琉球为什么是中国的领土?

栏目:资讯发布:2023-10-14浏览:1收藏

琉球为什么是中国的领土?,第1张

琉球群岛上过去存在着琉球国,就在一百年前这个王国还有着自己的语言。中国明朝时曾封琉球岛统治者为琉球王。因着水路之便,是邻近国家的贸易枢纽。1609年遭日本侵略,1693年,萨摩藩逼迫割让北部的奄美群岛给予日本,从此日本展开了逐步吞并琉球国的计划。1879年3月30日(光绪五年三月初八日)被日本灭亡, 1879年,琉球国被并入日本版图,同年设冲绳县。1945年日本战败,《波茨坦公告》第八条:“开罗宣言之条件必将实施,而日本之主权必将限于本州、北海道、九州、四国及吾人所决定其他小岛之内”。琉球主权重归中国。但当时鉴于国共内战无暇顾及琉球,由美国暂行托管。1970年美日背着中国签定《美日旧金山和约》,把琉球连同钓鱼岛的管理权转给日本,这是非法的。

  琉球王国的都城为首里,在今日本冲绳县那霸市的东郊。历代琉球国王及王族居住和处理政务的首里城和其它琉球文化遗迹在2000年被联合国教育科学文化组织(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定为世界文化遗产。

  历史上的琉球王国,位于中国大陆东方(中国台湾岛的东北方)、日本九州岛西南方的大海中,为一群岛。同古代日本一样,关于其国的最早的文字记载见于中国古史。《隋书》中即有《琉求传》。据1650年成书的该国用汉语自撰的第一部国史《中山世鉴》称:“盖我朝开辟,天神阿摩美久筑之。”“当初,未〔有〕琉球之名。数万年后,隋炀帝令羽骑尉朱宽访求异俗,始至此国地界。万涛间远而望之,蟠旋蜿延,若虬浮水中,故因以名琉虬也。”这就是说,中国隋朝时(581~617),该国始被称为琉虬。《隋书》改为“琉求”。此后,《元史》又写作“琉求”,有的书中又称“留仇”,总之都是谐音,琉球一词的原来发音来源于隋唐或更早时期的官方语言,即当今的客家话,意指在一张平面上大小不一的不均匀的分布着 一些东西,比如一张蚕种里琉琉球球分布着蚕卵,当时的朝代即于此来描述分布于大海之中的岛屿,因此而得名。

  到明代洪武五年(1372),明太祖朱元璋派使臣杨载携带诏书出使琉球,诏书中称其为琉球。从此乃成为正式名称。可见,连琉球国的国名也是中国取的。据《殊域周咨录》载,该诏书说:“朕为臣民推戴,即位皇帝,定有天下之号曰大明,建元洪武。是用遣使外夷,播告朕意,使者所至,蛮夷酋长称臣入贡。惟尔琉球,在中国东南,远据海外,未及报知。兹特遣使往谕,尔其知之。”这份诏书除了以华夏自居中央,使用了中国历代皇帝习用的“蛮夷”之类词以外,毫无威胁恐吓的意思,是一种和平外交。因此,琉球国中山王察度首先领诏,并立刻派遣王弟泰期,与杨载一同来中国,奉表称臣。“由是,琉球始通中国,以开人文维新之基。”(见1725年琉球国用汉语自撰的第二部正史《中山世谱》)继中山王后,琉球山南王承察度和山北王怕尼芝,也相继于翌年向中国皇帝称臣入贡。当时琉球“三山分立”,相互征战。明太祖知悉后,又去诏云:“使者自海中归,言琉球三王互争,废弃农业,伤残人命。朕闻之不堪悯怜。”因此要求他们“能体朕意,息兵养民,以绵国祚”。后三王果然罢战息兵。足见此时中国皇帝在琉球享有高度政治权威,当时的琉球实是中国的属国。

