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济南市章丘区刁镇街道下辖村委会有哪些?

栏目:资讯发布:2023-10-15浏览:3收藏

山东省济南市章丘区刁镇街道下辖村委会有哪些?,第1张

山东省济南市章丘区刁镇街道下辖村委会包括旧东村委会、旧西村委会、旧南村委会、旧北村委会、柴家村委会、时前村委会、时东村委会、时北村委会、王三村委会、王四村委会、王福村委会、索家村委会、崔高村委会、堤张村委会、邵庄村委会、王官村委会、尹家村委会、左家村委会、溪柳村委会、张官村委会、前刘村委会、刁西村委会、巩家村委会、白衣村委会、沈家村委会、刁东村委会、后刘村委会、裴家村委会、周贾村委会、刘官村委会、李家村村民委会、道口村委会、小辛村委会、南芽村委会、董家村委会、北芽村委会、潘家村委会、请十户村委会、崔家村委会、田福村委会、田官村委会、韩庄村委会、阚家村委会、山河村委会、夏侯村委会、茄庄村委会、炭张村委会、山陈村委会、小坡村委会、曹庄村委会、吴家村委会、辛一村委会、辛二村委会、辛三村委会、颜家村委会、孙法村委会、院头村委会、刘王寺村委会、小高村委会、大高村委会、张闸村委会、泥桥村委会、干刘村委会、青杨林村委会、黄家村委会、朱东村委会、朱西村委会、沙罗村委会、辛庄村委会、王胡村委会、史家村委会、东曹胡村委会、西曹胡村委会、北口村委会、西口村委会、张家村委会、逯家村委会、巷道村委会、吉家村委会、胡家村委会、魏家村委会、张邢村委会、赵邢村委会、仪张村委会、南太平村委会、鲍家村委会、冯家村委会、兴刘村委会、李家村委会、田家村委会、柳塘口村委会、辛东村委会、辛西村委会、常家村委会、漯河村委会、高明村委会、西太平村委会、水南村委会、水北村委会、郝家楼村委会、康家村委会、王家桥村委会、南辛村委会、苑李村委会、季周村委会、狮子口村委会、彭刘村委会、北张村委会、门口村委会、北范村委会、门东村委会、马高村委会、孟庄村委会、鲁高村委会、贾庄村委会、高高村委会。

历史上的包拯有几个儿子是包拯介绍的的儿子。

鲍美国的家庭事务随处可见;几乎所有可见的包家谱表明包拯李的妻子写道。唐你不能说这个李没有道理,他的生卒年月更是一笔糊涂账。谱上说:李生于兴国仁臣,卒于咸平庚申。奇怪的是,兴国是宋太宗赵光义的第一个国号,而且只用了九年,也就是976年到984年,没有任辰年。仁臣是他的第四个称号,始于淳化三年,即公元992年。咸平是宋真宗赵恒的第一个称号。只用了六年,也就是从998年到1003年,其中没有头衔。

庚年。庚是他的第四个爵位,始于天喜四年,即1002年。根据谱上写的这些年份数字,我们赢了我不能确定李的具体年龄。但是,按照甲子历年来算,这个李死时才二十八岁。李的死亡,谱上没有其他记录。也就是说,当时年仅三十岁的包公已经守寡几十年了。真是可笑!

如果不是因为东施的墓志铭,而要不是九百多年后的包公和董轼的陪葬墓清理,董轼这个和包公过了一辈子的妻子,同病相怜,爱他,给了包公最大的帮助,会不会受委屈,谁也不知道。无论是史书还是家传,对东施都太不公平了;尤其是鲍家的家谱,这样对待东施不仅不尊重,而且显得有点残忍。

与墓志铭同时出土的董氏,揭示了一个很重要的事实宋史绝对没有,有三个女人:第一任妻子张,第二任妻子董氏,第二任妻子!

戚,可以理解为已婚人士的护卫,也可以解释为身边的仆从。墓志铭上的铭文清楚地表明,鲍家庭香是包公唯一的孩子,陪伴他结婚的男人,还是他身边的仆人!

