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耐庵的生平

栏目:资讯发布:2023-09-22浏览:9收藏

施耐庵的生平,第1张

施耐庵(1296—1370),原名彦端,字肇瑞,号子安,别号耐庵。原籍苏州,生于兴化,舟人之子,13岁入私塾,19岁中秀才,29岁中举,35岁中进士。35岁至40岁之间官钱塘二载,后与当道不合,复归苏州。至正十六年(1356)六十岁,张士诚据苏,征聘不应;与张士诚部将卞元亨相友善,后流寓江阴,在祝塘镇教书。71岁或72岁迁兴化,旋迁白驹场、施家桥。朱元璋屡征不应;最后居淮安卒,终年74岁。著作是四大名著之一的《水浒传》。

施耐庵因避战乱迁此隐居写《水浒传》。据民间口碑,张士诚起兵反元,在平江(苏州)称吴王,聘施耐庵为军师,后张士诚降元,施耐庵屡谏不从,因而弃官去江阴祝塘东林庵坐馆。

施耐庵纪念馆,坐落在江苏省大丰市白驹镇(曾隶属兴化)西郊花家垛岛上,传为施耐庵当年著书之所。此处清流环抱,荻港萧萧,沙鸟低翔,渔舟缓唱,芦苇茂密,有着浓郁的《水浒》气息,游人到此,会疑心真的到了梁山水泊蓼儿洼。人们从南面的水泊桥走上花家垛,拐弯向东便是施耐庵纪念馆,它占地2815平方米,其中建筑面积1478平方米。

施耐庵(约1296~1370):中国元末明初作家。名子安,一说名耳。兴化(今江苏兴化县)人,原籍苏州。

相传施耐庵是《水浒传》的作者。明嘉靖十九年(1540),高儒《百川书志》载:“《忠义水浒传》100卷。钱塘施耐庵的本。罗贯中编次。”嘉靖四十五年郎瑛在《七修类稿》中说:此书为“钱塘施耐庵的本”。万历年间,胡应麟在《少室山房笔丛》中指出:“武林施某所编水浒传,特为盛行。”今人一致认为施耐庵是《水浒传》作者。

有关施耐庵生平事迹材料极少,搜集到的一些记载亦颇多矛盾。自20世纪20年代,江苏兴化地区陆续发现了一些有关施耐庵的材料,有《施氏族谱》、《施氏长门谱》和《兴化县续志》卷十三补遗载有《施耐庵传》1篇、卷十四补遗载有明初王道生撰《施耐庵墓志》1篇。据这些材料分析,施于元明宗至顺二年(1331)中进士,曾官钱塘二年,因与当权者不和,弃职还乡,回到苏州写作《水浒传》,追溯旧闻,闭门著述,悒悒不得行其志。还有的传说他此时与元末农民起义将领张士诚有过联系。

另外有资料:

公元 1296 年(元成宗元贞二年岁次丙申)秋

一岁,生于苏州城外施家巷,取名彦端,字子安,号耐庵。父名施元德,字长卿,母为卞氏。施氏

是孔子弟子施之常的后裔。

明人王道生《施耐庵墓志》:“公讳子安,字耐庵。生于元贞丙申岁,为至顺辛未进士。”又

说:“盖公殁于明洪武庚戌岁,享年七十有五。”注:王道生,此人待考。淮安王寿萱自云是王道生后裔,

但未提供家谱。

并见白驹出土文物,署名“施子安”的残碑。

1979 年 8 月 8 日,盐城地委宣传部曹晋杰、兴化县委宣传部刘嘉谷、大丰县委宣传

部吴春霖等,至兴化县调查施耐庵遗迹。兴化县新垛公社施家大队农民施庆满提供: 1978

年秋,挖到墓志方砖一块,系明代嘉靖甲申仲冬壬申月《处士施公廷佐墓志铭》其中部份文字尚清

晰可见,云:“施公讳翔,字廷佐,祖籍姑苏,生高祖施公元德,于大元丙申生曾祖彦端,会元季兵起,乱

及苏,……故迁兴化遂白驹。生祖让,字以谦。生父文昱,字述元。……”此碑于

1978 年秋在出土后,曾被施庆满取去盖咸菜缸。注:这碑证明王道生对施耐庵生年之说有据;且

能反证王道生的《施耐庵墓志》决非有人托名杜撰。施耐庵原籍苏州之说亦成立。施耐庵恰生活在“元季兵

起”至“及世平”的元末明初之际亦有实证。

又,《故处士施公墓志铭》:“处士施公讳让,字以谦,鼻祖世居扬之兴化,后徙海陵白驹,本望

族也。先公彦端,积德累行,乡邻以贤德称。”并说:“先公耐庵,元至顺辛未进士,高尚不仕,国初,征

书下至,坚持不出,隐居著《水浒》自遣。”

