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明史刘基传原文及翻译

栏目:资讯发布:2023-10-16浏览:2收藏

求明史刘基传原文及翻译,第1张

原文:

刘基,字伯温,青田人。基幼颖异。元至顺间举进士,除高安丞,有廉直声。行省辟之,谢去。及太祖下金华,定括苍,闻基名,以币聘,基未应。

总制孙炎再致书固邀之,基始出。既至,陈时务十八策,太祖大喜,筑礼贤馆以处基等,宠礼甚至。会陈友谅陷太平,谋东下,势张甚,诸将或议降,或议奔据钟山,基张目不言。太祖曰:“先生计安出?”

基曰:“贼骄矣,待其深入,伏兵邀取之,易耳。天道后举者胜,取威制敌以成王业,在此举矣。”太祖用其策,诱友谅至,大破之,以克敌赏基,基辞。 

其龙兴守胡美谴子通款,请勿散其部曲,太祖有难色。基从后踏胡床,太祖悟,许之,美降,江西诸郡皆下。大旱,请决滞狱,即命基平反,雨随注。

因请立法定制,以止滥杀,太祖方欲刑人,基请其故,太祖语之以梦,基曰:“此得土得众之象,宜停刑以待。”

后三日,海宁降,太祖喜。悉以囚付基纵之。寻拜御史中丞兼太史令。太祖以事责丞相李善长,基言:“善长勋旧,能调和诸将。”

太祖曰:“是数欲害君,君乃为之地耶?吾行相君矣。”基顿首曰:“是如易柱,须得大木。若束小木为之,且立覆。”及善长罢,帝欲相杨宪。

宪素善基,基力言不可,曰:“宪有相才无相器。夫宰相者,持心如水,以义理为权衡,而己无与者也,宪则不然。”

帝问汪广洋,曰:“此褊浅殆甚于宪。”又问胡惟庸,曰:“譬之驾,惧其偾辕也。”后宪、广洋、惟庸皆败。

洪武三年授弘文馆学士。十一月大封功臣,授为资善大夫、上护军,封为诚意伯。明年赐归老于乡。基佐定天下,料事如神,性刚嫉恶。

至是还隐山中,惟饮酒弈棋,口不言功。八年,疾笃,居一月而卒,年六十五。

白话释义:

刘基,字伯通,青田县人。刘基小时候聪明异常。元朝至顺年间中进士,朝廷安排他担任高安县丞,有廉洁正直的好名声,行省征召他,他谢绝了。待明太祖攻下金华,平定括苍,听到刘基的名声,用重财礼聘请他,刘基没有答应。

总制孙炎两次写信坚持邀请,刘基才答应。到后,陈述对当时形势的认识和十八条对策建议。太祖高兴极了,修建礼贤馆安置刘基等人居住,恩宠礼遇到了极点。正逢陈友谅攻陷了太平,考虑向东进军,气焰十分嚣张。

将领们有的建议投降,有的建议逃到钟山盘踞下来。太祖问:先生您能拿出什么计谋?刘基说:贼寇骄横,等他的军队深入近来,(我们的)伏兵阻截消灭他们,是很容易的。天老爷认为“后举者胜”,树立威势消灭敌人来成就王业,关键在打这一仗啊。

太祖采用他的计谋,诱惑陈友谅到来,彻底消灭了他的军队(太祖)因为消灭了敌人就赏赐刘基。刘基谢绝了。那个龙兴的太守胡美派遣儿子转达投降的诚意,(但)要求不解散他的部队,太祖有些为难。刘基从后面踏太祖椅子,太祖醒悟,答应了胡美的要求。

胡美投降,江西各部郡都归顺了太祖。大旱之时,刘基请求判决长期没有判决的案件,(太祖)乘此机会命令刘基为冤狱平反,大雨随之而下。(刘基)乘机请求制定法律制度,来制止滥杀无辜。

