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氏太极拳的大架和小架
陈氏 太极拳 目前分为两支,大架和小架;大架又分为新架、老架。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关于:陈氏太极拳的大架和小架。欢迎阅读!
陈氏太极拳的大架和小架
针对大架、小架哪个是陈王庭之原创的传统拳,不仅在陈家沟,乃至整个陈氏太极拳界争得不亦乐乎。陈家沟三百年的良好传拳风气早昨日黄花,门派成见严重阻碍了太极拳的全面传承,在社会上产生了一定的负面影响。为啥要争利益所在!
小架和大架先后的考证。现在出版的太极拳书籍中,有不少人云亦云的说法:小架是陈有本创编的,大架是陈家沟的传统拳,还有的说大架是陈长兴在祖传套路的基础上将太极拳套路由博归约、精炼归纳,创造性地发展成为现在的陈氏太极拳一路、二路 (又名炮捶),后人称为太极拳大架。
西安有不少抗战和抗战后逃难去的陈家沟村人,按照他们的说法:小架最接近陈王廷的原创拳。其中有说服力的证据是,曾跟陈发科学拳多年的陈西照大师回忆说,当年发科公曾对他讲小架在先,大架在后。
陈氏太极拳的大架和小架
当年陈立清为求证此事,亲自 拜访 杨露禅后裔杨振铎,问当初杨露禅跟陈长兴学的是大架还是小架,杨振铎答:小圈(小架)。杨氏的最高功夫都是练小架产生的。如果不信,各位看看杨氏太极拳是接近于陈氏大架,还是陈氏小架另外,杨氏太极,现在有大架,中架,还有小架,还有杨氏老六路等。陈王廷原创拳可是五路拳,五路炮锤的。如果杨氏不是源于陈氏小架,杨氏的那么多拳架和套路,难道都是杨露禅通过陈长兴那一路拳创出来的吗这事好像没听说过!
解放之前,陈沟大部分人练的还是小架,仅耕耘公一门习练大架。“”时期,陈式太极被列为“四旧”,传承人成为批斗对象,尤其小架传承人们大都成份不好,被游斗抄家,被整得噤若寒蝉,朝不保夕,谈何练拳教拳!大架代表陈照丕顶着被上纲上线批斗的压力,毅然培养了一大批包括四大金刚在内的大架人才。
陈家沟目前流行的大架,主要是由陈照丕传下来的老架拳架。陈发科的新拳架经陈照奎回陈家沟有所传授。洪均生和冯志强等陈发科弟子的拳架与也与陈家沟的大架差别很大。从走劲行架的特点上看,杨、孙、武、吴、赵堡等更相似于陈氏小架(包括大架的洪均生)。没有陈照丕,就没有陈氏太极拳老架今天的繁盛,在此诸位练老架的务必诚心感谢。但是,陈照丕一不该将陈有本所著的《太极拳十大要论》《打手要言》等篡改为陈长兴所著(仍有陈有本原作为证),以致后人以讹传讹;二不该丢失陈鑫的《太极拳图画讲义》原著手稿。其实真正得到陈发科真传的就2人,一是陈小旺的父亲陈照旭,还有一个陈茂森,但他们都没传人。
现实是一个玩笑:当代一些大架太极拳代表们都一致著书说明大架先于小架,陈氏祠堂也这么铭记,包括里面的先世塑像的位置主次都弄颠倒了,所绘的太极拳图也主次颠倒,有关小架的传承内容用的笔墨更是吝啬。
小架(即陈氏传统的拳架),历经300年来的锤炼,理论完整,技术臻善,虽经“破四旧”““””浩劫,依然得到稳当的保存和传承,陈鑫的《图说》理明法备,成为所有门派太极拳的学习宝典。大架作为中途一分支,尚无形成文字的理技体系,尤其至陈照丕晚年回村教拳时期,老架的高层技术几乎堙没。“”后之所以选择推广大架而不是小架,其一是由于陈照丕前期在村内的推广,当时的年轻人大部分跟他学大架;其二是小架的几个代表都还是诚惶诚恐,不敢出头,不敢与大架的代表们抗争。但是,陈沟人们心里都还是最清楚不过了。“”的时候又是谁白天在批斗小架的宗师,晚上却又逼人家教拳
