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平度有支刘姓人,为何曾把朱元璋画像当作传家宝?

栏目:资讯发布:2023-10-15浏览:6收藏

青岛平度有支刘姓人,为何曾把朱元璋画像当作传家宝?,第1张

在青岛平度市区的西南方向,青新高速和省道220的交叉处,有一个叫作刘家张村的村子。这个村子刘姓村民居多,关于他们的家族历史,有一段很有传奇色彩的故事。

对此,老平度县志是这么记载的:“刘成,其先世云南乌撒卫人,明太祖起兵,成往归之,屡从征伐有功,封伯爵,赐成御容一卷”

这段文字简要的勾勒出了刘家张村先祖刘成的生平。胶东地区不少家族都有祖先来自云南的说法,从记载来看,平度这支刘姓族人确实是来自云南(明代的云南包括现贵州一部分)。通俗来说,刘成是云南乌撒卫人,后来跟随朱元璋打天下,有功劳,封为伯爵,并且赏赐了一幅朱元璋的画像给他。

而刘氏族谱中对祖先的记载与此大同小异,但在经历上显得更为传奇,家谱说:刘成曾在庆功宴上当众赋诗,被封为“并肩王”。

因为年代久远,后人在转述祖先功绩时往往有演绎成分,刘氏族谱中的“并肩王”显然是民间以讹传讹,这种称号从来不见于正史,只在小说中经常出现。县志虽然由文人修订考证,但有时也不乏谬误,其中刘成封伯爵的记载,显然属于谬误。明初朱元璋封爵,刘姓伯爵仅刘基一人,封诚意伯。

关于赐御容之后的记载,县志和族谱则大体差不多,刘成在北征途中落户平度,定居于金钱山(一作金泉山)之西,属于军户。因为北征时曾归属朱棣麾下,在靖难之役中,刘成家族虽没有立下新功,但也没有受到影响。

此后,刘成的长支子孙世袭“操备”一职,到了万历年间降为“队长”。而当年祖先获赐的朱元璋画像被当作传家之宝,世代相传,直到1930年代,尚流传于世,后来才不知所踪。

刘成的后世子孙人丁颇为兴旺,除了平度本地之外,潍城、坊子、昌邑、即墨等地都有其后人分布。

老版《三国演义》电视剧的主题曲当中有一句叫做“担当身前事,何惧身后名。”朱元璋出生于一个乞丐,最终却从天下群雄当中脱颖而出,最后平定天下,坐上龙椅,开创了“远迈汉唐”的洪武之治,岁老而终,可谓不负此生了。

朱元璋创立的明朝也像朱元璋一样有个性,在经历了将近300年的春秋之后,公元1661年南明灭亡,明朝寿终正寝,但是在清朝“反清复明”的斗争却仿佛一直伴随了清朝一辈子,从清朝建国开始到清朝亡国为止,没有哪一天在大清朝没有老百姓在准备“反清复明”活动的。或许也正是因为如此,朱元璋的后代不得不在明朝灭亡之后四散逃亡,甚至改名换姓。

不同于清朝灭亡后许多“皇室”站出来公布自己的身份,明朝皇室在清朝建立之后很低调,在清朝灭亡之后也很低调,他们从来不把这份皇室荣耀当作一回事,只是安安静静地过自己的日子,流传着自己祖先曾经的故事。如果不是有一本代代相传的家谱,也许我们很多人都认为朱元璋的后代几乎的绝迹了。

直到安徽省田后蓬村的村民无意间翻看自己的族谱的时候,他们才发现,自己居然是朱元璋的后代!他们是一个明朝王爷的后代,1644年,李自成攻入京城。这位王爷也许是提前预知了明朝的 灭亡,也许是早有准备。他带领自己的族人躲进了安徽的深山当中,躲在一个山洞里许多年,平日里只敢出来找点儿吃的。

