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史・杨时传阅读答案附翻译,宋史・杨时传阅读答案附翻译

栏目:资讯发布:2023-10-15浏览:4收藏

宋史・杨时传阅读答案附翻译,宋史・杨时传阅读答案附翻译,第1张

  宋史·杨时传

 杨时字中立,南剑①将乐人。幼颖异,能属文。稍长,潜心经史。熙宁九年,中进士第。河南程颢与弟颐讲孔、孟绝学于熙、丰之际,河、洛之士翕然师之。时调官不赴,以师礼见颢于颍昌,相得甚欢。其归也,颢目送之曰:“吾道南矣。”四年而颢死,时闻之,设位哭寝门,而□书赴告同学者。至是,又见程颐于洛,时盖年四十矣。一日见颐,颐偶瞑坐,时侍立不去,颐既觉,则门外雪深一尺矣。关西张载尝著《西铭》,二程深推服之,时疑其近于兼爱,与其师颐辨论往复,始豁然无疑。

 杜门不仕者十年,久之,历知浏阳、余杭、萧山三县,皆有惠政,民思之不忘。张舜民在谏垣,荐之,得荆州教授。时安于州县,未尝求闻达,而德望日重,四方之士不远千里从之游,号曰龟山先生。会有使高丽者,国主问龟山安在,使回以闻。召为秘书郎,迁著作郎。

 李纲之罢,太学生伏阙②上书,乞留纲,军民集□数十万,朝廷欲防禁之。吴敏乞用

 时以靖太学,时得召对,言:“诸生伏阙纷纷忠于朝廷非有他意但择老成有行谊者为之长则将自定。”钦宗曰:“无逾于卿。”遂以时兼国子祭酒。

 高宗即位,除工部侍郎。陛对言:“自古圣贤之君,未有不以典学为务。”除兼侍读。连章丐外,以龙图阁直学士提举杭州洞霄宫。已而告老,致仕,优游林泉,以著书讲学为事。卒年八十三,谥文靖。

 时在东郡,□交皆天下士,先达陈、邹浩皆以师礼事时。暨渡江,东南学者推时为程氏正宗。晚居谏省,仅九十日,凡所论列皆切于世道。凡绍兴初崇尚元学术,而朱熹、张之学得程氏之正,其源委脉络皆出于时。

 (选自《宋史·列传第一百八十七》,有删改)

 注①南剑:今属福建省。②伏阙:拜伏于宫阙下,多指直接向皇帝上书奏事。

 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二程深推服之 推:推行

 B杜门不仕者十年 杜:阻塞,关闭

 C先达陈、邹浩皆以师礼事时 事:侍奉

 D凡所论列皆切于世道 切:切合

 6填入下列句子“□”中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

 ①而□书赴告同学者[来源:学科网]

 ②军民集□数十万

 ③时在东郡,□交皆天下士

 A①于 ②然 ③所 B①以 ②然 ③则

 C①于 ②者 ③则 D①以 ②者 ③所

 7下列文句中,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诸生伏阙/纷纷忠于朝廷/非有他/意但择老成有行谊者为之/长则将自定

 B诸生伏阙纷纷/忠于朝廷/非有他意/但择老成有行谊者为之长/则将自定

 C诸生伏阙纷纷忠/于朝廷/非有他意/但择老成有行谊者为之长/则将自定

 D诸生伏阙纷纷/忠于朝廷/非有他/意但择老成有行谊者为之/长则将自定

 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杨时用心于经史,他弃官不做,到颍昌拜程颐为师,师生相处很是快乐。

 B杨时任浏阳、余杭、萧山等地的地方官,都有好的政绩,民众对他始终不忘。

 C杨时任州县官职从不寻求闻达显贵,各地士大夫都乐意和他交游,称他龟山先生。

 D杨时对李纲被免引发的太学生伏阙事件的处理方式,获得钦宗皇帝的赞赏。

杨时辞世,葬于将乐水南乌石山麓。宋朝赐乐龟山麓“龟山书院”题匾,并且生时著有《龟山集》二十八卷,学者称为龟山先生。

杨时:字中立,号龟山,祖籍弘农华阴,今陕西华阴东,将乐人。北宋哲学家、文学家、官吏。熙宁九年进士,历官浏阳、余杭、萧山知县,荆州教授、工部侍郎、以龙图阁直学士专事著述讲学。先后学于程颢、程颐,同游酢、吕大临、谢良佐并称程门四大弟子。又与罗从彦、李侗并称为“南剑三先生”。

杨时出生于将乐县北郊龟山下龙池田,是北宋末南宋初"伊洛之学"的传播者。二程洛学影响江南士人,传至江西、福建,实得力于杨时和游定夫,而又以杨时为最"龟山独邀耆寿,遂为南渡洛学,大宗、晦翁、南轩、东莱皆其所出"。(《宋元学案》卷三十五《龟山学案》)

那么,杨时在传道东南的过程申,有哪些方面值得我们注意的呢本文想就此谈点个人看法。

一、融北宋诸子思想之先导

北宋理学自从周敦颐首阐心性义理之微之后,一时像邵雍、张载、程颢、程颐等人接踵而起,声光益盛。然周邵张程,彼此之间又各有所向,即使二程兄弟,其思想倾向也不尽相同,这种理学内部的思想分歧,一直到了南宋朱熹,才加以融合调和,而使理学定于一尊。但事实上,在朱熹之前,杨时已在有意无意地从事这项工作。

