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腔是昆剧他太爷

栏目:资讯发布:2023-10-16浏览:3收藏

秦腔是昆剧他太爷,第1张

给大家讲个笑话,有一次爷爷带着孙子去西安大剧院看戏,主持人出来报幕:众所周知啊,我们秦腔有两千年的历史……主持人第二次出来报幕:众所周知啊,我们秦腔有三千年的历史……坐在台下的爷爷哆嗦着对孙子说:“去,你上去给他两嘴巴子,告诉他,我们秦腔已经有5000年的历史了,女娲补天的时候,吼得就是秦腔”这是个玩笑,大家切莫当真。百度上说秦腔起源于西周,

试问:①几千年了,秦腔还没孕育成熟吗?秦腔他难产吗?(并不是歧视秦腔,我也喜欢秦腔,只是觉得秦腔起源于西周这个理论站不住脚);

②退一步,如果秦腔起源于西周,他为什么跟全国其他剧种一样,戏台上穿明朝的服饰,他为什么不穿汉朝、三国、魏晋南北朝、唐朝、宋朝的服饰?

③每个朝代都有他自己的文化产物,像唐朝的诗,宋朝的词,后金的杂剧,元朝的戏曲,明传奇清小说,这个朝代的影视剧,为什么从西周到后金时期,没有资料文献留下来?哪怕是像关汉卿、白朴、马致远、郑光祖这样的大家留下来?所以说,秦腔起源于西周,是经不起推敲的。

①秦腔的最早资料是明代万历间(1573年—1620年)《钵中莲》传奇抄本中,有一段注明用“西秦腔二犯”的唱腔演唱的唱词,且都是上下句的七言体,这里的“西秦腔二犯“指的并不一定是陕西秦腔,说得应该是晋陕豫三角区域的同蒲梆子,清朝康熙以前叫乱弹,乾隆叫山陕梆子,光绪才出现了蒲州梆子,而同州梆子一词最早出现于1949年王绍猷编著的《秦腔纪闻》里面。离我们的年份越近,山陕梆子才越分越细,原来是没有同州梆子,蒲州梆子这些词的,外地人把这片区域的剧种就叫乱弹、山陕梆子。北京城里的达官贵族,富商巨贾一般都会把戏子、郎中下眼观。一问,哪里来的,就是山西陕西那一带来的,所以久而久之就称呼大西北来的就是秦人的腔调调,他管你是什么梆子?只要不是高雅的昆曲,统称为乱弹。别说古时候,直到现在还有好多人搞不清山西和陕西,你说:我来自shanxi,他会反问你:西安还是太原?如果你真能分清陕西和山西,干嘛还要反问一句西安还是太原?秦腔一词用意广泛,不单单指现在的秦腔。(这个观点期待有不同声音,相互学习,共同进步)

②写《桃花扇》的孔尚任在平阳府(今山西临汾)纂修《平阳府志》时,写了一首《平阳竹枝词》,乱弹曾博翠华看,不到歌筵信亦难。最爱葵娃行小步,氍毹一片是邯郸。秦声秦态最迷离,屈九风骚供奉知。莫惜春灯连夜照,相逢怕到落花时。你品,你细品,秦声秦态最迷离,说得是秦腔吗?孔尚任这会可是受临汾市长刘启相邀,在临汾编修《临汾市志》呢,在临汾编修市志的暇余时间,看场乱弹不为过吧?你都去KTV呢,人家就不能看场戏?临汾唱得是蒲剧,由此也可以推断出那个时候的外地人,是不讲究这些的,只要你说话是陕西口音,他就说你是陕西人,管你是晋南还是豫西人?谁让你操着一口陕西方言。你的饮食文化,人文风俗,包括精神文化,戏曲都可以叫梆子腔。

蒲州梆子的最早记载文献是明朝嘉靖年间兵部侍郎、太子少保杨博将“义和班“带进了皇宫,唱得是《忠保国》,秦腔里面叫《黑叮本》也叫《忠保国》,意思是我杨博是太子的老师,我要时刻保护好太子,忠君爱国的意思。杨博是蒲州人(今山西永济),晋南和豫西讲得方言都是汾河片和关中片。饮食文化,人文风俗几乎与陕西的老百姓无异,至于秦腔为什么没在山西河南推广开,首先,梆子腔的鼻祖是蒲州梆子和同州梆子,同蒲梆子最早文献是明朝嘉靖年间,秦腔是明朝万历年间,比同蒲梆子晚,秦腔进山西,有点不大现实,毕竟梆子腔的鼻祖在那,秦腔渗透不进去。河南的方言和陕西的方言不通,也就渗透不进去了。秦腔可以和同州梆子、蒲州梆子同台演出,秦腔和迷胡也可以同台演出。秦腔和蒲州梆子同台叫“风搅雪“,但是秦腔和越剧、黄梅戏、花鼓戏同台就有点困难了。首先乐队的乐器不一样,其次道白一般多多少少都会用到当地方言。抗战时期,日本人没过黄河,好多陕西子弟兵兵出潼关,都牺牲在了运城的中条山上,西安城作为抗战的大后方,没有沦陷,或者说日本人就没过黄河,西安也没有沦陷。唱戏的艺人们都纷纷躲进了西安城,这种大环境下也就为剧种和剧种之间提供了相互滋生的温床。他们之间相互学习,共同切磋。蒲剧班社唐风社、晋风社、虞风社、兴云学社等众多班社王秀兰,阎逢春,河南梆子常香玉、陈素真、评剧、二簧、迷胡、碗碗腔等多剧种在西安城扎了根。有时候李逸僧、景梅九会撮合易俗社、三意社、晋风社等几个班社同台演出。、常香玉(豫剧)、陈素真(豫剧)、王秀兰(蒲剧)、阎逢春(蒲剧)、赵玉兰(评剧)、水铃花(评剧)、任哲中(秦腔)、王天民(秦腔)、苏育民(秦腔)、孟遏云(秦腔)等名角来个“四下锅“。

1949年,全国各地纷纷解放,时间来到1949年5月20日,西安城解放了!西安万岁!马健翎、黄文耀等一伙也开始着手组建陕西戏曲研究院,下辖秦腔、迷胡、碗碗腔、蒲剧等各剧种。鉴于蒲剧在西安的影响力,决定把晋风社留在西安,跟秦腔、迷胡、碗碗腔等直属于陕西戏曲研究院,新中国成立了,社会太平了,那个时代的人,都恋家。总不能身在异乡吧?所以人家都回去了,叶落归根嘛,常香玉回河南,阎逢春,王秀兰回晋南。1950年7月,最后一批蒲剧演员离开了生他养他的西安城,可以说西安是常香玉,王秀兰,赵玉兰等一批艺人们的第二故乡。陕西省文艺界领导和山西省政府特派人员进行了协商,忍痛割爱,予以让步,把蒲剧晋风社让给了山西太原的蒲剧学社,墨遗萍任社长。1970年,文化大革命期间,江青一伙禁止唱古装戏,只能唱样板戏,牛鬼蛇神戏全部禁演。取消陕西省境内的蒲剧团,蒲剧最大最强的晋风社已经离开了西安,树倒猴孙散,甘泉县蒲剧团、延长县蒲剧团、宜川县蒲剧团、延安县蒲剧团、大荔县蒲剧团、渭南县蒲剧团、甘肃定西地区蒲剧团等逐渐退出历史舞台。

鉴于梆子腔的鼻祖属于同州梆子和蒲州梆子不再累赘,可以参考清朝大文豪王国维的《戏曲考源》,日本著名学家青木正儿的《中国戏曲近世史》,吴太初的《燕兰小谱》,这个朝代张庚、郭汉城编著的《中国戏曲通史》,里面中国多个剧种都有详细介绍。

