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有女娲还是先有盘古?

栏目:资讯发布:2023-10-15浏览:3收藏

先有女娲还是先有盘古?,第1张

先有盘古开天辟地,再有女娲造人

中国历史传说中,盘古也是开天辟地的祖先。他殚精竭智,以自己的生命演化出生机勃勃的大千世界,为千秋万代的后人景仰。

千百年来,盘古文化在这片他以自己的生命所化的热土上,流传不息,不断繁衍,延续古今,传播中外,成为中华文化中一颗璀璨的明珠。

女娲的功劳

传说,女娲是人脸蛇身。现在,一般认为,女娲的原型就是来源于对爬虫的原始崇拜。女娲与伏羲是兄妹,也是夫妻。可见,在远古时期,在群居时代,所谓的家庭伦理还没有形成。

女娲的功劳有二,一是用五彩石补天,二是用泥巴捏人。女娲,先战胜了天灾,后繁育了我们的先人。她不但是妻子,还是母亲。所以,女娲代表着原始的生育崇拜和最早的婚姻制度的建立。可见,女娲与盘古不同,女娲是母系氏族社会的遗存。

专家以为,盘古实际上是龙文化的象征,是中远古文明的象征。《广博物志》卷九引《五运历年纪》云:“盘古之君,龙首蛇身,嘘为风雨,吹为雷电,开目为昼,闭目为夜。死后骨节为山林,体为江海,血为淮渎,毛发为草木。”如果这一记述无误,那么“龙首蛇身”的盘古无疑是中原远古祖先的化身了,从其呼风唤雨的本领来看,他是远古时代一个首领级的人物无疑了。

“盘古开天辟地”的神话传说,对我们来说也是耳熟能详,甚至是倒背如流的,盘古用一把斧头劈开天地,而他也就成了我国古代神话传说当中的创世神之一,在神界的地位更是无人可比,是一个极其厉害的角色。但是,传说中盘古开天之后才有了女娲造人,那盘古又是从何而来呢盘古的来历是什么,为什么这个天地是盘古打开的

有关盘古的神话有很多记载,许多的古书上面都有描述,但是最早的一个应该是三国时期的徐整,他所著的《三五历纪》当中,所写的都是传说当中的“三皇”之事,只可惜这本书已经失传,现如今之所以知道其中含有盘古开天的传说,是因为书中有一部分段落存在于其他的古书当中,所以其中就有一部分能够流传至今,比如盘古的传说。

但是,虽然是最早的有文字描述的作品,但是并不代表盘古的神话,盘古这个形象,是从这本书当中流传出来的。“盘古开天”的神话诞生的时间远远超过这一时期,很可能是产生于远古时期的,但是由于最初我们的祖先并不会用文字记录下来,只是口耳相传,一直流传到有人把这个传说用文字记录了下来,慢慢形成了我们看到的这个传说。

而盘古,也并非一开始诞生在人们的想象当中,就是创世大神。其实这句话已经说明了,盘古是从人们的想象当中而来。远古先民没有办法解释,这个世界到底是怎么来的,但是他们对此又很好奇,然而认知事物的能力又是有限的,这种情况下,很容易产生各种神话故事,用这种奇异的想象,去解释自己无法认知的事情,由此诞生了很多神话。

只不过,如果要从文字记载当中来探究,盘古又似乎不是诞生于远古时期的神话,《三五历纪》是最早的对盘古有文字记载的古籍,可在此之前文字已经诞生了很久,各种学术流派产生又消亡,各种朝代更迭,但是为什么就没有一本书中出现过盘古的神话呢所以“盘古”究竟起源于何时何处,很多人都有自己的看法,可谓是众说纷纭。

但是这些神话故事,是非常难以探究源头的,《三五历纪》的记载可能也只是从别处听过来的,那么神话诞生的时间自然要更早,但是早到什么程度,就不得而知了。甚至有的传说当中认为,盘古其实就是伏羲,他与自己的妹妹女娲结合,也是一些地区很流行的传说,不过这个一般被看做是伏羲女娲的神话与盘古神话,两种传说结合的发展,并不占据主流。