孙氏在鲍家多年。因为她怀了包公作为美国的孩子,她的身份受到限制,被包公送回了家。这时,包公已经59岁了。董氏之子宝鉴终于长大,崔氏在名门之后结为夫妻。没想到婚后两年他就生病去世了。值此包公六十大寿时,官员们前来祝贺,宋仁宗也送来了礼物。然而,六十岁的包公没有孩子,所以他感到孤独。他怎么会开心呢?可就在这时,他的大媳妇崔氏抱出一个活泼牙牙学语的孩子,对他说:这是你儿子!鲍恨不得我不禁感到惊讶。询问情况后,他知道孙氏已经生下了孩子,还是个男孩。从来不笑的包公可以忍不住笑了,旁边的董石也是喜气洋洋。鲍立刻认出了这个孩子,并给他取名为。

墓志铭写得很清楚。包公一生有四子:长子,第一子,太常寺第一子,早逝;两个女儿,一个嫁给了山西石霞郡太守王祥,一个许配给了国子监。包家的繁衍至今都依赖于包公次子万宝!

所以,包公不仅有妻子和妻子,而且是唯一的儿子,他是在将近六十岁的时候和妻子一起出生的。

这发生在包公身上,他是公正的,自然是阎罗的气象学家。会不会有损包公这个清官直臣,不可抗拒的节日的形象?会不会导致包的后人对自己的血统产生怀疑,甚至认为这是岂有此理,是奇耻大辱?其实在那个年代,拿嫁妆当妾应该是很正常的事情。

  民间艺术

  1978年,全区的民间艺术处于低谷阶段。1980年起,分布在中南部和黄河、徒骇  河沿岸村庄的民间剪纸开始恢复,有鞋花、枕头花、门帘花、帐沿花、窗花、墙花、灯花、家畜、家禽、蔬菜、瓜果、花卉、鱼虫等一起出现,还有历史人物、戏曲人物等,逐步丰富起来。1985年,滨县民间剪纸赴济南展出,随后又晋京展出,中央电视台作了专题播出。 展品中3副作品被选送全国剪纸展。 1988年, 滨州市文化馆出版《滨州民间剪纸》一书,较详尽地介绍了全区民间剪纸的源流、题材、风格、花样种类等。1990年起,惠民县的木版年画、惠民县河南张村的泥娃娃,生产数量和艺术质量都有所发展,并不定时举办各种展览,吸引中外游客参观、购买。博兴县的柳编制品、无棣县的草编制品,从花样品类到生产数量都成倍增加,并畅销国内外。1991年,滨州市的剪纸、惠民县的木版年画、博兴县的柳编工艺品,联合在上海市举办民间艺术展览,1992年赴香港展出。至2000年,无棣县的草编制品从生产数量到创造花样均占到全国的四分之一,畅销日本、马来西亚、台湾等国家和地区,进而扩展到英国、德国、法国等欧洲国家。

  遗址遗迹

  一、西南庄遗址

位于邹平县苑城镇西南庄西, 面积约12万平方米,文化堆积厚2~3米,为东周

至汉代遗存。出土北辛文化时期的石器有石斧、铲、磨盘;骨器有针、锥;陶器有敛

口钵、红顶钵、鼎、罐等。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二、小韩遗址

位于阳信县商店镇小韩村北两公里处,遗址呈漫坡状,略高于地面,面积约15万

平方米,文化堆积厚15米左右。采集有大汶口文化时期的蚌壳红陶鼎、泥质红陶钵、

小口双耳壶、泥质灰陶三足高柄杯、彩陶罐,龙山文化时期的夹砂红陶器,商周时期

的夹砂灰陶绳纹鬲、泥质灰陶豆、盆等。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三、丁公遗址

位于邹平县苑城镇丁公村东的高埠上,面积约24万平方米,为龙山文化时期的典

型城堡遗址。文化堆积厚35~5米,分为13层。清理了一批城墙基础、墓葬、灰坑、

窑址、房址遗址。出土有大汶口文化时期的彩陶盂、泥质红陶罐;龙山文化陶器以夹

砂和泥质黑陶为主,次为灰陶和黄褐陶,纹饰有弦纹、堆纹、蓝纹、方格纹、刻划纹

和突棱纹等,器形有(yan) 、鼎、 、鬲、盆、杯和器盖。岳石文化时期的陶器以夹

砂和泥质灰陶为主,次为褐陶和黑陶,纹饰多为绳纹、突棱纹、附加堆纹和划纹,器

形有罐、鼎、 、鬲、尊和器盖。商周时期陶器多为夹砂和泥质灰陶、红褐陶,流行

绳纹。在1235号灰坑内发现一片龙山文化刻13个字符号的陶片,将汉字起源向前推进

800~1200年。 1985年,被定为山东大学历史系考古专业邹平工作站。1991年,被列

为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之首。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并申报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

