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邦家谱

栏目:资讯发布:2023-09-22浏览:3收藏

刘邦家谱,第1张

(1)尧帝第九子刘源明(因封刘国此始姓刘)妣古氏、巫氏——(2)刘永和妣宁

氏——(3)刘纪安妣王氏、刘纪乐妣甘氏——(4)刘岁纪妣黎氏——(5)刘正成妣李氏、刘正定

妣王氏、刘正坤池氏——(6)刘长历妣瞿氏——(7)刘德科、刘德亮妣薛氏、刘德仁——(8)刘

仁宏妣孟氏、刘仁发——(9)刘廷光妣雍氏、刘廷绅、刘廷九、刘廷贵——(10)刘爵南妣尚氏—

—(11)刘行矩妣晏氏、刘行清——(12)刘复胜、刘复旺妣易氏、刘复松——(13)刘茂光、刘

茂清妣丁氏、向氏、刘茂文、刘茂华——(14)刘孔扬妣廖氏——(15)刘日永妣宏氏、刘日贵、

刘日胜——(16)刘德荣妣吕氏、刘德康——(17)刘聚义妣言氏——(18)刘宗妣熊氏、刘孚妣

江氏、刘汉妣汪氏、刘累妣赵氏、汪氏——(19)刘正益、刘洪益、刘永益、刘万益、刘大益、刘

宗益、刘顺益、刘昌益妣黄氏——(20)刘歆妣徐氏、刘锡朋妣古氏——(21)刘永妣林氏、刘

杭——(22)刘琳妣奉氏——(23)刘狱、刘麓妣罗氏——(24)刘洪州妣袁氏——(25)刘绅妣

熊氏——(26)刘茂高妣余氏——(27)刘道山妣贝氏——(28)刘叨明、刘叨亮妣曾氏、刘叨

清、刘叨朗——(29)刘先妣程氏——(30)刘臣、刘坤妣古氏——(31)刘案喜、刘案庆、刘案

临妣陈氏——(32)刘智河妣宦氏、刘智明——(33)刘绘妣以氏、刘缙、刘总——(34)刘元远

妣芋氏——(35)刘观榜妣文氏——(36)刘文祯妣谢氏、刘文祥——(37)刘篮妣甘氏、刘管、

刘符——(38)刘九琳妣张氏——(39)刘道总妣甘氏——(40)刘伯亿妣卞氏、刘叔亿妣景氏、

安氏——(41)刘笃庆妣秋氏——(42)刘陶阳、刘定阳、刘楚阳妣曹氏——(43)刘春、刘淋、

刘弼妣汤氏——(44)刘猛、刘勇妣黄氏、刘刚、刘强——(45)刘建平妣曾氏——(46)刘敬

堂、刘敬典妣张氏、刘敬培——(47)刘照然妣毛氏、董氏——(48)刘之雄、刘之旺妣古氏

——(49)刘茂妣佟氏——(50)刘平环妣古氏、刘平元——(51)刘良妣胡氏——(52)刘世

勋、刘世郎妣易氏、徐氏——(53)刘昌允妣钟氏、刘昌华——(54)刘万宗妣尤氏、刘万全——

(55)刘康妣万氏——(56)刘凤妣官氏——(57)刘致禄妣尹氏——(58)刘伯蛮妣钟氏、杨

氏——(59)刘维纲妣朱氏、刘维统——(60)刘宗仁妣金氏、刘宗义、刘宗礼、刘宗智、刘宗

信——(61)刘大化妣吴氏、刘大爵、刘大禄——(62)刘敏洪妣司马氏——(63)刘晋妣温氏、

刘珍——(64)刘湖、刘璜妣曾氏——(65)刘鸣坤、刘鸣申妣欧阳氏——(66)刘松妣朱氏、刘

柏、刘梢——(67)刘文先妣洪氏、丁氏——(68)刘伯仲妣姜氏、陈氏、刘伯茂——(69)刘盛

臣妣白氏——(70)刘茂清妣吉氏、刘茂祖、刘茂文——(71)刘桥妣殷氏、吉氏、刘年——

(72)刘丰(字然、号果齐。

迁江南沛县、家财万贯、好善乐施)妣李氏、桂氏、刘沛——(73)

刘仁纪、刘仁号(字荣)妣赵氏、梁氏、——(74)刘瑞(字显名初)妣李氏——(75)刘伯妣邱

氏周氏、刘仲妣马氏、刘邦妣吕氏、戚氏、薄氏、张氏、赵氏 刘交(楚王)妣梁氏—

注:

1、古人多名,该谱同一人选用的个别名字可能与刘邦各支族谱记载有异,特说明;

2、古一夫多妻,各支族谱选取的夫人多以该祖原配和生母为主,故所标妣(夫人)可能有所不同;

3、不排除历代后人因代代传抄而产生的错误;

4、因为家谱皆秘而不宣,谱中很多史料不便公示

5、以上仅供对家谱研究有兴趣者参考,请勿复制转载到处发布,以免因其族人不满引起纠纷。

我生性愚钝,不谙世事。家庭、事业皆平庸,避世无争实属不得已而为之。偶尔,寄情山水,外出穷游且放浪形骸。让现实的无奈、苦闷与彷徨,得以一时的解脱。在游山涉水的娱情中,暂且忘却心头的俗念与烦恼。

多年来,屡遇名山胜境、峻石危峰。不畏艰险而登之,以尽情怀。黄山、三清山、桂林山水、张家界的天门山……曾浏览过的奇山异岩,也算是不胜枚举。

世人多好访名山。惟我看来,山不在高,有树则清。石不在大,有岩则幽。青山怪石,何处无之。山无大小,石有低高。惟山石间有岩、有树、有花,其清幽可爱,便令人低徊不忍去。

我邑南丰多胜境。其西南约三十公里处,有座紫灵山。其矗立于鄱阳村舍后的西北方位。

我于己巳年初游其山,时值仲夏。忠安、国富、荣贵偕我同游。彼时,我未曾知晓紫灵山的人文景观,视其为普通山峰而登之,浮光掠影而已,匆匆涉足而返。

至今依稀记得:远远望见一个十分特别的“仙人洞”。西面洞口,洞内有上下两眼,上小下大。东面洞口,又有一擎长飞柱。东西一径可穿山而过,洞长40来米。顺着一线天艰难而上,达山巅。山顶建有紫灵山寺。寺庙东西方向为山之屏障,南北方向视野空旷。旴江、村舍位于东南之位。在紫灵山北有一副峰,叫做“龟峰”。一巨石卧于山巅,因其石形酷似一只昂首吞日的灵龟而得名“龟峰”。龟石旁边又有几只“小龟”,拥簇成团,粗犷神奇。山峰百米处有一人形山。山上树木葱茏,枝繁叶茂,传说是神仙安排的“养龟人。”山头有一枕头石,“养龟人”仰躺屈膝,瞭望星空,怡然自得。在紫灵山和龟峰之颠,有着围山而建的战壕和暗堡。大约上世纪二十年代,在这里打响了著名的“下罗堡战役”,曾谱写了中国革命史的一页光辉篇章。

