靳在姓氏里读几声?

栏目:资讯发布:2023-10-16浏览:1收藏

靳在姓氏里读几声?,第1张

靳在姓氏里读四声,jìn,靳也只有这一个读音。

当代靳姓人口约一百零八万三千余,约占全国人口的008%,百家姓中排在第一百五十八位。靳氏人口主要集中于河北、山西、河南、山东、北京、江苏、安徽、贵州、四川(重庆)、陕西、甘肃、宁夏、内蒙、东三省等地,北方靳氏人口多于南方。

汉、唐时期靳氏在西河郡形成望族,宋朝初期主要分布在北方地区,南宋以后在全国各地逐渐分布开来。

靳姓起源

1、出自芈姓

据《风俗通》、《通志·氏族略》及《古今姓氏书辨证》等所载,靳,春秋时楚地小国,后为楚大夫采邑,楚大夫靳尚之后,子孙以邑为氏。湖南有靳江河,源自湘乡市大凫塘,经宁乡市,过楚大夫靳尚墓前,因此而得名靳江。

2、源于匈奴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

五胡十六国时期,南匈奴民族中有改汉字单姓靳氏者。匈奴民族的靳氏一族,有靳准自立为汉天王。

3、朱姓改靳姓

据《龙舒靳氏宗谱》该支靳为元朝朱姓所改。家谱在中国国家图书馆、上海图书馆等有收藏。

4、满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

据史籍《皇朝通志·氏族略·满洲八旗姓》、《满族的社会组织》记载,满族伊拉哩氏,亦称伊里氏、伊拉礼氏、伊喇立氏,尼满氏、伊麻斯氏、后有锡伯族引为姓氏者

靳拼音jìn

靳姓在今中国大陆的姓氏排行榜上名列百家姓第一百六十八位,在台湾省则名列第二百三十五位,在宋版《百家姓》中排序为第二百一十二位。靳姓原出有三:一以邑名为氏;二是出自少数民族改姓;三是他姓改姓。靳姓名人有:靳尚,靳歙,靳强,靳云鹏,靳尚谊,靳羽西,靳准,靳东等。

扩展资料:

姓氏来源:

源流一

出自芈姓。据《风俗通》、《通志·氏族略》及《古今姓氏书辨证》等所载,靳,春秋时楚地小国,后为楚大夫采邑,楚大夫靳尚之后,子孙以邑为氏。湖南有靳江河,源自湘乡市大凫塘,经宁乡县,至黑石渡注入湘江,过楚大夫靳尚墓前,因此而得名。

根据《古今姓氏书辨证》上的记载,战国时期楚国大夫靳尚的后代食采于靳,因此以邑为氏,称为靳氏,望族出于西河。而根据《通志·氏族略》及《风俗通》两书记载,靳姓人的始祖,的确是距今2300年前在楚国显赫一时的楚大夫靳尚。靳氏是我国北方古老姓氏。望族居于西河郡,即今山西省汾阳。

源流二

源于匈奴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

五胡十六国时期,南匈奴民族中有改汉字单姓靳氏者。匈奴民族的靳氏一族,有靳准自立为王。

源流三

朱姓改靳姓。据《龙舒靳氏宗谱》记载:予生不辰,值兹多故,流言煽起,兵骑搜罗,刻无宁日。族人多有流离失所者,予思若不讳姓无他可免,爰携昆弟屏迹幽潜更姓曰靳,以祖延寿,公立功蕲黄蕲靳形类以地氏也。但伤自汉以来,传三十世自今改为靳姓,倘后代失记宗靳而不宗朱之血食何托挥泪和墨记之谱后,以示子孙,其无忘根本,所自并冒认他宗可以。至正十年六月十七日, 三十世孙育材谨记。

[靳氏属地]

河西郡,今山西省临汾县。《百家姓》注居西河郡,今山西省离石县。

[靳氏来历]

靳(jìn)出自芈姓,以邑为氏。

《古今姓氏书辨证》云:“楚靳尚之后,食采于靳,以邑为氏。望出西河。”靳尚是战国时期楚国的上官大夫,屈原就是由于他的谗言而受害。靳尚曾受封于靳江,虽然他因排挤屈原而为人所不齿,但却于他的后世子孙以其封地为姓氏没有丝毫的妨碍。另外,十六国时匈奴族也有靳姓,其后世子孙亦称靳氏。

