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一篇论文,题目是纪录片的存在理由及其价值,不要是网上随便复制粘贴的,要有些思想深度。

栏目:资讯发布:2023-09-22浏览:5收藏

求一篇论文,题目是纪录片的存在理由及其价值,不要是网上随便复制粘贴的,要有些思想深度。,第1张

浅析文献纪录片的价值性及其体现方式

底层平民生存状态的艺术呈现——贾樟柯**作品研究

摘要:文献纪录片作为一种体现文化价值传承历史文化的重要

表现手段,由于其制作手段和取材的陈旧,使得很多及其具有历史文

献价值的纪录片并没有被观众接受。文献纪录片如果想走近电视主流

群体,就必须在受众观赏的融合性上多下功夫,探讨出更加贴切现在

社会的表达手段。

关键词:文献纪录片;受众观赏;表达手段

纪录片作为一种文化标识逐渐成为一种影像语言性的文化产

品,这其中包括对自然生态、地域文化、社会事件、民族特色等

多方面的纪录,而文献纪录片则是这其中最严谨最能反应历史性

的一种纪录片,也因其对文献史料要求的真实性谨慎性,使得大

部分文献纪录片的叙述方式看起来死板而教条,在观众的接受过

程中,这种死板教条的印象有时甚至让降低了观众对于文献纪录

片的兴趣,从而降低了史料价值的珍贵性。

文献纪录片作为一种从**纪录片过渡到电视纪录片,又

逐渐分离出的一种纪录片类型,文献纪录片不仅传承了纪录的作

用,更重要的是展现了珍贵文献的价值性,所以传统意义上的文

献纪录片都是现有影像资料、文本资料、当事人口述等方式对事

件进行全方位的纪录、演绎和剖析,从而达到纪录历史、反应历

史、还原历史的目的。

所有纪录片都具有文献价值,但并不是所有纪录片都是文

献纪录片——文献纪录片必须有文献,即影像、、档案等资

料,而不是泛泛的文献价值。文献纪录片是在大量占有文献资料

的基础上制作完成的,文献价值是其最基本的价值。法国《**

辞典》这样定义纪录片:“具有文献资料性质的、以文献资料为

基础制作的影片。”这种广义的文献纪录片概念赋予了所有纪录

影像以文献价值。

中国承袭了苏联的纪录片观念,习惯上将“汇编性”纪录

片称为“文献片”,即利用以往拍摄的具有文献价值的影像资料

辅以新近拍摄的素材进行再创作性编辑。这种狭义的“文献纪录

片”历来为中国纪录片创作所重视。

以上两种定义或过于宽泛,以至于忽略了文献纪录片的特

质;或过于狭窄,不能全面涵盖当今文献纪录片发展的新态势,

因此有必要从新的角度进行理解。一方面,随着历史的发展,纪

录片已逐渐包罗各种题材样式,构成了以“非虚构”为根本属性

的影像集合,是与故事片并列的片种;另一方面,文献纪录片不

再局限于对历史资料的简单汇编,口述、扮演、情景重现、动画

等手段都可以表现具有文献价值的内容。而这种文献的组合是

“作者的主观意图要靠调动材料自身的意义和组合后的含义来完

成,在对事实的描述上求细、求近,在思想和感情的抒发上,保

持客观冷静的态度,尽量隐藏作者的主观叙述。”①

虽然表现形式有所丰富,但是文献纪录片的最基本最突出的

特色还是其历史性,文献性,所以形式只能服务于类型,而所拍

摄的内容的必须绝对真实,这样才能进一步体现其历史性

与文献性,在形式有所变化的情况下,让观众没有产生虚假

的感觉,形成对历史的现实化注解和对现实的历史性纪录的有机

结合。所以文献纪录片应该是,“文献纪录片”当指那些具有重

大留存价值的、实现了对历史的现实化注解或对现实的历史性记

录的非虚构影视作品。

从社会文化角度看,文献纪录片具有珍贵的历史资料价值,

是民族和国家的影像档案。纪录片的核心价值在于“纪录”,文

献纪录片的核心要素是它的“文献性”,“文献”二字正是对纪

录片“纪录”功能最有力的注解。百年来虽然有多种理论观点、

众多学术流派和不同创作倾向,但是纪录片以“纪录”作为主要

功能这一点始终未变。无论对人类历史发展而言,还是对电视这

种传播媒介来说,文献纪录片都具有永恒的意义。

文献纪录片是民族和国家的一部历史影像档案。文献纪录

片在记录社会历史进程的同时,也不可避免地反映出主流意识形

态的特质,因此,在观看一些珍贵影像资料的同时,我们也可触

摸到社会思想趋势和时代文化思潮,其价值的凸显是“以民族的

根本利益为基础,以现代化的发展为参照,重新审视本民族的文

化,在对民族文化的反思和批判中发掘其优秀的内核和传统,在

民族文化和世界文化之间架高沟通的桥梁”②,所以说,文献纪

录片同时具有社会思想认知价值。

电视文化角度看,文献纪录片的审美价值提升了电视节目的

文化品位,从而有助于改善电视内容生产格局。文献纪录片具有

较高的品位和审美价值,具体表现在:第一,视野更开阔。文献

纪录片往往采取宏大叙事策略,从国家、民族、时代的高度把握

主题,风格上追求大气磅礴、恢宏豪迈;第二,时空开合大。历

史题材的文献纪录片作品,一般都具有大的时间和空间跨越;而

反映当代的文献纪录片,也常常注意把当下的一些价值取向放到

