呙姓 呙氏家谱 呙姓起源 呙姓名人 呙姓的来源 呙姓简介
呙[呙、娲,读音作gē(ㄎㄨㄞ),古音读作hé(ㄏㄜˊ),亦可读作guō(ㄎㄨㄞ)]
一姓氏字源:
史籍《姓氏考略》中记载:“呙,音‘戈’,又与‘和’同。 有呙氏璧,即卞和之‘和’。或云:女娲氏之后,去女以呙为姓,明代公安多呙氏。”
据典籍《中国姓氏大全》中“呙”姓条目注释:“呙gē,罕见姓(又音guō)。南唐有呙拯,宋代有呙辅,明代有呙文光。”
在史籍《淮南子》中记有:“呙氏璧,注音为‘hé’,即卞和之‘和’。或云:女娲氏之后,去女以呙为姓,明代公安多呙氏。”
在典籍《辞海》、《现代汉语词典》等中,呙,皆注音为guō,简化为“呙”。
在文献《新编千家姓》中,“呙,注音为‘gē’”,本字未简化。
显然,呙(呙)字,主要源自三皇之一的女娲氏,是以先祖称谓字拆文简化形成的姓氏符号,为母系氏族社会的典型标志之一。
二姓氏渊源:
第一个渊源:源于风姓,出自女娲氏之后裔,属于以先祖名字去部首为氏。
娲氏为远古母系氏族社会末期最强大显赫的氏族部落,后来逐渐分化演变为大大小小许多支部落,成为华夏各民族之滥觞,包括父系氏族时代的北方黄帝部落、蚩尤部落以及南方炎帝部落(后世称“中华人文三始祖”)等,是故后世有女娲抟土造人的传说,即各族都尊女娲为华夏创世之祖,与伏羲、神农并称“三皇”,女娲因此有“娲皇”之名。
在氏族发展和分化的过程中,始终有一支氏族部落保留了“娲”氏名号,直到后来夫权横流之时,方去“娲”字之“女“旁为“呙”氏,读音作guō(ㄎㄨㄞ),与现在的姜姓、姬姓、嬴姓以及轩辕氏的形成时间和方式相同。
娲氏、姜姓、姬姓以及嬴姓都带有女字部首,留下了明显的母系氏族社会的痕迹,而“轩辕”是一直以轩辕黄帝的名号为部落名的一支父系氏族,直到发展成为姓氏。
第二个渊源:源于外夷,出自在秦、汉之际西域呙国,属于以国名为氏。
在秦、汉时期,西域地区丝绸古道上有一小国,名为呙国,被时人称为“千金菜”的一种蔬菜,即是汉王朝花费大量金银从呙国买来种子,在中原地区种植开来的。
著名宋朝学者陶觳在其《清异绿》中记载:“呙国使者来汉,隋人求得菜种,酬之甚厚,故因名千金菜。”千金菜即现在的莴苣,俗称莴笋。由于汉王朝当时为了引进这一新的蔬菜品种而不惜千金代价,故得此美名。著名晋朝学者葛洪在《肘后方》中,也称它为莴苣菜,可见在魏、晋之时,人们已经正式将它列入日常菜谱中了。
莴苣是在晋朝以前从呙国传入中原的。虽然呙国的建国、处地,存亡时间等仍待进一步详细考证,但呙国的存在与消亡,为呙氏的起源提供了一个非常重要线索,因其时正为“东方帝国”大汉王朝最为强盛之际,其国被汉化的可能性极大,成为呙氏之源,读音作gē(ㄎㄨㄞ)。
第三个渊源:源于芈姓,出自战国时期楚国玉人卞呙,属于以先祖名字为氏。
战国时期有一块著名的“和氏璧”,引发了许多传说、故事。
和氏璧在典籍《淮南子》中实作“呙氏璧”,说明“呙”作为姓氏,在战国时期即已形成。后许多姓氏学文献将“呙”注音为hé(ㄏㄜˊ),显然是受了“呙氏璧”的影响。
楚人卞呙采得一块璞(石中之玉),献给新即位的楚蚡王熊蚡冒(公元前757~前741年在位)。楚蚡王命掌玉的官“玉人”拿去鉴定,这个玉人鉴玉水平不高,因此说其是石头,卞呙便因欺君之罪而被砍断了左脚。
楚蚡王逝世后,楚武王熊通即位(公元前741~前690年在位),卞呙再把那块璞献上去,玉人还说那是石头,卞呙又因此而右脚被砍断。
楚武王逝世后,楚文王熊赀即位(公元前689~前675年在位),卞呙不敢再去献璞,他在山中抱着那块璞哭泣不止,双眼泪尽,而继之流以血。邻人感之,通过他人告诉了楚文王。
楚文王听说此事后,立即派人去查问缘由。卞呙说:“我并不是为自己断足而悲伤,所悲伤的,是美玉竟然被说成是石头,讲真话的人竟然被说成讲假话的人呀!”
楚文王觉得此事真相不应当如前君那样莽然下断,而是需要实实在在地考查落实,便命玉人仔细雕琢那块璞。琢开璞壳,果然得到了一块美瑕无伦的玉,做成一座玉壁后,楚文王亲命其名为“呙氏璧”,以慰卞呙。
这个历史事件,在后来的典籍《韩非子·和氏篇》中,卞呙被讹记为同音字卞和,呙氏璧被记为和氏璧,此后各类史籍多随之而载。
卞呙的子孙后裔,有以“卞”为姓氏者,称卞氏;有以“呙”为姓氏者,称呙氏,读音为hé(ㄏㄜˊ)。
第四个渊源:源于姬姓,出自晋朝时期尚书师呙,属于避讳改姓为氏,或以先祖名字为氏。
师氏,出自夏商时代管理乐技的官职,属于以官职称谓为氏。据史籍《姓谱》记载,夏商时代,管理乐技职官名师,如上古师延,商朝师涓等。周朝也有师尹之官,掌管音乐歌咏。这些人的后代子孙遂以职官为姓,乃成师氏。
据典籍《广韵》、史籍《通志·氏族略》记载,春秋时期,有师氏后裔师呙,在晋国担任尚书官事,因晋景公司马师的名字中有“师”字,为了避君主名讳,师呙就将自己的姓省去一横,改为“帅”,这位尚书的后代子孙中有以“帅”为姓氏者,称帅氏,亦有以祖名“呙”为姓氏者,称呙氏,读音作guō(ㄎㄨㄞ)。
(中校注评:这里的介绍不知是谁写的,这第四个渊源实际上是错的:“源于姬姓,出自晋朝时期尚书师呙……”这个避讳改名的渊源完全是错的。根据师姓和帅姓起源,他们的那个祖先实际上叫做“师昺”,根据《广韵》和《名贤氏族言行类稿》上记载,原来师姓出自古代掌乐之官,因为古代掌乐之官曰师,故以官为氏而姓了师氏,传到春秋时代,有一位师昺在晋国担任尚书的官职。到了晋武帝司马炎纂夺魏权后,建立西晋,结束了三国时代,他追伯父司马师为晋景帝,并令天下避“师”字。以尚书师昺为代表的师氏家族为避名讳,只好减去姓氏“师”字中的一笔,改为“帅”姓。后来,过了晋朝,帅氏的子孙有的又恢复为师姓,有的则依旧为帅姓姓。
由于很多电脑系统将“师昺”(bing)误作“师呙”,因此造成一些人误把“师呙”作为呙姓起源,实际上史书中是没有“师呙”这个人名的。
相类似的,还有把南宋末代皇帝赵昺误作“赵呙”,把南宋奸臣万俟卨误作“万俟呙”,这都是很容易让人犯的错误。不可不慎。
上述前三种渊源,比较让人信服。尤其是源于“卞呙”说。因为在和氏璧(呙氏璧)的出产地,湖北西北一带,一个地方同时又卞姓和呙姓,但两姓自古以来不通婚,大抵是秉持同姓不婚的祖训。
本人姓呙,对本家族姓氏一直研究考证。)
二迁徙分布:
目前呙氏聚集最集中的地区在洞庭湖流域,具体分布在湖北的公安、石首、监利以及湖南的华容、安乡、临澧等地。
元朝动乱时期,一个名叫菜颁的呙氏人从外地迁移至洞庭湖地区定居下来。呙菜颁的后人历经几百年的繁衍生息,到明朝时期在公安等地颇为显赫。当时中国文坛性灵派的代表“公安三袁”曾为呙氏家族写过家绳,现仍见于三袁文集。目前约有两三万呙氏人居住在洞庭湖流域。
湖南邵阳有地名呙家园,南京六合县的新集镇有地名路呙、中呙,东莞市常平镇桥有大呙村,湖北石首调关镇有呙家台……这些地方都是或曾经是呙氏族人聚居的地区。
呙氏后裔主要分布在湖北和湖南等地区,在四川、江苏等地区亦有分布。