四、路家遗址

位于惠民县胡集镇路家村东, 面积近5万平方米,文化层厚3~5米以上,主要为

龙山文化时期的遗址,出土有黑陶盆、鼎足、器盖、石锛等;商周时期的有鬲、罐、

陶豆等。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五、利城遗址

位于博兴县店子镇利城村西南150米处, 面积约6万平方米,文化堆积厚25米,

暴露有红烧土、灰坑等遗存。采集的龙山文化陶器以夹砂黑陶、夹砂红陶为主,纹饰

有弦纹、堆纹,器形有鼎、罐、 杯;岳石文化有泥质灰陶尊形器、罐、夹砂黑陶盆、

鼎;商周时期有夹砂红陶绳纹鬲、泥质灰陶豆等;另有汉代遗存。为省级重点文物保

护单位。

六、秦台遗址

位于阳信县雷家乡秦家村西北800米处, 为台形地遗址, 东西约400米、南北约

250米,遗址中部有一高5米的土堆,曾出土铜器,文化层距地表不足1米,厚度15米

左右。遗物有商周时期的陶鬲、灰陶罐、粗把豆、陶纺轮、石镰等。为省级重点文物

保护单位。

七、棒槌刘遗址

位于阳信县水落坡乡棒槌刘村北, 面积约10万平方米,文化堆积厚约17米,采

集有商代夹砂灰陶绳纹鬲、泥质灰陶豆、方格纹罐、纺轮及骨锥、蚌镰等。为省级重

点文物保护单位。

八、鲍家遗址

位于邹平县长山镇鲍家村南, 面积约5万平方米,文化层厚2~6米,下层为龙山

文化遗址,上面叠压商周至秦汉遗址。出土器物有石斧、石镞、黑陶杯、鼎等,具有

龙山文化的特点。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九、兰家遗址

位于滨州市堡集镇兰家村东,面积约12万平方米,文化层厚约2~3米。1957年,

发现一批青铜器,有卣、觚、爵等。1960年,发现大量骨器,器物多具有商代晚期特

征。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十、大商遗址

位于惠民县何坊乡大商村南,面积近22万平方米,文化层厚约1米。发现有赤黄

色陶 和黑陶、灰陶器物残片、堆纹鬼脸形陶鼎足、绳纹夹砂陶片及鹿角、骨器等。

属龙山文化晚期至商代人类居住遗址。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十一、大郭遗址

位于惠民县麻店镇大郭村,面积3万平方米。出土器物有商代石斧、骨锥、磨石、

蚌镰、陶拍等。1973年,发现一座商代晚期墓葬,出土鼎、方彝、觚、铣、戈、矛、

刀等青铜器和石锛、石铲、玉环等,墓室有二层台,台上殉葬六人,墓室东、西、北

侧均有一耳室,各殉葬一人一狗。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十二、寨卞遗址

位于博兴县寨郝镇寨卞村北1公里处,面积约90万平方米,文化堆积厚3米,经钻

探发现16万平方米的城址遗存。采集的龙山文化陶器多为夹砂褐陶、黑陶和红陶,纹

饰有弦纹、竹节纹、堆纹,器形有鼎、盆、杯等;商周遗物有夹砂红陶绳纹鬲、泥质

灰陶豆等。据考,此为蒲姑国故城。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十三、村高遗址

位于博兴县兴福镇村高村北,面积约2万平方米,文化堆积厚2米。采集的龙山文

化陶器以夹砂红陶、黑陶为主,纹饰有弦纹、堆纹,器形有 、罐、鼎;商周时期有

夹砂红陶绳纹鬲、泥质灰陶簋等,另有汉代遗存。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十四、郝家遗址

