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墓葬的风俗习惯

栏目:资讯发布:2023-10-16浏览:4收藏

唐朝墓葬的风俗习惯,第1张

隋唐五代在以黄河流域为主的北方地区,北魏以来的墓葬制度。经隋代,至於盛唐,一脉相承。当时贵族官僚的大墓,都是采用斜坡式的墓道。包括一段很长的隧道,隧道顶部开天井,两壁设龕。

墓穴多采用砖室,土洞墓已降为低级官吏或平民所用。一般的官僚,其墓室都为单室。二品以上的大官,除主室以外,有时还设简单的前室。成王李仁墓、章怀太子墓及“号墓为陵”的懿德太子墓和永泰公主墓,则都有前後两室。

唐代帝陵除少数是“积土为陵”的以外,大多数都是“依山为陵”。唐高宗与武则天合葬的乾陵,以梁山的主峰为中心,筑平面略呈方形的内城,四面各开一门。门外置石狮,石马和石人。

南面的朱雀门是正门,入门即为献殿。自南面远处第一道门阙至内城的朱雀门,神道长达3公里,两旁列瑞禽、瑞兽、马、武将、文臣以及外国首领的石雕像,并树“述圣记”碑和“无字碑”。

扩展资料

唐代从公元618年建国,至公元907年灭亡,历时289年。共21帝20陵(高宗李治与女皇武则天合葬乾陵),除昭宗李晔( yè)的和陵和哀帝李柷(zhù )的温陵分别在河南偃师和山东菏泽外,其余18座陵墓集中分布在陕西省乾县、礼泉、泾阳、三原、蒲城、富平6县,东西绵延100余公里。

几乎与渭水汉九陵成平行一线。据宋敏求《长安志》记载,昭陵和贞陵周围一百二十里;乾陵周围八十里;泰陵周围七十六里;定、桥、建、元、崇、丰、景、光、庄、章、端、简、靖等13陵周围四十里;献陵周围二十里。清代陕西巡抚毕沅曾对18陵进行整修,树立题碑。

唐十八陵分布于渭北六县:依次为乾县的高宗和武则天乾陵、僖宗靖陵;礼泉的太宗昭陵、肃宗建陵;泾阳的宣宗贞陵、德宗崇陵;三原的高祖献陵、敬宗庄陵、武宗端陵;富平的中宗定陵、懿宗简陵、代宗元陵、文宗章陵、顺宗丰陵;蒲城的睿宗桥陵、玄宗泰陵、宪宗景陵和穆宗光陵。

唐的大陵制度沿袭汉代,是经历了魏晋南北朝的动乱岁月,将堆土为陵转变为依山为陵的产物。

唐代290年的历史中先后出现了20位帝王,除去末代两帝不在陕西安葬外,其余都葬在长安以北的塬上,地跨号称“唐十八陵”。陵区一般可以分为3个部分:陵山、陵园(内外城)、下宫和陪葬墓群。

陵山的选择必须要巍然独特、气势俊秀,站在山陵之巅向南近可以俯视整个陵园,向远可以眺望泾、渭大川。

当初,唐德宗的葬礼有日本使者参加,他跟随到了嵯峨山,看到其气势壮观,深为震撼,回国后广为传颂,后来把京都近郊一座山命名为“嵯峨山”,太子的宫邸亦称“嵯峨院”,及至太子即位便是历史上的“嵯峨天皇”。

-关中十八唐帝陵

-墓葬

一座烈士墓,四代守墓人。

八十五年前,在邵阳市洞口县花园镇李家渡(现为西中社区)的大道上,红军战士舍命救下放牛娃王康元。为了报答救命之恩,王家祖孙四代人已为红军烈士守墓近一个世纪。第一代王仁德为烈士修坟立碑传下守墓家训,第二代王康元放弃转干在家守护英灵,第三代王水洪视红军如亲人追念一生,第四代王军放弃高薪回乡长伴墓庐。