盘古创造了这个世界,山川湖泊,日月星辰,而女娲创造了人类,伏羲创八卦,黄帝垂衣裳而治……我们都知道这些是神话传说,是虚构而来,那么其中的人物角色自然也是虚构,但是他们却早已经超越了虚构的意义,成为我们文化当中不能割舍的一部分。

中华民族天地形成神话,著名的当数盘古神话。它除了汉文古籍有书面记载之外,南方不少民族也有流传。 盘古神话产生流传时间的下限,以往人们根据目前所知最早记录者为三国时徐整而定在三国时代; 1989年,香港学者饶宗颐在《中央民族学院学报》当年第二期发表《盘古图考》(1)一文确认,东汉献帝兴平元年(194)益州学堂周公礼殿壁画中就已经出现盘古神像,从而又把下限提前至东汉时代。 但是关于盘古神话的叙事,最早还是见于三国时吴国徐整所撰的《三五历纪》。

历来关于盘古来源的讨论可大体归结为 “本土说” 与 “外来说” 两种主要观点② 。持 “本土说” 的学者主要从两方面立论。其一没,多将 “盘古” 与“ 瓠” 相联系,然 瓠本是神犬,而盘古是巨人;且瓠最初并无开辟天地、 创生万物的神迹或如闻一多、常任侠等先生认为盘古即是伏羲的音转。李福清已辨其非,这些都是基于所谓音转的证据而事迹却往往不相符合,故结论很可怀疑。其二,多有用近世乃至现当代搜集的民族学二民俗学材料来论古代盘古来源者,这种方法面临的挑战更多。而持“外来说’的学者则大都没有正面回答:如果三国以前没有盘古神话,中国本土文化传统中又是如何解释天地生成的谁又是开辟和创世的大神?此外。双方学者在使用基本史料时,对史料来源追查不深,使原本有限的史料,定年不清,意涵发掘不够,直接影响了对盘古神话传衍历程的正确理解

《庄子·应帝王》里有一篇传世寓言,非常有趣,甚至有些滑稽:

南海之帝为倏,北海之帝为忽,中央之帝为浑沌。倏与忽时相与遇於浑沌之地,浑沌待之甚善。倏与忽谋报浑沌之地,浑沌待之甚善。倏与忽谋报浑沌之德,曰:“人皆有七窍以视听食息,此独无有,尝试凿之。”日凿一窍,七日而浑沌死。

说南海和北海之帝,分别叫倏、忽,而中央的天帝叫浑沌(同混沌)。这倏忽二帝经常到混沌家玩儿,混沌又十分友善好客,倏忽二帝就想着要报答混沌的恩情。二帝商量了一番,说:“人都有七窍,用来吃啊喝啊看的,而混沌一窍也没有,不如我们去替他凿出个七窍吧”。

两个呆萌神带着刀剑斧钺,按着混沌就一顿猛凿,一天凿一窍,整整凿了七天,可怜的中央天帝、混沌大神,就这样被折磨了七天,呜呼哀哉,死了。

来源:站酷 菇青

这就是“浑沌凿窍”的故事,可见,在远古神话中,混沌确实是一个天神,但由于他没有七窍,在后世传说中就逐渐被丑化成一个半狗半熊的怪物,他不分好坏,是非颠倒,非常讨厌,所以后世人们对混沌的概念总是黑乎乎的,黏糊糊的,成片的,除了讲究“不知不识”的道家,没有人喜欢这么个黑暗的玩意儿。

且不论混沌是让人敬畏的天神,还是让人厌恶的怪物,混沌确实是被凿死了,他虽身死,但留下那黑乎乎、黏糊糊、成片的混沌,却成了孕育天地和宇宙的种子。

盘瓠(hù)

究竟是谁劈开了混沌,创造了天与地呢?在说到那个人之前,我们先讲一个忠狗迎娶公主的故事。

传说,帝喾高辛氏时期,王宫中有个老年妇女患了耳疾,医生为她挑治,挑出像蚕茧那么大一只虫,医生把它放在瓠瓢中,盖上盘子,不久这只虫竟然变成一只无色狗,医生给它取名叫“盘瓠”,并饲养起来。