第一、他把二程哲学思想体系中的一些不同倾向加以融合并容纳在自己的思想体系中。

明道伊川虽大旨相同,但两人在许多方面亦有相当出入。例如在"格物致知"问题上,二程虽都很重视,但两人所讲的意义却有所不同,程颢以理在心,反身而诚,则理自明,较多地强调内心静养,而不太重视外知;程颐则以理在事物也在人心,主张先求知

事物之理,便通自己内心之理,更多地强调由外知体验内知,通过格物以达到致知。杨时继承了二程思想,并把二程思想中的一些矛盾方面加以调和,他说:"致知必先于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

斯知止矣,此其序也。盖格物所以致知,格物而至于物格,则知之者至矣。所谓止者,乃其至处也。自修身推而至于乎天下,莫不有道焉,而皆以诚意为主;苟无诚意,虽有其道不能行也。故《中庸》论天下国家有九经而卒日所以行之者一,一者何?诚而己。盖天下国家之大,未有不诚而能动者也,然非格物致知乌足以知其道哉!《大学》所论诚意正心修身治天下国家之道,其原乃在乎物格推之而已。"(《龟山集》卷二十一)又说:"为是道者,必先乎明善。然后知所以为道也。明善在致知,致知在格物,号物之多至于万,则物将有不可胜穷者,反身而诚则举天下之物在我矣。《诗》曰:'天生蒸民,有物有则。'凡形色具于吾身者,无非物也,而各有则焉,反而求之则天下之理得矣。"(《龟山集》卷十八)从杨时的这两段话语里,以及他在其他地方的论述,我们不难看出杨时的这种以"诚"为根本,以格物为方法,格物和反身并重的"格物致知"说,正是他结合二程兄弟的主敬说和格物之说的必然结果。

第二,他站在洛学立场,批判地吸取了张载的气化说。

二程对张载的《西铭》推崇备至,但反对张载的世界观,尤其是"气"的学说。二程认为。张载作为万物之源的"气"只不过是物质性的"器",还不是形而上的理。他们还批评张载"形聚为物,形溃反原"之说,认为"气"有生有灭,只是由理产生出来的一种暂时性的东西。杨时则不然,他在建构自己哲学思想体系过程中,十分注意对张载气化说的吸收,他说:"通天下一气耳,天地其体也,气体之充也。人受天地之中以生,均一气耳。"(《龟山集》卷八)又说:"通天下一气耳,合而生,尽而死,凡有心知血气之类,无物不然也。知合之非来,尽之非往,则其生也沤浮,其死也冰释,如昼夜之常,无足悦戚者。"(《龟山集》卷二十四)天地人都是由一气变化而来,气聚成形,气散物灭,字宙间的自然现象都是气或聚或散的表现。那末,气是如何变化为万事万物的呢?他说:"阴阳二气,有动静、屈伸尔,一-动一静,或屈或伸,阖辟之象也……夫气之围辟往来,岂有穷哉!有阖有辟,变由是生。"(《龟山集》卷十三)"阴阳之运,万物由之而生成焉。"(《龟山集》卷七)这就是说,天地间充满了二气,它具有动静、屈伸的特点,正是气的这种不间歇的阖辟往来的运动变化,才产生了天地万物,"轻清者上为天,重浊者下为地。"(《龟山集》卷十三)不仅如此,杨时还以气解释人性的善恶。他说:"人所资廪,固有不同者,若论其本则无不善。盖一阴一阳之谓道,阴阳无不善,而人受之以生故也。然而善者其常也。亦有时而恶矣。犹人之生也,气得其和则为安乐,人及其有疾也,以气不和则反常矣。"(《龟山集》卷十二)正因如此,有些学者断定杨时为气一亢论者。其实不然,因为杨时在吸收张载气化说的过程中,始终是站在洛学立场的。他说:"横渠之学,其源出于程氏。"(《龟山集》卷二十六),而且,他在肯定气在产生万物过程中重要作用的同时,又在气之上强加了一个主宰者。他说:"(气)有阖有辟,变由是生,其变无常,非易而何?"(《龟山集》卷十三)这就是说,气的动静屈伸的运动变化并非是阴阳二气矛盾运动的结果,相反,它是由"易"所使然。而"易"在杨时那里,实际上就是理的代名词。他说:"系辞言:圣人之作易也,将以顺性命之理,不可谓易为性命为二矣"(《龟山集》卷十九)易即是性命,也就是天理,"天理即所谓命","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性命道三者一体而异名,初无二致也。故日在天曰命,在人曰性,率性而行曰道。"(《龟山集》卷十二)性命道三者都是同一个东西,它们与"理"一体而异名。所以在杨时那里,理(亦可称"道"或"易")仍是其哲学的最高范畴,是产生万物的总根源,"盖天下只是一理",(《龟山集》卷十三)这个理是永恒的,"天理之常,匪往匪来今,虽寿夭兮,何伤?"(《龟山集》卷二十八)而气只不过是理产生万物的一个重要环节而已。