  据琉球国史及各种史料记载,自洪武十六年(1383)起,历代琉球王都向中国皇帝请求册封,正式确定君臣关系。这种关系延续了整整五个世纪,即使是日本庆长十四年(1609)发生日本萨摩藩(今鹿儿岛县)岛津氏入侵琉球,琉球国在受到萨摩制约的情况下,也始终未变。洪武二十五年(1392),朱元璋“更赐闽人三十六姓”入琉。这批中国移民主要是向琉球传授中国先进的生产技术和文化。琉球王国也曾主动请求赐人,如1606年,尚宁王受册封时,便请赐明人归化。如从中国去的蔡氏为蔡襄的后人,林氏为林和靖家族的后人。与此同时,琉球王还经常选派子弟到中国留学。

  从明洪武五年(1372)以后,琉球王国一直使用中国的年号,奉行中国正朔。(直至清光绪五年(1879),日本强行“废琉置县”为止)琉球王国的官方文书、外交条约、正史等,都是用汉文写的。连它的国都首里城的宫殿,都不是坐北朝南,而是面向西方,充分表示其归慕中国之意。琉球人也与日本人做生意,但每逢中国册封使到琉,必禁用假名、和歌、宽永通宝(日币),改穿唐服。琉球还配合中国抗倭,《明史》就有记载,如嘉靖三十六年(1557),“先是,倭寇自浙江败还,抵琉球境。世子尚元遣兵邀击,大歼之,获中国被掠者六人,至是送还。”

  琉球人有自己的语言琉球语,汉字为琉球国官方文字,语言则为琉球语。琉球语与日语有一定的近似关系。与明清和日本交往,往往通事一职非常重要。 跟东亚的其他国家一样,汉字为琉球国官方文字。在与中国、朝鲜、越南的外交往来中皆使用汉语。琉球人的石碑碑文以及士族的家谱,也使用汉语记载。与明清和日本交往,往往通事一职非常重要。 在明清时代,琉球国不断向南京和北京的国子监以及福州的琉球馆派遣留学生学习中国的语言。根据对留存下来的琉球人使用的官话课本的研究显示,琉球人所学习的官话在语音上受到了闽语尤其是闽南语的影响。1609年萨摩入侵琉球以后,琉球国内的公文书(评定所文书)也开始使用候文(日语的文言文)撰写。而对日本的外交文书则亦使用候文。 球历代国王就通过与中国“朝贡”与“册封”的关系,与当时的中国建立起紧密的外交与贸易关系,也从频繁的贸易往来过程中,受到中国文化,特别是闽南人(泉州、莆田、台湾)和福州人的风俗习惯强烈影响,因此闽南话和琉球语言有些相同的地方。旅游冲绳的最深刻印象是,到处可见古琉球的传统、中国文化的痕迹,包括中国饮食文化,令人自然产生思古之幽情。中国与琉球的宗藩关系有五百多年之久。自明初以来,琉球与中国的关系就很密切,不断向中国进贡,琉球历代国王都接受中国册封。明朝皇帝还曾赠送闽南人三十六姓给琉球。满清建立以后,琉球于1646年遣使,得到顺治接见。从此,琉球使节与清廷往来不断。1654年,琉球国王请求满清册封。1662年,清廷派遣兵科副礼官张学礼为正使出使琉球。此后,每逢琉球新王继位,都有满清使节前往册封与庆贺。琉球历代国王通过“朝贡”与“册封”,与当时的中国建立起紧密的外交与贸易关系,也从频繁的贸易往来过程中受到中国文化,特别是受闽南人(泉州、莆田、台湾)和福州人的风俗习惯影响。

  明朝藩属时期

  1372年,明朝太祖朱元璋对中山王察度发布诏谕。山北、中山、山南三王向明政府朝贡。琉球成为明王朝的藩属。 1392年,朱元璋命来自中国福建的三十六姓善于造船航海的技术者移居琉球。 1416年,中山王尚巴志征服北山。 1429年,中山王尚巴志征服南山,形成统一的琉球王国(第一尚氏王朝)。根据琉球与明王朝的藩属关系,琉球每一代国王都需要接受来自明王朝的册封。 1470年,第一尚氏王朝灭亡,尚圆(尚円)建立第二尚氏王朝,并接受来自明王朝的册封。 1400年—1550年,琉球王国的黄金时代,高度发达的商业,与中国、朝鲜、东南亚和日本进行贸易。 15世纪—16世纪,大量倭寇海盗骚扰琉球群岛。 1609年(万历三十七年),日本的德川家康继承丰臣秀吉对外扩张的政策,派邻近琉球王国的鹿儿岛萨摩藩藩主岛津家久(忠恒)率领三千士兵侵略琉球,俘虏琉球王。

