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有后代吗?
李白儿女:
李伯禽(?—792),小名明月奴,祖籍陇西郡成纪县(今甘肃省平凉市静宁县南),唐代大诗人李白长子。其母许氏于公元738年去世。其父李白死在安徽当涂后,伯禽定居于当涂,过着布衣的生活,于唐德宗的贞元八年(公元792年)去世。有一子两女,其子年轻时出游,不知所终,两女嫁于当地农民。
李颇黎,本名天然,李白的次子,李白在东鲁时和他的第三个妻子所生,后来不知所踪。
李平阳,李白长女,李伯禽同母妹。
李氏,李白与宗氏女所生(没有明确资料记载证实)
中国人历来官本位,戏剧舞台上妻子称丈夫,一般叫“相公”或“官人”。李白当官的愿望更强烈,爱情和婚姻自然就要作一点让步甚至牺牲了。李白自信才高八斗,不走科举道路,想把自己的名声弄大,由官府保送(即“举荐”)。所以他出川后一直跑官,按他自己的话说是“遍干诸侯”,或许是礼送得不够重,或者被中间人克扣去,李白跑了好几年,千金散尽,仍然没有指导做官的推荐人。
李白就想通过婚姻来改变自己的命运,干得好不如娶得好,他的第一次婚姻就是一次政治婚姻。开元十六年秋,当时李白在安陆经胡紫阳与“郡督马公”马正公的撮后,首次与许圉师之孙女结婚,五年后生女平阳,又四年后生子伯禽,平阳约在天宝七年十七岁时在东鲁出嫁,许氏卒于开元二十六年底。
开元二十七年夏,李白在剡越与一刘姓女子再度结婚,族举家迁安徽南陵定居,但刘氏天宝元年与李白分手。天宝四年春李白在任城第三次与“鲁地一妇人”结婚,生子颇黎,他的这个妻子约卒于天宝十载。
李白的第四次婚姻是与唐高宗时宰相宗楚客之孙女结婚,无子,上元二年,宗氏入邝山学道。据说,此后李白不复再婚。
李白的地四次婚姻既充满了政治色彩,也不无浪漫色彩。在民间传说中,李白的第四个妻子有如神女。
传说在大唐天宝三年,李白、杜甫、高适三大诗人相聚开封,同登吹台饮酒赋诗。有一天,他们正在吹台开怀畅饮,忽听窗外传来如梦如幻的琴声。三人疑是师旷再生,不禁心生感慨。似醉非醉之间,李白即兴赋诗,挥笔在粉墙上写下了那首千古名作《梁园吟》。
三位诗人走后,一位年轻貌美的白衣女子带着丫环来到这里。她云髻高耸,裙裾飘飘,站在壁前反复吟诵那气势磅礴的诗篇,如醉如痴,连僧人进房都未能觉察。僧人看到粉白的墙壁被涂得黑乎乎一片,心生怨气,举布欲擦,却被这位姑娘拦住。经过一番交涉,她取出千两银子,买下此壁,保住了墙上的诗句。不久,李白听说此事,深受感动,便托杜甫和高适作媒,娶这位宗氏才女为妻。宗氏就是李白的第四位夫人。 (来源:星岛环球网)唐代诗人。字太白,号青莲居士。绵州昌隆(今四川江油)人。
李白少年时代的学习范围很广泛,除儒家经典、古代文史名著外,还浏览诸子百家之书,并“好剑术”。相信道教,有超脱尘俗的思想;同时又有建功立业的政治抱负。他青少年时期在蜀地所写诗歌,留存很少,但已显示出突出的才华。李白约在二十五、六岁时出蜀东游。在此后十年内,漫游了长江、黄河中下游的许多地方,开元十八年(730)左右,他曾一度抵长安,争取政治出路,但失意而归。天宝元年(742),被玄宗召入长安,供奉翰林,作为文学侍从之臣,参加草拟文件等工作。不满两年,即被迫辞官离京。此时期李白的诗歌创作趋于成熟。此后11年内,继续在黄河、长江的中下游地区漫游,“浪迹天下,以诗酒自适”。他仍然关心国事,希望重获朝廷任用。天宝三载,李白在洛阳与杜甫认识,结成好友,次年分手后未再会面。天宝十四载,安史之乱爆发,李白正在宣城(今属安徽)、庐山一带隐居。次年十二月他怀着消灭叛乱、恢复国家统一的志愿应邀入永王李幕府。永王触怒肃宗被杀后,李白也因此获罪,被系浔阳(今江西九江)狱,不久流放夜郎(今贵州桐梓一带)。途中遇赦得归,时已59岁。晚年流落在江南一带。61岁时,听到太尉李光弼率大军出镇临淮,讨伐安史叛军,还北上准备从军杀敌,半路因病折回。次年在他的从叔当涂(今属安徽)县令李阳冰的寓所病逝。
