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雪芹之前家境是不是比其他四位作者(吴承恩、施耐庵、罗贯中、高鹗)富多了
曹雪芹早年在南京江宁织造府亲历了一段锦衣纨绔、富贵风流的生活。至雍正六年(1728),曹家因亏空获罪被抄家,曹雪芹随家人迁回北京老宅。后又移居北京西郊,靠卖字画和朋友救济为生。
吴承恩出生于淮安府山阳县一个学官沦落为商人的家庭。嘉靖四十五年(1566年)任浙江长兴县丞。由于宦途困顿,晚年绝意仕进,闭门著述。
施耐庵祖籍苏州人,据《施氏家谱》等有关资料记载,施耐庵,名彦端,系孔子门生七十二贤之一施之常后裔,父操舟为业,他13岁入浒墅关私塾就读,19岁中秀才,娶季氏为妻,29岁中举人,35岁与刘伯温同榜中进士,授任钱塘县事,因受不了达鲁花赤(官名)骄横专断,一年后愤而辞官归里,以授徒、著书自遣。
当元仁宗延祐年间,罗贯中父为丝绸商人。7岁开始,他在私塾学四书五经。14岁时母亲病故,于是辍学随父亲去苏州、杭州一带做生意。但是罗贯中对商业不感兴趣,在父亲的同意下,他到慈溪随当时的著名学者赵宝丰学习。罗贯中号“湖海散人”,这个称号就寄寓着漫游江湖、浪迹天涯的意味。
高鹗父亲是读书人,有田产,住在京郊。高鹗少年喜冶游,常同“少时酒伴”“趁蝶随风,浪赢两袖香留”,看来是比较放荡,不太遵守儒家礼教。高鹗在科场上折腾了很久以后,直到乾隆五十三年(1788),终于如愿中顺天乡试举人。高鹗任刑科给事中不久,即因失察八卦教教首林清谋反案而受到降三级调用的惩罚,应了“登高必跌重”的俗语。他半世为官,两袖清风,忽遭此变故,晚景凄凉。嘉庆二十年(1815),高鹗卒,享年57岁。
铁岭、丹东、沈阳、新民4个城市的曹氏后人今日将相聚在沈阳,准备把“认亲”放在首位,畅谈4地家族史,这将是一场尊重历史,尊重事实,尊重科学的聚会,也将是对曹氏后代子孙影响深刻的聚会。 这次聚会主要会谈论什么?他们都有什么观点?本报记者率先采访了铁岭和丹东两大家族的代表人。 铁岭曹强:见面唠唠家常,吃顿饭,还要对某些传言发表自己的一些观点。 丹东曹祖义:同为曹操后人,何不把各家家谱拿出来共同修一本大的家谱。 沈阳曹征:尊重曹氏同族承认平等,共谋今后发展,团结一家亲。 新民曹铁成:我还没验过血,只是曹氏后人,到那儿认认亲,都是兄弟。 话题一 谁是曹丕的后人? 铁岭曹强:我可能是曹丕后人 “肯定要谈到这个话题,丹东和铁岭都回避不了,但下定论还是过早。”曹强称,复旦大学的DNA检测结果只能证明铁岭曹氏家族成员是曹操的后人,但对曹植的DNA还没有检测,只是根据某个人推断得出的。“这不科学,也不严谨。”曹强称,他从结果公布那天就拒绝承认自己家族是曹植后人这一支的论断。 “我们家族有可能是曹丕的后人,这是根据各种史实的考证推断出来的。”曹强近日就一些家族史实等问题请教了铁岭市原博物馆馆长李奉佐先生。 曹强称,根据自己祖辈口口相传、铁岭至今遗留一些文物和历史书籍等,曹强更加坚定了不能简单下定论的决心。 推断曹雪芹也是曹丕后人 铁岭市原博物馆馆长李奉佐经多年研究称,杜甫有一诗《丹青引赠曹将军霸》中首句这样提道“将军魏武之子孙,于今为庶为青门。”还有《历代名画记》中“曹霸,魏曹髦之后”来看,这曹霸是曹丕的后人。而曹雪芹好友敦诚《四松堂集》中寄怀曹雪芹沾中有一句“君又无乃将军后,于今环堵蓬蒿屯”,这里有人说,曹雪芹是曹霸的后人。那么推断曹雪芹的曾祖曹锡远(曹世选)也是曹丕的后人。 