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庸的手法,古董的江湖——读《古董局中局》
横跨三年,终于读完了马伯庸的四部曲《古董局中局》,小说在情节设定、人物设定和故事逻辑上有太多值得吐槽的地方,特别是整个情节的核心发展逻辑,可能让包括鄙人在内的很多读者无法接受,这大概也是马亲王其他某些小说共同共同被吐槽的地方,但是这丝毫不妨碍阅读,情节紧凑,悬念迭生,让人迫不及待地读下去。
这四部曲最为难得之处在于对小说背景的构建,读者可以在阅读中感受到一个古董的江湖。
小说的背景非常宏阔,主人公许愿的家世可以上溯到公元七世纪的武则天时代,从那时起许家就和日本人纠葛不休,而且都有文献可征,历史的细节斑斑可考,比孔家的家谱都要清楚。
实际上,小说中描写的古董江湖是从民国绵延至上世纪九十年代,其中的重要人物基本上也都出现在这两个时代,从青年变为老年,甚至走向了人生的终点。
有书评说“主人公貌似名不见经传,实则天赋异禀,蕴含着巨大的能量,在一次又一次的磨难中,一次又一次绝处逢生,既得自我超越,又得贵人相助”,是很典型的“中国套路”,带有武侠情义和推理情节的作品,和金庸的作品非常相似。
的确,主人公许愿太像是金庸小说的主人公,有家学渊源,但家门惨遭不幸,有重大冤情一直未得昭雪,前半生毫不起眼,不热衷于世俗的利益,有一些女人缘,对于技能并无狂热的追求,运气异常好,能够逢凶化吉,非要一一对应,许愿和段誉还真有点相似之处:手无缚鸡之力,但总能靠小聪明和耍嘴皮化险为夷。
其实,情节上的相似反映的是手法上的相似,马亲王用金庸的手法构建了一个古董的江湖。
在金庸构建的世界中,有数不清的习武之人,有很多门派,层次分明,最顶级如少林寺等门派把控着武林界的话语权。在这四部曲中,古董行当俨然是一个获利巨万、高度发达的产业,这个行当不仅有无数的小商小贩、专家学者和拍卖行,还有一个类似少林寺的最高组织——由五脉组成的明眼梅花。明眼梅花算是一个古老的行会,在此之上有一个现代化的组织,叫中华鉴古研究学会,这个学会“就是五脉传人整合而成,不混到一定层次是不知道的。它代表了一种身份,一种地位”。中华鉴古研究学会不是国家机构,却胜似国家机构,在古董行当,就是最高权力机构,而且,这个学会也和国家权力机关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书中的大反派老朝奉拥有一个高度专业化、遍布全国的组织,在第四部书中,亲王向我们揭露,这个组织也分为五个派别,都有来历。
这两大组织,一个以鉴真为纲领,一个以造假为主业,显然是汉贼不两立,然而实际上,五脉已被腐化、渗透,两方势力对比已悄然出现逆转,这和武侠世界中邪教横行、名门正派式微非常相似。除了这个大反派之外,还有东洋人这个外来的势力,就好似金庸小说中来中原搅局的域外势力,这个势力随着国力的消长而消长,唐朝时弱,民国时强,不过最大的敌人还是我们自己人。小说就是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展开,一介平民许愿卷入两派纷争,凭着一股轴劲,用一千多页的篇幅瓦解了大反派。
在细节的描写上,亲王丝毫不懈怠,五脉分属五个家族,每个家族各掌一个领域,都有各自的行业秘笈,书中详细介绍的有《素鼎录》和《玄瓷成鉴》,这就相当于各门派的剑谱,不同的是,剑谱是越老越好,但鉴宝秘笈却会因为跟不上造假的新手段,逐渐成为一个象征。在小说中,更有价值的是古董本身,而不是秘笈,所有相对应的,反派东洋人就有一份专门搜刮中国古董的《支那骨董账》。
在第四部书中,整个古董江湖已经完全构建起来,金庸的手法也被运用到了极致,亲王脑洞大开了创造“飞桥登仙”这一绝技,让古董不仅仅局限于口述的段子、故事和掌故,还可以和极具观赏性的手动操作结合起来,这个绝技的设定简直就让人误以为这是武侠小说的情节了。为了这个绝技,书中做了不少铺垫,首先是药不然给出的“绍兴,八字桥”的提示,然后是与江南美女的邂逅,再之后是许愿和兰稽斋老板的比赛,最后才让大家一开眼界。这是很典型的金庸手法。而掌握“飞桥登仙”绝技的尹银匠也是个性情古怪之人,正合得上金庸小说中那些可以给主人公解毒的怪医。和尹银匠相似的是在南城倒腾旧书的“图书馆”,也是个掌握绝技的怪人。
亲王对于具体场景的描写细致生动,让读者在不经意间就能感受到当时的氛围。故事主要发生在上世纪九十年代,书中涉及的大小城市都能让人宛若亲临,比如郑州、杭州、卫辉。第三部《掠宝清单》的故事背景是1928年,对于北平的动荡、军阀的凶残,描写的非常到位,这恐怕也是第一本专门描写孙殿英“东陵盗宝”的小说。
读完四部曲,老朝奉的身份终于揭晓,但我关心的另外一个神秘人物的身份却还毫无线索,此人就是刘局,一个自称“刘局”的老干部,他的保镖方震隶属于公安部八局,八局负责副国级***、高级别外宾和一些重要人物的保卫工作,刘局应该不是“四副两高”,也不是外国人,那么就只能归类于“有关部门的重要人物”了。
总之,读这四部曲是很愉快的经历,不用多想,一口气读下去就行。
《古董局中局》一共有前后四部本说,改拍成电视剧也已经到了第二季,电视剧基本是按着小说的基调走的,没有太大的改动。整个剧情就是围绕着许愿为了揪出老朝奉来写的。下面一起来看看《古董局中局》的老朝奉是谁?