李白诗歌散失不少,今尚存900多首,内容丰富多采。李白一生关心国事,希望为国立功,不满黑暗现实。他的《古风》59首是这方面的代表作品。对唐玄宗后期政治的黑暗腐败,广泛地进行了揭露批判,反映了贤能之士没有出路的悲愤心情。言多讽兴,气骨高举。李白固然迫切要求建功立业,为国效劳,但他并不艳羡荣华富贵,而是认为“钟鼓馔玉不足贵”(《将进酒》)。在建树功业以后,他要以战国时代高士鲁仲连为榜样,不受爵禄,飘然引退。其思想明显地受到道家特别是庄子的影响。李白的不少诗篇,表现了对人民生活的关心和同情。这种内容常常结合着对统治者的批判。他的一部分乐府诗,反映妇女的生活及其痛苦,其中着重写思妇忆念征人,还写了商妇、弃妇和宫女的怨情。他的《宿五松山下荀媪家》、《丁都护歌》、《秋浦歌》“炉火照天地”,分别描绘了农民、船夫、矿工的生活,表现了对劳动人民的关怀。李白一生写下不少描绘自然风景的诗篇。他的“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蜀道难》)、“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将进酒》)、“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望庐山瀑布》)等,形象雄伟,气势磅礴,都是传诵千古的名句。这类诗篇,正象他若干歌咏大鹏鸟的作品那样,表现了他的豪情壮志和开阔胸襟,从侧面反映了他追求不平凡事物的渴望。另外一些诗篇,像《秋登宣城谢眺北楼》、《独坐敬亭山》、《清溪行》,则善于刻画幽静的景色,清新隽永,风格接近王维、孟浩然一派。李白还有不少歌唱爱情和友谊的诗篇。其乐府诗篇,常常从女子怀人的角度来表达委婉深挚的爱情。还有若干寄赠、怀念妻室的诗,感情也颇为深挚。李白投赠友人的作品数量很多,佳篇不少。其中有的诗表现了鲜明的政治态度,更多的是表现日常送别、相思之感,像《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沙丘城下寄杜甫》、《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忆旧游寄谯郡元参军》、《赠汪伦》等等,感情深挚,形象鲜明,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量。李白诗歌内容也包含着一部分封建糟粕,其中较多的是宣扬人生若梦、及时行乐、纵酒狂欢的消极虚无思想和表现求仙访道、炼丹服药的宗教迷信。他描写妇女和爱情题材的诗,也有少数存在庸俗情调。李白诗歌中大量采用夸张手法和生动的比喻。他的“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宣州谢眺楼饯别校书叔云》)、“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秋浦歌》其十五),刻画他长安政治活动失败后深广的忧思,是广泛流传的名句。他如“吟诗作赋北窗里,万言不值一杯水”(《答王十二寒夜独酌有怀》),写自己的怀才不遇;“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行路难》),写仕途艰难;“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赠汪伦》),写朋友间的深厚友谊等,都以鲜明突出的形象打动读者。李白诗歌的想象是很丰富和惊人的。他的“狂风吹我心,西挂咸阳树”(《金乡送韦八之西京》)、“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都以奇特的想象表现了对长安和诗友的怀念。《梁甫吟》、《古风》“西上莲花山”分别通过幻想方式来表现自己在长安受到谗毁和安史叛军对中原地区的蹂躏;《远别离》更通过迷离惝恍的传说来表现对唐玄宗后期政局的隐忧;它们都显得形象鲜明,寓意深刻。《蜀道难》、《梦游天姥吟留别》则借助于神话传说,构造出色彩缤纷、惊心动魄的境界。李白诗歌丰富的想象力在篇幅较长的七言歌行中表现得尤为突出,这方面明显地可以看出受到屈原的影响。在体裁方面,李白擅长形式比较自由的古诗和绝句,不爱写格律严整的律诗。《古风》59首是他五古的代表作品。他乐府中的五古,继承汉魏六朝乐府民歌的优良传统,文笔朴素生动,并倾注着诗人洋溢的热情。他的七言古诗(包括乐府七言歌行和一般七古)具有更大的创造性。