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隔一千多年后,日本女子展示家谱来中国认祖宗

栏目:资讯发布:2023-10-15浏览:3收藏

时隔一千多年后,日本女子展示家谱来中国认祖宗,第1张

时隔一千多年后,日本女子展示家谱来中国认祖宗,真相假意?

2002年,日本著名影星山口百惠,在媒体面前向观众展示了一份家谱,正式声明自己是杨贵妃的后裔,当时这一说法引起了极大的轰动。

如今的日本沿海山口县,就有一个叫做久津的村子,就是以杨贵妃之乡而闻名,这里不仅有杨贵妃的坟墓,还有杨贵妃的塑像,更让人疑惑的是这里的海边经常能看到从中国飘来的东西,倘若真如山口百惠所说,那么杨贵妃当年或许并没有死于马嵬坡,竟然是逃到日本了吗?

根据日本山口县发现的两本古书记载,由于贵妃貌美,军中的主帅产生了怜悯之心,不忍心将她杀害,于是就和高力士密谋,用侍女代替她赴死,而杨贵妃,则由主帅的亲信护送逃出生天,长途跋涉最终到达日本。如果记载属实,那么在古代海上交通不发达的情况下,杨贵妃又是如何漂洋过海达到日本呢?

唐朝期间,中日之间的交往非常频繁,日本为了学习中国文化,先后向唐朝派出十几次遣唐使团,而当时杨贵妃的侄子,正是当朝外交部长,他和遣唐使交往频繁,在杨贵妃逃过死劫之后,极有可能是日本的遣唐使帮助她逃到了日本。

君王掩面救不得,回看血泪相和流,如果杨贵妃真的幸免于难,并且远渡东瀛,对于唐玄宗来说,或许是最好的安慰吧!

  与平安京不同飞鸟京只是个笼统概念

  飞鸟时代平安时代两个时代是以京城的名字命名的,实先有的京城名称后有的时代名称。

  从公元592年继位的推古天皇(豊浦宫)到公元694年持统天皇迁都藤原京为止的约100年里,奈良以南的飞鸟(今奈良县高市郡明日香村附近)一带因为宫殿集中而被称为“飞鸟京”,其中包括了小垦田宫(603~630年)、飞鸟冈本宫(630~636年)、飞鸟板盖宫(643~655年)、后飞鸟冈本宫(656~672年)、飞鸟净御原宫(672~694年)等。这些宫殿中,公元7世纪以后建造的都有着以南面为正面的特征。

  此后由于受中国的影响开始建造“京”。京中天皇居住在内裹,即皇居;朝堂院用于处理国政与内裹并设,内裹与朝堂院合成为“宫城”。

  日本历史上的京有:难波京(大阪 旧地浪速同音异字)、藤原京(奈良 以藤原宫为名)、平城京(奈良 以平城天皇为名)、平安京(京都 为了祈求太平而得名)。

  都市名 现在の地名 期间 主な天皇 副都、その他

  泊瀬朝仓宫(はつせのあさくらのみや) (奈良県桜井市) 456年 - 479年 雄略天皇

  磐余瓮栗宫(いわれのみかくりのみや) (奈良県桜井市) 480年 - 484年 清宁天皇

  近飞鸟八钓宫(ちかつあすかやつりのみや) (奈良県明日香村) 485年 - 487年 顕宗天皇

  石上広高宫(いそのかみひろたかのみや) (奈良県天理市) 488年 - 498年 仁贤天皇

  泊瀬列城宫(はつせのなみきのみや) (奈良県桜井市) 498年 - 507年 武烈天皇

  樟叶宫(くすば) (大阪府枚方市) 507年 - 511年 継体天皇

  筒城宫(つつきのみや) (京都府京田辺市) 511年 - 518年 継体天皇

  弟国宫(おとくにのみや) (京都府长冈京市) 518年 - 526年 継体天皇

  磐余玉穂宫(いわれのたまほのみや) (奈良県桜井市) 526年 - 532年 継体天皇

  勾金桥宫(まがりのかなはし) (奈良県橿原市) 532年 - 535年 宣化天皇

  桧隈庐入野宫(ひのくまのいおりの) (奈良県桜井市) 535年 - 539年 宣化天皇

  矶城岛金刺宫(しきしまのかなさしのみや) (奈良県明日香村) 540年 - 571年 钦明天皇 橘の宫(橘寺)

