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理段氏的历代皇帝,为什么都要出家呢?

栏目:资讯发布:2023-10-15浏览:2收藏

大理段氏的历代皇帝,为什么都要出家呢?,第1张

大理国是中国古代和中原王朝并存的一个地方性政权,它主要位于今云南、贵州、四川西南部,以及缅甸、老挝、越南北部的部分地区,国都在羊苴咩城(今大理古城及以西地区)。大理国大概存在于五代十国到南宋后期这段时间,历时300多年。

我们了解大理国可能更多源于金庸先生的《天龙八部》和《射雕英雄传》,因为在这两部小说里有大量关于大理国的描写。如北宋时期的大理皇室段誉等,南宋时期的“南帝”段智兴(一灯大师)等,而且这些人物都是历史中真实存在的。

但不管是段誉的伯父段正明、父亲段正淳,还是段誉本人,都无一例外的选择了出家当和尚,包括大理国的历代天龙寺高僧们,都是由大理段氏的历代先皇退位后亲自担任的。那为什么大理皇帝们放着荣华富贵不享,偏偏要跑去做和尚呢?

一、我们都知道:大理是一个佛教盛行的国家,这和他们的历史渊源有很大的关系。大理和今天的缅甸(当时叫蒲甘)、老挝(当时叫景陇)等国接壤。如图:

而当时的这些国家都是佛教的兴盛之地(现在也是),大理的先民和这里的文化有着很深的渊源,所以他们也受到了佛文化的影响,而几乎全民信佛。大理国本是就是一个以佛治国的国家,所以大理的皇帝选择出家,这一点不足为怪。

二、当然,这只是其中一个原因,还有一个问题:历史上有很多皇帝都信佛,他们为什么不选择出家呢?而且大理的皇帝几乎是无一例外的选择出家,这似乎成为一种“规矩”,这种规矩到底是怎样形成的呢?

原来,大理段氏还有一段伤心的故事,这得从他们建国的时候说起。

大理国的天下是段氏的先祖段思平通过暴力手段从前朝的大义宁国手中抢过来的。而当时的段思平力量还非常薄弱,根本无法推翻大义宁国。于是他找到了好友高方(地方渠帅),借来了三十七蛮部兵及军师董迦罗。在高方的帮助下,段思平才打败了大义宁国的军队,建立了大理国。高方因功被封为岳侯,中国公。从这一刻起,就注定了大理并不是段家一个人的天下。

后来,高家的势力不断的发展,甚至超过了皇族段氏,成为大理实际的掌权者,段氏反而成了傀儡,任由高氏摆布。这也导致了段氏的历任皇帝过得都很窝囊,郁郁不得志。

所以,金庸先生把段正淳写得到处留情,段誉到处逃避,不想当皇帝,就是出于这个历史背景。而解脱的最好方式就是:出家为僧,四大皆空。所以,大理段氏们选择了这种解脱的方法。

(明天继续)

本文作者《蜀山笔侠》专注于从不同角度看历史,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大理段氏的历史始于公元937年,段思平在通海当上了通海节度使,后来开创了大理国,成为大理国的国王。一直到段正明结束,共经历24帝王,共318年。唐宋时期,在今云南大理白族自治州一带,白蛮贵族出身的段思平,建立了大理王朝,其子孙在这里相继统治了317年(937-1253年)。云南大理段氏后裔的《段氏宗谱》上说:"段氏之先,武威郡人也。有名俭魏者,佐蒙氏阁逻凤(南诏国王)有功,六传至思平而有国。改号大理,时后晋天福二年也"。大理国第一世皇帝,名段思平,其子段思英,孙子段思聪等等,父子名字中都为"思"字。这是由于段氏在云南生活数代之后,受到当地父子联名的影响。

庙号 帝号/谥好皇帝名 在位时间 年号(选最主要一个)

