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鸿章、曾国藩、左宗棠青史留名,他们的后代都如何呢?

栏目:资讯发布:2023-10-14浏览:2收藏

李鸿章、曾国藩、左宗棠青史留名,他们的后代都如何呢?,第1张

三位晚清名臣可以说是功勋卓著了,但是他们的后代不是全都是很好的,以下来分别说一下三人后代的情况。

左宗棠:左宗棠一生中共育有四子四女,四个儿子分别是左孝威、孝宽、孝勋和孝同。四个女儿分别是左孝瑜、孝琪、孝琳、孝瑸。长子左孝威在左宗棠平定新疆期间去探望父亲,因为感染风寒,最后因病去世。次子左孝宽是个郎中与身居兵部主事的三子左孝勋和官至江苏提法使,在辽宁边关统帅大军的四子左孝同均是死因不详。左宗棠的几位女儿都是非常有才情的女性,她们每个人都留有一部诗集。至于其他后代大都是我国的著名医生、学者。

曾国藩:曾国藩这一生只有两个夫人,长大成人的共有二子五女,其子女多早逝且命运悲惨,长子曾纪泽,是清代著名外交家,曾在清与沙俄签订条约的时候自告奋勇出使俄国。次子曾纪鸿是一位著名的数学家,但是因为操劳过度,才33岁就去世了。长女曾纪静29岁的时候因为抑郁而死;二女曾纪耀精通外语,39岁的时候就因病去世;三女在婆家受虐待,生活悲惨。四女儿因其丈夫早逝自己也郁郁而终五女儿嫁入聂军门家中,生活幸福而且活到了九十多岁。

李鸿章有三位妻子,育有两子一女,还有一个过继来的儿子。大儿子李经方曾经出使日本,也担任过英国大使,当过驻美参赞,之后因社会环境变故弃官从商,定居海外。次子李经述是一个三流诗人,爱好作诗,不出名,每天就是吃老本。三子李经迈是名商人,还担任过出使奥国钦差大臣,喜欢收集古董,最后成为了一个著名收藏家,之后定居在了海外。女儿嫁给了张佩伦,而且李鸿章的增外孙女就是张爱玲。后代多居于海外。

曾国藩家书原文有男国藩跪禀。

父亲大人万福金安,自闰三月十四日,在都门拜送父亲,嗣后共接家信五封。五月十五日,父亲到长沙发信,内有四弟信,六弟文章五首。

谨悉祖父母大人康强,家中老幼平安,诸弟读书发奋,并喜父亲出京,一路顺畅,自京至省,仅三十余日,真极神速。

甲三于四月下旬能行走,不须扶持,尚未能言,无乳可食,每日一粥两饭。家妇身体亦好,已有梦熊之喜,婢仆皆如故。

今年新进士龙翰臣得状元,系前任湘乡知县见田年伯之世兄,同乡六人,得四庶常,两知县,复试单已于闰三月十六日付回。兹又付呈殿试朝考全单。

同乡京官如故,郑莘田给谏服阙来京,梅霖生病势沉重,深为可虑。

黎樾乔老前辈处,父亲未去辞行,男已道达此意。广东之事,四月十八日得

捷音,兹将抄报付回。

男等在京,自知谨慎,堂上各老人,不必挂怀。家中事,兰姊去年生

育,是男是女?楚善事如何成就?伏望示知。男谨禀,即请

母亲大人万福金安。(道光二十一年五月十八日)

曾国藩家书翻译

儿子国藩跪着禀告

父亲大人万福金安。自从闰三月十四日,在京城城门拜送父亲回家,后来共接到家信五封。五月十五日,父亲到长沙发信,里面有四弟的信,六弟的文章五首。

恭谨地得知祖父母大人身体康健强壮,家里老小都平安,诸位弟弟发奋读书,并且高兴的知道父亲离京后一路顺畅,从京城到省城,只用了三十多天,真是神速。

眼下儿子身体如常,每晚早睡,起得也早。只是不能用脑过度,过度了便头昏。所以经常静下心来让脑子不想任何事情,身心优闲以加强涵养工夫,以便谨敬的遵守父亲关于保身的训示。