历史的坐标中去考量;其三,思想有深度。好的文献纪录片往往

具有思想的魅力,可以启迪智慧,让人在历史中重新认识现实。

在电视节目日趋娱乐化的今天,《大国崛起》、《新丝绸之

路》等文献纪录片的播出,一定程度上改变了观众对当今电视媒

体的认知和评价,提升了电视节目的文化品位,改变了电视被娱

乐之风裹挟的生态格局,为电视媒体自身的良性循环和未来发展

创造了良好的生态环境,重塑了电视文化的尊严。

所谓细节描写是指文学作品中对人物动作、语言、神态、

心理、外貌以及自然景观、场面气氛等细小环节或情节的描写。

细节描写在刻画人物性格、丰满人物形象、连接故事情节、丰富

作品内涵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而纪录片通常最终都是要求达到

对人的刻画,即也应当注意细节对人,对周围环境的刻画描写。

生动的细节描写,有助于折射广阔的生活画面,表现深刻的社会

主题。“不管是哪一类纪录片,他的成功与否最后都取决于对细

节的拥有量和对细节的处理”③,文献纪录片是一种精神产品,

又是综合艺术的结晶,与**、戏剧、小说一样,同属文艺作品

的范畴,要遵循文艺创作的基本规律。但是,它又不同于文艺作

品,要遵循纪录片创作的特殊规律。一部优秀的电视纪录片,离

不开借鉴和利用文艺创作的一些基本手段,细节描写就是电视纪

录片创作中必不可少的重要的艺术表现手法。

中国近20年的文献纪录片题材从政治宣传走向历史人物、

历史事件,从宏大叙事、空洞说教走向个人视角、细节叙事无疑

是一个巨大进步,不断在各种历史记录当中寻找被记录对象的细

节,重视对文献的挖掘,从那些从来没有面世过的资料里找寻和

收集,形成一种“揭秘”的效果。观众在被那些从未知晓的信息

所吸引的时候,不自觉地就接受了渗透于其中的观念。并对这些

细节加以整理,表现,这既是纪录观念的变化,也是技术的改

进。

中国大部分的文献纪录片选材近似,或聚焦重大题材,揭秘

历史真相,或呈现领袖人物的心路历程,普通百姓在时代变迁中

的生存状态,或通过对历史的全盘审视,解读今天的社会。但不

同的是西方文献纪录片从1980年以后发生了重大变化,即政府或

主流意识形态集团出资拍摄的宣传片大量缩减,以历史人物、历

史事件为主的商业片成为主流,突出故事性与市场价值;同时坚

持主流价值观。中国文献纪录片先前单一关注政治领域而忽视文

化领域是明显的。我们从过去一系列的片子中可以看出记录的重

心放在无产阶级领袖这一群体身上,而对文化精英缺乏关注。

中国拥有悠久的文化历史,名垂千古的历史人物,不计其数

浅析文献纪录片的价值性及其体现方式

张洁琼 (南京艺术学院影视学院 江苏南京 210046)

影视与传媒

大 众 文 艺

174

摘要:在电视节目泛滥的今天,综艺娱乐类节目几乎成了大哥

大,占据了绝大部分的收视市场,在这样的大背景下,观众更需要看

到一些新的节目形式和新鲜血液的出现。

2011年1月,湖南卫视重力推出解读姓氏文化的电视节目《非常

靠谱》,节目形式新颖,风格幽默娱乐,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

注。但是作为一档新生的节目,《非常靠谱》也尚有许多需要改进的

地方。

本文主要分析讨论《非常靠谱》独具一格的特点以及急需改进

的缺陷,为其未来的发展方向提供一些建议和意见。

关键词:非常靠谱;电视节目;文化;娱乐

2011年伊始,综艺大台湖南卫视就发布声明,表示今年湖南

卫视将有几档新的节目出现在观众的视野中,并强调今年湖南卫

视的主题将不再是单纯的娱乐。在其热力推出的《非常靠谱》、

《好奇大调查》、《给力星期天》、《喜剧之王》这几档节目

中,以解读姓氏文化为节目内容的《非常靠谱》节目受到了广泛

的关注。

一、《非常靠谱》节目介绍

《非常靠谱》于2011年1月3日开播,由湖南卫视资深主持人

汪涵挑大梁,每期节目中都会请到几位对姓氏文化颇有研究的专

家学者到场组成“摆谱团”,对每一姓氏背后的故事展开挖掘,

每期到场的观众中有80%都是那一期姓氏的同族。迄今为止,一

共做过7期节目,分别是刘姓专场、姜姓专场、欧姓专场、许姓

专场、伍姓专场以及开春特别企划节目和十二生肖姓氏专场。

《非常靠谱》旨在解读中华民族的姓氏文化,以姓氏为包

装,晒百家姓里的人杰、绝活、故事等,晒祖宗、晒历史、晒文

化,让观众在了解这些姓氏历史的同时找到共鸣,为自己的姓氏

而骄傲。

该节目制作人徐晴表示:当下电视荧屏上的文化类节目大多

与解读历史有关,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家族、姓氏解读还属冷门。

电视观众看解读历史的文化类节目只能倾听、借鉴;但《非常靠

谱》可以参与。

2011年2月28日做完十二生肖姓氏专场后,《非常靠谱》一

直处于停播状态,5月10日湖南卫视发表声明,《非常靠谱》将

于5月16日正式回归。

二、《非常靠谱》如何“靠谱”