第三,杨时于北宋理学,不仅企图汇通周张二程,使之会归合一,而且又扩大其范围,及于邵雍等人。二程与邵雍同居洛邑,过从甚密,但对邵雍所长的象数学却颇为忽视。杨时则不同,他说:"皇极之书,皆孔子之所未言者,然其论古今治乱成败之变,若合符节,故不敢略之,恨未得其门而入耳。"(《龟山集》卷十九)又说:"康节之学,究极天人之蕴,玩味之久,未能窥其端倪,况敢议其是非耶?"(同上)还说:"康节先天之学,……非妙契天地之心,不足以知

此,某盖尝玩之,而陋识浅闻,未足以扣其关键。"(同上)从杨时的这些论述中,我们可以看出他对邵雍之学是相当重视的,他虽然自谦"末能窥其端倪","未能扣其关键",但其意欲探究,试图融合邵雍象数学于自己思想体系之中的心迹却昭然若揭。

以上所述,我们可以看到,早在朱熹之前,杨时就己在致力于融合北宋诸子的思想,虽然其所欲兼容并蓄者,未免有欠莹澈的地方,然其在北宋诸子思想的会通上,有着重要的先导之功,这当是可以肯定的。

二、理学四书形成的重要环节

《学》、《庸》、《语》、《孟》四书原非并行,《宋史·学道传·序论》说:二程"表彰《大学》《中庸》二篇。与《语》、《孟》并行,于是上自帝王传心之奥,下至初学入德之门,融合贯通,无复余蕴,"可见,四书并行,最初是出于二程的提倡。

杨时师承二程,对四书予以高度的重视。他认为《大学一篇,乃圣人之门户,取道之至径,"余窃谓《大学》者,其学者其门户,不由其门而欲望其

堂奥非余所知也。"(《龟山集》卷二十六)"《论语》之书,孔子所以告其门人,群弟子所以学于孔子者也,圣学之转其不在兹乎?"(《龟山集二十五)《孟子》其要皆是出于道学陵夷之后,其功不在禹之下的睿智刚明之材--孟子的言行之迹而已,世之学者因言以求其理,由行以观其言,则圣人之庭户可渐而进矣。(参见《龟山集》卷二十五,《孟子义序》)而《中庸》则是杨时一生最为推祟且用力最多的著作之一,他说:"《中庸》之书,盖圣学之渊源,入德之大方也。"(同上)"余以为圣学所传具在此书,学者宜尽心焉。"(《龟山集》卷二十六)因而,他对于"熙宁以来,士于经盖无所不究,独于《中庸》阙而不讲"的状况深为忧虑,立志为其训传,著成《中庸义》。把它作为阐发二程思想,暗中与新学对抗的代表作、所以胡安

国说"龟山所见在《中庸》,自明道先生所授。"(《宋元学案》卷三十五《龟山学案》)

杨时不仅对四书推崇备至,而且,他在倡道的过程,还极力纳四书主旨于理学轨辙之中。

第一,他以"道统论"诠释《四书》。道统论原是唐人韩愈提出,后

来二程又以千年不传的道统传人自居进行了宣扬。杨时在接受道统论的基础上,移植用以诠释四书。他说:"道废千有余年,百家之言盈,天下学者安取正乎?质诸圣人而已。夫

《论语》之书,孔子所以告其门人,群弟子所以学于孔子者也,圣学之传其不在兹乎。"(《龟山集》卷二十五)《论语》的大旨就在于明圣学所传,叙尧舜汤文之道统。杨时以为,尧舜汤文的道统由孔子所继承,孔子殁后,真正得其传者甚寡,"独鲁子(曾参)之后子

思、孟子之传得其宗。子思之学《中庸》是也,《孟子》之说其源盖出于此,"(同上)又说:"《中庸》深处,多见于《孟子》之书,其所传也,然子思之《中庸》,圣学所赖以传者,考其渊源,乃自曾子,则传孔子之道者,曾子而已矣。"(《龟山集》卷二十五)这样,他就通过四书勾画了一个从尧舜

汤文到孔子、曾参、子思、孟子这样代代相传的道统,以道统为主干把四 书贯串了起来。

第二,他以正心诚意之论联结四书。在杨时看来,要达到修齐治平的目的,正心诚意,乃最为根本,而这也正是四书的精义所在。"《大学》之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其本只是正心诚意而已。(《龟山集》卷十三)《中庸》论天下国家有九经,而卒曰所以行之者一,一者何?诚而己。"(《龟山集》卷十五)"《孟子》一部书,只是要正人心,教人存心养性,收其放心。"(《龟山集》卷十二)《中庸》、《大学》、《孟子》的根本,论说的最后

归结点就是要正心诚意。那末 《论语》是否也是如此呢?"问《中庸》只

论诚,而《论语》曾不一及诚,何也?曰:《论语》之教人凡言恭敬忠信,所以求仁进德之事,莫非诚也。《论语》示人以其入之之方,《中庸》言其至也,盖《中庸》子思传道之书,不正言其至则道不明,孔子所罕言,孟子常言之,亦犹是矣。"(《龟山集》卷十一)《论语》所阐述的也是正心诚意的道理,只不过角度不同罢了。所以他说:"盖《大学》自正心诚意至治国平天下只一理,此《中庸》合内外之道也,若内外之道不合,则所守与所行有自判为二矣。孔子曰:'子帅心正,孰敢不正。'子思曰:'君子笃恭而天下平。'孟子曰:'其身正而天下归之。'皆明之此也。"(同上)《大学》的正心诚意,也就是《中庸》的合内外之道,这是孔子、子思、孟子所一贯要加以阐明的道理。既然四书的主旨是正心诚意,那末,何谓正心诚意呢?在杨时看来,所谓正心诚意,也就是要"存天理,去胜心,""能不以外物累其心者,诚也。诚则于物无所蔽,于物无所蔽则明矣。……人之不

