悬赏50分:如何简短的介绍我的姓----鄢

栏目:资讯发布:2023-10-14浏览:3收藏

悬赏50分:如何简短的介绍我的姓----鄢,第1张

  鄢氏分布

  鄢氏家族分布区域

  湖北 湖南 河北 河南 山东 江西 福建 安徽 辽宁

  四川 重庆 浙江 宁夏 台湾 广西 陕西 贵州 其它

  吉尔吉斯斯坦国

  表内数据取材自本站网同留言本,若有疏漏,敬请来信赐教

  地区 人数 祖籍 提供者 记述及字辈

  湖北

  湖北黄石 鄢家港 族谱始于鄢霖山

  鄢刚 在谱上是第四十四代,德字辈。

  湖北仙桃 不足50户 鄢波涛

  湖北监利 鄢圣华 爷爷鄢烈银.爸爸鄢来文。与鄢圣亮为堂兄弟。

  湖北荆州 公安县 鄢家台 (现已分散居住) 鄢长松 鄢长华 鄢(新)莉 鄢(新娟) 鄢(先)康 鄢(先)祥 等

  湖北鄂州

  鄢家湾 全部都姓鄢 鄢俊

  湖北荆州公安县 鄢圣利 爷爷来自天门鄢姓家族聚居区 天门有很多鄢姓,辈分族谱“烈” “来” “圣”。我的下一代将废除辈分!愿君等鄢姓宗族齐心协力,发愤图强,鄢姓2000多年未出一个威名显赫的大人物。

  湖北天门 江西吉安吉水 鄢志学 据家谱上说我们村所有的鄢姓来自明朝时期的江西吉安吉水。

  国知至天元洪烈来盛奉先思孝。

  湖北天门 鄢圣飞 听我的前辈们说这里是江西的三兄弟传过来的,有鄢氏族谱。天元宏烈来圣。

  湖北天门

  干一镇 4000到5000 鄢高亮 族长鄢来法

  湖北天门

  马湾镇 鄢俊杰 天元洪烈来盛凤先师孝(音同,字不知同不同)

