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青龙满族自治县的我姓张,属正蓝旗。据说祖先叫董义道。有谁能查出,满姓是什么。
青龙满族董姓与张姓
本姓董佳 氏隶属佛满洲正蓝旗。祖籍长白山6道沟,明朝末年移居叶赫部董佳城(今在吉林省公主岭东南),后归顺努尔哈赤。顺治初年丛龙入关,随豫亲王多铎麾下立有战功后驻北京。康熙九年(1670年)六辈太爷“乙达拉”由北京迁驻青龙县,牛心坨乡,山拉嘎村。董佳氏祖茔在滦县西法宝村。后世子孙散居:三岔口、官场、稍枝峪、庄窠、娄子石 等地。
晚清时期董佳氏又有分支取张姓,因此青龙正蓝旗董、张两姓本为一家 ,有“张董不分”之说。
河北青龙《满洲正蓝旗董氏家谱》共4卷,清道光十六年(1836)抄本,现藏于青龙县官场乡文子村董氏族人手中。
院里种棵石榴树,红红火火运气旺!
老祖宗传下来一句顺口溜“东石榴金,西柿子银”。也就是说,在院子东侧种一棵石榴树,有赚钱的作用。当石榴开花时,整棵树都是红色的,看起来非常喜庆,这意味着好运。石榴结很多果实,每次果实都很重,而且种子也很多。院子里种一颗石榴象征着多子多福,人丁兴旺,所以很多老人都会在院子里种一颗石榴树。
院里养棵柿子树,事事如意!
“西柿银”的说法,意思是在院子西侧种一棵柿子树比较好,因为柿子和“石”读音相近,表示万事如意。柿子开花的时候,就像**的喇叭。它们开花后,树上挂满了柿子,起初是蓝色的。随着天气变冷,树上的柿子慢慢变红。当叶子都掉光了,树上只剩下熟透的柿子!成熟的柿子,挂满了小红灯笼,看起来特别好看。古代只有家里有喜事,才会在门口挂红灯笼,所以南北方都喜欢在院子里种一棵柿子树。
院里种棵桂花,贵气临门!
中秋节前后,桂花树开花时金黄,种在院子里,象征着家中富贵,子孙后代会生下你的儿子,所以是家中必备的管家!桂花香气浓郁。每次开花的时候,甜甜的味道都能传到很远的地方。如果在院子里养一只,每天都能闻到甜甜的味道。而且桂花可以采摘,晒干,然后做成茶。吃起来又甜又健康!桂花的品种很多,其中最常见的有四个品种:金桂、印规、丹桂、四季桂。一般都是种在门前,有庭上两桂冠,流动两桂冠的美好寓意。
院里种一棵银杏,长寿又健康!
银杏树被称为“活化石”,因为它的寿命非常长。到目前为止,最长寿的银杏树已经一千多年了,所以象征着吉祥长寿!银杏树的叶子通常是绿色的,像小扇子。秋天气温逐渐下降的时候,满树的叶子会逐渐由绿色变成金**,树上挂满黄灿灿的,看着特别吉祥!银杏树会结出果实,也就是所谓的“银杏”成熟的银杏果。可以采摘,晾几天,种在花盆里,很快就能得到一盆新的银杏!
院里种片竹子,步步高升!
都说“我宁愿不吃肉。对于古代文人来说,竹子自古以来就是高品质的象征。在寒冷的冬天,竹叶仍然是绿色的,所以它象征着君子之道。它和梅一起被称为“四君子”。竹子象征着好运。自古就有“门前种竹,子孙享福”的说法。所以很多爱花人士会在院子里种上一小片竹子,希望能保佑家人兴旺。竹茎细长,叶子茂盛,一棵能长成一大片,可以养在院子的一个角落里。风吹过的时候,有沙沙的声音。早晚可以搬个小桌子,搬把椅子,在竹林下喝一壶茶。日子过得悠闲惬意。
院里种棵枣树,早日发大财!
枣谐音“早”,意思是凡事都要比别人领先一步,早日致富,早生贵子枣树就像石榴。每次都有很多结果,象征着团圆,多子多福。而且,枣树也是吉祥的象征。在院子里种一棵有非常好的寓意。秋天,枣树上的枣子红红的,沉甸甸地挂在枝头,感觉脸和树枝都弯了!挑几个,咬一口。又脆又甜,好吃到停不下来!
