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津薛氏后裔各甲户是什么意思
薛仁贵(614年-683年),名礼,字仁贵,绛州龙门(今山西河津)人,是唐太宗、唐高宗时期著名的将军,军事家和政治家,也是河津人的骄傲,道教传其为白虎星君下凡。他随唐太宗李世民、唐高宗李治创造了“良策息干戈”、“三箭定天山”、“仁政高丽国”、“爱民象州城”、“脱帽退万敌”等诸方面在军事、政治上的赫赫功勋。戏剧《薛仁贵征东》就是根据其故事所编,千年留传。至今,在河津修村一带白虎岗上还留有薛仁贵寒窑等遗迹。薛仁贵的故事在中国北方地区可谓家喻户晓。
▲河津修村薛仁贵寒窑 |敏&锐
然而,薛仁贵的后裔最后定居何地,多年来一直是个迷。河津的薛姓不少,与薛仁贵是何关系?
近日,薛氏后人薛振堂对此进行了考证,确认河津市僧楼镇忠信村、北方平村、赵家庄乡南里村的薛姓均为薛仁贵后代。

▲南里村南门洞正面照,上书“古龙门镇”四个大字


▲北门洞正面牌匾特写
自古以来,忠信村薛姓是大姓,同祖同宗。清光绪版《河津县志》载元代《重修修村平阳王庙祀碑文》记述:“南午芹、平原与南里薛为河东南支仁贵公正宗后裔”,“南午芹无二薛,五、九、十甲户属同宗分支”。
古时候南午芹(忠信村)薛姓族大业兴,八百余户,皇封坟地四十余亩,祖茔在吕梁山傍通峪出口处的辛封梁,原有香亭三间,碑楼一座,碑文记述南午芹薛姓与陕西韩城薛姓一宗分两脉,嫡系薛仁贵之后。碑楼楹联曰:“北依金山山高脉厚,南邻汾水水远流长。”横批是“平辽王之后”。

据山西人民出版社1990年出版的《薛氏家族人物志》记载,“薛氏是在蜀亡后,齐降魏,迁居河东汾阴(今万荣县西)的,故号“蜀薛”,其孙三。子孙繁衍,分为三支:恢。北祖;雕,南祖;兴,西祖。河津南午芹薛姓属南支薛仁贵后裔,古时河津黄村有薛家庙,此庙由南午芹、南里、平原与北方平薛姓募捐所建。现今在南里村有“平辽王故里”碑楼一座,即《重修修村平辽王庙》碑,此碑来源于黄村薛家庙,立碑时间民国廿八年,碑文明确记载:“南午芹、平原与南里薛为河东南支仁贵公正宗后裔。”
湖南省
湖南湘潭·中湘朱氏三修族谱九卷 藏地:湖南省图书馆 (清)朱佑学 纂修 清光绪十八年(1892年)活字本九册
湖南湘潭·唐兴湾朱氏托上房九修支谱十二卷首一卷末一卷 藏地:中国国家图书馆 (民国)朱德经等编修 1930年沛国堂活字本十四册
湖南湘乡·朱氏重修族谱三十五卷 藏地:湖南省图书馆 (存三卷:1、2首) (清)朱建辅 朱国恒修 清光绪元年(1875年)观文堂活字本三册
湖南桂阳·蓝田朱氏通谱十卷首二卷末一卷 藏地:中国社会科学 院历史研究所图书馆 福建师范大学 (清)朱映圭纂修 清光绪二十年(1894年)鼎兴堂铅印本二十二册
湖南桂阳·朱氏通谱二十八卷首一卷末一卷 藏地:吉林大学 (民国)朱瑞乡重修 1936年鼎兴堂活字本三十八册
湖南·桂阳廊木朱氏族谱不分卷 藏地:吉林大学 (清)朱咸亨 朱敷化修辑 清光绪二十二年(1896年)活字本三册
湖南慈利朱氏族谱三十七卷首一卷 藏地:湖南省图书馆 (民国)吴弹赦朱熙铸纂 1936年铅印本十二册
湖南益阳·丰城杨湖朱氏重修族谱八卷首一卷 藏地:湖南省图书馆 (存卷1、2、3、首) (明)朱学 礼修明万历刻本 一册
湖南永州·始祖朱政,唐中和元年(881)时任都知兵马使的朱政,率三万大军攻打黄巢,从山东济南南下,过荆州、衡阳,直逼广西贺县;得胜后班师,途经今江永县"日月相会",政公因身患难与共重病,自知难以北归开封,山凶新车山青水秀,土地肥沃,遂上表朝廷,解甲归田;朱泽是朱政之后,明洪武年间,朱泽遵高祖你朱仲雷之命,隐居不仕,率本支后裔散居于潇水上游河畔贝芝头村,居于4 乡17村,人口过万。辈分派语:守尚朝日继,钟源相世在,锡泰罗熙坦,建隆治恩显,承延亿载光,纯修培祖德,远代定荣昌。
肇泰阳当健,观颐寿以弘,振举兼达,康庄遇本宁
11子蜀王朱椿家族
悦友申宾让,承宣奉至平,懋进深滋益,端居务穆清