又,《施氏家簿谱》:“彦端,字耐庵→让,字以谦……”注:施耐庵先期的家谱资料与后期出土的家

族资料一一相符;王道生的《施耐庵墓志》反复被证明有据。

又,白驹施氏后裔《国贻堂施氏家簿谱·施氏长门谱序》中说:“族本寒微,谱系未经刊刻,而手抄

家录,自明迄清,相延不坠。”这表明,施氏谱是代代直录,不同于清代一些追录式的家谱。一个世代不居

官的“微寒”人家,代代直录,其可靠性是可知的。

又,《文艺报》 1952 年第 21 号丁正华、苏从麟《施耐庵生平调查报告》中说:“施耐庵

兄弟三人,长即耐庵(又称子安),名彦端,传白驹及施家桥一支;次名彦明,传苏州阊门外一支;次名

彦才,传兴化施家庄(施家桥东北十余里)一支。”

清代乾隆《吴县志》载:“城外十八巷”,其中“施家巷(有施子祠,故名),在怀胥桥

北。”现怀胥桥北仍有大小施家弄。

同上,“施子祠在阊门外,久废。雍正十三年,贤裔施浚文等请改建于元和县利一图祀临濮侯施之

常。”注:施之常是孔子七十二北子之一。又,施家桥在“旧长洲县治府学龙门东。”

清赐进士出身诰授奉直大夫户部主事陈广德于咸丰四年所作《施氏族谱序》中说:“施氏为先贤施

之常之裔。”

据《新闻报》 1928 年月日 11 月日刊登胡瑞亭文:“所供十五世祖讳耐庵。”故施元德当

为施之常的十四世。

又:据白驹施保国提供的资料, 1852 年,施耐庵后裔施占鳌和袁吉人在淮安访先人遗迹,

称施耐庵之父名施长卿,母卞氏。注:母卞氏之说与施耐庵与卞元亨为表兄弟之说相符。

关于施耐庵的卒年代和籍贯,众说纷纭,有的系推算,有的系略说,并无确证。至于生平,各说亦

略有细节差异。我们依王道生之说。其他诸说,略列于后:

1

据苏州大学历史系教授陆振岳提供的清初《顾丹午笔记》(手抄本)中说:“施耐庵,钱塘人,与

刘青田相契。明太祖搜罗人材,刘荐耐庵,命访之。适耐庵作《水浒传》甫竣。刘阅之,遂不言荐。归报

太祖曰:‘此人心思才力已耗尽于一部小说矣。用之何益!’”注:顾丹午,名公燮,约为乾隆时苏州名

流。苏州地方史料中引用《顾丹午笔记》之处甚多。这一条笔记,能证明施耐庵是刘伯温同时代人,且与

刘伯温相契,而且在钱塘有过经历,《水浒》的初稿已在施耐庵隐居时完成。而且,施耐庵确有不肯为明

太祖出山的经历。至于籍贯,只是顾丹午的一说。

2 淮安市(今淮安市楚州区)图书馆陈阳( 98 年时 86 岁)的“打印稿”中说:“施

耐庵(约 1298-1370 ),原名施耳,施子安。……元代至顺年间的进士,曾在钱塘(今浙江省杭州市)

做官。……刘伯温与施耐庵同榜进士。……张士诚起兵,也多次派步将施的好友卞元亨来请施作谋士……带着弟

子罗贯中乘船逃到淮安,隐居在淮城棋盘街东头都土地祠西侧一个单门独院的知友家中。这个知友在苏北

里下河地区开了一爿最大的当铺店。家中豪富,院中有假山水榭、亭台楼阁(今新华池后边)。老板为人

不俗,喜结天下名流。……施耐庵竟以楚州(今淮安)的萧湖、勺湖、越湖、洪泽湖、白马湖、蓼儿洼湖荡

芦苇沼泽及山东水泊梁山为背景,更以淮安画家龚开画的有关《三十六人赞》这线索,闭门创作了巨著

《水浒传》、《隋唐志传》、《三遂平妖传》等奇书。……《水浒传》……成书于淮安,最后客死于淮,淮地

好友备棺木运回原籍兴化安葬。”注:此说据《兴化县续志》卷十三《施耐庵传》:施耐庵原名耳,白驹

人,祖籍姑苏,……。”按:这两份资料同出一源,其中“名耳”一说,其实也有道理,因为施耐庵既到淮安

是“隐居”,或许是避祸,当然要隐去真名,姑且以“耳”为名有何不可?但仍保留了他的字“子

安”。“耳”者,与“而”同音,“耐庵”有“而”,“彦端”亦有“而”,这也许是施耐庵

的心计吧!施耐庵到过淮安,与大丰白驹发现的《木榜文》内容相符,这决不是移花接木了。

3 近代淮安市陈民牛编辑《淮安人名辞典》,赵朴初题书名,冰心题写扉页,由天津

古籍出版社出版,辞典中有施耐庵小传。(略)