到陈照丕时期,老架出现了断代。就连陈照丕本人,村子里有“他不会推手”之说,所以后来四大金刚求学于陈照奎,他们学到了多少东西暂且不表,但看与陈瑜的拳架相比,功夫层次相差不少。这是他们不愿意说的事。后来就转向学习小架,这也是四大金刚开始拉开距离的转折点。他们谁也不声张各寻拳师,悄悄学习,收获各异。小架成了争抢的宝贝,有人为了获得小架“真经”,甚至政治和武力并用,批斗和抄家手段都用上了,结果还是徒劳。直到现在,老架的技术层次还是残缺的、粗糙的,广泛的技术问题有:象“虚领顶劲、沉肩坠肘、屈膝松胯”等基本的要领都练错了;练拳多年不知何为内功;出现膝盖疼、腰腿疼、胸肋闷等负作用。
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这30年,大架(老架和新架)在全国遍地开花,极为盛行。人们一提到陈氏太极拳,就等于是大架,认识小架的寥寥无几。而外面人学的拳架也越来越偏离“功夫和技击”的主题了,流行于娱乐和表演。所以,大部分人学到的,都是身子乱舞,作势作态,外行人看得眼花缭乱,实际是毫无内涵,腹中空空。包括马云、郭广昌、吴京等,他们练的拳架,表演娱乐还是可以的,他们是否能达到“理明法备”、修身养性的层次值得怀疑。
小架是陈氏家族真正的传统拳还有一个更有说服力的证据:陈家沟有“五层功夫五套拳”的传统拳法,目前仍然在为数不多的几个小架拳家庭内部严格传承,小架拳到现在还是5路拳,我们在网上能看到4路。而大架自陈耕耘以来一直就是两套拳:一路和炮捶。
因为小架精细,要求静有形、动有法,一招一式必有理有法,讲究内在的、无形的心法,而你练太极拳不正是要学习这些东西吗你若掌握不到这些核心要领,又谈何功夫谈何悟道大架粗糙,浅显外漏,陈家沟村人称其为“马房架”,小架理法高深,村人称其为“书房架”,不是没道理的。
各种 武术 套路、拳架,本无优劣之分。但看其中有无内涵,拳架之层次高下就立见分明,习拳者有无收获、有多大的收获不问即知。小架所传的“注阴不注阳,注后不注前,宁进不退,下在上先”等很基本的入门要领,许多练大架的闻所未闻,很多年仍然不会功夫,甚至练出一些病症,就是直接证明。有人曾说,陈发科的功夫造诣名震京师,晚年时回到陈家沟,看到陈克忠练的小架拳后,大为叹服,震动很大,说自己“走了大半辈子弯路”。大架传承至今,因为没有系统的理论支撑,以及历史时政的影响,传承人出现断层,技术丢失严重,甚至后来发生了陈氏家族邀请外姓人冯志强来陈家沟传授大架太极拳的荒唐事。
现在练大架的代表传人,即使有人想练小架,遗憾的是,时代不同了,当今商业化时代,小架的传人们抱着葫芦不开瓢。毕竟,在陈家沟,族内的大架和小架无言的利益冲突已经积淤成鸿沟。
另外,练拳打拳,习惯对人的影响与制约力也很强大。打个比方,长期喝惯假茅台酒的人,你突然有一天给他喝真茅台酒,他会说是假的,太极拳亦复如是。小架的外形朴实无华,干净简洁,毫无娱乐性成分,所以,习惯于大架的拳友,初看小架,常常不以为然,甚至排斥。因为他们看的是外形是否漂亮,也有人出于利益,诋毁小架,误导拳友。
在当今非尚武时代,大部分人练太极拳的目的是保健养生、修身养性。都知道太极拳保健养生效果好,能懂其理习其法者,寥寥无几。所以,练拳,要练个明白,要掌握其内涵,一静一动,皆有法度,皆有妙境。
对于太极拳的"架式",陈氏族人容易达成共识的说法是:陈王廷创拳后的很长时间里,陈氏太极拳只有一种架式。陈氏十六世陈鑫编著的《陈氏太极拳图说》,被誉为武林圣典,览遍全书并没有陈氏太极拳大、小架之说,但其中的拳谱皆为"小架"拳谱。当年杀"大头王"的陈仲甡、陈季甡是陈有本的侄子,陈鑫是陈仲甡的三子,他们都是小架传人,所以笔者推测《陈氏太极拳图说》记载的太极拳架,应该是最接近于陈王廷所创拳术的原貌。
