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谱学的作用

栏目:资讯发布:2023-10-15浏览:3收藏

家谱学的作用,第1张

中华家谱学:谱学研编工具书。

中国家谱有着三千多年悠久的历史,但是作为专门研究家谱的理论著作却不多见,可以说,这是一个“古老的课题”,又是一个“崭新的学科”。本书对家谱诞生和流传历史的细致梳理,揭示了经济、政治、伦理等因素对家谱的影响,从而对家谱的本质和功能进行了透彻地阐释。作者在书中明确指出,同宗共祖的血缘集团世系人物承传是家谱的本质,“说到底,家谱就是人谱,就是由血缘关系构成、按世系顺序排列的男人谱”。对家谱本质的揭示,可谓开宗明义,言简意赅。作者还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创建和谐社会的社会发展目标的历史定位上,阐释了家谱的价值和意义,起点高,视野广,立意远。

作者在充分肯定家谱在传承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方面的价值和作用的基础上,也分析了家谱的历史局限和弊端。同时作者鲜明地提出了要以科学历史观为指导,“修实谱,编真谱”,“循实记载”和“文化与世系并重”的编修原则;提出了“编修新谱要以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为主题”、“以民为本”、“让平民入典,使百姓留名,供子孙缅怀,传厚德家风”的修谱宗旨;以科学发展观为指针,以促进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为目的,以新思维、新方式、新体例,编修新家谱。这些新观点、新思想、新思路,为家谱这一古老文体如何适应新时代的要求指出了新路。

术、理结合:书中不仅突出了家谱学学理方面的阐述,而且重点介绍了家谱的编纂体例和方法;不仅介绍了家谱的一般纂修原则和共性要求,而且介绍了宋代苏洵、欧阳修所创的家谱体例。在传统体例的基础上,作者结合新时代的需要,实践的经验,对原有的编写体例进行了创新,更加符合新时代家谱编写的要求。

本书继承了古代家谱学的研究成果,又吸纳了当代修谱者的实践经验和谱学见解,是古代谱学理论成果与当代修谱经验的系统化、理论化。本书集谱学理论与纂修规则于一体,既对谱学研究者和爱好者有重要参考价值,又对纂修家谱者有借鉴指导意义,是一本难得的参考工具书。本书是家谱学的学理与学术的结合,一般原理与具体方法的结合,共性与个性、理论与实际的结合,对提高家谱编纂技能有很大助益。

热、冷融合:民间悄然兴起的修谱热潮和家谱学理论研究的相对冷淡是作者编著本书的直接动因。

随着经济的发展,现在全国很多地方出现了修家谱热,从历史上看,富裕思祖,盛世修谱--当经济实现了稳步发展,无战乱灾荒时,就会产生文化复兴,带来修谱热。这是一种传统宗族观念的释放,修谱者感念先恩,增强责任感,追求家族更加发展和壮大。这也是一种寻根,编修家谱能够挖掘前辈的文化资源,并作为一笔精神遗产教育后人,创造一个和谐家族,有助于和谐社会的创建。

民间修谱的热潮虽然不断蔓延,但理论研究却没有与之同步,处在相对滞后的状态。家谱存世已有三千多年的悠久历史,但家谱学还是一门形成、发展中的学科,许多问题还有待于探讨、商榷。虽然相关的研究也有很多,大都是局限于某一家族、地域的个案研究,对家谱学作为一门学科来研究,目前还不够系统。本书在这方面首先做出了有益的尝试,虽然书中提出的一些概念、观点还不够成熟,还有待于讨论完善。但毕竟是谱学理论研究领域的开山之作,其影响将是深远的。

中、外共需:盛世修谱,这不仅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现象,更是全世界同宗共祖的华人的共同文化祈愿,是整个中华文化圈的共同需要。

中华民族通过家谱的修撰,可以继承传统宗族文化中的优秀伦理道德因素,同时建立在共同血缘基础之上的共同文化认同,共同生活习俗,共同伦理道德规范,共同目标志趣,必然更能有效地促进宗族和谐,族群和谐,乃至社会和谐。通过家谱联络宗亲族谊,取得血缘和文化认同,增强向心力和凝聚力。这正是民间修谱热潮的内在驱动力。