4

北京社科院文学研究所张惠仁《施耐庵生卒年新论》(提纲)中说:“四十年代、五十年代各有一

知名学者撰文提供过施耐庵的另外二种生卒年:一说生于是月日

1290 年,卒于年,卒于是 1364 年;一说生于 1260 年,卒于 1340

年,……”接着说:“据《施耐庵学刊》第一期介绍,……兴化县资料室主张卒年为 1328 ——

1420 左右。该刊第 2

期杨钟淮文章提出了两种可能:一为 1323 —— 1397 ;一为 1320 —— 1394 。又见陈辽提

出 1332 —— 1406 说;刘冬提出

1308 —— 1382 年说。”于是说;“施耐庵生于元仁延佑七年岁次庚申( 1320 年),卒于明太

祖洪武二十七年岁次庚辰( 1400

年)”注:《处士施公廷佐墓志铭》中已有“于大元丙申生曾祖彦端”字样,且与早期传世的王道生

《施耐庵墓志》“生于元贞丙申岁”相合,其他的考证似是多余了。

清代之前,疏于考证,但是凡有一说,都有来历。现略列于后:

明人胡应麟《少室山房笔丛》:“元人武林施某所编《水浒传》特为盛行。……世传施号耐庵,名、

字竟不可考。”注:这里指在“武林”刊行的书中有一部《水浒传》,而不是指施耐庵是武林人。因为“名、

字竟不可考”,当然不知其人的籍贯了。“施耐庵”是刊行时的署名,所心胡应麟先称“施某”,继称“施号耐

庵”。胡应麟是很谨慎的,他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因为他采访不到隐居的大作家,只也点到为止。

清代以来,以文字资料作为考证依据的居多,有的近乎推测。如, 1919 年,曲学大师吴梅

在《顾曲麈谈》中提出:“《幽闺记》为施君美作。君美名惠,即作《水浒传》之耐庵居士也。”注:孙楷

第亦持此说,在《中国通俗小说书目》中说:“耐庵即施惠号,见传钞本《宝敦楼传奇汇考目》,惠字君美

(一云字君承),钱塘人。”按:两位大师忽视了《水浒传》的艺术风格,只是扣住了“钱塘”“施”字下了

考证。写《幽闺记》的手笔决不会去写大气磅礴的《水浒传》。

上世纪初,开始对施耐庵实地考察,施墓被挖,拓片丢失,但肯定了施耐庵墓的真实地址。上世纪

的五十年代起,由于省、地、县政府的实地考察,保存了施氏后代墓中的实物,恰与口碑、家谱、王道生

的《施耐庵墓志铭》等一一吻合,显露出了施耐庵的真实身世。

公元 1308 年(元成宗大德十三年) 十三岁,在苏州城外的浒墅关季氏家塾就读。

据兴化县清末邑庠生刘仲书于 1919 年在今大丰白驹镇闻长者杨小岚言:“耐庵是苏州阊门外

人,父亲是撑船的,十三岁到浒墅关读私塾。”注:苏州的浒墅关是大江南北的水运要隘,一条大运河贯通

南北。这“浒”字,对施耐庵的印象该是极深刻的。按:“父亲是撑船的”一说存疑,用苏州话的说法“爷是

船浪人”,即是靠行船谋生的人,那末,施耐庵之父也许是走南闯北的商人,浒墅关是他外出行商的必经之

地。如果是“撑船的”苦力,他的孩子也读不起私塾。因为走南闯北,江湖经历和见闻甚多,施耐庵不会不

听到。十三岁的孩子有一点独立生活能力,此时离家就读是可能的。

公元 1311 年(元武宗至大四年) 十五岁,在季家继续就读。

在季家就读的时间很长,所以此后季先生的女儿嫁给了他。也许季先生与施耐庵之父的交谊本来就

深,或者“门当户对”。

这年,刘伯温( 1311-1375 )生。注:刘伯温系施耐庵的同榜(辛未)进士。注:《浙江通

志》有“辛未余阙榜”,中载“刘基”名。元代科举混乱,江苏未有辛未科举记载的资料可查,但施氏家谱、

木主都记载为施耐庵系“辛未进士”。刘、施同榜是可以认定的。

公元 1314 年(元仁宗延佑元年) 十九岁,考中秀才,同季氏结婚。

《施谱后序》作者施振达的侄儿施藩提供的材料说:施耐庵“十九岁中秀才,二十九岁或三十岁中

举,三十五岁入翰林。”

公元 1320 年(元仁宗延佑七年) 二十五岁,被荐为“孝行信义”。

据兴化刘仲书于 1919 年在白驹闻长者杨小岚言:施耐庵“二十五岁后,被苏州官吏于诸户内特别

推荐有孝行信义。”

公元 1324 年(元泰定帝泰定元年) 二十九岁,中举。

这年,卞元亨生。据盐城便仓《卞氏宗谱·柏门老人年谱》:“元泰定帝致和(泰定)元年庚午(甲

子)生公。”注:“柏门老人”系卞元亨之号。按:生卒年待考定。卞元亨之父与施耐庵之母这宗族,所以

有表亲之说。

公元 1330 年(元文宗至顺元年,岁次庚午) 三十五岁,赴考途中经梁山泊,作了些

考察。

一说,施耐庵“庚午一科会试,中了进士”。注:此说为兴化刘仲书于 1919 年录自白驹长者杨小

岚口述。按:疑是“庚午一年赴试,中了进士。”