从契合当今社会对中国文化的传承与发扬这一点上来说,

《非常靠谱》的出现无疑是非常有价值的。中国人历来讲究认祖

归宗,血脉相承,而姓氏作为中华民族独特的文化现象,通常成

为了血缘之间隐形的纽带。另外,《非常靠谱》节目名称中这个

“谱”字指的是家谱、族谱。家谱和族谱也是中国文化特有的符

号,其承载的意义非同一般。

另一方面,从节目形式本身来说,也有许多的创新之处。

1文化性和娱乐性的结合

当今社会是一个浮躁的多元化社会,传统文化式微、流行

文化喧嚣。《百家姓》、《三字经》、《论语》、《道德经》、

《庄子》这些国学中的经典固然大家耳熟能详,但是真正能阅读

并理解的人是越来越少。反之,流行元素却铺天盖地,这是一个

把文化弄丢了的时代。

纵观各个电视台的节目,关于中国文化方面的节目实在是太

少了,还不及娱乐节目的一半,能去收看这些文化类节目的观众

更是屈指可数。《百家讲坛》应该算是为数不多的比较成功过的

案例之一。但是《百家讲坛》作为一档高端的文化历史节目,最

开始的时候也是走的高端路线,请来一些学者专家做讲座,收视

率甚微;直至出现了刘心武、易中天、纪连海等等这些人之后,

《百家讲坛》才随之火了起来。火的理由很简单,因为这些人会

讲历史会讲故事,娓娓道来,十分传神。

从《百家讲坛》的案例可以看出,板起一副面孔以一副老

学究的姿态来讲历史讲文化已经过时了,人们需要了解历史,但

是不代表历史就是枯燥的说教,换一种轻松的方式讲述效果会更

好。

《非常靠谱》就非常注意文化性和娱乐性的融合。主持人汪

涵和摆谱团的专家们在讲述姓氏文化的历史时经常会调侃,也会

通过一些flash的小短片对姓氏历史上的名人做简短的介绍,增

进了与观众之间的距离,寓教于乐,让观众在一种轻松的氛围中

学到了更多的知识,比单纯的讲述更能加深观众的印象。

2主持人与摆谱团的智慧

《非常靠谱》还在策划的时候,汪涵就直谏台长,要求做该

节目的主持人,甚至连该节目的名称都出自于汪涵的创意。汪涵

自己说,台上的他幽默搞笑,私底下的他却是个非常安静的人,

平时喜欢看书、研究古玩,非常热爱中国的历史和文化。

可以说,《非常靠谱》这一档节目就是为汪涵量身定做的,

也是他从娱乐节目向高端文化节目华丽转身的转折点。因此,在

最初汪涵主持这档节目的消息传出时,他就成了大家共同关注的

焦点。观众都在猜测,那个在《天天向上》中搞笑的他能控制好

这样文化类的节目吗?而节目播出之后,汪涵凭借自己的实力给

观众交了一份满意的答卷。节目中的他幽默而不失睿智,搞笑而

不失深沉,正是他身上散发的这种魅力,使得整个节目既有文化

气息又通俗易懂。

该节目的另外一大亮点就是由对姓氏文化颇有研究的学者

《非常靠谱》是否靠谱

崔 瑜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广播电视艺术学研究生 江苏南京 210000)

的历史事件。中华民族经历过无数文明的变迁与过度,中国人民

在数千年中经历了无数的伤痛但是依然挺立不倒,这些都是中华

文明的文化给了我们巨大的力量,这样生命中的闪光点,不仅是

可以指导中国人前进的明灯,也是吸引外国友人了解中华民族的

地方。到现在为止,我们在很多历史题材的挖掘和呈现上都有所

欠缺。

中国文献纪录片近年来在艺术表现上实现了大面积突破,突

出体现在手法多元,如真实再现、电脑动画等,叙事上开始追求

故事化、悬念感,剪辑上注意蒙太奇效果。但是,就整体而言,

**语言陈旧依然是纪录片的一个普遍现象,其理论依据是纪录

片的真实性依托于纪实手法。,情景再现的表现手法符合纪录片

创作的语言系统,并不违背纪录片的本质特征,与传统纪录片比

较,有无可比拟的优越性,符合时下纪录片创作手法多元化的时

代特征。情景再现是符合现阶段纪录片创作特点的一种有效的手

法之一。然而,人类历史是不断向前迈进的过程,不同阶段的社

会环境、文化环境需要不同的创作理念、创作手法与之相适应,

尽管现阶段它体现出的优越性令众多题材的纪录片增色生辉,然

而它只是符合这个时期的创作热潮,如果想获得持久的生命力,

则必须在不违背纪录片本质的前提下,将其丰富、发展、完善。

注释:

①时间《简论汇编性纪录片(文献纪录片)的创作》《中国广播电

视学刊》1997年第11期

②金元浦谭浩哲陆学明《中国文化概论》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9年出版第705-706页

③ 陈汉元《纪录片的类别》《电视研究》1998年04期

影视与传媒

三国时期蜀国五虎将之一的马超被曹操以离间计打败后,辗转投奔刘备,他的家族遭到曹操诛杀,但历经一千八百年后,马超的后裔在亚美尼亚被意外发现。

北京环球时报记者经朋友介绍,在亚美尼亚见到当地人苏里.马米科尼扬。苏里说,「我姓马,我的先祖来自中国。」亚美尼亚所有姓马米科尼扬的人都知道祖先是中国人。

报导说,仔细端详苏里的五官和头发,似乎长得很像中国人。

根据亚美尼亚古代历史学家莫夫谢斯.霍列纳齐所着「亚美尼亚史」记载,马米科尼扬家族的始祖名为马抗,公元三世纪从中国迁徙而来。

马抗自称父亲是中国一位国王,名叫阿尔博克,他因罪而出走波斯。当时为了追杀马抗,中国皇帝曾派特使来到波斯,并扬言如果不交出马抗,就发动战争。

当时波斯萨珊王朝的君主阿尔达希尔一世不想交出马抗,也不想得罪中国,就让马抗投奔属国亚美尼亚。亚美尼亚国王特尔达特二世收留马抗。后来,马抗因战功获得亚美尼亚国王欢心。于是,国王按亚美尼亚姓氏习惯,赐马抗姓马米科尼扬。

中国历史学家苏仲翔的论文分析,马抗来到亚美尼亚时间相当于中国三国时代,是在马超家族被诛后,时间相当。如果参照他的姓氏、全家被诛和被中国皇帝追缉等情况,马抗为马超后代的可能性非常大。

