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朱棣时期宁王的后代谁造反了??

栏目:资讯发布:2023-10-15浏览:2收藏

明朝朱棣时期宁王的后代谁造反了??,第1张

朱棣时没造反,是正德时造反的

朱元璋17子宁王朱权,建藩国于大宁,后改江西南昌府

宁献王(朱权)-宁靖王(朱奠培)-宁康王(朱觐钧)-宁王(朱宸濠)

正德十四年,朱宸濠集兵号十万造反,略九江、破南康,出江西,帅舟师下江,攻安庆。四十三天之后,朱宸濠大败被俘,废为庶人,除其封国。

从古至今,中国人都懂得“画大饼”的重要性,并以此为手段笼络人心,最终达成自己的目的。不过,有些时候的大饼是可以兑现的,但有的时候就未必了。明成祖朱棣在起步造反的时候,也给自己的弟弟画了一个“大饼”,声称“事成之后平分天下!”那这个弟弟的下场如何?

朱棣这个弟弟就是朱权,朱元璋的第十七的儿子,后世称为宁献王。洪武二十四年,13岁的朱权被封为宁王,封地在大宁(今内蒙古赤峰市宁城县一带)。在此期间,朱权曾多次跟其他藩王一同出塞外作战,其手下的朵颜三卫骑兵更是骁勇善战,成为明朝北方的一支重要作战力量。

建文帝朱允炆登基即位为帝后,立马就开始着手对叔叔们的削藩行动,这引起了朱权的担忧,更是逼反了燕王朱棣。燕王起兵造反后,朱权还没有下定决心投靠哪一个阵营,整日都在犹豫中煎熬度日,但后来的事态发展已经容不得自己做决定了,因为朱棣看上了他这块肥肉。

朱棣对手下的将领们说道:“以往我巡察塞上时,见大宁诸军十分剽悍。如果我能获得大宁,截断辽东,采用边骑助战,便大事可成啊!”于是谎称自己日子十分难过,希望前来投靠,请朱权代为写请罪的书信。看到这个情况,朱权也不太忍心,便邀请他一个人进城了,对他坦诚相待。

不过,朱棣却早已经开始部署兼并计划了,先是把北平带来的精锐部队埋伏在城外,然后派说客暗中进城勾结三卫部长及诸守军。一切准备妥当后,朱棣借口要离开了,朱权便到郊外为其送行。此时,早已经埋伏好的人一拥而起,将朱权和妻儿全部被挟持到北平了,其麾下的8万精兵收归朱棣所有了。

加入朱棣的反叛阵营后,朱权经常都会为燕军草拟檄文等,再加上朱权本身地位就十分高,已然成为当时的二号人物。为了笼络自己这个弟弟,朱棣向他允诺道:“事成,当中分天下。”

朱棣夺得天下后,朱权当然不敢傻傻的要求平分天下,毕竟自己还是想要保住小命的。不过,那么多年的风风雨雨,要求得到一块好封地总不过分吧?

宁王:苏州可以吗?

朱棣:那是京师重地。

宁王:钱塘呢?

朱棣:先皇将它封给五弟,但最终没有下文。建文帝无道,将钱塘封给自己的弟弟,不过都没有好结果。

宁王:。。。。。。那么什么地方才合适呢?

朱棣:我看建宁、重庆、荆州、东昌都是好地方,你随意挑一个吧!

宁王:。。。。。。

最终,宁王被封在南昌,安排住在布政司的小破房里面,也不允许扩大规模。宁王朱权明白了,自己非但不能平分天下,就算过回以前的奢华日子也难了,只好选择韬光养晦,寄情于文学作品中,以打消朱棣等人对他的忌惮之心。

洪武三十一年(1398),明太祖朱元璋驾崩后,把皇位传给了他的孙子朱允炆;建文元年(1399),太祖的第四个儿子朱棣发起了“靖难之役”,历时四年,朱棣成功从他侄子手中夺得皇位。那么,当时的藩王中,实力强大的宁王朱权为何选择站在朱棣这一边?这要从明初的藩王制讲起。