壬寅年暮春时节,应王永明馆长邀约,一并到鄱阳村看《鄱阳瞿氏家谱》。谱中的文章被我拍摄下来,回到家中认真研读之。发现在家谱中,前人对紫灵山作了详尽的记载。始知其山的人文景观之底蕴极为丰厚。现摘录如下:

“余常泛舟过嘉禾之鲤鱼象简石,舟中望见一山,其石色紫。”

“因述其山各不一。在唐时曰金鼓岩。宋时常有紫气腾飞,名曰紫灵峰。至明时,回山灵而求嗣者众,浪传为紫灵山。”

“复登其山,见川岩秀气。别是一天,及至绝顶。览四处峰峦,如排下满盘棋局。觇长河一水,宛环来玉带腰缠。其余景象难以悉指,惟一石似擎长匕烛恍然。烛焰成化低徊,入之不忍远去。”

“其间水绕山环,茂林修竹,苍松古柏,异卉奇葩。泉泠匕而咽,石磷匕而坚。云飘然而幻,树杂然而幽。好鸟时闻,听不尽清歌妙曲;闵花常放,究无穷佛法禅机。野鹤频来,孤猿常往。谁谓山中寂寞?我云世外烟霞。”

“水潺匕兮而石出,木萧匕兮而叶落。黄花满径,何劳送酒之人。松树遍山,不少乘风之客。”

“南丰县西南八十里,有紫云观。相传仙者壶公于此得道。壶公者,后汉茅长房师事之者也……石壁峻立,有窦横袤寻丈许。中有练丹匣及蜕骨,或者壶公之遗耶未可知也。观旁老松一株,大三抱,夭矫腾上,如一苍龙挐云,恐汉时物矣。从旁得路,迤逦上数百武,为上岩山之巅也。山益高势,愈峻不可得。栖止,及山之巅,门上远望焉,则军峰插天如玉笋。出其右,旴江泻汉如玉绳维。其左,金嶂鹰石,朋从友列,若屏峦遮其前。而其后,则山驱羊而随之,水东带而归之天数也。大抵兹山若麒麟、狮、象、豸身,昂头横踞,汉不可迫视。四围辟山,近环之,如禽伏兽拱,不可枚数。山皆仓石,青崖如削如铸,不可形状。小溪贯注,其中如蛇缠练,首不知,尾不知。溯游二三里许,两岸皆峻岩,宝峙列上头,青露天一线下,俱澄淖百尺。岩上仙棺棋局,历历可辨。索然四壁峻绝,梯磴绠梁,无所于施,人迹不可登到,大江以南一胜处也。”

古人对紫灵山的描述,极尽生动精彩。浓郁的神化色彩,使紫灵山在我的心中似乎蒙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深深地吸引、迷恋、感召着我。为一睹其风采,择一个淸闲之日,天刚破晓,独人驾车前往,再游紫灵山。

踏着石径,螺旋而上山巅。放眼大地,紫灵山的神秘面纱徐徐地揭去了,令人灵魂震慑的景象出现了:在幽蓝的天幕下,平静、闲适地躺着鳞次栉比的群山。初升的红色阳光柔柔地投射下来,大地的色彩变幻莫测。状如蜡烛群峰,向阳面透亮橘红,背阳面幽暗浅绿。深深浅浅的山岩裙褶里,有如万千的宝石和碎金在闪光,璀璨着,但她们依然沉静。至纯至洁的旴江之水,蜿蜒曲折,蓄蕴着羞羞的神色。

先人之述备矣!我自惭浅薄,深知无须累赘。

驻足观景台,觅一干净之处坐下来,静静地点燃一支烟,默默地享受着这清幽寂静的山林情趣。

太阳渐渐地高了,游人也多了起来。我方欲下山回家,恰逢早年的邻人志刚一家人。志刚得知我在山上呆了两个多小时,笑而曰:“冇么!在这样的小山上玩得如此尽兴呀?”

嗐!他哪知我心。凡夫俗子的我,心里也藏有那么点小痴迷。何况, 何处不风景。 若在,风景在。

孔氏祖庭广记是现存孔氏家族最早的一部家谱。此家谱,以《家谱》、《祖庭记》二谱为基础,以《左传》、《周礼》、《礼记》、《史记》、《孔子家语》等三十多种史籍相质验,博采详考,正误补缺,增益门类,冠以图像,重新编次,著录旧碑全文,新添了金皇统大定、明昌以来孔氏族人的传记、金廷对孔子及其后裔的优宠等内容,凡孔氏“祖庭事迹、林庙族世、古今名号、典礼沿革之始末,并列于篇,粲然完备”,为我们研究孔氏家族的历史以及金元以前,尤其是金代的思想史、儒学史提供了许多有价值的史料。十二卷,孔子五十代孙孔元措撰。元措字梦得,金承安二年(1197)袭封衍圣公。此前宋元丰八年(1085)孔子四十五代孙孔宗翰纂修《家谱》,宣和六年(1124)孔子四十六代孙孔传(又名孔若古)撰《祖庭杂记》,孔元措将两书合在一起,又参考载籍,正误补阙,并录林庙旧碑全文,兼述金皇统、大定、明昌以来崇奉孔子故事,又冠以图像,将原来两书三卷十八门五百四十三事,增益为十二卷二十六门八百四十事,曲阜文献,自此完备。此书成于金正大四年(1227),并镌版于金都南京(今河南开封),初版久失。蒙古壬寅(1242),耶律楚材奏准皇帝,令孔元措赴阙里奉祀,元措归阙里后即增补校正,重雕此书。壬寅为蒙古太宗之皇后乃马真氏称制元年,即宋淳祐二年,金朝已亡,当时蒙古未建年号,因以干支纪岁。