另外,据史书记载,马超家族带有羌胡血统,与西边各国关系良好。

专家认为,马超统率的部队「不尚弓弩」,擅长使用西式的长标枪等武器,行军作战采用西式密集军阵,马超也穿类似当时西方国家的铠甲。

专家说,上述情况显示,马超家族和中西亚地区有着密切联系。马超之子为逃避追杀,选择到中西亚避难合乎逻辑。

分类:  草堂话谱

潘光旦撰序的《王氏宗谱》

潘光旦先生是我国现代家谱学的创立者之一。他书房里那一副很有名的对联“寻自身快乐,光他姓门楣”,我拿来当作了座右铭。潘先生出梁启超门下,学贯中西,率先对家谱学史予以梳理,并从家谱与宗法的关系、家谱的效用、家谱方法论三个方面提出了新的家谱学理论。读他的文字总有一种睿智让我惊喜,总有一种哲理让我叹服。有时候看到不谋而合的地方,还会有一种荣幸——原来潘先生也是这样想的。

在旧书店里看到这部多达四十册的修于民国三十六年的三槐堂木活字本黄冈《王氏宗谱》首册前面的序言时,就觉得有一种与众不同的感觉。序为手书上版,应是油印,且为现代白话文。看多了木活字本的旧家谱,看油印本就会耳目一新,这毫不稀奇,但旧家谱中白话文且分段并标点的序言并不多见。翻到后面,落款为“民国三十六年五月二日国立清华大学社会学系主任兼图书馆馆长潘光旦敬撰”,那份惊喜就无法形容了。

王氏为湖北黄冈望族,始祖贞一,字坚珉,源自太仓,至宋迁江西饶州府,明洪武初茂材,历任黄郡司马,治绩丕著,大协民心,遂占籍黄冈,后裔散居黄冈各处,尤以赤山潭为大宗。这个家族仅从入清后的十世算起,在谱中《科名录》记载进士就有一十四人。入民国后,毕业于黄浦军官学校、北海警官学校、保定军官学校、江西将校讲习所、中央陆军军官学校武汉分校、湖北官佐子弟学校、湖北警官学校、第四集团军随营军官学校、东三省讲武厅、中央军校、中央陆军军官学校陆军大学及各大学者更是指不胜屈。如请潘光旦先生作序的子寿,名康,就毕业国立西南联立大学,其时为北平清华大学研究所研究员。潘先生在序中说:“清华研究所同学王君子寿,最近谈起他的父亲,觉民先生,主持族中修谱事将近告成,要我写一篇序文,正式的序文我不便写,因为谱稿远在黄冈,我无法看到,没有依据,子寿所交阅的以前若干次修谱时几篇序文以及子寿所转述的一些话是不够作依据的,不得已,与子寿商量,写了一篇关于家谱的意义的文稿,作为代序”。

潘先生的这一篇《家谱还有什么意义?——湖北黄冈王氏家谱代序》的论文,后来收录于《潘光旦文集·第十卷》。他在序中提出了家谱的七个意义:

一、尊祖;

二、敬宗;

三、收族或联族;

四、婚姻严姓氏之防;

五、选择官员;

六、爱重门第;

七、选择婚姻。

然后逐一分折,认为不合时宜者大可放弃或改进。在第三条“收族或联族”,他说“收族的意义,与尊祖一样,也还是值得保留的,……应有一个限制,即亦应以真有血缘关系以至于确有实际的团体生活关系者为度。前此大姓人家喜欢编制所谓《通谱》的,凡属同姓的派系,照单全收,不特不问是否同出一源,且不问是否属于传统的所谓汉族,于是,即就王氏而论,其间于姬姓之王而外,更有赐姓之王、易姓之王、虏姓之王,甚至于连带有王字的复姓,如王官、王孙之类也一并网罗在内。为了实践收族的至意,作此种努力的人,可以说是其志可嘉,其心可谅,而其愚妄为不可及了”。想起前些天与上林兄在金华参加“寻根文化研讨会”,就餐时坐在我旁边的正好是“中华王氏文化研究中心”的理事长王听兰先生,他们正在编绘《中华王氏统宗世系图》和编撰《中华王氏大通谱》,他们的“中华王氏文化研究中心的会员已经复盖全国23个省(市),形成了一个有效的团队”。听说我手上有不少王氏家谱,说以后一定要跟我联系。对王先生这样执着的热心人,我一直是敬重的,我在答应他的同时,提出了“姓氏的来源各异,你们是怎么来分辩各支的派系的”这样的问题,后来不知谁转迁了话题,没有再讨论下去。我想,王听兰先生们也许就是潘先生所说“其志可嘉”的那些人,他们的努力,与潘先生所说的那些前辈们似乎一脉相承。

潘先生又说:“四种比较新鲜的意义或功用值得分别提出:一是培植所谓谨始怀来的优生意识;二是增进个人对于一己品性的认识;三是帮助人类遗传的研究;四是在史学中多确立一个专精的部门。”并设计了如何实施的方案,但自己也承认:“上文所论的种种意义,一时当然还说不上,事实上,在流行的家牒里,无论中外,能兼筹并顾到这许多意义的怕是一种都找不到”。所以,潘先生又寄望:“我更相信,将来的家谱,包括黄冈王氏,下一次的续修本在内,一定可以把上文所论的若干意义逐渐的表达出来”。

恐怕要让潘先生失望的是,到目前为止,能接近以前旧家谱质量的新修家谱也难得一见,更不要遑论新修谱能超过或有所改进了。

潘先生在后面又提到了在黄冈的其它王氏,他说:“黄冈王氏不止一族,其中著称的派系不一而足,从《明史》、《黄州府志》和《黄冈县志》所可考见者,有明嘉、万间户部尚书王廷瞻之系……”,巧的是,记载王廷瞻世系的黄冈《王氏宗谱》我也藏一部,与王子寿家族的王氏同时成谱,也是民国三十六年的修本,共五十册,为孝友堂木活字本,这个家族当地称为“赤膊龙王氏”,也是元末自江西饶州府迁来。