九弟的功课很正常,《礼记》九本已点完,《鉴》已看到《三国》,《斯文精粹》诗文各读了半本,诗歌稍有进步,文章没有进步。

但也不求很快见效。看他对书的领会程度,已经有些心得,大约只是手不从心,还表达不出吧。

甲三在三月下旬已能行走,不要别人扶持,还不能说话,没有乳吃,每天一顿粥两顿饭,家妇身体也好,已有生男的喜兆,婢女仆从都与原来一样。

今年新进士龙翰臣得了状元,是前任湘乡知县见田年怕的世兄,同乡六个,得了四个庶常、两个知县。复试单已经在闰三月十六日寄回,现又寄呈殿试朝考的全单。

同乡的京官还是那些。郑莘田给谏服阙来京城。梅霖生病势严重,很是可虑。黎樾乔老前辈那里,父亲没有去辞行,儿子已代为致意。广东的事,四月十八日得捷报,现将抄报寄回。

儿子等在京城,自己知道谨慎从事。堂上各位老人,不必挂念。家里的事,兰姐去年生育,是男是女?楚善的事怎样成全?儿子希望大人告诉一下。

儿子谨禀,即请母亲大人万福金安。(道光二十一年五月十八日)

《曾国藩家书》 是曾国藩家信的集录,书信对象上自祖父母至父辈,中对诸弟,下及儿辈, 主要反映他一生的主要活动和为政、治家、治学、治军的主要思想 。曾国藩用 八本之说 概括来自己的作为:读书以训诂为本,作诗文以声调为本,事亲以得欢心为本,养身以戒恼怒为本,立身以不妄语为本,居家以不晏起为本,作官以不要钱为本,行军以不扰民为本。

文中书信大体有 治家篇、修身篇、劝学篇、为政篇、交友篇 共五大块。

曾国藩治家之道主要由 三不信 、 八字诀 及 部分八本之说 构成,其中

三不信 :不信医药、不信僧巫、不信地师。后面两条有点反迷信的味道,第一条不信医药,并不是病了硬抗,不治疗,而是滋补之物不可多食,身体的保养不在多服药,而是慎饮食、节嗜欲。

八字诀 :“考宝早扫,书蔬鱼猪”,前四言 “考”为祭祀祖先,“起”为黎明即起,“扫”为洒扫房屋庭院,“宝”指与亲戚邻居,时刻往来,贺喜吊丧,问疾济急;后四言是精神食粮与物质保障。

书信多处地方提到的 家训 :早起、务农、疏医、远巫,也是从上述思想中总结而来。除此之外,曾国藩数次提及 家世兴旺之道 :兄弟和睦、贵体孝道、实行勤俭; 官宦人家居家乡要诀 :以俭字为主,情意宜厚,用度宜俭; 保家之道 :勤勉为主,戒傲去惰。与子侄强调家败离不得一个 奢 字,人败离不得一个 佚 字(安逸),讨人嫌离不得一个 骄 字;勤、俭、谦三字为主心骨,耕读二字为立家根本。

1 去骄习惰气

家信里曾国藩一再告诫弟弟与子侄去傲去惰,“巨室之败,非傲即惰,二者必居其一。”

何为骄? 并不是锦衣玉食,动手打人,才叫骄傲。“凡动口动笔,厌人之俗,嫌人之鄙,议人之短,发人之覆,皆骄也。”

如何去? “欲去骄字,总以不轻非笑人为第一义,欲去惰字,总以不晏起为第一义。”

2  刚柔并济

“趋事赴公,则当强矫,争名逐利,则当谦退,开创家业,则当强矫,守成安乐,则当谦退。出与人物应接,则当强矫,入与妻即享受,则当谦退。”

3  忧患意识

“盛时常作衰时想,上场念下场时,富贵人家,不可不牢已二语也。”

“凡家道所以可久者,不恃一时之官爵,而恃长远之家规,不恃一二人之骤发,而恃大众之维持。老亲旧眷,贫贱族党,不可怠慢,待贫者亦与富者一般”。

曾国藩如果放在现在可谓是职场自律达人,工作、运动与养生,样样不落。

1 反省自身

“惟有一悔字诀。兄昔年自负本领甚大,可屈可伸,可行可藏,又每见得人家不是……大悔大悟之后,乃知自己全无本领,凡事都见得人家有几分是处。”