三郡望:
太原郡:战国时期秦国庄襄王四年(公元前246年)置郡,治所在晋阳(今山西太原),其时辖地在今山西省五台山和管涔山南部一带、霍山北部一带地区。北魏时期辖地在今山西省阳曲县、交城市、平遥市、和顺县之间的晋中一带地区。
琅琊郡:春秋时期的齐国有琅琊邑,在今山东胶县南琅琊台西北,有越王勾践迁都至此之说。秦朝统一六国后,在境内设琅琊郡,并附置琅琊县,治所均在琅琊(今山东夏河),郡境为山东半岛东南部。西汉时期治东武(今山东诸城),并增琅琊国、柜县和祝兹侯国治于境内。东汉朝时期琅琊国改治开阳(今山东临沂)。晋朝改置为琅琊省。北魏时期治即丘(今山东临沂)。隋朝时期又复置琅琊县;唐朝时期又裁废,境地归胶州、诸城,其时辖地在今山东省东南部谙城、临沂、胶南一带。唐朝时期有沂州琅琊郡。从魏、晋朝时期琅琊国起,琅琊台及秦琅琊郡治均不属琅琊郡(国)。另一处琅琊郡在今江苏南京一带,此后废置千余年。
平原郡:始建于西汉高祖时的西汉初年(公元前206年),治所在今山东省平原县西南。辖境相当于今山东省平原、陵县、禹城、齐河、临邑、商河、惠民、阳信等地。东汉以后,或为国,或为郡。北魏时期废黜。
豫章郡:原为春秋时期的洪州之地,战国时期秦国置为九江郡。楚、汉之际置豫章郡,治所在豫章(今江西南昌),其时辖地在今江西省南昌市,南朝陈时包有今江西锦江流域、南昌、清江、九江、历陵、彭泽、柴桑等十八县和两个候国,即今江西省北部地区。唐朝以后又改为豫章郡洪州,后期曾改为钟陵县,再后又改为南昌。
长沙郡:周朝时期即有该地,战国时期楚国始建郡,秦国灭楚国后承之,治所在临湘(今湖南长沙),其时辖地在今湖南省东部、南部一带和广西壮族自治区省全州市、广东省连县、阳山县、英德和江西一部分地区。西汉改郡为长沙国,并筑城。东汉仍改回为郡。隋朝初期废黜,隋大业年间及唐天宝、至德年间曾改潭州为长沙郡,治所在临湘(今湖南长沙)。明、清两朝为长沙府治。直到民国时期,长沙历经了国、郡、州、府、厅治。
四字辈班派:
湖南洞庭湖呙氏字辈:“家人同履泰鼎壮晋升中临豫师谦益复观大有丰”。
五历史名人:
呙 拯:(生卒年待考),五代时期南唐人。
南唐保大年间(公元943~957年),曾任歙州县令。
呙 辅:(生卒年待考),著名宋朝官吏。
据《续资治通鉴》记载,呙辅先为一进士,在宋绍兴四年(金天会十一年,公元1134年)农历12月壬午,武翼大夫、吉州刺史、统制鼎州军马杜湛为湖北路兵马副都监,修武郎、閤门祗候、添差统制军马鼓筠充东南第八将。马鼓筠本与刘超合流,有进士呙辅者,为张用所略;后呙辅入马鼓筠军中,与进士路居正劝马鼓筠立功归朝廷。时刘超据澧州,程昌寓遣兵击之,不胜。呙辅等令马鼓筠以药纸为书,陈破贼计,密遣安乡县监税刘汝舟持诣湖西,乞掩杀刘超,程昌寓亦遣使臣赍蜡书报之。刘超为马鼓筠所袭,败走,马鼓筠以所部诣昌寓降。程昌寓有战士、乡兵合九千馀人,用湛为总帅,至是程昌寓奏湛屡立奇功,马鼓筠临敌宣力,故皆擢之。既而录呙辅之劳,亦以为连州文学。后升任县令。
呙文光:(生卒年待考),湖北公安人。著名明朝巴县县令。
必备的语文常识
1第一位女诗人是:蔡文姬
2第一位女词人是:李清照
3第一部词典是:《尔雅》
4第一部大百科全书是:《永乐大典》
5第一部诗歌总集是:《诗经》
6第一部文选:《昭明文选》
7第一部字典:《说文解字》
8第一部神话集:《山海经》
9第一部文言志人小说集:《世说新语》
10第一部文言志怪小说集:《搜神记》
11第一部语录体著作:《论语》
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史记》
12第一部编年体史书是:《春秋》
13第一部断代史:《汉书》
14第一部兵书:《孙子兵法》
15文章西汉两司马:司马迁.司马相如
16乐府双璧:《木兰词》《孔雀东南飞》
乐府三绝:《木兰词》《孔雀东南飞》《秦妇吟》
17史学双璧:《史记》《资治通鉴》
18二拍:《初刻拍案惊奇》《二刻拍案惊奇》(凌蒙初)
19大李杜:李白杜甫
小李杜:李商隐杜牧
20中国现代文坛的双子星座:鲁迅郭沫若
21三不朽:立德立功立言
22三代:夏商周
23《春秋》三传:《左传》《公羊传》《谷梁传》
24三王:夏禹商汤周公
25三山:蓬莱方丈瀛洲
26三教:儒释道
27三公:周时,司马司徒司空/西汉,丞相太尉御史大夫/清明,太师太傅太保
28三曹:曹操曹丕曹植
29公安三袁:袁宗道袁宏道袁中道
30江南三大古楼:(湖南)岳阳楼(武昌)黄鹤楼(南昌)滕王阁
31岁寒三友:松竹梅
32三辅:左冯翊右扶风京兆尹
33科考三元:乡试,会试,殿试的第一名(解元,会元,状元)
34殿试三鼎甲:状元榜眼探花
35中国三大国粹:京剧中医中国画
36三言:《喻世明言》《警世通言》《醒世恒言》(冯梦龙)
37儒家经典三礼:周礼仪礼礼记
38三吏:新安吏石壕吏潼关吏
39三别: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
40郭沫若“女神“三部曲:《女神之再生》《湘果》《棠棣之花》
41茅盾“蚀“三部曲:《幻灭》《动摇》《追求》
农村三部曲:《春蚕》《秋收》《残冬》
42巴金“爱情“三部曲:《雾》《电》《雨》
“激流“三部曲:《家》《春》《秋》
43第一部国别史:《国语》
44第一部记录谋臣策士门客言行的专集:《国策》(《战国策》)
45第一部专记个人言行的历史散文:《晏子春秋》
46第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
47第一首长篇叙事诗:《孔雀东南飞》
48第一部文学批评专著:《典论•论文》(曹丕)
49第一位田园诗人:(东晋)陶渊明
50第一部文学理论和评论专著:南北朝梁人刘勰的《文心雕龙》
51第一部诗歌理论和评论专著:南北朝梁人钟嵘的《诗品》
52第一部科普作品,以笔记体写成的综合性学术著作:北宋的沈括的《梦溪笔谈》
53第一部日记体游记:明代的徐宏祖的《徐霞客游记》
54第一位女词人,亦称“一代词宗“:李清照
语文常识(二)
1我国第一部长篇讽刺小说:《儒林外史》
2我国第一部介绍进化论的译作:严复译的赫胥黎的《天演论》,他是一个由不懂外,却成了翻译家的人。
3我国第一部个人创作的文言短篇小说集:《聊斋志异》
4我国新文学史上第一篇短篇小说是:《狂人日记》
5第一位开拓“童话园地“的作家是:叶圣陶
6我国第一部浪漫主义神话小说:《西游记》
7第一篇报告文学作品是:(夏衍)《包身工》
8新中国第一位获得“人民艺术家“称号的作家:老舍。其作品是:《龙须沟》
9先秦时期的两大显学是:儒墨
10儒家两大代表人物是:孔丘和孟子,分别被尊至圣和亚圣。
11唐代开元,天宝年间,有两大词派,:以高适,岑参为代表的边塞诗以王维,孟在为代表的其风格,前者雄浑豪,后者恬淡疏朴