本书为孔元措归阙里后重雕之本。半叶八行,行20字,白口,左右双边。书中有清代学者钱大昕、瞿中溶、黄丕烈、邵渊耀的题跋和孙星衍、吴翌凤的题款。 传世的蒙古刻本极为罕见,此本代表了蒙古早期的雕版印刷水平,纸墨古雅,字划精美,是金元时期雕版印书中的上品,黄丕烈称之为“惊人秘籍”,钱大昕谓“予所见金元椠本,未有若是之完美者”。书中保存了大量阙里文献,世无二帙,前人目录中亦罕见著录,是研究孔子和曲阜史地的珍贵资料。两汉以来孔氏庙林碑刻,旧书只录碑目,此书则尽载旧碑全文,可补诸家碑录之阙。书中有何元锡印、钱塘何氏梦华馆藏书印、丕烈、荛夫、士礼居、汪士钟印、阆源真赏等印。此书原为曲阜孔氏藏本,清乾嘉时,孔氏赠予其婿何元锡,何转让给黄丕烈,再归汪士钟,又入瞿氏铁琴铜剑楼,后为当代藏书家陈清华收得。今藏北京图书馆。商务印书馆曾将此书影印,编入《四部丛刊续编》,又收入《续古逸丛书》。 《孔氏祖庭广记》还是现存最完美的宋元刻本之一。清嘉庆六年(1801年),著名学者钱大昕在其为该书所作的后序中称该书“纸墨古雅,字画精审,予所见金元本未见如是之完美者。”(《孔氏祖庭广记·后序》)

分类:  草堂话谱

“传是楼”主人,昆山徐乾学(1631-1694)是也,字原一,号健庵,康熙庚戌科探花,历任内阁学士、刑部尚书等职,充《明史》总裁官,兼总纂《大清一统志》、《清会典》。其二弟徐秉义(1633—1711),康熙癸丑科探花,官至吏部右侍郎;三弟徐元文(1634—1691) ,更是顺治己亥科状元,官至文华殿大学士。三兄弟,二探花,一状元,而徐乾学的五个儿子又皆中进士。科举如此之盛,仕途如此之隆,有清一代,不知还有谁家能相抗衡。

“传是楼”是徐乾学藏书治学之所,清人汪琬作《传是楼记》:“昆山徐健庵先生筑楼于所居之后,凡七楹。间命工斲木为橱,贮书若干万卷,区为经史子集四种。经则传注义疏之书附焉;史则日录、家乘、山经、野史之书附焉;子则附以卜筮、医药之书;集则附以乐府、诗余之书。凡为橱者七十有二,部居类汇,各以其次,素标缃帙,启钥灿然。”藏书既多且珍,他采取大宗收购、请友朋代购、抄录等方法广聚典籍,如亭林先生(顾炎武是他的舅父)遗书就尽为其攫取,李开先万卷楼、延令季氏藏书等均有所得。根据《传是楼书目》和《传是楼宋元本书目》记载,“传是楼”中,仅宋元善本就多达四百五十种,所以万斯同《传是楼藏书歌》中说:“东海先生性爱书,胸中已贮万卷馀,更向人间搜遗籍,真穷四库盈其庐。”

关于“传是楼”名称来历,汪琬在《传是楼记》如此解释:“于是先生召诸子登斯楼而诏之曰:‘吾何以传女曹哉?吾徐先世故以清白起家,吾耳目濡染旧矣。盖尝慨夫为人之父祖者,每欲传其土田货财,而子孙未必能世富也;欲传其金玉珍玩、鼎彝尊斝之物,而又未必能世宝也;欲传其园池台榭、舞歌舆马之具,而又未必能世享其娱乐也。吾方以此为鉴,然则吾何以传女曹哉?’因指书而欣然笑曰:‘所传者惟是矣!’遂名其楼为‘传是’。”

《锡山徐氏宗谱》,今所存者以清光绪三十一年古十笏堂木活字本为多,九十四卷九十四册,据《中国家谱综目录》载,上海图书馆和日本、美国等均有收藏。而我所藏的这一部,为清咸丰七年古十笏堂木活字本,三十六册——怕是不全——因为没有其它谱目记载,而此既无目录,又不分卷,竟不知原为几卷几册,今缺何卷何册了。

据上图所著录,光绪三十一年本《锡山徐氏宗谱》,为无锡、江阴及苏州、常熟、常州、宜兴、昆山等地徐氏之统宗谱。而在此族中,所收录的族裔享大名者除徐乾学外,还有常熟人明右副都御史、著名清官徐恪;江阴人明代著名地理学家徐霞客;无锡人近代中国近代科学先驱徐寿、徐建寅(还是光绪三十一年本主修)父子;宜兴人中国现代美术事业的奠基者、杰出的画家和美术教育家徐悲鸿等等。几乎是把江苏地区的徐姓精华囊括在一块了。而在我所藏的这一部咸丰谱中,徐恪是有的;徐悲鸿这时候还没有出世,不知道有没有他祖辈的世系;但徐霞客和徐寿、徐建寅的世系是肯定没有的。不过只要有徐乾学的家世在,这部残谱就很珍贵!江苏省的南京曾是太平天国的首都,清咸、同间,这一带是清军与太平军的主战场。江苏省虽为传统的修谱大省,可留下来的早期家谱少之又少,跟这个战事是有极大关系的。如这一部咸丰年的《锡山徐氏宗谱》,就“只此一家,别无分店”,不见他处著录!

谱以北宋学士封开国侯鼎臣公第十三世孙徐裕一为昆、锡二山一世祖。徐裕一,字梅轩,一字柏枢,元至正壬午春授南京兵部主事,仕至武略将军。子涧,晚号岫云,居无锡东胶山南,因元末避难,隐居常熟县之唐市。三世德,字虞野,行名华一,由唐市始迁昆山县季巷村,其时当在明初。十二世即为徐乾学。

徐乾学一门,极盛于康熙一朝,康熙大帝曾特赐“光芒万丈”四字,以示恩宠。但到后来因为牵连进了明珠政争的旋涡,解职南归。但亲属、门客仍旧依势横行,屡被人控告。他的第五子徐骏又为人骄横,民间有“毒毙塾师”之说,雍正初因罹文字狱,被处斩,徐氏家道遂渐式微,据说后来移家安徽,故晚清时人已云“今则昆山鲜徐氏子孙踪迹矣”。所以,在本谱中,有关他的世系,是如此记载的:“字原一,号健庵,开法长子,顺治庚子科举人,康熙庚戌科探花,仕至刑部尚书。配金氏,子五:树谷、炯、树敏、树屏、骏。”连他的生卒都没能说清楚。

