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清四大公子

栏目:资讯发布:2023-10-16浏览:2收藏

晚清四大公子,第1张

清末,有所谓“四公子”的称号。

那么,四公子为谁?

四公子者:陈伯严(三立)、丁叔雅(惠康)、谭复生(嗣同)、吴彦复(保初)。

一、丁惠康。

(一)先简要介绍一下丁惠康其人。

丁惠康(公元1868年~公元1909年),字叔雅,号惺庵,广东丰顺县汤坑镇金屋围人。

福建巡抚、藏书大家丁日昌之子。

清末藏书家,继承“持静斋”藏书,尽发所藏而读之。

20岁赴京求学,结交名流谭嗣同等,忧国伤时,研讨方略。

不屑科举之学,笃志坟典;精版本、目录学,曾与叶昌炽谈论版本,能辩某书为宋刻,某书为元椠,某书出自某家之手、某书为何人所校,如数家珍;曾仿莫友芝、江标所辑《持静斋书目》之体列,撰《清经籍志》,惜未成而卒。

曾受广东总督岑春煊派遣,赴日本考察学校,后在广州主办学堂事务。

辞职后在北京闲居,郁度晚年,逝于北京。

诗学李义山、龚自珍,绝无一毫尘俗气,有《丁叔雅诗集》。

书法初致力于唐楷,进而法钟繇,笔画浑厚,结体严谨,精紧遒劲,洗去俗气。

有《丁征君遗集》。

(二)再说笔记中的丁惠康印象。

丁叔雅最为雅洁,他行为端正,不违礼义;处事谨严,不逾规矩。

因为是清廷某部的司官,所以,那时候,丁叔雅就留滞在京师。

在京期间,丁叔雅居住在潮州会馆。

因为人整饬,故而,丁叔雅门无杂宾。

平日里,丁叔雅不轻易谈论时事。

丁叔雅与同好的往来,大多只是诗词唱和而已。

笔记《旧京琐记》的作者夏仁虎曾经在雪夜拜访过丁叔雅。

当日,夏仁虎看到的是:丁叔雅自己起来扫雪。

那天,丁叔雅还亲自为夏仁虎烹茶。当夜,两人清谈甚欢,以至达旦。

见丁叔雅如此雅洁,夏仁虎还笑着比喻,说丁丁叔雅很像是《石头记》(即《红楼梦》)中的妙玉。

对此比喻,丁叔雅无以为意,不以为忤。

后来,丁叔雅以贫卒。

二、陈三立

(一)先简要介绍一下陈三立其人。

陈三立(公元1853年~公元1937年),字伯严,号散原,江西义宁(今修水)人。

近代同光体诗派重要代表人物。

出身名门世家,晚清维新派名臣陈宝箴长子;国学大师、历史学家陈寅恪与著名画家陈衡恪之父。

与谭延闿、谭嗣同并称“湖湘三公子”;与谭嗣同、徐仁铸、陶菊存并称“维新四公子”。

有“中国最后一位传统诗人”之誉。

清德宗(爱新觉罗·载湉)光绪十八年壬午(公元1892年)乡试中举。

历任吏部行走、主事。

光绪二十四年(公元1898年)戊戌政变后,与父亲陈宝箴一起被革职。

民国二十六年(公元1937年)“卢沟桥事变”后,北平、天津相继沦陷,日军欲招纳,绝食五日,不幸忧愤而死,享年85岁。

生前曾刊行《散原精舍诗》及其《续集》、《别集》;死后有《散原精舍文集》十七卷出版。

(二)再说笔记中的陈三立印象。

陈伯严工诗。他的诗,刊落浮词,不事奢华,谨守宋人家法,自成一体。

在秦淮(南京)寓居较久。

改朝革新之后,陈伯严已经老了,但是,其文词与影响力仍剧,被目为江南文坛盟主一流人物。

三、谭嗣同

(一)先简要介绍一下谭嗣同其人。

谭嗣同(公元1865年~公元1898年),字复生,号壮飞,湖南浏阳人。

中国近代著名政治家、思想家,维新派人士。

所著《仁学》,是维新派的第一部哲学著作,也是中国近代思想史上的重要著作。