12常把宋词分为豪放,婉约两派:前者以苏轼,辛弃疾为代表,后者以柳永,周邦彦,李清照为代表。
13“五四“新文化运动高举的两面大旗:反对旧礼教,提倡新道德,反对旧文学,提倡新文学
14两篇《狂人日记》的作者分别是:俄罗斯的果戈里我国的鲁迅
15世界文学中有两大史诗:《伊利亚特》《奥德赛》
16佛教三宝是:佛(大知大觉的)法(佛所说的教义)僧(继承或宣扬教义的人)
17三从四德
三从:未嫁从父既嫁从夫夫死从子
四德:妇德妇言妇容妇功/品德辞令仪态女工
18.初伏,中伏,末伏统称三伏。夏至节的第三个庚日为初伏的第一天,第四个庚日为中伏的第一天,立秋节后的第一个庚日是末伏的第一天。初伏,末伏后十天,中伏十天或二十天。
19.三纲五常:
三纲:父为子纲群为臣纲夫为妻纲
五常:仁义礼智信
20.三姑六婆:
三姑:尼姑道姑卦姑
六婆:媒婆师婆牙婆虔婆药婆接生婆
21.三皇五帝:
三皇:伏羲燧人神农
五帝:黄帝颛顼帝喾尧舜
22.三教九流:
三教:儒道释
九流:儒家道家阴阳法名墨纵横杂农
23.三山五岳:
三山:瀛洲、蓬莱、方丈;
五岳:东岳泰山南岳衡山西岳华山北岳恒山中岳嵩山
24.三性:祭祀用的牛羊猪(太牢)(无牛为少牢)
25.三一律:欧洲古典广义戏剧理论家所制定的戏剧创作原则,就是地点一致,时间一致,情节一致。
26.佛教三昧:止息杂虑,心专注于一境。(修行方法之一)
27.佛教三藏:总说根本教义为经,述说戒律为律,阐发教义为论(通晓三藏的叫三藏法师)
28.三省六部:
三省:中书省(决策)门下省(审议)尚书省(执行)
六部:吏户礼兵刑工
29.三苏:苏洵苏轼苏辙
三军:上中下//左中右//海陆空
30.三吴:吴郡吴兴会稽(丹阳)
三国:魏蜀吴
31.三秦:雍王(西)塞王(东)瞿王(陕西北)
32.三楚:港陵-南楚吴-东楚彭城-西楚
33.三原色:红绿蓝
34.三坟五典:
三坟:伏羲神农黄帝
五典:少昊颛顼高辛唐尧虞舜
35.三体石经:《尚书》《春秋》《左传》/古文小篆汉隶(三种字体书写)
语文常识(三)
1.经典四书:《大学》《中庸》《孟子》《论语》
2.四大类书:
宋初四大类书:《太平御览》《册府元龟》《太平广记》《文苑英华》
唐代四大类书:《北堂书钞》《艺文类聚》《初学记》《白氏六帖》
中国古代四大类书:《太平御览》、《文苑英华》、《册府元龟》、《全唐文》
3.战国四君:齐国的孟尝君赵国的平原君楚国的春申君魏国的信陵君
4.初唐四杰: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
5.北宋文坛四大家:王安石欧阳修苏轼黄庭坚
6.元曲四大家:关汉卿马致远白朴郑光祖
7.明代江南四大才子:唐伯虎祝枝山文征明周文宾
8.北宋四大书法家:苏轼黄庭坚米芾蔡襄
9.楷书四大家:唐-颜真卿柳公权欧阳洵元(赵孟頫)
10.书法四体:真(楷)草隶篆
11.文房四宝:湖笔微墨宣纸端砚
12.中国四大藏书阁:北京的文渊阁沈阳文溯阁承德文津阁杭州文澜阁
13.古代秀才四艺(文人雅趣):琴棋书画
14.国画四君子:梅兰竹菊
15.书四库:经史子集
16.兄弟四排行:伯(孟)仲叔季
17.五胡:匈奴鲜卑羯氐羌
18.五花:金菊花木棉花水仙花土牛花
19.八门:
(算命占卦的)皮(卖草药的)彩(变戏法的)挂(江湖卖艺的)平(说书评弹的)团(街头卖唱的)洞(搭蓬扎纸的)聊(高台唱戏的)巾
20.竹林七贤:嵇康阮籍山涛向秀阮咸王戎刘伶
21.建安七子:孔融陈琳王粲徐千阮瑀应瑒刘桢
22.七政(七纬):日月金木水火土
23.战国七雄:赵魏韩齐秦楚燕
24.七情:喜怒哀惧爱恶欲
25.七大古都:北京西安洛阳开封南京杭州安阳
26.神话八仙:铁拐李汉钟离张果老何仙姑蓝采和吕洞宾韩湘子曹国舅
27.唐宋散文八大家:韩愈柳宗元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曾巩
28.文起八代之衰中的八代:东汉魏宋晋齐梁陈隋
29.四时八节中的八节指:立春春分立夏夏至立秋秋分立冬冬至
30.八卦:乾坤震巽坎离艮兑(分别象征:天地雷风水火山泽)
31.八股文中的八股:破题承题起讲入手起股中股后股束股
32.扬州八怪指:郑燮罗聘黄慎李方膺高翔金农李鱓汪士慎
33.九州指:冀兖青荆扬梁雍徐豫
34.九族指:高祖曾祖祖父父本身子孙曾孙玄孙
35.九章指:惜诵涉江哀郢抽思怀沙思美人惜往日橘颂悲回风
36.九歌指:东皇太一云中君湘君湘夫人大司命少司命东君河伯山鬼国殇礼魂
37.十家指:儒家道家阴阳法名墨纵横杂农小说家
38.中国历史上十女诗人指:班婕妤(班固之祖姑)蔡琰左芬(左思之妹)苏惠谢道韫鲍令晖(鲍照之妹)薛涛李清照朱淑贞秋瑾
39.中国十大古典悲剧:《窦娥冤》《赵氏孤儿》《精忠旗》《清忠谱》《桃花扇》《汉宫秋》《琵琶记》《娇红记》《长生殿》《雷峰塔》
40.中国十大古典喜戏:《救风尘》《玉簪记》《看钱奴》《西厢记》《墙头马上》《李逵负荆》《幽阁记》《中山狼》《风筝误》
41.十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
42.中国十部著名歌剧:《白毛女》《王贵和李香香》《小二黑结婚》《刘胡兰》《洪湖赤卫队》《草原之歌》《红霞》《刘三姐》《红珊瑚》《江姐》
43.十二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
44.十二生肖:鼠牛虎兔龙蛇马羊猴鸡犬猪
45.十二时:夜半鸡鸣平旦日出食时隅中日中日昳脯时日入黄昏人定
46十二律:黄钟大吕太簇夹钟姑洗仲吕蕤宾林钟夷则南吕无射应钟
47.十三经:《易经》《尚书》《诗经》《周礼》《仪礼》《左传》《礼记》《公羊传》《谷梁传》《论语》《孟子》《孝经》《尔雅》
48.七夕指:七月七日
49.十恶不赦中的十恶指:谋反谋大逆谋叛恶逆大道大不敬不孝不睦不义内乱
语文常识(四)
1佛教四大名山:五台山峨眉山普陀山九华山
2中国四大发明:指南针造纸术印刷术火药
3中医四诊:望闻问切
4戏曲四行当:生旦净丑
5道教四大名山:湖北武当山江西龙虎山四川青城山安徽齐云山
6四大石窟:云冈石窟龙门石窟麦积山石窟敦煌莫高窟
7黄山四绝:奇松怪石云海温泉
8泰山四大奇观:旭日东升晚霞反照黄河金带云海玉盘
9中国四大名楼;岳阳楼黄鹤楼腾王阁太白楼
10四大古典小说:《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红楼梦》
11四大谴责小说:《官场现形记》(李宝嘉)《二年目睹之怪现状》(吴研人)《老残游记》(刘鄂)《孽海花》(曾朴)
12民间四大传说:《牛郎织女》《孟姜女寻夫》《梁山伯与祝英台》《白蛇与许仙》
13古代四美女:西施(沉鱼)王昭君(落雁)貂禅(闭月)杨玉环(羞花)