中路梆子(建国后叫晋剧),这里面有点故事,是1950年,晋风社的人马离开西安,一路北上,走临潼过渭南,渡黄河上风陵渡,过蒲州,走运城,闻喜,侯马,临汾,洪洞县,一路边演出边挣钱,一是扩大蒲剧影响力,二是挣钱养活自己,三是解放初期,老百姓精神文化生活匮乏,晋南老百姓确实有这个需求。洪洞县演完,直接在洪洞县坐火车北上太原。建国初期,百废待兴,太原蒲剧学社管事的叫墨遗萍,他是河津市小梁村人,抗战时期,曾多次入党(没有叛变,只是我当多次单线联系断了,我当弱小,尚且不能自保,不相信墨遗萍而已。正直民敢话题不变聊,望谅解),和马健翎,黄文耀都是延安文艺的好战士,相当于那个时候的文工团,此人脾气倔,1938年和马健翎一伙在延安编写创作,1940年调入山西太岳军区。就是现在的山西沁水县、高平市一带,解放后任太原蒲剧学社社长,屡次顶撞领导,领导让他朝东他朝西,让他逮狗他撵鸡。他一气之下,将蒲州梆子迁回晋南专署地区临汾县。山西四大梆子,本来都说好了,都来太原,组建一个山西戏曲研究院,叫晋剧·蒲州梆子/晋剧·中路梆子/晋剧·北路梆子/晋剧·上党梆子,这也就是山西四大梆子,怎奈墨遗萍将人马从太原撤回临汾,人家北路梆子、上党梆子一看老大哥走了,咱也撤吧,就留下了中路梆子在太原。也就是现在的晋剧。(参考杨焕育编著的《王秀兰》、《蒲州梆子志》)

古代寓意好的字有哪些

古代寓意好的字有哪些?古人的名字都是有寓意的,提到寓意美好的词语有哪些,不少朋友都比较感兴趣,但是,许多人会问寓意好比较特别的字,,必大家一定想知道找一些罕见,寓意好,字形又好看的字吧!我这就给大家分享古代寓意好的字有哪些,欢迎大家浏览。

古代寓意好的字有哪些1

哲(寓意:拥有聪明的智慧。)

翊(有翱翔天际,大展宏图之意。)

凯(寓意:吉祥幸福安康)

涵(取自`子部京涵`寓意:拥有光明的前途与博大的胸怀。)

彬(寓意:博学文雅,超越过去。)

轩(有气质高贵,潇洒大气之意。)

古代有哪些字是寓意聪明的?

寻寻觅觅,寻和觅应当都是寻找的意思、另外求也略微沾点边吧。

古人为什么有了名字还要有字?那有什么意义?

你看过京剧诸葛亮出场时的自报姓名吗?他是这样报的:

山人复姓诸葛名亮字孔明道号卧龙。(你可能会吃惊的说啊这么长!其实不长,按说他还没有报完,没有报他的小名)

古人的名字为什么这么长?听我一一道来:

小时候我曾经问过爷爷,为什么爷爷和父亲都有名,也有字。爷爷回答说:“名是祖辈给取的(留的)也是祖辈叫的,你长大成人以后(用现在的话来说,等于说我们参加工作以后)一般人那能乱呼你自己的名讳。所以说人就得有个字”。当时我看到爷爷和父亲的名片正中三个大字就是姓和字。名只是用小点的字后赘在下边所在地名的前边。(据我所知“字”都是自己长大成人以后自己给自己取的)

名和小名是两码事(不是一回事)名是按家谱取的,非常郑重其事的。而小名是孩子刚出生后随意给取的。为了表示亲切,小名可以用“猫娃”“狗娃”……这些很俗的字眼。名就绝对不能这样乱取乱叫了。

因而一个人的名字有下列几种情况:

1、小名(也可叫乳名)。可以随意取个亲切的、顺口的名字;有的按属象取叫“虎娃”“龙儿”……等;有的人讲迷信、觉得小名越难听,孩子的生命就越旺盛,还有取“瘸子”“尿罐”的……等。

2、名,是要登入家谱的,是最尊贵的,是长辈和老师取的,也是长辈和老师(包括以后的上级)叫的。为了显示其尊贵,在一般公众场合是不能使用的。

3、字,是成人以后自己给自己取的。(也有请名人或博学的人给取的)字是在公众场合用的,也是成人后用途最广的。字不只是古人有,近代孙中山、毛泽东、蒋介石……包括许多普通人都是有名有字的。蒋介石称呼他部下的高级将领时一般就不称字,而是直呼其名来显示他的父辈的身份。(**上经常能看到)你看过《三国演义》上的那些人物都是“字”。如刘备(名玄德)关云长(名羽)张飞(名翼德)赵云(名子龙)……等。

4、号,是外界(或皇帝)依其才能、智慧、成就等加给的封号,如诸葛亮是“智慧的化身”就号称其为“卧龙”先生。《水浒》上的“智多星”吴用,“拼命三郎”石秀。这智多星、拼命三郎都是号。

5、笔名。如鲁迅先生原名周树仁。鲁迅就是他的笔名。

6、随着社会的发展变化。当代人的名字又有所变化:封建社会姓刘的姑娘嫁给了姓赵的人家,出嫁后。她的姓名就成了“赵刘氏”。现代人也有用这种办法取名的,所不同的只是把那个“氏”字换成了她自己的名字,如“张凤英”嫁给了一个姓陈的丈夫后名字就改成了“陈张凤英”了。(香港妇女结婚后这样取名的人很多)

古代寓意好的字有哪些2

逸,超过一般,用作名字。如:陈逸飞、张云逸、陈汝逸等。

初,开始。用作名字,如:杨本初、陆智初。

方,正直。《论语》:“君子可欺以其方。”以“方”字作人名,如:陆正方、李季方、蒋开方等。

子,特指有学问的男人,美称。如王子义、华子良、杨子荣、杜子渊、任子美等。

士,可作对读书人的泛称,多称士人。如庞士元、陆士龙、邓士载、刘士奇等。

思,思念,以“思”字入名。如程思远、张学思、邢成思、于思得等。

义,正义,合乎情理。如申义山、杨义举、黄义真、刘重义、刘义隆、史正义等。

倩,因倩有美丽意,所以后世多为女性取名所用。如高玉倩、王倩茹、李倩云等。欧阳予倩还是我国著名的表演艺术家。还有现在的歌星周冰倩等。

孝,孝顺,以“孝”字入名。如王孝先、李孝然、田孝纯、李孝存等。

民,即老百姓,此为谦逊的美辞,用为人名的字。如周山民、王逸民、袁伟民、王佳民等。

永,长久意,以“永”字入人名。如崔永元、王永刚、江永宁、刘永胜、吴永贵等。

元,开始,又有大意,用作人名的字。如李元霸、田连元、杨文元、陈元才等。

古代寓意好的字有哪些3

璟:含义为玉的光彩。

灵:含义为指有效果、聪明。

浩:含义为广大。五行为水。

梓:含义为与楸相近之一种亚乔木名。

昕:含义为五行为火,太阳要出来的时候。

宇:含义为字意五行为土。屋之四垂为屋檐。

希:含义为虽清雅荣贵,多才巧智,晚年吉庆。

玥:含义为五行为土,古代传说中的一种神珠。

佩:含义为智勇双全,名利双收,清雅荣贵。

政:含义为英敏多才,出外吉祥,中年成功隆昌。

煊:含义为五行为火,形容名声很大,声势很盛。

豪:含义为野豕之一种,才德智能出众者亦曰豪。

馨:含义为五行为金,散布很远的香气:含义为馨香。

信:含义为多才能干,清雅英敏,配合吉则成功隆昌。

佳:含义为勤俭建业,家声克振,温和多才,中年成功隆昌。

思:含义为五行为金,思绪。思致(新颖独到的构思、意趣)。

鸿:含义为五行为水,大雁,鸿雁。雪泥鸿爪;博大,鸿图。

梵:含义为五行为木,古代的一种文字;脱俗。净修梵行。

寓意好比较特别的字 臻,好的事物到来

瑾瑜琼,都是美玉的意思

寓意美好且大气的字 灏,宇,晟,邦,煦,熙,睿,轩,泽

宝宝拥有一个朗朗上口且响亮的名字,是每个家长的心愿。男孩名字常用字都有哪些呢? 男孩名字常用字: 梁、栋、维、启、克、伦、翔、旭、鹏、泽、晨、辰、士、以、建、家、致、树、炎 盛、雄、琛、钧、冠、策、腾、楠、榕、风、航、弘、义、兴、良、飞、彬、富、和 鸣、朋、斌、行、时、泰、博、磊、民、友、志、清、坚、庆、若、德、彪 伟、刚、勇、毅、俊、峰、强、军、平、保、东、文、辉、力、明、永、健、世、广 海、山、仁、波、宁、福、生、龙、元、全、国、胜、学、祥、才、发、武、新、利 顺、信、子、杰、涛、昌、成、康、星、光、天、达、安、岩、中、茂、进、林、有 诚、先、敬、震、振、壮、会、思、群、豪、心、邦、承、乐、绍、功、松、善、厚 裕、