  湖北锺祥 鄢胜祖 洪烈来胜奉先思孝

  湖北红安

  桃花鄢家湾 江西南昌 鄢宝安 红安旧称黄安。开基祖鄢开鄢明兄弟。

  湖北老河口 只有我们一姓 湖北天门 鄢峰

  湖南

  河南驻马店市正阳县彭桥乡鄢楼村 5个村子,大部分姓鄢 鄢坤

  湖南常德鼎城区鄢家山 全姓鄢 鄢家伟 有族谱的。

  湖南临澧 江西 鄢伟华 有族谱

  湖南新化 鄢湘仁 世泽承周大 宗功自汉隆

  湖南衡阳 三四千人 鄢湘衡

  河北

  河北南皮

  鄢四卜村 约1000人 鄢陵县 鄢载勇

  河北沧州

  鄢四拨村 鄢载智

  河北涿鹿

  上河村等约200人,鄢占江

  河南

  河南南阳

  镇平县 鄢勇 有鄢家街,鄢家庄

  河南信阳

  鄢家岗 全镇都姓鄢 鄢家才

  河南信阳

  鄢岗镇 鄢家旭

  山东

  山东邹平

  山东泰安 大约一万人 鄢黎民

  山东潍坊 清中叶

  山西鄢陵 鄢长春 泰岳梁莫柱 肇祖礼敬长

  山东威海

  乳山市 约3000人 焉利民 我爷爷以前都是写这个“鄢”的,家谱上也是这个“鄢”家谱上最早记录是鄢龙,鄢虎,鄢豹三个兄弟。

  江西

  江西万安 3000左右 鄢钦标 辈份:培品钦俊

  江西 鄢宝健 赣州府兴国县崇实清德乡新村坊(悠远堂) 金春士懋佳永传先绍远丕扬日月汉吉

  吉安虎溪(聚庆堂) 云士嘉承光大宗世杨名显新忠

  鄢家坊千秋堂 国凤大曰绍启祥宝和昌惠吉

  鄢家坊兴顺堂 如鸿飞腾定国安邦昌惠吉

  折桂长松江边(永庆堂) 毓才仁钖昌定发兴

  吉水北门城内(振德堂) 先德清泰文明耀儒雅振

  合水派及石狮头派 洪运接?财征宝

  寨里七星凹(言远堂) 兴仁宗义礼智信振家

  具庆堂及崇本堂 明元廷日祥定开洪运先绍

  ☆族谱记载之地名与现在地名是否相同,尚待查考 详见鄢氏族谱

  江西丰城

  泉港镇 约3000-4000

  8/9个村姓鄢人不是一条线 鄢晓民 其中有两个村是鄢懋清的后代。据到明末的家谱,辈份是这样排的:赵祖礼敬长,奇功千古贤,伟计万年方。

  我父辈奇字辈,我们是功字辈。

  82年丰城县志记载鄢姓10000多人,估计现在远超这个数。

  鄢新武 上承乐肇,福蕙传芳,维嗣忠义,繁衍绵长

  鄢瑞瑜 我知道祠堂里有“节度世家”字样的灯笼。应该是祖上曾有人任唐朝节度使。与丰城邻近的樟树市古称清江,泉港镇也曾归清江管辖。

  鄢瑞瑜 《丰城泉港镇志》,江西省丰城市泉港镇各个鄢氏自然村落由来及时间,户数人口数截至1985年。

  芦荻——762年(唐宝应元年),鄢氏由本地故里分居于此。153户765人

  白富——959年(后周显德六年),鄢氏由清江县樟树镇迁此定居。209户957人

  榨下——961-967年(宋建隆年间),鄢氏由清江县樟树镇迁棠溪榨下定居。41户201人

  西岸——984年(宋太平兴国九年),鄢氏由本地故里移居里西,故名西岸。183户840人

  东岸——984年(宋太平兴国九年),鄢氏由本地故里移居里东,故名东岸。155户730人

  洲上——1007年(宋景德四年),鄢氏由清江县樟树蛇咀脑迁此定居,亦说由故里迁此。94户442人

  师公堂——1271年(宋咸淳七年),鄢氏由清江县樟树镇迁此定居。42户207人

  上秋——1341-1368年(元至正年间),鄢氏由本镇西岸村迁此定居。24户116人

  小幕鄢家——1437年(明正统二年),鄢氏由尚庄镇马塘村迁此定居。131户638人

  大场——1507年(明正德二年),鄢氏由本镇榨下村旁迁此定居。142户702人

  鄢家(清陂)——1531年(明嘉靖十年),鄢氏由本镇上秋村分居清陂。30户171人

  鄢店仔——1644-1661年(清顺治年间),鄢氏由本镇白富村迁此定居。7户41人

  下巷——1662-1722年(清康熙年间),鄢氏由本镇榨下村迁此定居。28户137人

  金山——1777年(清乾隆四十二年),鄢氏由本镇上秋村迁此定居。18户103人

  月山——1890年(清光绪二十七年),鄢氏由本镇上秋村迁此定居。14户76人

  其它村落还有一些鄢姓人散居。

  江西丰城

  二个鄢家村 鄢玮

  江西宁都 好几百人 鄢晓涵

  江西广丰 鄢全树 万善全于庆

  江西上饶 约200人 鄢庆武 宗祠地址:江西省上饶县尊桥乡骆村鄢家

  字派:余庆由(油)

  江西兴国 鄢青峰 青

  江西临川云山镇鄢坊村 全村都是约600人 山西 鄢景萍

  江西高安市独城镇 三个村几千余人全部姓鄢,无外姓 鄢志红 周邻市镇也有姓鄢的村

  福建

  福建永泰 约20000人 江西临川 鄢桂彬 入闽始祖"金华公"江西临川云山鄢坊村人,时任浙江金华县令。

  后从军发派到福建南平市,于1404年定居于永泰县,迄今600年,25代,2万多人,乃永泰县一旺族!

  去年底,“福建永泰县鄢氏子孙纪念入闽600周年庆典大会”临川县的宗亲也派代表来祝贺!

  永泰鄢氏辈分从第14代开始是:子可体则、秉礼行仁、继(桂、两字福州语同音)世为职、天必汝昌、永显家国!