这一躲就是许多年,李自成的“大顺”灭亡之后就是清朝的建立,清朝同样也对这些前明后裔感到非常不安,想尽办法抓住他们处死。因为各地的反清复明往往会借着几个前明后裔的名分的人来起事,每一个前明的皇族都是他们必须全力防备的人物。朱家王爷只好待在山里,隐居山林,哪也不去。

更加神奇的是,明末京城大乱,这位王爷不知道用什么办法居然把京城皇宫里的龙椅也弄了过来——也许是看不惯龙椅被那帮无耻之徒的践踏吧,总而言之龙椅跟着王爷来到了山里成了村民们的一件“传家宝”。不过村民们也根本不知道这把黑漆漆又破旧的椅子居然是以前皇帝才能坐的“专座”,他们只是把这个东西当作对祖先的纪念,好好地保存起来。

田后蓬村只有38口人家,却几乎都是姓朱的。等到看到家谱的人把这个消息告诉给其他村民的时候,大家还是小小地震惊了一把,没想到自己居然也是曾经的“皇族”。于是这才将这个消息公之于众,经过专家的仔细研究,发现他们的家谱记载属实,那把龙椅也是货真价实的金丝木龙椅,价值连城,这才坐实了他们的身份。

不过他们也并没有因此而产生什么想要申请特权,想要穿上明朝的龙袍在大庭广众之下招摇的想法,明朝已经成为了历史,他们现在是共和国的人民,只想通过自己的双手和聪明的头脑创造幸福的生活。毕竟,祖宗的荣耀是祖宗创造的,这一代人的荣耀还需要这一代人自己来创造!

胤、弘、永、绵、奕、载、溥、毓、恒、启、焘、闿、增、祺、敬、志、开、瑞、锡、英、源、盛、正、兆、懋、祥。

爱新觉罗氏统治中原初期,子孙并未按照辈分命名,康熙年一采用“胤”字,其中康熙帝之子雍正的名字为胤禛,孙辈用“弘”,曾孙辈用“永”。

乾隆时,又根据他作的一首诗,定了后人用“绵”、“奕”、“载”。

道光时定了“溥”、“毓”、“恒”、“启”,咸丰时定“焘”、“闿”、“增”、“旗”。

1938年修续爱新觉罗氏宗谱的同时,溥仪又添了12个字,“敬志开瑞,锡英源盛,正兆懋祥”。

扩展资料:

清朝皇族兄弟在避讳上亦没有划一方法。胤禛登基后,其兄弟则改名为“允”字辈,但其子乾隆帝弘历即位后,并不要求兄弟避讳。

当乾隆传位予永琰后,为免其他人要改名,反而将永琰改名为颙琰。道光帝绵宁继位后也把自己名字改为旻宁。

家族庞大,为了细分,由嘉庆开始,又规定同辈同一世系第二个字的部首要相同。例如咸丰帝叫奕詝,有同父异母兄弟奕䜣、奕誴、奕譞等,他们的名字的第二个字都是“言”部。庆亲王奕劻,因其出生时已不属于近支,则自取偏旁。

咸丰帝只有两子,长子同治帝无嗣,次子未命名夭折;光绪帝无子嗣,因此将道光帝的直系子孙当作近支。

道光帝是“绵”字辈,近支至“恒”字辈已为六世,“启”字辈以下行辈的第二字偏旁已无统一了。注:上表格中雍正前还有皇太极,顺治,康熙。

家族庞大,为了细分,由嘉庆开始,又规定同辈同一世系第二个字的部首要相同。例如咸丰帝叫奕詝,有同父异母兄弟奕䜣、奕誴、奕譞等,他们的名字的第二个字都是“言”部。

嘉庆帝侄子绵亿,就因替长子命名“奕铭”,被嘉庆帝斥责,更以“不似近支,自同疏远”为由,被革除职务。家族世系属于登基皇帝辈份,谱份越高。

——爱新觉罗

   

   

