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南沙有什么景点?

栏目:资讯发布:2023-10-16浏览:2收藏

广州南沙有什么景点?,第1张

  百万葵园,天后宫,十三涌,蒲洲公园, 南沙湿地公园

  都隔得挺远,南沙很大的,而且交通很不方便建议跟团去自驾的看看地图

  http://mapsmipangcom/place-map-6899

  天后林默,(公元 960 年—— 987 年)民间称之妈祖,是沿海百姓崇祀的海神。她是宋代福建湄洲屿的一个奇女子,暂短的生命留下了许多行善济世,救助海难的动人传说。历来备受治国者的褒封。人们逐渐把她奉之为神,顶礼膜拜。据资料显示,现今世界上约有一亿多人信奉天后,有二十多个国家和地区建有天后宫,足见其影响的深远。

  明代,南沙鹿颈村曾建有天妃庙一座,为南沙天后宫的前身。清乾隆年间,经重修定名为“元君古庙”,后被日夷炸毁。一九九四年,国家政协副主席,著名实业家霍英东先生倡议并捐资重建南沙天后宫,于一九九六年农历三月二十三日(天后诞辰)举行了隆重的落成庆典。

  重建的南沙天后宫坐落于南沙大角山东南麓,面对烟波浩淼的伶仃洋。 15 公顷的广场上,矗立着美丽善良的巨型天后圣像。建筑的特点则集北京故宫的风格和南京中山陵的气势于一体,其规模是现今世界同类建筑之最。这里草木葱茏,繁花吐艳,还有杨柳依依的池塘,高耸的南岭塔,雅致的小山亭。暧日晴烟,凉风习习。树上的鸟儿自由歌唱,花间的彩蝶翩翩起舞。一派祥和景象,令游客留连忘返。

  景区内更有大角山炮台多座,与东莞的沙角炮台相守望。当年鸦片战争,硝洇滚滚,写下了中国人民抗击英帝国主义可歌可泣悲壮的一页。现今炮台内弹痕残壁,依稀可寻。国家已将其列为重点保护文物。逐渐成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更是值得青少年参观学习和缅怀的好地方。

  湿地公园

  鼎言推荐星级 ★★☆☆☆

  广州万顷沙湿地的资源很丰富,而且是珠江三角洲的一块很重要的湿地,现在已建成广东省首家湿地公园。

  公园离广州闹市区只有五六十公里,却是个“一川稻田绿,十里荷花香,千池鱼虾跳,万顷碧波流”的“世外桃源”。富饶美丽的万顷沙,良好的生态环境,使人们融入了大自然的韵律,心旷神恰。水网纵横交错,一块块碧绿方正的田园镶嵌在防护林带之间。万亩稻田、万亩蕉园、万亩葵花、万亩莲荷、万亩鱼塘、万亩果林,气势磅礴地构成了万顷沙南国水乡的田园风光。过了“百万葵园”,便转入“海景走廊”,就是“广州湿地公园”。各种草本、灌木、乔木植物,构成了一片绿洲,有浓绿、淡绿、黄绿、深绿、新绿。右边是浩瀚的大海,江海连天,千帆竞揖。

  湿地公园的核心区,是一个3000亩的植物园,这里刚引进了30多种植物在盐碱地上种植,有东南亚的无瓣海桑,生长得特别嫩绿壮实,枝叶飘摇,种植不到两年时间已有五六米高;来自华北盐碱地上的怪柳开着粉红色米粒状的小花,地上也萌发出许多浓绿色的小苗;芦苇在不断地扩张地盘,一幅芦苇荡的美景正在孕育;有“海底森林”之称的木榄,正在海滩上布网;还有大叶紫薇、水蒲桃、水黄皮等树种都生长良好。公园正处在生态环境培育的初步阶段,开始把荒沙滩变成绿洲。

  据华南濒危动物研究所鉴定,湿地公园已发现的鸟类有22种,主要有黑翅长脚靓苍鹭、斑嘴鸭、白骨顶、燕鸥、花脸鸭、黑脸琵鹭、白琵鹭、鸽称鹭鸯等,是一个“鸟儿天堂”。深居朝鲜半岛“三八线”的黑脸琵鹭,全球目前仅存774只,比大熊猫还珍贵。黑脸琵鹭过去大多数在台湾省台南市的曾文溪口越冬,近年来已越来越少。由于珠江口的湿地环境逐渐得到改善,它们每年中秋时节,顺着北方的气流,带着刚刚长大的孩子经过数千公里长途跋涉,一路风尘,飞到这里来,开始一年中长达6个月的越冬生活。

  为了保护鸟类的栖息地,当地政府和森林公安分局以及围垦公司的工作人员日夜巡逻,宣传禁猎的法令。广州湿地公园位于新垦的十九涌,面积17万亩。为了不惊扰鸟儿,他们规定从十五涌开始,就不准燃放鞭炮,以保持么园的安静。

  万顷沙是由珠江流域的虎门、蕉门、洪奇沥三条支流出治口的泥沙天然淤积与人工围垦而成。这里每年有5000万吨泥沙丁泄。由于河水流速骤然减慢,加上南海潮流的顶托,以及咸淡水混和产生的化学凝聚作用,大量泥沙便在出海口滞留下来,积聚成海涂。近年来勘测的资料表明,这一带水面不到5米的海涂约有30多万亩,其中离水面不到2米的海涂就有20万亩。这些海涂,平均每年向海中延伸100至200米,淤高5至10厘米。从十八世纪初这里出现沙洲起,经过人们一代接一代围垦,因而形成了大片湿地。