“悔字如春,万物蕴蓄初发。吉字如夏,万物茂盛已极。吝字如秋,万物如落。凶字如冬,万物初调。’”

2 养身之法

曾国藩中年后,有肝肾毛病,中医叫肝火郁结不畅,睡眠不好,还有眼疾。

“养身之法,约有一事:一曰眠食有恒,二曰惩忿,三曰节欲,四曰每夜临睡洗脚,五曰每日两饭后,各行三千步。”( 译文 : 一是睡眠饮食有规律;二是制怒;三是节欲;四是临睡洗脚;五是两餐饭后,各走三千步)

“起早尤千金妙方,长寿金丹也”。

3 恒心有为

“凡人作一事,便须全副精神往在此一事,首尾不懈。不可见异思迁,做这样想那样,坐这山望那山,人而无恒,终身一无所成。”

“九年间,写字,从未间断,选将练兵,亦常留心,此皆自强能立工夫。奏疏公牍,再三斟酌,无一过当之语,自夸之辞,此皆圆融能达工夫。”

4 志向

君子的立志,有为民众请命的器量,有内修圣人的德行,外建王者称霸天下的雄功,然后才不负父母生育自己,不愧为天地间的一个完全的人。

5 诽谤何处

“有才者仇疑谤之无因,因悍然不顾,则谤且日腾。有筏者畏疑谤之无因,而抑然自修,则谤亦日息。”( 译文 :有才能的人,愤恨这种毁谤的没有根据,悍然不顾,但毁谤仍旧沸沸扬扬。有德的人,害怕这种毁谤没有根据,压抑自己,继续修德,而毁谤也日渐平息。)

6 自修处求强则可,在胜人处求强则不可

自己和自己纵向比较,有进步即可。向他人看齐只是外界的督促作用,不可因此拖累自身!

7 立、达

立,即发奋自强,站得住。达,即办事周到,行得通。( 自我反思 :自立自强尚可,但达字上缺乏体验,不怨天尤人这点,还难以强制。)

曾国藩提到读书不在于时间,不在于地点,而在于自身的志向。若自己真能发奋自立,即便是闹市也能读书,不然就是给一片清净之乡、神仙之境,也是无用。其次,读书人应当是个明事理的人,包括三点:明德、新民、止于善。

1 求学之法

猛攻: “为学壁如熬肉,先须用猛火煮,然后用漫火温。”

精专: “用功譬若掘井,与春多掘数井,而皆不及泉,何若老衬一井,力求及泉而用之不竭乎。”

“艺多不养身,谓不专也。万万不可以兼营并鹜。样样去学一定一无所长。”

2 读书之法

“一曰看生书宜求速,不多读则太陋。一曰温旧书宜求熟,不背诵则易忘。一曰习字宜有恒,不善写则如身之无衣,山之无木。一曰作文宜苦思,不善作则如人之哑不能言,马之肢不能行。缺一不可。”

想法 : 求学之法与读书之法有区别,前者在精专二字,后者则更强调专字,第一遍要速速读完,不然今天读半页、明天读两页,再明天又耽搁,这样好几年都读不完一本书。就像煮饭,歇了火就冷,小了火就不熟,要用大柴大火才容易成功。

3 谦虚

除去骄傲气习,勿夜郎自大

4 不过分追求宝贵功名

劝诫弟弟落榜不要灰心,“尽其在我,听其在天,万不可稍生妄想”,可理解为“谋事在人,成事在天”。

1 戒长傲、多言

“长傲、多言二弊,历观前世卿大夫兴衰,及近日官场所以致祸福之由,未尝不视此二者为枢机,故愿与诸弟共相鉴诫。”

2 清、慎、勤

“家世处于鼎盛之际,日中则昃,月盈则亏,吾家亦盈时矣。管子云:’斗斜满则人概之,人满则天概之。’告诫子侄,自概之道云何?亦不外清慎勤三字而已。”

“其中慎字为谦虚的道理,谦字存诸中者不可知,其著于外者,约有四端:曰面色,曰言语,曰书函,曰仆从属员。”谨言慎行!!!