那时,正逢北方戎吴部族强盛时期,经常侵犯帝喾的边境,多次征讨也不能胜,于是帝喾发布诏令,说谁能拿下戎吴将军的首级,就赏千金、封万户,还要把小女儿嫁给他。

颁布诏令不久,一直五彩狗叼着戎吴将军的头来到帝喾面前,帝喾和大臣商议,一只狗也不能赏钱封侯,更不能娶妻,怎么办呢?这时帝喾的小女儿听说了,便来到父王面前说:父亲,您要讲信用啊,盘瓠为国除害,您作为一国之主都不讲信用,就是国家的灾祸:

“大王既以我许天下,盘瓠衔首而来,为国除害,此天命使然,岂狗之智力哉?王者重言,伯者重信,不可以女子微躯,而负明约于天下,国之祸也。”——《搜神记》

帝喾觉得很有道理,就把小女儿嫁给了盘瓠。

后来盘瓠带着公主住进了山里,生儿育女,这些孩子自由婚配、结为夫妻,用树皮织布、用草籽染色,制作成五彩斑斓的衣服,而且衣服后面都有条尾巴。

帝喾知道后,就派人去接他们,但他们喜爱山林、厌恶城市,而且语言不通,生活习惯不一样,都不愿意回去王宫。于是帝喾赐给他们姓名和名山大川,让他们自由生活,称为“蛮夷”。后来这一族人子孙昌盛,他们就奉盘瓠为共同的祖宗。

故事记载于《搜神记》,但也有许多其他版本,都大同小异,流传于中国南方民族中,特别是瑶族祭祀盘瓠非常虔诚,人的生老病死、农作物是否丰收,都有盘瓠掌管,称为盘王;而苗族也有类似的传说,他们甚至有文字记载的《盘王书》,相传生活中使用的器物就是盘王创造的。

在这个故事中,保留着强烈的母系氏族社会印记,虽说盘瓠才是故事的主人公,帝喾高辛氏才是决策者,但公主才是最重要的一环,她充满智慧,给人留下的印象非常深刻。

智慧的公主与勇敢的盘瓠,倒也十分般配。

盘瓠演变成盘古

盘瓠神话,最早见于《后汉书·南蛮传》,《后汉书》成于南北朝,时间上似乎有点晚,说服力不够,但值得注意的是《后汉书·南蛮传》中有注说“并见《风俗通》”。《风俗通》是汉末应劭所著,可见在两汉时期,已经有了盘瓠神话流传,把时间提早了不少。

但如果要打破砂锅问到底,盘瓠在《山海经》中就出现端倪了:

“黄帝生苗龙,苗龙生融吾,融吾生弄明,弄明生百白犬,白犬有牝牡,是为犬戎”。——《山海经·大荒北经》

在中原王朝眼中,犬戎本就是西夷,而盘瓠神话中,盘瓠的后代也被称为蛮夷,这么看来,也许,最初盘瓠作为狗的形象出现,就来自于这段记载。

由于“盘瓠”和“盘古”发音相近,久而久之,就传为了盘古,到三国时期,徐整作《三五历纪》,吸收了各地各民族流传的盘瓠和盘古的传说,加上自己的想象,才创造出了开天辟地的盘古大神。

说来也有趣,本来盘瓠只是某些民族为了推寻祖先而流传的故事,但是在神话的发展中,却变成了整个中华民族共同的祖先,由此,从远古时期到开天辟地之间这一段空白的历史,才真正算是用合理的说法填补上了。

盘古开天

根据徐整创造的说法:天地未开之时,宇宙是一片黑乎乎、黏糊糊的混沌,像一个大鸡蛋,盘古就孕育在这颗鸡蛋中。经过了一万八千年,天地开始分开,清气上升为天,代表阳,浊气下沉为地,代表阴。天每天增高一丈、地每天增厚一丈,盘古在天地之间,随着天地的生长而生长,又过了一万八千年,大家都发育地差不多了,于是才有了三皇诞生。