13子代王朱桂家族
逊仕成聪俊,充廷鼐鼎彝,传贻连秀郁,炳耀壮洪基
14子肃王朱(木+英)家族
瞻禄贡真弼,缙绅识烈忠,曦晖跻当运,凯谏处恒隆
15子辽王朱植家族
贵豪恩宠致,宪术俨尊儒,云仍祺保合,操翰而龙舆
16子庆王朱栴家族
秩邃寘台鼒,倪伸帅倬奇,适完因巨衎,骘眷发需昆
18子岷王朱楩家族
徽音膺彦誉,定干个禋雍,崇理原谘访,宽镕喜贲从
朱镕基即使岷王后裔。
19子谷王朱橞家族
赋质僖雄敞,丛兴阐福昌,笃谐恂怪豫,扩霁昱祯祥
20韩王朱松家族
冲范征偕旭,融谟朗璟逵,亶韶愉灏慥,令绪价蕃维
21子沈王朱模家族
佶幼诠勋胤,恬珵效回瑝,湜源諲皙暐,圭璧澈澄昂
23子唐王朱桱家族
琼芝弥宇宙,硕器聿琳琚,启龄蒙颂体,嘉历协铭图
25子伊王朱(木+彝)家族
颙勉諟吁典,褒珂采凤琛,应畴颁胄选,昆玉冠泉金
太祖朱元璋于洪武元年(1368年)登基后,实行皇子封王制度,以固大明江山社稷。太祖26子中除长子朱标封为太子,第二十六子朱楠因年幼夭折未封外。北起辽冀,南抵湘桂;东江鲁,西甘川。数百万平方公里的中华大地上,秦愍王朱樉、晋恭王朱棡、燕王朱棣(后尊为帝系)、周定王朱橚、楚昭王朱桢、齐王朱榑、潭王朱梓、赵王朱杞、鲁荒王朱檀、蜀献王朱椿、湘献王朱柏、代简王朱桂、肃庄王朱楧、辽简王朱植、庆靖王朱[木旃]、宁献王朱权、岷庄王朱楩、谷王朱橞、韩宪王朱松、沈简王朱模、安惠王朱楹、唐定王朱桱、郢靖王朱栋、伊厉王朱[木彝]等24子全部受封其间为亲王。侄孙朱守谦封为靖江郡王。
明制,皇子封亲王,授金册金宝,岁禄万石,府置官属。护卫甲士少者三千人,多者至一万九千人,隶籍兵部。冕服车旗邸第,下天子一等。公侯大臣伏而拜谒,无敢钧礼。亲王嫡长子,年及十岁,则授金册金宝,立为王世子,长孙立为世孙,冠服视一品。诸子年十岁,则授涂金银册银宝,封为郡王。嫡长子为郡王世子,嫡长孙则授长孙,冠服视二品。诸子授镇国将军,孙辅国将军,曾孙奉国将军,四世孙镇国中尉,五世孙辅国中尉,六世以下皆奉国中尉。其生也请名,其长也请婚,禄之终身,丧葬予费,亲亲之谊笃矣。王之爵位嫡传,嫡无子封庶。封到山西的先后有三王,太原三子晋恭王朱棡,大同十三子代简王朱桂,潞州(今长治)二十一子沈简王朱模。今天能看到的遗迹有太原的万寿宫,原晋王府的皇庙;大同的九龙壁,原代王府邸的照壁;长治的太行太岳烈士陵园,原沈王府邸旧址等。
明太祖朱元璋考虑到后世子孙繁多,取名可能重复,故给各子各起二十字为派语,依次相衍。每个子孙名字的中间一字要用规定之字,后字要用规定的偏旁,旁以"火、土、金、水、木"为序,惟靖江王可不拘。例如:明惠帝朱允炆为东宫"允"字辈,故范"允"字,而"允"字辈在东宫系第一代,后字当从"火";明庄烈帝朱由检,则是燕府(后成祖)第十代"由"字辈,故范"由"字,而"由"字辈在燕府系第十代,后字当从"木"。范字排列合撤押韵,成为中国人名学上之奇观。各府派语及府址旧址具体见下:
东宫:允文遵祖训,钦武大君胜,顺道宜逢吉,师良善用晟。(府址江苏南京)
秦府:尚志公诚秉,惟怀敬谊存,辅嗣资廉直,匡时永信敦。(府址陕西西安)
晋府:济美钟奇表,知新慎敏求,审心咸景慕,述学继前修。(府址山西太原)
燕府:高瞻祁见佑,厚载翊常由,慈和怡伯仲,简靖迪先猷。(府址北京)
周府:有子同安睦,勤朝在肃恭,绍伦敷惠润,昭格广登庸。(府址河南开封)
楚府:孟季均荣显,英华蕴盛容,宏才升博衍,茂士立全功。(府址湖北武汉)
齐府:贤能长可庆,睿智实堪宗,养性期渊雅,寅思复会通。(府址山东青州)
潭府:(府址湖南长沙)自焚无子
赵府:(洪武4年薨,是年三岁)
鲁府:肇泰阳当健,观颐寿以弘,振举希兼达,康庄遇本宁。(府址山东兖州)
蜀府:悦友申宾让,承宣奉至平,懋进深滋益,端居务穆清。(府址四川成都)
湘府:久镇开方岳,扬威谨礼仪,刚毅循超卓,权衡素自持。(府址湖北荆州)自焚无子
代府:逊仕成聪俊,充廷鼐鼎彝,传贻连秀郁,炳耀壮洪基。(府址山西大同)
肃府:瞻禄贡真弼,缙绅识烈忠,曦晖跻当运,凯谏处恒隆。(府址甘肃兰州)