一说,明洪武年间,山东郓城县周庄有个名叫周铎的人,字文振,做过袁州知府。在他所写的笔记

(手抄本)中,有这样一条记载:“施耐庵者,江南才子也。元至顺间,赴大都,应试不第,乃师国子监司

业刘本善,荐任郓城训导。力倡农桑。与教谕不洽,辞之。游梁山水泊。次年复至大都,中进士。官钱塘

二载。后归隐,不知所终。”(转录自曹晋杰、朱步楼《施耐庵新证》学林出版社1986年11月1版第84-

85页)按:这条记载可补施耐庵中进士之前的一段经历,非常重要,录此以备参考。又:据山东菏泽市文

联朱希江云:山东梁山、郓城一带,民间也有施耐庵任郓城县学训导的传说。

约于这年,罗贯中生。注:参见鲁迅《中国小说史略》:罗贯中“盖元明间人(约一三三

0 ——一四 00 )。”

公元 1331 年(元文宗至顺二年,岁次辛未)

三十六岁,入翰林;一说“中进士”。开始做二年钱塘(今杭州市)的官,与刘基(刘伯温,浙江青

田人)相契。

由西桥施宝宽提供的木质神主牌(即《施氏木主》)上写“元辛未进士始祖施 考 公

耐庵府君……之位”

明人王道生《施耐庵墓志》:施耐庵“为至顺辛未进士,曾官司钱塘二载,以不合当道权贵,弃

官归里,闭门著述。”

明人杨新《故处士施公让墓志铭》:“先公耐庵,元至顺辛未进士,高尚不仕。”

《明史·刘基传》:称刘基为“至顺间进士。”

《浙江通志》:“至顺二年辛未余阙榜:“张宗文,开化人;刘基,青田人,御史中丞;……”按:此

虽为浙江一省之榜,可见“辛未进士”之说有据。但元时科举混乱,江苏的材料未获,施耐庵的中进士之材

料一时找不到正史资料佐证。

1933 年上海中西书局出版的《古本水浒》梅寄鹤叙中说:“元末的时候,他(指施耐庵)和刘

伯温同拜一位先生读书。说起来他们是同窗兄弟。”按:“同榜”亦以主考官为师门,相互称“同窗”,未必

曾是同一先生所教。此是梅氏根据有关传说写下的话,不足为据。但可见施、刘二氏之谊非一家之说。

小说家。

施耐庵(1296—1370),原名彦端,字肇瑞,号子安,别号耐庵。泰州兴化人。祖籍山东菏泽。舟人之子,生于兴化白驹镇(今盐城大丰),13岁入私塾,19岁中秀才,29岁中举,35岁中进士。35岁至40岁之间官钱塘二载,后与当道不合,复归苏州。至正十六年(1356)六十岁,张士诚据苏,征聘不应;与张士诚部将卞元亨相友善,后流寓江阴,在祝塘镇教书。71岁或72岁迁兴化,旋迁白驹场、施家桥。朱元璋屡征不应;最后居淮安卒,终年74岁。著作是四大名著之一的《水浒传》。

人物生平

《施氏家簿谱》等有关资料记载

施耐庵

施耐庵祖籍山东菏泽人,据《施氏家谱》等有关资料记载,施耐庵,名彦端,系孔子门生七十二贤之一施之常后裔,父操舟为业,他13岁入浒墅关私塾就读,19岁中秀才,娶季氏为妻,29岁中举人,35岁与刘伯温同榜中进士,授任钱塘县事,因受不了达鲁花赤(官名)骄横专断,一年后愤而辞官归里,以授徒、著书自遣。

施耐庵避战乱在兴化隐居写《水浒传》

施耐庵因避战乱迁此隐居写《水浒传》。据民间口碑,张士诚起兵反元,在平江(苏州)称吴王,聘施耐庵为军师,后张士诚降元,施耐庵屡谏不从,因而弃官去江阴祝塘东林庵坐馆。朱元璋发兵围攻平江,战乱波及江阴,施耐庵想起先后曾任松江同知和嘉兴路同知的好友顾逖是兴化人。那里地方偏僻,四周环水,交通不便,一向有“自古昭阳(兴化别名)好避兵”之说,于是特意差人给顾逖送去一封信,并附诗一首:

年荒世乱走天涯,寻得阳山(指昭阳,即兴化)好住家。

愿辟草莱多种树,莫教李子结如瓜。(当时民谣:“李生黄瓜,民皆无家”)

顾逖见信后,马上给施耐庵回信,欢迎他来兴化避难。信中也答诗一首:

君自江南来问津,相送一笑旧同寅。

此间不是桃源境,何处桃源好避秦?