寻找有寓意的文字!! 致远 (出自诸葛亮的《诫子书》:“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俊驰(出自成语:俊才星驰)

雨泽 (恩惠像雨一样多)

烨磊 (光明磊落)

晟睿(“晟”是光明、兴盛的意思,读shèng;“睿”是智慧的意思)

天佑(生来就有上天庇佑的孩子)

文昊(昊的字意是:广大无边)

修洁(修:形容身材修长高大,洁:整洁)

黎昕 (黎:黎明 昕:明亮的样子 )

远航(好男儿,就放他去远航吧)

旭尧 (旭:旭日 尧:上古时期的贤明君主,后泛指圣人 )

鸿涛 (鸿:旺盛,兴盛 )

伟祺 (伟:伟大 祺 :吉祥 )

荣轩 (轩:气度不凡 )

越泽 (泽:广博的水源)

浩宇 (胸怀犹如宇宙,浩瀚无穷)

瑾瑜 (出自成语DD握瑾怀瑜,比喻拥有美好的品德)

皓轩 (意为:光明磊落,气宇轩昂)

擎苍 (顶天立地,男儿本色)(出川宋代诗人苏轼的《江城子`密州出猎》“…左牵黄,右擎苍…”)

擎宇(意思同上)

志泽 (泽:广域的水源 )

子轩 (轩:气度不凡 )

睿渊 (睿智;学识渊博)

弘文 (弘扬;文:文学家)

哲瀚 (拥有广大的学问)

雨泽 (恩惠)

楷瑞 (楷:楷模;瑞:吉祥)

建辉 (建造辉煌成就)

晋鹏( 晋:进也,本义,上进 鹏:比喻前程远大 )

天磊 (磊:众石累积 )

绍辉( 绍:继承 辉:光辉 )

泽洋 (广阔的海洋 )

鑫磊 (鑫:财富 )

鹏煊 (煊:光明,读xuānn )

昊强 (昊:苍天,苍穹 )

伟宸 (宸:古代君王的代称 )

博超 (博:博大 超:超越 )

君浩 (君:君子 浩:浩大 )

子骞 (骞:高举,飞起 )

鹏涛 (鹏:比喻气势雄伟 )

炎彬 (炎:燃烧 彬:形容文雅 )

鹤轩 (鹤:闲云野鹤 轩:气度不凡 )

越彬 (彬:形容文雅 )

风华 (风华正茂 )

靖琪 (靖:平安 琪:美玉 )

明辉 (辉:光明 )

伟诚 (伟:伟大 诚:诚实 )

明轩 (轩:气度不凡 )

健柏((柏:松柏,是长寿的象征。“健柏”就是健康长寿的意思)

修杰(修:形容身材修长高大)

志泽 (泽:广域的水源 )

弘文 (弘扬,文:文学家)

峻熙 (峻:高大威猛;熙:前途一片光明)

嘉懿 (嘉:美好;懿:美好)

煜城 (照耀城市)

懿轩 (懿:美好;轩:气宇轩昂)

烨伟 (烨:光耀)

苑博 (博:博学)

伟泽 (伟:伟大 泽:广域的水源)

熠彤 (熠:光耀 彤:红色)

鸿煊 (鸿:大也 煊:光明)

博涛 (博:博学)

烨霖 (烨:光明)

烨华 (烨:光耀)

煜祺 (煜:照耀 祺:吉祥)

智宸 (智:智慧 宸:古代君王的代称)

正豪 (豪:豪气)

昊然 (昊:苍天,苍穹)

明杰 (明智,杰出)

立诚 (诚:诚实)

立轩 (轩:气度不凡)

立辉 (辉:辉煌)

峻熙 (峻:高大威猛;熙:前途一片光明)

弘文 (弘扬;文:文学家)

熠彤 熠:光耀 彤:红色

鸿煊 鸿:大也 煊:光明

烨霖 烨:光明

哲瀚 (拥有广大的学问)

鑫鹏 鑫:财富 鹏:比喻气势雄伟

昊天 思聪 展鹏 笑愚 志强 炫明 雪松 思源 智渊 思淼

晓啸 天宇 浩然 文轩 鹭洋 振家 乐驹 晓博 文博 昊焱

立果 金鑫 锦程 嘉熙 鹏飞 子默 思远 浩轩 语堂 聪健

好听的女孩的名字

梦琪、之桃、慕青、尔岚、初夏、沛菡、傲珊、曼文、乐菱、惜文、香寒、新柔、语蓉、海安、夜蓉、涵柏、水桃、醉蓝、语琴、从彤、傲晴、语兰、又菱、碧彤、元霜、怜梦、紫寒、妙彤、曼易、南莲、紫翠、雨寒、易烟、如萱、若南、寻真、晓亦、向珊、慕灵、以蕊、映易、雪柳、海云、凝天、沛珊、寒云、冰旋、宛儿、绿真、晓霜、碧凡>>

包含寓意好的字有哪些的词语 束手听命

发音shù shǒu tīng mìng

释义拱手听从命令。

出处宋・陈亮《酌古论・马燧》:“三镇平,则淄青之胆破矣。命一辩士持天子之诏往谕之,彼安得不束手听命哉!”

示例无

哪些字的寓意比较好 1、“华”:谐音为滑,有可能会为人处事比较圆滑一点,从其意上把此字拆开来看为,人、匕、十,容易出刀伤,最后十字可以理解成为医院,还有可能是手术等,命主有偏头疼或脑部疾病等。如果是战争年代那么叫这个字则不为凶了,或者从军的人有这个字在从军期间也没事。通常名字中有华字的人,男人其长相都会不错,中年过后易发胖,脸型以长圆为主,女人以稍圆为主,也易发胖。

2、“笑”:笑字上面是双竹头,在婚姻上易出现二次之意,下面是个夭字,如果是女人此字为妖字,传说名字中带此字的女人这世为人多数前世为精灵所修人形,其笑字特别是小孩子最好是不要用这个字。通常名字中有笑字的女人,长相多数会比较妩媚,吸引力强,脸为下尖形。

3、“艳”:艳字左半部分为丰字,丰字主要主财,如果此字要是和生肖月份配置的好的话叫此字的则会有财,主要是表现在年轻时,属羊的女孩名字里出现此字会主心眼少,因为其羊少了上面的两点,命运也会很一般,此字的右半部分为色字,也就是说名字里出现这个字的女孩如果生日是6月到9月的则会主心性活,感情异性缘多,长相也会不错,且身材多数丰满,如果时局不好的,会有主动去勾引男人和有婚外情的发生。如果是生在冬季则主感情会冷一些了。总体评价此字用在名字里为很一般的字,不是太理想。通常名字中有“艳”字的女孩子身高会在164左右,身材多数较丰满,脸型为长型,瓜子型居多。眼带媚。

4、“超”:此字可以直接解为,走刀口,主凶,也就是说叫此字的人很有可能要在刀口下走一遭。这个字还主命主本人外向,交际广,有时好打架,脾气暴,急。喜欢车,机器械一类的东西。如果是战争年代那么叫这个字则不为凶了,或者从军的人有这个字在从军期间也没事。皮肤多数会以稍有些红色,总之不会太白,一般眼睛都不大,不过有神,车技好。