太祖正要刑讯犯人,刘基问他原因,太祖把梦中的事告诉了他,刘基说:这是得土地得民众的征兆,最好是停止刑讯来等待吉象到来。过后三天,海宁(地方官兵)投降了,太祖高兴极了,把全部的囚犯交给刘基释放。不久(刘基)被任命为御史中丞兼太史令。

太祖因为某件事情责罚丞相李善长,刘基说:善长是有功勋的老臣,他能够协调各个将领之间的关系。太祖说:这个人多次想害您,你竟然替他开脱罪责,我将要你做丞相。刘基叩头说:这好比换柱子,必须用粗大的木头。如果捆几根细木头为柱子,将马上会倾倒。

等到善长被罢官,太祖想任命杨宪为丞相。杨宪和刘基的关系向来很好,刘基却极力说这样不行,他说,杨宪有做相的才能,但没有做相的气量。宰相,保持心境像水一样的清明平正,用义理作为执行权利的标准,而不掺杂个人私见,杨宪却不是这样。

太祖问他汪广洋行不行,刘基说:这个人气量狭小几乎超过杨宪。太祖又向他问胡惟庸,刘基说:好比驾车,害怕掀翻车辕。后来,杨宪、汪广洋、胡惟庸都出事被杀。洪武(明太祖年号)三年任命刘基为弘文馆学士。

十一月大封功臣,任命刘基为开国翊运守正文臣、资善大夫、上护军,封爵为诚意伯。第二年赐他告老还乡。刘基辅佐朱元璋平定天下,料事如神。他生性刚直,嫉恶如仇。到此时回到山林隐居,只有喝酒下棋,从不提自己的功勋。八年,刘基病重,过了一个月就去世了,享年六十五岁。

此文出自清朝赵继鼎所编写的《明史》。

扩展资料

写作背景:

清兵入关后,顺治二年四月癸亥,御史赵继鼎奏请纂修《明史》。赵继鼎奏请纂修《明史》的记载,见于《清世祖实录》卷15,何冠彪《顺治朝〈明史〉编纂考》一文首揭此事。但清廷何时决议纂修,尚无确切史料证实。

《清世祖实录》中仅见几位总裁于顺治二年五月癸未的上奏,其中言,“臣等钦奉圣谕,总裁《明史》”,并提出副总裁及纂修人员名单。这种“钦奉圣谕”,很可能仅是早朝时的口头指示而已。

以往论著称顺治二年五月“诏修《明史》”,表述确实有所不当,准确言之为:顺治二年五月,清廷组成《明史》的纂修人员。)得到了清朝廷的认可。其后,大学士冯铨、李建泰、范文程、刚林、祁充格为总裁,操办此事。

是年五月,由总裁提名副总裁和纂修官,并设收掌官七员,满字誊录十员,汉字誊录三十六员, 揭开了清朝官方纂修《明史》的序幕。

康熙四年,重开明史馆,因纂修《清世祖实录》而停止。康熙十八年,以徐元文为监修,开始纂修明史。于乾隆四年最后定稿,进呈刊刻。《明史》是我国历史上官修史书中纂修时间最长的一部。

如果从清顺治二年开设明史馆起,到乾隆四年正式由史官向皇帝进呈,前后历时九十四年。假如从康熙十八年正式组织班子编写起至呈稿止,为时也有整整六十年之久。

主要是当时政治上不稳定的原因。《明史》的正式开馆修纂始于清顺治二年五月初二(1645年5月26日)。

据清朝顺治实录记载,当日以修《明史》总裁官内三院大学士冯铨、洪承畴、李建泰、范文程、刚林、祁充格等奏请,正式设置副总裁官,以学士、侍读学士詹霸等十一人充任,并且选定纂修、收掌、誊录官。

此时正值清兵入关之初,清朝立足未稳便急于诏修《明史》,其目的是显而易见的。一是以此宣告明朝已亡,而当时南京的弘光朝廷正与清朝南北对抗,修《明史》便是不再承认弘光的南明政权存在。