  百済大井宫 (大阪府河内长野市・奈良県広陵町・大阪府富田林市・奈良県桜井市など诸说あり) 572年 - 575年 敏达天皇

  訳语田幸玉宫(おさたのさきたまのみや) (奈良県桜井市) 575年 - 585年 敏达天皇

  磐余池辺双槻宫 (奈良県矶城郡) 585年 - 587年 用明天皇

  仓梯柴垣宫 (奈良県矶城郡) 587年 - 592年 崇峻天皇

  飞鸟豊浦宫 (奈良県明日香村) 593年 - 603年 推古天皇

  飞鸟小垦田宫 (奈良県明日香村) 603年 - 629年 推古天皇

  飞鸟冈本宫 (奈良県明日香村) 630年 - 636年 舒明天皇

  田中宫 (奈良県橿原市田中町) 636年 - 639年 舒明天皇

  百済宫 (奈良県広陵町) 640年 - 641年 舒明天皇

  飞鸟小垦田宫 (奈良県明日香村) 642年 - 643年 皇极天皇

  飞鸟板盖宫 (奈良県明日香村) 643年 - 645年 皇极天皇

  难波长柄豊碕宫 (大阪府大阪市) 645年 - 654年 孝徳天皇

  飞鸟板盖宫 (奈良県明日香村) 655年 - 655年 斉明天皇

  飞鸟川原宫 (奈良県明日香村) 655年 - 655年 斉明天皇

  后飞鸟冈本宫 (奈良県明日香村) 656年 - 660年 斉明天皇

  朝仓橘広庭宫 (福冈県朝仓市) 661年 - 661年 斉明天皇

  近江大津京 (滋贺県大津市) 667年 - 672年 天智天皇-弘文天皇

  飞鸟浄御原宫 (奈良県明日香村) 672年 - 694年 天武天皇-持统天皇

  藤原京 (奈良県橿原市) 694年 - 710年 持统天皇-文武天皇-元明天皇

  平城京 (奈良県奈良市) 710年 - 740年 元明天皇 难波宫

  恭仁京 (京都府木津川市加茂町) 740年 - 744年 圣武天皇 紫香楽宫

  难波京 (大阪府大阪市) 744年 - 744年 圣武天皇

  平城京 (奈良県奈良市) 745年5月 - 784年 圣武天皇 保良宫、难波宫、由义宫

  长冈京 (京都府向日市、长冈京市、京都市) 784年 - 794年

  平安京 (京都府京都市) 794年 - 1180年

  福原京 (兵库県神戸市) 1180年6月 - 1180年11月

  平安京 (京都府京都市) 1180年 - 1868年

  (南朝)吉野行宫 (奈良県吉野町) 1336年 - 1348年、1373年

  (南朝)贺名生行宫 (奈良県五条市贺名生) 1336年・1348年 - 1351年・1352年 - 1354年・1373年 - 1392年、

  (南朝)天野行宫 (大阪府河内长野市天野町、金刚寺) 1354年 - 1359年、

  (南朝)住吉行宫 (大阪府大阪市住吉区) 1360年 - 1373年

  东京 (皇居は东京都千代田区) 东京府:1868年5月 -

  东京市:1889年5月1日 -

  东京都35区:1943年7月1日 -

  东京都区部:1947年3月15日 -

这里说的家族本体文化,是指只与陈郡谢氏一族相关的特有文化现象。

陈郡谢氏家族的本体文化包括:字辈文化、家谱文化、遗传文化、家风族风等等,在此先尝试来领略一下谢氏族谱。

谢家最早见于记载的家谱,是南朝人刘孝标注释《世说新语》时引用的《谢氏谱》,其中又分为《陈郡阳夏谢氏谱》和《会稽山阴谢氏谱》两种。

前一种家谱在书中共引用七处,后一种引用一处。

从全部引文综合分析,这两种家谱的基本内容,包括东晋时两族谢氏人员的名讳、字号、承属关系、官爵、姻娅、子女、子女婚配等等。当时的社会特别重视谱牒,不仅朝廷选官要查寻家谱,而且社会上嫁女择婿也要以家谱为据。