  安徽

  安徽合肥 江西南城 鄢亚 老辈说源于山西太原郡,从祖父这辈迁到安徽

  安徽怀远 约两千人 江西南昌 鄢化志 怀远有两个鄢姓聚居地,相距数十公里,都是明代从江西南昌府钟陵乡高湖村移民而来,墓碑至今尚存。

  安徽东至 望江有两个村庄全姓鄢 安徽望江 鄢七正 听祖辈讲祖籍在江西。国润从嘉起。

  辽宁

  辽宁沈阳

  新民市 河南鄢陵 鄢德海

  鄢德阳 东北始祖成功公及成良公。

  成义兴周士,启玉广龄景;如德常守国,昭明继永良;

  嘉廷荣久有,维文自吉祥;显俊鸿锡福,积善万年芳。

  四川

  四川巴中

  花丛镇

  鄢家河村 约2000人 鄢爱明 长法永兴盛明

  合计周边乡镇鄢姓约3000余众 鄢永周 川北郑邑氏鄢氏族裔简介(★请按此★)

  四川井研 约200人 鄢丽萍 同出一宗

  四川乐山市

  葫芦镇 人数很少 鄢思危

  四川泸州

  四川合江 几百人 湖北 鄢忆文 当时是三兄弟从湖北迁来,其中一个是举人。

  鄢举人葬于泸县百和镇杨湾!

  祭登京新世 国毓士光昭 克绍书香永 名传万善高

  四川简阳 湖北麻城 鄢定宝 据族谱记载第一个进川的是洪应公。

  四川简阳 鄢 洪 字辈 帮家光

  重庆

  重庆九龙坡区 鄢模 字辈(有些是同音字)明萧文奎玉,德哨华光宗,仁义理智姓,福寿永昌隆,我们这边还有叫"鄢家港"的地方

  重庆 100多人 鄢清华 国正天星顺,官清民自安

  重庆市

  梁平县 3000人左右 湖北 鄢雪峰 宗正承启大文朝廷永远昌隆家振洪开安定邦国长发其祥。

  浙江

  浙江建德

  三都镇

  徐家坞 山西太原

  抚州桐林 鄢武诚 建原:干公,自山西太原府以来,徙居抚州桐林。

  至公 (指明鉴公) 迁居绥实北乡上查源之祖。宋庆元2年 (公元1196年) 丙辰9月18日生,咸淳乙丑 (公元1265年) 9月13日卒。

  详见鄢氏族谱(2004825)

  浙江湖州 约100人 河南光山砖桥高陌村 鄢海华 家谱排行:承泽国志懋本思学明光崇厚。

  另湖北有一支为:国知至天元洪烈来盛奉先思孝。

  浙江武义

  全村 熟溪街道周宅村全村都姓鄢,户数很少。

  宁夏

  宁夏泾源 约2000户

  新疆约千户 陕西彬县 鄢清新 本家族大约在战国时代由中国湖北省宜城(鄢城)因战乱移民到中国陕西彬县一带。

  鄢少宏

  台湾

  台湾高雄 江西吉水 鄢宝健 汉朝时,皇帝赐姓,由燕改鄢。

  台湾台中 浙江建德 鄢武诚

  台湾 河南扶沟 鄢凌轩

  广西

  广西来宾 有2000多人 鄢富强

  陕西

  陕西汉中 村里有三分之一的鄢姓 鄢青

  陕西商洛丹凤 从山西搬迁,大概有10户左右吧

  贵州

  贵州瓮安

  珠藏镇 鄢中学

  全球

  吉尔吉斯斯坦 陕西彬县 鄢清新 与中国陕西彬县鄢氏宗亲系出同门。

  其它

  云南昭通

  镇雄 不足500人 鄢云

  黑龙江

  双鸭山市 鄢佳丽

  东北 白山 鄢立群 正黄旗鄢札氏 。

  云南省昆明

  宜良 不足200人 鄢春敏

  [编辑本段]鄢氏由来

  明末祖居长白山,复姓鄢札氏,同一地区的共有五个大姓,即“何,楚,鄢,倪,葛”,因为居住地蟒蛇伤人,何姓族长辞职不干了,让贤,鄢姓老祖先使出拖刀计斩杀大蟒蛇,成为族长。后来努尔哈赤带兵统一女真各个部族时在白山打了一年多仗,兵力不支投降努尔哈赤。被封为将军,后代在清乾隆年间被封在吉林。后世子孙现在大多在东北吉林。(2005824)