把梁山108将刻画得淋漓尽致

施耐庵接信后,将大弟彦明留在苏州原籍,带了续娶妻子申氏、二弟彦才和门人罗贯中,冒着烽烟,渡江北上,先在兴化顾逖家中暂住,而后由顾逖相助,在兴化以东人烟稀少的海滨白驹场购置了田地房产,在这里隐居著《水浒》,施耐庵结识了许多农夫和盐民,他们生活中的许多故事,成了他创作的素材,经过再创造,以惊人的艺术才能,将以宋江为首的梁山108将豪侠形象刻画得淋漓尽致。

留世资料:有关施耐庵生平事迹材料极少,搜集到的一些记载亦颇多矛盾。自20世纪20年代以来,在今江苏省兴化、大丰、盐都等地陆续发现了一些有关施耐庵的材料,有《施氏族谱》、《施氏长门谱》等,另有《兴化县续志》卷十三补遗载有《施耐庵传》1篇,卷十四补遗载有明初王道生撰《施耐庵墓志》1篇。

据这些材料分析:

施耐庵是孔子七十二弟子之一施之常后裔,唐末施之常后人在苏州为家。其父名为元德,操舟为业,母亲卞氏(卞氏后裔亦迁至今江苏省大丰市境内)。

武松打虎原型

明初洪武年间,梧塍徐氏九世徐麒(徐霞客高祖)以布衣承诏出使四川,功成辞官回到故里,名扬一时。徐麒请苏州(一说为钱塘即杭州)隐士施耐庵到家里当私塾先生。施耐庵就住在祝塘镇环境幽美的大宅里,边教书边写作《水浒传》,当地人都尊称他为“耐庵公”。

还有很多关于施耐庵的故事。据说,施耐庵《水浒传》中的许多地名,都取之于祝塘附近。如“三打祝家庄”是全书中的重头戏,其实祝家庄就是祝塘镇。小说中武松景阳岗打虎,写得栩栩如生。据说当时施耐庵不过是到大宅里村后的后阳岗散步,见有条黄狗睡在松树下,一名庄丁武阿二把黄狗打跑了。施耐庵回家便以此为原型进行创作,把后阳岗改作景阳岗,黄狗变成吊睛白额大虫(老虎),武阿二成了武松。

相传施耐庵在大宅里坐馆教学时,还经常教学生画画。他要求严格,每次只教一幅人物画,直到学生画好后再教另外一幅。他前后教学生画了108幅。这些画,张张面孔不一样,个个动作不同,神态各异,个性有别。他刻画的108个人物形象,据说就是《水浒传》里的108将。刘伯温先生曾经上了两本,在洪武皇帝前保奏道“施耐庵本领胜臣十倍,若教他做官,一定有好的政绩。”洪武帝准奏,下诏书到江阴召他进京,召了几次,他只推脱有病,把圣旨谢绝了。他有通天的本领,除了做文章,他又会医病、卜易、命相、看风水、打拳等等……。

姓施取什么名字好呢? 男孩:

1,施枚举(取自“及云者,因其先后次第而枚举之辞也。”)

2,施定焓[hán](取自“定焓线簇”,数学或物理名词。)

3,施霍桑(取自“霍桑效应”)

4,施赛清(取自“不知何物为心地,赛却澄江彻底清。”)

5,施灌中(取自“庭鸟多好音,相呼灌木中。”)

6,施稼存(取自“庙中再三拜,愿得禾稼存。”)

7,施侨理(取自“吾闻国侨理,三年名乃振。”)

8,施鳞甲(取自“日映文章霞细丽,风驱鳞甲浪参差。”)

9,施舟赏(取自“寥落云外山,迢递舟中赏。”)

10,施帷[wéi]月(取自“铺床席春眠处,乍卷帘帷月上时。”)

姓施的男孩女孩的名字 男孩胤祥(寓意: 拥有金钱与权力。)瑞霖(寓意: 吉祥的甘露。)明哲(寓意: 拥有聪明的智慧。)天翊(有翱翔天际,大展宏图之意。)凯瑞(寓意: 吉祥 幸福 安康 )健雄(寓意: 身体强健的男子汉。)耀杰(寓意: 才能出众的英杰。)潇然(寓意: 自然脱俗,潇洒大方。)子涵(取自`子部京涵`寓意: 拥有光明的前途与博大的胸怀。)宇彬(寓意: 博学文雅,超越过去。)宇轩(有气质高贵,潇洒大气之意。)智辉(寓意: 拥有辉煌的未来与智慧。)女孩艾琳(寓意: 像美玉一样气质高贵,美丽大方。)妙涵(寓意: 拥有聪明的智慧与博大的胸怀。)莉娜(有婀娜多姿,性情温柔之意。)瑾萱(寓意: 拥有萱草的芬芳,玉一样的高贵与典雅。)梦婷(取自`雨婷思梦`寓意: 雨中的婷,在憧憬着美好的未来。)雪茹(寓意: 拥有美丽的容颜与如雪的肌肤。)海玲(寓意: 大海的精灵。)佳瑶(有美丽大方,逍遥快乐之意。)梦琪(寓意: 平安吉祥,拥有美好的未来。)雅楠(有幽雅大方,意志坚强之意。)瑞欣(寓意: 吉祥如意,快乐安康。)