潘先生的这一篇《家谱还有什么意义?——湖北黄冈王氏家谱代序》论文,学者、专家看过的怕是不少,但又有几位看到过这篇序原出处的黄冈《王氏宗谱》呢?潘先生的序多达四千余言,序虽不必因谱而传,但家谱因序言而成名谱,却也是事实。

分享:

罗贯中(约1330-约1400),汉族,山东东原人(今山东东平县)名本,字贯中,号湖海散人。他是元末明初著名小说家、戏曲家,是中国章回小说的鼻祖。 罗贯中的一生著作颇丰,主要作品有:剧本《赵太祖龙虎风云会》、《忠正孝子连环谏》、《三平章死哭蜚虎子》;小说《隋唐两朝志传》、《残唐五代史演义》、《三遂平妖传》、《粉妆楼》、代表作《三国演义》等。其故里有多种说法,山东东平罗庄、山西太原、清徐、祁县、福建建阳。目前尚无确切最终定论。其墓地也有山西清徐、福建建阳等处,另有祠堂、纪念馆等。

从罗贯中的作品在不同地点发现来分析,他曾走过许多地方,在各地留有足迹,从而造成对他籍贯有多种说法的原因之一。是一致的。当时,贾仲明提出“太原人”,太原范围很大,是那洲、那县人,贾仲明没有提出。但是从罗氏最集中的河湾村所发现的家谱,神纸、护梁签、墓穴、砚台、牌匾等,六大实证。可以说明罗贯中直属当时归太原管辖的祁县。沉睡了六百年的罗贯中籍贯之谜终于告白于天下。罗贯中这位伟大的文学家在九泉之下可以安息长眠了。[5]《新五代史·四夷附录·黑水》。 [6]《新五代史·一行传·石昂》。 [7]《新五代史·汉臣传·刘铢》。 [8]《新五代史·杂传·常思》。 [9]《新五代史·职方考》。 [10]《辞海·地理分册(历史地理)》,上海辞书出版社,1982年。 [11][14]《中国历史地图集》,中华地图学社,1975年。 [12]《山西通志·沿革谱》,中华书局,1990年。 [13]《山西通志·疆域图》,中华书局,1990年。 [16]《汉书·货殖传》。 [17]《晋书·列传第二十七》。 [18]《新晋书·列传第十七》。 [19]《旧唐书·列传第六》。 [20]《北史·列传第八》。 [21]《山西通志·录六之四·仕实录四》,中华书局,1990年。 [24]杨立仁:《是谁在罗贯中研究中作伪--同孟繁仁先生商榷》。 [25][27]吴孙权:《也谈简化字的出现年代》,《光明日报》1997年9月16日第5版。 [26][28][29]何九盈等:《中国汉字文化大观》,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年。 [30]王小梅:(老蔓缠松饱霜雪 瘦蛟出海拿虚空--读〈陆游自书诗〉卷》,《文物天地》2000年第4期。 [31][32]河南省文物研究所等:《千唐志斋》。 [34]孟繁仁等:《罗贯中故乡纪行》,《太原日报》1991年8月28日第3版。 [35]苏双碧:《和胡绳交往二三事》,《光明日报》2000年11月24日第4版。

浅谈西方马克思主义特征论文

 在个人成长的多个环节中,许多人都写过论文吧,论文是指进行各个学术领域的研究和描述学术研究成果的文章。你写论文时总是无从下笔?以下是我为大家整理的浅谈西方马克思主义特征论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浅谈西方马克思主义特征论文 篇1

 论文摘要: 西方马克思主义是20世纪二三十年代初在西方兴起的一股思潮。他们从资本主义社会的现实出发,对资本主义所面临的问题以及马克思主义理论、无产阶级运动的出路等问题进行了批判和探讨。本文试从整体上来分析西方马克思主义,并从六个方面概述了西方马克思主义的特征。以便于吸收和利用其合理的成分,更好地继承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理论。

 论文关键词: 西方马克思主义 多样性 批判性 现代性 开放性

 西方马克思主义是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初兴起并在国际上颇有影响的一股哲学思潮。它以时代的变化为借口,提出并企图用西方近现代的某些哲学思想来对马克思主义进行改造,使之“完善、发展”。西方马克思主义虽然在整体上与马克思主义根本相反,但是我们也不能对它采取简单化的一概否定的态度,而应该采取批判的态度、扬弃的方法来对待西方马克思主义,从中吸取积极、有利的因素。本文试从整体上来把握西方马克思主义并从中抽取出其共同、一般的特征,作为进一步深入研究西方马克思主义的一个基本前提。

 一、学派的多样性

 这可以说是西方马克思主义的一个最鲜明的特征。西方马克思主义学派林立、理论繁多,并不能纳入一个完善统一的“公理”和通用的模式,具有令人眼花缭乱的多样性与多变性。这是一个只要对西方马克思主义稍微有所了解、接触就会感觉到的不争事实。其中有影响的如黑格尔主义的马克思主义、现象学的马克思主义、存在主义的马克思主义、法兰克福学派的马克思主义、新托马斯主义的马克思主义、结构主义的马克思主义、地理学的马克思主义、生态学的马克思主义、女性主义的马克思主义等十多个学派。而且有些大学派里面还套小学派,有不少分支。可以说,在这众多的学派中也找不到两个观点毫无分歧的哲学家。此外,各学派之间还不断相互影响甚至交叉。因此,人们要准确地说出当代西方马克思主义究竟有多少个流派可以说是十分困难的事情。