  根据国际《湿地公约》的规定,湿地是指:“不问其为天然或人工、长久或暂时性沼泽地。湿原、泥炭地或水域地带,带有或静止或流动、或为淡水、半咸水体者,包括低潮时不超过6米的水域”。湿地有丰富的野生动植物资源,既是陆地上的天然蓄水库,在蓄洪防旱、调节气候,控制土壤侵蚀、促淤造陆、降解环境污染等方面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又是众多野生动植物,特别是珍稀水禽的繁殖和越冬地。《湿地公约》是全球性政府间保护湿地及其生态环境,特别是保护水禽及其栖息地的一个重要公约。我国作为《湿地公约》缔约国,责无旁贷地要认真执行该公约的各项规定,履行缔约国的义务。保护好广州这块湿地不仅具有重大的生态意义,更具有重大的国际影响。

  黄阁麦家祠

  鼎言推荐星级 ★★☆☆☆

  在南沙区黄阁镇莲溪村,发现这里竟还隐藏着一座鲜为人知的大型宗祠建筑群———麦氏宗祠,其规模和建筑布局、用料、工艺等在当时堪称一流,在广州地区四大名祠中,仅次于陈家祠和沙湾留耕堂,位居第三。当地政府和村委表示,不久他们将投入资金,在宗祠对面修建广场,并对祠堂进行修复重建,以保护这一难得的岭南文化遗产,届时,它将可与市内陈家祠的建筑规模相媲美。

  麦氏大宗祠始建于宋代

  麦氏宗祠位于南沙区黄阁镇莲溪村宿国新街,从附近的市南路拐入不到一里路,穿过两个栽满荷花,不时有鱼儿跃起的池塘便到了,南沙未开发之前,由于道路不便,广州市内少有人知。麦氏宗祠共有三座,坐南向北,分别为麦氏大宗祠、继宗麦公祠、瑞辉麦公祠,也被称作大本堂、崇德堂和光裕堂,连同一座子平麦公厅,在街道边建筑群成一横线排列,总面积达2000多平方米,其规模在广州祠堂中实属罕见。据记载,麦氏大宗祠始建于宋代,明代曾修葺,瑞辉麦公祠建于清同治元年(1861年),但继宗麦公祠建筑年代不详。

  据文物人员考究,该祠堂群建筑是黄阁镇麦氏家族开村先祖麦必达及其后人的公祠。必达公为麦氏始祖铁杖公第十六代传人,他原籍广东南雄,官至广西提督,南宋咸淳九年(1273年),因珠玑巷“胡妃事件”与兄必荣、必秀、弟必端、必雄同携家眷南徙至黄阁定居。因考虑日后子孙发展,其他兄弟移居东莞、南海、广州芳村、新会台山,而麦必达独居黄阁,后来他的三个儿子又分别来到黄阁镇大井村、东里村和莲溪村,繁衍后代,并开发慢慢形成了黄阁镇如今的雏形。记者了解到,目前大井村、东里村也有麦氏祠堂,但唯有莲溪村祠堂最为壮观、建筑成群,保留较为完好。

  而在莲溪村目前仍保留的宗祠中,又以麦氏大宗祠保存最为完整。它与市区内陈家祠岭南建筑风格非常相似,墙面以青砖砌成,顶梁和横梁都为木结构,并融有石柱,天面均为琉璃瓦,屋脊形式为龙舟脊,其上为鳌鱼,有灰塑,吉祥鸟兽坐镇,两边为“茶桶耳”形建构。

  宗祠的建筑风格为三进式,头门进去,就是中堂和后堂,但两室之间有宽阔的走廊,原来每到堂内还有台阶和石栏,如今已经被破坏。

  梁木来自缅甸数百年不腐朽

  该宗祠中梁柱尤为高大粗壮,直径均在30厘米~60厘米左右。据当地老人介绍,这些木料叫着坤甸木,当时黄阁镇周边就是大海,这些木材都是从缅甸运过来,木质坚硬结实,数百年来未被白蚁咬食过,保存至今没有腐朽。

  由于当地村委以前经济拮据,宗祠从上世纪80年代一直作为村委办公地点,原有建筑结构未做大的改动。据该村麦书记介绍,目前他们已经委托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制定了麦氏宗祠的复原设计及环境保护规划方案,将宗祠内村委会搬出,并建一个面积达1300多平方米的广场,保留祠堂两边的莲池,同时将投入资金重新修建继宗麦公祠,恢复原有麦氏宗祠的原貌。

  上下横档岛及炮台

  鼎言推荐星级 ★★☆☆☆

  上横档岛及炮台

  位于南沙珠江水道中的上横档岛,其东岸有东莞虎门的镇远、靖远、威远炮台,西岸有巩固炮台,扼守珠江水道咽喉,江面狭窄,水流湍急,攻击火力强,是虎门要塞防守的主要阵地。岛上炮台有横档台、东台、永安台、西台、阅兵场和横贯东西的交通壕。上横档炮台建于清康熙五十六年(1717年);嘉庆二十年(1815年)建前山月台。鸦片战争前夕,东侧江面设置木排铁链,横贯两岸,可开可合,成为要塞截舰的“金锁铜关”。