太祖 神圣文武帝 段思平 937-944 文德

文经帝 段思英 944-945 文经

圣慈文武帝 段思良 945-951 至治

至道广慈帝 段思聪 951-968 明德

应道帝 段素顺 968-985 明正

昭明帝 段素英 985-1009 广明

宣肃帝 段素廉 1009-1022 明启

秉义帝 段素隆 1022-1026 明通

圣德帝 段素真 1026-1041 正始

天明帝 段素兴 1041-1044 天明

兴宗 孝德帝 段思廉 1044-1076 保安

上德帝 段廉义 1076-1080 上德

广安帝 杨义贞 1080-1081 德安

上明帝 段寿辉 1081 上明

保定帝 段正明 1081-1094 保定

大中帝 高升泰 1094-1096 上治

中宗 文安帝 段正淳 1096-1108 天授

宪宗 宣仁帝 段正严 1108-1147 日新

景宗 正康帝 段正兴 1148-1172 永贞

宣宗 功极帝 段智兴 1172-1200 元亨

享天帝 段智廉 1200-1205 凤历

神宗 天开帝 段智祥 1205-1238 天开

孝义帝 段祥兴 1238-1251 道隆

天定贤王 段兴智 1251-1254 天定

可以。我打开了。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A

丁姓人家

卜氏家园

卜商联谊会

于姓的天空

王氏源谭

王氏家谱网

王氏-中华

王氏-河北

方氏谱牒

方氏网络

方氏-台湾

尹氏译站

牛氏家园

甘氏宗亲网

孔氏宗亲网

孔氏论坛

毛氏族谱x

丘氏-中华

白氏宗亲

田氏族谱

田氏宗亲网

左氏家园

冉氏宗谱

史氏宗谱

石氏寻根

五心联谊会

江氏宗谱

江-话江厝

池氏宗亲网

向氏家园

成氏网站

成氏宗亲会

伍氏家族

朱子网

朱氏家谱x

仲氏宗亲网

米姓源流x

伊达氏宗族

庄氏宗亲会

匡氏家族网

B

李姓家谱

李氏网

李氏-小港

李氏-东坑

李氏-镇海

李氏家谱

李氏族谱

李氏公会

吴氏-永定

吴氏-华夏

吴氏家族

吴氏在线

汪氏家族志

汪氏宗亲网

初氏族谱

余氏族谱

余氏宗亲会

余氏-中华

余氏宗亲网

宋氏名录

宋氏宗亲

何氏台中会

何氏-世界

巫氏网

巫氏平阳堂

吕氏联谊会

吕氏大族谱

岳氏家谱

岳飞网

岑氏族谱

狄氏宗亲网X

别姓网X

角谷氏家谱

昌氏网

周氏-中华

林家花园

林氏族谱

林姓大族谱

林氏大族谱

林姓宗亲会

林氏-苗栗

林家-屏东

林氏部落格

林姓-海陆

韦氏族谱

范氏-浙江

范氏家谱

范氏-中华

范氏宗谱

范氏部落

金氏寻根

金氏族谱

金氏联谊会

C

幸氏家族网

明氏家族网

尚氏宗族

易氏-天下

房氏介绍

房氏-中华

冼氏宗谱

孟氏宗亲网

施氏宗亲会

施氏网站

胡氏宗亲网

胡氏家谱

胡氏-汉川

段氏家谱

信氏宗亲

侯氏族谱

侯氏在线

修氏宗亲

修氏渊源

姚氏宗亲网

柳哲寻根室

纪氏宗祠

席氏宗亲网

夏氏家谱

夏氏家族

洪氏-南安