 导致同出于对马克思主义的研究而会出现这种“百家争鸣”的局面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从根本上来看,主要有两个方面的原因。一是当代科学技术、科学思想的交叉、综合以及边缘化的发展趋势在哲学思潮上的体现。由于现代西方哲学缺乏真正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因而缺乏自我更新的能力,缺乏旺盛的生命力。不得不从马克思主义中吸取营养以寻找自身的生存和发展。二是大多数西方哲学学派在其创始人生前曾风行一时,以后却如昙花一现,之后或者因为内部分化而衰落,或者与其他学派融合产生“新”的学派,或者被另一种学派所排挤、所代替。而后者接着也遭受到前者同样的短命厄运。如黑格尔主义一新黑格尔主义、托马斯主义——新托马斯主义、康德主义——新康德主义等。

 总之,它们只有不断的改变招牌、更换门庭才能维持其生存。这样产生的多样性并不是正确的全面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与错误的片面的彼此交替和对立的结果,而只是一种错误的和另一种错误的、一种片面的和另一种片面的相互对立的结果。

 众所周知,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建立在关于自然和社会的客观规律的基础上的,是正确而全面的世界观和方法论。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以来,西方哲学就炮制了一个又一个反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武器”,但他们一次又一次地失败了。这同样也形成了西方马克思主义派别表面的多样性。

 西方马克思主义多样性表明了“西方马克思主义者”是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层面以及运用不同的哲学流派来解读马克思主义,客观上有利于对马克思主义研究的进一步的深人。但是,往往容易导致一失足成千古恨的局面,其结果就是对马克思主义的修正、歪曲,最终使研究陷人死胡同。

 二、内容的两分性

 西方马克思主义思潮虽然学派林立、多样且多变,但这并不意味着内容上也杂乱无章、无规可循。综观他们的研究内容,主要涉及两个方面,一是关于科学问题;二是关于人的问题。正是这两个问题把这一思潮区分为两种类型:科学主义(或理性主义)思潮和人本主义思潮(或非理性主义)。科学主义和人本主义这两大思潮的产生,从社会历史的角度看,在西方资产阶级上升时期曾是反对封建主义、反对宗教主义的两大思想武器:用科学主义反对迷信,用人道反对神道。那时的资产阶级既重视理性、重视科学,于是提出了“知识就是力量”的名言;同时又重视人道、重视人权,于是提出了“自由、平等、博爱”的纲领。这二者是统一的。随着资产阶级巩固了自己的统治,严酷的事实表明:在资本主义制度下,科学的进步、机器的运转,并没有带来普遍的“自由、平等、博爱”;反而带来了使人异化的深刻的社会危机。同时,科技发展本身和人类社会生活本身也提出了大量需要回答的问题。因此理性主义与人道主义的分裂Et趋明显:理性主义一方面越来越来把人的问题从科学范围中排除出去,另一方面它本身也发生了变化,从抽象的思辩的理性主义转变为具体的、实证的理性主义。与此相应,它把人道主义斥之为虚伪的人道主义,而把自己标榜为一种要回答人的原始之内在本质的“新人道主义”。这样,终于在十九世纪分裂为两大思潮。

 就科学主义思潮来说,对它影响最大的是二十世纪五十年代西方发生的第三次技术革命。这次以信息技术为主导的技术革命使资本主义由电气化时代步入信息化时代。科学的大分化、大综合的结果,出现了边缘性学科、横断性学科和综合性学科这样三大类型的新兴学科。在科技迅猛发展的客观实事面前,那种主要以数理逻辑结构为工具,从横向静态地分析自然科学的逻辑结构和逻辑方法的学派逐渐暴露出不能说明科学发展规律的弱点,从而不得不让位于那种主要与科学史相结合、从纵向动态地研究科学发展规律的学派。从逻辑实证主义到批判理性主义再到历史主义和新历史主义,正是表明了这种由横向到纵向、由静态到动态分析的趋势。

 就人本主义思潮来说,对它影响最大的则是二战结束以后,特别是五十年代以来,西方的社会历史现实。西方社会在这半个世纪中经历了战后恢复、相对繁荣、停滞危机、滞胀复兴等几个阶段。在这个过程中,一方面是科技物质生产高度发展,物质生活水平得到前所未有的提高;另一方面反映了资本主义基本矛盾下的各种社会危机,特别是经济危机从酝酿到爆发、从潜伏到表面化;社会道德风尚日益败坏、精神文化日趋坠落、垄断资产阶级和统治集团对人民群众的统治也随之加紧。这些矛盾的积累,终于在六十年代后期导致了一场震撼西方社会的新左派运动。

 我们必须看到,人本主义哲学思潮把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说成仿佛是科技进步和物质生产提高所带来的社会压制与人的本性之间的矛盾,而不是生产力与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矛盾,这当然是极为荒谬的。不过,它提出了如何处理好科技与人的关系的这一值得关注的问题。

 三、现代性

 大部分西方马克思主义理论家都以使马克思主义“现代化”作为自己的历史使命。他们在“回到(青年)马克思”的口号下,要求“重新发现马克思”,通过马克思本人的著作,特别是早期的著作来“革新”或“重建”马克思,使马克思主义“现代化”。一方面,他们认为,当代资本主义较之于马克思本人所处的自由资本主义时代已发生了根本的变化,出现了新趋势和新特征。而马克思主义主要是一种十九世纪的社会理论,即自由资本主义的理论。它的许多原理所赖以成立的现实基础消失了,不能解答现时代提出的各问题,因而过失了,必须加以“修正、补充和发展”,以适应当代的社会现实。另一方面,“西方马克思主义者”认为,由于马克思的理论被恩格斯及其后的“正统马克思主义者”所歪曲,已变得面目全非,所以需要正本清原,恢复马克思主义的本来面目,建立一种“马克思主义的马克思主义”来与恩格斯及其后的“正统马克思主义”相对立。