藩王制及建文帝的削藩

太祖朱元璋建立明朝后,在国家的治理上采用了藩王制。从洪武三年(1370)起,太祖先后三次分封他的二十六个儿子,除立为太子的长子朱标和早夭的第二十六个儿子外,其余二十四个儿子均被封为王,加上一个重孙,共二十五个王。诸王长大后,纷纷就藩各地。

可以这么说,在大明开国初期,从东北到西北的漫长边防线上,诸王的封国星罗棋布,这些藩国有力抵御了外族势力特别是北元的侵犯,保障了大明的统治。到了太祖晚年,藩国的势力日益壮大,尤其是宁、燕、晋等三位藩王,拥有重兵。

洪武三十一年(1398),朱允炆登基后就着手削藩,不到一年的时间,先后削夺了周、岷、齐、湘、代五个藩王,除了湘王自焚外,其他四位亲王或是幽禁,或是迁往边远地区。这么一来,剩下的藩王都被震慑得不敢有所动作,老实了许多,唯一还有点实力的也就是燕王朱棣和宁王朱权了。

远在北平封地的燕王朱棣,在朱允炆削藩之初就开始装疯扮傻,后来看情势还是难逃被削的命运,于是在身边谋士的建议下,于建文元年(1399)以“清君侧”为名起兵。

宁王朱权

据介绍,宁王朱权(1378年5月27日-1448年),明太祖朱元璋第十七子,洪武二十四年(1391年)封于大宁(内蒙古多伦一带),洪武二十六年(1393年)就藩。就当时的藩王势力而言,宁王虽然比不上燕王,但也不容小觑,当时朝堂中盛传“燕王善战,宁王善谋”。

再来科普一下宁王封地的重要性。明朝时期,“大宁”在今内蒙古多伦一带,曾是辽代中京治所大定府。《辽志》上对大宁是这样描述的:“幅员千里,多大山深谷,阻险足以自固。”可见,此处为战略重地。洪武十二年,马云率兵攻克大宁,此后经多次建设,初成规模,《边略》记载“大宁镇抚降夷,控扼北边,西翼开平,南卫辽海,藩屏要地也。”

由此可见,“靖难之役”打响后,宁王朱权的站位显得越发重要。

宁王朱权的被迫选择

朱允炆着手削藩后,宁王朱权的日子并不好过,作为当时有钱有兵的重要藩王,他也担心他的侄子皇帝会对自己下手。所幸,削藩的火还没烧到他这里,朱棣起兵了。

朱棣起兵后,朱允炆担心宁王投向朱棣,于是下诏让宁王朱权进京,朱权一看这情况不太秒,如果自己去了,很有可能会被软禁起来,甚至把小命丢在京城。宁王权衡再三,还是没有奉诏进京。这下,朱允炆急了,意识到形势较为严峻,开始着手削弱朱权的军队。

另一方面,朱棣也知道宁王的重要性,他曾与诸将商议道:“以往我巡察塞上时,见大宁诸军十分剽悍。如果我能获得大宁,截断辽东,采用边骑助战,便大事可成啊”。故在起兵后,朱棣专程跑去找宁王。

到了大宁,朱棣握住朱权的手,一顿号啕大哭,说自己是不得已才起兵的,求朱权代为起草奏章谢罪。一手感情牌打得朱权晕头转向,毫无招架之力,防备之心全失。朱棣在大宁的几天,朱权以诚相待,殊不知,朱棣早已将自己的精税部队埋伏大宁城外,部分官兵也渐渐入城,并暗中勾结朱权的部下。

朱权的部分手下被朱棣策反后,朱棣才告辞离去,朱权到城外为其饯行。此时,城外的伏兵趁机而起,一边抓了朱权一起返回朱棣的封地北平,一边与朱权的部下里应外合,攻下大宁,朱权的部下朱鉴抵挡不住,力战而死。朱权的妃妾世子均随入军回到北平,大宁成了一座空城。