早年曾在家乡湖南倡办时务学堂、南学会等,主办《湘报》。

又倡导开矿山、修铁路,宣传变法维新,推行新政。

光绪二十四年(公元1898年)参加秉领导戊戌变法,失败后被杀,年仅33岁,为“戊戌六君子”之一。

(二)再说笔记中的谭嗣同印象。

谭复生的学问思想最为新潮。他才气纵横,议论新颖。

可惜,年纪轻轻,就在戊戌变法中遇难!

四、吴保初

(一)先简要介绍一下吴保初其人。

吴保初(公元1869年~公元1913年),字彦复,号君遂,晚号瘿公,庐江县沙湖山人。

淮军将领、广东水师提督吴长庆之子。

荫生。

官刑部主事,与刑部郎中他塔拉·刚毅争执某个案件,愤而自脱公服,离开官署。

弃官之后,居于上海。

曾电请慈禧太后归政于光绪帝。

后因唐才常之事牵连,避往日本,年余而归。

工诗文,与著名文学家陈衍等相酬和。

有《未焚草》、《北山楼诗文集》。

(二)再说笔记中的吴保初印象。

吴彦复品行高洁,生性不羁。他和笔记《旧京琐忆》作者夏仁虎曾经是清廷刑部浙江司的同僚。

夏仁虎与吴彦复当年共事时,吴彦复有时候一年也不到刑部一回,但是,长官忧容,他也就未受究责。

吴彦复晚年,娶了女伶彭嫣。

袁项城(世凯)早年曾受知于吴彦复的父亲吴武壮(长庆)。

袁项城在北洋任职时,吴彦复曾前往投靠。

袁项城大方,对吴彦复资助优厚。

吴彦复不爱钱财,袁项城的资给,他随手挥霍辄尽。

有一天,吴彦复去拜见袁项城。他对袁说,自己生计艰难、日子窘迫,谋划着,准备作一商业营生,以资糊口。

袁项城问他:

计划作何商业?

吴彦复回答到:

“我准备与彭嫣一起,开设一家伎寮,希望借此,能够有些丰厚的收入!”

袁项城知道吴彦复又在作怪,大笑道:

“我知道您的心思,您一定又是穷窘至极了!”

说完,马上安排,给了吴彦复五千两银子,让他拿走。

后来,吴彦复得了消渴之疾(据说是现代的糖尿病),客死在津门。

吴彦复死后,彭嫣也没有为他守节。

以上文字,主要根据夏仁虎的笔记《旧京琐记》卷三《朝流》中的一节而成。

中国近代的发展史相信很多人都有所了解,各种各样的改革铺天盖地,为了改变几千年以来的封建传统思想,很多的有志之士将自己的一生都奉献到了革命之中。

而在那个热血澎湃的激情岁月,谭嗣同无疑是极为浓厚的一笔重彩,百日维新,很多人初中就知道的一次改革,时间虽然短暂,但对于当时的中国却是犹如一次惊醒。

谭嗣同是一个真正的男子汉,真君子,直到临死,在断头台之上也能一片坦然。我辈之士,理当如此。

年少启蒙

清朝同治四年,谭嗣同出生在北京,他的父亲当时是湖北巡抚,家庭条件自是很好。从小,谭嗣同就酷爱看书,家中的藏书虽多,但依然被他看了一个遍。

书中的知识不仅让他满腹经纶,也让他看到了当时社会的各个方面,这其中也包括清政府的腐败和封建。

在谭嗣同五岁的时候,曾经得过一场重病,那场病好像一场瘟疫,将他身边很多的亲人都带离了人世,他从死神手里逃了出来。

那时虽然还年幼,可经历过一次生死的他,不自觉的便已经对人生的种种有了些许看淡。或许,这也为他以后面对死亡时的淡然埋下了种子。

十岁的时候,谭嗣同有幸到了欧阳中鹄的门下,那是个大学者。在老师的影响下,本就熟读四书的他对王夫之的思想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也激发了他内心隐藏已久的爱国之情,同时他对当时朝廷政府的腐败也是日渐憎恨。