明者以其有利欲以昏之,如能不以利欲为昏,则未有不明也。明者,性之所有也。"(《龟山集》卷六)"人各有胜心,胜心去尽,而惟天理之循,则

机巧变诈不作"(《龟山集》卷十二)只要人们去尽胜意,做到无人欲之私,

就是正心诚意,就是遵循了天理。显然,杨时这里的正心诚意乃是纯粹理学化的正心诚意,以此去连接四书就只能纳四书于理学轨辙。

杨时这种对四书推崇和注重的态度对后来的朱熹发生了深刻的影响。在朱熹的一生中,他最为推祟和用力的就是四书。据《朱子年谱》记载,朱熹在10来岁时,就在其父朱松(杨时的再传弟子)的教诲下,日读《大学》、

《中庸》、《论语》、《孟子》无间断,以做圣人为自己的愿望。另外,在朱熹覃思最久,训释最精,用以传道明世的权威性著作之一《四书集注》

里,朱熹对杨时的言论也作了大量的引述,据陈荣捷教授统计,《四书集

注》共用了32个学者的731条语录,而其中引杨时的语录就达73条之多,次于二程和尹火享之后,(二程为225条,尹火享为90条)位居第三。而且,朱熹在《孟子序说》里还特别引述了杨时一段关于正心诚意的论述,作为注解《孟子》的提纲挚领性的说明,又引述杨时以道统论注解四书的一段言论作为《孟子集注》的结尾,这显然不是偶然的。它表明朱熹注释四书,是把杨时的言论作为相当重要的依据。事实上,理学四书正是经过了由二

程首倡,杨时继而发挥,最后由朱熹集大成编著《四书集注》而得以完成的,它标志着理学由形成到成熟的逐步发展过程,而杨时作为这个发展过程中的一个中间环节,其作用和地位是不应当被忽视的。

三、"理一分殊"说的极力传布者

"理一分殊"是宋明理学的一个重要范畴,它始见于杨时和程颐关于《西铭》主旨的讨论。《西铭》把事亲事君的封建关系和天人之间的关系等同起

来认为天地君亲都是绝对不可违背的,为封建的等级秩序提供了哲学的先验根据,受到了二程的极力推崇。但《西铭》中提出的"民,吾同胞;物,

吾与也"以及"尊高年。所以长其长,慈孤弱,所以幼吾幼。……凡天下疲癃

残疾,孤独鳏寡,皆吾兄弟之颠连而无告者也"的普爱众生,泛爱万物的思想,就其形式而言,似乎有类于墨子的"兼爱"学说。杨时唯恐《西铭》的全部意义可能被淹没,甚至被曲解,《西铭》深发圣人之微意,然言体而不及用,恐其流遂至于兼爱。(《龟山集》卷十六)因而,他便写信给程颐,以求《西铭》之宗旨,并望程颐能够"推明其用",使学者体用兼明而不至流荡也。(同上)程颐在复信中,就《西铭》的体用问题对杨时作了答复,并指出《西铭》不是墨氏兼爱说,而是"明理一而分殊",(同上)从而第一次把"理一分殊"作为一个哲学范畴提了出来,使杨时晓然具悉《西铭》之旨。此后,杨时在倡道过程中,不仅在许多地方再三地提到这个原则性论断:"天下之物,理一而分殊",(《龟山集》卷六)而且还从体用等方面对其进行了创造性的阐发。

第一,杨时把"理不分殊"和体用相联系,认为理一是体,分殊是用,体用不同,但又紧密联系,不可分割地结合在一起。他说:"用未尝离体也。且以一身观之,四体百骸皆具,所谓体也。至其用处,则履不可加之于首,冠不可纳之于足。则即体而言,分在其中矣。"(《龟山集》卷十一)

第二,他把"理一分殊"的思想具体地运用于儒家的道德观念和人生哲学,把玄学的理和现实的封建伦理紧密地联系起来。在杨时看来,"理一分殊"的关系就是仁和义的关系,理一为仁,分殊为义,仁是本体,义则是本体之用。所以他说:"夫精义入神,乃所以致用,利用安身乃所以崇德,此合内外之道也。天下之物,理一分殊,知其理一,所以为仁,知其分殊所以为义。"(《龟山集》卷十二)这就是说,无论是自然界或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都存在着"理一而分殊"。所以,依据"理一分殊"说,人们恪封建道德,就是遵循了天理。这样,杨时通过对"理一分殊"说的阐释就从人生哲学方面论证了儒家道德准则的神圣性。

第三,杨时论述理一分殊时,其兴趣主要是在分殊,而不是理一。他曾再三强调必须把"仁"之"用"即"理"之"用"阐述清楚的重要性。他说:"理一分殊,故圣人称物而平施之……,亲疏远近各当其分,所谓称也。……所以施之其心一焉,所谓平也。"这就是说,根据理一分殊的道理,人人都应当有共同的仁爱之心,然而,又应当爱有差等,做到亲疏远近各

当其分,这就如同称物一样要有斤两的差别。所以,他认为理一分殊的要旨就是在于"分殊"的过程中做到"无铢分之差"。"所谓分殊,犹孟子言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其分不同,故所施不能无差等。"(《龟山集》卷十六)这样,他就从理一分殊出发论证了尊卑亲疏的封建秩序的合理性。