 西方马克思主义致力于马克思主义的现代化可以说是不仅是合理的,而且是应该的。马克思主义是时代的产物和社会实践的结果。只有与时代同步,在分析和解决现实问题中才能获得生机与活力。在时代已经事过境迁、社会实践已经发生了很大变化的情况下,要求马克思等经典作家回答现代社会提出的各种问题,提供包治百病的灵丹妙药,绝对是错误的。真正的马克思主义者应站在时代的前列,总结、概括新的实践经验、分析解决实际的问题,以新的思想观点去继承、发展马克思主义。从这个意义上说西方马克思主义对马克思现代化所做的努力是值得赞扬和肯定的。然而令人感到遗憾也是值得我们警惕的是,西方马克思主义者在致力于马克思主义现代化的操作过程中,修正的已不是个别的结论与说法,而是抛弃了剩余价值学说和阶级斗争理论等,对此,仅以现代化做为说明是没有道理的。

 四、纯学术性

 “西方马克思主义者”从纯的学术性的角度来研究马克思主义,将理论与实践相脱离,使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局限于学术研究的圈子里。正如安德森所说的,西方马克思主义的首要的最根本的特点是它在学术结构上与政治实践相脱离。西方马克思主义的这种学院式的特征并不是一开始就是这样的。它的奠基人卢卡奇和葛兰西都是无产阶级革命实践的积极参与者,他们都力图贯彻理论与实践相统一的原则,只是到了三十年代以后,“西方马克思主义者”们才开始脱离无产阶级革命实践,将马克思主义主要当作纯学术研究的对象。这种变化最初是从法兰克福学派那里表现出来的。霍克海默在三十年代初创立批判理论时就表现出明显的脱离工人运动。法兰克福学派之后的西方马克思主义的代表人物正是沿着这一条离开无产阶级革命实践的曲折道路而前进的。

 当然西方马克思主义将理论与实践相脱离,具有学院式的纯学术性特征并不是说他们闭门造车,不关注现实,相反在他们的理论中可以看到他们所探讨的许多问题都是当代社会的紧迫问题,并且提出了一些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案。如在1968年爆发的五月风暴中,他们的理论就成为新左派的思想武器。因而这主要是相对于“西方马克思主义者”与无产阶级革命实践的关系而言的。

 五、开放性

 “西方马克思主义者”认为,马克思主义应该向各种学术思潮开放,吸收资产阶级的思想文化成果来“补充、修正或发展”自己。这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到马克思以前的哲学中寻根探源,续马克思的家谱。即利用马克思主义以前的哲学体系来对马克思主义做出新的解释,以构成自己的理论体系。如卢卡奇等人主要是利用了黑格尔的辩证法。他们认为马克思主义最精华、最能够表现其性质的是辩证法,辩证法处于马克思主义的核心地位,甚至包容着整个马克思主义理论。但马克思的辩证法并不是恩格斯及一些“传统马克思主义者”所理解的自然辩证法。而是从黑格尔哲学中继承来的最宝贵的“主体客体辩证法”。正是这种“主客体辩证法”,使马克思主义具有革命的本质,才能揭示社会发展的辨证过程,也才能指导社会走向主体和客体相统一的理想状态。二是主张吸收当代资产阶级思想文化因素,“补充”马克思主义,特别是将马克思主义与当代资产阶级哲学思潮相融合。如萨特等人认为,“传统马克思主义者”忽视了人,“把人吞没在观念里”,留下了一块人学的“空场”,而存在主义则强调了具体的现实的人。因此,为了恢复马克思主义的人道主义性质,创立了马克思主义人学,必须把存在主义“引进、补充”到马克思主义中去,萨特等人也因此而得存在主义的马克思主义之名。

 西方马克思主义大胆地吸收和利用人类社会创造的文化成果,广泛利用资产阶级思想理论来拓展马克思主义,无疑具有积极的意义。但是,马克思主义毕竟具有明确的理论性质和相对独立的完整体系,其列各种文化成果的继承和吸收,是在消化的基础上,增强自身的体质,促进自身有机体的发展、成长。而西方马克思主义者的做法,实际上更像是在拆卸、组装零部件,把一些截然相反的世界观和做法直接结合在一起,往往具有折衷主义的性质。

 六、批判性

 批判性可以说是西方马克思主义最主要的特征。“西方马克思主义者”正是运用这种“批判的精神”来看待资本主义社会及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批判的马克思主义者”只接受马克思主义对当时社会的批判及其表现出来的批判方法,宣称要恢复马克思主义的革命、批判的精神,反对将马克思主义当作一个科学的理论体系。他们认为,要发挥马克思主义的功能作用,最迫切的是必须恢复其作为社会批判理论的性质。不能像恩格斯、苏联东欧式的社会主义那样把马克思主义理解为包罗万象的总体法则和理论体系而加以遵守。而应以批判为中心任务,展开对意识形态、日常生活等社会现象领域的全面批判。

 西方马克思主义对资本主义的批判从不同的方面揭露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弊病,特别是他们深刻分析、揭露了在丰富的物质生活之中存在着人性的丧失,可以说是非常有见地、也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但是,反对将马克思主义当作一个科学的理论体系,在“革新或重建”马克思主义过程中,过分地强调批判性、而忽视了科学性,实属是对马克思主义的歪解曲释。

浅谈西方马克思主义特征论文 篇2

 作为研究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的基础拓展,这两个核心概念,不但对革命主体先天性的摒弃,而且对革命的持续发展提供了充分动力,因此提升了法国当代反叛资本主义的斗争的可能性。本文对这一哲学基础,展开了讨论。

 一、认识论断裂的意义

 不同于结构主义马克思主义和人道主义马克思主义的新发展阶段,是指强调多样性和生成性的法国马克思主义,这不但是在理论上的一种划分,而且是现实社会演进中的一种划分。在20世纪三十年代一场黑格尔思想入侵了法国马克思主义,在黑格尔思想的入侵下,尼采哲学、克尔凯郭尔和胡塞尔与海德格尔的现象学都对思想界进行不同程度的冲击,这种思想的'多样性,不仅促成了新尼采主义,同时产生了具有创造性的法国黑格尔主义,在这一进程中,暂时的呈现比较完整的法国马克思主义的当代形态。