并没有可靠资料证明朱元璋是回族

明太祖 朱元璋 (1162-1227) 明太祖朱元璋为濠州钟离人,自幼出家於皇觉寺为僧。朱元璋於至正十二年闰三月初一日,投郭子兴部下,子兴见元璋状貌奇伟,异於常人,遂留置为亲信兵,屡次率兵出征,有攻必克。子兴大喜,署为镇抚,复将养女马氏给与元璋为妻,后为高皇后。至正十五年三月,郭子兴病逝,其子郭天叙代领其众,时韩林儿出诏封天叙为都元帅,张天佑为右副元帅,朱元璋为左副元帅。朱元璋慨然曰:「大丈夫宁能受制於人耶!」遂不受。但念林儿势盛力强,可利用以成帝业,乃用其年号以令军中。九月,郭天叙、张天佑二人皆战死,於是郭子兴部将尽归太祖。 至正二十三年(一三六三年)二月,张士诚遣将吕珍围安丰,杀刘福通。韩林儿派人告急於朱元璋,刘基(伯温)谏朱元璋不可往援。太祖曰:「小明王被围甚急,我向奉他龙凤年号,不忍袖手旁观,因此不得不往救。」遂率徐达、常遇春往援,击走吕珍,迎林儿归滁州。此时小明王已成为太祖的傀儡,但朱元璋仍奉他龙凤年号,以借题发挥。 至正二十四年(一三六四年)正月,朱元璋自立称为吴王,建百司官属,所用封拜除授及有司文牒,称云皇帝(小明王)圣旨,吴王(太祖朱元璋)令旨。至正二十六年(一三六六年)十二月,刘基密禀太祖命廖永忠,以迎林儿南来为名,行至瓜步覆林儿舟,沉於水,遂遭溺毙。 韩林儿既死,朱元璋乃成为最高领袖。元顺帝至正二十八年(一三六八年)正月初四日,朱元璋即皇帝位,国号「明」,建元「洪武」,是为明太祖。朱元璋建国号曰:「大明」。朱元璋创建明朝后勤奋治国三十一年,整肃吏治,严惩贪官,创立卫所,巩固边防,重视农业,对社会的稳定,国家的统一和发展,都起了积极作用。他大兴冤狱,诛杀功臣,设立锦衣卫,对官民实行残暴的专制统治,废除丞相制,抑制贤能的辅佐,使权臣和宦官更容易控制政权,导致明末宦官专权,民乱纷起

朱元璋(1328~1398)