二是以此笼络明朝遗臣,通过纂修《明史》,使那些降清的明朝汉族官员有一种情感上的寄托。

从当时的形势来看,开馆修史的条件是根本不具备的。虽然到五月十五日清军攻入南京,南明弘光朝廷灭亡,五月二十八日清廷宣布“平定江南捷音”。

但是实际上清军在江南遭到了军民的坚决抵抗,尤其是清廷公布“剃发令”后,更激起江南百姓的抵制。其中著名的战斗有阎应元领导的江阴保卫战,固守孤城达两月之久。

南明弘光政权覆灭后,明臣黄道周、郑芝龙等奉唐王朱聿键于福州建立了隆武政权;与此同时,张国维、张煌言等奉鲁王朱以海于绍兴监国(鲁王监国),李自成农民起义军余部也与明总督何腾蛟结合抗清。

到顺治三年,明臣苏观生等奉朱聿鐭在广州建立了绍武政权,丁魁楚、瞿式耜等又拥立桂王朱由榔建立了永历政权。顺治六年,张献忠农民军余部在孙可望、李定国率领下,与南明永历政权结合,成为抗清主力之一。

珍珠塔园位于吴江同里镇,即明代嘉靖年间南京河南道监察御史陈王道的府第。陈府因“珍珠塔”故事在江南家喻户晓,新修复的珍珠塔园,由仪门、轿厅、宏略堂、堂楼(陈翠娥**绣楼)、书楼、花厅(玉兰堂)、茹古斋以及备弄、厨房等建筑群和船坞组成。

御史府的大门厅,古称仪门,门前有石雕平升三级的图案,相传人们经过时踩踏,可升官交好运。进了仪门,便是轿厅,是客人下轿之处;两边排列的执事牌,表明了主人的身份和威严。天井对面水磨砖的照墙正中是砖雕的牡丹图案,寓意吉祥富贵;四角的蝙蝠和双桃代表着福禄双全;须弥石座上浮雕着十鹿、八骏、和合二仙等图案。

宏略堂是陈府的大厅,是主人接待贵宾或举办婚丧庆典的地方。宏略堂取义于“宏图伟略“之意。堂内楹联”传家有道唯存厚;处世无奇但率真“,以及两侧耳门上的“咏仁”、“蹈德”,说明了主人追求儒家的做人理念和诗礼传家的愿望。

云兰堂是珍珠塔故事发生的主要地点。楼下中间是主人夫妇的起居之地,东侧是主人夫妇的卧室,西侧是太太丫环的卧室。登上十八级楼梯便是**陈翠娥的绣阁,房中布置有画桌、书架、绣绷、棋桌、琴桌、湘妃榻等。

后花园以清远堂为核心,凭水而筑,为一四面厅。小兰亭俏立山顶,独眠云间。景明轩与水流云在轩隔水遥相玉立。画舫静泊柳岸,待人渡津。绿筠山房修竹拥翠,是主人在园中静读诗书与古圣贤对话之处。古戏台画栋雕梁,供主人闲时听曲观戏。园中山涧流水潺潺,假山耸峙,长廊曲折通幽,石桥临水锁澜,廊桥飞虹卧波,池水碧波潋滟,林木葱茏秀翠,鲜花四时不绝。

花园旁是祠堂。出祠堂,小河尽头是巍峨的牌楼,原建于1580年,同里人称陈家牌楼,是古镇的一处标志性建筑。正中额题明万历皇帝赐书的“清朝侍御”四字,以表彰陈王道监察官员、为官清正。珍珠塔的故事将随着这座塔园,伴随着同里走向未来。

地址:苏州市吴江区同里古镇石皮弄16号

类型:历史建筑

游玩时间:建议1-2小时

开放时间:

8:00-16:00。

门票信息:

无需门票。同里古镇联票100元已包含。

同里镇:同里镇,江南六大古镇之一,同里旧称“富土”,唐初改为“铜里”,宋时将旧名拆字为“同里”。始建于宋代,截至2015年已有1000多年历史,是中国水乡文化古镇。同里镇位于苏州市吴江区,距苏州市市区18公里,距上海80公里。同里面积33公顷,为五个湖泊环抱,由49座桥连接,网状河流将镇区分割成七个岛。古镇镇内家家临水,户户通舟;宋元明清桥保存完好。1982年