“数起于一,立于三,成于五,盛于七,处于九,故天去地九万里”。——《三五历纪》

天地分开了九万里,盘古立于天地之间,顶天立地,不让天和地重归于黑暗混沌。

这大约是关于“盘古开天辟地”最早的传说了,“天地如鸡子,盘古生其中”,天地突然就分开了,盘古随天地生长,都受到了天文学家张衡“浑天说”的影响,具有强烈的哲学色彩,一点也不像民间传说,于是乎,到明朝末年,周游著《开辟衍绎》把这个故事加以润色,才有了我们现在熟知的版本:

“……左手执凿,右手执斧,或用斧劈,或用凿开,自是神力,久而天地乃分。”——《开辟衍绎》

明末人心中的盘古,是手持工具,或劈或凿地开辟了天地,从啥也不干,等着自然生长,变成了一个劳动者,这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浪漫思想,而这种浪漫,让充满哲学的神话变得更接地气,对开辟天地的过程也有了更详细的描述,整个神话也显得更加生动了。

化生万物

天地都已经开辟,但盘古作为创世神的工作还没结束,他屹立于天地之间,直到死去。

死后世界再次发生巨大变化,盘古呼出的气变成风和云、声音变成雷霆、左眼变成太阳、右眼变成月亮、四肢化为大地四极、五体化为五岳、血液化为江河、筋脉化为道路、肌肤化为田和土、头发胡须变成星星、汗毛变成草木、牙齿和骨头都成了矿物岩石、精骨变成了珍珠美玉、汗水化为雨水,寄生在他身体中的各种小虫子,被风一吹,变成了人。

这一说法出自于《五运历年记》,作者也是三国时期的徐整。

最早记载盘古的是三国时期吴人徐整的《三五历纪》,在此之前没有盘古其人记载,盘古应该是糅合了人祖伏羲、南蛮始祖犬神盘瓠以及古印度神话大梵天三种形象。伏羲大家都很熟了,伏羲创造了文明,女娲创造了人类,伏羲和女娲形象人首蛇身,而盘古夫妇在魏晋也有人首蛇身的记载。

《三五历纪》第一句话就到处盘古的出生,“天地混沌如鸡子,盘古生其中”,盘古生于天地混沌之间,是真正的与天地同生。中国古代神话有着自己的哲学意义和哲学体系。天地、混沌……包括现在人们常说的阴阳、大道,我们甚至很难说出来这到底是什么,但是心中却可以体会一二分意境。只可意会不可言传。

一种是盘古本就是杜撰出来的,也就是说根本就没有盘古这么个神(人);另一种可能性则是盘古之前不叫盘古,毕竟这只是一个称呼,不同语言称呼不同,或许之前记载的某个名字就是指后来的盘古;在神话的流传中,各个民族重新组织语言,毕竟文字记载出现在三千多年前,再之前记载只能通过口口相传。

说到创世神的名称,人们都习惯用‘盘古’这两个字。其实,中华民族象形文字的‘盘’字,是繁体字‘盤’的简化字,是把繁体字‘盤’的声旁‘般’的一部分省去后,变成简化的‘盘’字。

因为‘盘’字的前身是‘盤’字,所以,‘盤古’这两个字才是创世神最古老最原始的准确名称!

从古至今,在我国的神话传说当中,这个世界的起源就是盘古开天辟地,是因为有了盘古的开天辟地,所以才会拥有天与地,也才会有了后来的女娲造人,有了人才会有后世的一切。所以说在神话中,盘古开天就是世界的起源。不过,有了盘古之后才有了一切,那么在盘古之前又是什么这个世界在盘古开天地之前是一个什么样子的

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也有很多传说故事,虽然很少有第一手文献资料,但通过人们口口相传,最后都被系统化,整理成册,便于人们学习研究。

在众多神话传说中,祖辈人们津津乐道的就是“女娲造人”、“盘古开天”了,但每次将起这两个故事,我就不免会问:既然是女娲造人,那女娲又从何而来盘古开天,那盘古是从何而来呢