即明太祖。明朝开国皇帝(1368~1398年在位),元 末农民起义军首领。著名军事家、政治家。字国瑞。濠州钟离(今安徽凤阳东北)人。 元天历元年九月十八(1328年10月21日),生于贫苦农民家庭。至正四年(1344),逢大饥疫,父兄相继去世,遂入皇觉寺为僧。后游食庐州(今合肥)、光州(今河南潢川)、汝州、颍州(今安徽阜阳)等地,历三年复返寺。十一年,元末农民战争爆发。次年,参加农民起义军郭子兴部,初为亲兵,后升九夫长。英勇善战,才能出众,被郭招为婿。十三年,升为镇抚,旋与徐达、汤和等南攻定远(今属安徽),计降驴牌寨地方武装3000人。夜袭元将张知院于横涧山,收精壮2万,严加治理。后率兵克滁州,拥众3万余,号令严明,军容整肃,甚得民心 。十五年春 ,率部克和州(今和县),奉命总领诸将。时元军10万来攻,朱元璋守城三月,屡用计败之。郭子兴卒后,统其军,被小明王韩林儿授为左副元帅,奉宋龙凤年号,以令军中。接纳巢湖反元武装首领廖永安、俞通海所率战船千艘归附,遂建立水师,于六月率军渡长江,克太平(今当涂),俘元万户纳哈出。设太平兴国翼元帅府,自掌元帅事。十六年三月,挥军进克集庆(今南京),迫元水军元帅康茂才等降。改集庆路为应天府,以此为中心建立基地,命将士四出,徐达东取镇江(今属江苏),邓愈南克广德(今属安徽)。设江南行中书省,自总省事,被拥为吴国公。随后,乘北方红巾军与元军主力激战之机,采取固守东、西战线,出击东南元朝统治地区的方略,逐次消灭孤立无援的江南元军。十七年,亲至宁国(今属安徽)督战,俘元兵十余万,遂取南陵、泾县、徽州(今歙县)、长兴(今属浙江)等要地,阻止江浙周政权首领张士诚向西扩张。次年,命邓愈率军取建德,俘元兵3万。于应天设立管领民兵万户府,寓兵于农,令农时则耕,闲则习武,有事则战。主张兵不贵多而贵精。又采纳儒士朱升“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明史•朱升传》)的建策,加强基地建设,逐步壮大实力。率将士10万克婺州(今金华),俘元将帖木烈思等,设浙东行省,以巩固新占地区。十九年,分兵攻取池州(今安徽贵池)、诸暨(今属浙江)、处州(今丽水)等地,遂西与长江中游汉政权首领陈友谅辖区相邻。二十年,招纳刘基、宋濂等人为谋臣。采纳刘基建议,确定先灭陈、后攻张、统一江南、再北上灭元的方略,置主力于西线。乘陈友谅率舟师10万自江州(今江西九江) 东下占太平 、采石 (今安徽马鞍山西南), 直逼应天,朱元璋采取诱敌深入 、伏兵围歼之策,大败陈友谅军于龙湾(今南京下关一带),俘7000余人,获巨舰百余艘,乘胜复太平,克元安庆(今属安徽)、信州(今江西上饶)等地。次年,亲率舟师西克江州,迫陈友谅遁武昌。又分兵克南康(今星子)、蕲州(今属湖北蕲春西南) 、黄州 ,迫陈友谅所辖之龙兴(今南昌)、吉安等地守将降,遂控制江西大部州县及今湖北东北部。二十三年三月,闻小明王和刘福通在安丰(今安徽寿县)遭张士诚军围攻,率军救小明王和刘福通至滁州。四月,陈友谅乘虚进围朱元璋辖地洪都(今南昌),守将朱文正率部奋力苦守85日。七月,率舟师20万往援,陈友谅撤围,东出鄱阳湖迎战。在与陈军决战中,先用火攻挫其锐气,继扼湖口,水陆伏击,歼灭陈军号60万,并击杀陈友谅,创造中国水战史上以少胜多的著名范例。次年正月,在应天即吴王位,置百官。不久,率军西征武昌,迫汉帝陈理(陈友谅子)降。继分兵克庐州、衡州(今湖南衡阳市)、襄阳(今属湖北襄樊)等地,至二十五年夏,占领长江中游广大地区。此后,按预定方略转兵东向。同年十月,针对张士诚辖区南北狭长、中隔长江、兵力分散等弱点,采取先取淮东,再占浙西,剪除两翼,后攻平江(今江苏苏州)之策,命徐达、常遇春率师出征。交战近两年,大量歼灭张军主力。二十七年九月攻克平江,俘张士诚。不久,迫降割据浙东的方国珍。十月,决定分兵多路,南征北伐,以北攻元军为重点。采纳诸将建策,制定“先取山东,撤其屏蔽;旋师河南,断其羽翼;拔潼关而守之,据其户槛。……然后进兵元都”(《明太祖实录》卷二十六)的方略,遂命徐达、常遇春率军25万北征。洪武元年(1368)正月,即皇帝位,立国号大明,建都应天。设大都督府(1380年改为五军都督府),为全国最高军事机关,由皇帝亲掌兵权。实行卫所制,自京师至郡县要地设卫置所。从是时起,朱元璋运筹帷幄,以攻抚兼施之策,进行了长达22年的明初统一战争。五月,亲至汴梁(今河南开封)督战。八月,明军克大都(今北京),推翻元朝。旋挥师西向,逐步平定西北。又遣师南下,相继平定福建、两广。继而多次发兵征漠北。四年,遣军入川,灭夏国。十五年,发兵取云南。二十年,平辽东。至二十二年,基本统一全国。在此期间,颁行军律,整顿屯田,筑城备倭,并在全国建立都司、卫所制度。三十一年闰五月初十(1398年6月24日)病卒,终年71岁。朱元璋胸怀韬略,深谋远虑,善于驾驭战争,掌握主动权。在群雄对峙中,巧择战机,各个击破。每战持重用兵,力避两面受敌,并适时集中兵力歼灭敌人。注重招贤纳士,广采众议,严格治军,完善军制,练兵育将,强调将领要识、谋、仁、勇兼备。主张寓兵于农,且耕且战,保持一支强大的武装力量。其军事思想对后世有较大影响。