陈氏太极拳的训练讲究以大圈收至小圈,小圈收至无圈为登峰造极。历史上可能陈氏太极拳并无大、小架之分,而是在训练 方法 上,对于初学者,师傅为了使徒弟尽快入门,把走型放大,让徒弟先从大圈、外圈入手,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在徒弟掌握了陈氏太极拳划圈走圆的运动规律之后,再逐步由大圈过渡到小圈、外圈过渡到内圈,而形成劲路沿躯干和四肢变化、传递的螺旋缠丝劲,达到外形上不见圈的高级境界。如今的陈氏太极拳大架、小架除了动作形式不同外,其技术理论基础是一样的。大架拳手也讲求将圈逐渐收小,小架训练开始也讲求将圈放大,两者的训练过程基本相同,因此有"大架不大,小架不小"之说。
陈氏族人公认对大、小架的分化起着划时代作用的关键人物是陈有本,根据《陈氏家乘》记载,陈有本的父亲陈公兆"学术纯正,名士多出其门",陈有本及胞兄陈有恒"均庠生,习太极拳。有本尤得骊珠,子侄之艺皆其所成就,丰度谦冲,常若有所不及,当时精太极拳者率出其门……有本门人陈清平、陈有纶、陈奉章、陈三德、陈廷栋均有所得,陈耕耘亦师事焉。清平传赵堡镇和兆元、张开、张罩山。有纶传李景延、张大洪"。由以上文字可以看出,陈公兆、陈有本父子皆武学造诣深厚,弟子名家辈出,有本之艺显然是得到父亲真传,并且在陈有本之前小架已经存在。小架因其完整的理论体系和严格有序的训练方法,被陈家沟人誉为"功夫架"、"看家拳",因为传承者多有 文化 ,因此又叫"书房架"。
陈氏十五世陈耕耘为了随父走镖谋生,因其父陈长兴终年护镖在外,并无时间教导他练拳,耕耘遂求教于族叔陈有本。为了使陈耕耘早日功夫上身,陈有本除保留头套十三式的精髓外,突出了爆发力,将拳的架型给予放大,有本亲自辅导,耕耘苦练,二人共同商讨、钻研,创编了一种新的架型,陈耕耘苦练一年有余,终其所成,形成了一种走大圈的新的太极拳之架型,从此为了和头套十三式以及传统小圈的练法打法有所区别,就产生了小圈架、大圈架的说法。陈耕耘将这种架型在其家族中传授,传到其孙陈发科,1928年发科被聘到北京授拳,遂将此架型公布于世,后人为了加以区别,将以此走大圈的练法打法之架型叫“大架”,将走小圈的传统练法打法称为“小架”。
值得注意的是"小架"传人有不少人也会"大架",并坚持认为陈氏太极拳只有一套,并无"小架"和"大架" 之分,只是练法不同。而"大架"传人则宣扬"十四世陈有本在原有套路的基础上,又有些改动,逐渐舍弃了某些难度和发劲动作,架式与老架一样宽大,称为新架(现在称小架)",这一观点写在了在陈氏家庙内的太极拳起源说明中,因此流传很广。然而有趣的是,在修建家庙过程中产生的宗族事务理事会中倾向小架的力量占大多数,虽然对此心中十分不认同,却无可奈何,显示了当代"大架"传人在陈家沟与日俱增的影响力,和较为强势的话语权。
不过"小架" 传人隐忍的态度是值得推敲的,据说刚开始办武术学校时,官方的体育管理部门也了解到陈家沟太极拳存在两种架式,曾征求意见,究竟教哪一种。对于这个问题家族内部也有争论,当时陈伯先(大、小架均练)提出 "大架在朝,小架在野"的建议,于是太极拳学校对外只教授"大架"。在一次家族内部论拳的小聚会上,陈伯先意外发现陈鑫的徒弟陈克忠"手高"(在此之前陈克忠从来没有在众人面前展示过自己的功夫),他喜出望外,为了使陈家沟小架后继有人,他就极力动员陈克忠出来教拳,在此之前村内仅有陈伯祥随他练拳,陈伯先当时白天在学校负责理论教学和教务工作,晚上到陈克忠家里张罗,自己也积极学习小架,那时在村中形成了"小架"和"大架"共同发展的局面,可是好景不长,陈克忠因为富农的成份屡遭批斗,这一次教拳更是罪加一等,1966年刚刚58岁的陈克忠因为传授太极拳而死于这场运动之中。同时期教练大架的陈照丕也被批斗,以至于差点儿投井自杀。