14古代四美:音乐珍味文章言谈(良晨美景赏心乐事)
15苏门四学士:黄庭坚秦观曾补之张耒
16四史:《史记》《汉书》《君汉书》《三国志》
17历史上四大书院:庐山白鹿洞长沙岳麓衡阳石鼓
18商丘:应天府
19古代祥瑞四灵:龙凤麒麟龟
20宋中兴四诗人:陆游杨万里范大成尤袤
21科考四级及录取者称谓:院试-秀才乡试-举人会试-贡生殿士-进士
22千古文章四大家:韩愈柳宗元欧阳修苏洵苏轼
23有很高史学和文学价值的三史:《史记》《汉书》《后汉书》
24三班父子:班彪班固班昭
25三书指:魏书蜀书吴书(后人将其合为一本称三国志)
26左思的三都赋指:蜀都赋(成都)吴都赋(南京)魏都赋(邺)
27南朝三谢:谢灵运谢惠连谢眺
28汉字的字音的四种音调叫四声指:平上去入现代则分为:阴平阳平上声去声
29元末明初吴中四杰:高启杨基张羽徐贲
30元杂剧的四大爱情剧:《倩女离魂》《拜月亭》《西厢记》《墙头马上》
31我国古代有四个大城市称四京:东京-汴梁西京-长安南京-金陵北京-顺天
32旧书塾使用的三种教本简称为三百千指:《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
33郑板桥(郑燮)的三绝指:绘画作诗书法
34鲁迅的三部短篇小说集:《呐喊》《彷徨》《故事新编》
35我国当代文学史上的三大散文作家是:刘白羽杨朔秦牧
36高尔其的自传体三部曲是:《童年》《在人间》《我的大学》
37世界作品中三大吝啬鬼指:老葛朗台夏洛克泼留希金
38老舍小说《四世同堂》也是三部曲指:《惶惑》《偷生》《饥荒》
39三瘦词人指:李清照三个名句是:
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知否,知否?应是肥红瘦。
新来瘦,非千病酒,不是悲秋。语文常识(五)
1英国莎士比亚的四大悲剧:《哈姆雷特》《李尔王》《奥赛罗》《麦克佩斯》
2四言诗是:我国汉代以前最通行的诗歌形式,通章或通篇每句四字。
3四体不勤中的四体指:人的四肢
4四大皆空是指:(佛语)地水火风组成的宇宙四种元素
5管仲把礼义廉耻四道德看作治国的四个纲。
6四六文指;骈文的一种,全篇多以四字或六字相间为句,盛行于南朝。
7春秋五霸指:齐桓公晋文公楚庄公秦穆公宋襄公
8五等爵位指:公爵候爵伯爵子爵男爵
9五经:诗书礼易春秋
10五行:金木水火土/仁义礼智信
11五常(五伦):君臣父子兄弟夫妇朋友
12五教:父义母慈兄友弟恭子孝
13五音:宫商角徵羽
14五刑:(隋前)墨劓刖宫大辟(隋后)笞杖徒流死
15死的五称:天子-崩诸候-薨大夫-卒士-不禄平民-死
16唐代五大书法家:柳公权颜真卿欧阳洵褚遂良张旭
17五大奇书:《三国演义》《水浒传》《本游记》《红楼梦》《金瓶梅》
18五谷:稻麦黍菽麻
19五彩:青黄红白黑
20唐代以后的五代指: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
21五帝:黄帝颛顼喾帝唐尧虞舜
22五毒:蛇蝎蜈蚣壁虎蟾蜍
23五更与时钟的对应是:一更(19-21)二更(21-23)三更(23-1)四更(1-3)五更(3-5)
24五官:耳目口鼻身
25新中国五位语言大师:郭沫若茅盾巴金老舍赵树理
26五荤:(佛语)大蒜韭菜薤葱兴渠
27五岭:越城岭都庞岭萌渚岭骑田岭大庾岭
28五味:甜酸苦辣咸
29五香:花椒八角桂皮丁香花蕾茴香子
30五脏:心肝脾肺肾
31五陵:高祖长陵惠祖安陵景帝阳陵武帝茂陵昭帝平陵
32五湖:洞庭湖鄱阳湖太湖巢湖洪泽湖
33四大洋: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
34六艺经传指:诗书礼易乐春秋
35通五经贯六艺中的六艺指:礼乐书数射御
36造字六书:象形指示会意形声转注假借
37诗经六义措:风雅颂赋比兴
38六部;户部吏部礼部兵部刑部工部
39六亲;父母兄弟妻子
40古代婚嫁六礼:纳采问名纳吉纳徵清期亲迎
41六朝;吴东晋宋齐梁陈都建都建康,史称六朝。
42六畜:马牛羊狗猪鸡
43苏门六君子:黄庭坚秦观晁补之张耒陈师道李麃
44六甲:六十甲子//甲子甲寅甲辰甲午甲申甲戌//妇女怀孕
45六尘(佛教名词):声色香味触法(六种境界)
46六合:天地(上下)东西南北
47佛教六根(佛教名词):眼耳鼻舌身意
48科举考试中的五魁:各级考试的第一名
来历与起源 关于呙(呙)姓之起源,历代姓氏著述都语焉不详。据本人掌握的资料分析考证,大致有以下三种可能: (一)女娲氏之后裔,去女为姓氏。娲氏应为远古母系氏族时期最强大最显赫的部落,后来逐渐分化演变为大大小小许多支部落,成为华夏各民族之滥觞,包括父系氏族时代的北方黄帝部落、蚩尤部落以及南方炎帝部落(后世称“中华人文三始祖”)等,是故后世有女娲抟土造人的传说,即各族都尊女娲为华夏创世之祖,与伏羲、神农并称“三皇”,女娲因此有“娲皇”之名。在氏族发展和分化的过程中,始终有一支氏族部落保留了“娲”氏名号,直到后来去“娲”字之女旁为“呙”姓。这也与现在的姜姓、姬姓、嬴姓以及与呙姓同样罕见的“轩辕”姓氏的形成相同。姜姓、姬姓以及嬴姓都带有女旁,留下了明显的母系氏族社会的痕迹,而“轩辕”是一直以轩辕黄帝的名号为部落名的一支父系氏族,直到发展成为姓氏。 (二)呙国的后裔。在汉代左右西域地区有一小国,名为呙国,现在的莴苣原名为“千金菜”,即是汉朝花了大量白银从呙国买来种子,在中原地区种植的。宋代陶觳在其《清异绿》云:“呙国使者来汉,隋人求得菜种,酬之甚厚,故因名千金菜。”千金菜即现在的莴苣,由于当时为了引进这一新的品种时曾不惜千金代价,故得此美名。晋代葛洪《肘后方》已经称它为莴苣菜,可见在魏、晋之时,人们已经正式将它列入菜谱。由此可知,莴苣是在晋代以前从呙国传入中原的。虽然呙国具体建国何地,存亡时间现在仍待考证,但呙国的存在为呙姓的起源提供了一个重要线索。 (三)和氏璧的发现者。战国有名的“和氏璧”在《淮南子》中作“呙氏璧”,说明“呙”作为姓氏在战国即已形成。不过,也有姓氏书籍把“呙”注音为he(二声,同“和”),作为另外一个姓氏列出,显然是受了“和氏璧”的影响。 不过,上述三种“呙”姓起源并不存在冲突,可能殊途同归,即呙国可能由女娲氏部落发展而来,而和氏璧的发现者为呙国人或者是呙国后裔。据考证,商代初年,中国大地上有国三千余,周初一千余,到春秋就只有一百多个国家了,到战国更只剩下屈指可数的战国七雄了。因此呙国可能是漫长先秦时期的一个小国。不过,由于历史久远,民间传说诡异模糊,呙姓起源仍有待进一步考证。