  此外,岛上还有25万平方米的天然沙滩浴场、热带海边长廊、渔村式竹笠亭、海鲜阁、西双版纳草棚、木屋、草原式蒙古包、练马场等。

  下横档岛及炮台

  位于上横档岛下流约600米的下横档岛,面积小于上横档岛。岛上的炮台是道咸年间始建,现存8台。但其位于珠江口前哨,是上横档岛的前卫,扼守珠江水道要道。

  第一次鸦片战争,广东水师提督关天培驻靖远台指挥作战,副将陈连升率领沙角台、副将达里保率领上横档台、千总黎志安率领大角台官兵与英侵略军顽强抗击。由于琦善拒不发兵,寡不敌众,全体官兵数百名壮烈牺牲。炮台遗址以后又经历多次战争及人为的破坏。1982年2月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百万葵园

  鼎言推荐星级 ★★☆☆☆

  一、葵园概况

  百万葵园主题公园,位于广州南沙万顷沙镇,占地面积26万平方米,种植一百万株向日葵,它将为广州这座国际花园城市大大增光添彩,成为目前全国第一家、全部采用进口种子(以日本为主)的观赏性向日葵乐园。

  欢乐区 当你步入欢乐区时,会使你在一片欢乐声中,看到的是葵花的林,葵花的海,展现在你眼前的是一个金灿灿的耀眼眩目的金色世界。这时,你会浮想连翩-----会为祖国五千多年金色瑰丽的历史而自豪,会为面前繁荣富强、蒸蒸日上的社会而雀跃,会为一定会有一个金色的未来而信心倍增。

  这时,你可以面对葵花海高歌,可以在葵花林起舞,可以高举摄像机把最新最美的画面摄入你的镜头,可写生,可吟咏,嗑着香脆的葵瓜子,迎着微风送来的阵阵葵花香,边嘻嘻嚷嚷,边细语喁喁,徜徉于百万葵花之间,该是多么惬意,多么欢乐,多么幸福啊!

  松鼠乐园 百万葵园是全国第一家,它新颖而独特。它不同于植物园,可它还是林木扶疏,芳草萋萋;它不同于动物园,可它也配以松鼠乐园, 享有1000只以上的松鼠,游客也可以买包饲料,通过自已摇控模型车把松鼠吃的饲料运到生活区,让众多的松鼠跑过来抢吃,整个设计是一种乐趣性的,一改传统动物园铁笼的做法。还有鸭子戏水池 游客可以通过自已精选的鸭子进行比赛,得冠军的归属自已。还有蚂蚁王国、白鸽广场、锦鲤长廊等等,等等。

  二、四季景色

  百万葵园旅游四季皆宜,园内一年四季繁花似锦,如若游人特地为观赏葵花、薰衣草而来,则最佳季节在五月到十月之间.

  百万葵园内的葵花经过科学控制,在四月中下旬一同开花,形成百万葵花海,场面非常壮观。而且花期安排错落有序,每天保持有20万株葵花盛放,令游客无论何时到来,都会感受到葵海的壮观。

  另薰衣草已在广州百万葵园成功种植。除了观赏性的葵花园、薰衣草以外,百万葵园还增加了许多供小孩子参与的节目,拥有1000只可爱小松鼠组成的松鼠乐园是孩子们目光关注的焦点,小松鼠吃东西的样子能让你的宝贝欣喜不已。此外还有鱼儿等着上钩,小鸭子怡然自得地饭后散步,甚至可爱的小猪也是葵园中的一景,这些活泼可爱的动物都能给久居都市的小朋友带来无穷无尽的欢乐。

  大虎岛

  鼎言推荐星级 ★★☆☆☆

  大虎岛在黄阁镇范围内,大虎岛山体由红色砂岩组成,形如伏虎,面积12 平方公里。大虎岛周围水域是狮子洋咸淡水鱼类产卵场的主要江段,水面64平方公里,共76平方公里,即114万亩。需特别保护的为大虎岛东西两侧各长4公里、水深10-15及10-30 米的咸淡水鱼类产卵鱼群藏栖之所,渔民称为大虎凼的水域。

一、姓氏源流

麦(Mài 麦)姓源出有六:

1、出自春秋时齐桓公封赐麦丘地之后,以地名为氏。麦氏源于麦丘地。春秋战国时期,齐桓公至麦丘,遇一老人年八十三,为桓公祝寿。齐桓公赐封地“麦丘”与老人,老人的后裔就跟从封地“麦丘”为氏。后来随着历史的变迁,再去丘为麦,改复姓成为单姓,称为麦氏。

2、出自韩姓,因避难于麦地而改为麦氏。西汉初立,韩信因功高震主,遭吕后谋害,累及九族,其族人四散逃命。逃难途中,有的因渡河幸免于难者,遂以同音字“何”而易韩改为何姓,称为何氏。有的因躲入麦田幸免于难者,而易韩改为麦姓,称为麦氏。故有民间传说,韩、何、麦三姓同宗。

3、出自刘姓,为汉景帝之后,以封爵名为氏。源自公元前116年,汉武帝封景帝后裔刘昌为麦侯,地属琅琊郡。其后世子孙遂以祖上爵号为姓,称为麦氏。

4、出自姓麴,因避乱去匊改为麦氏。据《麦氏族谱》载:“余家麦氏之谱,或问姓从何来?曰:去曲为麦。”西晋时有麴丞相者,浙江省处州府松阳县人,因逢五胡之乱,为避战乱,携亲属二十四户去匊改为麦氏,迁往始兴郡百顺里居住。遂又成为另一支麦氏。