3 与官相见谦谨为好

“不必力赞其贤,不可力低其非,与之相处,宜在若远若近,不亲不疏之间。”

4 只问积劳,不问成名

“古来大战争,大事业,人的谋划只占十分之三,天意占十分之七,往往劳累日久的人,不就是成名人;成名的人,不就是享福的人。”

5 用人

“既爱其才,宜略其小节。”

1 交友但求至交

2 多亲近良友

3 不可占人便宜

4 朋友间一定勤加往来

5 款待从厚,打发从薄

写在最后:求学、读书、交友都要专一,求学如掘井,读书如煮饭,交友求至交!

END

养心之道第四——贤肖不在高位而在谨朴

“吾细思凡天下官宦之家,多只一代享用便尽。其子孙始而骄佚,继而流荡,终而沟壑,能庆延一二代者鲜矣。商贾之家,勤俭者能延三四代;耕读之家,谨朴者能延五六代;孝友之家,则可以绵延十代八代。”

人们常说:富不过三代,穷不过三代。但古往今来,官宦之家能延续一二代者都是少有,做生意的勤俭者能延续三四代,世间唯孝悌之家方可延续长久。

官宦骄逸止孤独

商贾勤俭或三四

耕读谨朴延五六

孝悌延绵最久长

阅读时间:2019年7月4日星期四,共读第32天。

  阅读原文:《曾国藩家书》卷一“道光二十二年”八月初一日 致祖父母书 第90页-98页,上传这一封信是写给祖父母的,信比较长。记得我在读前一封比较长的信的时候,还不能够静下心来去读,总是念错。而这一次,我反复的去诵读,竟然能够读一遍只错一个字。自我感觉较之前能够更细心的去读下来。看来通过这次读书,曾国藩对于做事耐心的程度,对我也是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的。

做事就不要怕麻烦。细致,耐心,认真,这是君子的做事行为原则,也是我所感受最深的。

第一节,告知祖父母,不送家眷南归原因。

第二节,写九弟思归原因,自己最终让九弟回家理由以及反复规劝九弟的过程,体现出全为九弟着想。让人深切体会到对九弟殷殷之情。

曾公的耐得烦的性子,这真是值得我们深切体会。

曾国荃几次三番的反复欲南归,说明其性子还未稳定,尚需磨练。后来曾国荃在家呆了一段时间,又要回京恰恰反映了这一点。

第三节,详细说明如何准备南归。安排同伴,雇佣车辆,足见其细心。这一节应该学习曾国藩做事细心的特点。

第四节,路费等费用安排。其中银两安排极为详细。

第五节,汇报曾国荃在北京读书的成果。

第六节,分析曾国荃和自己在京的学业上,共同进步以及不当之处。

他对曾国荃分析得十分到位。这一节很重要,总结起来,对于我的启示有以下几点。

第一无论学习还是做事要用心。

第二,有了过错要及时改正。

第三,无论学习工作要耐得苦。

第四,做事要及时按时完成。

第五,对于晚辈要细心教导,让其树立远大志向,增长见识。

第六,对于晚辈的错误要及时指出,不能留有情面。只要自己直言说出,即使会被误解,终会被理解。

第七节,向祖父母交代写信如此详细的原因。可以看出曾国藩非常重视家庭和睦的气氛。

第八节,写耳鸣以及家中基本状况。

第九节,写同乡捐官的情形。

文中提到谢果堂,这个人在当时名气不是特别大。但他的父亲谢芗泉则有一个名震京师的壮举,多少年来一直为人所称道。

乾隆年间,正是和珅当道、炙手可热的时候,京师上下谁也不敢得罪他。和珅家里的仆人也仗势胡作非为,人们敢怒不敢言。一次,和仆人坐着大员才可乘坐的大红障泥车招摇过市,遇到时为御史的谢芗泉。他怒不可遏,命人拿下和仆,亲自放火烧掉这辆车,替众人出了一口气。大家叫他为“烧车御史”,对他的正气和胆量钦佩不已。和珅恼怒至极,但又发作不得,过两年后还是借故将谢削了职,直到和珅倒台后才起复。