丹东曹祖义:我是曹丕后人 曹祖义表示,在复旦大学研究曹操后人之前,通过家谱和调查来的历史材料,加上对红学的研究,就已经断定我是曹操的后人。 曹祖义说:“我们家族代代相传,我们是曹髦的后代。小的时候,我也不知道曹髦是谁,后来知道了曹髦是曹操的曾孙,曹丕的孙子,曹霖的儿子,三国魏国皇帝。于是我开始根据现有的家谱对比我们收集来的原有许多族谱,加上我对《红楼梦》的研究认定,我就是曹操之子曹丕的后人。” 话题二 “曹雪芹”在哪儿? 铁岭曹强:曹雪芹的关东祖籍地在铁岭腰堡 对于曹雪芹的祖籍地和他到底在哪里写的《红楼梦》一直有很大争议。对此,曹强称,无论现在文献,还是一些明代、清代、甚至民国期间的书籍、文物都能证明,曹雪芹的关东祖籍地是在铁岭腰堡。对此,李奉佐称他自己详细考证过,并为此著有两本书。 李奉佐称,根据《红楼梦》一书来猜测曹雪芹的写书地点和猜测祖籍地,还是不科学的。毕竟《红楼梦》只是小说,只是对于曹玺祖籍襄平、曹寅祖籍三韩之地可以得出一个结论,那就是,这两个地方都是在铁岭。 丹东曹祖义:《红楼梦》创于大孤山 对于社会各界对曹祖义的“乳山说”提出的质疑,曹祖义再次做出解释;“曹大汉的家族与曹雪芹和《红楼梦》有着密切的关系,先拿《红楼梦》开篇所描写的景色来说,像开篇中所提及的无稽崖,在大孤山也有无稽崖。书中提及的三生石和血案地点说的就是曹家堡,不仅是这些,曹雪芹在他的《红楼梦》中的好几次都提及了家谱中各代人物的传记。” 曹祖义表示,曹操后人大孤山这一脉的始祖是曹大汉和其兄弟繁衍而来,而家谱中记载着曹雪芹就是曹大汉的侄子,所以也能推测出《红楼梦》始于大孤山。 话题三 修订共同家谱 共修家谱是好事,但得理清曹氏家族历史和关系 曹强称,周六的见面并不是争论什么,只是认亲,毕竟他们都是曹操的后人,这是经过科学验证的。而曹操的后人得到验证,也是所有曹姓人的高兴事。 “绝不是验血有结果的就是曹操后人,没经过验血的就不是曹操的后人。”曹强称,希望所有的曹姓人都能团结成一家,共同发展友好相处。 曹强称,他们今天见面除了唠家常,还要对一些传言澄清。所有的一切必须尊重历史,尊重事实,更要尊重科学,一切定论都要拿出证据,否则就会贻害后人。 曹祖义:东港至少有2000人不知自己是曹操后代。曹祖义表示曹操后人在东港的后代目前远不只他一个人。曹祖义说:“300年来,我的老祖搬到大孤山后,曹氏后代便在这里慢慢增加,岫岩有一分支,东港同样也有分支。我经过对家谱的研究和推算,如今在祖籍东港姓曹的人中,至少有2000人同为曹操的后裔,只是他们的家谱遗失自己并不知晓。我这代应该泛‘祖’,下一代应该泛‘传’,也有不少不知情的同族已经没有遵循家谱了,也就改了其他的名字。” “既然同为曹操后人,我们为何不把各家的家谱拿出来共同修一本大的家谱,认定一下我们祖上在哪一代是兄弟。”曹祖义说,“那么无论是对历史的研究,还是对《红楼梦》的研究,都将做出巨大的贡献。 ”
辽阳曹雪芹纪念馆位于辽阳老城西小什字街口路东吴公馆院内(即吴恩培宅第)。有房屋21间,四周高墙围绕,属小四合院。占地1 300平方米,建筑面积630平方米。1997年8月,为纪念曹雪芹祖籍在辽阳而设立,由著名红学家冯其庸题写馆名。它是继北京、南京等地纪念馆之后,在东北新建的唯一的一处纪念馆。中国《红楼梦》学会会长、红学专家冯其庸先生说:雪芹祖籍辽阳,家传所载、宗谱所记、文献可考、碑石所证,虽万世而不可移也。