  清朝藩属时期

  1654年,琉球王遣使臣到北京请求册封。顺治帝封琉球王为尚质王,琉球成为清廷藩属。 1752年西方人绘制早期的北中海海图,包括钓鱼台群岛、琉球群岛在内。描述中国的海域图集中绘制了琉球群岛和钓鱼台群岛,海上活动从台湾出发经过钓鱼台群岛最后到达琉球群岛和全部过程,中间的线路从基隆到达琉球群岛。早在1775年,外国人已经清楚钓鱼台是从台湾到琉球三山的必经水路。 1853年5月,美国海军准将佩里(Matthew C Perry)的舰队到达琉球。 1854年3月,佩里与日本签订《神奈川条约》。佩里要求日本开放琉球的那霸港口,日方表示琉球是个遥远的国家,日方无权决定其港口开放权。 1854年7月11日,佩里与日本谈判结束后,赶回琉球与琉球国政府谈判,最后以中、英两种文字正式签订条约开放那霸港口。 1866年,最后一位琉球国王尚泰继位。

1373754人(2008年)。

冲绳(原名琉球),位于中国台湾和日本九州之间,毗邻鹿儿岛县,东临太平洋,西濒东海,是日本国的一个行政区,土地面积2249平方公里,占日本总面积的06%左右,人口1373754人。

古称琉球王国,1879年被强行并入日本,设“冲绳”县,后为美国占领。1972年,美国向日本归还琉球群岛的施政权。

历史:

1372年,琉球诸国成为中国明王朝的藩属国。1429年,统一后的琉球王国仍一直与中国保持着宗藩关系。明亡后,琉球继续向清政府朝贡。

1663年,琉球正式被清王朝册封,从此琉球使用清朝年号,向清朝纳贡,历代琉球王都向中国皇帝请求册封,从未间断。

1609年,日本萨摩藩率兵侵占琉球,逼迫琉球向日本进贡。琉球王国形成“两属”状态,后逐渐被萨摩藩实际控制,成为萨摩藩的附庸。

1872年,日本政府借明治天皇亲政之机,削琉球国号设为“琉球藩”。1875年7月,日本强令琉球王国停止对清政府的朝贡,并改用日本年号。

1879年日本宣布琉球废藩置县,完成所谓的“琉球处分”,琉球王国覆亡。

以上内容参考 -冲绳县

        琉球王国是曾存在于琉球群岛的封建政权名,琉球群岛,《隋书》称“流求”,《元史》又写作“瑠求”,有的书中又称“留仇”,总之都是谐音。元朝末年,琉球分裂为三国:中山、山南和山北。其中,以中山国势力最强大。1429年,三国统一为琉球王国。

        琉球国因其特殊的地理位置,以东北亚和东南亚贸易的中转站著称,贸易发达,号称“万国津梁”。

        据《中山世谱》等琉球王国史书记载,英祖(公元1229-1299)为琉球英祖王朝的建立者,神号英祖月子。英祖是伊祖城按司惠祖之子,惠祖则是传说中的琉球最早王朝天孙王朝的后裔。公元1253年—1259年,英祖曾担任舜天王朝义本王的摄政。义本“自称缺乏德行”,禅位于英祖,英祖遂于公元1260年继位,建立英祖王朝。英祖王朝末期,琉球分裂为山南、中山、山北三国,分别位于琉球群岛的南部、中部和北部,这个时期称为“三山时代”。

        中国与琉球王国的宗藩关系有五百多年之久。自明初以来,琉球不断向中国进贡,琉球历代国王都接受中国册封。公元1372年(明太祖洪武五年),明政府派杨戴出使琉球三国,分别册封了三国国王。琉球三国也明确表示向明朝政府称臣。1429年,统一后的琉球王国仍一直与中国保持着宗藩关系。明亡后,琉球继续向清政府朝贡。1663年,琉球正式被清王朝册封,琉球国王被清廷册封为琉球国中山王。康熙元年,又改封琉球国王。从此琉球使用清朝年号,向清朝纳贡,历代琉球王都向中国皇帝请求册封,从未间断。