家谱(族谱)是中国特有的文化遗产,是中华民族的三大文献(国史,地志,族谱)之一,家谱又称宗谱、家传、家牒、世传、家乘、家记、家志、谱录、谱略等,对于历史学、民俗学、人口学、社会学社会学、民俗学、人文地理学、遗传学和经济学的深入研究,属珍贵的人文资料,均具有不可替代性。是中华民族特有的文化现象。 它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一个独特形式,流传至今已有数千年的历史。它起源于周朝,自汉以后,盛行于民间。比如从目前出土等中国早期文字,及历朝历代史类文献对家谱起源的考证,家谱的起源至少可以追溯到先秦时代。周代已有史官修谱制度并撰有《世本·帝系篇》(一失传),清代收集编写的《世本》汇集了中国自黄帝到春秋各代天子、诸侯、卿大夫的世族谱系,是一部对前代和当代各血缘集团系谱进行综合、总结的全国性的家谱总谱。目前收集家谱比较多的是美国犹他家谱学会

家谱的作用仅是为血统的证明,用来作为袭爵和继承财产服务的,其内容也比较单一,仅为世系的说明。魏晋时候氏族门阀制度大大促进家谱的发展,到了中国封建社会开明文化鼎盛的宋代,允许私人修撰家谱,家谱的作用除了以前的表明世系,扩大到尊祖、敬宗、睦族、家庭教育、祭祀等。

自我介绍

       所谓的“家乘族谱”,就是一个家族或宗族的世系表谱,也是血脉的谱系,是一个家族或宗族繁衍、迁徙、发展的历史记载。在中国传统的农耕社会里,家谱是血族习俗中的重要角色,更是一个家族联系族人的重要标志,也是族人 认祖归宗 的重要凭证。

       家谱在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中有着非常重要的历史地位,它是中华民族悠久历史得以传承延续的三大文化支柱:即国史、县志、家谱之一,也是研究国家和地方历史文化的重要文献资料。

       家谱的前身最初是记载古代帝王诸侯世系、事迹的历史典籍,当时叫谱牒,为了记录帝王家族的血缘关系,以保持继位者的血统纯正。据专家研究,产生两个阶段:一是商代的萌芽阶段,当时有一些简单的 世系表 ,是谱牒的雏形;二是西周的形成阶段,较为完备,成熟的谱牒才逐渐形成。

       到了魏晋南北朝时期, 门阀士族制度 充分发展,当时依据门第的尊卑来选官、联姻、品人,记录家族的士与庶的文献叫谱牒,并有人专门研究认定门阀的高卑,形成了一种专门学问,产生了许多著名的谱学家。当时的谱牒是由朝廷设立的专门机构—— 谱牒局 主持撰修工作, 对自认士族的家族进行甄别、认定 。

        隋唐以后, 废除九品中正制度,推行科举制度 ,开始以才选人。谱牒的政治作用逐渐减弱,但还是屡修谱牒,但主要是为了培植新士族,贬抑旧士族,巩固封建统治。

        到了唐末五代时期,随随着世家大族士家族的瓦解,谱牒彻衰弱,直到消失

       从宋代开始,一些大的家族开始了新式家谱的创修活动。 欧阳修编的《欧阳氏族谱》和苏洵编的《苏氏族谱》开创了宋代编修家谱的先河,并逐渐以欧阳氏和苏氏家谱为典范,以二谱所定谱例为准则。 他和前代所谓“家谱”的最大区别是:属于私人修编,而且是本族人自己编写(本族中有威望的知识分子)。“至宋而私谱盛行,朝廷不复过而问焉”(钱大昕——清代著名史学家),所以,宋代民间修谱形成风气,而且 每隔一段时间就要续修,并将修谱视作对祖先的一种孝道行为 。 苏洵甚至说:“三世不修谱,则同小人矣。 ”

明代修谱更为盛行;

清代编修家谱之风达到了顶点。

        汉族民间称编修家谱为“做谱”。第一次叫“创修”,后来续修叫“增修”或“重修”,一般二十年或三十年进行一次。做谱时,在宗族内设编谱组织,总领人叫“谱东”,管财务的叫“银东”。各门或各支设分支“谱东”和“银东”,各司其职。尽责登记各户人家人口出生、婚配情况,并收集做谱的丁口银。调查完毕,再请文人编写,并请德高望重的有科举功名的人做序。最后手抄或刻板印刷。

      各户领谱时,全族摆宴庆贺,附近的宗族乃至官府也要送礼同庆。家谱由各户分别保管,长江中下游地区还有定期“验谱”的习俗。届时由族长召集族人,检查家谱保管状况,如有损坏或丢失者,要视情况给予处罚。还有如祭祖一样的“祭谱”习俗。