院里种一棵海棠,富贵又吉祥!
海棠自古有富贵花之称。它体态优美,色彩鲜艳。在院子里种一棵象征着繁荣昌盛和儿孙满堂。是家里经常养的家谱。
海棠花常与玉兰、牡丹同栽,有“玉堂富贵”之说。所以在院子里养海棠的养花爱好者可以和其他两种花一起种,让你更加富贵吉祥!
院里养棵罗汉松,健康又长寿!
我们中国人历来喜欢“松鹤延年”、“寿比南山”。所以松树一直是长寿的象征,但是家里的院子有点小,养太大的松树确实不方便,所以还是养小盆罗比较好!我们的祖先流传着一句老话,“有罗的家庭永远不会贫穷。”罗四季常青,冬天下雪也不怕。在院子里养一只,或者直接种在花盆里,都是非常好的事情。罗汉松会结籽。不想买罗汉松的花友,也可以去公园里的罗汉松,摘一把种子,带回家种在花盆里。1个月之内,罗汉松幼苗将开满花盆!
院子里养棵葡萄树,全家更和睦!
葡萄也是不可多得的风水树,因为所有的藤蔓交织在一起,象征着家庭和睦,吉祥如意,葡萄一串串结出很多果实,寓意多子多福。葡萄藤很长。每年夏天,他们都爬满一堵墙,搭起一个藤架。夏天特别凉,连空调扇都不用,在葡萄树下享受夜晚的凉爽!秋天葡萄熟了,沉甸甸的果实挂在枝头,可以摘下来洗干净直接吃。吃不完的葡萄也可以用来酿酒。你种的葡萄又香又甜又好吃!
鹞石周氏支谱 [残卷]
原书: 刻本, 清光绪年间[18--] 50册
注: 卷数参差不齐且有若干短缺另v1系抄本外余均为刻本
汝南始祖 : (春秋) 周舍
桐城东乡鹞石里始迁祖 : (宋) 周文一,讳仕龙
散居地: 安徽省桐城县等地
王显谟, 王雄迁[等]主修 ; 王朝策[等]纂修 ; 王显愉[等]总编修
种德堂, 1925年三修 26册 : 图像, 世系表
注 : 本谱为南塘派分支
迁宝鼻祖 : (明清)王宣化, 携六公由衡徙邵东 子六: 庭字辈之槐松柏桂椿樟
散居地 : 湖南省邵阳县, 邵东县等地
书名据书名页题, 版心题及书衣题编目
谱序题 : 邵陵王氏三修族谱
湘邵刘氏三修族谱 [55卷,卷首及殿卷7卷]
校书堂, 民国5[1916]年三修 存124册(其中66卷重复) : 图像, 世系表
石底祖 : 刘万户, 自江右丰城率子德润, 华先, 应昌三公迁楚南, 始居湘邑之石底
邵东界下房及江边房始迁祖 : (明)刘应昌, 由湘邑徙邵东, 生刘汝安, 刘汝千 汝千公分居邵东界下; 汝安公字能迁, 由界下徙邵东上里江边
散居地 : 湖南省邵阳县, 邵东县等地
编修 : 段逢春,段全贵,段席珍
1997年七修6册 : 图像, 世系表 6册 : 图像, 世系表
注 : 总卷数不详, 存卷首及卷1-5
注 : 本谱含翊祖下两子谦谟两只世系
翊祖下才甫公三房: 段祖贤, 段祖圣, 段祖明
散居地: 湖南省衡阳县, 祁阳县, 宁乡县, 益阳市和江西省吉水县和鄱阳县等地
书名据书衣题编目
版心题 : 湖南宁益翊祖下才甫公三房下七修族谱
编修:李清仕主修 ; 李荣让副主修 ; 李盛溥编辑 ; 李功厚纂修
陇西堂, 1994年五修 存21册 : 图像, 世系表
注 : 本谱缺卷, 仅存卷首末及家派集世系卷1-15,21,23, 及家集卷10,20
远祖 : 李如圭, 世居江西吉水
邵陵始迁祖 : (元)李翰林, 仲琏嗣孙, 讳慕字洪辅, 由江西泰和(太和县: 谱中两种写法)迁居邵阳县居小东路家李慕冲
散居地 : 湖南省邵阳县及邵东县等地
书名据书衣题, 书名页题, 及版心题编目
卷端题 : 邵东李氏五修族谱