5、出自何姓,源隋朝时何饶丰之后,因隋文帝赐姓而改为麦氏。据《麦氏族谱》载:“至隋朝有铁杖者,东征辽东,屡立战功,仕至石屯大将军,其日行百里,吃麦三斗,贤孙三才皆以仕官。”隋朝时,铁杖之父,姓何,名曾唯。中年生二子,长子饶丰,号铁杖,次子饶瑞。何铁杖因屡立战功,隋文帝问其愿任何职,铁杖答说:“愿能日食斗麦足矣!”文帝遂赐姓麦,成为岭南麦氏始祖,其子孙相传姓麦,称为麦氏。麦铁杖后来并成为隋朝开国元老,功绩显著的大将军。铁杖之弟饶瑞仍姓何。

6、出自回族中有麦姓。回族中的麦姓,取自祖上经名首音。在元代,有任中书亭章政事的麦术丁(麦术督丁)和任义乌县(今属浙江)达鲁花赤的麦术丁。另,“麦术丁”(Maisad-Din)又可译作“买述丁”,故麦和买姓也有一定的关系。现今,‘麦”字头的经名仍在使用着,如“麦扎儿”。麦姓回族主要分布在西北地区。

二、迁徙分布

(部分)麦氏在华人社会里属于稀有姓氏,在宋版《百家姓》里找不到它,在许多的姓氏介绍书籍中,也没有将麦姓列入。有的书籍,即使有介绍,也只是简单的两三句话而已。对于现今想要寻根追远的麦氏子孙来说,探索姓氏的起源,可参考的资料,相当稀少。根据《麦氏族谱》和史册以及麦氏祖谱资料的搜集,兹将麦氏起源介绍说明如上五种麦氏得姓源流。据各地麦氏族谱或当今的地名志记载,麦氏从珠玑巷南迁珠三角时,时间不相一致,如年代即有绍兴、绍定、开禧、咸淳各朝的记载,但“以别房冲霞谱考之,则伊始祖遁涯公,由绍兴六年(1136年)避乱而至,我五必公之来,应与同时”。“五必公诞生约在北宋元丰、元佑年间,各谱所载仕宦科名多与徽、钦、高三宗之世吻合。则五必公南迁与遁涯公同在高宗绍兴初年。”麦氏家族从珠玑巷迁徙至珠江三角洲,是一次大迁移,这与当时政治有关。珠玑巷人南迁影响大的就是上文提到的南宋罗贵南迁事件。当时,33姓97家人于绍兴元年正月十六日至四月廿六日,穿州过县,方至冈州大良都古朗等村,并得到土人龚应达的照应。当日他们来到珠江三角后,各“辟土以种食,辟草以结庐”,开辟基地,互相扶持,共结婚姻,和睦相处。址山麦氏是必雄公之后裔。其根据是:在未建立鹤山县时(即雍正十年(1732年)以前),址山麦氏居住昆旸乡之冈头廓村东头榕树下一带,均属新会县境。同时,廓村麦氏与大凌村陈氏毗邻,两村所发生的事情的时间相吻合,清·乾隆《鹤山县志》载:“帝昺祥兴元年(1278)夏六月,帝舟次崖门,帝昺至崖门驻跸,民兵20余万,所需资粮,皆取于广右。大凌村人陈元辅、陈英辅以祖珠事高宗朝为谏大夫,世受国恩,至是仗义勤王,出粟数千石饷军。”本文上述族谱载:“麦必雄,居新会,帝昺时,出谷赈济。”这就是说,址山麦氏是必雄公之后裔。嗣后,址山麦氏宗枝蕃衍,分居在鹤山的有泗合大坪、大官田(麦屋旧村、新村)、鹤城上、下麦屋及沙石二水等地。麦氏家族就这样从一条古老的小巷走出来,走向珠三角,走向世界各国,走向现代社会的大舞台(余略)。麦姓望居汝南郡(今河南省中部偏南及安徽省淮河以北一带地区)。

三、历史名人

麦铁杖:名饶丰,号铁杖,父曾唯,母梁氏,广东省始兴人,生于公元558年。为隋朝出力,屡立战功,封官赐姓;封开府仪同三司、右柱国、迁右屯卫大将军,赐麦姓,曾任莱州剌史、汝南太守。大业八年(612年)三月战死于“辽东战役”,追赠正一品光禄大夫、封宿国公、智勇武烈大将军,谥武烈,归葬家乡,葬于岭南南雄县百顺大水迳冲天凤山,墓碑刻上“隋宿国公麦铁杖之墓”等字样。

麦孟才:字智稜,麦铁杖之子,果烈有父风,帝以其死节将子,恩锡殊厚,拜武贲郎将。及江都之难,慨然有复仇志。与武牙郎将钱杰素交友,二人相谓曰:“事等世荷国恩,门著诚节。今贼臣杀逆,社稷沦亡,无节可纪,何面目视息世间哉!”乃流涕扼腕,相与谋于显福宫邀击宇文化及。事临发,陈籓之子谦知而告之,与其党沈光俱为化及所害,忠义之士哀焉光字总持,吴兴人也。父居道,仕陈为吏部侍郎。陈灭,徙家长安。皇太子勇引署学士。后为汉王谅府掾,谅败,除名。