5、“一”:一字为一横之字,易出横事,(不过从政从军者要好一些),其一字又是死字头,生字尾,这一点也是不看好,一字在性情上易出现个性强,不听劝,万里有个一,万一之事,侥幸度较差一些。此字不推荐为姓名常用字。身材胖者居多,横着长自然胖了,不适合开车。脸型方正者多。

6、“奕”:“奕”字,上半部分为亠意为出头早和有职位,再往下为“办”字形,意为办事有能力,有人帮。要注意的是要有头脑才行。最下面的就是大字了,意为把上面的亦的能量又加大了一部分。其奕字属于姓名中的辅助字,起一个加大加强的作用,总体看此字属上吉字。男人多数会 ,长相严厉一些,心大之人。脸型为标准稍长方型。

7、“斌”:其斌字为一个文字与一个武字组成,人们通常理解此字为文武双全,感觉不错,因此才会在名字中常常被用到。此字中的文字旁意为此人(如果斌字在名字中第二个字的话)出头早,有头脑,有一定的权力,此文字还会主命主或父亲有牙、咽、和心脏上易出毛病。此字中的武字意为命主脾气硬朗,说话厉害。但是此字存在着一个自我矛盾的问题,也就是说文字和武字是不能相容的。就像是秀才遇上了当兵的一样,有理讲不清,再说了在现实中,武力应该为第一的,说的算。可是此字却把文字放在了前面,还组成了一起为一个斌字,因此可以断命主容易自我矛盾,或外表文质彬彬,内心却较为火爆。说话底气足,有领导能力,好发号施令,长相中上,皮肤较好。

8、“梅”:梅是在冬季里开的一种有点冷艳的花。俗语有“梅开二度”之说。女性多漂亮,引人注目,但孤傲情困,婚姻多不顺,既有飘香之梅,也有枯败之梅。女人名字里带此字的,在婚姻感情上会比其它女性的波动性要大一些。特别是生在梅花开的季节。如果是生在夏秋季节名字里也有带梅字的,则说明花无开。主感情来的晚,或没有真感情受到伤害一类。梅字还是分>>

什么字代表寓意好 元亨利贞

有没有一些寓意很好但是很罕见的汉字?求推荐 珩读作héng时为佩玉上面的横玉,形状像磬。古玉器名。玉饰品,杂佩上部的横玉。形似磬而小,或上有折角,用于璧环之上,因较稀少而珍贵。

澍 [shù]及时的雨:~雨。“长吏各洁斋祷请,冀蒙嘉~

一般起名字都会算一下五行缺什么然后补什么( s□t ) 就酱

有什么寓意好的字 你看过京剧诸葛亮出场时的自报姓名吗?他是这样报的:

山人复姓诸葛 名亮 字孔明 道号卧龙。(你可能会吃惊的说 啊 这么长!其实不长,按说他还没有报完,没有报他的小名)

古人的名字为什么这么长?听我一一道来:

小时候我曾经问过爷爷,为什么爷爷和父亲都有名,也有字。爷爷回答说:“名是祖辈给取的(留的)也是祖辈叫的,你长大成人以后(用现在的话来说,等于说我们参加工作以后)一般人那能乱呼你自己的名讳。所以说人就得有个字”。当时我看到爷爷和父亲的名片正中三个大字就是姓和字。名只是用小点的字后赘在下边所在地名的前边。(据我所知“字”都是自己长大成人以后自己给自己取的)

名和小名是两码事(不是一回事)名是按家谱取的,非常郑重其事的。而小名是孩子刚出生后随意给取的。为了表示亲切,小名可以用“猫娃”“狗娃”……这些很俗的字眼。名就绝对不能这样乱取乱叫了。

因而一个人的名字有下列几种情况:

(一)小名(也可叫乳名)。可以随意取个亲切的、顺口的名字;有的按属象取叫“虎娃”“龙儿”……等;有的人讲迷信、觉得小名越难听,孩子的生命就越旺盛,还有取“瘸子”“尿罐”的……等。

(二)名,是要登入家谱的,是最尊贵的,是长辈和老师取的,也是长辈和老师(包括以后的上级)叫的。为了显示其尊贵,在一般公众场合是不能使用的。

(三)字,是成人以后自己给自己取的。(也有请名人或博学的人给取的)字是在公众场合用的,也是成人后用途最广的。字不只是古人有,近代孙中山、 、蒋介石……包括许多普通人都是有名有字的。蒋介石称呼他部下的高级将领时一般就不称字,而是直呼其名来显示他的父辈的身份。(**上经常能看到)你看过《三国演义》上的那些人物都是“字”。如刘备(名玄德)关云长(名羽)张飞(名翼德)赵云(名子龙)……等。

(四)号,是外界(或皇帝)依其才能、智慧、成就等加给的封号,如诸葛亮是“智慧的化身”就号称其为“卧龙”先生。《水浒》上的“智多星”吴用,“拼命三郎”石秀。这智多星、拼命三郎都是号。

(五)笔名。如鲁迅先生原名周树仁。鲁迅就是他的笔名。

(六)随着社会的发展变化。当代人的名字又有所变化:封建社会姓刘的姑娘嫁给了姓赵的人家,出嫁后。她的姓名就成了“赵刘氏”。现代人也有用这种办法取名的,所不同的只是把那个“氏”字换成了她自己的名字,如“张凤英”嫁给了一个姓陈的丈夫后名字就改成了“陈张凤英”了。(香港妇女结婚后这样取名的人很多)

寓意美好的字 逸,超过一般,用作名字。如:陈逸飞、张云逸、陈汝逸等。

初,开始。用作名字,如:杨本初、陆智初。

大或太,古代大与太通用,用作名字,如王太和、温太真,韩经太。

方,正直。 《论语》:“君子可欺以其方。”以“方”字作人名,如:陆正方、李季方、蒋开方等。

子,特指有学问的男人,美称。如王子义、华子良、杨子荣、杜子渊、任子美等。

士,可作对读书人的泛称,多称士人。如庞士元、陆士龙、邓士载、刘士奇等。

思,思念,以“思”字入名。如程思远、张学思、邢成思、于思得等。

义,正义,合乎情理。如申义山、杨义举、黄义真、刘重义、刘义隆、史正义等。

倩,因倩有美丽意,所以后世多为女性取名所用。如高玉倩、王倩茹、李倩云等。欧阳予倩还是我国著名的表演艺术家。还有现在的歌星周冰倩等。

孝,孝顺,以“孝”字入名。如王孝先、李孝然、田孝纯、李孝存等。

民,即老百姓,此为谦逊的美辞,用为人名的字。如周山民、王逸民、袁伟民、王佳民等。

永,长久意,以“永”字入人名。如崔永元、王永刚、江永宁、刘永胜、吴永贵等。

元,开始,又有大意,用作人名的字。如李元霸、田连元、杨文元、陈元才等。

中国古代寓意最好的字 示补旁的字多是代表福气或是吉祥或是祭祀的意思。比如祀,i,祺,祯等。

亲可以参考康熙给儿子们去的名字,一般都是好的寓意

古代寓意比较好的一个字 哲(寓意: 拥有聪明的智慧。)

翊(有翱翔天际,大展宏图之意。)

凯(寓意: 吉祥 幸福 安康 )

涵(取自`子部京涵`寓意: 拥有光明的前途与博大的胸怀。)

彬(寓意: 博学文雅,超越过去。)

轩(有气质高贵,潇洒大气之意。)

古代有哪些字是寓意聪明的? 寻寻觅觅 ,寻 和 觅 应当都是寻找的意思、 另外 求 也略微沾点边吧。

古人为什么有了名字还要有字?那有什么意义? 你看过京剧诸葛亮出场时的自报姓名吗?他是这样报的:

山人复姓诸葛 名亮 字孔明 道号卧龙。(你可能会吃惊的说 啊 这么长!其实不长,按说他还没有报完,没有报他的小名)