辽阳馆陈列面积480平方米,设4个展室,陈列内容围绕祖籍辽阳,以辽阳发现三块碑石的题名为主线。一是在喇嘛园的后金天聪四年(1630年)六月《大金喇嘛法师宝记》碑上的“教官曹振彦”题名,二是在玉皇庙后金天聪四年九月“致政曹振彦”的题名,三是在新城弥陀寺清崇德六年(1641年)“曹世爵、曹得选、曹得先”三人的题名。前两块碑上的曹振彦是雪芹的高祖,后一块碑上三人是雪芹家族第三房人物。通过题名碑石拓片,结合《辽东曹氏宗谱》有关文献资料记载,再以沙盘形式作成展品。纪念馆中塑有曹雪芹坐像。
纪念馆为二进四合院,有硬山瓦房21间,展室装修及室内陈列皆力图体现清代书斋风貌,以使纪念馆能与曹雪芹的生平时代及《红楼梦》所反映的历史内容一致起来。馆内各展室收藏和展出曹家有关历史档案及曹雪芹祖父曹寅诗作落款辽阳千山以及曹氏家谱、清宫档案等一系列文献资料。此外,还陈列《红楼梦》版本以及以《红楼梦》为内容的全国名家书画等。整个陈列馆为清代建筑,每个展室皆有楹联,前门有著名红学专家冯其庸题写的曹雪芹纪念馆金字牌匾。
纪念馆的主体陈列分为四部分,一是“曹雪芹生平”,二是“曹雪芹祖籍辽阳”,三是“曹氏望族”,四是“著书黄叶村”。这里陈列“五庆堂曹氏宗谱”、清宫秘藏的曹家奏折,山西、浙江等地方的官修志书,以及辽阳历年发现的《大金喇嘛法师宝记》、《重建玉皇庙碑记》和有曹振彦题名的重要刻石。
纪念馆还运用各种陈列手段,通过实物、、沙盘、美术作品等,描绘了曹氏家族自辽阳“从龙入关”后,由盛到衰的历史过程,探索了《红楼梦》这部宏篇巨著的生活渊源。为了使观众了解《红楼梦》的成书过程,纪念馆版本展室陈列了《红楼梦》的多种善本,并有清代中晚期至民国初年的木刻、石印本以及解放后海内外出版社的各种版本共五十余种,充分地展示了《红楼梦》在中国乃至世界的深远影响。
祖籍辽宁辽阳
《红楼梦》的作者曹雪芹(1724~1764),名霑,号雪芹、芹圃、芹溪、梦阮。
他的祖上明末前居住在今辽宁铁岭西南郊腰堡大汛河村一带。在努尔哈赤的后金兵掠地时,曹雪芹的远祖曹锡远被后金的军队俘虏,给多尔衮当家奴,属正白旗包衣(“包衣”即满语“家奴”一词译音“包衣阿哈”的简称)。清朝建立以后,设立“内务府”,负责为皇帝管理财产、饮食、器用等各种生活琐事和宫廷杂物,曹家成为“内务府”的成员。曹锡远的儿子曹振彦因建立军功,官至两浙都转运盐使司盐法道。从曹振彦的儿子曹玺和曹玺的长子曹寅,曹寅的长子曹颙和侄儿曹,三代四人相继担任江宁织造一职。织造的职务,主要为皇帝管理制造和采办宫廷用品,但除此之外,还同时担任替皇帝搜集情报的工作,曹寅就经常向康熙密奏南方各方面的情况,包括政治、经济、文化、思想、治安、民情等等。曹家几代人担任这一职务,表明他们跟皇帝有一种特殊亲密的关系。曹玺的妻子孙氏做过康熙的保姆,康熙南巡时还在江宁织造府内接见过孙氏,称她为“吾家老人”。曹雪芹的祖父曹寅小时候曾做过康熙的伴读,以后又担任御前侍卫。曹寅在给康熙的奏折中自称“臣系包衣下贱”,说明曹家具有一种特殊的地位:对于皇帝来说是奴才,但对一般人来说,则是一个极为显赫的大官僚,是属于最高统治层中的成员。雍正继位后,曹家遭受冷落,曹时受斥责。雍正五年(1727)末、六年(1728)初,曹因织造差员勒索驿站及亏空公款等罪,被下旨抄家,曹被“枷号”,曹寅遗孀与小辈等家口迁回北京,靠发还的崇文门外少量房屋度日。曹家从此败落。经历这样家族变迁的曹雪芹,因此而获得对贵族之家种种黑暗与罪恶的深切体验,这便成为他创作《红楼梦》重要的生活基础。
曹寅有很好的文学修养,藏书极富,是当时一位有名的藏书家和刻书家。会作诗词,又兼作戏曲,有《楝亭诗抄》、《楝亭词抄》、《楝亭文抄》等著作。他曾奉旨主持刊刻了《全唐诗》和《佩文韵府》。他跟当时一些著名的诗人和作家如施闰章、陈维崧、尤侗、朱彝尊、洪升等都有过交往。家庭中这样的文化传统,必定使曹雪芹从小受到很好的文化教养和艺术熏陶。他在《红楼梦》中表现出来的非凡艺术天才,是所来有自的。