洞口县花园镇李家渡红军烈士墓。

第一代:舍命相救,世代铭记

1935年12月21日中午,红六军团在花园李家渡遭国民党飞机袭击。当时,王水洪的父亲王康元年仅12岁,放牛回家路过麦子塘时,眼看炸弹就要落在他身边,一名红军战士见状,扑上去用自己的身体将他压在身下。王康元虽然躲过了一劫,但那位战士却英勇牺牲了。

这场空袭中,有五颗炸弹在密集的红军队伍中爆炸,20多名红军战士当场牺牲,血肉横飞。敌机走后,幸存的红军战士和乡亲们目睹那惨烈的场景,痛哭流涕。为报答红军战士对儿子的救命之恩,王康元的父亲王仁德冒险叫上李明生、刘大炳等20多名贫苦农民,与红军战士一道,将牺牲战士的遗体装在临时征集的6口棺材里,安葬在王仁德家唯一的豌豆地里。

烈士长眠李家渡,红军事迹传遍十里八乡。老百姓对红军舍己救人的英雄事迹深感敬佩,但当地的地主劣绅却对红军打土豪的行动怀恨在心。次年开春,便叫嚣着要把红军的尸骨挖出来,丢到蓼水河里去。

为保护烈士尸骨,王仁德又组织农民连夜将烈士的棺木移葬到荒无人烟的长岭界,为掩人耳目仅搬了两块红石头放置在坟头作墓碑,方便偷偷祭拜。甲长、保长伙同地主劣绅,逼迫、引诱村民招出烈士尸骨所在,村民们一致保守秘密,坚称尸骨已经丢进蓼水河里,用民心保住了烈士尸骨。

“王家要世代铭记红军的恩情,不管以后时局怎样,清明节一定要先祭烈士再祭祖宗!”弥留之际,王仁德拉着儿子的手留下家训。就算在国民党强权统治的年代,王家偷偷祭拜红军烈士也从未间断。

第二代:不忘初心,守护英灵

1958年,王康元迎来了一次改变命运的机会。当年,作为土改干部的王康元因工作得力,被组织推荐到邵阳地委参加培训,有机会转干。想想家里三个嗷嗷待哺的子女,他心动了。因为家里确实很困难,可他也有顾虑,儿女都还小,如果转干后要在外工作,就难以照顾到红军烈士墓。

纠结之际,他习惯性来到烈士墓前抽袋烟,坐一坐,看到墓上又新长了杂草,便轻轻拔去。“生活苦,努力干活家里还能吃饱饭,要是我走了,这墓怕是真的荒了。”红军连长拼命救下自己的场景犹在眼前,王康元坚定了信念,毅然放弃了这次机会。

晚年,王康元分别给两个孙子取名王军与王勇,希望他们以后能成为军人,传承红军精神,英勇无畏,造福人民。每年,他还要到西中学校讲述红军舍命救下自己的故事,影响了一代又一代学生。

第三代:红军如亲人,追念一生

“父亲每次去红军烈士墓祭扫都会带着我,我从小就知道是红军救了父亲,没有红军也就没有我。”在王水洪心中,红军烈士就是如同父亲一般的亲人存在,每逢初一十五他都要到墓前上香祭拜。

1989年4月,父亲去世后的第一个清明节,王水洪带着一家人,怀着沉重的心情,首先来到烈士墓前祭拜,随后才到父亲墓前。他哭着告慰父亲,自己一定会遵守家训,世世代代将烈士墓守护好。

令王水洪欣慰的是,1997年,儿子王军如父亲所愿参军入伍,因表现突出被评为优秀士兵。退伍后,为了生计在外闯荡,只要回到家乡,第一时间就会来烈士墓前祭扫。

第四代守墓人王军带着家人清扫烈士墓。

第四代:放弃高薪,回乡守墓

“我这段时间身体越来越差,扫墓也有些吃力,但烈士墓不能没人管,你看能不能回家发展?”2013年,正在澳门工作的王军接到父亲的电话。

“红军恩情不能忘,作为家中长子,接过这支‘接力棒’是我义不容辞的责任。”为了继续守墓,王军最终放弃外地的高薪工作,选择在家乡周边务工。

“没有***和红军,就没有我们家,更没有现在的幸福日子!”现在,他做得最多的就是把红色故事以及祖辈守护红军烈士墓的家训讲给一双儿女听。每逢周末,王军15岁的儿子王亿文和7岁的女儿王小朔也会早早起床,拿起小笤帚,跟在王军后面打扫墓地,动作稚嫩却一丝不苟。