杨氏太极拳第一代传人:
杨式太极拳是由杨禄禅(1799—1872)创始,师从陈氏太极拳名师陈长兴,传友武禹襄兄弟三人,亦师亦友。杨露禅在陈长兴所传太极拳基础上,经过删减、增补,去掉发力等难度动作,经过后人努力,演化为现在流传的杨式太极拳。
杨氏太极第二代传人:
富周 侯得山 纪子修杨班侯 杨凤侯 杨健侯;
富周是当年杨氏太极传人杨禄禅在亲王府内亲传弟子大将军;
侯得山史载的非常少;
纪子修在向杨露禅学太极拳之前就是一位武林高手。他因手臂被载货大车压过分毫无损而被人称为铁臂纪三爷。当时,纪三的看家本领就是岳氏散手,纪子修很少收徒,将太极与岳氏散手精心传给了张达泉;
杨露禅有三子,长子凤侯早亡,但留下一支,在河北邢台地区有传,次子杨班侯和三子杨健侯,各有所长。班侯脾气火暴,偏重太极拳的技击作用,目前闻者有永年广府有班侯架、河北齐德居的八十一式大功架传承。
杨健侯性格温和,更重太极拳的健身作用,且授徒众多,所传为中架,当今流传的太极拳大多数为健侯一枝。杨式大架子既适用于疗病保健,益寿延年,又适用于体力较好者用来增强体质,提高技术,适应性广。杨式小架太极拳和二路炮锤仅在少数传人中练习,主要强调技击作用。经过多年发展,杨式太极拳功法体系完整,理论著作浩如烟海,汗牛充栋。
杨氏太极拳第三代传人:
富英 陈秀峰 龚润田 纪老福 冀福如 教莲堂 李莲芳 李万成 凌山 牛连元 全佑 万春 王矫宇 吴孟侠 杨少侯 杨兆鹏 张信义 张印堂 杨兆林 刘胜魁 许禹生 杨澄甫 杨兆元 张策 张敦熙 张义
杨澄甫是杨健侯的儿子,杨澄甫所定型的系列拳架有八五式(八五式太极拳又分实腿转体和虚腿转体两个套路)、三十七式太极拳、太极长拳、太极散手五个套路。目前,人们称杨班侯为代表的支派为杨式老架。杨健侯为代表的支派以杨澄甫所修订的拳架为准,称杨式定型架两大流派。杨澄甫有五大弟子,号称五虎将:傅锺文,褚桂亭,田兆麟,陈微明,武汇川;
杨氏太极拳第四代传人:
萧功卓 蒋玉堃 白忠信 范宝林 范宝林 范保林 张新庆 关钦 郭振清 韩会明 郝从文 贾治祥 林金声 潘河清 周志成 周志德 范铁安 郭连荫 孙继先 吴兆峰 顾丽生 刘东汉 翟文章 王新午 张虎臣 周遵佛 陈光恺 陈尚毅 陈微明 陈月坡 禇挂亭 崔立志 董世祚 董英杰 范亚夫 傅钟文 傅宗元 郭清杰 郭阴棠 郭子荣 郝家俊 姜廷选 讲延宣 匡克明 李得芳 李万程 李雅轩 刘尽臣 刘论山 刘希哲 吕殿臣 牛春明 裴秀荣 滕南璇 田兆麟 田作林 田作霖 汪永泉 王保还 王景星 王镜清 王其和 王旭东 王竹坡 魏心唐 吴志青 吴志青 武汇川 奚诚甫 形玉臣 徐岱山 阎月川 阎仲魁 杨凤歧 杨鸿志 杨绍西 杨振铎 杨振国 杨振基 杨振铭 杨振声 叶大密 尤志学 曾昭然 张钦霖 张庆麟 张种交 赵斌 赵桂恒 郑曼青 郑佐平 朱纫芝
杨氏太极拳第五代传人:
崔仲三 杨振河马仲谦 黄永德 孟宪民 张勇涛 杨军 杨斌等等
北京房山杨氏家谱□□卷
清道光十一年(1831)椿荫堂写本 一册
美国
河北卢龙杨氏家谱一卷
(民国)杨胜桂纂
民国二十八年(1939)石印本
河北卢龙县文 河北卢龙县地名办
河北青龙杨氏家谱一卷
(民国)杨文志纂
民国三十五年(1946)钞本