退思园,建于清光绪十一年至十三年(公元1885-1887年)。园主任兰生,字畹香,号南云。

《珍珠塔》的故事源于同里,源远相传。方卿在这里见姑,翠娥在这里赠塔,陈王道嫁女的史实也确有其事。《珍珠塔》写的是方卿和陈翠娥的爱情故事。陈翠娥不弃贫贱,忠于爱情,赠塔许愿,结为夫妇。故事经艺术的想象、塑造、夸张,人物形象描写得淋漓尽致。《珍珠塔》的故事要从方家说起。方氏夫人家住原屯村小湘村(现并入同里湘溇村),在九里湖之南,现有方氏居民十多户。从小湘出发,坐船绕九里湖一角,经过“白云庵”((现址:九里村火金桥堍)),过富观桥就可抵同里陈家牌楼,进陈氏家祠。这“白云庵”过去确有尼姑修行。方氏千里寻儿无着,欲自寻短见,被尼姑搭救,暂作栖身之地

崇本堂的主人叫钱幼琴,同里人,于民国元年(公元1912年)购买顾氏“西宅别业”部分旧宅后翻建而成。整个建筑群体沿中轴线向纵深发展,共五进,由门厅、正厅、前楼、后楼、厨房等组成,该堂虽不足一亩,建筑体量不大,但非常紧凑和精致。

嘉荫堂位于江苏吴江,建于民国十一年间(1922年),宅主柳炳南,与著名爱国诗人柳亚子先生同宗。柳亚子先生曾在此居住。

因为葛婴杀掉了襄强,所以陈胜诛了杀葛婴。

葛婴是符离人,秦末农民起义军领袖之一,陈胜义军首席名将,曾在攻取陈、蕲二县中立下汗马功劳。 

陈胜建张楚国,册封葛婴为征南将军,葛婴南征九江,立襄强为楚王,葛婴后来听说陈胜已经称王,因此杀掉了襄强,回报,陈胜诛杀葛婴。

扩展资料:

在攻占蕲县后,陈胜派遣葛婴南下攻取九江。当其南下之后,陈胜正式称王并且建立了张楚政权。陈胜虽然册封葛婴为征南将军,但葛婴方面却并不知晓。

不知道陈胜已经自封楚王的葛婴显然还延续着过去的思维,认为王侯将相皆看出身血脉。故而当他在南征途中遇到楚国王室后人襄疆时,便拥立其为楚王。

葛婴的行为在当时并不稀奇,从陈胜败亡前后六国贵族复国的具体经过来看,当时的人们普遍认同贵族世袭罔替的传承观念。

陈胜所谓的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的发问,被以葛婴为代表的人回答了,那便是贵族血统至上,而这显然与陈胜的宗旨相悖。

当葛婴接到陈胜称王并命令葛婴返回陈县之时,葛婴方才得知陈胜称王。惊慌失措之下,葛婴为打消陈胜的猜忌,故而杀死襄疆,提着襄疆的头颅进献陈胜。

然而陈胜虽有雄心壮志却绝非明主,他得知葛婴擅立楚王之事后,随即将葛婴逮捕下狱处死。当时的陈胜地盘都是葛婴打下来的,其他将领纷纷为葛婴求情却被陈胜所拒绝。

葛婴之死为张楚政权蒙上了一层阴影,勇将被杀、上下互疑与贫贱称王导致张楚政权的声势虽愈发壮大。

但陈胜嫡系却愈发虚弱,这位后来陈胜的败亡埋下了隐患,但葛婴在反秦起义之初的功劳却并未被后世所忘却。

—葛婴

求明史刘基传原文及翻译

原文:刘基,字伯温,青田人。基幼颖异。元至顺间举进士,除高安丞,有廉直声。行省辟之,谢去。及太祖下金华,定括苍,闻基名,以币聘,基...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