我想,很多人都会和我有一样的疑问吧,其实,不光现代人会疑惑,古人也会疑惑,战国时期的屈原,就问过类似的问题。

今天我想说一下我自己对盘古的认识,个人学识浅薄,所知有限,如有讹误,还望指出,但我们只谈神话传说,看过什么《物种起源》的科学家,请移步科学领域,我跟你讲传说,你跟我讲科学,就非常不人道了。

01屈原问天

屈原在他的诗歌《天问》中,把人们口中相传的故事都大胆怀疑了个遍,从天地未开,问到他所在的战国时期,从神话传说、到历史兴衰,只有你想不到的,没有屈原不敢问的。

天问,就是问天,向天发出疑问的意思,但这个天不是我们通常意义上讲的天,而是类似道家所讲的“道”,是一种事物现象的总称,古代哲学称之为“法象”,在《天问》中,屈原一来就问:“天地是怎么形成的”

遂古之初,谁传道之上下未形,何由考之然后,他从对天地的疑问,转入对神话传说的疑问,他问:女娲有体,孰制匠之意思是说,我知道人类是女娲创造的,但是你告诉我,女娲又是谁创造的

这是不是和我们前面对盘古的疑问非常相似实际上,屈原的天问,就是人类对不了解的事情的思考和探索,不止屈原有这些疑问,春秋以来,诸子百家都对这些事有自己探索和解答,比如老子就探索过万物的由来。

02盘古开天辟地

这个传说我们都非常熟悉了,从小听到大,是说当天地还是一片混沌,像个鸡蛋一般,一个叫盘古的大神从睡梦中醒来,他见四周一片混沌,大喊一声:“要有光!”,然后操起身边的斧子一顿猛劈,讲混沌劈开,清气上升为天,浊气下沉为地,天地由此而开。

盘古害怕天地再次相合,于是以头顶天,以脚踏地,此后天每天升高一丈,盘古的身高也长高一丈,很多很多年之后,天地之间的结构稳固了,不再需要盘古顶天立地,而这位大神也累得倒下了。之后,盘古的气息化为风云、声音化作雷声、眼睛变成日月、四肢变为四极、血液化作江河、汗水化作雨露。

03文献记载

盘古开天辟地的传说流传了很久很久,但是直到三国时期,才被一个叫徐整的人整理成籍,这就是记载盘古开天以来历史传说的《三五历纪》,这本书现已失传,其中部分收录在《述异记》中,得以流传:

天地混沌如鸡子。盘古生在其中。万八千岁。天地开辟。阳清为天。阴浊为地。盘古在其中。一日九变。神于天。圣于地。天日高一丈。地日厚一丈。盘古日长一丈。如此万八千岁。天数极高。地数极深。盘古极长。故天去地九万里。后乃有三皇。

三皇五帝,够久远了吧,可是盘古开天地之后,才有三皇诞生,如果按照神话排名,盘古妥妥是第一位。

要知道,不论是《三五历纪》还是后来的《述异记》,作者著书,都不是自己凭空想象拼凑出来的,而是对已有传说故事的整理,因此,虽然盘古的故事最早文献记载出现在三国时期,但我们不能因此说盘古是三国时期才被人们创造出来。

就像《聊斋志异》,蒲松龄先生整理了很多民间流传的鬼狐故事,但我们不能说鬼狐之事是蒲松龄先生创造的。

04盘古起源

孔子讲述而不作,就说只将事情说出来,不加入自己的思想,不加创作和记录。再往孔子之前,能被文字记录下来的就更少了,这就造成了考证困难。很多西方国家不承认中国夏朝的存在,就是因为没有相关的文字记载。

著名学者吕思勉先生在谈到盘古故事时就说:“盖其说甚旧,故传之甚广”意思是盘古的传说不是凭空杜撰,它流传甚广的原因是,这些故事来源十分久远。

关于盘古的起源,一般主流的说法是,源于百越之地,百越就是指中国南方沿海地方,也就是后来人们说的南蛮之地,如果再细致一点,那就是广东地区,所以有人说盘古是广东人的祖先。这个说法,和《述异记》的记载十分相符:“南海中盘古国……今南海有盘古氏墓,亘三百里,俗云后人追葬盘古之魂也;桂林有盘古氏庙,今人祝祀”