辽府:贵豪恩宠致,宪术俨尊儒,云仍祺保合,操翰丽龙舆。(府址湖北荆州)
庆府:秩邃寘台鼒,倪伸帅倬奇,适完因巨衎,骘眷发需毗。(府址宁夏银川)
宁府:磐奠觐宸拱,多谋统议中,总添支庶阔,作哲向亲衷。(府址江西南昌)
岷府:徽音膺彦誉,定干企禋雍,崇礼原谘访,宽镕喜贲从。(府址甘肃岷县)
谷府:赋质僖雄敞,丛兴阐福昌,笃谐恂怿豫,扩霁昱祯祥。(府址湖南长沙)
韩府:冲范徵偕旭,融谟朗璟逵,亶韶愉灏慥,令绪价蕃维。(府址甘肃平凉)无子国除
沈府:佶幼诠勋胤,恬珵效回瑝,湜源諲晳暐,圭璧澈澄昂。(府址山西长治)
安府:斐序斌廷赏,凝覃浚祉襄,恢严颛辑矩,缜密廓程纲。(府址江西南昌)
唐府:琼芝弥宇宙,硕器聿琳琚,启龄蒙颂体,嘉历协铭图。(府址河南南阳)
郢府:伟闻参望奭,箴诲洎皋夔,麒麟馀积兆,奎颖晔璇玑。(府址湖北安陆)无子国除
伊府:颙勉諟吁典,褒珂采凤琛,应畴颁胄选,昆玉冠泉金。(府址河南洛阳)
靖江府:赞佐相规约,经邦任履亨,若依纯一行,远得袭芳名。(府址广西桂林)
折叠编辑本段朱字辈
朱姓明代王族字辈
长子懿文太子朱标家族:允文遵祖训,钦武大君胜,顺道宜逢吉,师良善用晟
3子晋王朱(木+冈)家族:济美钟奇表,知新慎敏求,审心咸景慕,述学继前修
4子燕王朱棣家族:"高瞻祁见(礻+右),厚载翊常由,慈和怡伯促,简靖迪先猷
5子周王朱(木+肃)家族:有子同安睦,勤朝在肃恭,绍伦敷惠润,昭恪广登庸
6子楚王朱桢家族: 孟季均荣显,英华蕴盛容,宏才升博衍,茂土立全功
7子齐王朱(傅亻改为木)家族:贤能长可庆,睿智实堪宗,养性期渊雅,寅思复会通
10子鲁王朱檀家族:肇泰阳当健,观颐寿以弘,振举兼达,康庄遇本宁
11子蜀王朱椿家族:悦友申宾让,承宣奉至平,懋进深滋益,端居务穆清
13子代王朱桂家族:逊仕成聪俊,充廷鼐鼎彝,传贻连秀郁,炳耀壮洪基
14子肃王朱(木+英)家族:瞻禄贡真弼,缙绅识烈忠,曦晖跻当运,凯谏处恒隆
15子辽王朱植家族:贵豪恩宠致,宪术俨尊儒,云仍祺保合,操翰而龙舆
16子庆王朱(木+旃)家族:秩邃(宀+真)台(才头+鼎),倪伸帅倬奇,适完因巨(行的中间+干),骘眷发需昆
18子岷王朱(木+便)家族:徽音膺彦誉,定干个(礻+西头+土)雍,崇理原谘访,宽镕喜贲从
朱镕基即使岷王后裔。
19子谷王朱(木+惠)家族: 赋质僖雄敞,丛兴阐福昌,笃谐恂怪豫,扩霁昱祯祥
20韩王朱松家族: 冲范征偕旭,融谟朗(王+景)逵,(颤不要页旁)韶愉灏(忄造),令绪价蕃维
21子沈王朱模家族:佶幼诠勋胤,恬(王+呈)效回(王+皇),(氵+是)源(言+西头+土)皙(日韦) ,圭璧澈澄昂
23子唐王朱(经纟改为木)家族:琼芝弥宇宙,硕器聿琳琚,启龄蒙颂体,嘉历协铭图
25子伊王朱(木+彝)家族:(禺+页)勉(讠+是)(讠+于)典,褒珂采凤琛,应畴颁胄选,昆玉冠泉金。
成化七年(1471年)九月初三,监察御史巡按山西张进禄、山西潞州知州孙珂,及潞州判官冯徽三人,一道遭贬官,发配沿边卫所任职。 之所以会受到这样的重处,与就藩潞州的沈藩有关。
孙珂、冯徽到任时,沈藩沁源王朱幼埼出于跟地方官府打好关系的心理,专程设宴款待两人。 谁知饮到酣处,孙、冯二人竟然酒壮色胆,向朱幼埼索要女乐助兴 。宣德以后,宗王的实权几乎被剥夺殆尽,可不管怎样宗王在藩地是君,名义上与当地官员属于君臣关系,相关官员需要定期入府觐见。身为臣下,向郡王索要女乐属于蔑弃礼法、目无法纪。
其后,张进禄以监察御史身份出任山西巡按,巡视到潞州时,沈王朱幼㙾设宴款待。因孙珂、冯徽两人也是御史出身,与张进禄有旧,遂邀请他们一同与宴。 席间,三人旁若无人地对朝政得失挥斥方遒 。妄议朝政属于大不敬之罪,在某些朝代可是要掉脑袋的。