位于惠民县城关镇郝家村西南100米处,面积12万余平方米,为漫坡状台形遗址,

高出四周平地1米。文化层距地表较浅,堆积厚度3米以上。出土文物有商代陶鬲、陶

豆、罐和周代遗物。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十五、东鲁遗址

位于博兴县曹王镇东鲁村西南,俗称“龙台子”,面积约10万平方米,文化堆积

15米。 采集有商周时期的夹砂黑陶素面鬲、夹砂灰陶绳纹鬲、泥质灰陶豆;另有汉

代、南北朝遗存。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十六、贤城遗址

位于博兴县博兴镇贤城村西200米处,面积约100万平方米,文化堆积厚15~2米。

经钻探发现长宽各1000米的城墙基址,遗址中发现有南北朝时期的寺庙遗址。采集有

商周夹砂褐陶素面鬲、夹砂红陶绳纹鬲,战国兽纹瓦当、泥质灰陶豆、鼎等。为省级

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十七、西(feng)遗址

位于沾化县冯家镇西(feng)村西500米处,为漫坡台形遗址,面积约10万平方米,

文化层厚度约2米。 遗物有战国时期的灰陶豆、陶釜、素面罐、夹蚌红陶素面陶器。

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十八、杨家古窑址

位于沾化县富国镇东杨村北,面积156万平方米,文化层堆积15~2米。1955年

试掘,清理东周墓一座,出土贝币、青铜剑、矛等。因徒骇河水冲刷暴露出大量东周

盔形器、滤器、鬲、盆等残片,器壁厚重,质地坚硬,烧制火候高,河岸边有几处显

露的残窑址。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十九、信阳故城址

位于无棣县信阳乡谢家村西南500米处, 面积约200万平方米, 西南角残存城墙

500米, 最高处6米。文化层厚2米以上。出土文物有战国晚期的陶豆、罐、盘、铜剑

及少量齐刀币等。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二十、龙华寺遗址

位于博兴县陈户镇赵楼村北, 面积约40万平方米,文化堆积厚1米,暴露有砖墙

基、灰坑等遗迹。出土北魏、东魏、北齐、隋代铜造像200余件和青釉瓷罐、瓶、碗、

壶、盘、杯、泥质灰陶瓦当、滴水、板瓦、筒瓦、砖以及北齐和隋代铜钱等。为省级

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二十一、王薄起义遗址

位于邹平县青阳镇西窝陀村东南雕窝峪内。 公元601年隋炀帝东征高丽,横征暴

敛,铁匠王薄在此聚众起义,后转战数十郡县达8年之久。

二十二、古城遗址

位于邹平县临池镇古城村,面积171万平方米,属商周文化遗址。遗址西南、东

南各有一段残存的於陵县故城城墙, 此城建于战国, 北宋宣和末年城圮。文化层厚

14米, 地表暴露大量陶片,有板瓦、卷云纹和树木纹半瓦当、方折豆盘等,文化层

中有灰陶、夹砂红陶、夹砂灰陶。城墙夯土层发现有石斧、石镰等石器。

二十三、邹平故城遗址

位于邹平县孙镇东南1公里处, 西为利民桥和庆淄公路,中间为利民河,为汉代

邹平县故城。旧基暴露大量碎瓦片和旧城墙基夯土痕迹。

二十四、梁邹故城遗址

位于邹平县韩店镇旧口村北15公里处。 北宋宣和末年县城迁址后废。出土文物

有商周时期鬲腿、豆把等。

二十五、朝阳故城遗址

位于邹平县码头乡甜水村西2公里处。为古朝阳县城。出土文物有周代鬲腿。

二十六、高苑故城遗址

位于邹平县苑城镇王世庄。传为战国齐桓公之苑囿,汉置高苑县,后废。清称苑

城店。遗址1米之下有大量古代砖瓦。

二十七、先棣州故城遗址

位于惠民县辛店乡先棣州村东南。公元518年(隋开皇元年) 置棣州。此处先后为

棣州、乐安州及厌次县治所。公元828年(唐太和二年) 大水淹州城,为避水患,迁新

城。出土文物有铜钱、擂石等。

二十八、博昌城遗址

位于博兴县寨郝镇寨郝村西南, 探查面积50万平方米,文化层厚15米,为春秋

时期齐国博昌邑,后为博昌县治所。采集有陶罐、瓦、盆、壶、铜削、盘等,出土石

造像碑,皆属汉、南北朝文化遗存。

二十九、延侯城遗址

位于博兴县湖滨镇安柴村西500米处,面积25万平方米,文化堆积层15米。1981

年发现,采集瓦、罐、盆等陶器标本,属周、汉文化遗存。经考,此地为汉延乡侯国

之都城。

三十、卧佛台遗址

位于滨县旧城内西北隅。1954年,在卧佛台附近发现黑陶、蚌、骨器物和残片,

鉴定为龙山文化遗址,并列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56年,卧佛台基被撤平,出

土文物流失甚多,遂撤“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后遗址范围扩大,重点区面积约