麦贤得:广东省饶平县人。1964年3月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1965年8月加入中国***。1965年8月6日凌晨,中国人民解放军汕头水警区舰艇部队在福建东山岛以东海区与国民党海军剑门、章江号军舰展开激烈战斗。战斗中,他所在的611号护卫艇机舱中弹,3部主机受损,机电兵均负伤。他前额被弹片击中,脑组织外露,失去知觉。艇舱开始渗水,情况危急。他苏醒后挣脱救护他的战友,凭着坚强的战斗意识,忍受剧痛,以惊人的毅力,回到机器旁继续坚守战位,与战友们一遍又一遍地检查管道、阀门、开关和接头,及时排除故障,保证了轮机的正常运转,坚守战位3小时,直到战斗胜利。战后,荣立一等功。1966年2月4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中央委员会授予他模范共青团员称号。同年2月23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部授予他战斗英雄称号。1987年7月出席全军英雄模范代表会议。1988年授予海军上校军衔,后任海军汕头水警区副司令员。

四、郡望堂号

1、郡望

汝南郡:汉汝南郡治上蔡(今河南省上蔡西北)。东晋治悬瓠城,即今河南省汝南县。隋唐汝南郡即蔡州(曾名豫州)。

2、堂号

麦姓的主要堂号有:“始兴堂”、“序睦堂”等。

一、姓氏源流

  麦(Mài )姓源出有六:

  1、出自春秋时齐桓公封赐麦丘地之后,以地名为氏。麦氏源于麦丘地。春秋战国时期,齐桓公至麦丘,遇一老人年八十三,为桓公祝寿。齐桓公赐封地“麦丘”与老人,老人的后裔就跟从封地“麦丘”为氏。后来随着历史的变迁,再去丘为麦,改复姓成为单姓,称为麦氏。

  2、出自韩姓,因避难于麦地而改为麦氏。西汉初立,韩信因功高震主,遭吕后谋害,累及九族,其族人四散逃命。逃难途中,有的因渡河幸免于难者,遂以同音字“何”而易韩改为何姓,称为何氏。有的因躲入麦田幸免于难者,而易韩改为麦姓,称为麦氏。故有民间传说,韩、何、麦三姓同宗。

  3、出自刘姓,为汉景帝之后,以封爵名为氏。源自公元前116年,汉武帝封景帝后裔刘昌为麦侯,地属琅琊郡。其后世子孙遂以祖上爵号为姓,称为麦氏。

  4、出自姓麴,因避乱去匊改为麦氏。据《麦氏族谱》载:“余家麦氏之谱,或问姓从何来?曰:去曲为麦。”西晋时有麴丞相者,浙江省处州府松阳县人,因逢五胡之乱,为避战乱,携亲属二十四户去匊改为麦氏,迁往始兴郡百顺里居住。遂又成为另一支麦氏。

  5、出自何姓,源隋朝时何饶丰之后,因隋文帝赐姓而改为麦氏。据《麦氏族谱》载:“至隋朝有铁杖者,东征辽东,屡立战功,仕至石屯大将军,其日行百里,吃麦三斗,贤孙三才皆以仕官。”隋朝时,铁杖之父,姓何,名曾唯。中年生二子,长子饶丰,号铁杖,次子饶瑞。何铁杖因屡立战功,隋文帝问其愿任何职,铁杖答说:“愿能日食斗麦足矣!”文帝遂赐姓麦,成为岭南麦氏始祖,其子孙相传姓麦,称为麦氏。麦铁杖后来并成为隋朝开国元老,功绩显著的大将军。铁杖之弟饶瑞仍姓何。

  6、出自回族中有麦姓。回族中的麦姓,取自祖上经名首音。在元代,有任中书亭章政事的麦术丁(麦术督丁)和任义乌县(今属浙江)达鲁花赤的麦术丁。另,“麦术丁”(Maisad-Din)又可译作“买述丁”,故麦和买姓也有一定的关系。现今,‘麦”字头的经名仍在使用着,如“麦扎儿”。麦姓回族主要分布在西北地区。 二、迁徙分布

  (部分)麦氏在华人社会里属于稀有姓氏,在宋版《百家姓》里找不到它,在许多的姓氏介绍书籍中,也没有将麦姓列入。有的书籍,即使有介绍,也只是简单的两三句话而已。对于现今想要寻根追远的麦氏子孙来说,探索姓氏的起源,可参考的资料,相当稀少。根据《麦氏族谱》和史册以及麦氏祖谱资料的搜集,兹将麦氏起源介绍说明如上五种麦氏得姓源流。据各地麦氏族谱或当今的地名志记载,麦氏从珠玑巷南迁珠三角时,时间不相一致,如年代即有绍兴、绍定、开禧、咸淳各朝的记载,但“以别房冲霞谱考之,则伊始祖遁涯公,由绍兴六年(1136年)避乱而至,我五必公之来,应与同时”。“五必公诞生约在北宋元丰、元佑年间,各谱所载仕宦科名多与徽、钦、高三宗之世吻合。则五必公南迁与遁涯公同在高宗绍兴初年。”麦氏家族从珠玑巷迁徙至珠江三角洲,是一次大迁移,这与当时政治有关。珠玑巷人南迁影响大的就是上文提到的南宋罗贵南迁事件。当时,33姓97家人于绍兴元年正月十六日至四月廿六日,穿州过县,方至冈州大良都古朗等村,并得到土人龚应达的照应。当日他们来到珠江三角后,各“辟土以种食,辟草以结庐”,开辟基地,互相扶持,共结婚姻,和睦相处。址山麦氏是必雄公之后裔。其根据是:在未建立鹤山县时(即雍正十年(1732年)以前),址山麦氏居住昆旸乡之冈头廓村东头榕树下一带,均属新会县境。同时,廓村麦氏与大凌村陈氏毗邻,两村所发生的事情的时间相吻合,清·乾隆《鹤山县志》载:“帝昺祥兴元年(1278)夏六月,帝舟次崖门,帝昺至崖门驻跸,民兵20余万,所需资粮,皆取于广右。大凌村人陈元辅、陈英辅以祖珠事高宗朝为谏大夫,世受国恩,至是仗义勤王,出粟数千石饷军。”本文上述族谱载:“麦必雄,居新会,帝昺时,出谷赈济。”这就是说,址山麦氏是必雄公之后裔。嗣后,址山麦氏宗枝蕃衍,分居在鹤山的有泗合大坪、大官田(麦屋旧村、新村)、鹤城上、下麦屋及沙石二水等地。麦氏家族就这样从一条古老的小巷走出来,走向珠三角,走向世界各国,走向现代社会的大舞台(余略)。麦姓望居汝南郡(今河南省中部偏南及安徽省淮河以北一带地区)。