编修:甯赞林理事长兼总编 ; 宁凌云[等]副理事长 ; 甯造宋[等]监修
齐国堂, 1993年六修 24册 : 图像, 世系表
安化益阳始迁祖 : (元明)甯祥字发商号长村, 原籍江西省吉安府泰和县十一都, 明至正年间官于益阳后承籍落叶 后居安邑 生子善远达逵及一女
五大房 : 祥公孙甯以德以文, 以恭以敬, 重孙辈温良华贵, 恩赐
散居地 : 湖南省益阳县, 安化县等地
版心题及书衣题: 甯氏六修族谱
编修:吴任翔[等]倡修 ; 吴卓英总修 ; 吴先诗[等]缮修
至德堂, 民国36[1947]年四修 4册 : 图像, 世系表
兴宁始祖: (宋)吴志富, 正十三郎,原籍江西溪吉安府泰和县, 官于湖南郴州兴宁县遂家焉
二大派祖(4世) : (明) 吴广斋,字跃天 ; 吴忠斋
忠斋公下房祖(6世) : (明) 吴永标 下传一子 : 吴万受,字乔山,号南山
广斋公下房祖(6世) : (明) 吴永福,字龙川,号大祥 ; 吴永禄,字大德,号龙山 ; 吴永祚,字西园 ; 吴永礼,字礼斋 ; 吴永祯
始祖 : (元明之际) 吴仲清 由耒阳徙龙溪
散居地 : 湖南省桂东县等地
书名据版心题编目
书衣题 : 吴氏族谱
编修:谢日新[等]倡修 ; 谢胜桥[等]房修 ; 谢吉阳[等]协修
陈留堂, 1995年十修 22册 : 图像, 世系表
金陵鼻祖 : (宋)谢深甫, 字子肃号斋, 因官由金陵迁居楚南
两大房祖 : (明)谢子贵长子谢孙林, 字茂材号法魁 ; 次子孙达, 子尊三号静斋
散居地 : 湖南省宁乡县等地
书名据书名页题及书衣题编目
版心题 : 宁乡鳌山谢氏十修族谱
编修:赵学霁[礼房主修] ; 赵贵赐[连信谅富祖五公房主修] ; 赵学优[珍房纂修] ; 赵贵畦[隆房主修] ; 赵贵禖[贤房主修] ; 赵昌锟[麟房主修] ; 赵昌境[洗房主修] ; 赵昌演[智房主修], 赵昌祯[海房主修]
琴鹤堂, 民国7[1918]年五修版本, 手写添加信息至1969年 存53册 : 图像, 世系表
注: 本谱不全, 仅存9卷及卷首8卷
远祖 : (唐) 赵植,字守干
一世祖 : (宋) 赵抃,字阅道,又字震洋,号知非,谥清献 映珑公次子 衢州西安人
邵东始迁祖 : 明洪武赵应麟, 由安平迁新宁居陇陂
派祖(8世) : (元明之际) 赵思兴,字远举 ; 赵思文,字载道 皆为得胜公之子 居江西庐陵
思兴公下传二子 : (明) 赵才洪 ; 赵才洗,字景明
洪公下四房 : (明) 赵应舜,字尧夫 ; 赵应清,字清夫 ; 赵应贤,字胜夫 ; 赵应麟,字瑞贤
洗公下一房 : (明) 赵应美,字宗华
应舜房下支祖(11世) : (明) 赵必礼 ; 赵必连 ; 赵必信 ; 赵必谅 ; 赵必富 ; 赵必祖 ; 赵必珍 ; 赵必隆(过继于应清房)
散居地 : 湖南省邵阳县等地
书衣题 : 邵陵赵氏五修族谱
卷端题 : 昭陵赵氏五修族谱
编修:张俊德, 张俊端主修 ; 张俊生[等]倡修 ; 张信贤[等]纂修
孝友堂, 清光绪29[1903]十修 6册 : 图像, 世系表
始祖 : 张化孙, 讳衍字传万 原居闽省宁化县石壁, 后迁上杭深坑
本支祖: (明)张庭一, 字六则号成大郎
散居地 : 福建省上杭县, 湖南省浏阳县, 江西省修水县等地
书名据版心题编目
书名页 : 张氏族谱
云家谱中心,一个您分享家族文化,寻根问源,认祖归宗的地方。整理百家姓氏家谱族谱资料!