1500平方米,先后出土新石器时代到东周时期的文物有石斧、石凿、骨锥、鹿角化石

和陶豆、鬲、壶、罐、钵等陶片。1983年8月,定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古迹

一、魏氏庄园

位于惠民县魏集镇魏集村,建于1893年(清光绪十九年)。系清朝“恩授布政司理

问”户部郎中魏毓炳四世孙魏肇庆的住宅。庄园主体由城堡、广场、水塘、花园四部

分组成,呈长方形,南北84米,东西46米,占地57亩。城墙为砖墙,高10米,底宽3

米, 顶宽15米,内砌立墙,外垒垛口,四面临街,为封闭式宅院。院内东南、西北

转角处建圆形碉堡,墙内侧上部及碉堡内遍布射击孔。围墙内以南北轴线,分三进六

院, 共有房屋256间,现存48间,均为砖木结构;前、中、后院,各为厅厢回廊组成

的四合院。正厅为二层楼,山墙辟门,设翻板吊桥与围墙连通。庄园布局严谨,房屋

画梁雕栋, 脊顶房檐有陶禽陶兽,颇具中国北方传统建筑特色。1994年4月,开始维

修倒座房、 客厅前后院、东西厢房和复原倒座,总造价200多万元 (2000年竣工) 。

1996年,国务院公布为第四批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二、王海石桥

位于博兴县曹王镇王海村东西大街中部,1563年(明嘉靖四十二年)建。为青石结

构三孔拱型桥,桥长65米,宽44米,高37米,每孔宽135米,起拱04米,从分水

石至孔顶12米,孔顶至桥面15米,孔眉浅浮雕卷草图案,中孔顶部刻一水兽头,獠

牙眦目。桥面铺青石板,每边栏杆用五块石板、六根石柱和两个石鼓组建。北侧中间

栏板上刻“凤阳桥”,下雕“双凤朝阳”图案,其余镌“八仙过海图”。南侧中间栏

板上刻“青龙街”,下雕“二龙戏珠”图案,其余镌“四季花鸟图”。南北两侧中间

一根石柱分别刻“明嘉靖岁在癸亥建志”和“清道光岁在戊申重修”铭文。为省级重

点文物保护单位。

三、范公祠

坐落于邹平县长山镇河南村,为北宋政治家、文学家范仲淹之享堂。1065年 (北

宋治平二年) 邑人知县韩泽所建。后经元、明、清多次修葺。范公祠分主殿和后殿,

皆为歇山式,四角飞檐,斗拱相扣。现有重修大殿三间。1990年,邹平县长山镇政府

集资6万元,对范公祠大殿的门窗、楹柱、石阶、匾额、塑像、殿内外装饰进行修复,

基本恢复了大殿的原貌。修建院墙、大门形成原有的格局。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四、唐李庵

位于邹平县邹平镇石樊鲁村西北300米会仙山北麓,小型佛教寺院,相传古有唐、

李二仙在此修炼而得名。所建年代失考。碑记最后一次重修为明隆庆年间。现存大殿、

东西偏殿、跨院僧房、藏经楼、客房及山门共32间。山门左右有重修寺碑四通。院内

植丁香、 古柏。省文化厅拨款2万元,于1986年春对唐李庵进行部分维修,主要修复

主大殿屋顶, 更换西殿后墙,修复东、西偏殿屋顶和安装所有瓦兽,同年5月竣工。

1996~1998年,县府先后拨款14万元,自筹资金6万元,对唐李庵主建筑群(大殿、东

西偏殿、影壁、山门、院墙) 进行重建与维修、恢复了原貌。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

位。

五、刘庙南清真寺

位于阳信县城南六公里的大寺杨村南隅,俗称刘庙南寺,建于1495年 (明弘治八

年) 。1924年毁。1927年重建。为境内最古老的清真寺。在此读经“挂帐”的执教者

遍及省内及北京、天津、河北、辽宁、内蒙古、宁夏等省市区,占地3600平方米,建

筑面积800平方米。

六、大觉寺塔

位于无棣县城东南关,始建于公元639年(唐贞观十三年) ,高13级,八角形密檐

式砖结构。塔基高约2米,第一级南北各设一拱顶券门,南门上方镌刻“文笔冲霄”,

落款为“罗柱书” , 塔内筑券形踏步回廊,逐级相通。明、清曾三次修葺。1888年

(清光绪十四年)地震,塔倒其半。1957年经省批准拆除,塔基底部封存地下。1991~

1992年,由县政府集资和社会投资155万元,重建海丰塔。

七、吴式芬故居

明清间厅堂建筑。位于无棣县城南门里,是晚清金石学家吴式芬的宅第。吴氏家

族世代居官,明清时期科甲相继,素有“九世朝运”之称。故居古朴典雅、一宅两院,

南院原称“尚书府”,北院原称“尚书第”,布局呈长方形,坐西面东,占地7000余

平方米。1999年,利用省、县拨款13万元专项维修经费对故居内建筑物进行了抢救性

维修。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山东省济南市章丘区刁镇街道下辖村委会有哪些?

山东省济南市章丘区刁镇街道下辖村委会包括旧东村委会、旧西村委会、旧南村委会、旧北村委会、柴家村委会、时前村委会、时东村委会、时北村...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