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孔孟族谱50代和77代都是德字啊?

栏目:资讯发布:2023-10-15浏览:2收藏

为什么孔孟族谱50代和77代都是德字啊?,第1张

孔孟族谱规定了取名用字,用字都是明朝时期开始,由皇帝正式赐予的。孟氏用字,首先从第50代开始,定“德、祖、惟、之、思、克”为字,这是家族自定。后面景泰年间赐了“希、言、公、彦、承,弘、闻、贞、尚、胤”,崇祯皇帝朱由检赐了“兴毓传继广,昭宪庆繁祥”,到了清朝同治又赐“令德维垂佑,钦绍念显扬”。孔氏用字,则从五十五代开始,明洪武皇帝赐了“希、言、公、彦、承,弘、闻、贞、尚、胤”,后面的也如孟氏。可见,由皇帝赐行辈用字,孔孟都是一样的,只不过年代不同。存在“时差”第五十代孟氏,自定了“德”,就与后面自己孟氏和孔氏第七十七代都会有重复。 详细如下:孔子家谱正式订出行辈是在明朝:明初朱元璋赐孔氏八个辈字:公、彦、承、弘、闻、贞、尚、胤,供起名用。后因洪武元年五十五代孔希学及洪武十七年五十六代孔讷先后袭封衍圣公。这样就把“希”和“言”旁加上去为十个字,即:希、言、公、彦、承,弘、闻、贞、尚、胤(后清代为避帝讳,将弘改为宏,胤改为衍)。明崇祯年间,这十个字已不够用,由六十四代衍圣公孔胤植(孔衍植)奏准。后续十字即:“兴毓传继广,昭宪庆繁祥”;到清乾隆九年(1744年),由礼部调查整理,报皇帝钦定,再添十字:“令德维垂佑,钦绍念显扬”,民国八年由七十五代衍圣公孔令贻又立二十个字咨请当时的北洋政府核准公布。亦即第八十六代至一百零五代。即“建道敦安定,懋修肈彝常,裕文焕景瑞,永锡世绪昌”。到现在为止已知最小辈是“钦”字辈。因此,不少孔孟后人从名字上就能看出来辈分大小。在此之前,孔子家谱非常繁芜,这个取字方法比先前大大简化,又经皇帝提倡,使得中国其它大家族谱系的也开始效仿这种方法。 由于孔氏谱系的完善,有时孔姓人也会遇到了一些小小的不便之处。如若按孔氏家规规定,同姓同宗晚辈见到长辈一定要按辈份称呼,往往出现年龄相仿者辈分相差数辈甚至十数辈的情形。另衍圣公府里面不用孔姓为佣人,主要原因就是衍圣公很可能比多数同宗人辈份要低,导致主仆关系和辈分关系发生尴尬。一些孔姓贫穷人家可能会先改名姓再进府为仆。 孟子、曾子、颜子三族亦用孔姓行辈排序,这三家的家谱与孔子家谱合称“通天家谱”,唯开始时期和严格程度各有差异。

孟氏自孟子到孟宁,四十五代大都单传,从五十代起,孟氏族入开始有意识地在同辈兄弟取名时采用同一个字,来表明代系,也便于识别、记忆。从五十代到五十五代行辈字分别为:德、祖、惟、之、思、克,但要求并不严格,特别是经过元、明易代之乱,族人四散流徙,给子弟取名时不可能循规蹈矩。

孟氏按行辈起名始于明代,朱元璋对孔、孟后裔格外优礼。赐给祭田、免除徭役,从明景泰年间孟子的第五十六代孙孟希文被授予世袭翰林院五经博士算起,孟子后裔开始授世职。当时,立了“希、言、公、彦、承、弘、闻、贞、尚、胤”十个子辈;明末,又立了“兴、毓、传、继、广、昭、宪、庆、繁、祥”十个字辈。清同治四年(一八六五年),孟氏修谱时又立了“令、德、维、垂、佑、钦、绍、念、显、扬”十个字辈。民国初年,又立了“建、道、敦、安、定、懋、修、肇、彝、常、裕、文、焕、景、瑞、永、锡、世、绪、昌”二十个字辈,并咨请当时的北洋军阀政府内务部核准,登报周知。