就这样,朱棣挟持了朱权,这使得朱权从中立,转而不得不加入他的队列。朱权进入燕军之后,时常为朱棣草拟檄文。朱棣对朱权许诺,事成之后,平分天下。

所以说,朱权选择与朱棣共同造反,一方面是因为朱棣的威逼利诱,另一方面是他本身受到了朱允炆的打压。

朱棣登基后,他把宁王封在了南昌。此后,宁王朱权韬光养晦,多与文人学士往来,寄情于戏曲、游娱、著述、释道,并撰述纂辑见于著录者约70余种,存世约30种。正统十三年(1448年)卒,享年71岁,谥曰“献”,世称宁献王。

宁王朱权是朱元璋的第十七个儿子。

身为朱元璋第十七个儿子的宁王朱权很小的时候就得到朱元璋的喜爱,十五岁的时候已经被受命统领朵颜三卫骑兵,由于受到朱元璋的欣赏,被封为宁王,封地设在今内蒙古地区。帮助朱棣登基后,朱棣给这个弟弟重新选择了一个地方,就是江西南昌。

在自己的封地中,朱棣没有伤害这位帮助自己的弟弟。在封地中,朱权是与文学士互相往来,寄托自己的远大志向,自号月瞿仙。于是朱权就有了很多著作,比如说《家训》六篇,《宁国仪范》七十四章,《汉唐秘史》二卷,《史断》一卷,《文谱》八卷,《诗谱》一卷。

朱权(明朝第一代宁王)

朱权(1378年5月27日-1448年),男,汉族,南直隶应天府上元县(今江苏省南京市)人,明太祖朱元璋第十七子,洪武二十四年(1391年)封于大宁(今内蒙古宁城县),封号宁王。二十六年(1393年)就藩。建文元年(1399年)十月被朱棣挟持参与“靖难”。

永乐元年(1403年)改封南昌。别号臞仙、涵虚子、丹丘先生等,平生撰述纂辑见于著录者约70余种,存世约30种。正统十三年(1448年)卒,享年71岁,谥曰“献”,世称宁献王。