  鄢德军 宏仁兴正国,干忠德祯祥,礼义传富贵,荣华诗文章。

  江西 鄢煜 德学同遵崇 兴贤定作宗 永远丰存绘 光武纪昌龙。

  后记:整理这份资料是一件有趣的工作,经过整理后,发现鄢氏子孙分布地,并非各省都有,各有渊源,有满族、回族及汉族, 有燕改鄢,有鄢改焉,字派有音同字不同。

  西董乡鄢家庄&北禾村 半村人 江西南昌府丰城白马岭附近 鄢承恺 祖茔碑文记载:明末始祖以贸易来邹平遂家焉延及梓,身系八世耳,而江西支派查不可稽即,在邹,族人也有不能族序,只知建谱时已经八世了。八世中第一世:顺生二子,桂棋、桂松;棋生五子禧、祯、祥、裕、佑至八世中间辈份为:、桂、、云、良、昌、洪、郢,在郢梓后至13世光绪戊申年订谱4代:清明大盛四字,又订:承守宗德荣庆国恩继绪万景允毓鸿春十六字。至家谱迁到邹平县后建鄢家庄后迁到县西董乡北禾村,鄢姓目前有半村人,附近各村也有同姓家族,据老人说是出自江西南昌府丰城白马岭附近。

  泉港镇鄢姓人氏分布广泛,至今仍有传说“唐一千、谢八百、鄢姓无底格”,在本镇志上可考的最早来源有三个——本地故里(疑为古地名,现本人还不知此地确址),清江樟树村,邻近泉港的本市尚庄镇马塘村。

  根据《希巽公世传(鄢氏流源总世传)》

  “燧武公洪州始祖号邵南生唐宪宗元和丙戌年正月十六日辰时。公幼失父母,好学笃志,抱雄才大略,不较小节。唐垂拱初拜潭州节度使,以军功转湖南节度使寻升安武公。岭南蛮叛,公奉诏讨平之。归过清江镇遂隠于此。宣宗念公不置诏征不起寻封安武王,公已薨矣。大中间,表其门日大德敕封福惠真人。夫人余氏同葬于镇之凌云峰。” 由此可不可以断定燧武公(节度使)是我们村老祖宗。

  另据《丰城泉港镇志》增补页中记载鄢氏流派歌(未注明出自哪一村族谱)详文如下:

  燧辉仲廷政 曜德宏名闰 礼仁彦文绍 和云茂大安

  守孟子雯方 世庆启元映 儒明显扬邦 治国辅佐良

  纯静徽音远 皇恩道范长 绵延家声振 克敬永隆昌

  王:  1、出自姬姓,为周文王之后,以王族爵号为氏。周文王第十五子毕公高之后,因本来是王族,所以他们以 王姓图腾王为姓。又东周灵王太子姬晋,因直谏被废为庶民,迁居于琅琊(今山东省),世人称其为“王”家,其后亦以“王”为姓,称为王氏。

  周灵王太子晋是天下王姓人最重要的得姓始祖之一。太子晋又称王子晋、王子侨、王乔,是东周灵王的太子,本为姬姓。《通志·氏族略》言:"若太原、琅邪王之王,则曰周灵王太子晋,以直谏废为庶人,其子宗恭为司徒,时人号曰王家。"晋生于洛阳,在周灵王初年被立为太子,当时流经洛阳的谷、洛二水经常泛滥,灵王派人壅塞河道,他力陈不可,主张因势利导以治水,不被灵王采纳,后终因忤逆之罪被夺去太子名位,废为庶人。他被废后名声依然不减,心忧国事,才识过人,能言善辩,名声远布。其后人也因他曾是灵王太子的缘故而改姓王氏。太子晋的后人战国秦汉时有大将王贲、王翦、王离等,开创了太原王氏和琅琊王氏,两支后来都发展成为天下王姓的最主要支派。

  姬姓之王的另一支京兆王、河间王为周文王的第十五子、周武王之弟毕公姬高之后。姬高始封于毕,其裔孙毕万入晋为官,封为魏成侯,战国时与赵、韩三家分晋,立魏国。后魏王假在位时,魏国被秦所灭,子孙分散,因号为王家,以王为氏。也有一种说法是,魏昭王公子信陵君之后,在秦灭魏后逃于泰山,时人因其为王族,称王氏。

  2、出自子姓,为殷商王子比干之后,以爵号为氏。据《通志·氏族略》记载,商纣时王子比干之后,比干被杀后,其子孙为了纪念他,以王子爵号改“子”姓为“王”姓,形成了别一支王氏。子姓之王比干之后,即汲郡王。《通志·氏族略》说:"王氏……出于汲郡者则曰王子比干之后,此子姓之王也。"王子比干是商朝国王文丁之子,亦是商朝末帝纣王的叔父。王子比干生活在国运每况愈下的商朝末年,加之纣王昏庸无道,他不满于时局,多次犯颜直谏,最终不被纣王所容,被剖心而死。他为了国家,杀身以成仁,被后世誉为忠于祖国的楷模,并与同时的微子、箕子一起合称为"商末三仁"。王子比干被杀后,就葬在当时的国都朝歌附近,亦即今卫辉市城北15里比干庙村旁。他的子孙在他罹难后,世代居住在今卫辉淇县一带,为他守陵;同时,为了纪念他,改 王以"王"字为姓。子姓之王是最早的一支王姓人。因为他们居住的卫辉一带原由汲郡管辖,因此又被称为汲郡之王氏。