很久以前,在南海深处有个国家,名叫盘古国……直到现在(南朝),那里还有盘古墓和盘古庙,人们依然有着祭祀盘古的风俗。根据专家学者的考证,认为盘古国所在地就是现今的广东省炉山地区,那里是古代瑶族人生活的地方。但是由于中国是在太大了,盘古的神话也不只是流传于百越地区,所以这个说法也有争议。

主流认为这个说法靠谱。是因为很多跟盘古文化相关的历史遗迹都在百越之地被发现。

05盘古其实是槃瓠(pánhù)

槃瓠最初是高辛氏的一条狗,高辛氏是黄帝的曾孙,上古五帝一直的帝喾(kù)是也。相传在帝喾时期,有人作乱,帝喾就说谁能取他首级,我将封他千里之地、千两黄金、还把女儿嫁给他。

别看槃瓠平时闷着头一声不吭,殊不知不叫的狗才会咬人,他听见帝喾这样一说,跳起来对着乱军首领的头就是一口,把人头给咬下来了。帝喾能怎么办,帝喾也很绝望啊,只能把女儿嫁给这条狗当了妻子,有句骂人的话,你懂的(斜眼)。

自此,槃瓠有了自己的封地,当地人民就尊他为祖先,槃瓠也因此化作人形。

这个故事流传最广的地方也恰巧就在南方少数民族地区,根据我们之前所说的盘古起于百越之地的说法,再加上槃瓠与盘古谐音,有人因此断定说盘古就是槃瓠。

吕思勉先生说:“胡说八道!”我也认为,盘古和槃瓠不是一回事儿,你想啊,盘古是开天地之神,槃瓠只是南蛮始祖,并且一个的形象是顶天立地的巨人,另一个是一条狗,差距实在太大了,若只因为谐音就断定两者的关系,未免太随意了些。

06盘古是外来神

另外还有一些学者认为,盘古的故事源于印度,因为《三五历纪》的时期是三国,在此之前并没有盘古的传说,而佛教传入中国也正好是两汉时期,并且在盘古的故事中,一些地方与佛教故事有类似之处。

这个说法似乎很有道理,但有个核心问题却没有办法解释:“如果盘古开天辟地始于三国时期,那在三国之前,中国人如何解释天地的形成”

实际上,所有宗教与神话都有相关之处,碰巧遇上了也不是没有可能,要论相关性,中国古代哲学与盘古开天地的相关性更高,比如在老子之前,天是最高级别的神,而从老子开始,人们才对天地形成有了思考和探索:“有物混成,先天地生。”——《老子》

07远古符号

在远古时期,文字还没有被创造出来,人们只能靠口口相传,遇到简单的事情,可以用结绳记事的办法来记录。那么,既然有结绳记事,那肯定也会有其他的记事方式吧,比如把一个简单的符号刻在石头上,又或者作一幅简单的画在石头上。

这些符号和画,就是后人研究原始先民文化极其重要的素材。在一个出土的青铜方鼎上,有一个特殊的“十”字符号,经过郭沫若等专家的研究,他们确定这个符号代表盘古之意。同样的,虽然符号见于青铜方鼎上,但我们不能因此断定盘古诞生于青铜时期。

08云南沧源岩画

考古专家在云南沧源发现了很多壁画,其中可以识别辨认的多大1063个,是十分重要且珍贵的历史资料,距今至少有3000年历史。其中,有人、有动物、有房屋、树木,表现内容也很丰富,有狩猎采集、有战争舞蹈。

最重要的是,其中一幅画中,画了一个人,他一首拿着斧子,一首拿着木头,两腿直立顶天立地,头上还在发光。这就跟盘古的形象非常接近了,而头上的光,则应该代表着太阳。

09麻栗坡大王岩画

随着麻栗坡大王岩画被发现,学者就没有停止过对它的解读,也有越来越多的证明,盘古开天辟地的神话源于很久远的时期。

首先,根据文献记载,盘古神顶天立地,随着天日日增高,盘古的身体也会日日增长,而大王岩画中,就有两个顶天立地的巨人。

其次,在《述异记》中,明确记载了盘古氏有妻,他们夫妻两人代表着阴阳,大王岩画中的两个巨人,分别有3根手指和4根手指,根据易学理论,3代表阳和天、4代表阴和地:“天一、地二;天三、地四;天五、地六;天七、地八;天九、地十”——《易·系辞上传》