曾氏对这位同乡前辈甚是佩服,在信中所说的送别诗中他还提到了谢家这段光荣历史:“一朝烧车震都市,骢马御史真人豪。”

总之读了这一封信,我并没有感到,信中的婆婆妈妈,那些令人感到腻烦的家庭琐事。

我以为这恰恰体现了。易经当中坤卦的一句话。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事无巨细,坤厚载物,德合无疆,万物资生,乃顺承天。这是君子应该有的气度。是曾国藩做事的原则,是每日欣欣向上的气象。

道光二十二年八月初一日 致祖父母书

孙男国藩跪禀祖父母大人万福金安:

七月初五日发第九号信,内言六月廿四后,孙与岱云意欲送家眷回南,至七月初一谋之于神,乃决计不送。

初五日发信后,至初八日,九弟仍思南归,其意甚坚,不可挽回,与孙商量,孙即不复劝阻。九弟自从去年四月父亲归时,即有思归之意。至九月间,则归心似箭。孙苦苦细问,终不明言其所以然。年少无知,大抵厌常而喜新,未到京则想京,既到京则想家,在所不免。又家中仆婢,或对孙则恭敬,对弟则简慢,亦在所不免。孙于去年决不许他归,严责曲劝,千言万语,弟亦深以为然,几及两月,乃决计不归。今年正月,病中又思归,孙即不敢复留矣。三月复元后,弟又自言不归。四、五、六月,读书习字,一切如常。至六月底,因孙有送家眷之说,而弟之归兴又发。孙见其意,是为远离膝下,思归尽服事之劳。且逆夷滋扰,外间讹言可畏,虽明知蕞尔螳臂不足以当车辙,而九弟既非在外服官,即宜在家承欢,非同有职位者闻警而告假,使人笑其无胆、骂其无义也。且归心既动,若强留在此,则心如悬旌,不能读书,徒废时日。兼此数层,故孙比即定计,打发他回,不复禁阻。

恰好郑莘田先生名世任,长沙人,癸酉拔贡,小京官,由御史升给事中,现放贵西兵备道。将去贵州上任,迂道走湖南省城,定于十六日起程,孙即将九弟托他结伴同行。此系初八、九起议,十四日始决计,即于数日内将一切货物办齐,十五日雇车。郑宅大车七辆渠已于十三日雇定,九弟雇轿车一辆,价钱二十七千文。时价轿车本只要二十三千,孙见车店内有顶好官车一辆,牲口亦极好,其车较常车大二寸、深一尺,坐者最舒拂,故情愿多出大钱四千,恐九弟在道上受热生病。雇底下人,名向泽,其人新来,未知好歹,观其光景,似尚有良心者。昨,九弟出京七日,在任丘县寄信来京,云向泽伺候甚好。十六日未刻出京,孙送至城外廿里,见道上有积潦甚多,孙大不放心,恐路上有翻车、陷车等事,深为懊悔。廿三日,接到弟在途中所发信,始稍放心。兹将九弟原信附呈。

孙交九弟途费纹银三十二两整先日交车行上脚大钱十三千五百文及上车现大钱六千文两项在外,外买货物及送人东西,另开一单九弟带回。外封银十两,敬奉堂上六位老人吃肉之赀。孙对九弟云,万一少途费,即扯此银亦可。若到家后,断不可以他事借用此银。然途费亦断不致少也。向泽订工费大钱二千文,已在京交楚。郑家与九弟在长沙分队。孙嘱其在省换小船到县,向泽即在县城开销他。向泽意欲送至家,如果至家,留住几日打发,求祖父随时斟酌。

九弟自到京后,去年上半年用功甚好。六月因甲三病,耽阁半月馀。九月,弟欲归,不肯读书,耽阁两月。今春弟病,耽阁两月。其馀工夫,或作或辍,虽多间断,亦有长进。计此一年半之中,惟书法进功最大。外此则看《纲鉴》卅六本,读《礼记》四本,读《周礼》一本,读《斯文精萃》两本半,因《周礼》读不熟,故换读《精萃》。作文六十馀篇,读文三十馀首。