今墓在宿松西北破凉镇梅墩畈圭山。建于东汉建安十五年(公元210)。墓地约5亩,北域高约8尺,有封无表,平地起坟,以3×6×12小车纹汉代大砖砌成,墓门向东,墓周围绕以石刻栏杆,旁建木质六角“谈笑亭”。历经千年,冢塌亭倒,石栏毁灭无存。

建国前柱已遭破坏,建国后,“文革”期间,表层碑碎,仅留下衰草荒丘。六十年代,兴修水利,周瑜墓沉入黄大口水库。根据宿松《周氏宗谱》记载“故城及松圭山均有墓”,这个故城就是巢湖故城。据《元和郡县志》记载,寻阳县东四十二里有巢湖故城。这里说的“寻阳”是古寻阳,也就是黄梅西南。而寻阳县东四十二里,正好是桑落洲。又根据宋初学者 徐铉 《骑省集》中《故汝南县太君周氏夫人墓志铭并序》记载“夫人讳某,字某,庐江舒人,三国时吴将公瑾之后。公瑾葬于舒之宿松,今裔孙奉祀者百余家”。从“家”来看,可见在唐代以前,周本家族已经在此守墓。宿松周瑜墓,是正史文字里唯一记载地。另外根据《周访传》记载,访家寻阳,至访四世。据di家谱记载,周瑜和周访刚好四代人。大概很多学者认为,《周访传》并没有讲周瑜是周访的高祖,家寻阳。史书记载都只言三代人,说太多就成家谱了。我们可以从《周瑜传》里看出,“从祖景”。《周访传》“祖篡”。这也就证明史书只记载三代以内的人物关系。

今天的周瑜墓已经沉入了黄大口水库,这是一种历史遗憾。

周瑜墓曾在清代、抗战时和“文革”中先后三次遭到洗劫。

诗中描述的周瑜墓那种悲悲苍凉的景观早已不复存在。

历史上最大的一次洗劫发生在1942年秋。当时广西人、国民党桂系驻庐部队176师526团团长覃振元打着“行善”和“修墓”的幌子,借“天机不可泄露”为由,动用全团兵力,赶走周瑜墓四周的老百姓,三步一岗,五步一哨,戒备森严,实行全封锁式“修墓”,前后整整折腾半个多月,连地方的官员也不准进出。

扩展资料:

建设沿革:

明正统七年(公元1442),提学御史彭勖令知县黄金兰重加修葺,并立“吴名将周公瑾之墓”碑碣。清咸丰年间,墓址又遭破坏。

民国31年,国民党桂系驻庐部队一七六师五二六团团长覃振元掘墓,后又重新修建,筑墓成台,改圆形墓为凸型墓,分三层台阶,正方体,圆顶。底台阶边长10米,墓高约5米,墓四角配以4头石狮,墓正面竖立“吴名将周公瑾之墓”石碑,碑面两侧刻有对联,文曰:“君臣骨肉江东水;儿女英雄皖北坟。”

二层台阶竖立国民党驻军团长覃振元、江防司令孙福安、县长谢殿栋3块石刻碑记。墓前两旁竖立一对高大的长方形砖柱,上书对联:“赤壁展鸿图,三十功名公已勋垂宇宙;佳城封马鬣,两千年后我来树此风声。”

今墓在宿松西北破凉镇梅墩畈圭山。建于东汉建安十五年(公元210)。历经千年,冢塌亭倒,石栏毁灭无存。建国前柱已遭破坏。建国后,“文革”期间,表层碑碎,仅留下衰草荒丘。