古人的名字为什么这么长?听我一一道来:

小时候我曾经问过爷爷,为什么爷爷和父亲都有名,也有字。爷爷回答说:“名是祖辈给取的(留的)也是祖辈叫的,你长大成人以后(用现在的话来说,等于说我们参加工作以后)一般人那能乱呼你自己的名讳。所以说人就得有个字”。当时我看到爷爷和父亲的名片正中三个大字就是姓和字。名只是用小点的字后赘在下边所在地名的前边。(据我所知“字”都是自己长大成人以后自己给自己取的)

名和小名是两码事(不是一回事)名是按家谱取的,非常郑重其事的。而小名是孩子刚出生后随意给取的。为了表示亲切,小名可以用“猫娃”“狗娃”……这些很俗的字眼。名就绝对不能这样乱取乱叫了。

因而一个人的名字有下列几种情况:

(一)小名(也可叫乳名)。可以随意取个亲切的、顺口的名字;有的按属象取叫“虎娃”“龙儿”……等;有的人讲迷信、觉得小名越难听,孩子的生命就越旺盛,还有取“瘸子”“尿罐”的……等。

(二)名,是要登入家谱的,是最尊贵的,是长辈和老师取的,也是长辈和老师(包括以后的上级)叫的。为了显示其尊贵,在一般公众场合是不能使用的。

(三)字,是成人以后自己给自己取的。(也有请名人或博学的人给取的)字是在公众场合用的,也是成人后用途最广的。字不只是古人有,近代孙中山、 、蒋介石……包括许多普通人都是有名有字的。蒋介石称呼他部下的高级将领时一般就不称字,而是直呼其名来显示他的父辈的身份。(**上经常能看到)你看过《三国演义》上的那些人物都是“字”。如刘备(名玄德)关云长(名羽)张飞(名翼德)赵云(名子龙)……等。

(四)号,是外界(或皇帝)依其才能、智慧、成就等加给的封号,如诸葛亮是“智慧的化身”就号称其为“卧龙”先生。《水浒》上的“智多星”吴用,“拼命三郎”石秀。这智多星、拼命三郎都是号。

(五)笔名。如鲁迅先生原名周树仁。鲁迅就是他的笔名。

(六)随着社会的发展变化。当代人的名字又有所变化:封建社会姓刘的姑娘嫁给了姓赵的人家,出嫁后。她的姓名就成了“赵刘氏”。现代人也有用这种办法取名的,所不同的只是把那个“氏”字换成了她自己的名字,如“张凤英”嫁给了一个姓陈的丈夫后名字就改成了“陈张凤英”了。(香港妇女结婚后这样取名的人很多)

那种比较古一点寓意好的字。 鳎yan,美好);C(chuo,姿态柔美);|(xin,美玉);Γjin,好貌);

(wan,美好);冢yi,美好);(wan,体态、品德美好);筱(xiao,“绿筱媚青涟,娇荷浮琬琰。”)。

觯shen,旺盛);琛(chen,珍宝);灏(hao,广大);@(xuan,盛大,显著);(xu,美玉);

Z(jing,玉的光彩);

S(yun,涵义美好,延指大,形取通文解武。)

古代字表示明白的意思的字有哪些 古代字表示明白的意思的字有

: 悟、知、解、明

寓意好的字有哪些 逸,超过一般,用作名字。如:陈逸飞、张云逸、陈汝逸等。

初,开始。用作名字,如:杨本初、陆智初。

大或太,古代大与太通用,用作名字,如王太和、温太真,韩经太。

方,正直。 《论语》:“君子可欺以其方。”以“方”字作人名,如:陆正方、李季方、蒋开方等。

子,特指有学问的男人,美称。如王子义、华子良、杨子荣、杜子渊、任子美等。

士,可作对读书人的泛称,多称士人。如庞士元、陆士龙、邓士载、刘士奇等。

思,思念,以“思”字入名。如程思远、张学思、邢成思、于思得等。

义,正义,合乎情理。如申义山、杨义举、黄义真、刘重义、刘义隆、史正义等。

倩,因倩有美丽意,所以后世多为女性取名所用。如高玉倩、王倩茹、李倩云等。欧阳予倩还是我国著名的表演艺术家。还有现在的歌星周冰倩等。

孝,孝顺,以“孝”字入名。如王孝先、李孝然、田孝纯、李孝存等。

民,即老百姓,此为谦逊的美辞,用为人名的字。如周山民、王逸民、袁伟民、王佳民等。

永,长久意,以“永”字入人名。如崔永元、王永刚、江永宁、刘永胜、吴永贵等。

元,开始,又有大意,用作人名的字。如李元霸、田连元、杨文元、陈元才等。

一、概况

首都图书馆建馆迄今有八十多年历史,经过八十余年的精心收集、整理和积累,入藏了较为丰富的古代典籍,其中既有海内外十分罕见的精刻本和古代典籍,又有完整丰富的古代小说、戏曲和民俗著作,馆藏古籍图书丰富。

这些古籍来源一部分是该馆前身京师三馆即京师图书分馆、京师通俗图书馆、中山图书馆旧藏和建国后陆续采购的图书,另一部分是解放后北京市委接收北京孔德中学、法文图书馆所藏拨交给首都图书馆的古籍,还有一九五三年吴晗下令没收旧敌伪财政部实物库图书及一九五七年以后购入及其他来源的图书(如马彦祥赠书)。其中市府赠书为三五二三种计三六六九一册,马彦祥赠书二○八种,计一七○七册。现库藏仍将这四部分来源的图书按甲、乙、丙、丁分类排架。在这些古籍中尤以文学(小说、戏曲、俗文学)、医书、方志以及佛经等书品种较多,版本较好,构成首都图书馆的古籍藏书特色。除古籍外,首都图书馆还藏有古字画一八四二种、二五六八幅(轴、页),碑帖一九六九种。

首都图书馆的古籍分为善本、普通线装书、新善本(解放区出版物)、特种文献字画、碑帖等。分别保存在线装库和善本库中。善本三三二四种三三二三○册,其中国家级善本一一五九种一四九九六册,馆级善本二一六五种一八二四三册。普通线装书四三七○二种三四九四三三册。国善本即经专家鉴定稀古版本列入全国善本总目者;馆善即乾隆以前及其它较好的版本,然尚不够国善者。善本及普通线装书采用清乾隆三十二年编四库全书时所确定的四部图书分类法对图书按经、史、子、集、丛分类。其它如市府赠书、马彦祥赠书共四八一六种四四六一四册还未分编整理(普通线装各类种数只限于财产账上数字)。善本古籍收藏状况为:经、史、子、集、丛分别为七十二册、四三八册、一四九二册、一二八三册、三十九册、合计三三二四册。

二、特点

由于首图前身各馆建馆较早,历史较长,使得各馆在各自的发展过程中积累的许多古籍。馆藏古籍的特点有二:一是版本罕见,有不少是海内外珍贵的精刻本和手抄本。时间上最早为宋、元、明版。据统计宋版五种,元版三十二种,明版九八七种。具体如下:

善本中有宋版书五种,如咸淳五年(一二六九年)刻碛砂藏本《摩诃般若波罗蜜经》三十卷(残存十一卷),宋刻递修本、苏辙撰《古史》六十卷;元版书三十二种,如元兴文署至元二十七年(一二九○年)刻《资治通鉴》,该书为宋司马光原著,元胡三省音注,元兴文署刻印。兴文署为元代著名官方刻书机构。 还有至正二十三年(一三六三年)吴郡庠刻本蝴蝶装《通鉴总类》与元至正(公元一三四一至一三六八年)刻本《故唐律疏议》,元王元亮撰,元至正余志安勤又堂刻本,元代建安余氏勤又有堂刻本《刑统赋》。元代东山秀岩书堂刊本《韵府群玉》等;