沈王府教授孙达纳利用职务之便收受贿赂,被潞州知州孙珂查知后,不顾同城之宜一本奏疏就捅到了朝堂之上。作为反击,孙达也将孙珂在王府宴会上的表现捅了出来。你个小样竟然敢告刁状,孙珂转头就通过张进禄的关系,将孙达收押,并施以杖刑。俗话说打狗还需看主人,何况是王府属官,这么搞明显是不将他朱幼㙾这个藩王放在眼里啊,不给你们点厉害瞧瞧,不知道马王爷有三只眼,遂将三人在宴会上的表现通通具书上奏朝廷。于是乎事情闹大了,明宪宗亲自出面发话称三人“难照常例处罪”。
“ 诏旨未下,而珂恃进禄之旧,遂讼达于进禄,收而 杖 之。王因通奏以闻。命官会鞫得实问拟如律。上以进禄等三人宴饮王府放肆狂言,及索女乐蔑弃礼法,难照常例处罪,遂皆谪之。 ”(《明宪宗实录》)
朱幼㙾,生于宣德七年(1432年),为明太祖朱元璋曾孙,首封沈王沈简王朱模之孙,沈康王朱佶焞嫡长子,生母沈王妃韩氏,是明朝宗室之中有名的贤王。
贤王一词 出自于 《孟子·尽心上》, 本义是指有德行的君王 。进入帝制时代,演变为对诸侯王的赞美之词。 每个朝代对“贤王”有各自不同的定义 ,比如手持金锏,上打昏君,下打佞臣的八贤王,在宋代是根本不可能出现的,他的原型燕王赵元俨,在 历史 上虽然也以贤王著称,可主要表现在孝心及文学之上。
明朝对贤王的定义,以永乐为界限,可以分为前后两个时期,前期的主要标准为, 上马能安邦定国,在内少惹是生非 ;后期经过削藩,宗室已经实权几乎被剥夺,成为了被圈养的吉祥物, 标准也随之变为能安分守己,不给朝廷添乱,最好在文学上能有所建树,给宗室增光添彩 。
朱幼㙾的贤,是有传承的。 沈藩始封君朱模为明太祖的第二十一子,原本藩地为辽东沈阳,是故封号为沈王 ,本当与四哥燕王朱棣等联手驰骋北疆,护佑家国平安。可还没来得及之国,就风云骤变,燕王朱棣通过靖难之役推翻建文帝,践祚帝位。永乐六年(1408年),明成祖将弟弟改封到山西潞州,以原晋藩庆成王遗留的郡王府略加修葺,改造为沈王府,便打发弟弟之国。
朱模相当识时务,也相当能适应新的 形式 ,因此在德六年(公元1431年)五月薨逝后,朝廷给予了“ 惇厚乐静,谨礼奉法,未尝有过”的评价,并赐谥曰简 。“一德不懈曰简”,意指坚持德行毫不懈怠,这一盖棺定论给得相当到位。沈简王朱模将这一品质传承给了自己的子孙后代,使沈藩成为有明一代少有的贤王家族, 也因此宗室人口并不算少的沈藩,在宗室之中存在感相对较弱,低调不太引人注意。
因其嫡长子的身份,朱幼㙾于正统八年(1443年)九月获得赐名,很快便于正统十二年(1447年)八月被册封为沈王世子,以东城兵马赵智之女赵氏为沈世子妃(注《明英宗实录》册封世子妃的记载有两次,不知当以何为准)。顺便说一下,朱幼㙾虽然是嫡长子,却是沈康王朱佶焞的次子,嫡子身份让他占了很大便宜,且《明实录》查不到其庶长兄的任何记载,估计没能活到成年。
天顺元年(1457年)九月,沈王朱佶焞去世,享年51岁,赐谥曰康。 天顺三年(1459年)七月,沈世子朱 幼 㙾袭封沈王,就此开启了其超长待机的藩王生涯,也延续了沈藩贤王的传承。 事实上还未袭爵,他就展现了自己孝的一面。
天顺二年二月,还是沈世子的朱幼㙾上疏朝廷, 称其父沈康王“坟所狭隘,无地可立庐舍”,请求朝廷在陵园外围再恩赐空地数亩 。对于沈康王的葬礼,朝廷派出有司专门协助朱幼㙾治丧,各种规格都是亲王标准,并没有短了他的,比如其陵园世按照藩王的顶格五十亩划定的。因此在问过工部的意见后,明英宗一口回绝。
“ 奏下工部,覆奏王府造坟地 亩 已有定制,沈王坟例应地五十亩。若复增益,恐各王府援例不便。上是之,遂不与。 ”(《明英宗实录》)
对父尽孝,对宗室,朱幼㙾也尽到了宗主的义务。如成化十三年(1477年)三月,黎城王朱幼(土爰)薨逝,生前因“年老无子”,为身后计曾向提出援引晋藩广昌王例,以堂侄、清源王朱幼㘧的幼子镇国将军朱诠鏴为嗣子。为此,朱幼㙾在其去世后立马上疏朝廷重提此事。次月,朝廷复函同意朱诠鏴过继给朱幼(土爰),以镇国将军本职奉承黎城王宗祀。