家谱中的明是指家族中某一代人所使用的堂号。堂号是指家族中按照世系排列的不同辈分所使用的称号,是家族中人际关系和社会地位的一种象征。堂号的使用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种风俗习惯,一般由家族长辈或有权威的长辈指定。

明是辈分中的一种,通常是指第十一代,也有些家族使用明作为第十代或第十二代的堂号。由于每个家族的堂号使用规则不尽相同,所以用明作为堂号的家族较多,但并不代表所有家族都使用明作为堂号。

明这个堂号的来源有多种说法,其中一种说法是因为明朝的开国皇帝朱元璋的第十一代孙朱某为了避免与明朝皇室同名,所以使用了明作为自己的堂号。另外,也有一种说法是因为明字寓意着光明、明亮、清晰等含义,代表着家族的兴旺和繁荣。

总之,家谱中的明是家族中某一代人所使用的堂号,通常是指第十一代。堂号的使用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种风俗习惯,代表着家族中人际关系和社会地位的一种象征。不同家族使用的堂号规则不尽相同,但是都有其独特的历史渊源和文化内涵。

移民:与朱元璋有关的八个传说

据史书记载,明朝大移民的首创者和组织者是开国皇帝朱元璋,史称明太祖,国号洪武,民间称洪武皇帝。

洪武皇帝出生元天顺元年(1328年)八月初八清晨,出生地在河南省濠州(今安徽凤阳)钟离县孤庄村,父亲名叫朱五四,母亲为陈氏,祖上均为租种别人土地的佃农,家境贫寒,都不识字,其父以出生日月为由,给洪武皇帝起名朱重八。

洪武皇帝从小给“地主”放牛。十六岁时,凤阳流行瘟疫,其父母兄长不能幸免于难,洪武皇帝成为孤儿。经邻居汪大娘介绍,在皇觉寺出家,当了一个小和尚。1352年,元末农民大起义,洪武皇帝投奔郭子兴的红巾军,郭将其名改为朱元璋,字国瑞,并逐渐有了自己的武装力量,成为反抗元朝统治的主要领袖。1368年推翻元朝统治,建都南京,国号明,然后用了几年时间统一全国。

朱元璋登基后,因长期战乱,人口减少,田地荒芜,经济受到严重破坏,他把“修养生息”作为基本政策,制定迁民垦荒方针,在朔州马邑县和洪洞县大槐树下进行十次官方移民,制定移民条律:四口留一、六口留二、八口留三的比例,使北方中原地区经济,得到较快恢复和发展。他制定的移民政策,在他儿子(永乐帝)和孙子(建文帝)时期依然执行,这是明朝经济快速发展的重要原因。

为什么朱元璋要从山西移民?

传说朱元璋在起兵前,他曾是个和尚,跟随师傅来山西化缘,看见山西地方富庶,百姓安宁,非常羡慕。于是起兵后,首先想到山西地方好,地势也险要,是个可靠的后方,就派兵来打。当时,这里为元将扩廓帖木耳(外号王保保)的天下,王保保父子人强马壮,兵力雄厚,再加上四周都是崇山峻岭,易守难攻。朱元璋多次发兵进攻,就是攻不下来。于是,他对山西有了成见。当了皇帝也怕山西人不拥护他,产生什么变动。在移民时,把山西人迁移外省,以保他大明江山万年。这个传说,某种程度上反映了历史的真实情况。山西在元末乱世时,因为地理原因,受到的影响比较小,依然比较富庶,人口众多。明朝政府制定移民政策,把山西作为首选地,也在情理中。