明版书九八七种(其中官刻四十一种、私刻九四六种),如永乐五年(一四○七年)内府刻本《大明仁孝皇后劝善书》、明天顺五年(一四六一)内府刻本《大明一统志》、明天启元年(一六二一年)刻本《武备志》,明万历十年赵用贤刻本《管子》、明隆庆二年刻本《江南经略》、明天启五年毛氏绿君亭刻本《神农本草经疏》、明隆庆年间刊本《泉河经略》、明万历年间刻本《水经》、明凌氏(凌瀛初)刻四色套印本《世说新语》等,明万历四十三年博古堂刻本《元曲选》也是名家荟萃的精品。清康乾年间版本书收藏则更多,如康熙内府仿宋咸淳元年(一二六五年)吴革刻本《周易本义》、乾隆五十九年(一七九四年)写刻本《蒋氏游艺秘录》、乾隆年间武英殿聚珍版本《宝真斋法书赞》等;清后期还有光绪三年刻板的鲁迅先生家谱《越城周氏支谱》活字本等。

以上这些都是稀古版本的古籍,在版本学上都有一定研究参考价值,而且还是精美的文物艺术品。

第二个特点是馆藏古籍特色明显,以文学、小说、戏曲、俗文学、医学、方志、佛经等为主,藏书品种多、版本好。此外还藏有满文、蒙文(含满汉文、蒙汉文合壁)、藏文的线装古籍书一九七种,其中满文书一四二种,大多为满汉对照,如有清(公元一六四四至一九一一年)写本满汉对照《书经讲章》,作者清吴世恒。下面详细分别详述之。

三、小说

在小说方面,“五四”以前的中国小说线装书馆藏有五○○多种,善本八十八种,其中国善三十三种,馆善五十五种。包括笔记、传奇、话本、章回、长短篇各类体裁。如:明万历刊本《二侠传》,明崇祯刊本《新刻绣像批评金瓶梅》、《新刻按鉴编纂开辟衍译通俗志传》;清康熙刊本《李卓吾先生批评三国志》、《新编东游记》,抄本《斩鬼传》,活字印本《第一奇书野叟曝言》;清乾隆刻本《飞龙传》、《聊斋志异》,清稼史轩刻本《醒罗骈言》。而崇祯刊本《金瓶梅》、康熙刊本《李卓吾先生批评三国志》、清稼史轩刊本《醒罗骈言》又为全国罕见的稀本、孤本。

还有全套的《三国志》、《三侠五四义》、《包公案》、《西游记》、《吴越春秋》等则是坊间不常见的明清刻本或抄本。

表一、善本古籍小说收藏状况

类型 短篇 长篇 小说家类 杂记 杂篡 杂品 杂考 杂学杂说

善本(种) 19 67 35 24 38 5 3 6

合计 197

其中杂记、杂篡、杂品、杂考、杂学杂说可总归为笔记小说,计72种。

表二、一般线装古籍小说收藏状况

类型 总录 笔记小说 长篇 短篇 翻译

一般线装(种) 42 451 513 47 12

合计 1065

注:表二与表三总计一二六二种。

四、戏曲古籍

历史上最先使用“戏曲”这个名词的是元代的陶宗仪,他在《南村辍耕录·院本名目》中写道:“唐有传奇,宋有戏曲、唱诨、词说。金有院本、杂剧、诸宫调”。但这里所说的戏曲,是专指元杂剧产生以前的宋杂剧。从近代王国维开始,才把“戏曲”用来作为包括宋元南戏、元明杂剧、明清传奇以至近代的京剧和所有地方戏在内的中国传统戏剧文化的通称。

戏曲发展的历史经历了孕育、萌芽、形成、发展、鼎盛等各个时期。汉代的“百戏”,隋唐时期的“参军戏”与“踏摇娘”,北宋的杂剧与金院本,这些戏剧的演出形成仅仅散见于前人的笔记与诗文之中,没有剧本流传下来。到了北宋末叶,浙、闽一带出现了南戏(亦称“戏文”)。现存的《张协状元》是我国目前所能见到的最古老的南戏剧本。元代,北方出现了元杂剧。元杂剧可考作家就有一○○余人,见于书面记载的剧目有六、七百种,而且产生了关汉卿、王实甫、白朴、马致远等一批杰出的剧作家,创作了如《窦娥冤》、《梧桐雨》、《墙头马上》、《救风尘》、《汉宫秋》等脍炙人口的作品。元末明初,南戏进入了新的历史时期,出现了新的体裁——传奇。到了明代,传奇剧本代替杂剧成为明代戏曲的通称。明末清初,昆曲一度呈现极盛的局面。清代中叶以后,北京的徽班兴盛,以后发展成“京剧”,成为中国的“国剧”。

几千年戏剧文化的发展,给今人留下了丰富的文化遗产。从各种剧目中,我们可以看到各个历史时期,不同地区经济、文化、艺术、语言、风俗、民情等各种发展情况,为我们研究古代的戏剧史、文化史和风俗民情提供了及为丰富、翔实的资料。千百年来,戏曲艺术深受广大人民群众的热爱,他们不仅去观看戏剧演出,对演出剧本、演员表演、戏曲服装、台词唱腔等津津乐道,更有人下深功夫,把剧本一笔一划地抄录下来,供自己和好友们共同欣赏。于是,许多剧作得以流传下来,使后人能够一睹为快。

表三、戏曲类善本古籍收藏状况

类型 剧本 杂剧 传奇 散曲 弹词宝卷 曲谱 曲选 曲律 曲评曲话 蒙古车王府曲本 升平署抄本

种 5 29 113 17 11 19 6 2 2 1355 14

合计 1573

表四、戏曲类一般古籍收藏状况

类型 京调梆子合刻 昆曲 京剧 地方剧 赣剧 川剧 秦腔 梆子 汉剧

种 76 395 363 133 1 113 69 44 1

合计 1195

首都图书馆建馆八十余年来,收藏了大量戏剧抄本二七六八种。包括古代戏曲剧本传奇、杂剧、散曲;地方戏剧本昆曲、京剧、秦腔等;曲谱、曲韵、戏曲理论著作等。其中善本一五七三种,如剧本中,就有明代伟大戏曲家汤显祖的名作《牡丹亭还魂记》四种版本,最早最好的版本是明万历朱氏玉海堂刊本。清代著名戏曲家李渔的《笠翁传奇十种》有康熙刊本,还有升平署(清代掌管宫廷演剧的机构,乾隆时改称“南府”)抄本一十四种。其它如“元曲选”、“昆弋剧本”以及一些名剧,如《琵琶记》、《白兔记》、《西厢记》、《四声猿》、《赵氏孤儿》、《洛神庙》、《秋胡戏妻》、《雷锋塔》、《长生殿》、《桃花扇》、《绿牡丹》、《得意缘》、《红楼梦》等,均有较好版本或抄本馆藏。特别提及的是《蒙古车王府曲本》乃我馆善本书中之瑰宝。馆藏戏曲古籍以京剧版本为多,此外为鼓词、杂曲、子弟书等。此部分古籍出版年代为道光至光绪间。俗文学中宝卷四三二种,词(即说唱文学)一二七种,以上两部分中一十一种为善本。下面分别加以说明。

(一)、清代蒙古车王府藏曲本:

“车王府曲本“是清代蒙古车臣汗王府所收藏的戏曲、曲艺手抄本的总称,也是供府中戏班子演唱的脚本。民国年间这批曲本自车王府内流散出来,于二十年代分两批被北京孔德学校购得。后辗转入图书馆收藏。《清蒙古车王府曲本》是一部卷轶浩繁的戏曲、曲艺巨制,包括戏曲曲目共一六○○余种,四四○○余册。这些书分藏于首都图书馆、北京大学图书馆和中山大学图书馆,其中以首图收藏量为最大。全书分戏曲、曲艺两大部分。戏曲部分以京剧乱弹皮黄戏最多,次为昆曲、弋阳腔(高腔),其他还有秦腔、吹腔、影戏等;曲本更有价值的内容是曲艺部分,包括说唱鼓词、子弟书、快书、牌子曲、岔曲、莲花落、时调小曲等曲艺形式,时调小曲中又有马头调、太平年、西江月、十二月、福建调、四川歌等曲调。曲艺部分包括了原孔德学校第二批购入的曲本,迄今从未面世,可称珍品。在形式繁多的曲艺中,鼓词、子弟书、京剧在数量上占有较大的比例。两部分大抵都是明清两代作品,以道光、光绪年间作品为多。《曲本》作品取材广泛、有殷、周以来的历史故事和传说,也有经改编、铺衍、润色的古典文学名著,更重要的是不少曲艺作品对当时北京社会生活、风土人情有大量的描述。