 当代法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基础的萌芽是法国新尼采主义和法国黑格尔主义。亚历山大·科耶夫在研讨班上分别对哲学人类学和现象学进行了讨论。一方面是法国哲学中输入了人本主义;另一方面,把人阐述为“一个人的欲望总是他者欲望的欲望”的某种存在的基础,为消散主体性开辟了新道路,这个新道路就是欲望主体的生成和欲望主体的消散,这种理论归类方式把原本复杂而丰富理论变的简单化和抽象化。详细而论,阿尔都塞强烈的拒斥法国黑格尔主义思潮,所以,对法国马克思主义将关注点黑格尔转向尼采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法国马克思主义哲学转变的关键契机是阿尔都塞的认识论断裂。

 在认识论断裂的过程中,阿尔都塞的认识论断裂有两方面的意义,一种是时间上的断裂,就是指以时间上的不同阶段阐述青年马克思和老年马克思的断裂。另一种是逻辑上的认识断裂,在哲学认识论中本身就存在一定的内在断裂,所以,不管是哪方面的断裂,都预示着黑格尔思想和马克思主义思想的断裂。阿尔都塞明确地认识到:“简单的颠倒并不是断裂,不是将颠倒的事物颠倒过来,就能因位置和时间的改变而改变事物的本质和内容!”从某种程度上讲,是阿尔都塞所谓的意识形态转向科学的进步。

 阿尔都塞不仅强调马克思存在这种断裂,而且也斥责了那些企图回到黑格尔的想法的人,这种谴责带着政治宣言的色彩,逼迫其追随者另辟蹊径。这些学者都阐述了黑格尔思想,但最终却殊途同归,用其他的方式发现“认识论断裂”。

 二、和解与断裂的逻辑意义

 科耶夫为代表的那些人道主义阐释者就是伊波利特所指的“某些阐释者”,他们对黑格尔进行转变,变成以人为核心的哲学人类学。伊波利特尝试改造法国黑格尔主义,他的阐释方向是:由原来的人本主义阐释,转变为向逻各斯主义的逻辑阐释,这种转向更像是一个严谨学者对黑格尔哲学的研究。但是伊利波特努力的完成《逻辑与存在》这一著作,在此书中,他对自己的要求不仅仅是把法国黑格尔主义思想从原来对人的存在的关注转变成现在对逻辑的关注,更重要的是寻找一个能够经存在和逻辑加以和解的融合点,因此补充了黑格尔的《精神现象学》和《逻辑学》互相存在的鸿沟。在和阿尔都塞的相比之下,传统的伊利波特似乎主张非断裂,但是从实际出发,他的理论推演过程,显得过于急躁了。

 在以语言为中介的自我意识方面,伊利波特曾尝试把逻辑和存在相互连接,与此同时,在他看来,语言包含几个关键要素:第一是存在;第二是反思;第三是意义。作为语言的重要构成要素意义,它意味着在反思过程中对语言实体性要素的否定和舍弃,所以,意义的本身就是自我意识的一种存在方式,伊波利特所称的“意义的逻辑”就是指黑格尔的逻辑学,伊波利特所阐述意义的逻辑指的是和解和共在,某种普遍和特殊获得思想辩论整合的个体性,在之后德勒兹使用过它,情况却大相径庭。

 和解被归为意义层面之时,和解随之变成语言学的一个问题,意义的语言学回归还存在着危险:就是和解的终点转向断裂的起点。这个是语言的核心问题且无法回避:概念的综合就是语言,它所表达的事物是外部的客观存在和语言的存在有本质的差别。这个差别的存在会导致意义成为对抗性存在的一种表现。伊波利特用思辨逻辑来努力整合先验主义和经验主义,此种断裂却总是存在和解的思辨逻辑之中,对于伊利波特来讲,意义的逻辑就是思辨的逻辑,语言的和解中会一直会有思维和存在的断裂,这种结果使得伊波利特无法预知。直到十九世纪六十年代,德勒兹阐发一部书,名字叫作“意义的逻辑”,书中主要阐述了意义的和解所包含的内在断裂。

 三、从意义生成性内涵到事件哲学的产生

 伊利波特把意义作为思辨逻辑的主要关注点,是不可言语的阐述方式,没有直接的超验性。在黑格尔的阐述过程中意义的存在本身就存在辩证关系,一个从“有”到“无”的过程,因此,在德勒兹的思想中直接成了“生成性”并不断地寻找自己的基本内容,意义本身就存在悖论性。

 德勒兹认为事件不仅仅是理论问题,而且是一个政治实现的问题。在政治事件实现中,使“多元”的意义展现出“唯一”的存在模式,这种唯一存在的模式却不能真正的凸显出断裂的意义内涵,后者所包含的多样性和生成性不能只用一种方式来表达。因为,断裂中会一直存在意义所包含的现实政治事件和意义,所以作为意义的事件是政治事件持续爆发的内在原因,而不是真实爆发的这一政治事件,它和真实的政治事件是存在多余的空间,然而这个多余的空间往往是社会革命持续存在的主要原因,所以,法国激进左派对事件哲学乐此不疲。

 四、总结语

 本文对法国马克思主义思想哲学基础转变进行了简单的阐述,马克思批判了黑格尔的思辨哲学,这种批判让学者重新思考了哲学的问题域,而且在断裂中传承了马克思思想的革命性和马克思思想的批判性。我们在学习伟大思想家的抽象理论时,他们不但对哲学本身进行探讨,而且不忘对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的基础的研究,在这期间,所经历的哲学思想促进我们今天更好学习和面对当代法国马克思主义。

;

求一篇论文,题目是纪录片的存在理由及其价值,不要是网上随便复制粘贴的,要有些思想深度。

浅析文献纪录片的价值性及其体现方式底层平民生存状态的艺术呈现——贾樟柯**作品研究摘要:文献纪录片作为一种体现文化价值传承历史文化的...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