郝氏中华

柯蔡宗亲网x

柯氏公会

徐氏网页

徐姓联谊

徐氏-中华

涂氏-中华

涂涂氏家族

涂氏宗亲网

秦氏文化网

翁氏家园x

耿氏宗亲网

贡氏宗亲网

马氏家族

马氏-金紫

梁氏文化

梁氏家族网x

梁氏家谱网

D

袁氏家谱

袁氏研究

西袁氏

袁氏-中华

袁氏-湖北

韦氏宗亲网

孙子研究

孙氏纪念堂

曹姓查寻网

曹氏网

崔姓家园

崔氏宗亲网

崔氏-中华

莫氏庄园

高氏宗亲

高氏宗亲网

高氏家园

高氏家谱网

高氏族谱

高氏家谱

章氏宗亲

章氏宗亲网

章氏家族

毕氏家谱

辜氏族谱

辜氏家园1

辜氏家园2

粘氏宗亲

卿氏族谱

凌氏来源

凌氏宗亲网

戚氏族谱

戚氏家园

许氏-中国

许氏-中华

许氏文化

张姓家谱

张氏族谱

张氏家谱

张姓论坛

张氏一族

张姓-中华

张姓-安徽

张姓-湖南

张氏-挥公

黄氏台湾网

黄六成家谱

黄氏-广东

黄氏族谱

黄姓宗亲会

黄氏家谱

黄氏-其它

黄姓-潮人

黄氏全球网x

黄姓大家园

E

乔氏宗亲网

舒氏-中华

云氏宗亲网

费氏-中华

焦氏论坛

路氏族谱

董氏家族

森氏家族

冯氏族谱

揭氏家谱

靳氏家谱网

强氏族谱

唐氏宗亲网

唐杜氏家谱

曾子

曾氏族谱1

曾氏族谱2

曾氏家谱

曾氏宗亲网

曾氏-海南

曾氏-中华

傅氏源流

傅氏族谱

程氏家谱

程氏联谊会

程氏宗亲网x

彭家网路

彭氏族谱

彭氏宗亲会x

贺姓来源

费氏-中华

温氏宗亲会

万氏起源

蒲氏家谱

詹氏统谱

詹姓公谱

詹姓大宗族

詹姓一家亲

詹氏-中华

邱氏论坛1

邱氏论坛2

邵氏家园

郝氏-中华

邓氏-金陵

F

郭姓研究网

郭氏宗谱

郭氏之源

郭氏之家

郑氏网

郑氏古厝

郑氏家族

郑氏文化馆

邹氏宗亲网

邹氏-中华

邹氏-范阳

鄢氏家族

鄢氏考源

邝氏族谱

酆氏家谱

陈氏宗亲会

陈氏宗亲网1

陈氏宗亲网2

陈氏论坛

陈排湾宗亲

陈氏-溪湖

陈氏-下曾

陈氏-下坑

陈氏-竹角

陈氏-路口

陈氏-凌村

陈氏-广州

陈氏-永和

陈州-中华

陈氏-永春

陈氏-九房

陈氏-南海

陈氏-台山

陈四源公业

陈氏在线x

陈氏大宗祠

陆氏家园

陶氏家谱x

陶氏会馆

陶氏族谱

陶渊明故里

隋氏族谱网

汤家村

汤氏家园

杨氏-九龙

杨氏-九龙

杨氏宗谱

杨氏-湖南

杨姓一家人

杨氏宗亲网

杨氏在线

杨姓论坛

杨家将

杨氏-台湾x

齐藤氏族谱

甄氏宗亲网

翟氏族谱

经姓家园

G

葛氏宗亲网

宁氏全球网

熊氏家谱

裴氏宗亲网

廖氏增谱

蔡氏-济阳

蔡氏-建阳

蔡氏联谊会

蔡回忆录

赵氏网

赵氏家谱

赵氏族谱x

诸葛氏家谱

纵氏族谱

宾氏家族

欧阳网

欧阳氏族谱

蒋氏家谱

蒋家全传

蒋氏文化x

黎氏大家园1

黎氏大家园2

黎氏大家园3

黎氏-电白

黎氏数据库

黎氏联谊会

黎氏宗会

黎氏论坛

刘氏族谱

刘氏西港谱

刘家老伙房

刘氏家园

刘姓社区