徐乾学身后“传是楼”藏书散出,明珠府、怡府乐善堂等多有收藏。今经“传是楼”收藏过的宋元版典籍可见于海源阁、铁琴铜剑楼、天禄琳琅、爱日精庐、艺风堂、滂喜斋等多家藏书目中。

《锡山徐氏宗谱》中的祖像颇具特色

《周易》九卷  魏王弼、晋韩康伯注。宋淳熙间抚州公使库刻递修本

此本是现存王弼注《周易》的最早刻本之一。皮纸印造,楮墨精良。字体结构疏朗,笔势清瘦,颇有瘦金书味道。明代书画家董其昌、文嘉、文震孟、文从简曾递藏此书,并撰有题记。后又经毛氏汲古阁、 徐乾学传是楼 、秦蕙田味经窝、汪士钟艺芸精舍、瞿氏铁琴铜剑楼等递藏。

分享:

上海南汇鹤沙瞿氏族谱十卷,(清)瞿塘、瞿朝泰等纂修,清嘉庆十年(公元1805年)木刻活字印本。现被收藏在上海市松江区博物馆。

安徽省合肥市瞿氏(万和堂)宗谱,民国二年修谱(老谱)九册,二O 一四年五月重修新谱七册。

江苏武进晋陵瞿氏宗谱二十二卷,(民国)瞿树承等修,民国二年(公元1913年)华鄂堂木刻活字印本十册。现被收藏在美国犹他州家谱学会。

五渠瞿氏家谱,(清)瞿昌炽、瞿熙续修,清朝年间留余堂木刻活字印本一册。现被收藏在中国国家图书馆。

江苏常熟前明常熟瞿氏四代忠贤遗像,著者待考,民国九年(公元1920年)影印本一册。现被收藏在中国国家图书馆。

河北玉田县孙家瞿孙氏家谱,(民国)孙焕仑重修,民国十五年(公元1926年)石印本四册。现被收藏在中国国家图书馆、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图书馆、山西大学图书馆、日本东京国立博物馆、美国犹他州家谱学会。

湖南长沙长沙瞿氏家乘,(民国)瞿宣颖纂,民国二十三年(公元1934年)铅印本两册。现被收藏在中国家谱网站档案馆。

瞿氏家乘五卷,著者待考,海虞瞿氏铁琴铜剑楼木刻活字印本四册。现被收藏在中国家谱网站档案馆。

瞿氏家乘十卷,(民国)瞿宣颖纂修,民国二十三年(公元1934年)北平京城印刷局铅印本两册。现被收藏在中国家谱网站档案馆。

湖南长沙瞿氏家乘十卷,(民国)瞿宣颖编,民国二十三年(公元1934年)北京京城书局铅印本。现被收藏在中国国家图书馆、中国科学院图书馆、北京师范大学图书馆、中国人民大学图书馆、中央民族大学图书馆、天津市图书馆。

江苏常熟瞿氏家乘五卷,著者待考,海虞瞿氏铁琴铜剑楼木刻活字印本四册。现被收藏在江苏省常州市图书馆。

山东滨州柳市镇虹川瞿氏宗谱,(清)瞿作忠等修,清光绪二十一年(公元1895年)木刻活字印本两册。

山东滨州虹桥镇虹川瞿氏宗谱六卷,(现代)瞿康林等续修,2000年计算机排印本六册。

刘邦家谱:

1、曾祖父:刘清,战国末期魏国大夫,出生并活动于魏都大梁,之后其子刘仁迁丰邑中阳里,现丰县汉皇祖陵保存刘清之墓。

2、祖父:刘仁,迁丰邑,丰邑本属宋国,宋灭后入齐,前284年五国伐齐后,原宋国国土尽入魏国,为魏国东陲,刘仁迁丰,当在此年之后。

3、父亲:刘煓,字执嘉,即刘太公,刘邦登基后尊为太上皇,崩于公元前197年。

4、生母:温氏,一说王含始,被追谥为昭灵夫人(昭灵后)。

5、庶母:李氏,太上皇庶妻,封太上皇后,逝于公元前197年;生楚元王刘交。

6、兄弟姐妹

(1)刘伯,刘邦大哥,汉五年正月,追尊为武哀侯,高后时,追尊为武哀王。长嫂封阴安侯。

(2)刘仲,名喜,刘邦二哥,被刘邦封为代王,[244] 统辖今河北、山西一带,后因抵抗匈奴战败被革为合阳侯,死后 追谥为代顷王。二嫂为顷王后。

(3)刘交,刘邦弟弟,排行第四,被刘邦封为楚王,[245] 死后谥元王。

(4)从父兄:荆王刘贾。

(5)从祖弟:燕王刘泽。(应该是远房兄弟,现已无稽可考)

(6)姊:宣夫人 昭哀后。

7、后妃:曹夫人、吕皇后、戚夫人、薄姬、赵姬、管夫人、赵子儿、石美人(石奋之姊)

子女。

8、共生八子:刘肥、刘盈、刘如意、刘恒、刘恢、刘友、刘长、刘建。

9、女儿:刘乐,即鲁元公主,下嫁张耳之子张敖,母吕后。刘邦女儿有史可查者只此一人。

10、原配吕雉,公元前187年临朝,称制八年,公元前180年而崩,寿62岁,葬于咸阳东陵。生一子一女:刘盈,即是汉孝惠帝;女即鲁元公主。

11、妣曹氏,生一子:刘肥(高祖六年立为齐王,[247] 卒谥齐悼惠王)。

12、妣戚氏,生一子:刘如意(汉高祖七年封代王,九年徙为赵王,十五岁被吕氏毒死,谥赵隐王)。

13、妣薄氏,公元前155年四月崩,葬于霸陵,生一子:刘恒(初封代王,后即帝位为孝文帝)。

14、妣赵氏,生一子:刘长(公元前196年封淮南王,文帝六年谋反,废徙蜀死,谥淮南厉王)。

15、诸姬所生之子:刘友(初封淮阳王,后改封赵王,被吕后幽禁而死,卒谥赵幽王)、刘恢(公元前196年高祖诛梁王彭越后立为梁王,16年后,因赵幽王刘友幽死,便被改封为赵王,被迫娶吕产的女儿,而刘恢的宠妃被迫自杀,因此闷闷不乐,公元前181年六月,刘恢殉情自杀。死后废其嗣,文帝时追谥为“赵恭王”)、刘建(公元前196年,燕王卢绾逃放匈奴,次年被立刘建为燕王,立十五年死,谥曰灵。刘建本有子,吕后使人杀之,绝嗣后,除其国)。