  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杏坛麦村及均安,东莞等地亦有较多麦氏。

排名第625。

百家姓是一本关于中文姓氏的书,成书于北宋初。原收集姓氏411个,后增补到504个,其中单姓444个,复姓60个。《百家姓》的次序不是各姓氏人口实际排列,只是因为读来顺口,易学好记。《百家姓》与《三字经》、《千字文》并称“三百千”,是中国古代幼儿的启蒙读物。“赵钱孙李”成为《百家姓》前四姓是因为百家姓形成于宋朝的吴越钱塘地区,故而宋朝皇帝的赵氏、吴越国国王钱氏、吴越国王钱俶正妃孙氏以及南唐国王李氏成为百家姓前四位。

麦氏在老百家姓排名第625位,系出成汤姓子氏。麦姓广布岭南及海外,麦氏是一个古老姓氏,麦氏是岭南望族,麦姓人口到底有多少,历来为麦氏宗亲所关注。现今全国使用的姓氏1436个,王、李、张居前三位,麦氏居141位,在鲁、季、覃、毕姓之后,耿、舒、尚、聂、庄姓之前,占全国人口009629%。1996年全国1224亿人折算,麦氏总人口为118万(不含港澳台及海外)。

扩展资料:

百家姓的历史

在五千多年以前,中国就已经形成了姓氏,并且逐渐发展扩大,世世代代得延续。百家姓中有七成姓来源于洛阳偃师。

在秦汉以前,姓和氏有着明显的区别。姓源于母系社会,同一个姓表示同一个母系的血缘关系。中国最早的姓,大都从“女”旁,如:姬,姜,姚,姒,妫,嬴等,表示这是一些不同的老祖母传下的氏族人群。而氏的产生则在姓之后,是按父系来标识血缘关系的结果,这只能在父权家长制确立时才有可能。

宋朝的皇氏姓‘赵’,五代十国时期吴越国的国王姓‘钱’,宋朝的一位学者相信‘孙’是宋朝皇族妻妾的姓氏,‘李’是南唐的统治者--李后主的姓氏。这就是《百家姓》的开场白--“赵钱孙李”次序的由来。

目前发现的最早的印刷体《百家姓》是在元朝(公元十四世纪初)出版的,它根据汉字和蒙古字的语音、笔画对应而成。但是元朝的版本并不完整,流传已久的《百家姓》直到明朝才算收录完整。它总共记录了438个姓氏,其中408个是单姓,有102行组成,38个是复姓,编成15行。最后一行是百家姓终,即百家姓完结篇,由118行构成,共有472个字。

清朝后期又出现了另外一本有关百家姓的书--《增广百家姓》,书中记录了444个单姓,60个复姓,结束语为“百家姓序”。现存的清朝版本的百家姓既有文字又有图画,每页上方除了记录历史名人的名字和其所属家族外,旁边还有他的图像;每页下半部是由四个字或姓氏组成的短句,读起来很像古时的四句诗词。

参考资料:

-麦氏

参考资料:-百家姓排名

一、姓氏源流

麦(Mài 麦)姓源出有六:

1、出自春秋时齐桓公封赐麦丘地之后,以地名为氏。麦氏源于麦丘地。春秋战国时期,齐桓公至麦丘,遇一老人年八十三,为桓公祝寿。齐桓公赐封地“麦丘”与老人,老人的后裔就跟从封地“麦丘”为氏。后来随着历史的变迁,再去丘为麦,改复姓成为单姓,称为麦氏。

2、出自韩姓,因避难于麦地而改为麦氏。西汉初立,韩信因功高震主,遭吕后谋害,累及九族,其族人四散逃命。逃难途中,有的因渡河幸免于难者,遂以同音字“何”而易韩改为何姓,称为何氏。有的因躲入麦田幸免于难者,而易韩改为麦姓,称为麦氏。故有民间传说,韩、何、麦三姓同宗。

3、出自刘姓,为汉景帝之后,以封爵名为氏。源自公元前116年,汉武帝封景帝后裔刘昌为麦侯,地属琅琊郡。其后世子孙遂以祖上爵号为姓,称为麦氏。

4、出自姓麴,因避乱去匊改为麦氏。据《麦氏族谱》载:“余家麦氏之谱,或问姓从何来?曰:去曲为麦。”西晋时有麴丞相者,浙江省处州府松阳县人,因逢五胡之乱,为避战乱,携亲属二十四户去匊改为麦氏,迁往始兴郡百顺里居住。遂又成为另一支麦氏。