从以上论述中,我们可以看到,正是杨时对《西铭》主旨的探讨,才引发了程颐著名的"理一而分殊"的五字评注;也正是他对此说的创造性发挥,才为以后理学的发展开创了道路。1172年朱熹对《西铭》的评注,在引用了一段杨时关于理一分殊的论述后指出:"此论分别异同,各有归趣,大非(杨时)答书之比。岂其年高德盛而所见益精。"(朱熹《西铭论》,见《张载集》411页)朱熹的这段评述不仅透露出理学学说的传授关系是如何进展的,而且说明了杨时的理一分殊说对朱熹有着强烈的影响。所以,明人程敏政曾这样写道:"朱子于理一分殊之论,称其年高德盛,所见益精,于是为《西铭》之跋要之,无龟山则无朱子。"(《杨龟山先生通纪》卷一)这个论述是符合事实的。

四、开倾力著述之先河

一般而言,北宋理学大师皆罕有著述,即便有之,份量也很少。如周敦颐对理学虽有开山濬浚源之功,但论其著作却份量特少,独有《易通书》与《太极图说》,一是短篇,一是小书。而且,据朱子考订,《太极图说》亦当附《易通书》,非单独成篇,则濂溪著书,仅《易通书》一种。而伊川一生,仅有《易传》一书,除此之外,明道伊川兄弟,皆只有语录传世,由其门人弟子记录。

杨时则不同,他除了充分利用其学者和学官一身二任的便利条件,辗转东南,兴教立学,弘扬道学之外,还致力于著书立说,以书传世。第一,致力于二程语录的编篡。杨时不仅对《伊川易传》作了认真的校订,而且,还"变语录而文之",即用较文雅的语言将二程语录改写成《河南程氏粹言》。其动机和目的,他在给游酢的信中作了说明,"先生语录传之寝广,其间记录颇有失真者,某欲收聚删去重复与其可疑者……稍加润色,共成一书,以传后学,不为无补。先生之门,所存惟吾二人耳,不得不任其责也。"(《龟山集》卷十九)又说:《伊川易传》"旧本西人传之已多,惟东南未有此书,欲以传东南学者,不叙其所以,恐异时见其文有异同不足传信也。"(同上)所以他在修订《伊川易传》后,又特作了《校正伊川易传后序》,把校订《伊川易传》的缘由、过程和目的都作了说明,他说:"伊川先生著《易传》,方草具未及成书而先生得疾,将启手足以其书授门人张绎,未几而绎卒,故其书散亡,学者无善本,政和之初,予友谢显道得其书于京师。示予而错乱重复几不可读,东归待次毗陵,乃始校定,去其错乱重复,逾年而始完。先生道学足为世师,而于易尤尽心焉,其辞妙旨盖有书不能传者,恨得其书晚不及亲受旨训,其谬误有疑而末达者,姑存之以侯,知者不敢加损也,然学者读书其得其意忘言可也。"(《龟山集》卷二十五)显然,杨时这种不遗余力地修订

《伊川易传》,编辑二程语录,其目的乃在于试图通过这些书籍,把纯正的二程之学传给后学,此用心可谓良苦也。第二,杨时更注意把从二程那里师承下来的思想融汇贯通,以自己著述的形式传给后学。根据《宋史·艺文志》、吕本中《杨龟山先生行状》及清人沈函所编《杨龟山先生年谱》记载,杨时除了后人为其编定的《杨龟山先生全集》以外,生前共有《礼记解义》、《列子解八《庄子解》、《周易解义》、《论语解》、《中庸解》、《书解》、《孟子义》、《春秋义》、《三经义辨》、《目录论》、《辨字说》等著作,而其中《三经义辨》、《目录论》、《辨字说》等均为81岁时所作,从中我们亦可看出杨时致力笔耕之一斑。

杨时这种倾力著述的学风对后世,尤其是对朱熹及朱氏闽学有着探刻的影响。朱熹一生,努力著书,甚至临死犹不辍,据今人金云铭《朱千著作考》考证,朱熹一生著述共达

142种之多。朱子后学也十分重视著述,据清人陈衍《福建通志》统计,朱子后学仅关于四书的精义或讲义之类的著作就达150多种。这是和杨时的倡导分不开的。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看到,杨时在中国思想文化史上,虽不能成为一位自创新说的大家,但他作为一个中介人物,对于北宋理学的南传和发展却有着不可泯灭的启导之功。后来朱熹之所以能集理学之大成,形成一个庞大的以天理论为中心的客观唯心主义体系,建立了闽中学派,使福建成为当时全国思想文化的中心,杨时作为理学发展的一个中介环节,其地位和作用是不可忽视的。

《程门立雪》原文:

杨时字中立,南剑将乐人。幼颖异,能属文,稍长,潜心经史。熙宁九年,中进士第。时河南程颢与弟颐讲孔、孟绝学于熙、丰之际,河、洛之士翕然师之。时调官不赴,以师礼见颢于颍昌,相得甚欢。其归也,颢目送之曰:“吾道南矣。”

四年而颢死,时闻之,设位哭寝门,而以书赴告同学者。至是,又见程颐于洛,时盖年四十矣。一日见颐,颐偶瞑坐,时与游酢侍立不去,颐既觉,则门外雪深一尺矣。

白话释义:

杨时字叫中立,是剑南将乐地方的人。小的时候就很聪颖显得与众不同,善写文章。

年稍大一点既潜心学习经史,宋熙宁九年进士及第,当时,河南人程颢和弟弟程颐在熙宁、元丰年间讲授孔子和孟子的学术精要(即理学),河南洛阳这些地方的学者都去拜他们为师,杨时被调去做官他都没有去,在颍昌以学生礼节拜程颢为师,师生相处得很好。

杨时回家的时候,程颢目送他说:“吾的学说将向南方传播了。又过了四年程颢去世了,杨时听说以后,在卧室设了程颢的灵位哭祭,又用书信讣告同学的人。

程颢死以后,又到洛阳拜见程颐,这时杨时已四十岁了。一天拜见程颐,程颐正闭着眼睛坐着,杨时与同学游酢就侍立在门外没有离开,程颐已经察觉的时候,那门外的雪已经一尺多深了。

此文出自元·脱脱所写的《宋史》。

扩展资料写作背景:

《宋史》最早为至正刊本,次为成化朱英重刊本。元初,元世祖忽必烈就曾诏修宋史,但因体例、年号不一而未成。

元顺帝至正三年(1343年)三月,下令修辽、金、宋三史。铁木儿塔识、贺惟一、张起岩、欧阳玄等七人任总裁官,还有史官斡玉伦徒、泰不华、于文传、贡师道、余阙、贾鲁、危素等23人,脱脱于至正四年五月(1344年)辞职,中书右丞相阿鲁图继任,阿鲁图虽名为都总裁,但不谙汉字。

脱脱(1314年-1356年1月10日),亦作托克托、脱脱帖木儿,蔑里乞氏,字大用,蒙古族蔑儿乞人,元朝末年政治家、军事家。

元朝元统二年(1334年),任同知宣政院事,迁中政使、同知枢密院事、御史大夫、中书右丞相。

至元六年(1340年)农历十月脱脱为中书右丞相,大改伯颜旧政,复科举取士。至正三年(即1343年),脱脱主编《辽史》、《宋史》、《金史》,任都总裁官。

至正九年(1349年)农历闰七月,复出为中书左丞相,至正十年(1350年)农历四月,脱脱被任命为中书右丞相,发行新钞票“至正交钞”,并派贾鲁治理黄河,成绩斐然卓著,赢得水患灾民的民心,被赞誉为“贤相”。

至正十一年(1351年)修黄河民工起义,镇压抗元红巾军。他于至正十五年(1355年),革职流放云南,后被中书平章政事哈麻假传元惠宗诏令自尽。至正二十二年(1362年)昭雪复官。

程门立雪《宋史》

原文

杨时见程颐于洛。时盖年四十矣。一日见颐,颐偶瞑坐,时与游酢侍立不去。颐既觉,则门外雪深一尺矣。

译文

杨时到洛阳求见程颐。杨时大概当时有四十岁了。一天拜见程颐的时候,程颐偶尔坐着打瞌睡。杨时与游酢站在门外等着没有离开。等到程颐醒后,门外积雪已经一尺多厚了。

翕然而师之 师:学习 ,效仿

程门立雪①

杨时字中立,南剑将乐人。幼颖异,能属②文,稍长,潜心经史。熙宁九年,中进士第③。时河南程颢与弟颐讲孔、孟绝学于熙、丰之际,河、洛之士翕然④师之。时调官不赴,以师礼见颢于颍昌,相得甚欢。其归也,颢目送之曰:“吾道南⑤矣。”四年而颢死,时闻之,设位哭寝门,而以书赴告同学者。至是,又见程颐于洛,时盖年四十矣。一日见颐,颐偶瞑坐⑥,时与游酢侍立不去,颐既觉,则门外雪深一尺矣。

——————————

〔注释〕①选自《宋史·杨时传》。②属(zhǔ):撰写。

③进士第:进士,隋唐科举考试设进士科,录取后为进士。明清时称殿试考取的人。进士第,既考取进士,又叫进士及第。④翕(xī)然:形容一致,翕,也可以讲聚集。⑤南:方位词做动词用,意思是向南。⑥瞑(míng)坐:闭着眼睛坐着。

〔译文〕

杨时字叫中立,是剑南将乐地方的人。小的时候就很聪颖显得与众不同,善写文章。年稍大一点既潜心学习经史,宋熙宁九年进士及第,当时,河南人程颢和弟弟程颐在熙宁、元丰年间讲授孔子和孟子的学术精要(即理学),河南洛阳这些地方的学者都去拜他们为师,杨时被调去做官他都没有去,在颍昌以学生礼节拜程颢为师,师生相处得很好。杨时回家的时候,程颢目送他说:“吾的学说将向南方传播了。又过了四年程颢去世了,杨时听说以后,在卧室设了程颢的灵位哭祭,又用书信讣告同学的人。程颢死以后,又到洛阳拜见程颐,这时杨时已四十岁了。一天拜见程颐,程颐正闭着眼睛坐着,杨时与同学游酢(音zuò)就侍立在门外没有离开,程颐已经察觉的时候,那门外的雪已经一尺多深了。