《古董局中局》的老朝奉是谁1、小说中的老朝奉指三个人,分别是:第一代的药慎行(药不然的爷爷),第二代的姬天钧(死于1984年),第三代的沈云琛(姬天钧女儿)。
2、老朝奉这个名字是泉田国夫效仿鱼朝奉的名字给药慎行取的名号。所谓老朝奉,即古董造赝的幕后黑手,其势力制造的赝品真品无二,即使是行家里手也很容易打眼。
3、《古董局中局》是2012年凤凰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马伯庸。马伯庸:著名作家,公认的“文字鬼才”,功底扎实,文风多变,作品广为流传。曾获2005年度中国科幻最高奖项银河奖读者提名奖和2010年人民文学奖散文奖、2012年朱自清散文奖。
关于《古董局中局》的老朝奉是谁的相关内容就介绍到这里了。
人物关系:徐一城(屈楚萧饰)作为一名古董行业的爱国学者,在五脉陷入到危机时刻,许一城临危解难,从而化解了五脉的危机。海兰珠(陈钰琪饰):海兰珠是宗室后人。
《古董局中局3:掠宝清单》是当代鬼才作家马伯庸创作的系列小说《古董局中局》的最新作,该系列入选第四届中国“图书势力榜”文学类年度十大好书。
内容介绍:
1909年,慈禧入葬东陵。据她的心腹太监李莲英记载,随葬玉石有700多件,又倒入4升珍珠、2000多块宝石填棺,总价值超过纹银5000万两,东陵的豪华气派压倒紫禁城。而这一切,都在孙殿英炮轰慈禧墓时,暴露在了军阀面前。
巨额的财富,吸引了各方势力的关注。想重夺权势的清朝宗室、有军队缺粮饷的各路军阀、见钱眼开的文物贩子和一直觊觎着中国文化的日本侵略者,纷纷加入角逐,各施神通布下重重圈套,大鱼吃小鱼。
姬均天是沈云琛的父亲。
沈云琛是五脉中青门的掌权人,而姬均天则是第二任老朝奉,无论如何都不想不到两人有什么关系,但两人确实是父女。
姬均天原是许一城的徒弟,后来因为偷盗被许一城赶走了,后来姬均天竟然当上了少帅侍卫长,一时之间风光无限,而不为人知的是,他还有一个身份,那就是老朝奉。
沈云琛是姬均天的女儿,沈云琛其实并不是沈家的人,而是沈家的养女,沈云琛很小的时候其实是和姬均天一起生活的,后来她被送到了沈家生活。
后来沈云琛当上了沈家家主,但同时她也继承了她父亲的衣钵,成为了第三任老朝奉。她明面上了五脉的人,但背地里却是造假组织的头目,可以说是非常讽刺了。当然,虽然沈云琛隐藏得再深,还是被许愿他们发现了她与姬均天的关系,从而她是老朝奉的秘密也顺藤摸瓜的被查出来了。
沈云琛做了一辈子虚伪的人,她的结局并不美好,最后为了不抹黑五脉的形象,被要求自杀,而她最终也体面的结束了自己的生命,她虚伪又可悲的一生就这样结束了。
小说(四本)中的老朝奉指三个人,分别是:第一代的药慎行(药不然的爷爷),第二代的姬天钧(死于1984年),第三代的沈云琛(姬天钧女儿)。
小说中,老朝奉这个名字是泉田国夫效仿鱼朝奉的名字给药慎行取的名号。所谓老朝奉,即古董造赝的幕后黑手,其势力制造的赝品真品无二,即使是行家里手也很容易打眼。马伯庸的小说写得很巧妙,老朝奉存在于几代人的视野里,却没人知道他到底是谁。
网剧中,目前嫌疑最大的老朝奉,应该有:罗局(50%)、沈云琛(60%),药不然(70%),或者空降其他人。从目前的线索来分析:
第一、老朝奉和五脉有关系;
第二、许一城的后辈,本身能力强,又和许一城学过本事;
第三、熟悉许一城在岐山造假(1931年的真相);
第四、曾化名姊小路永德;
第五、劝说过许家三代人,均遭拒绝;
第六、曾被逐出五脉;
第七、曾单独陪木户教授考察,看到坟墓被挖开,乡民哄抢;
第八、与许家的千年恩怨。
本来以为是黄克武,但自从黄家出事后,就首先排除。再排除药来,一看“和珅”的脸,虽然很坏,但是本质是好的。接下来排除姬家,曾在岐山动手脚做假关公像,而且鱼朝奉的姓氏“鱼”同样源于姬姓。但是第六感告诉我,这应该不是剧中的老朝奉。
所以数来数去,似乎只剩下城府很深的罗局,以及沈云琛,或者空降其他意想不到的人。罗局,看似云淡风轻,什么都知道,什么也都不知道,一个亦正亦邪的人物,很想让我相信他就是大坏蛋,刘队死的时候,眼神透露的是惊恐,让我总觉得罗局嫌疑很大。
另外就是戏份很少但是份量较重的沈云琛老太太。总觉得这个老太太套路深。还有一个就是药不然,据电视猫剧情透露,药不然居然对黄烟烟也下了死手,且开枪打死了黄焦。虽然我一点也不希望是药不然,但是刘队死的时候,眼神透露的惊恐与惊讶,让我觉得药不然的可能性极大。
当然,根据马伯庸致电网剧剧组的消息,也不排除对情节改动的可能性,也许老朝奉还另有其人。
金庸的手法,古董的江湖——读《古董局中局》
本文2023-10-15 14:05:52发表“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lezaizhuan.com/article/2588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