5、出自何姓,源隋朝时何饶丰之后,因隋文帝赐姓而改为麦氏。据《麦氏族谱》载:“至隋朝有铁杖者,东征辽东,屡立战功,仕至石屯大将军,其日行百里,吃麦三斗,贤孙三才皆以仕官。”隋朝时,铁杖之父,姓何,名曾唯。中年生二子,长子饶丰,号铁杖,次子饶瑞。何铁杖因屡立战功,隋文帝问其愿任何职,铁杖答说:“愿能日食斗麦足矣!”文帝遂赐姓麦,成为岭南麦氏始祖,其子孙相传姓麦,称为麦氏。麦铁杖后来并成为隋朝开国元老,功绩显著的大将军。铁杖之弟饶瑞仍姓何。

6、出自回族中有麦姓。回族中的麦姓,取自祖上经名首音。在元代,有任中书亭章政事的麦术丁(麦术督丁)和任义乌县(今属浙江)达鲁花赤的麦术丁。另,“麦术丁”(Maisad-Din)又可译作“买述丁”,故麦和买姓也有一定的关系。现今,‘麦”字头的经名仍在使用着,如“麦扎儿”。麦姓回族主要分布在西北地区。

二、迁徙分布

(部分)麦氏在华人社会里属于稀有姓氏,在宋版《百家姓》里找不到它,在许多的姓氏介绍书籍中,也没有将麦姓列入。有的书籍,即使有介绍,也只是简单的两三句话而已。对于现今想要寻根追远的麦氏子孙来说,探索姓氏的起源,可参考的资料,相当稀少。根据《麦氏族谱》和史册以及麦氏祖谱资料的搜集,兹将麦氏起源介绍说明如上五种麦氏得姓源流。据各地麦氏族谱或当今的地名志记载,麦氏从珠玑巷南迁珠三角时,时间不相一致,如年代即有绍兴、绍定、开禧、咸淳各朝的记载,但“以别房冲霞谱考之,则伊始祖遁涯公,由绍兴六年(1136年)避乱而至,我五必公之来,应与同时”。“五必公诞生约在北宋元丰、元佑年间,各谱所载仕宦科名多与徽、钦、高三宗之世吻合。则五必公南迁与遁涯公同在高宗绍兴初年。”麦氏家族从珠玑巷迁徙至珠江三角洲,是一次大迁移,这与当时政治有关。珠玑巷人南迁影响大的就是上文提到的南宋罗贵南迁事件。当时,33姓97家人于绍兴元年正月十六日至四月廿六日,穿州过县,方至冈州大良都古朗等村,并得到土人龚应达的照应。当日他们来到珠江三角后,各“辟土以种食,辟草以结庐”,开辟基地,互相扶持,共结婚姻,和睦相处。址山麦氏是必雄公之后裔。其根据是:在未建立鹤山县时(即雍正十年(1732年)以前),址山麦氏居住昆旸乡之冈头廓村东头榕树下一带,均属新会县境。同时,廓村麦氏与大凌村陈氏毗邻,两村所发生的事情的时间相吻合,清·乾隆《鹤山县志》载:“帝昺祥兴元年(1278)夏六月,帝舟次崖门,帝昺至崖门驻跸,民兵20余万,所需资粮,皆取于广右。大凌村人陈元辅、陈英辅以祖珠事高宗朝为谏大夫,世受国恩,至是仗义勤王,出粟数千石饷军。”本文上述族谱载:“麦必雄,居新会,帝昺时,出谷赈济。”这就是说,址山麦氏是必雄公之后裔。嗣后,址山麦氏宗枝蕃衍,分居在鹤山的有泗合大坪、大官田(麦屋旧村、新村)、鹤城上、下麦屋及沙石二水等地。麦氏家族就这样从一条古老的小巷走出来,走向珠三角,走向世界各国,走向现代社会的大舞台(余略)。麦姓望居汝南郡(今河南省中部偏南及安徽省淮河以北一带地区)。

三、历史名人

麦铁杖:名饶丰,号铁杖,父曾唯,母梁氏,广东省始兴人,生于公元558年。为隋朝出力,屡立战功,封官赐姓;封开府仪同三司、右柱国、迁右屯卫大将军,赐麦姓,曾任莱州剌史、汝南太守。大业八年(612年)三月战死于“辽东战役”,追赠正一品光禄大夫、封宿国公、智勇武烈大将军,谥武烈,归葬家乡,葬于岭南南雄县百顺大水迳冲天凤山,墓碑刻上“隋宿国公麦铁杖之墓”等字样。

麦孟才:字智稜,麦铁杖之子,果烈有父风,帝以其死节将子,恩锡殊厚,拜武贲郎将。及江都之难,慨然有复仇志。与武牙郎将钱杰素交友,二人相谓曰:“事等世荷国恩,门著诚节。今贼臣杀逆,社稷沦亡,无节可纪,何面目视息世间哉!”乃流涕扼腕,相与谋于显福宫邀击宇文化及。事临发,陈籓之子谦知而告之,与其党沈光俱为化及所害,忠义之士哀焉光字总持,吴兴人也。父居道,仕陈为吏部侍郎。陈灭,徙家长安。皇太子勇引署学士。后为汉王谅府掾,谅败,除名。