这样,从孟轲到孟繁骥共经历了七十四代,到“昌”字辈共105代。

56~65代:希言公彦承,宏闻贞尚衍。

66~75代:兴毓传继广,昭宪庆繁祥。

76~85代:令德维垂佑,钦绍念显扬。

86~95代:建道敦安定,懋修肇彝常。

96~105代:裕文焕景瑞,永锡世绪昌。

注:后来,为了避清高宗(乾隆)爱新觉罗弘历之讳,改“弘”,为“宏”,

孟氏行辈[1]

为避清世宗(雍正)爱新觉罗胤祯之讳,改“胤”为“衍”。

据《史记·孔子世家》记载,孔子的祖先本是殷商王室后裔。

周灭商后,周成王封商纣王的庶兄、商朝忠正的名臣微子启于宋, 建都商丘(今河南商丘一带)。

微子启死后,其弟微仲(一作微仲衍)即位,微仲即为孔子的嫡系先祖。孔子的六代祖叫孔父嘉,是宋国的一位大夫,做过大司马,在宫廷内乱中被杀,自孔父嘉之后,其后代子孙开始以孔为姓。其曾祖父孔防叔为了逃避宋国内乱,从宋国逃到了鲁国。从此孔氏在陬邑(今山东省曲阜市)定居,变成了鲁国人。

孔子的父亲为叔梁纥[叔梁为字,纥(he)为名],母亲是颜徵在。叔梁纥是当时鲁国有名的武士,人品出众,建立过两次战功,因曾单臂托住悬门让冲进城池的部队撤出而闻名。曾任陬邑大夫。叔梁纥先娶妻施氏,生9女,无子;又娶妾,生一子,取名伯尼,即孟皮。孟皮脚有毛病,依当时礼仪不宜继嗣,于是又与年轻女子颜徵在野合而生孔子。

公元前551年(鲁襄公二十二年),孔子生于鲁国陬邑昌平乡(今山东曲阜城东南)。因父母曾为生子而祷于尼丘山,故名丘,字仲尼。孔子三岁时,叔梁纥卒,孔子母子也不为叔梁纥的正妻施氏所容,孔母颜徵在只好携孔子及孟皮移居曲阜阙里,生活艰难。孔子17岁时,孔母颜徵在卒,他服了三年丧。

孔子十九岁时娶宋国人丌官氏之女为妻,一年后丌官氏生子,鲁昭公曾派人送鲤鱼表示祝贺,孔子感到十分荣幸,故给儿子取名为鲤(孔鲤),字伯鱼。鲁哀公十年(公元前485年),孔子夫人丌官氏去世。

据《孔子家语》和《史记》记载,孔子青年时代曾做过“委吏”(管理仓库的小官)、“乘田”(管理牧场的小官),事无大小,均能做到近乎完美。由于孔子超凡的能力和学识,很快得到不断提拔。

到孔子五十一岁的时候,被任命为中都宰(相当于市长),政绩非常显著;一年后升任司空(相当于建设部长),后又升任大司寇(相当于今天的公安局部局部长兼检查部长兼职最高人民法院院长);五十六岁时,又升任代理宰相,兼管外交事务(由于孔子升迁过快,不符合当时官员晋升标准,因此为代理宰相)。孔子执政时,立即将扰乱政事的奸佞大臣少正卯杀掉,以严肃法纪,因而名动一时,由此可看出孔子不是后世某些人认为的迂腐不堪的学究,而是敢作敢为但不暴虎冯河的伟丈夫。孔子执政仅三个月,就使鲁国内政外交等各个方面就均大有起色,国家实力大增,百姓安居乐业,各守礼法,社会秩序非常好(史书上称“路不拾遗,夜不闭户”),奸佞之人和刁民纷纷出逃;同时,孔子还通过外交手段,逼迫齐国将在战争中侵略鲁国的大片领地还给了鲁国。鲁定公12年,孔子为削弱三桓(季孙氏、叔孙氏、 孟孙氏三家世卿,因为是鲁桓公的三个孙子故称三桓,当时的鲁国政权实际掌握在他们手中,而三桓的一些家臣又在不同程度上控制着三桓),采取了堕三都的措施(即拆毁三桓所建城堡)。

后来堕三都的行动未能最终成功,但对强公室起到了相当大的作用。孔子杰出的执政能力让齐国倍感威胁,于是于是为了挤走孔子,送了上120匹良马和80名女乐给鲁国诸侯。鲁国国君沉溺于此,连续三天没有上朝,到了祭祀之日,忘了分祭肉(这在那个时代是非常严重的事情)。孔子对鲁君大失所望,于是离开鲁国,开始周游列国。孔子先后去了卫、宋、曹、齐、陈、蔡、楚等国。孔子虽然在各国都受到了尊重,但由于孔子以仁为核心,以礼为秩序,要求和谐,爱惜民力的政治主张和当时诸侯追求的霸道格格不入,孔子始终未能得到重用从而实施自己的政治理想。孔子68岁回到鲁国,鲁国国君对孔子相当礼遇,但依旧没有重用孔子。