本文赞扬了杨时尊师重道的品质

孔子名叫孔丘,是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东南)人。他父亲是个地位不高的武官。孔子三岁的时候就死了父亲,他母只好带着他搬到曲阜住下来,把他抚养成人。据说他从小很爱学礼节,没有事儿,就摆上小盆小盘什么的,去学大人祭天祭祖的样子。

孔子年轻时候,读书很用功。他十分崇拜周朝初年那位制礼作乐的周公,对古礼特别熟悉。当时读书人应当学的“六艺”,也就是礼节、音乐、射箭、驾车、书写、计算,他都比较精通。

他办事认真。开头他当过管理仓库的小吏,物资从来没有缺少;后来又当管理牧业的小吏,牛羊就繁殖得很多。没到三十岁,名声就渐渐大了起来。

公元前500年,齐国的齐景公想拉拢邻国鲁国和中原诸侯,把齐桓公当年的事业重新干一下,就写信给鲁定公,约他在齐鲁交界的夹谷地方开个会。那时候,诸侯开会,都得有个大臣当助手,称作“相礼”。鲁定公决定让鲁国的司寇孔子担任这件事。

孔子到齐国后,跟齐景公谈了他的政治主张。齐景公待他很客气,想把孔子留下来。但是相国晏婴认为孔子的主张不切实际,结果齐景公没用他。

但是齐国的大夫黎鉏认为孔子留在鲁国做官对齐国不利,劝齐景公给鲁定公送一班女乐去。齐景公挑选了八十名歌女送到鲁国去。鲁定公接受了这班女乐,天天吃喝玩乐,不管国家政事。孔子对这件事感到很失望。孔子的学生说:“鲁君不办正事,咱们走吧!”

打那以后,孔子离开鲁国,带着一批学生周游列国,他先后到过卫国、曹国、宋国、郑国、陈国、蔡国、楚国。在列国奔波了七八年,希望找个机会实行他的恢复周朝初年礼乐制度的政治主张。

可是,那个时候,大国都忙于争霸的战争,小国都面临着被并吞的危险,整个社会正在发生变革。这些国家的国君没有一个采纳了孔子宣传的政治主张。

扩展资料:

成语典故

春秋时期的书,主要是以竹子为一根竹简上写字,多则几十个字,少则八九个字。一部书要用许多竹简,通过牢固的绳子之类的东西按次序编连起来才最后成书,便于阅读。

通常,用丝线编连的叫“丝编”,用麻绳编连的叫“绳编”,用熟牛皮绳编连的叫“韦编”,其中为熟牛皮绳最为结实。像《周易》这样厚重的书,当然是由许许多多竹简通过熟牛皮绳编连起来的。

孔子“晚年喜易”,花了很大的精力,反反复复把《周易》全部读了许多遍,又附注了许多内容,不知翻开来又卷回去地阅读了多少遍。通常认为,孔子这样读来读去,把串连竹简的牛皮带子也给磨断了几次,不得不多次换上新的再使用。以此比喻读书勤奋用功。

即使读书读到了这样的地步,孔子还说:“假如让我多活几年,我就可以完全掌握《周易》的文与质了。”

-韦编三绝

成语今说:韦,熟牛皮。古时用竹简写书,竹简用牛皮带编联起来,称“韦编”。三绝,多次断开。后用来形容读书刻苦勤奋。

出自《史记·孔子世家》:“读《易》,韦编三绝。”

孔子是春秋末期的思想家、政治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他名丘,字仲尼,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东南)人,先世系宋国贵族,多才多艺,学识渊博。

孔子曾说过他的学问都是通过刻苦钻研得来的。孔子幼年丧父,家境贫寒,没能受到良好的教育,只能通过自学来获得知识。他从十五岁开始发愤读书,因为没有人教,在学习上碰到难题就多方请教。他不耻下问,请教过做官的人,也请教过普通老百姓,请教过白发苍苍的老人,也请教过头上梳着小辫儿的儿童。孔子虚心好学,学无常师,三十岁时便成为当地较有名气的学者。

那是还没有纸张,制作书籍的材料主要是竹子。一般是把竹子削成一片一片的竹签,刮去上面的青皮,用火烘干后在上面刻字。称为“竹简”。竹简有一定的长度和宽度,一根竹简只能写一行字,多则几十个,少则八九个。写成一部书要许多竹简,书的内容全部写上去以后,要用牢固的牛皮绳子把这些竹片按顺序编联起来,就可以阅读了,这样的过程就叫做“韦编”。由于一片竹简只能写很少的字,所以如果一部书的字数很多的话,那就需要几十斤甚至上百斤的竹片。像《易经》这样的书,当然是由许许多多竹简编联起来的,因此相当沉重。

孔子到了晚年才开始学《易经》。《易经》是很难读懂的一部古书,孔子下了很大的功夫,才把它全部读了一遍,还只是基本上了解了它的内容。接着,他又读了第二遍,掌握了它的基本要点。然后,他又读第三遍,对其中的精神、实质有了比较透彻的理解。此后,为了深入研究这部书,同时也为了给弟子们讲解,他不知翻阅了多少遍《易经》,这样读来读去,把串联竹简的牛皮带子也给磨断了好几次,不得不换上新的再读。即使读到了这样的地步,孔子还谦虚地说:“假如我能多活几年,我就可以理解些《易经》的文字与内容了。”

孔子一生中还编著了不少书籍,其中有《诗》、《书》等几部书,还有根据鲁国的历史材料编成的史书《春秋》。这对古代文化的保存和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智慧语林