刘氏-中华

刘氏-汉家

刘氏-兰苑

刘氏-成都

刘氏-墨庄

刘氏-泊庄

刘氏-丰县

刘氏-太邱

刘氏-湖南

刘姓宗谱网

刘氏宗亲网

刘姓宗祠

刘姓宗亲会

刘氏联谊

练氏家族网

谌族网

攀家人

薛氏家族

骆氏宗亲

H

钱氏联谊会

应氏家园

钟氏情缘

潘氏宗亲网

阎氏通谱

阎氏家谱

赖氏宗祠

赖姓宗亲会

谢氏世谱序

谢氏大族谱

鲜氏家谱

简明家谱x

简氏家谱

简姓宗亲会

简姓天下

阙氏宗亲会

聂氏家园

苏氏族谱

苏氏-眉山

罗氏家园

罗氏通谱网

罗家祠堂

萧氏书山谱

萧氏-兰

明教历史上好象没有不过拜火教历史好象有,安禄山好象和拜火教有点关系。

明朝是白莲教起义(红巾军)建立起来的,

朱元璋国号叫明主要是因为在白莲教中流传(明王出世)的口号朱元璋不想“明王:的名称被他人利用,就干脆自己当明王。大理王朝是我国北宋、南宋时期的一个奴隶制封建王朝,大致疆域在现在云南、缅甸北部、贵州西南部,由白族段氏家族创立。大理国的前身是唐朝时期的南诏政权,自唐末被灭以后,云南地区一直没有相当稳定的管理,直到大理国的建立。北宋初期,宋朝廷由于忙于对付北方的辽朝,无暇南顾,段氏家族就在大理城建立了大理国,宣布脱离宋中央政府的统治。北宋王朝也因无余兵南顾,暂时承认大理国政权的存在。天圣二年,大理国出兵进攻西蜀,宋仁宗大怒,下令西川节度使胡汉云务必消灭大理军队,天生三年七月,大理国兵败,仓皇难逃,宋军趁胜追击攻入大理徉步花城,大理正德帝被迫与宋廷和谈,大理国答应割让大理国北部十五座城池,并每年纳贡2万两黄金。宋哲宗元佑年间,中原地区爆发梁山起义,宋王朝中部地区几乎被沦陷,大理趁此机会出兵攻打桂阳,宋发兵十万分三路军南下围困大理军,大理国又被迫妥协。靖康二年,北宋灭亡,大理国宣布独立。次年,宋高宗赵构在临安建立了南宋政权,宋朝看大理并无归降之心,于是,高宗令韩世忠南下进攻大理城,大理军队拼死抵抗,宋军被迫退守零陵等待援军,绍兴元年,宋高宗派岳云为二路大元帅出兵五万进军大理,韩、岳二军分四路绕过贵阳从西蜀进攻大理国,宋军长驱直入连破昭通、丽江、昆明等城,威胁都城大理,大理被迫求和,宋高宗要求每年纳贡20万两,割让大理国昆明以北、以西39座城池,战争结束。之后,大理国一直向南宋称臣。大蒙古国建立以后,蒙古军队消灭了大理国,大理末代皇帝为段兴智。

据文献记载,公元前四世纪时,大理地区居住了许多分散的氏族部落, 史书中称为“昆明之属”或“昆明诸种”。他们一部分从事定居的农业生产,一部分过着游牧生活。

公元前211年,秦王朝开始经营“西南夷”地区,建立行政机构, 这是中央王朝对大理地区的正式统治的开端。

西 汉 公元前二世纪,大理地区的农业、畜牧业已相当发达,当地居民与周围地区有着密切的经济文化联系。 汉武帝在建立蜀到身毒的商道时,受到“昆明部落”的阻挡,于是在京城长安“凿昆明池象之,以习水战”, 这就是著名的昆明大观楼长联中所述的“汉习楼船”。公元前109年,汉武帝派兵击败了“昆明部落”, 在大理地区设置了叶榆(今大理)、云南(今祥云)、邪龙(今巍山)、比苏(今云龙)四县。 打通蜀到身毒的商道,开辟了我国南方的陆上丝绸之路,大理成为这条商道上的重要通商口岸。