朱幼㙾深知知识的重要性,因此鼓励宗室多读书,为此多次上疏为自己及宗室或求取书籍,或请求御赐书斋名称,单弘治、正德年间《明实录》有记载的就多达十余次 。如弘治十七年(1504年)赐予朱幼㙾《五经四书集注》;弘治十八年先后给西阳王子朱勋(氵壮)的书院赐名勉学;西阳王诠钲的书斋赐名好古;正德元年(1506年)十一月,赐宜山王朱诠满《四书集注》、《洪武正韵》各一部;正德四年(1509年)六月,赐沈府辅国将军朱勋注《皇明典礼》、《为善阴隲》及《孝顺事实》各一部。这些记载的末尾皆有“从沈王请(奏)也”之语。
当然,请赐的次数多了皇帝也烦,所以有时候会不给,如正德三年十二月,朱幼㙾连续两次上疏求书,第一次给侄子辽山王朱诠釴求书时,明武宗大方的给了;可轮到为其子宿迁王朱诠鎀求取《御制盘龙诗》时,直接以“不与”打发了。
身为贤王在不犯事的前提下,自然还要学会拍马屁及适当的为皇帝分忧,以搞好关系 。天顺六年(1462年)二月,朱幼㙾与受封洛阳的伊简王朱颙炔上疏朝廷,称今年是圣上复位六周年,他们想赴京进行朝贺。进入正统朝之后,此前经常会出现亲王进京觐见已成绝响,因此被明英宗一口回绝。可他并不气馁。
天顺七年闰七月,明英宗下旨恢复明宣宗原配、废后胡善祥的后位,并上尊谥恭让章皇后。朱幼㙾得到消息,再次上疏朝廷,称意欲带着清源王朱幼㘧等七人赴京朝贺,再次被明英宗复书阻止。这等行为看似做无用功,实则给皇帝留下了一个好印象。
由于藩王实权被剥夺,王府官员工作相当轻松,成为养老的好地方,因此很多王府官年过七十都“犹不引退”,导致资源严重浪费。是故朱幼㙾上疏朝廷,提请以官职论年岁,各品级王府官达到一定年岁,给予“加秩致仕”。这一建议得到朝廷的一致好评,于成化二十一年(1485年)闰四月开始施行。
对朝廷而言,朱幼㙾平时就是一好好先生,可当事情触及藩王所剩不多的职权时,他也会据理力争 。弘治十八年(1505年)正月,沈藩稷山王府典仗郑瑀上奏朝廷,称沈府长史等官员受赂。对此,朱幼㙾直接上疏抗辩,援引《皇明祖训》“ 凡王国文武官犯法,王能依律剖断者,听 ”条,要求将只涉及王国内部的案件交由王府自行处置。同时请求朝廷下旨让各王府的属官,自今以后每逢朔望,皆到王府听取他的戒饬,以便让他们学会“奉公守法,勉尽忠义”。朝廷对这两件事给出了不同的意见。
“ 都察院覆奏谓:‘《祖训》所言,大率酌量事宜,便于处分。 若事 体重大者,一概听王剖断,恐非祖宗本意。其欲令各郡王官属朔望听候戒饬,是乃规戒臣下美意,宜从所请。’从之。” (《明孝宗实录》)
由于出身关系,沈藩只是藩王中的普通一员,无法跟秦藩这个地位特殊的大明第一亲藩相比,何况朱幼㙾仅比当朝皇帝英宗朱祁镇高出一辈,宗室中还有还有辈分更高的藩王,比如天顺六年与其有志一同上疏的伊简王朱颙炔,就比他高了一辈。 因此在天顺年间,朱幼㙾可谓是人微言轻。
可靠着强悍的待机能力,在此后近60年间,北京紫禁城内奉天殿上的宝座主人一换再换,朱幼㙾这个沈王却始终安坐如仪,辈分自然水涨船高。
天顺八年(1464年)正月十六,明英宗朱祁镇驾崩。随即皇太子朱见濡即位,改明年为成化,是为明宪宗。新帝登基,照例要普天同庆,赏赐一下藩王是题中应有之义。这么多藩王, 赏赐当然要分出不同档次来,被用来作为划分档次的标准为:辈分 。同一档次的各王在诏书中出现的次序, 基本按照明太祖诸子的伦序及嫡庶来 。明宪宗即位时,朱幼㙾作为新皇的叔祖自然在第一档,可沈藩伦序靠后,因此在第一档中排序靠后。
“ 戊戌……上以初即位,赐亲王白金、文绮。鲁王、辽王、庆王、肃王、唐王、郑王、襄王、宁王、周王、沈王、伊王、岷世子各白金三百两,纻丝罗十五表,里纱十五疋,锦三 疋 ,钞二万贯。 ”(《明宪宗实录》)
成化二十三年(1464年)八月二十二,宪宗朱见深驾崩。九月初六,皇太子朱祐樘继位,诏次年改元弘治,是为明孝宗。明孝宗同样以即位大庆,赏赐藩王白金文绮。这一次朱 幼 㙾晋升为新皇的曾叔祖,当然位列第一档,且排名极其靠前, 仅次于同辈的宁王朱奠培和唐王朱芝址 。唐王朱桱是明太祖二十三子,照例应当位列朱幼㙾之后,如此排名唯一的可能便是嫡庶之分,唐王一系两代嗣王都是嫡子出生,而沈藩的第二代沈康王是庶子。