孔子是中国最杰出、最有名的学者,创立了儒家学派;同时,孔子的思想在国际上也有一定的影响,他的学识可以用“学富五车”来形容。

成语故事:

孔子到了晚年才开始学《易经》。《易经》是很难读懂的一部古书,孔子下了很大的功夫,才把它全部读了一遍,还只是基本上了解了它的内容。接着,他又读了第二遍,掌握了它的基本要点。然后,他又读第三遍,对其中的精神、实质有了比较透彻的理解。此后,为了深入研究这部书,同时也为了给弟子们讲解,他不知翻阅了多少遍《易经》,这样读来读去,把串联竹简的牛皮带子也给磨断了好几次,不得不换上新的再读。即使读到了这样的地步,孔子还谦虚地说:“假如我能多活几年,我就可以理解些《易经》的文字与内容了。”

孔子一生中还编著了不少书籍,其中有《诗》、《书》等几部书,还有根据鲁国的历史材料编成的史书《春秋》。这对古代文化的保存和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这个故事说了:

孔子的学识也不是天生的,是刻苦努力的结果。若没有韦编三绝的精神,是学不到真本的本事的。

路蓝15530194247盖州

《程门立雪》原文及翻译_ 程门立雪①杨时字中立,南剑将乐人幼颖异,能属②文,稍长,潜心经史熙宁九年,中进士第③时河南程颢与弟颐讲孔、孟绝学于熙、丰之际,河、洛之士翕然④师之时调官不赴,以师礼见颢于颍昌,相得甚欢其归也,颢目送之曰:“吾道南⑤矣”四年而颢死,时闻之,设位哭寝门,而以书赴告同学者至是,又见程颐于洛,时盖年四十矣一日见颐,颐偶瞑坐⑥,时与游酢侍立不去,颐既觉,则门外雪深一尺矣

《程门立雪》原文及翻译_ 〔译文〕 杨时字叫中立,是剑南将乐地方的人小的时候就很聪颖显得与众不同,善写文章年稍大一点既潜心学习经史,宋熙宁九年进士及第,当时,河南人程颢和弟弟程颐在熙宁、元丰年间讲授孔子和孟子的学术精要(即理学),河南洛阳

《程门立雪》原文及翻译_ 原文 杨时见程颐和于洛,是盖年四十矣一日见颐,颐瞑坐,时于游酢侍立不去颐既觉,则门外雪深一尺矣释 义 程:指程颐旧指学生恭敬受教现比喻尊敬师长译文杨时见程颐在洛阳,虽然自己已经四十岁了,但还是想学习,就去见程颐见到的时候,他刚好在坐着打瞌睡于是,杨时和一同前来的游醉一直站在那等程颐醒来时,而此时,门外的雪已经下了一尺厚了!

文言文《程门立雪》的全译_ 程门立雪的典故 “程门立雪”这个故事,说的是宋代学者杨时和游酢向程颢程颐拜师求教的事儿二程是洛阳伊川人,同是宋代著名儒学家二程学说,后来为朱熹继承和发展,世称“程朱学派”杨时、游酢,向二程求学,非常恭敬

程门立雪的文言文及翻译_ 杨时字中立,南剑将乐人幼颖异,能属(2)文,稍长,潜心经史熙宁九年,中进士第时河南程颢与弟颐讲孔、孟绝学于熙、丰之际,河、洛之士翕然师之时调官不赴,以师礼见(3)颢于颍昌,相得甚欢其归也,颢目送之曰:“吾道

程门立雪的文言文及翻译_ 程门立雪《宋史》原文 杨时见程颐于洛时盖年四十矣一日见颐,颐偶瞑坐,时与游酢侍立不去颐既觉,则门外雪深一尺矣译文 杨时到洛阳求见程颐杨时大概当时有四十岁了一天拜见程颐的时候,程颐偶尔坐着打瞌睡杨时与游酢站在门外等着没有离开等到程颐醒后,门外积雪已经一尺多厚了翕然而师之 师:学习 ,效仿

《程门立雪》的翻译和寓意 翻译:杨时,字中立,是剑南将乐人小的时候就异常聪颖,善写文章年纪稍大一点后,专心研究经史书籍宋熙宁九年进士及第,当时,河南人程颢和弟弟程颐在熙宁、元丰年间讲授孔子和孟子的学术精要(即理学),河南洛阳这些地方的

程门立雪翻译 远在北宋时期,福建将东县有个叫杨时的进士,他特别喜好钻研学问,到处寻师访友,曾就学于洛阳著名学者程颢门下程颢死后,又将杨时 推荐到其弟程颐门下,在洛阳伊川所建的伊川书院中求学 杨时那时已四十多岁,学问也相当高,但

程门立雪文言文翻译 杨时字叫中立,是剑南将乐地方的人小的时候就很聪颖显得与众不同,善写文章年稍大一点既潜心钻研经史,宋熙宁九年,他考上了进士及当时,他给河南程颢和弟弟程颐讲孔子,孟子宏伟独到的学术在熙宁、元丰年间,河南洛阳这些

宋史・杨时传阅读答案附翻译,宋史・杨时传阅读答案附翻译

  宋史·杨时传  杨时字中立,南剑①将乐人。幼颖异,能属文。稍长,潜心经史。熙宁九年,中进士第。河南程颢与弟颐讲孔、孟绝学于...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