河北青龙县逃军山乡大石门村
河北沧县杨氏家谱四卷
(民国)杨鹏图订辑
民国二十三年(1934)石印本 四册
北图
山西武乡杨氏家谱不分卷
钞本
山西长治市国营五四三厂
注:书中记事止民国十五年。
山西榆社杨氏族谱不分卷
(清)扬齐三纂修(民国)杨宋卿增补
据钞本复印本 一册
历史所
注:明代始修。
北京房山杨氏家谱□□卷
清道光十一年(1831)椿荫堂写本 一册
美国
河北卢龙杨氏家谱一卷
(民国)杨胜桂纂
民国二十八年(1939)石印本
河北卢龙县文 河北卢龙县地名办
河北青龙杨氏家谱一卷
(民国)杨文志纂
民国三十五年(1946)钞本
河北青龙县逃军山乡大石门村
河北沧县杨氏家谱四卷
(民国)杨鹏图订辑
民国二十三年(1934)石印本 四册
北图
山西武乡杨氏家谱不分卷
钞本
山西长治市国营五四三厂
注:书中记事止民国十五年。
山西榆社杨氏族谱不分卷
(清)扬齐三纂修(民国)杨宋卿增补
据钞本复印本 一册
历史所
注:明代始修。
辽宁绥中杨氏家谱一卷
钞本
辽宁绥中县叶家乡狗河村
辽宁辽阳杨氏来室家乘二卷
(民国)杨锺羲撰
民国二十九年(1940)铅印本
科图 历博 辽宁大连市图 美国
注:杨锺羲之先曾祖丹崖公名其室日来室。
上海里定练川桓农杨氏族谱五卷首一卷
(清)杨相编次
清道光十一年(1831)铅印本
上海嘉定县博
注:谱首修於明崇祯九年。
江苏铜山杨氏宗谱十卷首一卷
(民国)杨懋卿纂
民国二十三年(1934)清白堂铅印本 二册
北图
江苏淮安山阳杨氏族谱一卷
(清)杨日焘修
清乾隆间写刻本
江苏镇江市博
江苏盐城杨氏宗谱二十四卷首一卷末卷
(民国)杨楫 杨同升等重修
民国十二年(1923)木活字本 二十六册
日本 美国
江苏泰兴杨氏宗谱一卷
(民国)杨福盛等重修
民国二十八年(1939)木刻本
江苏泰兴县焦荡杨菊村
江苏镇江润州杨氏族谱四卷
(清)杨承 主修
清道光十二年(1832)活字本 四册
美国
江苏镇江京江杨氏族谱四卷
(清)杨茂森等重修
清咸丰元年(1851)活字本 四册
吉林大学 日本 美国
江苏镇江京江杨氏宗谱十卷
(清)杨志洪等重修
清咸丰二年(1852)重修刊本 十册
北图 南开大学
注:谱首修於明嘉靖六年,是为七修。封面
《京江杨氏家乘》,版心作《杨氏宗谱》。
江苏镇江京江杨氏族谱十卷
(清)杨鸣谦 杨之祥等重修
清光绪十四年(1888)禀庆堂活字本 十册
北图 日本 美国
江苏镇江京江杨氏重修宗谱八卷首一卷
一卷
(清)杨毓瀛等重修
清光绪三十二年序(1907)世清堂刊本 四册
日本 美国
江苏扬中杨氏家谱□□卷
民国间木刻本 二册
江苏杨中县
江苏句容仁村杨氏家乘附补遗十六卷
(清)杨德益等修
清光绪十三年(1887)活字本
江苏镇江市博 美国
江苏句容杨氏族谱□□卷
(民国)欧阳莱纂
民国二十九年(1940)刊本 二册
江苏句容县陈武乡黄冈大队杨家村
注:谱杨正一首修於清乾隆十六年。
江苏常州安阳杨氏重修族谱十卷
(清)扬方达修
清乾隆六十年(1795)刻本 十册
南京大学
江苏常州安阳杨氏宗族谱二十四卷
(清)杨德周等纂修
清同治十二年(1873)常州杨氏敦睦堂木刻本
北图 上海图 江苏常州市图 美国
江苏常州云山杨氏宗谱六卷
(清)杨喜宝修
清光绪三年(1877)常州杨氏四知堂木活字本
江苏常州市图(存卷1,6)
江苏常州罗巷杨氏宗谱十六卷
(清)杨肇基主修 杨肇登主稿
清光绪二十二年(1933)常州杨氏敦本堂木活字本
江苏常州市图(存卷l)
注:谱始修於宋乾道元年。
江苏常州缪贤扬氏宗谱八卷
(清)杨顺成纂修