(四)犯事改姓说。据说先祖犯事,为避祸改姓。原姓一说为“高”,因犯杀头之罪,但皇帝有意赦免死罪,于是去“高”头而为“呙”姓。此说没有文字记载,待考。不过犯事改姓于其他姓并不少见,河南登封的苟姓人先祖本姓敬,1400多年前,后晋一个"敬"姓大臣因冲了皇帝名讳,为避免满门抄斩,保留"敬"姓血脉,"敬"姓宗族忍辱减"文"留"苟",改姓"苟"。千余年后的今天,登封市唐庄乡"苟"姓村民集体到公安局上访,要求恢复"敬"姓。 另一说为“锅”。呙俊:我听我父亲说过,我们呙姓原来是有金字傍的,只是在朝廷做官的祖先把皇帝的宝物弄坏了,皇帝就把他的胳膊砍了一支,后来也就把锅去金改呙了。还有一个传说就是:有一天先祖得了一块风小宝地,要在100日内不准动那块地。但是就是在99天时祖先动了那块地,后来那地上的竹子便一个个的破了,里面掉下了许多的小人,只差一点便骑上了马。人也死了,听说那些竹人竹马便是辅助祖先的文臣武将。所以后来先祖也就只能平平淡淡的过一生了。和氏壁的故乡就在我们县城的太平乡,在我们县城的郊区有个大竹园村,里面住的全是姓呙的,上面呙氏起源上的竹子传说上的竹园可能就是哪个大竹园村。太平乡离我们县城 有10里左右。(呙俊本家未提供太平乡的具体所在,也没提供****,无法进一步考证)。
还有“高”姓去头改呙姓、“过”姓去底、陈姓改呙姓之说。
历史与分布
南唐有呙拯(曾任官于歙州),宋代有呙辅,明代有呙文光。目前呙姓分布在包括台湾、香港在内的全国 各省市。其中几个主要聚居地为湖南湖北洞庭湖流域、湖南邵阳、湖北南漳、四川遂宁及江苏南京等地。
据本人从网上搜索和反馈的信息,呙姓聚集主要集中在四个地区:1湖北湖南之间的洞庭湖流域,具体分布在湖北的公安、石首、监利以及湖南的华容、安乡、临澧等地。辈分用字:“家人同履泰,鼎壮晋升中,临豫师谦益,复观大有丰”(此辈分用字出自周易六十四卦,其中“临、豫、师”经常被误写为“林、予、思”)2湖北襄樊的南漳县。其辈分用字为:“光宗耀祖 明登朝廷” 3江苏南京六合区。其辈分用字不详。4山东高密。其辈分用字为:“永、新、清、善、志”(其他不详),另“有、德、玉、智、永”5湖南邵阳的一支,辈分用字:“仕景思一世,廷登懋养万;荣宗开文昌,助朝京殿安。新增排字:心境本长美,书田桂发香;积善余庆享,修身福寿康。”6四川的分支。目前四川的呙姓主要分布在四川安岳县、四川的遂宁、铜梁以及重庆的合川。拒传是在明朝末年“湖广填四川”时,有呙姓二兄弟由湖南邵阳地区迁往安岳的拱桥乡繁衍而来,排行最初为“明”字。目前大约有一万人上下,呙姓人在四川曾官至重庆知府。四川遂宁的,听老人们说我们是当初从湖北孝感迁延过来的,只知道辈分“朝廷有道启文明”。
洞庭湖流域谱系 目前呙姓聚集最集中的地区在洞庭湖流域,具体分布在湖北的公安、石首、监利以及湖南的华容、安乡、临澧等地。元代动乱时期,始祖荣颁公从外地迁移至此定居下来。荣颁公的后人历经几百年的繁衍生息,到明代时在公安等地颇为显赫。当时中国文坛性灵派的代表“公安三袁”曾为呙氏家族写过家绳,现仍见于三袁文集。目前约有两三万呙姓人居住在洞庭湖流域。洞庭湖流域呙姓同为宋太祖时大理寺评事呙正德之后,其七代长孙门贵公任淮海兵备道后定居公安,次子荣颁公世居华容。 洞庭湖流域呙姓排行用字:祖派:正从闻仁世,克寿孙荣成,思必仲海经,应养一鸣南;宗派:家人同履泰,鼎壮晋升中,临豫师谦益,复观大有丰;续派:乾元恒济泽,坤利萃咸亨,积善徴余庆,含章另可贞;(此资料为呙飞等人提供完善)
湖南邵阳谱系 “呙”字,邵阳人习惯读为“wo”。邵阳呙氏者,椐1997年的统计为3144人,估计现时已逾4000人,以高桥(属邵阳市大祥区板桥乡)呙氏为中心,在大祥区板桥乡的邵水、板桥、烟塘三村交界处高有呙氏宗祠一座。其他均散居邵阳市内大祥区、双清区、北塔区、邵东、新邵、隆回、武岗、邵阳、城步等县市。从邵阳呙姓中外迁至全国各地的都有,目前已知的有四川、陕西、甘肃、云南、广西等地。 邵阳呙氏祖籍为楚北公安,后迁居吴西洪都,即现在江西南昌一带,迁居时间应属元代。
邵阳呙氏来源于吴西洪都一脉,根据家谱记载:明朝洪武四年(公元1371年),呙氏成公从吴西洪都来楚南宝郡邵东(今邵阳)任职协正,举家西迁于邵阳,距今已635年,现今邵阳呙氏者皆是成公之后。邵阳呙氏始居于邵阳城东深坑边呙家桥,复迁至南门中呙家园,后散居全市各地。由邵阳呙氏外迁的主要有四川的呙姓,是在明末“湖广填四川”时,有呙姓两兄弟由湖南邵阳地区迁居至四川安岳的拱桥乡繁衍而来。排行最先为明字。
宗派:仕景思一世,廷登懋养万,荣宗开文昌,助朝京殿安。新增:心境本长美,书田桂发香,积善余庆享,修身福寿康。
http://namenetorcom/wjxaspid=87&name=韩
来历与起源 关于呙(呙)姓之起源,历代姓氏著述都语焉不详。据本人掌握的资料分析考证,大致有以下三种可能: (一)女娲氏之后裔,去女为姓氏。娲氏应为远古母系氏族时期最强大最显赫的部落,后来逐渐分化演变为大大小小许多支部落,成为华夏各民族之滥觞,包括父系氏族时代的北方黄帝部落、蚩尤部落以及南方炎帝部落(后世称“中华人文三始祖”)等,是故后世有女娲抟土造人的传说,即各族都尊女娲为华夏创世之祖,与伏羲、神农并称“三皇”,女娲因此有“娲皇”之名。在氏族发展和分化的过程中,始终有一支氏族部落保留了“娲”氏名号,直到后来去“娲”字之女旁为“呙”姓。这也与现在的姜姓、姬姓、嬴姓以及与呙姓同样罕见的“轩辕”姓氏的形成相同。姜姓、姬姓以及嬴姓都带有女旁,留下了明显的母系氏族社会的痕迹,而“轩辕”是一直以轩辕黄帝的名号为部落名的一支父系氏族,直到发展成为姓氏。 (二)呙国的后裔。在汉代左右西域地区有一小国,名为呙国,现在的莴苣原名为“千金菜”,即是汉朝花了大量白银从呙国买来种子,在中原地区种植的。宋代陶觳在其《清异绿》云:“呙国使者来汉,隋人求得菜种,酬之甚厚,故因名千金菜。”千金菜即现在的莴苣,由于当时为了引进这一新的品种时曾不惜千金代价,故得此美名。晋代葛洪《肘后方》已经称它为莴苣菜,可见在魏、晋之时,人们已经正式将它列入菜谱。由此可知,莴苣是在晋代以前从呙国传入中原的。虽然呙国具体建国何地,存亡时间现在仍待考证,但呙国的存在为呙姓的起源提供了一个重要线索。 (三)和氏璧的发现者。战国有名的“和氏璧”在《淮南子》中作“呙氏璧”,说明“呙”作为姓氏在战国即已形成。不过,也有姓氏书籍把“呙”注音为he(二声,同“和”),作为另外一个姓氏列出,显然是受了“和氏璧”的影响。 不过,上述三种“呙”姓起源并不存在冲突,可能殊途同归,即呙国可能由女娲氏部落发展而来,而和氏璧的发现者为呙国人或者是呙国后裔。据考证,商代初年,中国大地上有国三千余,周初一千余,到春秋就只有一百多个国家了,到战国更只剩下屈指可数的战国七雄了。因此呙国可能是漫长先秦时期的一个小国。不过,由于历史久远,民间传说诡异模糊,呙姓起源仍有待进一步考证。