五更为您每天分享10个姓氏的10部家谱,如果您想分享您的家族故事,欢迎在留言区评论交流或者直接对话五更
阅读原文:http://jiapuwangblogsohucom/322644646html
分类: 生活 >> 起名
解析:
7805山西新绛古绛陶氏家谱五卷 (清)陶起盛等重修 清道光七年(1827)木活字本 五册 日本 美国 7806江苏江宁西阳陶氏宗谱十卷 (清)陶汝先等重修 清光绪二十六年(1900)燕翼堂木活字本 十册 日本 美国 7807江苏溧水陶氏宗谱不分卷 清光绪三十四年(1908)五柳堂木活字本 十册 江苏溧水县云台乡下桥头村西垫里 注:此谱初修于清雍正。 7808江苏镇江润东顺江洲陶氏族谱四卷 (清)陶秀资等修 清道光元年(1820)木活字本 四册 北图 7809江苏镇江润东顺江洲陶氏重修族六卷 (清)陶荣等修 清同治六年(1867)木活字本 六册 北图 7810江苏镇江陶氏族谱六卷首一卷末一卷 (民国)陶凤编辑 民国十九年(1930)五柳堂铅印本 六册 历史所 江苏镇江市博 注:民国二年陶恒等始修。 7811江苏句容陶氏宗谱不分卷 (清)熊飞纂 清光绪三十四年(1908)木活字本 二十册 江苏句容县档 注:谱始纂于清康熙三十七年。 7812江苏常州陶氏宗谱□□卷 (清)陶士谣纂修 清光绪八年(1882)常州陶氏五柳堂木活字本 江苏常州市图(存卷2、卷末) 7813江苏常州溧阿陶氏迁常支谱四卷首一卷 (清)陶湘等修 清光绪三十年(1904)铅印本 北图 科图 人民大学 中央民院 辽宁图 日本 美国 7814江苏无锡陶氏宗谱四卷首一卷末一卷 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文苑阁排印本 一册 河北大学 7815江苏无锡金匮陶氏支谱四卷 (清)陶光济编辑 清宣统元年(1909)锦初堂木刻本 江苏档(存卷2) 7816江苏无锡陶氏宗谱十二卷首一卷附录一卷 (民国)陶世凤修 民国二十一年(1932)活字本 吉林大学 江苏苏州市图 7817江苏苏州陶氏家谱六卷 (清)陶惟纶等修辑 清光绪三十四年(1908)刻本 北图 历史所 中央民院 南京大学 江苏苏州市图 苏州大学 日本 美国 注:清康熙三十二年陶超宗始修。 7818江苏苏州陶氏宗谱六卷 (民国)陶怀照 陶谋嘉等续修 民国九年(1920)刻本 北图(二部) 历史所 人民大学 辽宁图 吉林大学(二部) 江苏苏州市博 日本 美国 注:陶超宗首修于清康熙三十二年。 7819江苏常熟浔阳陶氏家谱四卷 (民国)陶文炯重修 民国二十二年(1933)铅印本 四册 北图 北京大学 吉林大学 江苏常熟市图 美国 注:陶贞一首修于清乾隆时。 7820浙江泰顺池村陶氏族谱一卷 (清)林鄂等撰 清道光间重修刊本 浙江泰顺县文博馆 7821浙江嘉兴陶氏家谱不分卷 忠孝堂 待修草稿本 一册 浙江嘉兴市图 注:内有陶葆廉修改批注。 7822浙江绍兴会稽陶氏族谱三十卷 (清)陶元藻重修 清乾隆五十一年(1786)刻本 北图 吉林大学 上海图 日本 美国 7823浙江绍兴会稽陶氏族谱不分卷 (清)陶元藻纂修 清乾隆四年(1639)序留井草堂拙苍氏钞本 二册 浙江图 7824浙江韶兴会稽陶氏族谱三十二卷 (清)陶际尧增修 清道光十年(1830)刻本 北图(二部) 历史所 北京大学 人民大学 中央民院 美国 注:明万历三十六年克斋翁始修。 7825浙江绍兴会稽陶氏族谱三十二卷 (清)陶柳溪纂修 清光绪五年(1879)修钞本 八册 河北大学 7826浙江绍兴会稽陶氏族谱三十二卷 (清)陶在铭修 清光绪二十九年(1903)木刻本 二十四册 南开大学 河北大学 吉林大学 哈尔 滨师大 日本 美国 注:明万历间克斋翁怿长始修。 