“瞿”姓是中国最好的姓氏,“瞿”姓的由来 瞿姓起源

先秦有瞿国,在四川双流县东瞿上城,瞿氏是瞿人的后代。

姓瞿的名人有哪些? 瞿秋白: 早期***。

明代瞿景淳,总校过《永乐大典》、修《嘉靖实录》。其二子瞿汝稷、瞿汝说也是当时的名人。瞿姓名人还有:

明代诗人瞿佑、抗清丹将瞿式耜;清代金石学家瞿中溶 。

有哪位历史人物姓瞿的? 南宋嘉定年问,瞿愉维任下沙盐场盐监,子世代相继,主持上海和浙西盐政达150年之久。此中最有成就的是瞿家直管的下沙盐场,产量盐赋均为“两浙之最”,见自《熬波图》中所总结的制盐技术,所订刑纪,归灶座、建团立盘等系列整顿改革工程,都是瞿氏的作为,遂使“团厅严且肃,立法无弊生”。从而使盐场地区的下沙“商贾咸集,遂成都会”,新场“歌楼酒肆,贾街繁荣,虽县亦未之过也”。由于新场的繁荣,明中叶曾有立县之议,由于川沙豪族乔镗的反对,才未成功。元初,瞿霆发还兼领上海市舶司。煮盐、海运、棉织是古代上海的三大经济支柱,宋元际盐业尤为发达,瞿氏世掌盐业,聚集了大量财富,遂成松江府的首族。翟氏占地达7300顷,构筑了当时江南最大园林瞿家园,该园占地2顷,仅园内琴轩中收藏的名贵古琴就有百张,百客堂终日丝竹不绝,宾客满座。明洪武十二年(1380),朱元漳下诏族灭松江巨族,瞿氏位列榜首。诏令明文规定,仅留长子“以存宗桃,余皆抄没”,下沙瞿氏“其族数百家”,“歼之殆尽”。据记另有两仆各负一幼儿逃出,其中之一即传高桥界浜一脉。瞿姓遭此大劫,人员大减。

明后期,瞿姓复起,隆庆、万历年间,武进士瞿彦威主持上海兵防12年,瞿氏与李、周、曹等姓同为上海望族。瞿彦威子骞廷,明末为膝县令,抗清牺牲。

清代嘉定瞿姓兴盛。嘉庆间,著名学者瞿中溶是乾嘉学派人将之一,他潜心金石考据,著述等身,有《湖南金石志》、《集古官印考》,还主持出版《 邑志林》,对保存上海地方文献功不可没,他所纂辑的《鹤沙瞿氏族谱》,资料丰富,考订精密,可谓上海谱牒中的精品。瞿潜、瞿应绍则以书画名重于世,特别是瞿应绍,不仅有《碧云秋霭图》、《墨竹图》等传世,所制紫砂壶尤为一绝,在日本极受推崇。此外,瞿世仁还创办了仁济堂、轮船救生局等慈善事业。

近人中,上海瞿氏中有威震崇明、南通、海门、启东的传奇式抗日英雄,崇明瞿犊;有导演过《大雷雨》等著名活剧、**的嘉定瞿白音。客籍瞿氏中,有无产阶级革命家、文学理论家瞿秋白。还有版本学家瞿凤起和以研究西方意识流小说理论而闻名于世的上海社科院文学研究所研究员瞿世镜。后者是从常熟迁来,都是南明大学士瞿式耜,即江南藏书名家铁剑铜琴楼瞿家的传人。

中央电视台主持人 瞿姓主持人 一条鱼

瞿姓的来历 瞿氏属地] 瞿姓最早发祥地,当在今四川的双流县一带,其望族居松阳郡,即今浙江省松阳县。 [瞿氏来历] 瞿姓是以地名命名的姓氏。据《宣和博古图》记载,商代有大夫瞿父,由于食邑于瞿上而得名,其后人以祖先字为姓。 另,春秋时期有瞿国,居住在那里的人以地名为姓,为瞿氏 [瞿氏名望] 瞿氏在历史上享有盛名的主要有:明代瞿景淳,官至吏部侍郎,总校过《永乐大典》、修《嘉靖实录》。其二子瞿汝稷、瞿汝说也是当时的名人,他们分别著有《石经大学质疑》与《皇明臣略》,颇受后世推崇。 除上述外,瞿姓名人还有:五代时吴国的黄州刺史瞿章;明代诗人瞿佑、抗清明将瞿式耜;清代金石学家瞿中溶;近代革命家瞿秋白。

求采纳

全国姓瞿的有多少人 瞿氏是一个多民族、多源流的姓氏群体,人口约四十九万两千余,占全国人口总数的0031%左右

湖北省黄石市西塞山区西塞工业园梁山村瞿家湾生活了100多户瞿姓人家。湖北省荆州市洪湖市瞿家湾镇生活了数百户瞿姓人家。 云南省玉溪市红塔区北城镇莲池村委会麻线屯村小组生活了约30户人家安徽省安庆市枞阳县周潭镇瞿家村生活了有200多户瞿姓人家浙江省温州市鹿城区七都镇,永嘉县岩头镇下园村人口1000多人。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南部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仓前镇卖盐塘湖南省沅陵县明溪口镇瞿家溪村、榇木坪村(牛路坡组)约150户人家浙江省丽水市青田县祯旺乡应章村 约100多饥人家安徽省金寨县位于南溪镇,古碑镇,天堂寨镇共有近100户人家。湖南省怀化市中方县铜湾镇和村(瞿家湾)瞿氏共2000余人,有瞿氏宗祠,郡望松阳。河南省信阳市平桥区闵庙村有南小湾、谈书湾、瞿老湾、高湾及邻近村落瞿氏100余户湖南省醴陵市泗汾镇经堂村1000余人贵州六盘水盘县柏果有瞿氏100余户湖南省怀化市溆浦县大渭溪乡张家坪村生活约60户瞿氏

瞿姓的介绍 瞿(Qú)姓:中国姓氏中最早的姓氏之一。安徽合肥地区聚集有大量瞿姓人口,家多聚集在合肥市城东花冲社区、庐阳区东瞿村、长临河镇熊瞿村、三十岗乡瞿嘴村、瞿新庄、瞿小庄、瞿大郢、瞿老圩、瞿小店、瞿槽坊、瞿小郢、长丰县岗集镇桃山村等地。浙江省乐清市虹桥镇有大量瞿姓人口。贵州湄潭县也有瞿姓人口。安徽省定远县瞿姓人口约2000人。清朝时期,瞿氏有私家藏书楼――铁琴铜剑楼。