建桥难

黄锦建桥

历经风雨

黄锦其人

按照过去的传统,取名字是要依照家谱来取得。举个典型的例子,清朝宣统皇帝是“溥”字辈,因此,和宣统帝是一个辈分的清朝皇族,名字里都有个“溥”字来表明自己的辈分。而宣统帝之前的光绪帝是“载”字辈,因此光绪帝同辈的清朝皇族,名字里都有个“载”字儿。

在古代,根据家谱来取名是一种广泛且深远的习俗,上到天子,下到百姓,都有这个习惯。甚至对于85后和部分95前来说,这种取名模式还客观存在,不过,大约也就是从90后这一代人开始,家谱取名开始遭到摒弃,尤其是95后、00后群体里,依照家谱取名的更是少之又少。因此客观上来说,家谱取名在事实上已经遭到了摒弃,那么,这种摒弃背后的原因何在?

历史因素

新中国的成立,具有伟大的划时代意义。很多封建社会的残留文化,随着新中国的建立,其影响力也日渐式微,这其中,也体现在取名方面。

比如在上世纪六十年代里,很多人纷纷放弃了原本的名字,改用符合当时社会背景的名字,并且,那个时代的新生儿的名字里,也有很多存在当时的社会背景痕迹。这算是对这种家谱取名传统的一次有力冲击。不过,这次冲击对后世的影响较为有限,因为,80后的父母很多记得家谱取名的传统,因此在80后一代里,很多人都是按照家谱取名。

传统农村的瓦解

而真正敲响家谱取名这一传统的丧钟的,莫过于传统农村的瓦解,而传统农村的瓦解,是基于伟大的工业化和城镇化基础上的,在这二者冲击下,和传统农村一并成为历史的,还有大量传统农村的习俗,这其中,包括家谱取名模式——说到这说句题外话:从十多年前开始,过年便开始越来越没意思,春节的年味越来越淡,其实也是传统农村瓦解的一种体现。

家谱取名,本身是农耕经济、小农社会的产物。

如同小说《白鹿原》里所描述的那样:很多传统农村,往往一个村子里只有一个或少数几个家族,这种情况,在很多自然村的名字上可以反映出来:比如张家庄、李家屯等等。

而在古代,社会流动性很差,一个家族在一个村子里住上几百年的情况也比比皆是。而对于封建政权来说,族权稳定也是维持封建政权稳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在封建政权的影响下,宗族内部也处于等级森严的状态,而为了区分长辈和晚辈,保证谱系清晰可查,于是,家谱取名应运而生。家谱取名保证了封建家族等级森严的可行性。

而历史上,在统治者内部,也有过利用辈分优势挑战君主权威的现象。不过,这种现象出现在奴隶制时代:当时西周的周懿王在位。周懿王为人暗弱,因此很多诸侯开始藐视天子,其中齐哀公是典范。齐哀公多次不来朝拜周懿王,理由倒也简单:周朝王室和齐国公室数代联姻,论辈分,自己比周懿王高太多,哪有长辈朝拜晚辈的道理?

不过,这个漏洞在后世,被统治者有效修复:那就是君臣大义是最大的,一切都要让位于君臣大义。

上个世纪90年代,市场经济确立,很多企业大量兴起,这导致大量农村劳动力进入工厂,这个趋势,从90年代延续至今。并且,随着伟大的高考制度不断发挥重要作用,很多优秀的农家子弟,通过高考读大学或者函授大学毕业后考研留在了城里,并且安家落户、繁衍生息,这些,导致传统农村的人口越来越少,并且,聚族而居的局面也随之瓦解:因为一个山东的农家子弟,可能毕业后在江苏的都市安家落户,和原本的家族隔着天南海北,久而久之,产生的效应便是家谱取名等习俗的无法落实。

因此,家谱取名遭到瓦解,最根本的原因之一,就是工业化社会的深入以及传统农村的瓦解。

新生代的转变

80后和90后的父母多是60后和70后,而60后算是恢复高考后,享受到高考红利最早的一群人。60后进城以后,对于老家族谱取名传统还会有所坚持,这便是80后群体中,还有家谱取名的缘故之一。

而随着作为城市土著的80后、90后成长起来,并相继成家以后,对父辈们注重家谱取名的执念,早已一笑置之,因此,80后和90后给子女的取名,大多结合自身的认知情况以及个人的好恶来取名,比如:

文艺派。有的喜欢文学的文艺青年,给子女的取名,往往考虑《诗经》和《楚辞》作为取名的范围。因此,婉兮、清涟这样的名字时常会出现;

小说派。随着言情小说、玛丽苏小说的盛行,很多喜欢读玛丽苏小说的朋友,给子女取名,往往会根据小说中的人名,来给自己的子女命名,比如典型的“子轩”这类名字,就是其中典型。

游戏派。还有的游戏达人,根据游戏来给自己的儿女取名,比如前些年新闻就有提到,有人给自己的儿女取名叫“王者荣耀”。

总之,新生代思想的改变,导致00后和10后新生代的名字,可以直接反映出其父母的爱好和眼界乃至志趣。

家谱取名能否“文艺复兴”

不过,客观上,还有极少数10后,其父母给他们的命名是依照家谱取名的模式。这种情况虽然存在,但比例已经不大,可以用所谓的百里挑一来形容。

而当下,根据我国的《婚姻法》,00后女性已经达到法定的适婚年龄,并且客观上存在00后嫁人的现象,而随着00后和将来长大后的10后陆续开始为人父母,相信,家谱取名的现象会更少,而00后和10后的思维、观念和85后、90后又存在巨大代沟,因此,00后和10后会给下一代取什么名字,还是难以想象的。

但是,不论怎么取,基于传统农村瓦解的大背景,家谱取名都不会有所反弹了。甚至再过几十年,可能家谱取名会如同化石一样, 成为遥远的记忆。

  “从上海的论坛到这次的论坛,两年过去了,两岸关系有了很大的发展,经贸方面的交流与合作也很深入,对于文化问题的重视,应该说比两年前更加突出。现在经常说的一句话,经贸的交流合作是手拉手,文化的交流是心连心,手拉起来以后,对心连心的要求也更高。实际上,两岸之间的文化交流,可能早于经贸交流。”文教分论坛主持人、全国台联副会长胡有清一句精彩的开场,将分论坛嘉宾的情绪调动了起来。

5月11日下午至12日上午,在文教分论坛上,78位嘉宾就“深化两岸文化交流,共同弘扬中华文化”主题展开热烈讨论。嘉宾们一致表示,要进一步加强文教交流、凝聚两岸共识,尊重中华历史、增进民族认同,弘扬中华文化、共促伟大复兴,最终实现祖国和平统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加强文教交流 凝聚两岸共识

关于如何进一步扩大和加深两岸文化交流合作,中华文化联谊会副秘书长肖夏勇提出自己的看法:第一,迫切需要凝聚共识,推动两岸文化交流的制度化;第二,要深化合作,两岸文化交流不能仅仅停留在个人的你来我往;第三,要积极搭建交流平台,不断拓展交流领域;第四,加强两岸文化产业合作。

来自台湾台南市的世界客属总会台南分会会长林瑞玲表示,大家知道,台南是有名的民进党的生根地区,其实不是的,国民党也有很多人在那里。去年,我带青年学子参加北京的两岸万名学子交流,在这里,我们那些最娇嫩的学生也是最优秀的学生,学到了很多东西,他们非常高兴。我想,这是教育交流比什么说服都有力。

夏潮基金会董事长宋东文表示,在2006年,我们发展了一项跟全国台联合作的两岸作家采风交流系列活动。首先,这个活动是采取了一个可持续发展的模式,相互组团,互相接待。到目前,我们一来一往,已经办了4届,完成了8次。因为全国台联有个优势,就是有各省市的台联,通过各地台联可以跟各个省市的作家交流。已经完成的项目有重庆市、湖北省、河北省,再加上江苏省。各省的状况不大一样,所以组织的形式也不大一样。有的是通过作协、文联。各省在回访台湾的时候比较单纯,是由我们接待,我们来安排。

台湾中国统一联盟的蓝博洲发言表示,上一辈很多两岸同胞都经历过因历史原因而造成的苦难、离散的家庭悲剧,他建议全国台联可以尝试结合各种条件,以此为主题开展征文活动设一个两岸文学奖,请两岸有一定知名度的作家学者来做评审。促进两岸中国人互相了解、加强团结。这个奖项可以有两个名额,一个是大陆的,一个是台湾的,让两岸作者能够同时拿奖。此外,他还呼吁,应该鼓励台湾年轻人的作品在大陆出版。