写景则形象雄伟壮阔,气势磅礴,色彩缤纷,抒情则感情奔放激荡,跳脱起伏,变化多端。从文学渊源说,这类诗受屈原作品和鲍照《拟行路难》的影响最深。李白擅长绝句。他的绝句,在南北朝乐府民歌的基础上,锻炼提高,更为精警。五绝如《静夜思》、《玉阶怨》等,蕴藉含蓄,意味深长。七绝佳作更多,语言明朗精练,声调和谐优美,写景抒情,深入浅出。像《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望庐山瀑布》其二、《望天门山》、《早发白帝城》、《赠汪伦》等等,都是脍炙人口的名篇。历来评唐代七言绝句,认为李白与王昌龄最称擅场;李白集中七律最少,仅十多首,也少佳作。五律有70多首,有的写得很好,说明他能写律诗,只是不爱多写。李白的乐府诗,虽用乐府旧题,却能自出新意,唐人以乐府古题写诗的,当推李白的成就最为杰出。他的某些歌行和绝句,虽不用乐府题目,也富有乐府诗的风味。他诗歌语言的最大特色,可以说是“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具体表现为语言直率自然,音节和谐流畅,浑然天成,不假雕饰,散发着民歌的气息。这主要得力于学习汉魏六朝的乐府民歌。但他不是仅仅学习、模拟民歌语言,而是在学习基础上加以提高,使之更加精练、优美,含意深长。他的七言古诗除明朗自然外,语言更以雄健奔放见长。杜甫《春日忆李白》诗称誉李白诗“清新”、“俊逸”,道出了它语言风格的显著特色。李白诗歌对后代产生深远影响。唐代韩愈、李贺,宋代欧阳修、苏轼、陆游,明代高启,清代屈大均、黄景仁、龚自珍等著名诗人,都在不同程度上向李白诗歌汲取营养,受其影响。李白还有若干词作。《尊前集》著录12首,《花庵绝妙词选》著录7首。其中《清平调》“云想衣裳花想容”3首,体裁实为七言绝句,当时配乐演唱。其他传为李白作的长短句均不甚可信。其中《菩萨蛮》“平林漠漠烟如织”、《忆秦娥》“箫声咽”两篇最为著名,但这两首词是否李白作品,颇滋后世疑问。李白的散文,今存60多篇。多对偶句,没有摆脱当时流行的骈文风尚。但语言比较自然流畅,与其诗歌风格有相似之处。其中《与韩荆州书》、《春夜宴从弟桃花(一作“李”)园序》两文,为后代选本所取,传诵较广。
唐人所编的李白集子,现在没有流传下来。北宋有《李太白文集》30卷,刻于苏州,世称“苏本”。后又有根据苏本翻刻的蜀本,是现存最早的李白集,康熙年间缪曰芑据以翻刻,世称缪本。最早为李白集作注者,是南宋杨齐贤的《李翰林集》25卷,注释颇为繁富。今人瞿蜕园、朱金城的《李白集校注》是迄今为止李白集注释中最详备的本子。关于研究李白的著作:五四运动以后至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前有李长之著《道教徒诗人李白及其痛苦》、戚惟翰著《李白研究》等;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有詹著《李白诗文系年》、《李白诗论丛》、王运熙等著《李白研究》等。除此以外,还有不少单篇论文,中华书局曾选择其一部分较有代表性的,于20世纪60年代编成《李白研究论文集》出版。
公元727年`在湖北安陆`与前宰相许圉师的孙女结婚`5年后生下女儿平阳`又过4年生下儿子伯禽``` 公元739年(许氏死后)`得刘氏`举家迁安徽南陵定居`741年分开(传闻二人未成亲)``` 公元745年`李白往泰山考取道箓路过任城`与一当地妇女成亲`生了一个儿子`取名颇黎`并且李白在山东兖州置下了大批田产`在此后他云游在外的生活中,这些田产就交给了妻子`750年`妻子去世``` 公元750年`李白在河南开封结识武则天时宰相宗楚客的孙女宗氏``` 761年`宗氏入邝山学道`后李白未再婚``` 李白生于东亚碎叶,卒于安徽余乐一代诗仙其有两子一女 长子:伯禽,一生追随其父左右李白死后,伯禽留在其父逝世之所,安徽余乐(今安徽宣州),伯禽有两女,生活窘困,嫁于当地农夫宣州太守因其祖父之名欲将其二人改嫁当地富商可二女皆为贞洁之人从一而终,不愿改嫁! 伯禽亦有一儿,出外游历13载,不知所踪 长女:平阳,出嫁后即死去其后人无音讯! 次子:颇离,幼在山东,后下落不明!