瞿姓的始祖 瞿父鼎:根据《姓氏考略》的记载,商代遗留下来的青铜器中,有一件瞿父鼎,见于《博古图》,瞿父是瞿姓的祖宗,瞿姓都是以地名为姓氏的。另外,根据《通志・氏族略》是的记载,瞿氏是晋东海王越参军瞿庄的后代,是博陵人。又有王僧儒谱说,河东的裴桃的儿子娶了苍梧瞿宝的女儿。”还有,根据《风俗通》的记载,汉代有河南太守瞿茂,梁有镇北将军瞿延,而唐时有绛州刺史瞿稹,望族均出自高平,松阳。平江府与温州平阳亦有瞿氏。望族居松阳郡,即2015年的浙江省松阳县西部。瞿氏后人尊瞿父鼎为瞿姓的始祖。

姓瞿的内地男明星有哪些 瞿友宁、瞿澳晖、瞿小松、瞿家振、瞿弦和、瞿新华、瞿晓松等等

瞿姓的分布 湖南省岳阳湘市阴县界头铺镇(又名金龙镇)狮岭村大屋组生活了百余户瞿姓人家。湖南省岳阳汨罗市白水镇邓家坊村瞿家湾生活了约40多户瞿姓人家。湖南省张家界市桑植县利福塔镇官庄村瞿家台湖南省张家界市桑植县教子垭湖南醴陵市南桥镇20000余人其中南桥村数量较大,端庄的瞿氏宗祠历史悠久。湖北省黄石市西塞山区西塞工业园梁山村瞿家湾生活了100多户瞿姓人家。重庆市忠县双桂镇瞿家巷子生活了几十户瞿姓人家。湖北省荆州市洪湖市瞿家湾镇生活了数百户瞿姓人家。云南省大理州、保山市、德宏州、玉溪市等地也有较多分布。其中玉溪市红塔区北城镇莲池村委会麻线屯村 小组生活了约30户人家;保山市腾冲县清水乡驼峰村瞿家营村名小组约300户人家。经迁徙发展遍布保山、 腾 冲、平山(德宏梁河)、盈江、陇川等地。缅甸泰国等东南亚国家也不乏瞿氏分布。浙江省温州市鹿城区七都镇,永嘉县岩头镇下园村人口1000多人。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南部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仓前镇卖盐塘湖南省沅陵县明溪口镇瞿家溪村、榇木坪村(牛路坡组)约150户人家浙江省丽水市青田县祯旺乡应章村 约100多户人家安徽省合肥市聚集较多瞿姓,在合肥市瑶海区城东花冲社区、庐阳区东瞿村、长临河镇熊瞿村、三十岗乡瞿嘴村、瞿新庄、瞿小庄、瞿大郢、瞿老圩、瞿小店、瞿槽坊、瞿小郢、长丰县岗集镇桃山村等地,肥西县还有很多没有统计,总计约3000户。安徽省安庆市枞阳县周潭镇瞿家村生活了有200多户瞿姓人家。安徽省金寨县位于南溪镇,古碑镇,天堂寨镇共有近100户人家。湖北省黄梅县濯港镇约200户 。湖南省怀化市中方县铜湾镇和村(瞿家湾)瞿氏共2000余人,有瞿氏宗祠,郡望松阳。河南省信阳市平桥区五里镇闵庙村有南小湾、檀树湾、瞿老湾、高湾及邻近村落瞿氏1000余户湖南省醴陵市泗汾镇经堂村1000余人贵州六盘水盘县柏果有瞿氏100余户,盘县红果镇花家庄村有300多户,挪湾村有600多户,旧铺村200多 户,散居其它乡镇的约有300―400户(未尽详细统计,仅供参考)。湖南省怀化市溆浦县大渭溪乡张家坪村生活约60户瞿氏湖北省恩施市宣恩县白虎山村有瞿氏100多户人家江苏省赣榆县瞿沟村山东临沂莒南县瞿家山前四川省蓬溪县群力乡 瞿家沟江西省九江市武宁县军官莲乡官塘村瞿山80户人家湖北省浠水县蔡桥村一组30多户瞿姓人家江苏省南通市通州区瞿家大园瞿姓上百户(瞿家园也是清末状元张謇祖居)江苏省盐城亭湖区上海市浦东新区(原南汇区下沙镇及黄路镇、惠南镇)上海闵行区瞿家湾云南省保山、德宏等滇西地区有瞿姓人口2万多人。福建省古田县大桥镇潮洋村有1000多人福州连江马鼻镇村前村有好几千,瞿氏祭祖活动现场十分热闹江苏省缸顾乡瞿冯村(原为瞿家村)江苏省昆山市千灯镇瞿家村(2007年起拆迁后,现在已经归为农田)

分类: 社会民生

问题描述:

姓瞿的朋友请留个名呀!我姓瞿,名益,小名瞿益,好多人都不知瞿字的写法和念法!好痛苦啊~+~ 中国姓瞿的人有多少呢?

解析:

瞿,东汉许慎《说文解字》曰:“鹰阜之视也”,从“目目”、从“佳”,“目目”左右视也,“佳”鸟之短尾总名;《辞源》解为:一、兵器,戟属,号三锋矛,二、姓,以地为氏,三、惊视貌;《现代汉语词典》解释为姓氏。

以姓而言,瞿氏出于子姓,《百家姓考略》称其为商大夫瞿父之后;《辞源》解为以地为氏;而我湘阴《瞿氏宗谱》记载出于商15君祖丁。

祖丁,在司马迁公《史记殷本记》中有记载,是商汤开国后第9世第16位君;15位君为祖辛;而第15世第28位君就是太丁(亦称大丁或文武帝乙)。祖辛显然不是,祖丁究竟指祖辛之子第16位君祖丁还是武乙之子第15世君太丁呢?(王国维《殷世数表》中列31帝,其中包括了太乙之子大丁,大丁生前并未继立,但待以帝礼,商俗兄终弟及,武丁前尤其如此,倘有一二错落,祖辛之子祖丁列为15位君未尚不可)

有商一代帝君,以甲名者六,以乙名者五,以丁名者六,以庚、辛名者四,以壬名者二,以丙、戊、己名者一,总计30帝。按商俗云“帝”与“祖”,是后人对先君先祖的通称,商人对大父(即祖父)以上诸先王先祖均称“祖”,商纣以后晚辈祭祀其先王如沃丁、中丁、祖丁、武丁、庚丁、太丁均可以统称“祖丁”,这样看来湘阴《瞿氏宗谱》记载的商15君祖丁当是武乙之子太丁,即文武帝乙。

《百家姓》、《百家姓考略》、《辞源》、湘阴《瞿氏宗谱》所言不能完全吻合,又当如何解释呢?