随着宁王朱奠培和唐王朱芝址的去世,朱幼㙾成为了弘治朝藩王中唯一一个曾叔祖辈,虽然辈分没涨,可排序升到最高。弘治五年三月,册立皇太子,向藩王通报此事,并给予赏赐时,《 实录》中出现的王号唯有沈王,其余诸王被“沈王等二十三王”所涵盖了 。
弘治十八年(1505年)五月初七,明孝宗朱祐樘驾崩。随即,皇太子朱厚照继位,诏次年改元正德,是为明武宗。新皇登基,依然普天同庆,再次给予藩王赏赐。这一次实录对受赏的藩王及赏赐等第、数额都没有记载,唯一可知的是得到赏赐的沈王,依然是朱幼㙾。
俗话说幺房出长辈,明太祖子嗣众多,年龄相差巨大,是故活到正德朝曾孙并不止朱幼㙾一人 。比如辽藩的长阳王朱豪㙷同样是太祖曾孙,只可惜他老爹庶人朱贵烚不争气,不断作死把辽王之位给作没了,致使他与辽王之位失之交臂,费尽千辛万苦才得以续封长阳王。总而言之,正德初年虽然还有多位太祖曾孙在世,可列爵亲王的仅有朱幼㙾一人。 早已故去的明宣宗也是太祖曾孙,换而言之朱幼㙾是明宣宗的堂弟,明武宗的高叔祖,这就厉害了,也让他成为宗室中的顶级存在,享受的待遇,与天顺朝相比不可同日而语 。
正德五年(1510年)四月, 庆藩安化王朱寘鐇在宁夏(今宁夏银川)举兵谋反 。虽然这场叛乱很快被游击将军仇钺以戏剧性的方式平定,可性质与景泰年间的广通王朱徽煠之乱截然不同,这是平定汉王朱高煦之乱八十余年后,明王朝爆发的又一次由宗王亲自领导的叛乱。
更重要的是此次叛乱,给了雄心勃勃想要再现永乐、宣德盛况的明武宗一记闷棍。正德初年,刘瑾在明武宗的支持下进行了一系列改革,激起文官集团的强烈不满,双方一直在斗法。此次文官集团认定是刘瑾擅改祖宗成法才导致了这场叛乱,因此要求处死刘瑾以谢天下。说实话这场叛乱与刘瑾有着莫大关系,是他所用非人,才激起了宁夏军士的激愤。 因此明武宗百口莫辩,被迫用处死刘瑾,废除改革措施的办法来平息众怒 。
是以他对朱寘鐇恨得牙痒痒。然而《皇明祖训》这部被特意强调为“一字不可改易”的明宗室最高法典,惩处犯罪宗室的调律为“ 虽有大罪,亦不加刑;重则降为庶人,轻则当因来朝面谕其非。或遣官谕以祸福,使之自新 ”。也就是说按照常理,即便明武宗再怎么对朱寘鐇恨之入骨,都无法将他明正法典,最多只能学自家高祖暗搓搓 的 处死汉王以这种手段来泄愤。
这不是他想要的。好在这条祖训前面有“亲王”这个限定词,而朱寘鐇是郡王,让他有了变通的余地,更好在祖训中还真有一条可以让他变通的内容。
“ 皇亲国戚有犯,在嗣君自决。除谋逆不赦外, 其馀 所犯,轻者与在京诸亲会议,重者与在外诸王及在京诸亲会议,皆取自上裁。 ”(《皇明祖训·首章》)
这条祖训虽然针对的对象是皇亲国戚,宗室自然是皇帝的亲属,所以非亲王的朱寘鐇正可以适用这一条吗!如今他犯了谋逆大罪,自然应当让诸王们都议一议,你看朕多开明。若是宗亲们一致认为他应当去死,那朕也只能顺应他们的呼声,可怪不得朕。
“ 丙申,沈王幼㙾、秦王惟焯等各议奏:‘寘鐇罪恶,宜并其子孙肆诸市,以谢祖宗。’奏至,复下法司会多官详议,乃请执寘鐇赴文华门外亲鞫之。是日,上御文华殿,皇亲、公侯、驸马、伯、府部大臣,及六科十三道以次跪奏曰:‘寘鐇大逆不道,宜如诸王议割恩正法。’上曰:‘寘鐇图危社稷,得罪祖宗,既天下诸王及群臣皆欲正法。论出于公,朕不敢赦,但念宗支,令自尽,焚弃其尸以示戒。其子孙台溍等五人,仍置西内严禁之。’ ”(《明武宗实录》)
此时有二十多家藩王存世,却只列出沈王和秦王,并且将朱幼㙾置于有“大明第一亲藩”之称的秦王朱惟焯(秦愍王朱樉刘石孙,与明武宗同辈)之上,可见其在宗室中的地位。
巧的是,安化王之乱平定后不久, 就爆发了刘六刘七大起义 。这场由成语“流里流气”两大主角领衔的农民起义,共历时两年,转战南北直隶、山东、河南、山西、湖广等地,一度逼近京畿,迫使京师九门戒严。远在山西的沈王朱幼㙾,也被卷入其中。
正德六年五月,就在朱寘鐇被赐自尽后三个月,纵横山西的大盗李华聚集千余名部众,与刘六所部会合,一时间声势大 震 ,兵锋直抵沈王所在的潞州东大门——壸关县。朱幼㙾这位年已81岁的老王爷大为震恐,赶紧向朝廷求救。