《清蒙古车王府藏曲本》成书大约在清道光至光绪年间,产生于中国昆曲艺术逐渐衰落,各地方戏曲兴起的演变时期,是研究近百年中国戏曲与说唱艺术的珍贵史料,它填补了昆腔高踞剧坛,到京剧代之而起的一段过渡时期的空白。同时也是研究清王朝由盛转衰时期的民情、风俗、民族关系、宗教信仰等方面的第一手资料。《曲本》作品语言丰富,保留了很多当时流行的方言,文学艺术价值很高。总之,《曲本》已为当代研究文化史、戏曲史、通俗文学 的专家学者所瞩目。已故著名戏曲艺术家欧阳予倩誉之为“中国近代旧剧的结晶,于艺术上极有价值”,著名教育家、学者王季思则将《曲本》的发现与安阳甲骨和敦煌文书并提;当代戏剧家、剧作家、戏剧评论家,戏曲界泰斗翁偶虹题诗曰:“车王嗜曲广搜求,铁网珊瑚历历收,沧海遗珠光照眼,粲然骇瞩溯源头。”

“曲本”填补了近百年来戏曲、说唱文学的历史空白,为研究者提供了难得资料。早在二十年代即有顾吉页刚、刘半农、马隅卿等老一辈学者着力研究。前文化部长齐燕铭都曾给予高度评价,在全国范围内组织专家专门研究过其整理问题,拟发掘整理,但因“文革”而作罢。现首都图书馆领导重视,为了挖掘馆藏资料,弘扬民族文化,首都图书馆专门成立了车王府曲本研究整理小组,在翁偶虹老先生、故宫博物院朱家 晋老先生、著名昆曲表演艺术家候玉山老先生、中山大学教授王季思老先生、著名戏剧研究家吴晓铃先生、山东大学教授关德栋先生以及许多文学、戏曲研究的专家学者的支持和指导下,于一九九一年整理出版了《清蒙古车王府藏曲本》,共三一五函,发行十五部,受到海内外戏曲爱好者的欢迎。由于价格昂贵,印数又少,又于一九九三年出版了《清蒙古车王府曲本缩微胶卷》本,一九九四年又出版了《清车王府藏曲本(粹编)》,均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成为中国古籍整理出版之盛事。

(二)、清代宫廷大戏:

清代宫廷创作演出的整本大戏,其内容受明万历年间小说和戏曲繁荣发展的影响。就小说而言,如《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等名著的相继出现,成为剧本选题上丰富的源泉;就其形式而言,在宋元南戏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传奇,已达到相当完美的阶段。昆腔拥有众多观众,作家辈出,编排、装扮、彩砌,无不有极大改进,为宫廷大戏开辟了较宽阔的途径。当时比较知名和有影响的大戏有《劝善金科》、《升平宝筏》、《鼎峙春秋》、《忠义璇图》和《昭代箫韶》。

《鼎峙春秋》为周祥钰、邹金生等编写,敷衍魏、蜀、吴三国鼎峙和争雄的历史故事。馆藏《鼎峙春秋》(甲四21,为首都图书馆索书号,下同)为清钞本,二○册二函,分十卷二四○出,为全国孤本。

《劝善金科》为清张照等著,叙目连救母故事,但将历史背景作为唐代中叶,并穿插有李希烈的叛乱及颜真卿、段秀实殉节等关目。馆藏有清雍正抄本(甲四69),一○册一函。为全国孤本。

《升平宝筏》亦为清代张照所撰,又名《西游记传奇》(甲四1520),演玄奘取经故事,主要情节依据吴承恩《西游记》小说而来,馆藏清抄本,二函一○册二四○出。

《辟兵珠》作者不详,馆藏清抄本,一○册二函,为全国孤本,《曲海总目》亦未收入。

馆藏其它孤本、善本还有:《旧钞本曲五种》(包括《虞廷集福》、《绥丰协庆》、《太和保合》、《绵长协庆》、《繁禧懋锡》)、《忠义璇图》二十出、《混元盒》三卷七五出等。

清代宫廷大戏均由词臣编写,因创作期限紧迫,由于才力拘滞,不得不借助于前代作家同类题材写就的小说、剧本,同时,也汲取了大量脍炙人口的民间传说。这些宫廷大戏,保存了不少已佚剧本片断,对中国戏曲史的研究甚有裨益。

首都图书馆收藏的清代宫廷大戏比较多,且多为全国孤本、善本,是一笔宝贵的文化财富。

(三)、马彦祥先生赠书:

马彦祥先生是我国著名的戏剧作家,导演、理论家。生前曾将其部分藏书赠首图收藏。他的藏书中有大量的戏剧方面的著作,其中亦有一些较好的戏曲抄本。这些戏曲抄本许多现已成为孤本、善本。首图亦收藏了其中的一些戏曲抄本如:《空谷香》、《天香庆节》等,都是一些常人不易见到的好本子,这些本子抄誊精美,具有较高的文学价值和欣赏价值。

(四)、馆藏戏曲抄本集和单册抄本:

本部分是首都图书馆馆藏戏曲抄本最为丰富的一部分。这部分戏曲抄本,数量多,质量不一,其中主要是京剧、昆曲抄本。例如:《武香球传奇》、《双红丝传奇》、《连环记》等都是全国孤本、善本。其它如《剧本杂抄二十九种》、《剧本杂抄三十四种》、《剧本杂抄二十二种》等等,都具有一定的资料价值。这部分作品,虽然价值不一,但能比较全面反映一个历史时期戏剧发展情况。

(五)、其它:

除以上几部分外,馆内还收藏有一些原孔德学校抄本、升平署抄本等。

这部分抄本,数量不多,但质量较精,如《漱玉堂传奇三种》、《重重喜》、《双福寿》、《钓鱼船》、《武香球》、《千秋鉴》等等都是所传不多的戏曲抄本。

五、俗文学

俗文学方面,藏有宝卷、弹词、鼓词、民歌民谣、杂曲、唱本以及相声、口技、谜语、酒令等一十八类古籍。其中宝卷有四三二种、弹词一二七种,二者入善的为一十一种,如清乾隆五十一年(一七八六年)视履堂刊本《二十一史弹词》、道光二十九年(一八四九)抄本《英台宝卷》、同治九年(一八七○年)抄本《习法救母》。宝卷、弹词是俗文学中一批较珍贵的研究资料。

在首图入藏的鼓词、杂曲等通俗文学书籍中,仅未刊行的手抄本就达二八○余种。

六、医书

首图所藏医书古籍也较丰厚,品种较多,版本较好。医书中列入国善的就有十种,如明万历三十一年(一六○三年)刊本《本草纲目》、清精抄本《本草纲目拾遗》、日本天明六年(乾隆年间)仿刻元本《重刊孙真人备急千金药方》、明万历二十九年(一六○一年)刊本《针灸大成》、明嘉清刻本《原机启微》、明崇祯方逢时刊本《保生秘要》等。

七、方志

此外馆藏方志古籍也很有特色,达一○○○种以上,地区涉及二十五个省以上。方志中有明崇祯八年(一六三五年)毛氏汲古阁刊本《吴郡志》、清康熙五十年(一七一一年)刊本《陕西通志》、雍正十三年(一七三五年)刻本《畿辅通志》、乾隆十六年(一七五一年)刊本《萧山县志》、康熙年间刊本《大兴县志》、《怀柔县志》、《通州志》。