六十年代,兴修水利,周瑜墓沉入黄大口水库。根据宿松《周氏宗谱》记载“故城及松圭山均有墓”,这个故城就是巢湖故城。

据《元和郡县志》记载,寻阳县东四十二里有巢湖故城。这里说的“寻阳”是古寻阳,也就是黄梅西南。而寻阳县东四十二里,正好是桑落洲。又根据宋初学者 徐铉 《骑省集》中《故汝南县太君周氏夫人墓志铭并序》记载“夫人讳某,字某,庐江舒人,三国时吴将公瑾之后。

公瑾葬于舒之宿松,今裔孙奉祀者百余家”。从“家”来看,可见在唐代以前,周本家族已经在此守墓。宿松周瑜墓,是正史文字里唯一记载地。另外根据《周访传》记载,访家寻阳,至访四世。

据家谱记载,周瑜和周访刚好四代人。大概很多学者认为,《周访传》并没有讲周瑜是周访的高祖,家寻阳。史书记载都只言三代人,说太多就成家谱了。

我们可以从《周瑜传》里看出,“从祖景”。《周访传》“祖篡”。这也就证明史书只记载三代以内的人物关系。今天的周瑜墓已经沉入了黄大口水库,这是一种历史遗憾。

参考资料:

-周瑜墓

古代帝王陵前都放有石像生。如沈阳北陵,在正红门前的甬道两旁就立有十二对相互対衬的石像,分为子、麒麟、獬豸(xièzhì)、骆驼、马、象六种,件件都是巧夺天工的艺术品。

石像生是帝王陵墓前安设的石人、石兽统称石像生,又称“翁仲”。是皇权仪卫的缩影。在明代,凡是举行大典的时候,除文武百官及军事仪仗排列两侧,还将人工驯养的狮子、大象等动物装在笼里,放在御道两旁,以壮皇威。皇帝死后,需要相同的排场,所以就在陵前设置了石像生。

作用:

石像生也是皇权仪卫的缩影。明时,凡是举行大典的时候,除文武百官及军事仪仗排列两侧,还将人工驯养的狮子、大象等动物装在笼里,放在御道两旁,以壮皇威。皇帝死后,需要相同的排场,所以就在陵前设置了石像生。

泰陵因风水地形关系,原设计中没有设立石像生一项。后来因为与典制不合,采取了向南展拓大红门和北向移建龙凤门等措施,才在大碑楼与龙凤门之间安设了石像生,分列神道两旁。它们是石狮、石象、石马、石雕文臣与武将各一对。

石像生作为陵寝建筑这一大规模的纪念性建筑组群的一部分。其配置并无定制。修建泰陵时,因为风水的原因而未设置。直到乾隆十三年 (1748),乾隆皇帝为了表示孝心,不顾大臣的反对,强行建置了五对石像 生其间引起了他与臣工抵牾的波折。

以上内容参考-石像生

袁崇焕的陵墓位于北京市东城区东花市斜街,守陵人的姓氏为余氏。

袁崇焕陵墓是为纪念明末清初抗清将领袁崇焕所修建的陵墓,包括墓碑、祠堂和庙宇等一系列纪念建筑,袁崇焕死后,佘氏义仆为其收敛骸骨,葬于北京广渠门内广东义园,并从此世代为其守墓,曾多次遭到损毁,现已被作为重点文物被保护。

袁崇焕,字元素,籍贯广东东莞石碣,明朝末年蓟辽督师,万历四十七年中进士,后通过自荐的方式在辽东边关任职,得到孙承宗的器重镇守宁远,在抗击清军的战争中先后取得宁远大捷、宁锦大捷,但因为不得魏忠贤欢心辞官回乡,明思宗朱由检即位后袁崇焕得以重新启用,但最终被朱由检以通敌叛国罪处以凌迟。

唐朝墓葬的风俗习惯

隋唐五代在以黄河流域为主的北方地区,北魏以来的墓葬制度。经隋代,至於盛唐,一脉相承。当时贵族官僚的大墓,都是采用斜坡式的墓道。包括...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