为防止假冒,国家还专门成立有谱局,社会上也有专门编撰和研究谱牒的世家。

所以谢氏最早的家谱,有可能是根据谢氏提供的资料由官府修成的,时间最早不会超过东晋建国以后。

一、谢氏《家乘》

家乘是记载私家之事的文字。春秋时晋国史书名《乘》,后因称史籍为史乘。

谱牒是记述氏族或宗族世系的书籍,有专记帝王诸侯世系的,也有记载一姓一族世系及重要人物事迹的,后者又称“族谱”“宗谱”“家谱”或“家乘”。

魏晋南北朝时特重门第,官方选用人才必须考察谱牒,因此,撰修族谱之风盛行,隋代以后虽然施行科举制度,通过考试取仕,但直至明清时期,许多家族仍编修族谱。

族谱主要内容有姓氏起源、播迁、分支始祖、世代相传的统系、辈字、祠堂、祖茔、族规等,正文前有序和凡例。

二、《世说新语》所引用的《谢氏谱》

《世说新语》所引用的《谢氏谱》,大概出自当时的官谱。至于《隋书·经籍志》中收录的《谢氏谱》十卷,则是另外一种性质的家谱,即可能出自谢氏族人之手。

谢氏最早的一部完整家谱,是宋朝人汪藻根据《世说新语》和魏晋南北朝及隋朝史书编辑的《世说·陈郡阳夏谢氏谱》。

全谱包括世系表、正文、别族、人名考补四个部分,收录三国至隋陈郡谢氏94人,附录会稽谢氏4人。

这部家谱的现存最早刊本,藏于日本,与宋本《世说新语》汪藻《叙录》放在一起,近年曾以珂锣版影印的形式与《世说新语》联合刊布发表。

三、谢氏修谱

谢氏修谱,约始于东晋、南朝时期。

南朝梁刘孝标为南朝宋刘义庆所撰《世说新语》作注释时,曾引用《谢氏谱》。

此谱分为《陈国阳夏谢氏谱》和《会稽山阴谢氏谱》两种。

此外,《隋书·经籍志》著录《谢氏谱》十卷,《新唐书·艺文志》著录《谢氏家谱》一卷。这些书皆已亡佚。

四、谢氏世系

在谢姓人及其编修的家谱中,都称炎帝为太始祖,申伯为一始祖,并说他是炎帝的六十三代孙,在周宣王五年(前823年)因功被封于申国谢邑。子孙别姜为谢,以地为氏。

这样,就用一条血缘纽带把炎帝和申伯联系在了一起,同时还确定了申伯受封的确切时间,不过,仅就这一时间而言,历史上还有不同的记载。

明确记载申伯受封时间的书籍是《竹书纪年》,这本书原是一本在西晋太康二年(281年)从魏安厘王墓中发掘出来的书籍,记夏商以来至魏哀王时期的重大历史事件,有很高的史料价值。

但它的原书在宋代以前已经亡佚,今天所能看到的除几种辑本外,还有一种是由明朝人伪造、假称是南朝人沈约编定的《竹书纪年》。

属于辑本者一般还能遵循历史的原貌,不擅自改写或添加原文;伪造者不仅全部抄袭他书,而且还随意添文去字,望文生意,甚至加注日期。

说申伯在宣王某年确切受封者便出自这本伪造的书中,全文是“宣王……七年,王赐申伯命”,而前者对此事只字未提。

这种确切的受封日期与前述受封时间虽有两年之差,但也大约是其说的根据,当然也不否认可能是另有所据。

至于谢姓有关家谱明确记载申伯受封时间的做法的初衷,大约也不外乎为了解开人们心中可能存在的疑问,使人有一种确切无疑的历史感,同时也使之树立一种以祖宗为荣的自豪感。

另外,大约也正是由于这一缘故,谢姓人还编定了自己传说中的世系,并在这一世系中确定了自己列祖列宗的姓名,以及他们的事迹、婚配、子女、迁徙、寿夭、在位时间等情况,使我们从另一方面看到了他们在后人心目中的位置。

关于谢姓传说中祖先的名字和世系,不少家谱都有记载,其间虽存在一些差别但大同小异。

六朝时期的谢氏家族除风云于政治、军事、经济、社会等领域外,还有特色鲜明的宗族文化。

在内容众多的宗族文化中,最为核心的东西便是以孝传家的宗族风貌。

孝原本是儒家思想的中心命题之一,至汉末三国以后,由于世族制度的发展,社会上展开了“忠君”与“孝亲”谁先谁后问题的争论,其结果是“忠君”思想从汉代的第一位退居第二位,孝于双亲和祖宗成了天下人物的首要责任。