(四)犯事改姓说。据说先祖犯事,为避祸改姓。原姓一说为“高”,因犯杀头之罪,但皇帝有意赦免死罪,于是去“高”头而为“呙”姓。此说没有文字记载,待考。不过犯事改姓于其他姓并不少见,河南登封的苟姓人先祖本姓敬,1400多年前,后晋一个"敬"姓大臣因冲了皇帝名讳,为避免满门抄斩,保留"敬"姓血脉,"敬"姓宗族忍辱减"文"留"苟",改姓"苟"。千余年后的今天,登封市唐庄乡"苟"姓村民集体到公安局上访,要求恢复"敬"姓。 另一说为“锅”。呙俊:我听我父亲说过,我们呙姓原来是有金字傍的,只是在朝廷做官的祖先把皇帝的宝物弄坏了,皇帝就把他的胳膊砍了一支,后来也就把锅去金改呙了。还有一个传说就是:有一天先祖得了一块风小宝地,要在100日内不准动那块地。但是就是在99天时祖先动了那块地,后来那地上的竹子便一个个的破了,里面掉下了许多的小人,只差一点便骑上了马。人也死了,听说那些竹人竹马便是辅助祖先的文臣武将。所以后来先祖也就只能平平淡淡的过一生了。和氏壁的故乡就在我们县城的太平乡,在我们县城的郊区有个大竹园村,里面住的全是姓呙的,上面呙氏起源上的竹子传说上的竹园可能就是哪个大竹园村。太平乡离我们县城 有10里左右。(呙俊本家未提供太平乡的具体所在,也没提供****,无法进一步考证)。
还有“高”姓去头改呙姓、“过”姓去底、陈姓改呙姓之说。
历史与分布
南唐有呙拯(曾任官于歙州),宋代有呙辅,明代有呙文光。目前呙姓分布在包括台湾、香港在内的全国 各省市。其中几个主要聚居地为湖南湖北洞庭湖流域、湖南邵阳、湖北南漳、四川遂宁及江苏南京等地。
据本人从网上搜索和反馈的信息,呙姓聚集主要集中在四个地区:1湖北湖南之间的洞庭湖流域,具体分布在湖北的公安、石首、监利以及湖南的华容、安乡、临澧等地。辈分用字:“家人同履泰,鼎壮晋升中,临豫师谦益,复观大有丰”(此辈分用字出自周易六十四卦,其中“临、豫、师”经常被误写为“林、予、思”)2湖北襄樊的南漳县。其辈分用字为:“光宗耀祖 明登朝廷” 3江苏南京六合区。其辈分用字不详。4山东高密。其辈分用字为:“永、新、清、善、志”(其他不详),另“有、德、玉、智、永”5湖南邵阳的一支,辈分用字:“仕景思一世,廷登懋养万;荣宗开文昌,助朝京殿安。新增排字:心境本长美,书田桂发香;积善余庆享,修身福寿康。”6四川的分支。目前四川的呙姓主要分布在四川安岳县、四川的遂宁、铜梁以及重庆的合川。拒传是在明朝末年“湖广填四川”时,有呙姓二兄弟由湖南邵阳地区迁往安岳的拱桥乡繁衍而来,排行最初为“明”字。目前大约有一万人上下,呙姓人在四川曾官至重庆知府。四川遂宁的,听老人们说我们是当初从湖北孝感迁延过来的,只知道辈分“朝廷有道启文明”。
洞庭湖流域谱系 目前呙姓聚集最集中的地区在洞庭湖流域,具体分布在湖北的公安、石首、监利以及湖南的华容、安乡、临澧等地。元代动乱时期,始祖荣颁公从外地迁移至此定居下来。荣颁公的后人历经几百年的繁衍生息,到明代时在公安等地颇为显赫。当时中国文坛性灵派的代表“公安三袁”曾为呙氏家族写过家绳,现仍见于三袁文集。目前约有两三万呙姓人居住在洞庭湖流域。洞庭湖流域呙姓同为宋太祖时大理寺评事呙正德之后,其七代长孙门贵公任淮海兵备道后定居公安,次子荣颁公世居华容。 洞庭湖流域呙姓排行用字:祖派:正从闻仁世,克寿孙荣成,思必仲海经,应养一鸣南;宗派:家人同履泰,鼎壮晋升中,临豫师谦益,复观大有丰;续派:乾元恒济泽,坤利萃咸亨,积善徴余庆,含章另可贞;(此资料为呙飞等人提供完善)
湖南邵阳谱系 “呙”字,邵阳人习惯读为“wo”。邵阳呙氏者,椐1997年的统计为3144人,估计现时已逾4000人,以高桥(属邵阳市大祥区板桥乡)呙氏为中心,在大祥区板桥乡的邵水、板桥、烟塘三村交界处高有呙氏宗祠一座。其他均散居邵阳市内大祥区、双清区、北塔区、邵东、新邵、隆回、武岗、邵阳、城步等县市。从邵阳呙姓中外迁至全国各地的都有,目前已知的有四川、陕西、甘肃、云南、广西等地。 邵阳呙氏祖籍为楚北公安,后迁居吴西洪都,即现在江西南昌一带,迁居时间应属元代。
邵阳呙氏来源于吴西洪都一脉,根据家谱记载:明朝洪武四年(公元1371年),呙氏成公从吴西洪都来楚南宝郡邵东(今邵阳)任职协正,举家西迁于邵阳,距今已635年,现今邵阳呙氏者皆是成公之后。邵阳呙氏始居于邵阳城东深坑边呙家桥,复迁至南门中呙家园,后散居全市各地。由邵阳呙氏外迁的主要有四川的呙姓,是在明末“湖广填四川”时,有呙姓两兄弟由湖南邵阳地区迁居至四川安岳的拱桥乡繁衍而来。排行最先为明字。
宗派:仕景思一世,廷登懋养万,荣宗开文昌,助朝京殿安。新增:心境本长美,书田桂发香,积善余庆享,修身福寿康
翻译如下:
伤心啊,天啊,天啊!怎么能突然让我的外祖母过世呢!悲痛啊!我袁宗道幼年丧母,外祖母每次见到我,总是泪流不止,一边哭泣一边抚摸着我说:“孩子饿了吗?不冷吗?”就取来衣服食物给我穿给我吃。所以我即使孤单弱小,却和在母亲膝下没有什么不同啊。
现在长大成人了,可是外祖母在哪里呢?悲痛啊,悲痛啊!太夫人姓赵,她的祖先是江陵(现荆州)人,景泰年间迁徙到公安,于是就入籍定居于此。传到第四代是隐士赵文深,赠中宪东谷公和赵文深聚居在同一里巷,平素相处很好,因而熟悉外祖母勤勉谨慎的情形。
说:“这真像是我家的儿媳妇。”于是就命外祖父龚大器下聘礼。及笄(女子十五)后四年嫁了过来。曾外祖父龚东谷本性喜欢喝酒,每天同给位酒友交往宴饮,只是因为生计不景气,每次都不能畅饮。自从选择了外祖母做儿媳妇,却鲜美柔滑的食物排满桌子,取酒办菜立就。
各位老酒友吃惊的相互说:“之前跟从您喝酒,还是缺鱼少肉的,现在怎么突然置办这些如此从容啊。”详尽察看谷仓箱子还和原来一样空荡荡的,这样以后才知道是外祖母省吃俭用满足公婆,竭尽心力了。不久,婆婆钱恭人患病且日趋严重,(太夫人)就拿出所有的首饰交给丈夫。
让他去请医生,不管医生是远是近。钱恭人不吃饭,外祖母也不吃。钱恭人一病不起,太夫人哀伤到什么程度可想而知啊。即使到今天五十多年了,外祖母谈到这件事总是流泪。平常曾经对儿子说:“我今天生活宽裕了,所以能施舍罢了,不如婆婆贫穷而乐于施舍啊。
你们所以能有这样的日子,如果没有我婆婆的德行不能达到今天的地步,子孙们不要忘记我的婆婆啊。”乙卯年,外祖父方伯公中了举人,丙辰年中了进士,己未年担任比部郎。太夫人跟从他到京师,过了四年,没有添置一件新衣服。丙寅年外祖父担任江西佥宪,当时主管司法的官员喜欢用刑鞭打犯人,官府里犯人痛苦号叫的不断。
太夫人听了,忧伤地说:“那盛大的怒气容易消散,而生命是难以延续的,再说为何用别人灼骨的痛苦,去博得自己一时之快呢?”外祖父听了惭愧的改变了脸色说:“请允许我把这句话作为我的警戒。”(佩韦原指西门豹性急,佩韦自戒。原形容随时警戒自己,后常比喻有益的规劝。)
戊寅年外祖父凭参政的身份在通州、泰州驻军,不久由于治理水患越级提拔为河南右辖。不久转任左辖。日夜限时处置官府文书簿册,精力日渐消耗。外祖母时时劝说外祖父:“暂且不做了吧,即便不能焚琴煮鹤来吃饱,难道家乡双田没有草了,(家乡公安)东湖没有水了吗?”
