、毓、恒、启”四字,咸丰又在启字辈分下,亲选“焘、闿、增、祺”四字。所以,清代从雍正始,其辈分用字顺序为:胤、弘、永、绵、奕、载、溥、毓、恒、启、焘、闿、增、祺。但这些字,“只有近支宗室,才能依此命名,其支派稍远者,命名即不得依此行辈。”1 所谓近支远支,是依与皇帝关系之亲疏而定。近支指皇帝的直系本支,当朝皇帝兄弟之子女,即皇侄,也算近支;其余宗室,皆为远支。当然,觉罗更在远支宗室以外,只能算做皇族中的沾亲带故者。嘉庆初年,因绵亿违反近支宗室命名规定,私用“金“字偏旁为长子取名“奕铭”,次子取名“奕镰”,遭嘉庆谴责:“自同疏远,是何居心?伊既以疏远自待,朕亦不以亲侄待伊,亲近差事,不便交伊管领。”除将“奕铭”、“奕镰”分别改名为“奕绘”、“奕演”外,还命绵亿退出乾清门;革去领侍卫内大臣、管围大臣职务,处分可谓相当严厉。为了避免近支宗室自行起名的混乱现象,嘉庆七年又特降谕:“朕之亲兄弟,其子孙俱朕命名。”2 这样,不仅诸皇子,连诸皇侄也都要恭候钦定赐名了。

近支宗室名字在满文的书写上,也要特殊。满文系拼音文字,不像汉文可用同音字区别尊卑,而只能从拼写方式上加以区别。近支宗室人名,满文可以单拼,远支宗室、觉罗直至普通满族人名,满文必须连拼。乾隆二十五年特为此事通谕八旗:“嗣后满洲字名字,俱行连写,如有复行单写者治罪,至宗室等名字,单写者多,然近派宗室名字,尚可单写,远派宗室,亦不可如此单写,此亦是分别尊卑之一道,著通行传谕。”3

还应指出,清统治者为了防止满族汉化,还在满族人命名上作了严格规定。满族人用汉字命名,不准用汉姓,名字只准用二字。乾隆三十二年,乾隆帝接见满保之子满吉善,当即训斥:“满保之子,竟以满为姓,照依汉人起名,是何道理。”并亲将满吉善之名,改为吉善。嘉庆帝有一次发现题本内有满族人名清永泰,和坤保,当即将和坤保之名改为和保,清永泰之名改为永泰。因此,查阅玉牒上人名,汉文名字均为二字。当然,满文名字译成汉字对音,则不受此限制,如明安达礼、托莫尔欢、多伦泰。不过满族人起汉名,只准用二字,而满族人命名又偏爱用“安、泰,福、永、全、保,和、富、贵,崇、厚、裕、禄、常,荣、龄、桂、祥”等表示吉祥之意的汉字,结果造成同名者甚多。康熙三十二年规定:“王以下闲散宗室以上,一有同名者,令卑者、幼者更改。”乾隆也曾感叹“今官员兵丁内与王公大臣同名者甚多,此皆该管大臣平素并不留心,一任属员兵丁等率意命名所致。”为此谕令各部、八旗、内务府查明,宗室觉罗旗员兵丁内,有与王公大臣同名者,俱著更改。尽管如此三令五申,但同名者仍时有所闻。嘉庆十一年,又发现昌吉县知县景安与湖南巡抚景安同名,立即谕令前者按满文语气改名。清末民初,满族语言习俗多已改变,相率改满姓为汉姓,如“瓜尔佳”氏改姓“关”,“富察,氏改姓“富”,“那拉”氏改姓“那”或“纳”,“扎思胡里”氏改姓“扎”。清王朝被推翻后,大部分清皇族也改了姓,一部分改姓“赵”,取百家姓第一姓;一部分改姓“金”,取“爱新觉罗”本义(“爱新”,满语意为“金”);“觉罗”,满语意为“国族”)。