并且,以手指记数,也是易学中会使用到的方法,那些算命先生,不论是江湖骗子还是真正的高人,都会强调自己精通《易经》,他们在卜卦算命的时候,都会掐指一算。“盘古氏夫妻,阴阳之始也”——《述异记》

经过考古,可以确定大王壁画是新时期时代的遗址,而新时期时代,至少可以赘述到距今10000年前。由此,不论是沧源岩画、大王岩画、神秘符号,都至少可以证明,盘古是中国远古时期就存在神话人物,是中国特有的神,并非外来。

至于盘古是不是真实存在,这个并不重要,西方人相信人类是亚当和夏娃偷吃禁果而来、古希腊也有各种各样的创世传说,其实都是一样的道理。神话与传说,都是人们对未知事物的思考和探索,先民把对世界未知,赋予浪漫瑰丽的想象,编织成神话传说,是人类宝贵的文化财富。

盘古、伏羲、女娲、后羿、神农、精卫、夸父这些人属于华夏神话中的人物,但是并非神话中的人物就不存在,在远古时期,没有文字记录,只有口口相传,神话人物一般都有原型。黄帝、炎帝、蚩尤这些人属于部落首领,华夏人文始祖,应该是历史当中真实存在的人物,也许史书有夸大之言,但应该是存在的。

但是要说到这批人的关系,根本就无法准确的描述,但是确定无疑的是:他们都来自华夏始祖,至于血缘关系就很难弄得清了,毕竟这批人中很多都是远古人物,如果按历史来说,算是处于母系社会的原始人。如果一定要用一个准确的描述来说明他们之间的关系的话,我觉得是:华夏系统的同族人,也许有血缘关系,也许没有血缘。

母系社会大概从公元前五万年到公元前五千年,也就是三皇五帝的中期,黄帝诞生的两千多年前结束,母系社会的每个原始人,都不知道自已的父亲是谁,实行的是外婚制,同一部落中严禁婚配,所有人的父亲都是另一个部落的男人,就算是见了面,谁又知道是否有血缘关系呢?盘古开天地的故事人尽皆知,说的是很久很久以前,天地之间是一片混沌,如同母亲的子宫一般,盘古就生在其中,之后盘古开始长大,一天长一丈,盘古在生长的时候,天与地每天也在生长,就这样过了一万八千年,盘古已经长得非常高大了,顶天立地。

然后用一把斧子劈开了天地,轻一点的阳清上升为天,重一点的阴浊下降为地,盘古睁眼为白天,闭眼为黑夜,盘古死后骨头化作山林,身体化作江河湖海,毛发化为草木。按照这样的描述,盘古应该就是天地之间的第一个人,是华夏的始祖。但这显然是神话,从对盘古的描述来看,盘古的原型应该是一个被口口相传的原始人,而且是个女人,盘古生活的地方如同女人的子宫,盘古出生的过程,就如同原始女人生孩子的过程,只是被无限夸张,盘古就是第一个被相传的原始女人,她通过不断的生育,成为华夏的始祖。

但这个世界上,显然不止盘古一个人,盘古无非是被相传的,最有名望的那个母系社会中的女人。伏羲和女娲在史书中的记载是兄妹,伏羲与女娲相传是燧人氏的子女,燧人氏应该是一个原始部落的名称,也可能是一个原始部落的首领,燧人氏是生活在中原(河南商丘)一带的原始人,发明了钻木取火,人类也得以从菇毛饮血进入熟食时代。