胡适通过他的代表作《红楼梦考证》,对曹雪芹家世进行了初步的探讨,他所编订的曹氏家族世系,也只是从曹雪芹的远祖曹振彦而下,已经考出的人物关系,随着新资料的发现和研究的逐步深入,可探讨和分析的地方逐渐增多。
1992年7月,在北京东郊通县张家湾出土了一块曹雪芹墓石。据发现此墓石的当地村民李景柱讲,这块墓石是1968年被发现的,当时“文革”还在高潮期间,乡里为了平掉张家湾镇周围的荒坟,改为庄稼地,才决定把张家湾村西北的窦家坟、马家坟、曹家坟平掉。这三座大坟是相连的,面积很大,曹家坟高出地面有1米多。就是在平曹家坟的过程中发现了这块墓碑,墓碑埋在地下1米多深处。墓石正面刻“曹公讳霑墓”五字,左下端刻“壬午”两字。“午”字已残。在墓碑下面约离地面1�5米左右的深处,挖出来一具尸骨,没有棺材,是裸葬的,尸体骨架很完整,据说是一具男尸。
当时急于要平坟地,特别正是在“文革”中“破四旧”,李景柱自称没有敢多想。他读过《红楼梦》,知道曹霑就是曹雪芹,并告诉了在场的人。当时有一位一起平地的人听说曹霑就是曹雪芹,认为墓里很可能有东西,就下去墓坑里拨弄尸骨,结果一无所获。到晚上,李景柱就与他的堂弟李景泉一起把这块墓碑拉回了家里,埋在院子里。直到1992年镇里规划要发展旅游,建立“张家湾人民公园”,想把周围的古碑集中起来建碑林,因而想起了这块碑,才又把它拿了出来。由于当地没有人研究《红楼梦》,就辗转请来了红学会的会长冯其庸先生,请他来做鉴定。冯先生通过仔细观察勘定,认为这块墓石应该是属于那位文坛巨匠曹雪芹的。
墓碑约1米左右高,40多厘米宽,51厘米左右厚,墓碑质地是青石,做工很粗糙,像是一块普通的台阶石,只有粗加工,没有像一般墓石那样打磨,碑面上粗加工时用凿子凿出来的一道道斜线都还原样未动,证明是根本未打磨过,碑面上凿刻有“曹公讳霑墓”五个字,也不像一般碑文的写刻,就像是用凿子直接凿的,因为字体是笔画一样粗细、方方正正的字体,有点类似八分书,但毫无笔意,所以说可能是未经书写,直接凿刻的。总之给人以十分草率的印象。因为刻得很浅,字迹与石色一样,几乎已看不清楚,仔细看看,才可以辨认出来。
由此关于曹雪芹的家世祖籍问题,更加引发了学术界一直在进行的争论与研究。其中周汝昌、冯其庸两先生用力最勤,多年来汇集了不少有关资料进行考订。
周先生的观点,是曹雪芹上祖的籍贯是河北丰润,在学术界影响很大,虽然此说中有着一定猜测成分,与之商榷的文章也出了很多,
如南京师院中文系编的《曹雪芹年表》中说:“雪芹远祖曹世选(又作‘锡远’)祖籍河北省丰润县咸宁里,后迁居东北。”西北大学中文系的《论曹雪芹》一书也说:“曹家原籍河北丰润县,后迁居到东北铁岭卫(今辽宁铁岭县)至辽阳这一带地方。”可见这个说法确是代表了当前关于曹雪芹祖籍的较为普遍的看法。
但冯其庸先生的主张,证明当河北丰润曹家的一支迁到辽东,却已是康熙九年的事,认为曹雪芹的上祖则应该就是原籍辽阳、后迁沈阳的《五庆堂曹氏宗谱》的始祖。他的籍贯确是辽阳、沈阳,而不是河北丰润。
曹雪芹的父亲到底是谁?这也是一个很有争议的话题。根据红学大师周汝昌先生的研究,曹雪芹的父亲,是由曹宣的第四子过继给曹寅为嗣子的曹。另外一种观点认为,曹雪芹是曹寅之子曹颙的遗腹子。曹颙是曹寅惟一长到成年的爱子,他也深受康熙帝的喜爱与器重,死时只有27岁。关于曹颙的这个遗腹子,在曹入继曹寅一支之后的一封奏折中,有专门的提及:
“……奴才之嫂马氏,因现怀妊孕,已及七月,恐长途劳顿,未得北上奔丧,将来倘幸尔生男,则奴才之兄嗣有在矣。……”
有人认为曹雪芹很有可能就是曹颙的这个遗腹子。但新的资料的发现又引出了曹天佑这个人,从年龄与身份地位来看,似乎他才是曹颙那个遗腹子。那么曹雪芹到底是哪支所出,就又成了疑惑与探讨争议的话题,直至如今。
总之曹雪芹是一位文化巨匠,它博学多才,对诗词、曲赋、绘画、书法等无不喜好和擅长。在《红楼梦》中,被他隐去的时代,其实应该就是他祖辈、父辈和他自己生活的时代,即清康熙、雍正、乾隆三朝,正是大清帝国的鼎盛时期。
另外,同在江南主持织造与轮流担任两淮巡盐使的,还有一个苏州织造——李煦。李煦是曹寅的妻兄,是内亲,康熙五十一年(1712)七月曹寅在扬州病故后,其后事都由李煦照料,包括曹寅名下所有的亏空,都由李煦奏请补赔。康熙五十四年(1715)正月曹颙在京病故,其后事及家庭事务,也是李煦一手照料的。李煦在给康熙的奏折里说:
“奴才与曹寅父子谊属至亲,而又同事多年,敢不仰体圣主安怀之心,使其老幼区画得所。奴才谨拟曹于本月内择日将曹颙灵柩出城,暂厝祖茔之侧。事毕即奏请赴江宁任所。”
所以要了解曹雪芹家族,是离不开李煦的。
李煦的父亲李士桢,是山东都昌人,本姓姜。据杜臻撰《广东巡抚都察院右副都御史李公士桢墓志铭》说:
“公本姓姜,世居东莱之都昌。……壬午,从龙辽左,继正白旗佐领西泉李公,即以李为氏。”
又有《昌邑县志》记载:
“崇祯十五年壬午十二月,大清兵围昌邑,十六日城破。”
李士桢就是在这次城破被俘,归李西泉的。其身世略如曹雪芹的远祖曹锡远和曹振彦,所不同者,曹氏是明朝驻防辽东的军官,李氏是昌邑的百姓。两年后,甲申,明亡,李士桢就真正从龙入关了。
李煦生于顺治十二年(1655)乙未,长曹寅三岁。康熙十七年(1678)他出任韶州府知府,时年24岁。后来又调浙江宁波府知府,以后又任畅春园总管。康熙三十二年(1693)改任苏州织造,后来又任两淮巡盐御史,与曹寅轮番更替。
李煦与康熙也是有特殊关系的。一、李煦的生母文氏,也是康熙的保姆,这一点与曹寅的身份一样,而且曹寅不是生母而是嫡母孙氏作康熙的保姆,这一点来说,李煦与康熙的关系比曹寅与康熙的关系还要近上一层。康熙对曹家的孙氏很亲切,曾称孙氏“此吾家老人也”;而他对李家的文氏也是同样的亲切,李煦在《谢召见李鼎折》里说:
“蒙温旨下询及奴才,兼及奴才之母,天颜开霁,宛若家人父子。”
在《李鼎蒙允追随哨鹿谢恩折》里说:
“奴才九十三岁之老母,复蒙万岁垂慈询及,一家老幼叠受圣主天恩。”
在《生母病逝遵遗命代具谢恩折》里说:
“窃奴才生母文氏,于十一月初五日忽患内外感之症,虽病势甚重,心神甚清,吩咐奴才云:‘我蒙万岁隆恩,赏给诰封。就是历年以来,汝面圣时节,必蒙问及;即今秋孙儿热河见驾,又蒙万岁温言垂问。我是至微至贱的人,竟受万岁天高地厚恩典。’”
以上可见李煦与康熙之间的特殊亲密关系。
由于有着康熙帝对曹、李两家的背后支持,以及曹、李两家的彼此呼应,此时的曹家与李家,呈现出空前的繁荣。
康熙四十八年(1709)十二月初六,时任两江总督的噶礼参奏曹寅,密报康熙说,曹寅和李煦亏欠两淮盐课银三百万两,请求公开弹劾他。康熙把曹寅看成是“家人”,噶礼要求公开弹劾,康熙当然不会批准。但事关重大,康熙不得不私下谆谆告诫曹寅和他的大舅子李煦,必须设法补上亏空。
曹寅面对茫茫债海,已经无法弥补,也没有能力挽回局面。康熙五十一年(1712)七月,一病不起,死在扬州。李煦奏折上说:弥留之际,核算出亏空库银23万两,而且曹寅已经没有资产可以补上。