外祖父说:“所说的拂衣而去的人是让妻子儿女为难,你如果像这样为难谁呢?”而癸未年需要按照资历依次补缺,外祖父最终请求告老还乡,顺从了太夫人的心意。
外祖母平常对各个儿子说:“你的父亲积累俸禄,渐渐拓展了田地房屋,可是没有完全给你们,而是留下部分用来赡养族人,只是这些田产是你们祖辈父辈的结余,不可独自享用啊。你们把这个意思记在家谱中,杜绝后世子孙的其他念想,让我们族人能世世代代依靠这些土地生活,不也很好吗?”
她平常语言识大义大多像这样。我袁宗道,是外孙,按道义是不敢夸大外祖母的德行,但也不敢隐瞒。只感慨的铭记她的恩惠,来使百年后的人感受到她的恩惠,就是家舅家的大幸,我的大幸。
扩展资料
《外大母赵太夫人行状》是2020年江苏卷文言题目,与2016年的选文(张岱《家传》)在内容与体裁上遥相呼应,作者是明代性灵派散文名家袁宗道。
袁宗道是“公安派”的发起者和领袖之一,与弟袁宏道、袁中道并称“公安三袁”,反对复古拟古,主张“从学生理,从理生文”。其诗文创作不事模拟,率真自然。著有《白苏斋集》22卷行世。
来历与起源 关于呙(呙)姓之起源,历代姓氏著述都语焉不详。据本人掌握的资料分析考证,大致有以下三种可能: (一)女娲氏之后裔,去女为姓氏。娲氏应为远古母系氏族时期最强大最显赫的部落,后来逐渐分化演变为大大小小许多支部落,成为华夏各民族之滥觞,包括父系氏族时代的北方黄帝部落、蚩尤部落以及南方炎帝部落(后世称“中华人文三始祖”)等,是故后世有女娲抟土造人的传说,即各族都尊女娲为华夏创世之祖,与伏羲、神农并称“三皇”,女娲因此有“娲皇”之名。在氏族发展和分化的过程中,始终有一支氏族部落保留了“娲”氏名号,直到后来去“娲”字之女旁为“呙”姓。这也与现在的姜姓、姬姓、嬴姓以及与呙姓同样罕见的“轩辕”姓氏的形成相同。姜姓、姬姓以及嬴姓都带有女旁,留下了明显的母系氏族社会的痕迹,而“轩辕”是一直以轩辕黄帝的名号为部落名的一支父系氏族,直到发展成为姓氏。 (二)呙国的后裔。在汉代左右西域地区有一小国,名为呙国,现在的莴苣原名为“千金菜”,即是汉朝花了大量白银从呙国买来种子,在中原地区种植的。宋代陶觳在其《清异绿》云:“呙国使者来汉,隋人求得菜种,酬之甚厚,故因名千金菜。”千金菜即现在的莴苣,由于当时为了引进这一新的品种时曾不惜千金代价,故得此美名。晋代葛洪《肘后方》已经称它为莴苣菜,可见在魏、晋之时,人们已经正式将它列入菜谱。由此可知,莴苣是在晋代以前从呙国传入中原的。虽然呙国具体建国何地,存亡时间现在仍待考证,但呙国的存在为呙姓的起源提供了一个重要线索。 (三)和氏璧的发现者。战国有名的“和氏璧”在《淮南子》中作“呙氏璧”,说明“呙”作为姓氏在战国即已形成。不过,也有姓氏书籍把“呙”注音为he(二声,同“和”),作为另外一个姓氏列出,显然是受了“和氏璧”的影响。 不过,上述三种“呙”姓起源并不存在冲突,可能殊途同归,即呙国可能由女娲氏部落发展而来,而和氏璧的发现者为呙国人或者是呙国后裔。据考证,商代初年,中国大地上有国三千余,周初一千余,到春秋就只有一百多个国家了,到战国更只剩下屈指可数的战国七雄了。因此呙国可能是漫长先秦时期的一个小国。不过,由于历史久远,民间传说诡异模糊,呙姓起源仍有待进一步考证。
(四)犯事改姓说。据说先祖犯事,为避祸改姓。原姓一说为“高”,因犯杀头之罪,但皇帝有意赦免死罪,于是去“高”头而为“呙”姓。此说没有文字记载,待考。不过犯事改姓于其他姓并不少见,河南登封的苟姓人先祖本姓敬,1400多年前,后晋一个"敬"姓大臣因冲了皇帝名讳,为避免满门抄斩,保留"敬"姓血脉,"敬"姓宗族忍辱减"文"留"苟",改姓"苟"。千余年后的今天,登封市唐庄乡"苟"姓村民集体到公安局上访,要求恢复"敬"姓。 另一说为“锅”。呙俊:我听我父亲说过,我们呙姓原来是有金字傍的,只是在朝廷做官的祖先把皇帝的宝物弄坏了,皇帝就把他的胳膊砍了一支,后来也就把锅去金改呙了。还有一个传说就是:有一天先祖得了一块风小宝地,要在100日内不准动那块地。但是就是在99天时祖先动了那块地,后来那地上的竹子便一个个的破了,里面掉下了许多的小人,只差一点便骑上了马。人也死了,听说那些竹人竹马便是辅助祖先的文臣武将。所以后来先祖也就只能平平淡淡的过一生了。和氏壁的故乡就在我们县城的太平乡,在我们县城的郊区有个大竹园村,里面住的全是姓呙的,上面呙氏起源上的竹子传说上的竹园可能就是哪个大竹园村。太平乡离我们县城 有10里左右。(呙俊本家未提供太平乡的具体所在,也没提供****,无法进一步考证)。
还有“高”姓去头改呙姓、“过”姓去底、陈姓改呙姓之说。
历史与分布
南唐有呙拯(曾任官于歙州),宋代有呙辅,明代有呙文光。目前呙姓分布在包括台湾、香港在内的全国 各省市。其中几个主要聚居地为湖南湖北洞庭湖流域、湖南邵阳、湖北南漳、四川遂宁及江苏南京等地。
据本人从网上搜索和反馈的信息,呙姓聚集主要集中在四个地区:1湖北湖南之间的洞庭湖流域,具体分布在湖北的公安、石首、监利以及湖南的华容、安乡、临澧等地。辈分用字:“家人同履泰,鼎壮晋升中,临豫师谦益,复观大有丰”(此辈分用字出自周易六十四卦,其中“临、豫、师”经常被误写为“林、予、思”)2湖北襄樊的南漳县。其辈分用字为:“光宗耀祖 明登朝廷” 3江苏南京六合区。其辈分用字不详。4山东高密。其辈分用字为:“永、新、清、善、志”(其他不详),另“有、德、玉、智、永”5湖南邵阳的一支,辈分用字:“仕景思一世,廷登懋养万;荣宗开文昌,助朝京殿安。新增排字:心境本长美,书田桂发香;积善余庆享,修身福寿康。”6四川的分支。目前四川的呙姓主要分布在四川安岳县、四川的遂宁、铜梁以及重庆的合川。拒传是在明朝末年“湖广填四川”时,有呙姓二兄弟由湖南邵阳地区迁往安岳的拱桥乡繁衍而来,排行最初为“明”字。目前大约有一万人上下,呙姓人在四川曾官至重庆知府。四川遂宁的,听老人们说我们是当初从湖北孝感迁延过来的,只知道辈分“朝廷有道启文明”。