  第一代宁王:宁献王朱权>  朱权,生于1378年,死于1448年,是朱元璋的第十七子,字臞仙,号涵虚子、丹丘先生,自号南极遐龄老人、臞仙、大明奇士,原籍濠州钟离(今安徽凤阳)。自幼体貌魁伟,聪明好学,人称"贤王奇士",卒谥献,又称宁献王。>  朱权是 著名的道教学者,修养极高,被改封南昌后,深感前途无望,即韬光养晦,托志冲举,多与文人学士往来,寄情於戏曲、游娱、著述、释道,结交道家第43代天师张宇初友善,拜为师,研习道典,弘扬道教义理。朱权多才多艺,自经子、九流、星历、医卜、黄老诸术皆具,且戏曲、历史方面的著述颇丰,有《汉唐秘史》等书数十种,堪称戏曲理论家和剧作家。所作杂剧今知有十二种,现存有《大罗天》、《私奔相如》两种。作品和论著多表现道教思想。生平好宏装风流,群书有秘本,莫不刊布之。朱权善古琴,编有古琴曲集《神奇秘谱》和北曲谱及评论专者《太和正音谱》>  第二代宁王:宁靖王朱奠培>  朱奠培,朱权之孙,正统十四年(1449年)以世孙的身份继承王位,弘治四年(1491年)薨。奠培是朱权嫡长子朱磐烒的嫡长子。朱磐烒死于正统二年(1437年),后因为儿子奠培继承王位,被追赠为宁王,谥「惠」,为宁惠王。>  第三代宁王:宁康王朱觐钧>  宁康王朱觐钧,为奠培嫡长子。弘治五年(1492年)袭封宁王。弘治十年(1497年)薨。>  第四代宁王:朱宸濠>  朱宸濠,宁康王的庶子,初封上高王,因宁康王没有嫡子,他于弘治十二年(1499年)袭封宁王。正德十四年(1519),朱宸濠借口明武宗荒*无道,集兵号十万造反,略九江、破南康,出江西,率舟师下江,攻安庆。四十三天之后,朱宸濠大败,与诸子、兄弟一起为王守仁所俘,押赴南京,又引出朱厚照再次平定「叛乱事件」,废为庶人,伏诛,史称「宁王 」或「宸濠 」。自此,宁藩被废除。>  宁王之乱>  宁王宸濠是明太祖第十七子朱权的后裔。武宗即位后,宸濠向刘瑾行贿,得于正德二年(一五○七年)五月,恢复护卫。刘瑾败后,其护卫又被革除。一五一三年请托故友兵部尚书陆完,得复护卫。强夺民间田宅子女,豢养无赖(时称「把势」),劫夺民财,恣为不法,甚至称护卫为侍卫,宁王令旨自称圣旨。>  群臣屡奏宁王不法事,武宗不问。一五一七年,宁王府典宝阎顺、内官陈宣、刘良等赴京揭发宸濠,宸濠遣承奉刘吉贿赂钱宁等锦衣卫,将阎顺等发孝陵卫充军。武宗荒*无子,宸濠图谋由其子承嗣皇位,因钱宁等取旨召其子入京,在太庙司香。江彬与钱宁不和,向武宗进谗,武宗命驱逐宁王府人出京。一五一九年五月,御史萧淮上疏揭发宸濠不遵祖训,包藏祸心,招纳亡命,反形已具。请加裁制。内阁大学士杨廷和看到奏疏后,请遣勋戚大臣宣谕,令王自新。武宗派驸马都尉崔元、都尉史颜颐寿、太监赖义等奉旨前去宁王府,收其护卫,并令归还夺占官民田。>  宸濠闻讯,不待使臣来到,即于六月十四日起兵反。宸濠与他的亲信举人刘养正、致仕侍郎李士实等密谋,前此一日以祝寿为名,宴请江西地方官员。次日天明,官员前来道谢,宸濠令护卫数百人包围,声称奉太后密旨,起兵入朝。巡抚江西副都御史孙燧和江西按察司副使许逵拒不从命,皆被杀害。参政王纶、季学、佥事潘鹏、师夔、布政使梁宸、按察使杨璋、副使唐锦等附宸濠起兵。宸濠以李士实、刘养正分任左右丞相,以王纶为兵部尚书,集兵号称十万,发布檄文,指斥朝廷败政。七月初一日,留其侄宜春王朱拱条与内官万锐等守南昌城,自率舟师蔽江而下,攻打安庆。>  汀、赣巡抚副都御史王守仁得知宸濠起兵叛乱,即与吉安知府伍文定等急檄各府州县,派兵前来会剿。七月二十日攻克南昌,擒拿朱拱条、万锐等。宸濠围攻安庆不下,回兵救南昌。二十四日与王守仁部相遇于黄家渡,败退八字脑。第二天又败,退保南昌东北的樵舍,联舟为方阵。二十六日,王军火攻,宸濠大败,妃嫔多投水死,将士死者三万余人,宸濠及其子、李士实、刘养正、王纶等皆被擒。宸濠起兵四十三日,即彻底失败了。>

历史上的宁王之乱:宸濠之乱,又称宁王之乱,指明武宗正德十四年(1519年)由宁王朱宸濠在南昌发动的叛乱,波及江西北部及南直隶西南一带(今江西省北部及安徽省南部),最后由赣南巡抚王守仁(王阳明)平定。

朱宸濠,为宁王的第四代继承人,弘治十年(公元1497年)嗣位。其高祖宁献王朱权是明太祖朱元璋的第17子。洪武二十四年(公元1391年)封王,逾二年就藩大宁,其封地最初在长城喜峰口外(今内蒙宁城西边),永乐元年(公元1403年)二月,改封南昌,以江西布政司官署为历代宁王官邸。