7827浙江绍兴会稽陶氏东长房分谱不分卷 清人纂钞本 四册 浙江图 7828浙江浦江浦阳陶氏宗谱□□卷 (清)陶成福等纂修 清嘉庆十二年(1807)活字本 十册 北图 7829浙江浦江浦阳陶氏宗谱 民国三十五年(1946)木刻本 十二册 浙江兰溪县白沙乡陶宅(七部) 7830浙江临海陶氏宗谱□□卷 清同治八年(1869)木活字本 浙江临海县博(存卷3) 7831浙江缙云五云陶氏宗谱十一卷 (民国)陶汉龙总理 陶树子等协理 民国二十四年(1935)木活字本 浙江缙云县档 7832浙江松阳浔阳郡陶氏宗谱二卷 民国二十九年(1940)木刻本 浙江松阳县联溪乡徐山村 7833安徽南陵陶氏宗谱二卷 清光绪十一年(1885)纂修本 安徽南陵县档 7834安徽巢湖陶氏族谱四卷 (清)陶国良纂 清光绪二十六年(1900)刻本 安徽巢湖市图 7835江西南昌昌邑陶氏族谱一卷 清活字本光绪三十三年钞补 一册 江西档 7836湖北陶氏宗谱四十四卷 (民国)陶守珩 陶守照等编纂 民国三十六年(1947)陶氏五柳堂刻本 四十四册 武汉图 注:此书包括湖北各地陶氏宗派。首修于明万 历十一年。 7837湖北新洲六甲支谱陶氏八卷 (清)陶早棋 陶早茂续修 清光绪二十二年(1897)木刻本 湖北新洲县桃花乡桃花寨村 7838湖北新洲陶氏宗谱三十卷 (民国)陶旭斋 陶凤笙合修 民国十八年(1929)木刻本 湖北新洲县桃花乡桃花寨村 7839湖南宁乡陶氏支谱不分卷 (清)陶汝鼎等纂 清乾隆十五年(1889)刻本 一册 湖南图 7840湖南宁乡陶氏四修家谱九卷首三卷末一卷 (清)陶藻洲等纂修 清光绪十八年(1892)活字本 十六册 北图 日本 美国 7841湖南宁乡陶氏六修家谱十二卷 (民国)陶昭荃 陶文森等修 陶昭萼 陶瑞 班纂 民国三十六年(1947)活宇本 湖南图(存卷1) 7842湖南宁乡靳水双江陶氏五修家族谱二十二卷 (民国)陶美清 陶铸尧等修 陶美济 陶懋熙纂 民国十六年(1927)印本 湖南图(存卷15-22) 7843湖南湘潭陶氏四修支谱四卷首一卷末一卷 (清)陶世慈 陶成学纂修 清光绪二十八年(1902)田紫荆堂木刻本 十册 河北大学 7844湖南湘阴陶氏七修族谱□□卷 (清)陶达烈总修 清道光八年(1828)刻本 湖南图(存卷1、首) 7845湖南安化资江陶氏族谱□□卷 清同治八年(1869)刻本 辽宁大连市图(存卷首之二、卷一之七) 7846湖南去化资江陶氏七修族谱提本九卷 (民国)陶叔惠修 陶东佛纂 民国二十八年(1939)活字本 九册 湖南图 7847湖南安化资江陶氏七修族谱□□卷 民国间活字本 湖南图(存卷3、7) 7848广东新会松友祖家谱不分卷 (清)陶杰杨等辑 影清光绪九年(1883)序钞本 二册 美国 7849四川简阳陶氏族谱不分卷 (清)陶厚魁等修 清光绪七年(1881)刻本 二册 南京大学 7850四川陶氏族谱五卷 (民国)陶启金 陶宗钧等纂修 民国二十一年(1932)排印本 一册 四川图 7851 浔阳陶氏支谱十六卷 (清)陶宣炡辑 清咸丰七年(1857)录成钞本 五册 北图 注:道光二十二年初稿,二十七年再辑,咸丰六 年重定。
陶姓起源参考之一
历史来源:
一 ; 以地名为氏。据《姓苑》所载,上古有陶唐氏 ( 尧帝 ),居于陶邑 ( 山东定陶县 ) ,其后有陶氏。
二 ; 以官为氏,据《左传》所载,周初,武王弟康叔受封为卫侯,分到「殷民七族」,其中有「陶」氏,即掌管制作陶器的工匠。又据《元和姓纂》所载,周朝初年,虞阏之父虞思为陶正,即掌管陶器制作的官职。其后有陶氏。
家族名人