东 汉 公元67年,东汉王朝将大理地区的六县分出,加强了对大理地区的统治。

蜀 汉 公元三世纪初,今云南、贵州和四川西南部称南中,为蜀国的一部分。蜀汉初,孟获造反, 诸葛亮率师南征,平定叛乱,在大理地区重新设置云南郡,郡治在云南县(今祥云县)。

隋 朝 公元585年,隋文帝统一中原后,开始管理西南边疆,在大理地区设置了昆州。公元597年, 昆州发生叛乱,隋文帝派史万岁到昆州将其平定。

唐 朝 公元621年,唐朝政权派人到大理地区招抚“昆明部落”。贞观年间, 唐朝政府设置了戎州都督府,大理地区各县均归其管辖。

南诏国 公元七世纪,大量汉人的到来带来了先进的生产技术,促进了大理地区社会经济的发展。 各部落间长期的经济文化联系和彼此兼并,形成了六个较大的部落,史称“六诏”。 其中的蒙舍诏在诸诏之南,故称南诏。

公元八世纪,南诏在唐朝政府的支持下合六诏为一,统一了大理地区,建立了南诏政权。 南诏与唐王朝之间关系密切,南诏首领先后接受唐王朝的“云南王”、“南诏”、“滇王”等封号。 但是由于南诏势力的不断扩大,唐与南诏的矛盾日益尖锐,终于在公元749年和公元754年, 双方发生大规模战争,史称“天宝战争”。后经过双方努力,公元794年举行“苍山会盟“, 双方重归于好。

南诏以大理地区为基础,不断扩展统治范围,东接贵州西部和越南北部,南括西双版纳,西抵缅甸北部。 南诏国都原在蒙舍州(今巍山县),皮罗阁时期迁至太和(今大理太和村),异牟寻统治时期又迁至羊苴咩城 (今大理城西),后来的大理国也以此为都城。

南诏后期,宫庭内乱。公元902年,南诏官员郑买嗣夺权,公元927年建立”大长和国“,南诏亡。

大理国 公元937年,通海节度使段思平联合滇东三十七部进军大理,建立了大理国。 大理国基本继承了南诏的疆界。

大理国统治云南三百多年中,大理国王先后接受了宋王朝的”云南八国都王“、”云南大理国王“、 ”上柱国“、”大理国王“等封号。

元 朝 公元1253年,忽必烈亲率大军过大渡河,以革囊渡金沙江,直趋大理,灭大理国。第二年, 忽必烈班师北还,兀良合台留镇云南,经两年多征讨平定大理,在大理地区设置了二个万户府。 公元1274年,赛典赤任云南平章政事,建立云南行省,设置了路、府、州、县等机构, 在大理地区设置了大理路、鹤庆路等。从此云南的政治中心由大理转移到昆明。

为了纪念忽必烈平定云南的业绩,公元1304年,云南地方官员在原忽必烈驻军地, 大理城西的苍山脚下立下了”元世祖平云南碑“。

明 朝 明朝在元朝统治的基础上,进一步巩固和完善了对云南的统治,明代大理地区行政建置, 大理府统领四个州、三个县、一个长官司。

清 朝 清朝仍置云南行省,大理地区设大理府,建置与明代基本一致。

公元1856年,在太平天国革命运动影响下,云南爆发了以杜文秀为首的回民起义。义军以大理为政治、 军事的中心,团结各族人民,与清政府展开长达十六年的顽强斗争。

中华民国 公元1911年,昆明”重九起义“后成立了云南省军政府。大理地区隶属于滇西道,后归属腾越道。 1929年,国民党中央政府通令,废除道制,实行省县两级制,大理地区设置了大理、祥云、凤仪等十三县。

中华人民共和国 1950年设大理专区,下辖十四县。 1956年,撤销大理专区,成立大理白族自治州,下辖一市、十二县、二自治县。 1983年,下关市、大理县合并为大理市,自治州辖一市、九县、二自治县。

大理段氏的历代皇帝,为什么都要出家呢?

大理国是中国古代和中原王朝并存的一个地方性政权,它主要位于今云南、贵州、四川西南部,以及缅甸、老挝、越南北部的部分地区,国都在羊苴...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