“ 癸未……山西盗李华等起,逆瑾党亡命 多从之,众至千人,衣帜皆赤。与刘六等合掠壸关县之赵村,大肆焚戮。沈王乞师讨之。上 切 责镇巡官,令军卫有司失事者,俱停俸戴罪杀贼。 ”(《明英宗实录》)
正德十一年(1516年)七月十六,沈王朱幼㙾薨逝,讣闻,明武宗为其辍朝三日,下令按亲王仪制为其治丧,同时赐谥曰庄。“履正志和曰庄”、“德盛礼恭曰庄”、“严恭自律曰庄”,庄是一个典型的美谥。 但是《明武宗实录》对朱幼㙾的生平记载,有着重大的失误。
“ 乙未……沈王幼㙾薨。王,康王第二子,母妃韩氏。宣德壬午生,正统丁卯封世子。天顺己卯袭封,至是薨,年五十有五。讣闻,辍朝三日。遣官祭葬如制,谥曰庄。 ”(《明武宗实录》)
在中国古代存在着两种纪年体系, 一种是帝王纪年法 ,也称王位纪年,包括君主在位年次纪年,及年号纪年两种,比如周宣王元年,洪武二十三年都属于这一体系。 另一种是干支纪年法 ,以天干地支配对,六十年为一轮回,因此也可以起始干支甲子来命名,称甲子纪年法,如甲午战争中的“甲午”就是干支 记年 。
由于这两种纪年法都属于断代纪年,故古人往往会将两者结合使用,引文中的“宣德壬午”、“正统丁卯”、“天顺己卯”都属于这种运用。当下在考究年代时,需要将其转换为现在通行的公历。
比如要推算“正统丁卯”是哪一年,需要分两步来处理, 首先要搞清楚“正统”年号所属的时间段,而后通过万年历查找出最近的一个“丁卯”是哪一年,再以减去60的倍数往前翻 ,当两个时间点出现在同一个区间时,重合的那一年就是相应的年份。正统年号使用时间为1436年至1449年,最近的丁卯年为2047年,减去600后,为1447年,正好落在正统年间,所以“正统丁卯”为1447年。
《明宪宗实录》明确记载,朱幼㙾于天顺三年(1459年)袭爵,所以“天顺己卯”为1459年。 如此朱幼㙾在位长达58年,怎么可能去世时只有55岁?
所以只能通过计算“宣德壬午”是哪一年,来修正朱幼㙾的寿数了。宣德是明宣宗朱瞻基的年号,时间段为1426年至1435年。最近的壬午年为2002年,减600为1402年,这一年为建文四年;减540为1462年,这一年为天顺六年,都不在宣德年间。所以“宣德壬午”这个生年显然也是错的。
“午”跟“子”字形相近,“壬子”同样是干支之一,所以会不会是誊写时,误将“宣德壬子”写作了“宣德壬午”呢? 考 最近的壬子年为2032年,减去600为1432年,正好处于宣德年间, 为宣德六年 。
《明孝宗实录》明确记载朱幼㙾的胞弟,沈康王嫡次子(排行第三)清源庄简王朱幼㘧生于宣德七年,朱幼㙾身为胞兄当生于宣德七年前,宣德六年还是合理的。且明代史学家王世贞的《弇山堂别集》称朱幼㙾享寿86,是明代最长寿的亲王。按宣德六年算,朱幼㙾享年85岁,以古代的条件,有个1岁左右的误差属于正常范围。
如此朱幼㙾应当生于宣德壬子年,享年85岁。就这么短短数十字,《明武宗实录》竟然出现了两处错误,也是醉了。
朱幼㙾作为有明一代最长寿的,罕见的当朝皇帝高叔祖,虽然拥有超长的待机时间,一生醉心于文学,对潞州文化事业有所贡献,除此之外并无什么建树,以现在的眼观观之就是一占据高位的米虫。可符合明朝朝野对藩王的要求,且也没有像其他宗室那样鱼肉乡里,在明人眼里这是妥妥的一位贤王,担得起“庄”这个谥号。
好像不是明朝皇室的人,从朱元璋定下的族谱里名字第二个字查不到“煦”字,不知道你是在哪里看到的这个名字,有可能是小说中作者编的名字。
具体可以参考朱元璋所封各王的家谱第二字谱序:
太子家:允文遵祖训,钦 武大君胜,顺道宜逢吉,师良善用晟。
秦王家:尚志公诚秉,惟怀敬谊存,辅嗣资廉直,匡时永信敦。
晋王家:济美锺奇表,知新慎敏求,审心咸景慕,述学继前修。
燕王家:高瞻祁见佑,厚载翊常由,慈和怡伯仲,简靖迪先猷。
周王家:有子同安睦,勤朝在肃恭,绍伦敷惠润,昭格广登庸。
楚王家:孟季均荣显,英华蕴盛容,宏才升博衍,茂士立全功。
齐王家:贤能长可庆,睿智实堪宗,养性期渊雅,寅思复会通。