那时谭嗣同能够写得一手好文章,对传统的八股很是厌烦,有时,会往书中写上“岂有此理”四个大字。他崇拜书中的侠胆义肠,曾经和北京的一个“义侠”大刀王五结交,两人情比兄弟,犹比生死之交。

之后,谭嗣同还在欧阳中鹄那里学到了算术,二十多岁时也参加过几次科举,但不幸都名落孙山。

时局动荡,政府无能,百姓水深火热,索性,谭嗣同便放弃名利,一头扎进了天下的山水之中。

多年的四处游走,使得谭嗣同认识了很多有志之士,与那些人的交谈让他收获颇丰。等最后回到老家之后,谭嗣同又再次捡起了王夫之的书,他觉得自己需要为当时的中国做些什么。

改革变法

谭嗣同出生的时代并不好。清朝末期,慈禧太后掌握着天下大权,将手中巨大的财富尽情挥霍,百姓的苦难她看不见,国力的衰弱她也看不见,国外列强的虎视眈眈她还是看不见。

光绪帝有着一点抱负,但身为傀儡,心有余而力不足。泱泱大国,似乎顷刻间便可分崩离析,实为悲哀。

1895年,甲午中日战争落败,清政府签署了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看着条约上对中国肆无忌惮的掠夺,很多人都怒了,谭嗣同就是其中一个。