“姓”者,从女,从生,天子因生以赐姓;黄帝生25子,得姓者14人,得氏姓12族。三代之前,男子称氏,女子称姓,氏所以别贵贱,贵者有氏,贱者有名无氏。氏姓或传本姓,或氏号、邑、谥,或氏于国,或氏于爵,或氏于官,或氏于字,或氏于事,或氏于居,或氏于志。

《百家姓》、《百家姓考略》、湘阴《瞿氏宗谱》均肯定了瞿氏出于子姓,“子”是帝舜封契于商所赐之姓,因功业而得。

《百家姓》、《百家姓考略》言瞿姓氏由商大夫瞿父而得,而湘阴《瞿氏宗谱》传我族直接先祖为商15君祖丁,其记载貌似迥异,但包含了一些看似无关实有相同内容的联系。《百家姓》、《百家姓考略》所说,记载了瞿氏得姓氏之始为瞿父,而《瞿氏宗谱》道出了瞿氏之本源在商君15世祖太丁。瞿父也好,太丁(君王)之后也罢,均为有自己封邑的商代贵族却是一点不错的,《辞源》以地为氏,作为封君的理由就更明显了。

只可惜其记载不象子姓另一族孔氏家族所记的明白清楚,让人一目了然。其文字:“孔氏之先为宋微子后。宋襄公生弗父何,以让弟历公。弗父何生宋父周,周生世子胜,胜生正考父,考父生孔父嘉,五世亲尽,别为公族,姓孔氏。”见而可知孔氏是殷商子姓帝乙庶子微子启后;(商纣亡商后,周武存商祀,先立纣子武庚,武庚判乱逃亡,怜微子忠直,续立之以为诸侯宋王)从直系宋襄公到孔父嘉已传五代,有别于公族(宋王室)。按周礼:王之子为王子,王子之子为公子,公子之子为公孙,公孙之后历五世,与王室渐远。故因孔父嘉得姓氏。

瞿之姓氏所从来就没有如此清晰的脉络。其中原因不外:一、瞿氏之先,商君15世祖太丁,应是宋微子的祖父辈。历三代而商亡,微子到宋襄公,宋襄公到孔父嘉,其间已经历许多年代,商、周制度到底有些不同,商末有没有类周的子弟封建制度,现在谁说得清?但子姓未得到王位的子弟在商之朝为卿士、大夫;在野大拥方国,小为宗伯、封君并有自己的采邑却是不争的事实。制度本不同于周,更兼亡国之后,太丁到瞿父其间经历多少年?是怎样的宗系?后来者经数百年虽欲补正亦恐怕补之不及,疑问一悬几千年,实不得已。孔氏有幸微子开宋,缘于周礼之制度世代相传,故能保存微子到宋襄公,宋襄公到孔父嘉家族史,这是瞿氏及其他子姓后人不可期求的。二、子姓得氏后人,百家姓中就有30族,但明显分出几类。其一类如褚氏有12姓氏,(如褚、花、华、汤、乐、穆、萧、戴、牛、向、桓、皇甫);还有一类如孔氏有5姓氏,(如孔、时、干、鱼、匡)源流清晰,为宋微子后;另一类如瞿氏6姓氏,沃氏为沃丁后,邓为武丁叔曼季后,瞿氏为祖丁(即太丁)后,梅氏为太丁弟梅伯后,禄氏为商纣子武庚禄父后,林为比干子坚后,除林姓源流清晰外,余族只知其远祖及得姓氏祖;再有就是如相、殷、宋、边、索、屠、那等以国或方国为氏。显然宋微子与忠贞可悯的比干(林氏)、梅伯后人为周所立、所敬而与周关系密切,其显贵根系明晰点外,别族包括可以不不臣服于周的箕子后人都不甚了了。其三、春秋战国后瞿氏日见衰落,没再出现声名显赫的人物,仅有的显名于世的商瞿上还只是孔门贤徒,没有百世流芳之德,也不当遗臭万年之恶,只好任流东西,所处年代相差无几,周武初立之商纣帝辛的儿子武庚禄父之后尚且说不太清,何况他族?

据说武庚禄父后人之得姓氏有别于他氏。其后代按说是帝王直系,若干年后,其后人以“禄”为氏,即非缘于国,也非缘于邑、谥、爵、号,更非缘于本姓,而是出于武庚禄父之“禄”字。亡国君后,存祀不图报恩反判乱逆争,“昏溃”自有说不出的苦楚,俗人如何待之,其实再明白不过了。禄氏之“禄”或许就是亲爱者念记、疏远者轻忽的标志吧?

湘阴《瞿氏宗谱》上没有先祖有始有终的明晰记载,但谱中涉及到不多的先人太丁,即文武帝乙,瞿父和商瞿,以及我族之先“钟鸣鼎食”的明证“瞿父鼎”及“瞿祖丁卣”。

太丁,瞿父,商瞿,“瞿父鼎” ,“瞿祖丁卣”,潜含着怎样的信息呢?不妨展开一说:

太丁,即文武帝乙,是武乙的儿子。

其父武乙据说名“瞿”,(和氏璧所著《商纣王帝辛传》中所说,其来源是甲骨文的新发现?还是借用那个大家的学术成果?)是有商一代最具争议的帝王,《史记殷本纪》记载:“武乙,好勇喜游猎,与天神搏,号‘斗神’,天神不胜,乃谬辱之。为革囊,盛血,仰而射之,命曰‘射天’。猎于河渭之间,暴雷,震死。”生既不为俗世所容,死亦难得安息,司马迁公《史记》仅以“斗神射天”盖棺定论以无道待之,数千年不得翻身,伤莫大焉!试想商盘庚、小乙、武丁数君那一个是循规蹈矩的,只不过武乙自持智勇,太狂视一切了,甚至连“天”都不给一点面子,毁誉大不相同,悲莫大焉!