清光绪二十四年(1898)常州杨氏留耕堂木活字本
江苏常州市图
江苏常州杨氏接修宗谱四卷
敦本堂木活字本
江苏常州市图(存卷4)
注:记事止清咸丰二年。
江苏武进毗陵杨氏宗谱十二卷
(清)杨德馨主修
清光绪二十年(1894)四知堂活字本 十二册
美国
江苏武进武邑杨思桥杨氏宗谱八卷
(民国)杨荣茂 杨顺泉纂修
民国九年(1920)四知堂活字本 八册
北图 吉林大学
江苏武进毗陵杨氏宗谱十二卷
(民国)杨维荣等纂修
民国二十年(1931)四知堂活字本 十四册
北图 哈尔滨师大
江苏武进毗陵杨氏宗谱十六卷
(民国)杨培昌 杨孟权重修
民国三十六年(1947)四知堂刻本 十六册
北图 吉林大学 江苏苏州市图
江苏武进毗陵前黄扬氏族谱二十卷
(清)杨开亨主修
清光绪二十一年(1895)铅印本 二十四册
历史所
注:明正德十四年杨钲始修。
江苏武进毗陵镇塘桥杨氏宗谱十四卷
(清)杨茂贤等修
清光绪三十年(1904)道南堂木活字本 十四册
美国
江苏武进毗陵镇塘桥杨氏重修宗谱十四卷
(民国)杨祖德编修
民国三十六年(1947)道南堂木活字本 十四册
南开大学
注:始修於明万历四十三年(1615),此为六修。
江苏武进毗陵杨氏宗谱十二卷首一卷末一卷
(民国)杨汉彬 杨文鼎等主修
民国十三年(1924)毗陵杨氏青白堂木活字本
河北大学 江苏常州市图
注:杨兆鲁始修於清顺治十七年。
江苏武进毗陵邢村杨氏十修宗谱二十二卷
(民国)杨秉铨等修
民国十七年(1928)务本堂活字本 二十二册
北图 历史所
注:清康熙七年(1668)杨志学始修。
江苏武进毗陵邢村杨氏宗谱二十二卷
(民国)杨履殿 杨喜培等纂修
民国三十六年(1947)毗陵杨氏务本堂木活字本
江苏常州市图(存卷1-3,5-9,11-14,16-22)
注:此谱杨志学始修於清康熙七年。
江苏溧阳沙溪杨氏宗谱二十卷
(清)杨汝舟纂修
清光绪六年(1880)光裕堂活字本 二十册
历史所
注:明洪武间杨公亮始修,此为九修。
江苏无锡鸿山杨氏宗谱六卷
(清)杨际昌 杨宜德续修
清同治九年(1870)天乐堂活字本
辽宁图 吉林大学
注:首修於元至正间。
江苏无锡鸿山杨氏宗谱九卷首一卷末一卷
(清)杨春池主修
清光绪二年(1876)活字本 二十八册
北图 历史所
注:宋治平五年吕夏卿、杨偕始修。元杨弘始修
鸿山宗谱。
江苏无锡鸿山杨氏宗谱十二卷首一卷
(民国)杨楫纂修
民国六年(1917)活字本 四十八册
北图 人民大学 江西图 日本 美国
江苏无锡杨氏寺头支谱六卷首一卷
(清)杨秀续修
清光绪五年(1879)活字本 四册
日本 美国
江苏无锡赐书堂杨氏谱传□□卷
(清)杨念祖等修
清光绪十三年(1887)赐书堂木活字本 二册
苏州大学 福建师大 日本 美国
江苏无锡锡山杨氏宗谱三十二卷首一卷
(清)杨星灿等纂修
清光绪十四年(1888)道南祠活字本 三十四册
北图 人民大学 上海图
江苏无锡锡山杨氏宗谱四十三卷首一卷
(民国)杨邦潘 杨承涑修
民国十七年(1928)道南祠活字本 四十六册
北图 历史所
注:宋嘉定间杨芝茂始修,此为十修。
江苏无锡江陂杨氏宗谱十二卷首一卷末一
卷
(清)杨熊飞 杨夙根续修
清光绪十八年(1892)孝思堂活字本 十二册
吉林大学 云南图 日本 美国
江苏无锡杨氏宗谱十二卷
(清)杨德荣主修
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崇本堂活字本 十二册
历史所
注:宋治平五年吕夏卿、杨偕始修。
江苏宜兴缪墅杨氏宗谱六卷
(民国)杨九成缮稿 杨阿大主修