他们愤恨于政府的腐败、懦弱和退缩,纷纷高举改革的旗帜,试图挽救当时的中国。

谭嗣同已经30岁了,但依然坚持在家乡组织算术社,在南台书院设置众多的学科,他想要叫醒国人们,祖国必须强大起来。

同一时期,身在北京的康有为联合千人上书清政府,希望清政府可以拒绝那种欺辱,捡起自己的尊严,史称“公车上书”。

确实,上书的影响力太大,清政府无奈采取了一些举动,但用处不大,只当做敷衍了事。这刺激着国人更加愤怒了。

1986年,谭嗣同来到了北京,在这个风云动荡的中心地带,他有幸结识了康有为、梁启超等一众人,几人颇有相见恨晚之意,一致认为要救国则必须变法。

与此同时,光绪帝不满被操控,悄悄的找到谭嗣同等人,暗中支持变法。

谭嗣同本以为自己一腔热血终究找到了发挥作用的时刻,却不曾想到变法时间之短超乎他的意料。

以慈禧太后为首的封建势力很快就打破了他们的美好设想,光绪帝被囚禁,康有为等人也逃往国外。

这个在史书上称“百日维新”,变法的失败大大的打击到了当时的谭嗣同,可能是他想到过变法的失败,但没有想到过会失败的这么彻底。

当时很多人都劝谭嗣同和康有为他们一起逃亡国外,等国内安定了再回来。可谭嗣同身上的“侠胆”似乎并不支持他这样做。

他告诉大家,自己不会逃亡,中国的变法改革必将一直持续下去,古往今来,凡是改革没有不流血牺牲的,若是现在需要,他便做那第一人。

真君子

谭嗣同被抓到了监狱之中,在狱中的时光对于谭嗣同来说分外难过,当时依然有热血人士不忍心看他就被政府囚禁,多次提出要营救他出狱,可还是都被他拒绝了。

谭嗣同就是这样一个身上同时具备文人和侠客气质的人,面对所有的失败,他绝不会选择逃亡。

1898年,谭嗣同等六人在北京宣武门外执行死刑,行刑前,他的妻子哭喊着告诉他,自己还没有他的孩子,没有给谭家留下后代,想为他生孩子。

在如今,“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的思想观念还在影响着我们,更不用说那个时候。

可谭嗣同却告诉妻子说,“如果谭家的子孙出生在这样一个没有前途,看不到未来的时代,我宁愿他从来没有来过这个世界”。一席话,尽显真君子风采。

“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

带着一股傲气和怒气,年仅33岁的谭嗣同就这样离开了人世。回顾其短暂的一生,似乎不论是在哪个阶段,皆是让人为之钦佩。

我想不出哪个词汇可以形容他,英雄或许就是用来称赞他这样的人,生逢乱世,怀着满腔抱负慨然赴死,这种胸襟和荡然唯有谭嗣同方有。

现在,评价谭嗣同的话有很多。有人说他死的可惜,有人说他死的悲壮,还有人说他是天妒英才。可命运使然,一切仿佛又是上天注定。

真君子就是这样的人,看古今,望今朝,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甚至整个世界,像谭嗣同这样的人足以被称为先驱,有他们的思考,有他们的变法,有他们的悲壮,才有如今的盛世。

谭嗣同舍生取义,谭嗣同(1865年3月10日-1898年9月28日),字复生,汉族,革命家、思想家,湖南浏阳人。他善文章,好任侠,长于剑术。是清末“百日维新”运动的著名人物,“戊戌六君子”之一。谭嗣同1898年参加戊戌变法,变法失败后,于1898年9月28日在北京宣武门外的菜市口刑场英勇就义。牺牲前,谭嗣同在狱中留下了一首诗《狱中题壁》,百年来被广为流传,“望门投止思张俭,忍死须臾待杜根;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诗的后半句“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凸显了谭嗣同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坎坷求学路谭嗣同1865年生于北京,随父谭继洵在京十二年,13岁时第一次回到浏阳城北门的谭家宅院,也就是后来分家时他分到的“大夫第”。在家排行老七的谭嗣同幼时受到母亲良好的照顾,但是11岁那年,因为一场瘟疫,他尝到了“五日三丧”之苦,一下子失去了母亲、二姐、大哥,自己也染上白喉“短死三日”。因为这次死而复生,他父亲给他取字“复生”,经历这次亲人的生离死别,他变得悲观、忧郁。谭嗣同10岁时,父亲延请浏阳老乡,也是著名学者的欧阳中鹄做他的老师,在这里,他接触到了王夫之的学说,爱国主义思想由此启蒙。谭嗣同回到浏阳后,父亲又为他请了涂_先先生系统教授他中国典籍。不久后,他跟随父亲去到兰州,在父亲的道署中读书。谭嗣同心胸坦荡,为人仗义,颇仰慕古代侠士。12岁时开始随“通臂猿”胡七与“义侠”大刀王五学剑习武。王五那种桀骜不驯、英勇慷慨以及对世俗的反抗精神,对谭嗣同影响甚深。19岁的谭嗣同已经游历了直隶、甘肃、陕西、河南、江西、江苏、安徽、浙江、山东、山西等省。谭嗣同往来南北各地,遍观社会风土,广览“形势胜迹”,又目睹哀鸿遍野,灾民流离之状,大大加深了他对社会的了解,对下层苦难群众的同情,不禁产生了“风景不殊,山河顿异;城廓犹是,人民复非”的感慨,誓志做一些有利于振兴祖国的事业。23岁时,谭嗣同又师从刘人熙,开始研究王夫之等人的著作。这期间,他广为搜罗和阅读当时介绍西方科学、史地、政治的书籍,极大地丰富自己。谭嗣同在21岁至30岁之间,多次回乡参与科举考试,均未中。在科举上下过很深功夫的他,受到科举失败打击,曾在课本上写下“岂有此理”。来源:华声

晚清四大公子

清末,有所谓“四公子”的称号。那么,四公子为谁?四公子者:陈伯严(三立)、丁叔雅(惠康)、谭复生(嗣同)、吴彦复(保初)。一、丁惠...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