这便是六朝时期谢氏家族所处的社会环境。

由于社会舆论的提倡和谢家人的天性,实践孝和以孝为本的治家思想一直贯穿于谢氏家族的14代人中,舍身奉亲、悌于宗族的事例史不绝书。

如谢尚“幼有至性,七岁丧兄,哀痛过礼”,“十余岁遭父忧”“号啕极哀”;谢几卿在父亲谢超宗因罪流徙时“年八岁,别父于新亭,不胜其痛,遂投于江。

谢超宗命估客数人入水救之,……十余乃能言。居父忧哀毁过礼”;谢蔺“五岁时,父未食,乳媪欲令先饭,蔺终不进”,“及丁父忧,昼夜号痛,毁瘠骨立,母阮氏常自守视譬抑之”。母后遇乱而卒,蔺“号痛呕血,气绝久之,水浆不入口。每哭,眼耳口鼻皆血流,终月余日,因夜临而卒”。其子谢贞,祖母患风疾,“每发,便一二日不能饮食。贞时年七岁,祖母不食,贞亦不食,往往如此。”年十四,父卒,贞“号顿于地,绝而复苏者数矣。初,贞父蔺以忧毁卒,家人宾客复忧贞。从父洽,族兄蒿乃共清华严寺长爪禅师为贞说法。仍譬以母须侍养,不宜毁灭,乃少进,饍粥。”后遇乱,母不知所在,贞“必昼夜涕泣”。

上述诸人,或孝于父母,或友于兄弟,或慈于干侄,皆各禀家风,出于天性,充分反映了谢氏家族的家族风貌。

无戒365日更挑战营第77天

阅读链接:

《一起来读世说新语》目录

没有姓“京昭”的,会不会是把“京”姓和后面的名“昭”连起来了?

比如这个宫城县的律师叫“京 昭弘(きょう あきひろ)”,他是姓“京”,名“昭弘”。

日本也是有单字姓的,并不都是双字姓。

富察氏源于女真族,出自古靺鞨族黑水部富察氏族,属于以氏族名称为氏或以地名为氏。据史籍《八旗满洲氏族通谱》记载:“富察,本系地名,因以为氏。其氏族甚繁,散处于沙济、叶赫……长白山及各地方。富察氏先世旺吉努,满洲镶黄旗人,世居沙济地方,后金初年率族众投归,清太祖努尔哈赤将族众编为半个佐领,由其统领。”富察氏,亦称傅察氏、富尔察氏,满语为FucaHala,其族众庞多,在女真各部的统一战争中,多有业绩,史料中立传之人达十数人之多。

 富察氏各支始祖

富察·顺泰:据《富察氏谱本》的记载,“二、三世祖公等随龙倔起,从征进关,驻北京八大胡同,袭公爵。”直系正支祖宗富察·顺泰于清康熙三十年移驻盛京辽阳(今辽宁辽阳)。至五世祖富察·衣拉他,于清乾隆二十三年创设沙坨子村落,垦地,栽树造林,设庄招佃。清康熙初年间,北京仿照长白山八道沟样式,在京城内建设了八大胡同,以居公臣勇将,出力好兵家眷,养尊处优。后长支祖富察·东准泰于金良,就住在第五条椿树胡同。清朝袭职归长支,因而富察·顺泰的后人有正黄旗、镶黄旗,还有镶红旗等。富察氏是满族八大家之一,人口众多之极,所以其有同姓不同旗的现象。如《傅氏谱书》始祖是富察·三泰(傅三泰),并不是富察·顺泰(傅顺泰)。

富察·文达力:辽宁富察氏原居长白山下富察地方,后取首音谐“傅”,“富”为姓。后金国初,有瑚图来归,隶属正红旗满洲。四世祖莽色德宜住乎之女是清太祖的皇后。凤城边门傅姓,隶属镶红旗满洲,清初从龙入关,驻北京十驸马大街。一世文达力于清康熙二十六年(公元1687年)奉命自北京来凤凰城边门驻防,今散居于凤城的弟兄山,鸡冠山,白旗,刘家河,岫岩的红旗营子,宽甸的虎山,灌水等地。至今传十五世。