姓施的名字,两个字的 男孩可以叫:。施晨。施城。施泺。施皑。施恺。施炫。施政。施垣。施轩。    女孩可以叫:施紊。施苒。施棋。施可。施静。施然。施瑶。施媛。施璇。

女孩子姓施取什么名字好 施婉悦:恭顺和悦。适用于女孩取名字。出自明代宋濂《怡养堂记》:“爱而肃恭之礼存焉,敬而婉悦之意备焉,斯可以为善养矣。”

取名需首先满足符合音、意、形,五行相补以及丰富文化意蕴和相对独特别致;之后才追求总笔画数吉利;我认为尽量争取五格数吉数多一点,尽量做到既满足上面所举的基本要求、名字风格上又能使家长比较满意。总之,合适宝宝的才是最好的。

姓施的男孩叫什么名字好? 姓名,传承了人的情、意、志;姓名,蕴含了人的精、气、神。人的姓名不只是一个简单的人体符号,而且对人的情绪、智力、婚恋、未能得逞、健康等各方面有着一定的影响给孩子起名,只要掌握一些要领和方法,还是自己起为好,因为只有你们最了解自己的孩子,也只有你们知道自己的期望是什么。再者,取名有一些限制,比如说家族中已有人用的名字不能用,但外人不知道哪个字你的家族已有人用过,另一方面,古语有言曰:名字父母所取,肤发父母所赐,故为人子,应怀感恩之心。,虽然现在我们一般不说这个了,但

做为父母的我们,孩子的名字还是自己起更加有意义:

一给孩子起名字要注意的原则:

1、音韵的灵动力:名字念起来会产生声音的磁场,好的名字悦耳,不佳的名字会形成干扰,不少艺术家或作家都会另外取一个名字或另取字号,如:张大千(原名张员)。好名字不仅会令人印象深刻,自己也能认同。

2、避免谐音: 父母若打算自己帮宝宝取名字,要注意名字念起来是否有不雅的谐音,以免日后徒生困扰。如:吴理茂、曾豪孝、雨玲(雨淋)、尉琮(喂虫)。最好是名字取好后,多念几遍,看看听起来是否流畅。

3、注意字义: 父母若想为孩子取名字,必须先了解字的意义,因为有些字并不常见,或者换了旁侧的部首,却意义不佳,所以最好在取名字前,查阅康熙字典确定字义。

4、八字: 有些是参考宝宝的八字来帮宝宝取名,即利用八字来了解宝宝的先天命格,如:是否阴阳协调、五行均等,再借着取名来调和、改善宝宝的运势。帮宝宝命名可以依照八字命盘、再参考格局、笔画,最后找出合适的字义。比如由八字得知宝宝个性任性刁蛮,建议可用,如:理、德、修、维,来修饰孩子的个性。

5、生肖: 不少父母在取名字时,常会因生肖来选择字,如:龙年时男生常取名为龙。或者某些生肖,适合用某些字,如:蛇喜欢待在小洞,蛇年出生的宝宝,可以选择:哲、启、善、唯等字。

6、单名: 一般而言,单名好记且响亮,但是就单名欠缺地格、外格,除非命格好者,否则不适合使用,或者可再取字或号作为辅助,如:孙文,字中山;李白,字太白。

7、笔画的八十一灵动: 可分别算出五格(天格、地格、人格、外格、总格)的八十一灵动,并观察其五行的相生相克关系。总格24、25、29、31、32、33、35(这样的笔画数格局很不错,但人生有较多波澜重叠)37、39、41、45、47、48(这样的笔画数是不错的格局,有这样笔画数的人,大都能克服困难,开创格局。)

8、三才五格: 五格是由姓名的笔画中算得,五格的笔画可算出相应的五行,接着即可了解五格及五行间相生相克与吉凶关系,取名字时,最重要在于五行是否协调,再者才是笔画好不好。三才是指天格、人格、地格间的组合并系。取名字时可参考康熙字典的字义和笔画,因为有些字必须以偏旁部首来算,才能得到正确的笔画。

二,基本要领:

1,以父姓加固定的字派(有的家谱规定必须使用)加一个有特定意义的字;

2,以孩子父母的姓加上一个有特定意义的字,组成三个字的姓名;

3,以孩子父姓加上一个有特定意义的字,组成单名(容易造成重名);

4,以孩子父母的姓加上两个有特定意义的字,组成四个字的名。

三,“有特定意义的字”可以是:

1,孩子出生的季节,如春天出生的用“春”字,秋天出生的用“秋”字;

2,孩子出生的日子,如国庆日出生的用“国庆”“建国”“建华”;

3,孩子出生的时晨,如早晨出生的用“晓光”“晨光”;

4,孩子出生的地点:如“京生”“津生”“沪生”“渝生”;

