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迪的从《宣城古县志》觅“陈靖献祠”踪迹

栏目:资讯发布:2023-10-15浏览:2收藏

陈迪的从《宣城古县志》觅“陈靖献祠”踪迹,第1张

从友人处偶见一册《宣城古县志》(光绪十四年)文艺卷,遂借回复印浏览里面记叙名胜古迹的专题论文。

其中有一篇明人李默撰写的“陈靖献祠记”,详记宣城郡学之东有一座陈靖献祠堂,大门东南侧靠宛陵大节坊,仅十余步,是明万历年间,为纪念明建文帝接位时礼部尚书而建的,不知何时毁灭,现不存在。为了探索清楚,恰好找到陈氏后裔,他拿出现保存的“陈氏宗谱”,经过反复核实佐证,此祠遗址在今开元小区东北角处。

据古县志和陈氏宗谱“陈先祖礼部尚书迪后追封太保传”一文记载:

陈迪字景道,系宋末宣城太守陈明中之八世孙,明洪武乙卯(1375)进士,学术渊深,拜翰林院编修,累迁云南左布政,后徵为礼部尚书,同受顾命大臣,辅政五年适燕王兴兵,夺皇位辗战攻入南京,建文帝逃逸。燕王号永乐,召陈迪问,他抗声不屈,燕王下令,将迪并二子风山、丹山等一家六口,磔于南京市口。

后百余年宣城人讳言其事,迨于嘉靖年间吏部郎李默贬官宣城郡通判,读其遗诗事状深感忠愤壮烈,亟寻陈迪后裔重孙大林者,问其详情,谋诸前郡守,申请上司,并征得当地有关官民支持助理,复建祠,永久纪念。

此祠建筑起讫十余年才完工,宏伟瑰丽,颇具规模。由于壮烈影响,人称“靖献先生”,故名此祠为“陈靖献祠”。

又据陈氏二十九世裔孙陈亮先生称有史料表明其先祖迪公死后,仆人侯来保,潜入南京运回尸骨,归葬宣城湾沚蟠龙殿祖茔,署名“爟公”,有图为证。后来历代皇帝均慕其壮烈行为,追封“太保”,并赐谥“忠烈”,因建祠在前,故仍称“陈靖献祠”。

1

《聊斋志异 猪婆龙》在青柯亭版是放在第二卷第4篇。

据说原稿分八卷,猪婆龙在第一卷的最后,与卷二中第24篇的“猪婆龙”重复,以致蒲松龄在后一篇的“猪婆龙”首尾画上勾销符号,并写上一个“重”字。

青柯亭版第一卷含《鹰虎神》有42篇,第二卷39篇,24落在合理区间内,如此可以推想青柯亭与原稿的排篇顺序可能大致相同,也许就是蒲松龄自己排的。

我要更正此前青柯亭版是赵起杲选编的说法。

相距不远的两卷会有重复篇章,在聊斋篇章之间没有内容上的联系,则说明蒲松龄有可能是按照写作的时间顺序排列的,写好一些,看看字数差不多了,就集成一册。

聊斋写作的时间跨度很长,不是全部写好了才对外发布,一些短小篇幅,蒲松龄很有可能COPY了几份发给若干VIP,则回收后整理成册。

同一篇归还有先后,蒲松龄先后收到《猪婆龙》的手稿,第一份放在了第一卷,然后忙于后续写作,过一段时间收到第二份后,又放入了第二卷。

通篇整理时才发现有重复,于是删除了第二份。

2

猪婆龙的故事性并不强,大致分三段,或者说三句话。

第一句介绍猪婆龙。猪婆龙即扬子鳄,鳄如其名,生活在扬子江流域,它曾在更广泛的范围生存,比如山东,不过,那至少是8000万年以前的事儿了。

蒲松龄的读者生活在山东,蒲松龄最远到过宝应,到清初的山东或苏北,除了化石,他们是都没机会见过猪婆龙的。所以蒲松龄觉得有必要先说明一下。

第三句讲了一个类似《大白鲨》的恐怖故事。

第二句是本文重点,讲如何吃鳄鱼。中国人是吃货的民族。聊斋里正常的吃桃吃梨不算,变态的有吃蛇、吃屎、吃石头,也吃鳄鱼。

3

第二句原文:“或猎得之,则货其肉于陈、柯。此二姓皆友谅之裔,世食婆龙肉,他族不敢食也。”