曹寅死后,康熙为保全曹家的家产免遭搬迁的损毁,特命曹寅之子曹颙继任江宁织造;两年后曹颙病故,康熙又亲自主持将曹寅的四侄曹过继过来,接任了江宁织造的职务。同时康熙又让曹寅的大舅子苏州织造李煦代管两淮盐差一年,用所得的银子补齐曹寅生前的亏空。
康熙五十四年(1715),又查出曹寅生前亏空织造库银三十七万三千两。
康熙只好再次做安排,让两淮盐政李陈常和李煦代为补还。到了康熙五十六年,才总算把这笔账补上。
康熙照顾曹家,是看在曹玺和曹寅的情分,到了曹这一辈,就疏远、淡漠了许多。康熙曾经明确地对曹说:“念尔父出力年久,故特恩至此。”康熙六十一年,因李煦、曹拖欠卖人参的银两,内务府奏请康熙,严令李煦、曹将拖欠的银两必须在年底之前交清,否则就严加惩处,康熙当即就批准了。显然,这与康熙以前对曹寅的态度,已是截然不同了。
雍正上台以后,接连颁布谕旨,开始在全国上下大张旗鼓地清查钱粮,追补亏空。他一再表示,我不能再像父皇那样宽容了,凡亏空钱粮的官员,一经揭发,立刻革职。
仅雍正元年,被革职抄家的各级官吏就达数十人,与曹家既是亲戚又患难与共的苏州织造李煦,也因亏空获罪,被革职抄家。
但一开始雍正并没有把曹家与李煦一起治罪,而是允许他将亏空分三年还完。曹自身的亏空尚未补完,又增加了曹寅遗留的亏空,只好多方求人托人。雍正为防止有人吓唬敲诈曹,特地在曹的请安折上写了严词批语:乱跑门路,交结他人,只能拖累自己,瞎费心思力气买祸受;主意要拿定,安分守己,不要乱来,否则坏朕名声,就要重重处分,怡亲王也救不了你!
雍正皇帝的这个朱批特谕表明,虽然他对曹“乱跑门路”是十分不满的,但是雍正对曹的好意体恤、亲密关怀还是读得出来的。
雍正四年(1726),曹负责操办的缎匹衣料质量“粗糙轻薄”,受到赔偿并罚掉一年俸禄的处分。不久,雍正穿的石青缎褂褪色,经查又是江宁织造的产品,结果又罚掉曹一年的俸禄。曹一次又一次地失职,导致了雍正对他越来越不满和失望。
雍正并没有就此将曹问罪,决定将他召回北京当面考察和训诫。雍正五年五月传旨,命苏州织造高斌不必回京,他所督运的缎匹由曹送来。不料曹在督运织造缎匹的途中,又在山东长清县等处勒索费用,骚扰驿站,终于招致雍正“龙颜大怒”。十二月初四,雍正下令将曹等交由内务府和吏部严审。
在曹被撤职受审的时候,雍正又得知曹转移财物,企图隐蔽,于是新罪旧账一齐算,雍正五年《内务府满文上传档》记载:十二月二十四日传旨查封曹家产。他命令江南总督范时绎,将曹家中财物封存看守,并将重要家人立即捉拿。
范时绎接到谕旨,立即将曹的管家数人拿下,关押审讯,所有房产财物一并查清,造册封存。第二年二月,新上任的江宁织造隋赫德将曹江南家产人口查明接收,曹在京城的家产人口,也由内务府全部查封。六月,骚扰山东驿站案审结,判曹赔银四百四十三两二钱,由内务府负责催讨,并将曹戴上木枷示众。
雍正六年初夏,曹雪芹随同祖母、母亲等全家老少,由南京回到北京,住在崇文门外曹家旧宅,开始了穷困潦倒的悲凉生活。这一年,曹雪芹刚18岁。
曹雪芹之前家境是不是比其他四位作者(吴承恩、施耐庵、罗贯中、高鹗)富多了
本文2023-10-15 18:20:46发表“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lezaizhuan.com/article/2602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