在洪洞,至今流传着这么一个传说:明朝皇帝欺骗移民。

人们都知道洪洞有棵大槐树,相传移民都是从这里走向四面八方。官府在那儿设局驻员,集中移民,编排队伍,并发给凭照川资。原先那棵大槐树已死,现在人们看到的是它“孙子”:第三代大槐树。明朝皇帝下达迁民命令后,谁也不肯背井离乡外出。这时官府贴出布告:“不愿意迁移者,必须在三日内赶到大槐树下,愿意迁移者,可在家等候。逾期不来者,视为愿意迁移。”布告贴出,人们纷纷从四面八方赶来,晋北的,晋南的,晋东南的……大槐树下一下涌来十几万人。

突然,官兵包围了大槐树下的人。一位官员宣布:大明皇帝命令,凡来大槐树下的人,一律迁走。这道命令把人们惊呆了!人们醒悟过来:咱们被官府骗了。人们哭喊叫骂,都无济于事。官兵强迫人们登记,把人们赶上迁徙之路。穷家难舍,故土难离。对于明朝移民来说,背井离乡是一个痛苦的过程。这样的传说,表达了移民对明朝政府的愤恨。吴晗在《朱元璋传》中说:“迁令初颁,民怨即沸,至于率吁众蹙。惧之以戒,胁之以劓刑。”劓刑,就是将鼻子割掉的刑罚。

“解手”和“背手”的来历。

明朝政府强迫移民,官兵为防止移民逃跑,就把他们捆绑起来。捆绑两条胳膊叫大绑,捆绑一条胳膊叫小绑。不仅如此,还怕他们带绳逃走,就用绳子把捆绑起来的人连在一起,押解上路。许多人连在一起,要动都动,要停都停,一个人要动,牵连好多人,谁也逃不脱。对官兵来说,自然省事,就是苦了捆绑的移民,最麻烦的是大小便。为表达清楚,话很长,比如一个人要大便,首先报告:报告大人,请让大家停住,把我手解开,我要大便。人数多,解绳次数也多,官兵觉得麻烦,到后来,就剩下几个字:我要解手。听者明白这话意思,直到定居下来,这个说法已成为人们习惯用语,解手成了大小便的代名词。

至于背手,因为移民的双手被捆绑在身后,动弹不得,这种走路的姿势被固定下来,成为人们的个人习惯,至今在移民地域保存着,尤其是上坡时,双手背在身后,反而觉得舒服。这个传说有很大的可信性,移民迁徙是强制的,官兵自然会采取措施,语言中有这样的词汇,正是历史曲折的反映。

小脚趾复形的传说。

洪洞县祭祖园中门有副对联:

举目鹳窝今何在,

坐叙桑梓骈甲情。

这副对联说的是,凡是大槐树迁民后裔,小脚趾都是复形。也就是说:小脚趾分大小两瓣。这里有个传说。明朝移民时,人们留恋故土,不想走,屡屡逃跑。官兵想了个办法,让迁民脱掉鞋袜,在每人小脚趾上砍一刀,一方面是脚受伤,移民要逃也跑不快;另一方面就算逃跑,官兵捉拿时,只要看小脚趾,就知道是不是移民。这个微小的生理特征,联系着移民的血泪历史,竟然遗传下来。如今,你只要是小脚趾复形,人们就说你是移民后裔。刀伤能够遗传,自然不科学,这个故事是大槐树移民,对明朝野蛮移民政策的民间记忆,表明他们不忘故乡、不忘根本的精神。

打锅牛的来历。

传说明初迁民时,一家姓牛,兄弟五人,临别时,兄弟依依不舍,就打破一口铁锅,分为五块,各执一块,作为后代认亲标志,所以称打锅牛。如今,姓牛的人们见面,总要先问一句:打锅不打锅?如果说打锅,毫无疑问就是一家人。还有个打锅牛的传说,姓牛的人家有七个儿子一个女儿,家穷无力娶亲,只好分家移民,另谋出路。临别时打了一口锅,分为八块,七个儿子一人一块,嫁到张家的女儿也分了一块。牛家老爹说:只要铁锅在,就是一家人。因为这个说法,张氏和牛氏攀亲也认铁锅。打锅牛的传说,是用打破锅片认亲的一个传说,类似的有铁锅申和铜锅申,这个传说,反映了移民的亲情观念。