富察皇后

 富察氏家谱文献

辽宁沙济富察氏族谱,(清)富察·公春修,清乾隆四十六年(公元1781年)木刻活字印本。现被收藏在辽宁省大连市图书馆。

讷音富察氏家乘,(清)富察·恒敬、富察·富栋同纂,清嘉庆十二年(公元1807年)木刻活字印本一册。现被收藏在中国国家图书馆。

富察氏谱本,著者待考,清同治十年(公元1870年)木刻活字印本。木刻活字印本。现被收藏在中国国家图书馆、辽宁省辽阳市博物馆、辽宁省本溪市满族自治县富家楼子乡。

辽宁沙济富察氏家谱一卷,(清)富察·宝轮、富察·诚复等修,清道光七年(公元1827年)木刻活字印本。现被收藏在辽宁省图书馆、日本东京国立博物馆、美国犹他州家谱学会。

辽宁沙济富察氏宗谱,(清)叶赫那·清安著,清道光七年(公元1827年)木刻活字印本。现被收藏在中国历史博物馆。

湖北江陵新修富察氏支谱,附录二卷、首一卷、附二卷,(清)富察·札勒哈哩修,清光绪三十三年(公元1907年)木刻活字印本四册。现被收藏在日本东京国立博物馆、美国犹他州家谱学会。

辽宁岫岩傅氏谱书,著者待考,清朝年间木刻活字印本四册。现被收藏在辽宁省图书馆、辽宁省沈阳史满族文化研究会。

沙济富察氏宗谱,(清)富察·托庸编纂,清朝末年木刻活字印本。现被收藏在中国国家图书馆、辽宁省辽阳市博物馆。

傅氏通谱,(现代)傅作义主编,民国三十六年(公元1947年)铅印本。现被收藏在中国国家图书馆、北京大学图书馆、重庆市万州区图书馆。

辽宁海林正黄旗富察氏(傅氏)族谱,著者待考,民国四十六年(公元1935年)油印本。现被收藏在辽宁省海林市长汀镇哈达村傅国库处。

辽宁本溪傅氏谱册一卷,(民国)傅洪科纂,民国年间木刻活字印本一册。现被收藏在辽宁省本溪市清河城乡双岭村。

辽宁富察氏世系表一卷,著者待考,民国年间木刻雕版印本。现被收藏在辽宁省辽阳市灯塔县张书农场拔立寨。

 字辈排行

辽宁本溪、桓仁富察氏字辈:“毓麟广成庆恩德永父明”。

辽宁辽阳富察氏字辈:“生文祥宝泰业世旗龙”。

正红旗长白山富察氏(傅氏)字辈:“文景德贵(瑞)延绍兴继世长承伯显耀作肇起振春光”。

正白旗富察氏(罗氏)、镶黄旗(傅氏、付氏)字辈:“文景安钟毓恒成锡国良善存应贵永德广世绍长”。

镶黄旗东海富察氏(傅氏、富氏)字辈:“希文恩忠勇荣任秉存成宏云兴显瑞景广庆祥增”。

富察氏一支字辈:“玉振金满堂……永远大其昌”。

 辉煌 权倾朝野的祖先

邻居们不知道,富良秋不仅是个铁路退休职工,他还是乾隆第一重臣傅恒和第一位皇后富察氏孝贤纯皇后的后人,也就是说,富良秋的祖先曾是乾隆帝的小舅子。

据史料记载:富察氏原系辽代女真古老姓氏,始祖马木敦,远祖费莫氏,势力强大,与汗(皇)室世代姻亲……靖宣皇后、钦慈皇后等十数人入传。

富察氏傅恒,属镶黄旗,傅恒的家族“历相三朝”。傅恒官拜领侍卫内大臣,加太子太保、协办大学士、忠勇一等公,乃众臣之首,居相位二十余载,政绩显赫。

清同治十二年刘世英所著《陪都记略》中记载:“大学士傅恒之祖墓在城西十五里之汪家河子,碑四、坟七……”

沈阳故宫博物院研究室主任、史学家佟悦等专家学者研究认定,该墓葬为清乾隆年间重臣傅恒的祖茔地。佟悦说:“从傅恒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地位来看,这个祖墓还是很有价值的。”

时隔一千多年后,日本女子展示家谱来中国认祖宗

时隔一千多年后,日本女子展示家谱来中国认祖宗,真相假意?2002年,日本著名影星山口百惠,在媒体面前向观众展示了一份家谱,正式声明自己...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