孔子的政治理想在当时无法得到实施,但孔子之伟大在于“知其不可行而行之”,他将自己的政治理想寄托于后世。孔子因而在回到鲁国之后停止了直接的政治活动,一面继续整理文化典籍,修订六经;一面广收弟子,大规模的开展文化教育事业,相传教授弟子3000余人,其中精通六艺的弟子有72人。

晚年,孔子的最得意弟子颜回不幸早逝,得意门生子路死于卫国内乱,儿子孔鲤亦早逝,孔子在“道不行”和这一连串的打击之下,笔者猜测孔子的身体健康受到了极大的损害,孔子于公元前479年农历二月十一日73岁时(72周岁)与世长辞。

孔子家谱正式订出行辈是在明朝:明初朱元璋赐孔氏八个辈字:公、彦、承、弘、闻、贞、尚、胤,供起名用。后因洪武元年五十五代孔希学及洪武十七年五十六代孔讷先后袭封衍圣公。这样就把“希”和“言”旁加上去为十个字,即:希、言、公、彦、承,弘、闻、贞、尚、胤(后清代为避帝讳,将弘改为宏,胤改为衍)。明崇祯年间,这十个字已不够用,由六十四代衍圣公孔胤植(孔衍植)奏准。后续十字即:“兴毓传继广,昭宪庆繁祥”;到清乾隆九年(1744年),由礼部调查整理,报皇帝钦定,再添十字:“令德维垂佑,钦绍念显扬”,民国八年由七十五代衍圣公孔令贻又立二十个字咨请当时的北洋政府核准公布。亦即第八十六代至一百零五代。即“建道敦安定,懋修肈彝常,裕文焕景瑞,永锡世绪昌”。到现在为止已知最小辈是“钦”字辈。因此,不少孔孟后人从名字上就能看出来辈分大小。在此之前,孔子家谱非常繁芜,这个取字方法比先前大大简化,又经皇帝提倡,使得中国其它大家族谱系的也开始效仿这种方法。 由于孔氏谱系的完善,有时孔姓人也会遇到了一些小小的不便之处。如若按孔氏家规规定,同姓同宗晚辈见到长辈一定要按辈份称呼,往往出现年龄相仿者辈分相差数辈甚至十数辈的情形。另衍圣公府里面不用孔姓为佣人,主要原因就是衍圣公很可能比多数同宗人辈份要低,导致主仆关系和辈分关系发生尴尬。一些孔姓贫穷人家可能会先改名姓再进府为仆。 孟子、曾子、颜子三族亦用孔姓行辈排序,这三家的家谱与孔子家谱合称“通天家谱”,唯开始时期和严格程度各有差异。

一种可能是:一些小的地区由于种种原因可能将通天族谱丢失或者舍弃了,不过这四家姓总体还是以通天谱为准,你家(族)有家谱吗,如果追溯时间够远,应该能够找到与通天谱对应的先辈字号(以前取名这四家必须按通天谱来,很严格,乱取名是不能入族谱的……)如果找到了你在一辈一辈的对照,因该能够查找出来你到底是那一辈的……本人姓曾,辈分排序使用的就是通天谱(我们这里的曾姓人都是)……

二种可能就是:你(祖上)原本不姓颜,是由外姓改姓而来,改姓的对于宗谱排序这方面并不是很讲究的,基本不重视这方面,比竟原本并非一家……

其实不用纠结这些鸡毛蒜皮的小事啦,用不用通天谱没什么特别的,而且现在基本很少取名还按族谱来了,毕竟重名的可能性太高了,而且中国人单姓一般名字不是两字就是三字,按族谱取名就意味着直接舍弃取两字名的可能性,而且会让名字的灵动性大大降低,特别是女孩子,按照族谱取名字基本都不怎么好听……(虽然如此,不过基本本人对于自己的辈分还是非常清楚的,毕竟家里长辈偶尔会提及族谱相关)