麦贤得:广东省饶平县人。1964年3月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1965年8月加入中国***。1965年8月6日凌晨,中国人民解放军汕头水警区舰艇部队在福建东山岛以东海区与国民党海军剑门、章江号军舰展开激烈战斗。战斗中,他所在的611号护卫艇机舱中弹,3部主机受损,机电兵均负伤。他前额被弹片击中,脑组织外露,失去知觉。艇舱开始渗水,情况危急。他苏醒后挣脱救护他的战友,凭着坚强的战斗意识,忍受剧痛,以惊人的毅力,回到机器旁继续坚守战位,与战友们一遍又一遍地检查管道、阀门、开关和接头,及时排除故障,保证了轮机的正常运转,坚守战位3小时,直到战斗胜利。战后,荣立一等功。1966年2月4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中央委员会授予他模范共青团员称号。同年2月23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部授予他战斗英雄称号。1987年7月出席全军英雄模范代表会议。1988年授予海军上校军衔,后任海军汕头水警区副司令员。

四、郡望堂号

1、郡望

汝南郡:汉汝南郡治上蔡(今河南省上蔡西北)。东晋治悬瓠城,即今河南省汝南县。隋唐汝南郡即蔡州(曾名豫州)。

2、堂号

麦姓的主要堂号有:“始兴堂”、“序睦堂”等。

黄阁麦家祠为文化旅游景点。

在南沙区黄阁镇莲溪村,发现这里竟还隐藏着一座鲜为人知的大型宗祠建筑群———麦氏宗祠,其规模和建筑布局、用料、工艺等在当时堪称一流,在广州地区四大名祠中,仅次于陈家祠和沙湾留耕堂,位居第三。当地政府和村委表示,不久他们将投入资金,在宗祠对面修建广场,并对祠堂进行修复重建,以保护这一难得的岭南文化遗产,届时,它将可与市内陈家祠的建筑规模相媲美。

麦氏大宗祠始建于宋代

麦氏宗祠位于南沙区黄阁镇莲溪村宿国新街,从附近的市南路拐入不到一里路,穿过两个栽满荷花,不时有鱼儿跃起的池塘便到了,南沙未开发之前,由于道路不便,广州市内少有人知。麦氏宗祠共有三座,坐南向北,分别为麦氏大宗祠、继宗麦公祠、瑞辉麦公祠,也被称作大本堂、崇德堂和光裕堂,连同一座子平麦公厅,在街道边建筑群成一横线排列,总面积达2000多平方米,其规模在广州祠堂中实属罕见。据记载,麦氏大宗祠始建于宋代,明代曾修葺,瑞辉麦公祠建于清同治元年(1861年),但继宗麦公祠建筑年代不详。

据文物人员考究,该祠堂群建筑是黄阁镇麦氏家族开村先祖麦必达及其后人的公祠。必达公为麦氏始祖铁杖公第十六代传人,他原籍广东南雄,官至广西提督,南宋咸淳九年(1273年),因珠玑巷“胡妃事件”与兄必荣、必秀、弟必端、必雄同携家眷南徙至黄阁定居。因考虑日后子孙发展,其他兄弟移居东莞、南海、广州芳村、新会台山,而麦必达独居黄阁,后来他的三个儿子又分别来到黄阁镇大井村、东里村和莲溪村,繁衍后代,并开发慢慢形成了黄阁镇如今的雏形。记者了解到,目前大井村、东里村也有麦氏祠堂,但唯有莲溪村祠堂最为壮观、建筑成群,保留较为完好。

而在莲溪村目前仍保留的宗祠中,又以麦氏大宗祠保存最为完整。它与市区内陈家祠岭南建筑风格非常相似,墙面以青砖砌成,顶梁和横梁都为木结构,并融有石柱,天面均为琉璃瓦,屋脊形式为龙舟脊,其上为鳌鱼,有灰塑,吉祥鸟兽坐镇,两边为“茶桶耳”形建构。

宗祠的建筑风格为三进式,头门进去,就是中堂和后堂,但两室之间有宽阔的走廊,原来每到堂内还有台阶和石栏,如今已经被破坏。

梁木来自缅甸数百年不腐朽

该宗祠中梁柱尤为高大粗壮,直径均在30厘米~60厘米左右。据当地老人介绍,这些木料叫着坤甸木,当时黄阁镇周边就是大海,这些木材都是从缅甸运过来,木质坚硬结实,数百年来未被白蚁咬食过,保存至今没有腐朽。

由于当地村委以前经济拮据,宗祠从上世纪80年代一直作为村委办公地点,原有建筑结构未做大的改动。据该村麦书记介绍,目前他们已经委托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制定了麦氏宗祠的复原设计及环境保护规划方案,将宗祠内村委会搬出,并建一个面积达1300多平方米的广场,保留祠堂两边的莲池,同时将投入资金重新修建继宗麦公祠,恢复原有麦氏宗祠的原貌。

莲溪村:莲溪村位于南沙区黄阁镇域中部,黄阁镇中心城区的北部。现有农业人口3150多人,外来人口有2500多人。近几年来我村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把创建文明示范村作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载体,坚持文明创建与经济发展同步进行,取得了良好的成效。2004年被评为广州市“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先进村”;2006年被定为广州市第二批文明示范村创建单位。

广州南沙有什么景点?

  百万葵园,天后宫,十三涌,蒲洲公园, 南沙湿地公园  都隔得挺远,南沙很大的,而且交通很不方便建议跟团去自驾的看看地图  http://map...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