瞿氏之先或以高祖名字为氏,合乎三代旧俗,亦可在遭遇颇似的武庚禄父后人之得姓氏中找到例证,是我祖商15君祖丁即武乙之子太丁亦即文武帝乙的又一印证。

瞿父应是有自己封邑的商代,正当如《百家姓考略》所言得氏姓先祖。

商瞿,旧书及世本称商瞿上,文翁石室图亦称商瞿上,《史记》记载为孔门高徒,鲁人,字子木,少孔子29岁,孔子传《易》于瞿;宋元、景公作《成都巷贤赞》,以商瞿上为蜀人。(景公25年,孔子过宋,宋司马桓鬼佳(读 tui,神兽) 恶之,欲杀孔子,孔子微服去。)其何时跟从孔子?宋景公以之为蜀人而孔门以之为鲁人,为何?(瞿上是古城名,据说在今成都双流县南18里。至今成都双流尚有瞿上乡。据说“瞿上”之名源于上古,‘仰而四顾,所谓瞿也’,是蚕丛、柏灌、鱼凫时代的古蜀王都)“商”、 “瞿上”相连应有渊源,道理如何却无从推测。鲁人商瞿,与西蜀又有何瓜葛?难道其先与古蜀有着现在不为人知的历史隐情?

湘阴《瞿氏宗谱》杂记言:“黄帝子昌意,封国在蜀,娶蜀山氏女,生帝颛顼高阳,其支庶于蜀,历夏、商两代,其嫡蚕丛氏世有功德封邑于瞿上城。”黄帝曾孙高辛为帝喾,(黄帝正妃西陵之女嫘祖,生两子,其一昌意,其一玄嚣;帝颛顼子穷蝉,颛顼崩,玄嚣孙高辛立。)帝喾次妃有绒氏女简狄,尚三人行浴,见玄鸟坠卵吞之,因孕生契,契佐禹治水有功,帝舜封之于商,赐姓子氏。子氏至成汤太乙取夏而代之始开商,至太丁时,开疆拓土,盛极而衰,商之拓疆入蜀者与本有血缘关系的帝喾后人又是如何融合的?或许长江、黄河之源的西蜀与殷商肇兴之域的两河下游之地的渊源也就在此吧?没有史料、文物的确证,留予人们的想象空间的确太大了!但可以肯定蚕丛氏绝非子氏,而据说达于古蜀文化顶峰的蚕丛、柏灌、鱼凫时代,即今三星堆出土文物向人们昭示的那个时代,其青恫器形质有商器一样的精美却了无文字,是商君有意只让其知晓并使用殷商不轻授与人的两大文明的(甲骨文与青恫器)之一?古瞿上城究竟是商瞿上居此而名,还是商瞿因居此而得名?商瞿来蜀或居鲁是东归西还还是西归东还?一来一往意在如何?瞿上的邑名也应与殷商的人或事有一定的联系,“商”、 “瞿上”相连也许正缘于其中。商瞿如为子氏西蜀后人,则其氏姓得之缘于祖丁(文武帝乙)无疑,若为西蜀土著则瞿氏之源当有第二种说法。

此外,《古籀汇编》中亦有“瞿祖丁敦”的记载,“瞿父鼎”及“瞿祖丁卣”等一系列礼器存在的记录,印证了瞿氏先祖为有商一代贵族。瞿祖丁是王?宗伯?卿士?大夫?按商俗,其君没有类此的称法,商君一般以天干称,有道名君则在天干前带一类似谥号的“字”,如成汤太乙亦称汤乙,中兴之君武丁,商末四方征伐之君文武帝乙,却没有昭祖武丁或托祖文武帝乙的说法。瞿祖丁如为君,一是与祖丁之父名瞿矛盾,二是不合习俗;或许和氏璧所借用武乙之名有误,而武乙之子祖丁果然名瞿,此称到底是欲有别先“祖丁”?还是另有隐情?没有新的出土发现是难以确定的。“瞿祖丁卣”其实更象是后人祭祀先公的礼器,有类“瞿父鼎”,只不过瞿祖丁的称呼比瞿父之称显的得更早些,更象是方伯或世族卿士、大夫的称法,此种称法在周武王少子臻所封单邑,其单氏后人的称谓(如“单父辛鼎”、“单祖乙彝”、“单父爵”实为jia字,与爵同意)记载中能找到相类称呼的文献佐证。

文武帝乙、瞿祖丁、瞿父、商瞿是按长幼先后顺序记载的,可以推测:瞿氏之先,本源为帝武乙子太丁,其先是没有得到君位却又有别于太丁其他无名庶子的。瞿祖丁、瞿父当是承袭先世之荫或为方国之君或处商末太丁后朝堂的卿士或大夫,应有自己食邑。传说中言有先人子松,治邑有方,深得民众爱戴,子松是不是就是子木公的笔误呢?子木即鲁人商瞿,商瞿应是缘瞿祖丁、瞿父而有姓之初。其得姓虽缘封邑,其实应该得于殷商帝君武乙之“瞿”字。

如按氏族、宗族、家族的概念等而言之,则我氏族之始祖为契,宗族之远祖为商君太丁,得姓之祖是瞿父,或为有名有实的商瞿。而卜居湘阴狮岭第一代祖为天作公,始修撰家谱者为12代祖清乾隆年间大儒公。数百年来,我族得天地灵秀,耕读传家,世代书香,或文或武代不乏人,至孚斋公一代(11代)积一时之盛,乡人称羡,许为苏常名族之后。(谱载我族自江苏松江府武进迁来,祖出于常熟或金陵,因年代久远虽无可考,而其为江左一脉则可断言。)近百年,因政治纷争、灾难、战火不断,族中俊彦昙花时现,终不能久,积弱而颓。修养生息,蛰伏以求崛起,正后来人奋发进取时!

瞿氏实为中国最早的“百姓”之一,虽人口稀少,绵绵瓜瓞也不下三千年历史。这个家族因着好勇武、喜文艺、特立独行,为天地悯存而广布大江南北,人望所归尤以楚、两浙为盛。汉晋唐宋代不乏人。至元明清三代,砺斋公义不仕元;瞿景淳祖孙三代,文占魁首,武尽忠义,报洪武三百年养士之恩;九思多著,甲罕双孝,一时佳话;瞿镛藏书传家,高风亮节;功在家国;瞿鸿基果敢干炼不亚玉树临风;到秋白先生大笔如椽、大气如虹,蒙尘的家族时与日月争辉。

刘邦家谱

(1)尧帝第九子刘源明(因封刘国此始姓刘)妣古氏、巫氏——(2)刘永和妣宁 氏——(3)刘纪安妣王氏、刘纪乐妣甘氏——(4)刘岁...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