孔丘[前551年9月28日(农历八月廿七)~前479年4月11日(农历二月十一)],尊称“至圣”、“文圣”。

汉族,字仲尼,排行老二。春秋末期鲁国陬邑昌平乡(今山东省曲阜市南辛镇)人。是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世界最著名的文化名人之一。编撰了我国第一部编年体史书《春秋》。据记载,孔子卒年73岁,葬于曲阜城北泗水之上,即今日孔林所在地。孔子的言行思想主要载于语录体散文集《论语》及《史记·孔子世家》。 孟子(前372年~前289年),即孟轲,尊称“亚圣”。

鲁国邹(今山东省邹城市)人。中国战国时期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代表人物。继承并发扬了孔子的思想,成为仅次于孔子的一代儒家宗师,与孔子合称为“孔孟”。有作品《孟子》流传后世。 曾子(前505~前435),即曾参,尊称“宗圣”。

字子舆,中国春秋末年鲁国南武城(山东省平邑县)人,是黄帝后代,也是夏王禹的后裔,是鄫国(缯国)太子巫的玄孙。16岁拜孔子为师,勤奋好学,颇得孔子真传。积极推行儒家主张,传播儒家思想。孔子的孙子孔伋(字子思)师从参公,又传授给孟子。因之,曾参上承孔子之道,下启思孟学派,对孔子的儒学学派思想既有继承,又有发展和建树。他的修齐治平的政治观,省身、慎独的修养观,以孝为本,孝道为先的孝道观影响中国两千多年,至今仍具有及其宝贵的的社会意义和实用价值,是当今建立和谐社会的丰富思想道德营养。 颜回(前521年-前481年),尊称“复圣”。字子渊,故又称颜渊或颜子。

中国春秋末期鲁国曲阜(今属山东省济宁市)人。孔庙大成殿四配之首,是孔子最得意的学生,孔门七十二贤之首,孔门十哲德行科的高材生,是孔门弟子中德行修为最高者,所以得到特别的尊重。

孔子的嫡系子孙叫做衍圣公,居于台湾。

对孔子之后的册封始于西汉,西汉平帝封孔子后裔为褒侯,曹魏改号宗圣侯,晋、南朝宋改号奉圣侯,北魏称崇圣侯,北齐改恭圣侯。北周时,晋封邹国公。隋朝,文帝封邹国公,炀帝改绍圣侯。唐初,封为褒圣侯,然后爵位上升为公爵,称褒圣公,宋仁宗至和二年改封衍圣公。

明清以来的孟氏族谱中行辈字派顺序如下:宗若端玉手元之水思希言公彦承弘(宏)闻贞尚胤(衍)兴毓傅继广昭宪庆繁祥令德维垂佑钦绍念显扬建道敦安定懋修肇彝常裕文焕景瑞永锡世绪昌

孔孟曾颜四姓是民间俗称的“通天谱”,四家族谱行辈字派是统一的,过去都是由朝廷钦定,不允许有独自设定的,你说的这个“明-天-锡-辉”不再其列,最大的可能性有四种,一种是由于近代战乱,家族沦落,迁徙到了偏远地区与世隔绝,但这个可能性不大,因为除非这一个家族一个识字的读书人都没剩下,所有家谱都遗失,(因为以上的字辈清代中期就已经确定,各个家族分支都有记谱留存)而且完全与外界失去联系,否则不太可能出现;第二种可能是说明你们家并不是孟子后代嫡系,而是少数民族改的汉姓,但即使这样的少数民族孟氏很大一部分也都会遵循上述家谱字派,只有少数独立设定,或者根本没有家谱;第三种是解放以后,为了与“封建贵族”彻底划清界限,故意改变家谱,后来就一直自行设定;第四种是祖上某一代曾经犯下重罪,被家族革籍,不允许进家谱,所以只好自行设定了。

总之,不按孟氏宗谱定行辈字派的情况非常罕见,如果你们家是汉族的话,第三种可能性较大,个人认为解放以后一方面政治压力大,一方面传统文化普遍失去传承,加之家族迁徙,你们家如果没有旧社会过来的读过书的老人或者家谱留存,很有可能就此把谱系断了,造成今天的局面。但独自定出来四辈的排行,又好像有什么特殊情况发生过,希望你再回家找家里老人了解一下,这也是一个很有意思的案例。

为什么孔孟族谱50代和77代都是德字啊?

孔孟族谱规定了取名用字,用字都是明朝时期开始,由皇帝正式赐予的。孟氏用字,首先从第50代开始,定“德、祖、惟、之、思、克”为字,这是...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