相传燧人氏也是三皇五帝的第一位,关于三皇五帝不同的史书中记载的也是不同的,有一种说法三皇是:燧人、伏羲、神农,五帝是黄帝、少昊、颛顼、帝喾、尧。如果燧人氏是三皇五帝中的第一位,那么伏羲和女娲就是燧人氏的后代,也是三皇的接班人,也有传说说伏羲和女娲是华胥氏女族长的子女,这个华胥氏同样是华夏人文始祖,如果真是这样,伏羲和女娲同样是华夏始祖。

至于伏羲和女娲与盘古有什么关系?个人认为没有关系,盘古只不过是更早时期的原始人而已,况且华夏大地同时发展的,也不止一个部落,到了伏羲和女娲朝代,由于两人巨大的名望,于是成为华夏部落联盟的领袖。相传伏羲统一了华夏各个部落,而女娲则不断的造人,从神话来看,伏羲的原型似乎是一个统一华夏部落的首领,而女娲的原型既是伏羲的亲妹妹,又是伏羲的妻子,为伏羲生育了很多的子女,毕竟造人就是生孩子嘛。

后羿、神农、精卫、夸父也大多都是华夏神话中的人物。后羿是五帝时期的人物,大概是在公元前两千多年,是尧的射师,同时是嫦娥的丈夫,后羿射九日的故事人尽皆知,是一个神射手。后羿的原型应该就是尧时期的一名神射手。

神农是一位炎帝,要注意的是炎帝不是一个人,而不是一个职位的称呼,就像现在称呼某位局长一样,神农是远古时期的太阳神,据说是姜姓,生活在公元前三千多年前,神农尝百草的传说,我们都知道,神农也因此被称为“药祖”、“五谷先帝”,发明了最早的药物和五谷杂粮。神农的原型应该是发明了药物和五谷的原始人。精卫相传是太阳神炎帝的小女儿,也就是神农的小女人,在东活边玩耍时被海水淹死,精卫死后化作一只小鸟,名叫精卫鸟,精卫鸟每天就衔着树枝或石头,想要把淹死她的东海给填平,日复一日,年复一年。这就是精卫填海的故事,精卫的原型是一位执着的部落首领女儿。

夸父上古时期的神话人物,与黄帝、炎帝、蚩尤处于同一时代,夸父逐日的故事非常有名,讲的是夸父族的一位首领为了摘下太阳,于是开始追逐太阳,最终力尽而死。这就是夸父逐日的故事。同时据神话记载,夸父还是一个巨人族的族人,因为帮助蚩尤对抗黄帝与炎帝的联盟,最后被击败,夸父也因此归属华夏。夸父的原型是一位帮助蚩尤对抗炎黄的一位执着的武士。

除了精卫有可能是神农的小女外,其他人应该是没有血缘关系。、黄帝、炎帝、蚩尤我们就很熟悉了,就是三大华夏部落的首领,因为战争而走到了一起,当时黄部在正中间的中原,炎帝在西方,蚩尤在东方,首先是炎帝与蚩尤发生了战争,争夺黄河下游,炎帝失败,向黄帝求援,于是炎帝与黄帝结盟,形成了炎黄部落联盟,接着是炎黄部落联盟打败了蚩尤,黄帝就因此统一了整个华夏部落。

于是黄帝、炎帝、蚩尤三大部落开始融合,就形成了日后的华夏族,而这三支部落就是华夏族的人文始祖,后世所有的华夏族均出自于这三大部落。既然是三大部落,很显然黄帝、炎帝、蚩尤应该是没有血缘关系的三大部落,黄帝、炎帝、蚩尤的原型分别是三大古华夏部落的首领。

另外黄帝、炎帝、蚩尤三大部落首领应该是真实存在的,而不是传说与神话,上古发展到炎黄时期,已经是新石器时代中后期了,逐渐开始脱离原始社会,进入文明社会了,因此对于黄帝、炎帝、蚩尤的描述,在中国上古史书中描述得非常多。所以说,如果真要比较这批人的关系,最准确的说法就是:一个系统内部没有血缘关系的族人,同时也都是华夏民族的祖先。

先有女娲还是先有盘古?

先有盘古开天辟地,再有女娲造人。中国历史传说中,盘古也是开天辟地的祖先。他殚精竭智,以自己的生命演化出生机勃勃的大千世界,为千秋万...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