八、佛经

首图馆藏元版图书共有32种,其中大多为佛经。佛经古籍中有二十一种为善本。如唐释玄奘译、元刻普宁藏本摺装《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宋绍兴十八年(公元一一三一年至一一六二年)福州开元禅寺刻毗卢大藏本《阿毗达摩顺正理论》,此书为唐释玄奘译佛经,宋刻大藏经中的一种,一册折装;元刻本《大乘大悲分陀利经》。

此外还有明万历(公元一五七三年至一六二零年)金笔抄本《金刚般若波罗蜜经》,此书因用金粉书写,更显稀见珍贵。

九、字画碑帖

首图馆藏字画一八四二种二五六八(轴、页、幅)、碑帖一九六九种一一九六九册。其中珍品字四十五件、画六十一件皆出自名人手笔,如:齐白石、溥心畲、周肇祥、王雪涛、李苦禅等。经故宫博物院、荣宝斋及其行家鉴定,有的价值不菲。珍品字画都是近现代人物、手笔。字画中的年代最早可至南北朝。碑帖是该馆所藏,字画是历次接收而来。碑帖入藏按顺序号排列。字画按字、画分别给顺序号。碑、帖、字、画分别有一套顺序号目录。

所藏碑帖中也有不少珍贵拓本和名家墨宝。如碑贴有唐怀素的《千字文》、元赵梦兆页的《洛神赋》、宋岳飞的草书《后出师表》。古画有溥心畲、齐白石、李可染的手迹。碑帖入藏后,限于条件一直未正式借阅,字画未排架,查找困难,不能借阅。为挖掘馆藏中有价值的资料,使之发挥应有作用,正准备编辑一套“馆藏碑帖目录”。字、画已按“珍品”、“一般”整理出一套字、画目录,还有待进一步鉴定、加工、整理。

十、文献流通工作

丰富多彩的馆藏古籍,长期以来吸引着中外读者和古籍研究者、出版家前来探索、研究、整理、利用。首都图书馆为延长线装书的使用寿命,古籍借阅对象仅限于工作对口、具有中级以上职称或有一定工作任务的人员。近年来馆的读者,有个人研究者、出版、研究人员,尤以编写史志的人员为最多、用量最大。丰富多彩的馆藏古籍,犹如一颗宝珠长期以来吸引着中外读者和古籍研究者,首都图书馆也主动、热诚为他们提供所需服务,同时自行开发整理,这都产生了积极的社会效益。仅以馆藏古籍中的小说为例,从历史上看,早在一九一三年至一九二一年间该馆为京师通俗图书馆时期,鲁迅先生曾常来馆借阅线装小说(见《鲁迅日记》),鲁迅先生的名著《古小说钩沉》、《中国小说发展史略》中都还有对首图馆藏古本小说研究的成果。先辈研究小说者孙楷第先生于一九三二年著成的《中国通俗小说书目》曾查阅收入首都图书馆小说一十八种,谭正璧先生于一九八四年著成的《古本稀见小说汇考》收入馆藏小说二十八种。以上诸著作已成为小说研究者的必备工具书,学术影响很高,被视为必要的案头工具书。沿至现在仍有不少国内外的专家、学者及文学研究者来馆查阅小说,核对版本。如美国普林斯顿大学东方图书馆教授浦安迪曾来访借阅《三国志》、《红楼梦》评点本。为南开大学古籍研究所编辑出版《清人文集序跋选》提供有关资料,为“金瓶梅学术研究会”提供版本研究的资料;为一些**制片厂拍故事片、记录片提供有关古籍及服饰、道具的资料。

国内一些出版社也来查阅小说,选用较好版本,整理出版新书。如中华书局根据国务院古籍整理领导小组规划,编辑影印出版《古本小说丛刊》,其中选用《善恶图全传》、《鬼谷四友志》两种书;上海古籍出版社影印出版《古本小说集成》,选用过《鬼神传》、《离合剑》、《跨天虹》、《警富新书》、《红楼幻梦》等十一种书;人民文学出版社也曾用馆藏书为底本,影印再版了《品花宝鉴》、《醒世姻缘传》;北京出版社选底本,影印出版了《古今小说精华》。还有北京大学出版社整理出版会评本《三国志演义》,北京燕山出版社整理出版续、再续《儿女英雄传》,浙江古籍出版社整理出版《李渔全集》,光明日报出版社出版《笠翁传奇十种》等都选用了首都图书馆馆藏为影印底本。以上足见首都图书馆藏古籍的价值。

其他方面,如有不少医学研究单位来馆查阅医书;全国各县县志编写委员会纷纷来馆查阅方志。

首都图书馆所藏古籍有着丰富的内容,作为祖国的文化遗产,知识的宝库,正在被深入发掘利用,服务于社会。

十一、文献整理

为更好、更便利地利用馆藏,多年来首都图书馆一直坚持自行整理古籍编制书目索引、解答咨询,与有关单位协作编写辞书,以揭示馆藏。如编辑清代大型文集《全唐文篇目续索引》(将由中华书局出版)、《馆藏中国小说书目提要》(“五四”以前部分);参加《北京百科书·社会科学卷》、《清代禁书汇览》的词条编写。图书馆工作人员编辑了多种藏书目录,有:《首都图书馆馆藏中国小说书目初编(五四以前部分)》、《馆藏北京金石拓片目录》(一九五九年)、《馆藏中国医药书目》(一九五七年)、《馆藏中国文学古籍参考目录》(一九五五年)、《馆藏中国戏曲书刊目录(初稿)》(一九五九年九月编),最近又编写有《馆藏小说书目提要》。还提供底本,由有关出版社整理影印了《明清抄本孤本戏曲丛刊》、《古本小说版画图录》、《越城周氏支谱》、《劫灰录》、《圣谕像解》、《圣庙祀典图考》、《唐诗选画本》、《阴骘文图证》、《古本小说四大名著版画全编》、《古本戏曲十大名著版画全编》、《鲁迅墨宝真迹》、《初拓墨池堂法帖》、《抱冲斋石刻》、《南巡盛典》、《西巡盛典》、《万寿盛典》、《太学文献大成》等古籍。

在华族的千千万万个姓氏当中,不少姓氏是源自同一个祖宗,在漫长的历史长河里,由于逃亡、迁徙、避难以及其它原因,同一个祖宗的后人分别拥有不同的姓氏。如区、欧、欧阳都是春秋时代那位“卧薪尝胆”的越王勾践的后人。 在区、欧、欧阳三姓当中,欧氏和欧阳氏是老大,很早就出现这两个姓氏,区氏是在汉朝才出现的,因此,区氏族人谦称是小区,称“欧”氏为大欧。 根据《姓氏考略》记载:“越王无疆之次子封于乌程欧余山之阳,后有欧氏、欧阳氏、欧侯氏,望出平阳。” 由此可见欧氏和欧阳氏都是越王无疆的第二房子孙,而越王无疆则是2400多年前越王勾践的七世孙。如果追溯上去,欧氏和欧阳氏的历史不只2400多年,还可以追溯到夏朝。越王勾践的祖先出自姬姓,公元前(距今4072年)即位的夏少康的庶子封于会稽,到了越王无疆,被楚所灭,封于乌程欧余山之阳,为欧阳亭侯,他的子孙因而姓“欧”或“欧阳”。 至于“区”姓始于何时,源自哪一位祖先?根据广东新会《区渭泉祖家谱》记载,夏少康封少子无余于会稽,伺奉大禹的宗祠,因为夏禹埋葬在这里,食粟于欧山,因而以“欧”为姓。 到了汉朝,欧氏族人欧安是一位富商,他乐善好施,深得人们尊敬,汉景帝很赏识他的为人。有一天,汉景帝对他说:“卿才德兼备,何欠之有,应去欠为区。” 在封建时代,皇帝赐

秦腔是昆剧他太爷

给大家讲个笑话,有一次爷爷带着孙子去西安大剧院看戏,主持人出来报幕:众所周知啊,我们秦腔有两千年的历史……主持人第二次出来报幕:众所...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