民国二十六年(1937)四知堂活字本 六册
历史所 南开大学
注:宋治平五年杨偕始修。
江苏吴县弘晨杨氏支谱不分卷
(清)杨廷杲重修
清光绪三十年(1904)义庄刻本 四册
南开大学 江苏苏州市博
江苏吴县重修湖田杨氏族谱不分卷
(清)杨同人纂修
稿本 一册
江苏苏州中图
江苏沙州杨氏家乘不分卷
(清)杨沂孙 杨希钰等撰
钞本 一册
上海图 江苏常熟市图
注:记事止清咸丰间。
江苏吴江杨氏宗谱□□卷
(民国)杨学沂等修
民国元年(1917)明远堂活字本 一册
北图 科图 历博 吉林大学 日本
美国
江苏太仓杨氏娄城支谱□□卷
(清)杨泰煐等纂
清宣统元年(1909)石印本 一册
美国
江苏金城杨氏家谱稿□□卷
(清)杨德裕编
清光绪间钞本 一册
北图
浙江宁波西成杨氏宗谱九卷首一卷
(清)杨濂纂修
清同治十二年(1873)一本堂稿本 六册
天一阁
浙江宁波西成杨氏宗谱十六卷首一卷末一卷
(清)杨臣序 杨瑞臣等纂修
清光绪二十四年(1898)一本堂木活字本 四册
天一阁
浙江馀姚杨氏宗谱四卷首一卷
(清)杨绍炯修
清乾隆五十五年(1790)享伦堂活字本 四册
北图
浙江馀姚杨氏宗祠祭薄□□卷
(清)杨绍炯等辑
清乾隆间享伦堂活字本 一册
北图
注:有乾隆五十五年杨绍炯立祠谱序
浙江馀姚姚江杨氏宗谱二卷
(清)叶鸿坤纂修 杨春芳采访
清光绪十三年(1887)绍先堂活字本 二册
历史所 浙江图
注:宋咸淳九年(1273)杨柱始修。
浙江馀姚云楼杨氏宗谱二卷
(清)杨志堂主修 杨福基总理谱事
清光绪二十五年(1899)四知堂木活字本 二册
浙江图
浙江馀姚姚江云柯杨氏宗谱四卷首一卷
(清)杨资金修 杨水渠纂
清宣统二年(1910)诒清堂木活字本 五册
浙江图
浙江馀姚汇头杨氏宗谱二十卷首一卷末一卷
(清)杨振铎 杨鸿绪续修
清宣统三年(1911)端本堂木刻本 二十册
河北大学
浙江馀姚杨氏宗谱十卷首一卷
(民国)杨家隽 杨荫宸 杨琪等编辑
民国九年(1920)绍先堂刊本 八册
南开大学 河北大学 浙江图
注:该族谱始修於明。
浙江馀姚云楼杨氏宗谱四卷
(民国)杨志睦续修
民国十年(1921)木刻本 四册
河北大学
浙江馀姚马清杨氏宗谱十卷首一卷
(民国)杨家茂等重修
民国十七年(1928)四知堂活字本 十册
北图
浙江鄞县四明栎溪杨氏宗谱不分卷
(明)杨应鹏纂修 杨如纪续修
明钞本
北图
浙江鄞县栎溪杨氏宗谱五卷首一卷末一卷
(清)杨臣柱纂修
清道光二十九年(1849)一本堂木活字本 五册
天一阁
浙江鄞县栎溪杨氏宗谱二十卷首一卷
(清)杨濂纂修
清同治十三年(1874)稿本
天一阁(有六册附世系三册)
浙江鄞县栎溪杨氏宗谱二十卷首一卷
(清)杨邻和等纂修
清光绪二十三年(1897)一本堂木活字本 六册
天一阁
浙江鄞县镜川杨氏宗谱三卷
(清)杨永赞 扬伟烈等纂修
清乾隆六十年(1795)报本堂木活字本 四册
天一阁
浙江鄞县镜川杨氏宗谱二十六卷
(清)杨学栽 杨伟偆等纂修
清道光二十五年(1845)报本堂木活字本
天一阁(有卷1-6,13-26)
浙江鄞县镜川杨氏宗谱二十六卷
(清)杨习镜 杨存本等纂修
清光绪十年(1884)分教堂木活字本 十册
天一阁
浙江鄞县镜川杨氏宗谱二十七卷附润谱
(民国)杨存淇等纂修
民国三十二年(1943)分教堂木活字本 十三册
天一阁
浙江鄞县光溪杨氏宗谱二十四卷
(清)杨克藩杨克明等纂修
清光绪三十四年(1908)崇本堂木活字本 二册
天一阁
浙江鄞绵杨氏支谱一卷
民国十七年(1928)木刻木
浙江鄞县大皎乡下严村
浙江宁海亭旁杨氏宗谱十三卷
(民国)杨典徽 杨寿增等重修