[靳氏名望]

据《通志·氏族略》云:“楚大夫靳尚,汉有靳歙,又汾阳侯靳强。”靳歙与靳强是秦末大乱时助刘邦打天下的功臣。此外,靳姓名人,唐代有画家靳智翼,宋代有画家靳东发,明代有武英殿大学士靳贵,清代有水利专家靳辅。而在少数民族的靳姓家族中,当是那位一度自立为“汉天王”的匈奴族人靳准最为出名。

多少人不详

入潮鄞氏始祖仁公,字见山,諡号义翁,元代至元年间自(1335年—1340年)自河南汴梁(历史上称汴梁只有79年,1289年—1368年)来潮州府任海防同知,龙溪都置室。祖妈鄞陈氏,娘家蓬州都鸥汀村。

仁公长寿百岁,见证明朝之创建。并可能于明太祖元年12月後(1368至1382年)14年间曾调任明州太守,1382年(即明太祖14年)避讳“明”字改为宁波府,所以印证见山公墓碑上刻“原任官浙江宁波府”。

明朝260年(从1368年至1628年)鄞氏子孙蕃衍,曾是潮汕大族、望族。龙溪都辖下之仙溪、文里、官里、开濠、鄞厝埔都曾有鄞氏产业和宗祠。不幸者,鄞氏一族历史上两次惨遭血洗,几近散乡绝种。

清初顺治七年(1650年),有鄞氏家族个别凶勇,偷窃郑成功部队物资,事败露,祸及一族,郑军围剿庵埠,逢鄞必杀,声称要“斩草除根”。讵料鄞氏生命力真如草芥般强旺,“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一二百年间又复兴发达。谁料刚盛即衰,又遭厄运。清咸丰年间,1855年闰七月一日潮安发生吴忠恕民变事件,占领龙溪都,鄞氏给予吴军大力支助(这一史实有待考证),惹恼清廷。未几,吴忠恕事败,清廷出兵对鄞氏抄斩灭绝,逃脱者少,遇难者多,死者无数。仙溪王氏族长出於人道,劝苟且偷生且不愿出逃之鄞氏乡亲,门上改挂王氏灯笼,逃过劫数。改姓容易复姓难,如今庵埠王氏淳朴公门下一脉,原为鄞氏子孙。自清初到咸丰200年间,鄞氏两次惨遭灭族之祸,这在潮汕众姓氏中,可能是绝无仅有。

或谋生,或逃祸,鄞氏宗亲数百年间有徙迁到海丰海城、汕头达濠、司马浦、陆丰、揭阳榕城、丰顺留隍、饶平三饶等地自立门户者,已蔚然成族。至於散居新加坡、马来西亚及国内各地者,偶有所见,未加记核。

鄞氏宗亲,自遭惨变之後,慎独处世。虽无显达者,也无狂妄之徒,安份守纪,克勤克俭,低调无闻,一如小草品格,虽无大树显赫华冠,却也常为大地添翠绿,以报日月雨露沐浴滋润之恩。

时移世易,天灾人祸,庵埠各乡鄞氏宗祠俱毁,族谱无修,只遗辈序牌一块,宗亲间只知辈份,不知族源;至於客居外地之宗亲,更不知根系何方。

鄞氏可能与靳氏同宗。依据有三:

一、古人对汉字重音不重义,随意通假,“鄞”与“靳”韵母同,是否同韵通假?《三国演义》中诸葛亮身边有一参军鄞祥,有的版本作“靳祥”。

二、庵埠、揭阳两地一些50岁以上的宗亲曾听老辈人说过,“我们的祖先原姓靳”,“战国时期楚国的靳尚大夫是我们的祖先”(靳尚,原姓熊,封地靳,其後人以封地为姓,认熊为靳姓始祖)。

三、潮汕地区部分靳姓同胞将“靳”读为“鄞”,主动与鄞姓连宗,据靳姓同胞称,其先辈一直传言“靳鄞一家”。

靳在姓氏里读几声?

靳在姓氏里读四声,jìn,靳也只有这一个读音。当代靳姓人口约一百零八万三千余,约占全国人口的008%,百家姓中排在第一百五十八位。靳氏人...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