        1609年,日本萨摩藩(今鹿儿岛县)岛津氏入侵琉球,控制并干涉琉球国的内政,逼迫琉球向日本进贡,每年向萨摩藩输粮8000石。琉球王国形成“两属”状态,后逐渐被萨摩藩实际控制,成为萨摩藩的附庸。明治五年(1872),日本借琉球使者到访日本之际,突然强制“册封”琉球国王为藩王,并列入所谓“华族”,削琉球国号设为“琉球藩”。1875年7月,日本强令琉球王国停止对清政府的朝贡,并改用日本年号但遭到琉球王尚泰的拒绝。1879年日本宣布琉球废藩置县,完成所谓的“琉球处分”,将琉球强行并入日本,并强迫尚泰王等前去日本,琉球大部份国土改设为冲绳县,北部诸岛则划入鹿儿岛县,琉球王国正式覆亡。

台湾在唐朝时也被称作琉球,位于此区分琉球群岛同时被称作为小琉球。台湾是中国领土,而琉球在明清时为中国的附属国。琉球作为中国的附属国长达500余年,但附属国不等于领土主权。琉球国未建国之前隶属于日本九州的南蛮地区,后独立。清朝末年,日本通过武力兼并琉球。1972年琉球归属日本施政。

1291年,元世祖遣副万户杨祥讨伐琉球,未能到国。随后,在元朝元贞二年(1296年),元成宗再次派遣福建省都镇抚张浩,率水军进攻琉球,国人合力拒战,元兵抢一百二十余人而返。

“张浩”汉人是也。《中山世谱》:元至元二十八年辛卯,(世祖灭宋,改天下之号曰大元)世祖改「流求」曰「瑠求」,遂遣副万戸杨祥等,率六千军。给金符赉诏,以降我国。杨祥行出海洋,遽会一山军。相战小挫,未至我国而引还。

元贞二年丙申,(世祖崩,成宗嗣立,改元元贞)福建省平章政事高兴上言:「瑠求未从,宜发兵袭之。」成宗遣省都鎭抚张浩等率军抵国。时我国臣民深沐王化,皆有委身爱国之心。见元兵来侵,国人合力,拒战不降。张浩无计可施,卒掳一百三十人而返。

明朝明太祖《即位建元诏》:“朕为臣民推戴,即位皇帝,定有天下之号曰大明,建元洪武。是用遣使外夷,播告朕意,使者所至,蛮夷酋长称臣入贡。惟尔琉球,在明朝东南,远据海外,未及报知。兹特遣使往谕,尔其知之。”  明太祖称“琉球”为外夷,以表明不是明朝的领土。莫非所有称得上“外夷”的国家,其原住民的领土都是明朝的?莫非“天子”是“一统天下”,天下之土地皆归明朝?莫非是封建迷信心理作怪?但明太祖是一个明事理的人,不会像元朝侵略者那样去做。其实明太祖这里的“外夷”已经指定了其并非是明朝的王土。

据琉球国史及各种史料记载,自洪武十六年(1383)起,历代琉球王都与中国建立贸易关系,与中国对朝鲜的对外关系一样。这种关系延续了整整五个世纪,日本庆长十四年(1609)发生日本萨摩藩(今鹿儿岛县)岛津氏收复琉球,琉球国在受到萨摩制约的情况下,依然和中国保持贸易关系。洪武二十五年(1392),朱元璋“更赐闽人三十六姓”入久米岛。这批中国移民主要是向琉球传授明朝的文化及工艺技术,企图同化琉球族。琉球王国被迫接受明政府的“赐人”,如1606年,尚宁王受册封时,便被迫赐明人归化。如从中国去的蔡氏为蔡襄的后人,林氏为林和靖家族的后人。与此同时,琉球王被勒令选派子弟到中国留学。