5,父母对孩子的期望:男孩用“健、英、伟”,女孩用“慧、娟>>

用施做姓可以取什么名字好听 男生:施勤杰

女生:施欣玲

姓施在中国姓氏中排多少 施姓

拼音:shī xìng

目录[ 隐藏 ]

1施姓起源

2得姓始祖

3施姓各支始祖

4施氏迁徙分布

5郡望堂号

51郡望

52堂号

6施姓家谱文献

7施姓字辈排行

8施姓楹联典故

81四言通用联

82五言通用联

83七言通用联

84八言以上通用联

9施姓名人

91施姓历史名人

92施姓近现代名人

姓氏溯源

吕姓←施姓→张姓

施姓,在宋版《百家姓》中排第23位,在2007年全国姓氏人口排名第105位,在台湾姓氏中排在第27位。

编辑本段

施姓起源

第一个渊源:源于妫姓,出自夏王朝时期诸侯国施国,属于以国名为氏。

据史籍《姓氏考略》记载,夏王朝时期诸侯中有施氏,建施氏国,其故址在今湖北省恩施一带。

商汤灭夏桀之后,施氏国亦随之灭亡,其后,施氏国的公族子孙就以故国名为姓氏,称施氏,世代相传至今,是非常古老的姓氏之一。

第二个渊源:源于子姓,出自殷商时期七族之一的施氏,属于以氏族名称为氏。

据史籍《左传》记载,西周初期,周武王姬发之弟姬康叔受封为卫侯,分到了“殷民七族”即陶氏、施氏、繁氏(氏)、氏、饥氏、樊氏和终葵氏等。

殷商施氏,在商王朝时期为专职制旌旗的工匠,古称“旌、旗、帜”为“施”,其族人子弟后代即以职业为氏族称谓,世代称施氏至今。

第三个渊源:源于姬姓,为春秋时期鲁惠公之子姬尾生之后,属于以先祖名字为氏。

据史籍《通志・氏族略》、《元和姓纂》等记载,春秋时期,鲁惠公姬弗涅之子中有个姬尾生,字施父,史称施父尾。

在鲁桓公姬轨(姬允)执政时期(公元前711~前694年),姬尾生成为鲁国的大夫。据说,姬尾生精通音律,曾视来访的曹国太子赏乐姿态之变化,断言其父曹伯将不久于人世,后来果然应验。

鲁桓公深敬姬尾生之才,委以重用,施父后成为春秋名臣。后传到其五世孙姬孝叔之时,干脆以先祖名字为姓氏,称少施氏、亦称施父氏,以示与别的家族不同,后省文简化为单姓施氏,世代相传至今,史称施氏正宗。

施氏族人大多尊奉施父尾为得姓始祖。

第四个渊源:源于姬姓,出自明朝初期大儒方孝孺同族,属于避难改姓为氏。

方孝孺:公元1357~1402年,字希直,一字希古,号逊志,世称正学先生、缑城先生;缑城人(今浙江宁海)。著名明朝大臣、著名学者、文学家、散文家、思想家。

方孝孺是朱元璋的皇长孙朱允傻睦鲜ΑR蛭太子朱标死得早,朱元璋就把皇位传给了朱允桑这就是明建文帝。

施父、方孝孺。

编辑本段

施姓各支始祖

施 伯:鲁惠公之孙,施殳之子,P公时为大夫尽忠亲谏名显于时。

施 宿:字武子,宋绍熙年进士,宁宗庆元间在余姚金华塘捍海三江定海止又烛溪湖塘建筑贤亭招宝_于公署郡县父老载道恳留,因居姚赵氏封慕人葬游原山坞元时,敕封捍诲侯后改封郡王世食庙祀又祀名宦有傅子孙繁衍明及大清朝有科甲诚者以为积累功德之报云。

施 父:周公封鲁伯禽位傅十二世至惠公生三子,长隐公息姑次桓公轨少施父尾生事桓公为上大夫,食采于邑因施父之。

资料有待补充。

编辑本段

施氏迁徙分布

施氏是一个多民族、多源流的姓氏,在当今姓氏排行榜上名列第105位,属于大姓系列,人口约二百五十八万四千余,占全国人口总数的016%左右。

施氏族人发祥于周王朝时期的鲁国,即今山东西南部一带。

施氏族人源于北,而盛于南,如今是典型的南方姓氏。施氏族人虽然得姓不算很早,但>>

姓施四个字的名字 施赵景铭 施赵涵彪 施赵杨宸 施赵瞳念 施赵绎山 施赵刚岗 施赵浩林 施赵一楷 施赵思萌 施赵思政 施赵翰浩 施赵星轩 施赵子睿 施赵郅宁 施赵书臻 施赵子帅 施赵裕倪 施赵骏昕 施赵滟铭 施赵景煜 施赵皓淳 施赵泽汐 施赵树言 施赵义轩 施赵轲翰 施赵培曦 施赵琪非 施赵崇彦 施赵翼棋 施赵嘉飒 施赵夏辉 施赵晨辉 施赵思莘 施赵蓣君 施赵优坚 施赵瀚换 施赵泽博 施赵晓林 施赵云佑 施赵墨辉