中国工艺美术协会王山秘书长说,我们在座的各位都是黑头发,都是黄皮肤,说的都是中国话,写的都是方块字,同一个文化根基,同一个脉络传承,我们遵从的都是孔孟之道,沿袭的都是华夏道德。因此,我认为,两岸的交流和学术论坛,工贸合作和文化交流与合作是非常必然和必要的。实际上,两岸之间就工艺美术行业,从它的内涵与外延,已有很多的共识。

尊重中华历史 增进民族认同

《海峡评论》杂志总编辑王晓波发言表示,这次台湾高中语文课本把《四书》列入教材,他非常赞同,因为《四书》才是汉人最本土的文化基本教材。要把家谱搞清楚,而且应该把宗庙搞清楚。他20年前就建议过,在大陆应该要按时按日按季节举行宗亲会,邀请台湾的宗亲来到大陆,来到原乡,纪念自己的祖先。

欧洲留台联合会总会长李和说,文化的形成,其实是从教育开始,这是无可否认的一个具体事实,尤其是诸多的以前的教育文化,我们现在的个人文化跟多种类文化,包括最近在两岸盛行的中山文化。现在就是史人在统治,史人在拉近两岸的统一文化,我们还是真要靠这部分。文化的形成,是从教育开始,而教育是影响思想与行为的趋势,因为它是养成观念的因素,也是构成人追求的目的,所谓的方向的运用,这就是教育跟文化形成。而教育的形成之后,就会形成文化的保护与复兴的行为,还有跟道德与诚信的强化教育,最后会形成一个普适文化的教育,形成了一个社会的整体。也就是说,教育会形成一个诸多各种文化的内涵。因此,尊重历史的文化,就是一种人类的进步,更是一个民族追求认同的基础和前提。

台湾中华两岸文经观光协会名誉理事长许文彬说,河洛一词最早是出现在《史记》里面,《史记》有三处出现“河洛”,一处是正释家,一处是《太史公自叙》,一处是《封禅书》。《封禅书》里面有子书,指出河洛是在什么地方。三代之君皆在河洛之间,那也就是夏商周的定都的范围之内,叫做河洛。这个地方,到了西周的时候,就叫做中国。

英国永乐中医药集团总裁王台生表示,大家都觉得我们生活在21世纪,其实作为中华民族的一分子,我们是应该生活在48世纪,因为今年是中华民族黄帝历的4709年。我想,将来我们成功复兴中华文化以后,我们的子孙一定会照着我们的黄帝历,今年是4709年。因此我觉得,我们全世界的华人,要提倡我们的黄帝历,这样可以增加中国人的凝聚力和历史观。

弘扬中华文化 共促伟大复兴

台湾中华侨联总会理事长简汉生表示,中华文化的确是中华民族赖以生存发展的最重要的凭借,也是我们所有中国人最重要的资产,实在是很值得我们大家多加重视、珍惜、传承和发扬。

台湾中华文化协会会长范光陵发言时说,记得有一年,我在台湾的中山堂和一位很有名的诗学大师谈话,我说,您能不能给我介绍一位外国的诗人认识一下,他说开玩笑,外国的诗人能随便介绍的吗我当时听完以后不知所以然,心想我非得去认识一位。回去后,我立刻到网上查了一查,知道下礼拜佛罗里达有世界诗人大会,于是我就去了,尽管里面的人我一个也不认识。大会开完了,我就变成世界诗人大会的副总会长。我只做了一个小小的工作,很多人把中国诗人带去以后,也不替他们翻译,不替他们介绍,外国人不知道中国人讲什么,中国人也不知道外国人讲什么,我去了后替每个人介绍,这样我就变成了副总会长。这说明不是我们中国的文学不好,不是水平不够,是人家不懂,不了解,要使别人了解,如何推动有关文学方面的教育是非常重要的问题。

全国台联文宣部部长杨毅周说,他特别欣赏瑞士日内瓦大学张维为教授说的,中国的崛起不是一个普通国家的崛起,而是一个五千年连绵不断的伟大文明的复兴,是一个人类历史上闻所未闻的超大规模的文明型国家的崛起。所以,中华文化的复兴同样需要两岸同胞的共同努力,通过深化两岸的文教交流,为中华文化的复兴作出贡献。

家谱学的作用

中华家谱学:谱学研编工具书。中国家谱有着三千多年悠久的历史,但是作为专门研究家谱的理论著作却不多见,可以说,这是一个“古老的课题”...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