从1372年(明洪武五年)开始确立这种藩属关系,当时的明王朝封琉球王为郡王级王爵(同期朝鲜、日本为亲 王级),这样一直持续两百多年,到清初1646年,清朝向琉球诏谕,琉球王遣使臣到中国朝贡,受到了顺治皇帝的接见 ,当时的清朝皇帝封琉球王为尚质王,定二年进贡一次,并于康熙22年赐匾“中山世土”,现悬挂在首里王宫 正殿上(为复制品,真品毁于战火),国人去琉球旅游时候必可见到。1663年(康熙二年)和1756年(乾隆二 十一年),清帝两次赐印给琉球国王,乾隆所赐之印写有“琉球国王之印”字样。尚氏王朝贡不绝,采用中国 年号,沿用汉唐文化。1875年5月,日本派军队攻占琉球,强令琉球国王停止对中国的“朝贡”,为了消失中流之间“宗藩关系”的痕迹,6月又强令琉球改用日本年号,琉球国王不堪日本的收复,于1877年4月密 遣紫巾官(二品官爵)向德宏等人来华,呈递国正密信,恳求阻止日本的吞并行径。清廷派何如璋到日本进行 交涉,但未取得成果。1879年3月,日本政府派兵占领琉球,3月30日正式宣布琉球为冲绳县。1879年7月3日和 23日,琉球国王又密令紫巾官向德宏两次赴天津拜谒李鸿章,请求清政府问罪于日本。10月24日,琉球耳目官 (一品官爵)毛精长等人到北京总理衙门“长跪哀号,泣血吁请”,希望清政府能在“俯怜二百年效顺属藩” 的份上援救琉球。虽然清政府与日本再次进行交涉,但由于日本的蛮横和清政府的软弱,琉球终为日本所侵占。

从明太祖时期开始向琉球派遣册封使,即专门代表当时中央政府册封琉球王的使节,明清先后派出24次册封使 前往琉球,琉球王只有获得朝廷的册封,才具有正统、合法的地位。描绘中国册封使,其壮观的队伍,严肃场 面的卷轴《中国册封使行列图》,如今还收藏在那霸的冲绳县立博物馆。史籍中有大量有关琉球的记载,当时 的日本人对琉球的了解多是从册封使所著使琉球录中得知,其中1719年清康熙年间册封使徐葆光所著《中山传信录》当时对日本影响极大。被译成日文,成为日本人了解琉球的重要资料来源。最后一次册封使册封琉球王是1866年。

在1853年美国与琉球王国签定的不平等条约时候,琉球与美国的交往和条约文本出于对中国的礼节使用了部分汉语,使用的是清朝“咸丰”年号。甲午清廷战败后,日本一直霸占琉球至1945年,后为美军占领,美国在战后长期有将琉球据为己有的意图,在当地禁用日本昭和年号,并适当引入英文书写系统。 琉球群岛在元、明、清时为独立国家,其中明清时为中国的附属国。

琉球之名的来源有两种说法:其一,是“台湾”说 。公元6世纪中后期,隋炀帝令羽骑尉朱宽出海寻访海外异俗。行至今日与那国岛(今钓鱼岛西南170公里)时,见一片珍珠般的岛屿浮在海面中,“若虬龙浮在水面”,遂为其取名流虬。唐朝编纂隋书时,为避帝王龙讳,将该地更名为流求,一说流求是指台湾。至朱元璋时期,将该地美名为琉球,意为琉璃玉和珍珠球,可见其壮丽奇绝的景色。

其二,是“留求”说。日本承和二年(835)唐大和九年日本僧人真济所编的《性灵集》中称琉球为“留求”,意为人在大海中漂泊时欲求的驻留之地。读作“RYUKYU”。实际上“留求”的称法和释义最早源于日本推古天皇时期(即中国的隋朝时期)的日本百济僧人。后因鉴真东渡、逗留此岛,之后“留求”,亦说为了追求而留下来。

日本的《唐大和上东征传》在天平胜宝五年(753)条载:立志东渡弘扬佛教的鉴真和尚所乘坐的船“廿一日戊午,第一第二舟 同到阿児奈波岛”,并在岛上逗留半个多月。“阿児奈波”在日语中读作“OKNAWA 即现在的冲绳岛。