施姓起什么名字最好? 施丝、施晓丹(女) 施梓玄、施炫男、施伟迦、施铭(男)

我不太赞同你的说法。我是一个兴化人,可能会有一些个人情感在里头,但我尽量以事实为依据,请见谅。

第一点,大丰的方言和兴化方言基本相通,同属江淮官话泰如片,而且大丰除了北边的三龙镇和方强镇,其余一半以上的地方,包括大中街道,都是泰如方言区。水亮子,大丰和兴化都是水桶的意思;刚桑,大丰和兴化都是吵架的意思;鹅肉,大丰和兴化都是牛肉的意思;噇(chuang)饭,大丰和兴化都是吃饭的意思;杌(wu)子,大丰和兴化都是凳子的意思。施耐庵在《水浒传》里写鲁智深用禅杖,用的是活泛这个词,就是指灵活的意思,也是泰如片的词。所以你说的大丰和兴化的方言八竿子打不到一起,是不对的。

第二点,现在的大丰人当然不能叫泰州人,因为所处时代的行政区划不一样。就拿郑板桥来说,他是兴化大垛人,当时是属于扬州府的。而泰州是扬州下辖的一个县,和兴化并列,所以郑板桥不能算泰州人,这是我的理解。再比如胡总书记,他的青少年时光是在泰州县城度过的,当时仍然隶属扬州,到了96年才扬泰分家。所以我认为胡总可以说是泰州人,称他是扬州人,应该也可以,但是如果兴化、泰兴、靖江人说自己是胡总老乡的话,我认为这是不对的。施耐庵所处的元末明初,白驹场的白驹镇隶属扬州兴化,他应当被称为兴化人、扬州人,而泰州人、大丰人、盐城人,都存在行政区划上的问题。试想一个六七十岁的老人,生活在住了大半辈子的A市的B镇上,突然B镇被改隶为属于C市的了,心里肯定不情愿吧。他从情理上来说,也应该是A市人。更何况,施耐庵去世前,一直是生活在当时的兴化白驹场,他的陵墓也在兴化呀。古代白驹属于兴化,而现在属于大丰,是既定事实,但也不能就说白驹的施耐庵是大丰人吧。

第三点,关于文物考证方面,兴化、大丰、盐都,都陆续发现了一些有关他的资料,文物的数目并没有多和少之分。施耐庵的村庄,在兴化新垛施家桥,至今还住着他的后人,而白驹镇虽然也有他的后人,但是从数量上而言,不及施家桥。并且每年祭祖的时候,白驹那边的施姓后人都是回陵园祭祀的,这也是事实。

第四点,你说的完全不错,大丰有施耐庵纪念馆和施耐庵公园,并且在盐城还有水浒文化博物馆,兴化因为当时领导没有重视,的确没有,只有施耐庵陵园。但是话说回来,保存在施耐庵纪念馆里的施氏家谱,里面也明确写的是“施耐庵从苏州迁往兴化,然后再迁往白驹场”,并不能就此武断地认为施耐庵不是兴化人。就目前证据表明,施耐庵有可能是先住在老家施家桥,后来搬到了白驹场的白驹镇。

第五点,也是争议最大的,就是白驹场和白驹镇的问题,现在有不少观点认为白驹场当年大部分地区位于今天的兴化境内的大营、新垛,而少部分地区是在今天的大丰境内,白驹镇就是白驹场在大丰境内的一个镇。施耐庵是白驹场人毋庸置疑,但是不是白驹镇人,这个现在很难下定论。

第六点,如果谈到被他熏陶的民族文化的话,兴化和大丰应该来说都有。但是就谈《水浒传》的“浒”字,也有一段很深的文化。在我们兴化的周庄地区,有三个浒命名的村庄,一个东浒村,一个西浒村,一个东浒垛。但是在大丰,没有一个村庄是以这个字命名的(网上查的结果)。虽然这不能表明施耐庵是哪里人,但至少可以说明,兴化当地有水浒传的文化和气息。

最后,我想说,我不是文化学者,我的说法也不能代表官方的说法。但是以上我说的基本上是事实,并且我们兴化人承认,施耐庵故乡的问题,确实有争议。关于他的故乡的确切定论,必须要由文化和考古学者共同努力才可以得出,也并不是我嘴上说一说就可以成了定论的。也希望您不要太生气,其实大丰和兴化的渊源是很多的,我们的文化应该是相通的。就连兴化东北边的乡镇,也有很多人在大丰工作,在大丰定居。我上面说了很多话,可能有一些不太恰当,也请各位见谅!

施耐庵的生平

施耐庵(1296—1370),原名彦端,字肇瑞,号子安,别号耐庵。原籍苏州,生于兴化,舟人之子,13岁入私塾,19岁中秀才,29岁中举,35岁中进...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