洞庭湖流域谱系 目前呙姓聚集最集中的地区在洞庭湖流域,具体分布在湖北的公安、石首、监利以及湖南的华容、安乡、临澧等地。元代动乱时期,始祖荣颁公从外地迁移至此定居下来。荣颁公的后人历经几百年的繁衍生息,到明代时在公安等地颇为显赫。当时中国文坛性灵派的代表“公安三袁”曾为呙氏家族写过家绳,现仍见于三袁文集。目前约有两三万呙姓人居住在洞庭湖流域。洞庭湖流域呙姓同为宋太祖时大理寺评事呙正德之后,其七代长孙门贵公任淮海兵备道后定居公安,次子荣颁公世居华容。 洞庭湖流域呙姓排行用字:祖派:正从闻仁世,克寿孙荣成,思必仲海经,应养一鸣南;宗派:家人同履泰,鼎壮晋升中,临豫师谦益,复观大有丰;续派:乾元恒济泽,坤利萃咸亨,积善徴余庆,含章另可贞;(此资料为呙飞等人提供完善)
湖南邵阳谱系 “呙”字,邵阳人习惯读为“wo”。邵阳呙氏者,椐1997年的统计为3144人,估计现时已逾4000人,以高桥(属邵阳市大祥区板桥乡)呙氏为中心,在大祥区板桥乡的邵水、板桥、烟塘三村交界处高有呙氏宗祠一座。其他均散居邵阳市内大祥区、双清区、北塔区、邵东、新邵、隆回、武岗、邵阳、城步等县市。从邵阳呙姓中外迁至全国各地的都有,目前已知的有四川、陕西、甘肃、云南、广西等地。 邵阳呙氏祖籍为楚北公安,后迁居吴西洪都,即现在江西南昌一带,迁居时间应属元代。
邵阳呙氏来源于吴西洪都一脉,根据家谱记载:明朝洪武四年(公元1371年),呙氏成公从吴西洪都来楚南宝郡邵东(今邵阳)任职协正,举家西迁于邵阳,距今已635年,现今邵阳呙氏者皆是成公之后。邵阳呙氏始居于邵阳城东深坑边呙家桥,复迁至南门中呙家园,后散居全市各地。由邵阳呙氏外迁的主要有四川的呙姓,是在明末“湖广填四川”时,有呙姓两兄弟由湖南邵阳地区迁居至四川安岳的拱桥乡繁衍而来。排行最先为明字。
宗派:仕景思一世,廷登懋养万,荣宗开文昌,助朝京殿安。新增:心境本长美,书田桂发香,积善余庆享,修身福寿康。
一、寻根溯祖
1袁氏姓源主要出自妫姓,即为古帝王虞舜之后。相传上古五帝之一的舜是颛顼的后代,因生在姚墟(今山东菏泽东北)而得姚姓。他又曾住在妫汭河(今山东永济南),所以后代又有妫姓。以妫为姓的后裔中有被周武王灭商后封为陈侯(建都于宛丘--今河南淮阳)的陈胡满,陈胡公妫满的11世孙有个叫诸的,字伯爰,其孙涛涂,以祖父的字命氏,称爰氏,春秋时世袭陈国上卿。由于当时"爰"字和"袁、辕、榬、溒、援"等字音同,所以后来的子孙就分别以这6个字为姓。正如《袁枢年谱》所云"一姓有六字五族之异"。据《通志.氏族略.以字为氏》所载,"袁"亦作"辕"、"爰"。陈胡公之裔。十八世孙庄伯生诸,字伯爰。伯爰之孙涛涂,以王父字为氏,称"爰涛涂"。亦作袁涛涂。世代为陈上卿。其后有"袁"氏 。史称袁氏正宗,衍生出汝南袁氏与陈郡袁氏。陈郡袁氏从周朝就已世居我国北方,从魏晋南北朝汝南袁氏已经南迁,出自陈郡、汝南两望族后裔早已散居江南许多地方,隋唐以前,袁姓的许多显赫名人已出现在江南地区。明、清之际,袁姓已遍及全国。
2出自轩辕黄帝,轩辕以土德得天下。轩辕氏,又称玄袁氏,为少典氏之子,因其族善制作大车辕,驾车周流天下,故而称轩辕氏。其居住地又因黄帝轩辕氏而命名轩辕之丘,轩辕氏起兵革炎帝,以车帐相结为营,因是轩辕氏发明,世称"行辕"。轩辕氏初都有熊之墟(郑州或开封),所居之地,有以辕为名之邑,后称为袁邑。上古时"爰"字和"袁、辕、榬、溒、援"等字音同意同,轩辕氏革炎成功,代炎帝而当天子,号黄帝。其后裔以邑为氏,世代相传姓袁。后衍迁河北,这就是河北袁氏。
3出自少数民族。据《魏书·高车传》云:"高车,盖古赤狄之种,初号为狄历,北方以为敕勒,诸夏以为高车丁零,其语略与匈奴同而有小异,其种有狄氏、袁纥氏、斛律氏、解批氏、护骨氏、异奇斤氏。……无都统大帅,当种各有君长,为性粗猛,党类同心,至于寇难,翕然相依,斗无行阵,头别冲突,乍出乍入,不能坚战,其俗蹲踞亵黩,无所忌避,婚姻用牛马纳聘以为荣。俗无俗,不作酒,迎妇之日,男女相将,持马酪熟肉节解,主人延宾,亦无行位,穹庐前丛坐,饮宴终日,复留其宿,明白将妇归。颇讳娶寡妇而优怜之,其畜产自有记识,虽阑纵在野,终无妄取。俗不清洁,喜致雷震。其死亡葬送,掘地作坎,坐尸其中,张臂引弓,佩刀挟槊,无异于生,而露坎不掩,其迁徙随水草,衣皮食肉,牛羊畜产,尽与蠕蠕同,唯车轮高大,幅数至多。"高车之种有六:狄氏、袁(韦)纥氏、斛律氏、解批氏、护骨氏、异奇斤氏。又有十二姓:一曰泣伏利氏,二曰吐卢氏,三曰乙旃氏,四曰大连氏,五曰窟贺氏,六曰达薄氏,七曰阿仑氏,八曰莫允氏,九曰俟分氏,十曰副伏罗氏,十一曰乞袁氏,十二曰右叔沛氏。"(见《北史·高车传》。)六种之袁纥氏,袁韦形近,韦回同音,实乃回纥部族。《唐书·回纥传》云:"回纥,其先匈奴之裔,在后魏时号铁勒部落,依托高车,臣属突厥,近谓为特勒,自突厥有国,东西征讨,皆资其用,以制北荒。"此回纥,即高车六种之袁纥氏。在以回纥为本核心的漠北十五部大联盟,其中就有蒙古土默特的先族和图瓦共和国的先民。唐谓之"都播"或"都波",《蒙古秘史》写作"秃马敦"、"秃巴思",《元史》写作"吐麻"、"秃马"。第十一姓乞袁氏,实即成吉思汗之始祖"乞颜氏",或称"乞引氏"。袁、颜、引,大致同音,是史官按自己的方言所注音。乞袁氏与"元朝"中的"元"是一定根据的,其后裔自谓出自蒙古族王公显贵乞袁氏家族,随后人以袁为姓。
4出自拓跋姓,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后将皇姓拓跋改为汉字元姓,成为当时天下第一姓。其后分不清元、袁二姓,故此支袁氏流传至今。
二、迁徙分布
袁氏早期主要是在其发祥地河南发展繁衍,其发展中心为陈郡,尤其是汝南。
秦汉时期袁氏以向外地播迁。由于战乱、官职调迁等原因,陈郡袁氏与汝南袁氏又派生出许多支脉,如袁干的后裔有一支徙居彭城(今江苏徐州),还有一支徙居河东(今山西永济西南);袁绍的后裔有一支徙居东陵东光(今属河北);袁术的子孙分散于江、淮间,有一
呙姓 呙氏家谱 呙姓起源 呙姓名人 呙姓的来源 呙姓简介
本文2023-10-16 10:34:05发表“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lezaizhuan.com/article/2657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