陶侃 (259~334)晋代名臣,浔阳(今湖北省黄梅县北)人,字士行,明帝时拜征西大将军,都督荆襄军事,平定苏峻之乱,初为广州刺史,每日搬运砖块以锻链体力,为人忠顺勤劳,时人比之诸葛亮。
陶弘景 (452~536)南朝秣陵人,字通明。工草隶,好道术;齐高帝时,为诸王侍读,梁时隐于句曲山,自号华阳隐居;武帝时,礼聘不出,然朝廷大事,无不谘询,时称为「山中宰相」;卒赠大中大夫,諡贞白先生。著述甚多,其本草集注一书,是将本草经依药性与种属重新整理而成。
陶潜 (365~427)东晋浔阳柴桑人,陶侃的曾孙,一名渊明,字元亮,安贫乐道,尝作五柳先生传以自比,世称靖节先生,诗名尤高,堪称古今隐逸诗人的宗师。
地望分布:河南济阳郡,安徽丹阳郡,江西浔阳郡。
陶姓起源参考之二:帝尧封陶、子孙为姓
陶姓的起源已有4300多年的历史了。说起陶姓的始祖,就要说到我国历史上远古时期的帝尧陶唐氏。
陶唐氏是帝尧的封号,也正是因为这个缘故,按当时的习惯,尧的后人有的就以陶为姓,有的就以唐作为自己的姓氏。
而80年代在山西省临汾市郊区发现的陶寺遗址。也和另一支源自舜帝的陶姓有着直接的联系。
中国谱牒研究会副会长张海瀛:“咱们现在站的这个遗址,叫陶寺遗址,这个遗址在咱们国家的考古历史上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这个遗址与陶姓的起源关系也非常大。传说帝尧开始被封于陶地(山东定陶),后来又改封到唐地(河北唐县),所以,帝尧的号就叫陶唐氏,帝尧的后代当中,有一支就是以他最初的封号以陶为姓的,这就是咱们中国陶姓的起源。另据记载:帝舜的后人当中,有一支是负责制造陶器的,给了他个官衔,叫做陶正,是以制陶为职业的,这支后代以职业为氏,也姓陶。”
也就是说,陶姓有一支是源自帝尧的后代,有一支是源自帝舜的后代,但不管是源自尧还是源自舜的陶姓,他们实际上是一脉相传的一家人。因为尧把娥皇和女英两个女儿嫁给了舜,所以,舜帝后裔的体内也流着尧帝的血液。
有一句关于娥皇和女英的对联是这样说的:、父帝王夫帝王父夫帝王,姐皇后妹皇后姐妹皇后,由此,我们更可以看出这两支陶姓的血缘关系。
我国历史上的陶姓名人可谓数不胜数,晋代时期,陶姓人氏曾一连出现过好几位了不起的人物,如以珍惜光阴而著称的陶侃,他的格言是,人要珍惜每一分光阴,由于他办事认真、勤奋,曾先后出任晋朝八个州的都督,并统率军队四十年之久。而陶侃的曾孙陶渊明,更以不朽的诗歌作品而千古留名,一篇《桃花源记》已被历代学子视为必读之作,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诗句,也被人们传诵了千百年而不衰,而他不为五斗米折腰的故事,更为后世志趣高洁的读书人奉为座右铭。陶渊明四十一岁时曾任江西彭泽县令,仅八十多天就弃官归隐,从他的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的诗句中,我们仍可看出他归隐后经常和邻居们一起争论并分析历史上的往事。
据《姓氏考略》记载,陶姓人氏很早就由最初的发祥地山东定陶、河北唐县及山西临汾等地向各地迁徙,陶姓繁衍到后来,就在江苏镇江及丹阳一带形成望族大户、而早在东汉时期,陶姓就已在江西九江县成为名门望族。
从隋唐时期开始至后来的历朝历代,陶姓族人就从中原陆续迁徙到福建安家落户。
台湾的陶氏族人,大部分是明清时期从福建迁移过去的。
台湾陶氏出版社董事长陶宗翰:“这次回来能够到我们陶氏的发源地来寻根,是一件令人很开心的事情,陶姓在台湾的分布还算是平均,根据现在的统计,大概有一万多人在台湾。”
如今,台湾的陶姓人氏,大部分都居住在台北、新竹和彰化等地。
陶姓起源参考之三