民国十九年(1930)木活字本
浙江三门县亭旁乡胜和村
浙江慈溪赭山杨氏宗谱十二卷首一卷末一卷
(民国)杨增濂 周毓邢重纂
民国二十年(1931)敦睦堂活字本 十册
北图 河北大学 天一阁
浙江奉化杨氏支谱八卷
(清)杨占亨修
清光绪二十五年(1899)木活字本
浙江奉化县文管
注:谱始修於清道光十八年。
浙江象山杭头扬氏宗谱一卷
(清)类鸿飞重修
清嘉庆二十四年(1819)钞本 二册
浙江象山县文管
浙江象山杭头杨氏宗谱六卷
(民国)类凤鸣重修
民国二十二年(1933)钞本
浙江象山县文管
浙江象山方前杨氏宗谱一卷
(清)顾云峰撰
清光绪十六年(1890)钞本
浙江象山县文管
浙江象山李家弄杨氏宗谱一卷
(民国)徐沛禄重修
民国三年(1914)钞本
浙江象山县文管
浙江象山方前杨氏宗谱一卷
(民国)陈炼芳重修
民国二十九年(1940)钞本
浙江象山县文管
浙江湖州归安杨氏家乘四卷附杨氏宗祠义
产事略一卷
(清)杨炳堃辑
清咸丰八年(1858)杨氏宝俭堂刻本
复旦大学 南京图
浙江湖州杨氏宗谱二卷
(民国)杨玉祥 杨嘉贞等纂修
民国十四年(1925)木刻本
浙江德清县清退办
注:谱首修於清光绪间杨永相。
浙江德清杨氏宗谱一卷
浙江德清县城关镇
浙江绍兴山阴柯桥杨氏宗谱六卷
(清)杨大礼等修
清道光十五年(1835)敦伦堂活字本 六册
北京大学 吉林大学 杭州大学
浙江绍兴山阴天乐杨氏宗谱十四卷
(清)杨秩铨 杨广熙等纂
清光绪八年(1882)四知堂木活字本 十五册
北图 浙江图
浙江绍兴山阴杨氏宗谱七卷
(清)杨学韩编辑
清光绪十八年(1892)四知堂木活字本 五册
北图 浙江图
浙江绍兴山阴杨桥杨氏宗谱八卷
(清)杨惟椿 杨惟一等修
清光绪二十年(1894)敦伦堂刻本 八册
南开大学
注:始修於清道光年间,此为二修。
浙江绍兴山阴杨氏宗谱不分卷
清白堂钞本 一册
浙江图
注:记事止於清乾隆间。
浙江诸暨暨阳杨氏宗谱□□卷
清同治八年(1869)活字本 四册
日本 美国
浙江诸暨富春杨氏宗谱八卷首一卷
(清)杨凤珠修 杨维莆 杨明斋纂
清同治十一年(1872)四知堂木活字本 八册
浙江图
浙江新昌彩烟杨氏宗谱十六卷首一卷
(清)杨鼎洛 杨义 杨绷廷等纂修
清宣统元年(1909)木活字本
浙江新昌县文管(存卷首、1-6,8,12)
浙江新昌杨氏家谱不分卷
钞本 一册
浙江图
浙江上虞古虞岭杨氏续修宗谱六卷首一
卷末一卷
(清)杨大礼 金敞续修
清咸丰九年(1859)四知堂活字本 四册
吉林大学 南京图
浙江上虞沥海杨氏续修宗谱十卷首一卷
(民国)杨苑 杨启璜修 程鹏纂
民国十四年(1925)孝义堂木活字本 三册
浙江图
浙江上虞新桥杨氏弘公房谱六卷首一卷末
一卷
(民国)杨镇陶 杨乾鍠纂修
民国二十八年(1939)四知堂木刻本 九册
河北大学 河南郑州市图
浙江兰溪杨氏宗谱六卷
民国九年(1920)木刻本
浙江兰溪县岩山乡(存卷1、4)
浙江兰溪杨氏宗谱二卷
(民国)杨樟秋 杨玉佩纂
民国十年(1921)木刻本
浙江兰溪县黄店乡金家堪头
浙江义乌稠岩杨氏宗谱二十六卷
(清)杨云峦等主修
清宣统元年(1909)活字本 三十二册
历史所
陈氏太极拳的大架和小架
本文2023-10-16 01:25:39发表“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lezaizhuan.com/article/2626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