据成书于唐开元八年(720)的日本推古二十年(620)条和舒明 元年(629)条分别记录“掖玖人二口流来于伊豆岛”“遣田部 连于掖玖”等。据考证,《日本书纪》所载的“掖玖”或“夜句 ”即是现在冲绳的屋久岛。

西方学者提出了另一种说法,认为上古时代的琉球居民可能来自印度尼西亚或澳大利亚,属于马来人。日本学者则根据对遗传因子的研究,认为琉球人可能与阿伊努人、大和族同源(也是绳文人后人)。请参考:

琉球王国(琉球语:琉球国/ルーチューククRūchūkuku)是曾存在于琉球群岛的封建政权名,最初是指在琉球群岛建立的山南、中山、山北三个国家。1429年,三国统一为琉球王国。

琉球王国位于中国台湾岛和日本九州岛之间,蜿蜒1000公里,总面积3600平方公里。因其特殊的地理位置,以东北亚和东南亚贸易的中转站著称,贸易发达,号称“万国津梁”。

1372年,琉球诸国成为中国明王朝的藩属国。1429年,统一后的琉球王国仍一直与中国保持着宗藩关系。明亡后,琉球继续向清政府朝贡。1663年,琉球正式被清王朝册封,从此琉球使用清朝年号,向清朝纳贡,历代琉球王都向中国皇帝请求册封,从未间断。

1609年,日本萨摩藩率兵侵占琉球,逼迫琉球向日本进贡。琉球王国形成“两属”状态,后逐渐被萨摩藩实际控制,成为萨摩藩的附庸。1872年,日本政府借明治天皇亲政之机,削琉球国号设为“琉球藩”。1875年7月,日本强令琉球王国停止对清政府的朝贡,并改用日本年号。1879年日本宣布琉球废藩置县,完成所谓的“琉球处分”,将琉球强行并入日本,设“冲绳”县,琉球王国覆亡。

领土范围

琉球王国位于中国台湾岛和日本九州岛之间,疆域主要在琉球群岛范围内,北起奄美大岛,东到喜界岛,南止波照间岛,西界与那国岛,蜿蜒1000公里,总面积3600平方公里。

行政区划

三府五州三十五郡:俗叫府州曰方,又叫郡曰间切。

中头中山府:五州首里、三平、等、那霸、泊。十一郡西原、浦添、宜野湾、北谷、读谷山、越来、美里、中城、胜连、与那城、具志川是也。原有八郡,康熙年间分为十一郡。

岛尻南山府:十五郡真和志、南风原、东风平、大里、佐敷、知念、玉城、摩文仁、具志头、喜屋武、真壁、高岭、兼城、小禄、丰见城是也。原有十四郡,康熙年间分为十五郡。

国头北山府:九郡恩纳、金武、久志、名护、羽地、本部、今归仁、大宜味、国头是也。原有五郡,康熙年间分为九郡。

国都

首里城是琉球王国的政治和权力的中心。原建于三山时代末期(13世纪末至14世纪初),中山国王察度在位期间,为加强对山南国的军事防御,控制主要港湾那霸泊港,修建了首里城,此时王城即王府与官署在浦添城。尚巴志王前期,中山国将王城迁到首里城,直到三山时代的终结。

1429年琉球王国建立后,仍以首里城为国都,王城的正殿及各官署建筑更加完备,成为王国的政治中心。此后近300年间,首里城几次被毁又再建。1453年琉球王室内部因争夺王位而爆发了志鲁、布里之乱,首里城被烧毁,5年后重建。1660年、1709年首里城两度因失火被烧毁,又两度重新再建。然而,二战末期,1945年,这座古城又遭到美国军队炮火的摧毁,1992年重建。

跟日本国内的其他“城”样子完全不同,首里城以红漆为主,南北走向,正殿的穹形设计是典型的唐式大门,雕梁画栋,金龙盘旋,其布局是依照同时期明清的紫禁城作蓝本而建,其正殿是琉球王国最大的建筑物,有三层,宽29米,进深17米,高约16米,十一间七进,前面有五间一进的抱厦,重檐歇山顶中央为唐破风。