何以猪婆龙只有陈、柯二姓能吃

陈友谅出身渔民,敢反元,自立为帝,估计胆大包天,以前经常捕捉鳄鱼,鳄鱼陈迪。

1363年,陈友谅与朱元璋在鄱阳湖演绎了一段元末版赤壁大战,陈中箭身亡。

其子陈理降,1372年,朱元璋将其打发到了高丽,时,陈理大约二十一。1408年,陈理死于朝鲜,享年57,按古人的条件,勉强及格,不算短寿。

陈理死后,朝鲜李朝给了50石米豆,100卷纸,出了一口棺材。

清制1石 = 2斛,1斛 = 5斗,1斗 = 10升,约现在的60公斤。

也就是说李朝给了3000公斤大米和杂粮,全部按便宜的大米算,一万元上下。

如今陈据说是朝鲜半岛的大姓,很多人自认为陈友谅后裔。

陈理是陈友谅的次子。陈友谅的长子陈善儿在战场被擒,落在老朱手里,估计此后非死即亡,反正现在过去六百多年了,我说的肯定没错。

从陈理的年龄上推,陈善儿也许有后代,所以中国的陈姓中可能有陈友谅的后裔。

朱元璋也流放了陈友谅父亲和兄弟到滁州,他们也有后裔在中国。

4

柯姓又如何成为陈友谅后裔的呢

最早见于明代文学理论家王世贞的《居易录》,说根据一本《柯陈氏谱》传说陈理跑到了四川,改姓,于是有了柯陈是也。《四库全书总目》对王世贞的史学定评是:“皆能辨析精核,有裨考证”,不过,关于柯陈,王世贞明显想多了。

读聊斋,查史料,尽信家谱,不如无谱。家谱这东西极不靠谱。

王世贞开了个头,于是明末清初的历史学家谈迁在《枣林杂姐》一书中记载:“酒阳柯氏、马氏,陈友谅遗裔也。”他倒是没说陈理的事儿,但他也没说史料来源,估计是从王世贞那里转手的,因为王世贞在明末实在是名气太大了,独霸文坛二十年,于是谈迁想王世贞也许在陈理的事情上没弄对,总不会全错了。

实际上王世贞根本就是随意胡说,那本族谱他没见过,也是听人说。

比蒲松龄晚的后代历史学著作,我就不一一列举了,都在反复加固细化这个不存在的证据。

然后,就有好玩的东西出现了。

互联网上流行的说法是:“顺治四年,湖广总督柯永盛给顺治的奏折里称陈友谅遗孽有兴国土贼柯抱冲者云云”

既然都进了奏折,这下坐实了柯陈之说吧。

且慢,湖广总督柯永盛是个什么鬼

清顺治二年年底,设立湖广四川总督,首任为罗绣锦;顺治四年年底,分设湖广总督和四川总督,四川总督一直未任,是个空衔,罗绣锦一直担任到顺治八年,由张长庚接替。

查顺治清实录,有:“湖广总兵官柯永盛奏报、兴国州等处寨寇悉平、下兵部察叙。初陈友谅遗孽。分为柯陈二姓。盘踞江西武宁。湖广兴国。而居兴国者、尤蕃衍黠悍。迄明之世、为患将三百年。有柯抱冲者、与何腾蛟结连。自立为王。以其党陈珩玉为帅。倚山结寨。焚劫郡县。攻陷兴国州。杀武昌同知张梦白。”

原来把湖广提督误为湖广总督。

柯永盛官至大清军区司令,参与长江以南的战事,主要“功绩”是赣州大屠杀的刽子手之二,然后跑到五台山重修了个佛舍利塔。

他向皇帝汇报的柯抱冲则是一位反清的民族英雄。

为了撇清自己与同姓土贼的关系,柯永盛采用了兴国当地流行的说法,将柯姓进一步确认为陈友谅“遗孽”;同时,反贼来头越大,则自己武功越高。

5

这种撇清看似拙劣,其实是打预防针,柯永盛活到了康熙十四年,死时是太子少保山西提督三等阿达哈哈番,不傻。

柯在胶东时,曾擒获另一个不知是反清还是反明的反贼郭尔标,解了即墨的围困。

这件事儿,后来康熙的反腐打手郭琇曾提过。

郭琇的政敌诬陷他是郭尔标的儿子,以此来反制和报复。

康熙是出了名的反复无常,屡屡过河拆桥,逼得郭琇上疏自辩,撇清与郭尔标的关系。

郭琇也曾在聊斋里友情出演,他的故事到时再讲。

6

结论:《猪婆龙》里提到的陈姓有可能是陈友谅后裔,柯姓是陈友谅后裔大概率只是阳新县、武宁县一带的民间传说,不一定是真的。

只是这个传说被普遍认为是真的,而且这个传说后来很普遍。

7

让我们再说说龙吧。

猪婆龙沾到了龙字,就会与帝王气运相联系。可惜不是真龙,而是鼉。关于它还有一个故事,也是和朱元璋相关,也不太好。

明人田艺蘅 《留青日札 晏公庙》:“太祖(朱元璋)渡江取张士诚 猪婆龙攻崩江岸,神复化为老渔翁,示以杀鼉之法。问何人,又曰晏姓也。”

朱元璋真是沾不得。

遇到真龙,猪婆龙不是被吃就是被杀。

8

我说吃扬子鳄是变态没错的。

扬子鳄是世界上最小的鳄鱼,也是最温驯的鳄鱼,濒危动物,一级保护动物,不能吃,犯法。

猎捕、收购、运输、贩卖都入罪。

陈迪的从《宣城古县志》觅“陈靖献祠”踪迹

从友人处偶见一册《宣城古县志》(光绪十四年)文艺卷,遂借回复印浏览里面记叙名胜古迹的专题论文。其中有一篇明人李默撰写的“陈靖献祠记”...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