清代玉牒的种类及其特点

从编修方法上看,清代玉牒分为直格玉牒和横格玉牒两大类,直格表示辈分、横格表示支系,记叙方法虽大不相同,但各有所长,互为补充。

直格玉牒每页画十六行竖格,一般一至二格记载一个人名项,反映同一辈宗室觉罗男女的详细情况,原则上每一辈修订一册,但也有几代合订的特厚玉牒。直格玉牒包括有宗室子孙直格玉牒(亦称列祖子孙直格玉牒)、觉罗子孙直格玉牒、宗室女孙直格玉牒(亦称列祖女孙直格玉牒)、觉罗女孙直格玉牒四种,其格式大同小异。前西种记载了太祖、太宗、世祖,圣祖、世宗(胤字辈)、高宗(弘字辈)、仁宗(永字辈)、宜宗(绵字辈)、文宗(奕字辈)各代皇帝及同辈宗室觉罗子孙情况。穆宗与德宗是同辈人,所以都收在载字辈玉牒中,再加上溥字辈、毓字辈、恒字辈玉牒,共体现十三辈人名。记载内容包括姓名、封爵、授职、生卒年月日时、享年、生母姓氏、妻妾姓氏及岳父姓名职衔等。皇子还记有封谥等情况。而有关皇帝的记载尤为详细,通常要占去二、三页,除上述各项外,还包括被立为皇太子年月、即位年月日,谥号庙号、生母姓氏及其徽号,以及后妃的晋封情况。但是,并非所有后妃都能载入玉牒内皇帝一栏中。道光十七年以前,后妃生有子女,才准载入玉牒;道光十七年改定,皇后无论有无子女,俱著载入玉牒,皇贵妃以下生有子女者载入,无子女者概不载入。这样,既体现尊卑有别,也符合“母以子贵”的传统观念。

男女不同册,宗室觉罗女子,单修宗室女孙直格玉牒和觉罗女孙直格玉牒,其内容记载也比子孙玉牒简略,只包括封号、生卒年月日时、享年、生母姓氏、外祖父姓名职衔、成婚年月及夫婿姓名职衔。女子名字不准书于玉牒。玉牒中只能写某某第几女,以示区别;有封号者可将封号署于下面。

横格玉牒,其形式为每页画有十三行横格,每横格代表一个辈分,辈分最高者写于卷首第一横格,其子孙后裔依辈分递降。内容记载极为简略,只有姓名,职衔,封号。横格玉牒同样也包括宗室和觉罗两种,帝系和星源集庆可算做宗室横格玉牒的附类。

宗室横格玉牒记载了从显祖到文宗各代皇子的后裔情况(文宗以后的几代皇帝均无后嗣)。每一皇子为一支系,显祖、太祖每一皇子支系单修一册,太宗第十至第四子合修一册,第五至第十一子合修一册,世祖以下,便是每代皇帝所有皇子合修一册,但仍按长幼顺序,各成支系,不相混淆。宗室横格玉牒不记载皇帝本人情况,皇帝直系,单独编成帝系玉牒,自肇祖原皇帝起,至当朝皇帝,按照辈分为序,每代皇帝及其皇子为一页。 “星源集庆”实质上也是一种汉文宗室横格玉牒,但只记高宗以后各代皇帝的子女后裔情况,实际上只有四代,所以范围很窄,其装帧为经折式,也与一般玉牒装帧不同。

觉罗横格玉牒则记载了兴祖、景祖各子的后裔情况(不包括兴祖第四子景祖觉昌安和景祖第四子显祖塔克世),也是一子一册,单成支系,其版本格式均与宗室相同,只是封面及包装均为红色。

皇族女子不载入横格玉牒,只能载入按辈分编修的直格玉牒。

清代玉牒具有两大特点,在内容上,有宗室觉罗之分;在文字上,有满汉文之分。

清代皇族,奉太祖努尔哈赤的父亲显祖塔克世为大宗,称其直系子孙为“宗室”,对其伯叔兄弟的旁支子孙,则称为“觉罗”。换言之,对兴祖、景祖的后代,称为“觉罗”。据玉牒序言内称:“兴祖、太祖、太宗时,未论世代远近。顺治时,以兴祖长子德世库,次子刘阐,三子索长阿、五子包朗阿、六子宝实,景祖长子礼敦巴图鲁、五子塔察篇古等子孙,因其世代相远,出宗室为觉罗。”4可知清代皇族,由顺治年间起,根据与开国皇帝清太祖关系之远近,而分为宗室和觉罗两大支系。宗室腰束金**带为标记,又称黄带子;觉罗腰束红带,又称红带子。而清代玉牒,同样也分为宗室玉牒和觉罗玉牒两大类,前者封面为**,后者封面为红色,以示区别远近。

清王朝本满洲贵族所创建。满族为我国东北地区少数民族,人口虽少,但统治疆域辽阔。清初局势复杂动荡,统治未稳,清廷对于汉官,不敢轻信,其前期重要文书,俱用满文书写,不准汉官参与。修玉牒也是如此,故顺治、康熙两朝所修玉牒,仅有满文。雍正元年,才批准增设汉主事二人,于进士内遴选,经皇帝引见后,补授职官。以后每年宗室觉罗子女开列送府时,即以满汉两种文字造入册籍。因此,清代玉牒,除少数前期者外,基本上都以满汉两种文字写成,其格式内容完全一致。

阚氏的后人们谁有真正的阚氏家谱啊

阚氏家谱序(全国) ...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