鲁王家:肇泰阳当健,观颐寿以弘,振举希兼达,康庄遇本宁。
蜀王家:悦友申宾让,承宣奉至平,懋进深滋益,端居务穆清。
湘王家:久镇开方岳,扬威谨礼仪,刚毅循超卓,权衡素自持。
代王家:逊仕成聪俊,充廷鼐鼎彝,传贻连秀郁,炳燿壮洪基。
肃王家:瞻禄贡真弼,缙绅识烈忠,曦晖跻当运,凯谏处恒隆。
辽王家:贵豪恩宠致,宪术俨尊儒,云仍祺保合,操翰丽龙舆。
庆王家:秩邃寘台鼒,倪伸帅倬奇,适完因巨衎,骘眷发需毗。
宁王家:磐奠觐宸拱,多谋统议中,总添支庶阔,作哲向亲衷。
岷王家:徽音膺彦誉,定干企禋雍,崇礼原谘访,宽镕喜贲从。
谷王家:赋质僖雄敞,丛兴阐福昌,笃谐恂怿豫,扩霁昱祯祥。
韩王家:冲范徵偕旭,融谟朗璟逵,亶韶愉灏慥,令绪价蕃维。
沈王家:佶幼诠勋胤,恬珵效回瑝,湜源諲晳暐,圭璧澈澄昂。
安王家:斐序斌廷赏,凝覃浚祉襄,恢严颛辑矩,缜密廓程纲。
唐王家:琼芝弥宇宙,硕器聿琳琚,启龄蒙颂体,嘉历协铭图。
郢王家:伟闻参望奭,箴诲洎皋夔,麒麟馀积兆,奎颖晔璇玑。
伊王家:颙勉諟訏典,褒珂采凤琛,应畴颁胄选,昆玉冠泉金。
靖江王(朱元璋侄子)家:赞佐相规约,经邦任履亨,若依纯一行,远得袭芳名。
依照族谱查是没有查到
1582年(万历十年)张居正病逝。反对他的人开始反攻了(其中张四维最为激烈)。反对派把矛头对准了张居正的“一条鞭法”,神宗皇帝此时已是二十多岁的小伙子了,他要自己“乾纲独断”,于是下令取消“一条鞭法”。其实已把矛头指向了张居正。反对派们更加活跃了,辽王妃王氏上来奏疏,说张居正诬陷辽王,霸占王府(张居正在老家江陵城住的是获罪辽王的王府),神宗终于给张居正加上了诬蔑亲藩,箝制言官,蔽塞朕聪……专权乱政,罔上负恩,谋国不忠”等罪,下诏抄了张居正家,并把其子弟全发配到“烟瘴地面”、张居正长子自尽、在死前张居正长子发出了最后的控告:“请告知相公张凤盘辅佐圣明天子于亿万余年”。从此万历皇帝开始全面废除万历新政的政令,破坏新政的成果。万历新政遭到彻底破坏。历史不应该避讳张居正那些自己的小算盘,自掌政后、张居正专人乘坐32人抬得轿子、还曾乘轿子回过一会荆州老家、而且自身收入非常多、明代的官员工资很低。这就是属于张居正自己的小算盘、历史总会公正的评论一个人的。世间已无张居正。 万历在张居正离世之后对他的反攻倒算,一方面是自身权欲和贪欲的极端膨胀,张居正在为帝师其间,严格要求万历皇帝,告诫其不能奢侈。张居正去世后,有人告发他家财万贯,万历皇帝得知后自然是勃然大怒,自己十年以来过的清苦寒酸,而你张居正只是我的臣子,却能如此奢华。于是万历立即派人查抄其家产,这也坚定了万历进一步消除张居正影响的决心。另一方面也是张居正功高震主,万历以前曾酒后失态,被李太后责骂,并交给他《汉书》的一个部分《霍光传》。霍光与张居正类似,是汉朝的辅臣,曾经废立皇帝。李太后此举是为了暗示如果皇帝自身不修身自省,就会遭到如今权倾朝野的张居正的废黜。万历当时就吓出一身冷汗,从此几年的师生情谊基本算是断绝了,万历自此以后不再将张居正视为师友,而是敌人。[2][3]所以,一旦机会到来,万历就会急不可耐的清算张居正。万历断送张居正改革的行为,实际上是为明王朝自掘坟墓。在张居正的“*威”之下过了多年苦日子的官员自此开始肆无忌惮的贪污腐败、以权谋私。而朝纲逐渐倒退回嘉靖时那种朝廷政令没于废纸之中,政令不通的糟糕状态。万历在执政期间大肆搜刮民财,囤积金银,兼并土地,上下成风,加剧了通货膨胀,使得普通民众生活更加困苦,最终导致崇祯年间的财政全面崩溃。总的来说,万历不顾一切的反攻倒算断送了明王朝迎来中兴的希望,明王朝的加速灭亡是不可避免了。
河津薛氏后裔各甲户是什么意思
本文2023-10-16 10:14:29发表“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lezaizhuan.com/article/2656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