  3、出自妫姓,为齐王田和的后代,以王族称谓为氏。据《通志·氏族略》记载,相传为古帝虞舜之后妫满被周武王封于陈,传至公子完,避难逃到齐国,改姓田,其裔孙田和成为齐国国君,史称“田氏代齐”,齐被灭后,其后人以王族身份改“妫”姓为“王”姓,称为王氏。

  出于妫陈一支的为北海王、陈留王,乃舜裔齐田之后。《通志·氏族略》说,王姓"出于北海、陈留者,则曰舜之后也。其先,齐诸田为秦所灭,齐人号为王家,此妫姓之王也"。《姓氏考略》载:"北海、陈留之王,皆舜后。其先,齐诸田为秦所灭,齐人号为王家,考为齐王田建之子田升、田桓改田姓为王姓。"王莽出于此脉。《汉书·元后传》:"孝元皇后,王莽之姑也。莽自本曰:田和有齐国,三世称王。至王建为秦所灭,项羽封建孙安为济北王,齐谓之王家。因以为氏。"

  齐国最后一名国王是齐王田建。他在亡国后被迁到共(今辉县古城),田建之孙名田安,项羽反秦时被封为济北王,及项羽为刘邦所败,田安也失去了王位。但他的子孙为了纪念这一事情,从此便改姓王氏。两汉之际的新朝皇帝王莽、以及魏晋隋唐时期的北海王氏、陈留王氏等等,都出自这支王姓中。

  4、复姓简化而来。秦灭六国后,各国王族避难散居,至汉朝初年纷纷易姓为“王”氏。

  5、出自赐姓或改姓的王姓。

  如战国燕太子丹的玄孙嘉被王莽赐姓王,隋末王世充本姓支氏。

  ①刘氏改姓王氏 王姓书籍西汉末,王莽建立新朝,始建国二年(10年)下诏说:“明德侯刘龚、率礼侯刘嘉等凡三十二人皆知天命,或献天符,或贡昌言,或捕告反虏,厥功茂焉。诸刘与三十二人同宗共祖者勿罢,赐姓曰王”。

  五代时,幽州人刘去非追随刘守奇在后梁政权中任河阳行军司马。李存勖攻破后梁河、洛地区,刘去非便投奔了后梁荆南兵马留后高季兴,成为高季兴的心腹。后唐建立后,高季兴表示归顺,曾被后唐任为兼中书令。高季兴始终与后唐李存勖貌合神离,刘去非因与李存勖曾作过对,为保护自己也改姓为王,叫王保义了。

  ②谢氏改姓王氏

  明朝汀州府(今福建长汀县)经历王得仁,其家本姓谢氏,“父避仇外家,因冒姓王氏”。

  清人王树荣所作《王谢世表序》中说:“吾族本系,出晋从事中郎谢万石后。梁天监中,景涤公讳觉官吴兴太守,因家焉,世为吴兴谢氏。建明初,忠烈公讳贵为北平指挥使,与张丙、张信同受建文密诏,监察燕王。张信密与燕棣通款,燕棣伪称疾嗾,信约张丙与忠烈公往侦之,二人同遇害。及靖难兵起,夷族令严,忠烈公幼子公权袭外家姓获免

  李:李氏的来源 - 李姓之“李”,最初指的是一种植物――李树,属蔷薇科。但李姓的直接来源却是商朝官名――大理。

  张:张姓,现为全国第三大姓。最早出自于人文始祖轩辕黄帝的姬姓。是炎黄子孙的重要组成部分。张姓源自于黄帝之子少昊青阳氏之孙的挥公。因发明弓箭司弓矢之长(正),而赐姓挥公姓张于青阳(今河北清河)。张姓分布极广,如上海张姓排在第一位,且名人众多,如纵横家张仪、军事家张良、猛将张飞、科圣张衡、医圣张仲景、外交家张謇、书法家张旭、诗人名相张九龄、画家张择端、民族英雄张自忠、实业家张骞、革命家张闻天等。寻根祭祖可到河北清河、河南濮阳、山西洪洞。详查者可阅《张姓家谱》、《中华姓氏大全》等史料。挥公墓在河南濮阳。