陶姓在台湾和大陆均未进入前一百大姓。陶姓最早的起源是,上古时代的帝王陶唐氏(即唐尧)在今天的山东定陶一带制陶,尧帝的后代子孙就有以“ 陶”为姓的。 发展和演变:有一支陶姓起源于子姓,是商朝后裔。左传上说,周文王第九子康叔受封为卫侯,负责管理商朝遗民,其中就有“陶”姓,据说是制造陶器的工匠。另外一支陶姓也起源于在周代,虞思担任周朝的陶正(管理制造陶器的官职),其子孙也以陶为姓。陶姓在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了丹阳,济阴,洵阳三大郡望,在当地发展成为望族,因此,陶姓世称丹阳望,济阴望,洵阳望。
具体参见中国家谱网china-stemmata/dir_searchphpxing=%CC%D5&location=&pu_name=&writer=&house=&tang=&imagex=37&imagey=6
起源山西姓氏介绍(二十六)----南姓
按姓氏人口统计,南姓居全省第129位,共有20024人。南姓以地名为姓者,出自春秋时晋国。晋国有高士,隐居南乡,其后裔遂以南为姓,是为南姓。
南姓起源较为复杂:相传夏禹的后代有以南为姓者;商王盘庚的妃子姜氏,夜梦赤龙入怀,怀孕十二月生一子,手握“南”字,长大后主管荆州,号“南赤龙”,其曾孙南仲在周初时为大夫,此为南姓主源;春秋时卫国公子郢,字子南,其后代有以南为姓;周朝楚国有子南氏,也称南氏;春秋时晋中市国有高士陷于南乡,因改姓南。历史上南姓在汝南、河东(今山西永济)、顿丘(今河南清丰西南)等地形成望族。历史名人:春秋鲁有南蒯。汉代算学家南季,唐代给事中南巨川、名将南霁云。明代陕西渭南南氏出现了数支大族,且显于世,有绍兴知府南大吉,南大吉之孙南企仲明末任南京吏部尚书,企仲子南居业、居仁也在朝任职,有清白之名。清代,云南昆明南氏一枝独秀,出现了江南提督南天祥、湖广提督南天章等到名人。
在我们河北、山东一带世代还流传着一个故事:明张皇后(河北沧县兴济人)修减河、建盘古庙,两兄弟占民田犯罪。1549年,子孙四处逃跑,后由张姓分东、南、西、北四个姓氏。明史含糊记载不祥。为此,有东南西北本姓张之说。在我们这里,南姓与东姓就论一家人。(此说限于河北、山东、天津一带,应与南方之南姓来源不同,)
去看看本网西姓的介绍,你们的说法是惊人的一致,证明传说是有一定的历史依据的。东西南北是一家!
南宝通0317--8864033河北省南皮县委宣传部
南姓起源较为复杂:相传夏禹的后代有以南为姓者;商王盘庚的妃子姜氏,夜梦赤龙入怀,怀孕十二月生一子,手握“南”字,长大后主管荆州,号“南赤龙”,其曾孙南仲在周初时为大夫,此为南姓主源;春秋时卫国公子郢,字子南,其后代有以南为姓;周朝楚国有子南氏,也称南氏;春秋时晋中市国有高士陷于南乡,因改姓南。历史上南姓在汝南、河东(今山西永济)、顿丘(今河南清丰西南)等地形成望族。历史名人:春秋鲁有南蒯。汉代算学家南季,唐代给事中南巨川、名将南霁云。明代陕西渭南南氏出现了数支大族,且显于世,有绍兴知府南大吉,南大吉之孙南企仲明末任南京吏部尚书,企仲子南居业、居仁也在朝任职,有清白之名。清代,云南昆明南氏一枝独秀,出现了江南提督南天祥、湖广提督南天章等到名人。
我是青龙满族自治县的我姓张,属正蓝旗。据说祖先叫董义道。有谁能查出,满姓是什么。
本文2023-10-15 14:44:47发表“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lezaizhuan.com/article/2591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