26岁那年,李白仗剑走出巴山蜀水,开始了漫长的漂泊生涯。在湖北安陆,他与前宰相许圉师的孙女结婚,先后生下女儿平阳和儿子伯禽。此后8年,他对出仕为官满怀自信,四处求仙访道,结交各方人士,足迹踏遍近半个中国。后来,他又举家迁往山东济宁,仍然奔走于各地,向官员锐身自荐,苦苦寻求出仕的时机。不久,妻子许氏病故,李白又与一刘姓女子结婚,并迁居安徽南陵。但这次婚姻并没有维持多久,二人分手后,李白与一山东女子再次结婚,还生下了一个儿子,名叫颇黎。
所以他有两个儿子,一个叫李伯禽,另一个叫李颇黎。
李白有后代。
看李白的家谱,李白有两个儿子,第一个叫李伯钦,第二个叫李平阳。次子之后,长子李伯勤有两个女儿,准备出嫁。至此,李白在三代中陨落。
李白于唐玄宗十四年(726年)结婚,时年26岁左右。他娶了湖北安陆人徐氏为妻,徐氏的祖父是唐高宗的宰相。李白和她在一起生活的时间最长,长达10年。李白,许氏,生一男一女,女儿平阳,幼时天真活泼,长大后聪慧有礼。不幸的是,她结婚后不久就去世了。他的儿子伯禽聪明、足智多谋,懂书、会写字,但他一生都在修身养性、读书,从未步入仕途。
后来,李白在山东娶了“艺鹭女子”为妾,并生下一子,取名里坡。历史书上对他的事迹只字未提。
李白有一个孙子和两个孙女,都是伯禽的孩子。早年,他的孙子像他的祖父一样,游手好闲,离家出走。至于两位孙女的下落,据史书记载,唐元和十五年(820年),李白去世五十八年后,李白故友范伦的儿子范利用职务之便,拜访当涂县令三四年,才终于找到她们。姐妹俩都嫁给了当涂当地的农民。她们的丈夫是陈云和刘权。虽然都成了农妇,但她们的容貌和仪态“进退从容优雅,处理细节道理,祖德不亚于她们,儒家思想不亚于她们”。
接楼上回答。按新、旧《唐书李白传》及李瑛的《李白研究》,李白曾经有过三次以上婚姻,生有一子一女,正名不清楚,只知道儿子字伯禽、女儿字平阳,这是李白在自己的诗中对儿女名字的提及。据唐人范传正给李白做的《唐故翰林学士李公墓碑》记载,李白的儿子生有两个女儿一个儿子,就是说李白的孙辈有三个孩子,但是他的孙儿年轻的时候离家浪游一去不返,后来就全无音讯,两个孙女先后嫁给农人为妻。从这种意义上说,李白的直系只有三代,到孙女孙子这一代就算结束了。且李白自己的身世也是一个谜,关于他的祖先和少时成长经历,史料能提供的可靠信息和价值极少。
李白的夫人是许氏,许氏死后续宗氏为妻
他有两子一女
其中一子一女是许氏生的,
子名:伯禽,小名“明月奴”
女名:平阳
另一子名:颇黎
李白有三个老婆,一个是许宰相的孙女,姓许。第二个,不祥其姓。第三个宗宰相的孙女,姓宗。此外还有一个姓刘的。女儿李平阳,姓李。
李白(701年2月8日—762年12月) ,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是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与杜甫并称为“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其人爽朗大方,爱饮酒作诗,喜交友。
李白有《李太白集》传世,诗作中多以醉时写的,代表作有《望庐山瀑布》、《行路难》、《蜀道难》、《将进酒》、《越女词》、《早发白帝城》等多首。
李白所作词赋,宋人已有传记(如文莹《湘山野录》卷上),就其开创意义及艺术成就而言,“李白词”享有极为崇高的地位。
公元727年`在湖北安陆`与前宰相许圉师的孙女结婚`5年后生下女儿平阳`又过4年生下儿子伯禽```
公元739年(许氏死后)`得刘氏`举家迁安徽南陵定居`741年分开(传闻二人未成亲)```
公元745年`李白往泰山考取道箓路过任城`与一当地妇女成亲`生了一个儿子`取名颇黎`并且李白在山东兖州置下了大批田产`在此后他云游在外的生活中,这些田产就交给了妻子`750年`妻子去世```
公元750年`李白在河南开封结识武则天时宰相宗楚客的孙女宗氏```
761年`宗氏入邝山学道`后李白未再婚```
李白生于东亚碎叶,卒于安徽余乐一代诗仙其有两子一女
长子:伯禽,一生追随其父左右李白死后,伯禽留在其父逝世之所,安徽余乐(今安徽宣州),伯禽有两女,生活窘困,嫁于当地农夫宣州太守因其祖父之名欲将其二人改嫁当地富商可二女皆为贞洁之人从一而终,不愿改嫁!
伯禽亦有一儿,出外游历13载,不知所踪
长女:平阳,出嫁后即死去其后人无音讯!
次子:颇离,幼在山东,后下落不明!
李白有后代吗?
本文2023-10-15 13:58:20发表“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lezaizhuan.com/article/2588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