  刘:刘姓为中国主要姓氏之一,全国刘姓人口排名第四。在中国历史上,刘姓是登基称帝人数最多的姓氏。在中国古代有“刘天下,李半边”说法,而在中国北方则有“张王李赵遍地刘”的说法。刘姓在韩国亦有分布。另外,根据日本可查档案记载日本第三大姓高桥氏出自中国刘姓,为刘邦后裔。根据1977年中国史学家李栋明,在《东方杂志》发表的一篇有关“姓”的论文上指出,刘姓是全球华人十大姓之一。

  陈姓是中国众多姓氏中,按人口计算居全国第五大的姓。根据户籍管理部门的“全国公民身份信息系统”(NCIIS),陈姓为现代中国第五大姓。 根据1977年中国史学家李栋明,在《东方杂志》发表的一篇有关「姓」的论文上指出,陈姓是全球华人十大姓之一。陈姓在广东、福建、浙江、江苏、香港、澳门及台湾都是第一大姓氏,在《百家姓》中排第10位。

  陈:

  历史传说

  吴姓

  吴人认为,族谱是神圣之物,修谱是对宗族的一大贡献。各家吴氏族谱,大谈族谱的神圣意义与作用,成为卷首谱序的主要内容。清顺治十二年《(湖南)八甲湾吴氏谱序》曾说:“夫族之有谱,所以序昭穆、考世系,以成千秋不朽之言也。”明嘉靖丁亥《延陵吴氏谱序》也说:“谱学之兴,其有益于世也大矣,盖管摄天下人心,收宗族,厚风俗,使人不忘乎本末,莫不由之。”把族谱的作用,说得神乎其神了。在古老中国,族谱的神秘意义,首在维系宗法制度,保持血统纯正。 《延陵吴氏家谱序》说得好:族谱兴起于中古而有先王之遗风。“先王宗法坏而恭敬之教亡,教亡而后谱作,谱作而后分明,分明而后义生,义生而后礼行,礼行而后祖尊。”族谱的出现,就是在宗法制度败坏后一种挽救宗法礼制、维系血统纯正的产物。有了族谱,就有了区别、分明,就知道自己是从哪里来的,属于哪一宗、哪一支,不会乱认祖先宗派。没有族谱,就等于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无所归属。随着宗族的发展,子孙人丁繁衍分化,族人之间就会日益疏远,甚至同族兄弟都视如路人。而有了族谱,就能联络宗族同姓之间的感情。因此,尊祖宗而联族姓,承先启后之谋,莫切于此(谱)(乾隆已亥吴以忱《丹徒吴氏续修谱序》)。在大多数吴姓宗谱的家范家规中,多把修谱系作为突出的一条。 正因族谱有如此重要的神秘作用,吴姓宗族无不重视族谱的收藏保管。每次族谱之修,都要先注明受领人姓名,开明谱牒部数。宗规要求族人对族谱要留心收藏,勿视为泛常。不得乱笔涂改或让鼠咬虫伤,潮湿霉烂,更不得贪财出典,否则严惩不贷。吴氏支谱《给谱录》就规定“公议子、午、卯、酉年清明日,各携谱齐集公所,凭值年人眼同会看,倘有毁坏者听罚,其遗失出典者,议罚不轻,严追不贷。” 各家修谱,往往都要请学者名流,政界要人或本族名人作序,吴姓族谱也不例外。一篇序文,或述本族发展历史,或述修谱缘起经过,或论族谱之重要意义。因此,一篇序文就是一篇简短的历史和道德文章,而同时,往往也是一篇散文佳作。 现存吴姓谱序,最早当推唐代著名文学家吴少微的《吴氏正宗谱序》。吴少微是季札的第61世孙,他的诗文雄迈高丽,与富嘉谟合称“吴富体”。此后之吴氏谱序,宋初有著名学者、龙图阁大学士吴遵路的《丹阳吴氏宗支录初编叙》。宋以降,至民国时期,文人学者、政客要人所作的吴氏谱序,就数不胜数了。

悬赏50分:如何简短的介绍我的姓----鄢

  鄢氏分布  鄢氏家族分布区域  湖北 湖南 河北 河南 山东 江西 福建 安徽 辽宁  四川 重庆 浙江 宁夏 台湾 广西 陕...
点击下载
上一篇:如何绘制家谱下一篇:寻找孙氏族谱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