思乡鸟的传说。

这个传说年代不长,那是1991年的事情。洪洞县委、县政府准备筹办第一届“寻根祭祖”节,3月末的洪洞县,依然是春暖花开、杨柳吐絮一片美景。31日下午,祭祖园工作人员正忙碌第二天的开幕式,临近傍晚时分,祭祖园上空突然飞来数万只灰色小鸟,密密匝匝云集在大槐树周围,站满几百株树枝与树梢。还有民居的房顶上,也落满这种小鸟,啾啾欢叫。人们一下子惊呆了!无论普通百姓,还是学者专家,都不知道这些鸟从何而来,叫什么名字,是什么种类?但人们一致认为:是几百年前移民先祖之魂,化作小鸟回乡探亲。

不管传说真假,反正从那年以后,这种小鸟年年4月初飞来,到10日左右飞走。奇怪的是,有一年不准备举行“寻根祭祖”节,小鸟依然前来,不是飞到祭祖园,而是径直飞向洪洞县委大院,好像示威抗议。还有一年,当地开工修建占地三百亩的祭祖堂,小鸟全部飞到此处,当地人说:“连小鸟儿都来庆贺祭祖堂的开工。”

这个传说有几分神奇色彩,说明移民先祖对故土眷恋之情,几百年割不断,即使在世不能回来,灵魂也要化作小鸟回来探望,反映了山西人故土难离的情结。

四姓同宗的传说。

河南省永城县,崔、谢、张、陈共为一个族谱。传说,明朝移民时,洪洞有家姓崔,有四个儿子,按规定一家兄弟不能迁往同一个村庄。于是,他们把自己的姓改成崔、谢、张、陈四姓,同时安排到一个村庄。这个传说,在清朝光绪年间,还在这个村庄流传,家谱有记载,石碑也这么刻着。按理说,这种同宗不同姓的事情,在许多家谱上都能得到证实。民间谚语也有,比如:

回、翟、常,一个娘。

姚、梁、陈,一家人。

崇、刘、顾,一大户。

这些故事,反映了封建政府对人民群众的戒备之心,说明亲情血脉不可能割断。

大槐树荫庇群生的传说。

大槐树祭祖园牌坊上,有四个字:荫庇群生。说起这四个字,也有个传说。辛亥革命后,袁世凯为镇压山西义军,1913年派军阀卢永祥,来山西剿灭革命力量,从太原一路南下,沿途烧杀抢掠,无恶不作。到赵城(1954年并入洪洞)后,因赵城籍人张煌刺杀山西巡抚陆钟琦,受命报复,在赵城更变本加厉,“城无市,邻无炊烟,鸡犬无声,家家无门户窗,箱笥无遗缕,盘盖无完缶,书籍图画无整幅墙壁倾圮,地深三尺……”(张玑《致普抚张锡銮书》)。大军扑向洪洞,卢永祥公开宣布“半天不点名”,任士兵胡作非为。卢军行至洪洞县大槐树,纷纷驻足不前,面树而拜,叩头不止。因卢军是河南、河北、山东人氏,认为自己回到老家,动了恻隐之心,没有抢劫百姓,反而把抢劫来的东西,献祭于此,铜钱在树上挂了一串又一串,卢永祥也无可奈何。

人们都说,不是大槐树荫庇了群生,是大槐树代表的那种故土,那种亲情,使四面八方的人,只要来到大槐树下,就有一种回家的感觉。

青岛平度有支刘姓人,为何曾把朱元璋画像当作传家宝?

在青岛平度市区的西南方向,青新高速和省道220的交叉处,有一个叫作刘家张村的村子。这个村子刘姓村民居多,关于他们的家族历史,有一段很...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