资料记载,琉球被日本吞并之前,正殿二楼曾挂有九面中国皇帝赐给琉球王的御笔匾额,几经战火,已不知去向。大殿悬挂的“中山世土”匾额,为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册封尚真王时所赐,为复制品。御椅也不知去向,摆设的也为复制品。正殿的基石是用从中国进口的的大青石建造。

王国历史

[编辑本段]

琉球历代国王就通过与中国“朝贡”与“册封”的关系,与当时的中国建立起紧密的外交与贸易关系,也从频繁的贸易往来过程中,受到中国文化,特别是福州人的风俗习惯强烈影响。而日本早期给琉球的主要影响,一是海盗倭寇的骚扰,二是强邻萨摩的武力支配。由于有这些历史背景,使琉球人至今还跟日本本土人,显得气质不同,甚至有些格格不入。旅游冲绳的最深刻印象是,到处可见古琉球的传统、中国文化的痕迹,包括中国饮食文化,令人自然产生思古之幽情。琉球未统一之前,也有过叁国分立的时代,即以冲绳岛为中心,从北到南,划分为北山、中山、南山三个国家。琉球,最早的文字记载见于中国古史。《隋书》中即有《琉球传》。隋朝时(581~617),琉球被称为琉虬。众所周知,虬是龙的一种,而中国又以龙为象征,到明代洪武五年(1372),明太祖朱元璋派使臣杨载携带诏书出使琉球,诏书中称其为琉球。从1383年(时值明朝初年)开始,琉球叁山的“世主”继承王位都需接受中国政府的册封,都曾主动向中国明朝皇帝“进贡”,而明朝也来者不拒,分别给他们“册封“承认。 12世纪,琉球群岛出现山南、中山、山北三国,分别在琉球群岛的南部、中部和北部。

明王朝藩属时期

1372年,明朝太祖朱元璋对中山王察度发布诏谕。山北、中山、山南三王向明政府朝贡。琉球成为明王朝的藩属。 1392年,朱元璋命来自中国福建的三十六姓善于造船航海的技术者移居琉球。 1416年,中山王尚巴志征服北山。 1429年,中山王尚巴志征服南山,形成统一的琉球王国(第一尚氏王朝)。根据琉球与明王朝的藩属关系,琉球每一代国王都需要接受来自明王朝的册封。 1470年,第一尚氏王朝灭亡,尚圆(尚円)建立第二尚氏王朝,并接受来自明王朝的册封。 1400年—1550年,琉球王国的黄金时代,高度发达的商业,与中国、朝鲜、东南亚和日本进行贸易。 15世纪—16世纪,大量倭寇海盗骚扰琉球群岛。 1609年(万历三十七年),日本的德川家康继承丰臣秀吉对外扩张的政策,派邻近琉球王国的鹿儿岛萨摩藩岛津家九率领三千士兵侵略琉球,俘虏琉球王。

清王朝藩属时期

1654年,琉球王遣使臣到中国请求册封。清朝顺治帝封琉球王为尚质王,琉球成为清王朝的藩属。 1752年西方人绘制早期的北中海海图,包括钓鱼台群岛、琉球群岛在内。描述中国的海域图集中绘制了琉球群岛和钓鱼台群岛,海上活动从台湾出发经过钓鱼台群岛最后到达琉球群岛和全部过程,中间的线路从基隆到达琉球群岛。早在一七七五年,外国人已经清楚钓鱼台是从台湾到琉球三山的必经水路。 1853年5月,美国海军准将佩里(Matthew C Perry)的舰队到达琉球。 1854年3月,佩里与日本签订《神奈川条约》。佩里要求日本开放琉球的那霸港口,日方表示琉球是个遥远的国家,日方无权决定其港口开放权。 1854年7月11日,佩里与日本谈判结束后,赶回琉球与琉球国政府谈判,最后以中、英两种文字正式签订条约开放那霸港口。 1866年,最后一位琉球国王尚泰继位。