宁王朱宸濠从正德统治时期的初年起就对皇位怀有野心,尽管最初他想靠奸诈而不是靠武力得到它。宁王是这个朝代创建者的第17子的远代子孙。第一代宁王,因为他以优秀的野战指挥官而闻名,得到了大宁的封地,这是北京以北草原地带的一个军事上的重要前哨基地。但是在1399—1402年的内战中,他被这场冲突的胜利者永乐皇帝迁移到了北京,永乐皇帝怀疑这位亲王对他的事业的忠诚,把他原来的封地赐给了三个蒙古王(兀良哈部族的首领们),他稍后又被重新安置在江西省。天顺统治时期,(1457—1464年)在位的宁王牵连进一桩谋反案以后,被褫夺了维持一支卫队的权利,而且后来再也没有恢复。

朱宸濠不是一个军人。据传他有几分文学才能,也作为文艺爱好者和追求享乐的人而闻名。但是,他奸诈而有野心。他逐步拟定了策略;直到最后,他依靠的也是诡计和阴谋,而不是军事力量。然而他很需要某种军事支持,所以他首先努力设法恢复他的王府卫队。1507年夏,他派了他府里的一个太监带着给刘瑾的巨额私礼到北京。太监转送了礼物,转达了宁王的要求。宁王希望有卫队,并有维持给他恢复了的卫队的收入。刘瑾同意了。尽管兵部反对,宁王的卫队还是恢复了。1510年9月刘瑾伏诛的前一日,卫队又被取消。

宁王不怕受挫折。1514年他又一次争取。这次他是通过陆完(1458—1526年),陆完在1513年12月当了兵部尚书。宁王第一次见到陆完是在几年以前,当时陆是江西的提刑按察使,已经成为他的庇护人和支持者。现在他需要支持。他向陆完提出同样的要求。陆完答应去办,但这事说起来比做起来容易。大学士费宏(1468—1535年)拒绝起草,也就是说拒绝批准这道命令。他了解宁王要干什么。但是,宁王这时已经得到许多皇帝亲信的协助:钱宁(他陪伴皇帝的地位新近被江彬取代)、皇帝喜欢的乐师藏贤,以及皇帝个人工作人员中的几个太监。他们共同制定了一个避开费宏的计划。

他们知道,1514年4月9日费宏要将廷试答卷分出等级,定出入选考生的最后名单,交到内阁去。已经安排好,宁王恢复卫队的要求将在那天提出,并立即转给司礼监。这样,大学士们在诏令颁布之前连文件也看不到。钱宁已贿赂办事机构的太监准备所需的诏令,到时作为中旨颁布。4月28日,皇帝的命令恢复了宁王的卫队和维持卫队的收入。朝廷官员们提出了反对的理由,但皇帝并不在意,把对宁王的指控当作毫无根据的谣言,不予考虑。

这时江西的一些地方官员和南京的一些御史经常控告宁王。1514年1月,南京的一些御史报告,宁王把肥沃的土地据为己有,科敛富户,恐吓地方当局,他们不敢抱怨一个亲王的作为。御史们希望向江西臣民发布一份公告,所有被宁王掠夺的财产应当归还;他的爪牙闹的任何乱子可由民政当局予以惩处;地方官员不应交结宁王。朝廷没有对这一请求作出反应。

1514年4月,一个负责在江西镇压盗匪活动的官员报告,主要由于宁王,土匪仍是一个严重问题。他既保护现存的土匪团伙,有时利用他们当他的爪牙,由于抢夺财产而把许多百姓驱而为匪,除此而外,又干预这一地区的贸易和商业。兵部尚书把这些指控当作不实之词,搁置不问。

明朝朱棣时期宁王的后代谁造反了??

朱棣时没造反,是正德时造反的朱元璋17子宁王朱权,建藩国于大宁,后改江西南昌府 宁献王(朱权)-宁靖王(朱奠培)-宁康王(朱觐钧)-宁...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