父亲出京后,孙未尝按期改文,未尝讲书,未能按期点诗文,此孙之过,无所逃罪者也。读文作文,全不用心,凡事无恒,屡责不改,此九弟之过也。好与弟谈伦常、讲品行,使之扩见识、立远志,目前已颇识为学之次第,将来有路可循,此孙堪对祖、父者也。待兄甚敬,待侄辈甚慈,循彝慆*之事,毫不敢近,举止大方,性情挚厚,此弟之好处也。弟有最坏之处,在于不知艰苦。年纪本轻,又未尝辛苦,宜其不知。再过几年,应该知道。

九弟约计可于九月半到家。孙恐家中骇异,疑兄弟或有嫌隙,致生忧虑,故将在京、出京情形述其梗概。至琐细之故,九弟到家详述,使堂上大人知孙兄弟绝无纤介之隙也。

孙身体如常,惟常耳鸣,不解何故。孙妇及曾孙兄妹二人皆好。丫环因其年已长,其人太蠢,已与媒婆兑换一个,京城有官媒婆,凡买妾买婢,皆由她经纪。彼此不找一钱。此婢名双喜,天津人,年十三岁,貌比春梅更陋,而略聪明。寓中男仆皆如故。

同县谢果堂先生为其子捐盐大使,王道嶐王恒信之侄捐府经历,黄鉴之子捐典史,以外无人。孙在京一切自宜谨慎,伏望堂上大人放心。

孙谨禀。规蹈矩,一切匪彝慆*之事,毫不敢近,举止大方,性情挚厚,此弟之好处也。弟有最坏之处,在于不知艰苦。年纪本轻,又未尝辛苦,宜其不知。再过几年,应该知道。

九弟约计可于九月半到家。孙恐家中骇异,疑兄弟或有嫌隙,致生忧虑,故将在京、出京情形述其梗概。至琐细之故,九弟到家详述,使堂上大人知孙兄弟绝无纤介之隙也。

孙身体如常,惟常耳鸣,不解何故。孙妇及曾孙兄妹二人皆好。丫环因其年已长,其人太蠢,已与媒婆兑换一个,京城有官媒婆,凡买妾买婢,皆由她经纪。彼此不找一钱。此婢名双喜,天津人,年十三岁,貌比春梅更陋,而略聪明。寓中男仆皆如故。

同县谢果堂先生为其子捐盐大使,王道嶐王恒信之侄捐府经历,黄鉴之子捐典史,以外无人。孙在京一切自宜谨慎,伏望堂上大人放心。

孙谨禀。

曾国藩(1811年11月26日-1872年3月12日),初名子城,谱名传豫,字伯涵,号涤生,清朝湖南长沙府湘乡白杨坪(现属湖南省娄底市双峰县荷叶镇天子坪)人,宗圣曾子七十世孙 (系出曾氏南宗),中国近代政治家、军事家、理学家、文学家,与胡林翼并称曾胡。

曾国藩与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并称“晚清四大名臣”,官至武英殿大学士、两江总督,同治年间封一等毅勇侯,又授世袭罔替,谥文正。

扩展资料:

国藩论古文,讲求声调铿锵,以包蕴不尽为能事;所为古文,深宏骏迈,能运以汉赋气象,故有一种雄奇瑰玮的意境,能一振桐城派枯淡之弊,为后世所称。曾氏宗法桐城,但有所变化、发展,又选编了一部《经史百家杂钞》以作为文的典范,非桐城所可囿,世称为湘乡派。

清末及民初严复、林纾,以至谭嗣同、梁启超等均受其文风影响。著作收于《曾文正公全集》中。

生前出版影响深远的《曾国藩家书》,另还著有《挺经》、《冰鉴》等现代畅销书。

-曾国藩

李鸿章、曾国藩、左宗棠青史留名,他们的后代都如何呢?

三位晚清名臣可以说是功勋卓著了,但是他们的后代不是全都是很好的,以下来分别说一下三人后代的情况。左宗棠:左宗棠一生中共育有四子四女...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