日本侵占时期

1872年,日本宣布琉球王国属于日本的“内藩”,琉球群岛是日本的领土,不承认中国自1372年起对琉球的宗主国地位,正式侵占琉球。 1873年,日本兵临琉球,废除国王,另立傀儡。 1875年,日本得寸进尺,日军大举开入琉球,强迫琉球国王停止向清王朝朝贡。禁止琉球接受大清册封,废除中国年号,改为明治年号。 1879年3月30日,日本将最后一位琉球国王尚泰流放到东京,置琉球为冲绳县。琉球国灭亡。同年,日本正式宣布吞并琉球群岛,派知事取代原来的琉球王,并把这里命名为冲绳,但并不表示琉球主权就属于日本。曾为宗主国的中国从未在国际法上承认日本窃取琉球主权的合法性,当时认为对琉球拥有主权的清朝政府也从未签署日本强占琉球的条约。 这个史实在琉球音乐发展史中也有体现:据施咏研究,“音乐的御座乐,是历史上伴随着琉球入贡、庆贺、谢恩与中国册封使团遣琉等政治互往活动的过程中,由中国传播到琉球的音乐。后来变成了琉球王国的宫廷仪式音乐,因在室内坐着为王公贵族演奏,故名“御座乐”。它包括用乐器合奏的“乐”与加入歌唱的“唱曲”,作为琉球国王招待宾客的一种礼仪音乐,主要在款待中国册封使、江户朝贡等场合演奏。1879年,随着废藩置县、琉球王朝的消亡,御座乐就此失传,亦无乐谱存留。”

后琉球王国时代

1879年,(明治12年)日本天皇政府推行“废藩设县”,在琉球强行搞了个所谓的“琉球处分”,把琉球一分为二:北为日本领土,改为“冲绳县”,南为大清领土,并企图硬逼中国承认。当时琉球王尚泰派使臣到北京朝廷哭诉,恳求大清保护属国。中日就琉球问题开始谈判,中方提出把琉球群岛分成三部分:接近日本方向的奄美大岛为日本领土,琉球本岛及其附近岛屿作为一个独立的琉球王国存在,而在南部的先岛群岛则作为中国的领土。日本方面建议把琉球划分成两部分:琉球本岛及其北方岛屿作为是日本的领土,而南部的先岛群岛则作为中国的领土(谈判中没有涉及钓鱼台群岛归属)。在这里,实际的结果是:由于清廷一部分大臣的坚持,和琉球人的请求,清廷始终未与日本签订此条约(即使按照此条约,南部琉球仍要画为大清领土),也就是从未承认日本拥有琉球的主权。 1880年9月,中方在谈判中最后妥协,拟定了《琉球专约拟稿》,以日本提出的方式把琉球划分成两部分。然而清朝皇帝拒绝同意这一不平等条约,并且指示了中方代表与日本继续协商。日本方面然后离开,协商破裂。而由于以后清朝的日益衰弱,日本干脆装聋作哑,将南部琉球完全吞并了。 1882年驻天津领事竹添进一郎与清政府恢复谈判琉球问题,但是没有达成协议。琉球问题一直拖延至甲午战争。 1894年—1895年,中日甲午战争后,中国作为战败国割让台湾、澎湖,在琉球群岛问题上就更没有发言权。从此琉球群岛属于一个国家和中国的藩属这一事实开始被人遗忘。事实琉球群岛的主权属于中国从未改变!

1898年,日本强迫琉球人服兵役。 1901年,最后一位琉球国王尚泰去世。 1916年,全冲绳教师大会要求冲绳教师用污辱的手段惩罚在学校说琉球语的学生。

1943年,由美、英、中、苏四国首脑参加的开罗会议约定由中美共同托管琉球群岛,由于中国受内战的影响,当时的国民政府无力派兵驻守,致使中国再度丧失收复琉球的最佳时机。 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期,美国进攻琉球三山本岛,日本士兵强迫琉球人跳崖或引爆炸弹自杀,或干脆被打死以减少山洞中缺少食物的压力,又或因为说琉球语而被认为是间谍惨遭杀害。这次战争使琉球人口减少四分之一。

琉球为什么是中国的领土?

琉球群岛上过去存在着琉球国,就在一百年前这个王国还有着自己的语言。中国明朝时曾封琉球岛统治者为琉球王。因着水路之便,是邻近国家的贸...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