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阳明故居地址在哪里

栏目:资讯发布:2023-09-22浏览:4收藏

王阳明故居地址在哪里,第1张

王阳明故居位于中国浙江省绍兴市。这座历史悠久的建筑位于绍兴市越城区,具体地址是绍兴市胜利南路119号。作为明代著名思想家王阳明的故居,这座建筑是中国重要的文化遗产之一。它展示了王阳明的生平事迹和他的思想体系,吸引了许多学者、研究人员和游客前来参观。王阳明故居是了解王阳明思想和中国文化历史的重要场所。

不是的,阳明葬处的选址是他自己的遗愿。。。《王阳明全集》中的年谱一有记载:十一月,葬先生于洪溪(即现在的绍兴县兰亭镇花街洪溪鲜虾山南麓)……洪溪去越城三十里,入兰亭五里,先生所亲择也。

先生所亲择也。

先生所亲择也。

重要的事情说3遍~

  —听郭继承大师讲“王阳明心学”

    近几年,全国上下,都在提倡推崇“阳明心学”。究其原因,社会发展至今,物质丰富,解决了人们的基本生存需求,人们对精神文明的追求愈来愈越强烈,尤其一些社会问题凸显,更显“心灵建设”重要性。故在现实环境下,需全方位了解中华经典“阳明心学”的背景、内涵及其现实意义,可以强大内心,净化心灵。

  一、王阳明一生

1、虎豹生来自不群—志在圣贤

      一个人的成长,都和家风、家庭有重要关系。家风和家庭就像一个酵母池,任何在这个环境长大的人,都会浸染其中的味道。

  王阳明(1472—1529),名守仁,字伯安,浙江余姚人,我国明代著名的思想家、文学家、哲学家和军事家。

    追溯王阳明家谱,曾祖父人称“槐里先生”,去京城考试途中,看见那些追求功名利禄的人,心灵畸变,“披发袒衣,形容枯槁”,觉得耻与之为伍,决定不参加科举考试,归乡退隐;他的祖父王伦世称“竹轩先生”,生活清苦,与人为善,善待乡里,得到大家的尊重。他的父亲王华,非常聪慧,刻苦读书,为人正直,曾高中状元,是当时的政府官员。王阳明祖上乐善好施,内心高洁,对王阳明的成长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德行和善良是家族兴旺的法宝,王阳明从小立志,“成圣成贤”作为理想。

    “立志”就是给人生布个“局”,有多大的志向,就给人生开启了什么局面;志向是人生的动力,志向的高度代表了看世界的高度。立什么志,就像确定火箭起飞的角度和方向。志向不一样,在开始就注定不一样的人生道路和格局。

    王阳明同时代的唐伯虎(生于1470年),人称“唐解元”,恃才傲物,因“泄题案”,遭遇人生的断崖,人生发生天翻地覆变化,心理产生偏差,由此开始玩世不恭的人生。事实上,一个人的智慧、德行和境界,恰恰遭遇苦难的时候,才能显现出来,这就是我们常说的“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

      王阳明几次考试,几次落榜,但他表现得淡定从容,他不是以落榜为耻,却以落榜动心为耻。在“圣贤之志”面前,考试失败算得了什么呢?做官之后,王阳明更遭受了非人的待遇。苦难曲折,甚至生命受到威胁,有人要置他于死地。王阳明和唐伯虎都经历了人生的大苦难,却王阳明能够把每一次苦难都作为人生的考验,能够在每一次应对苦难的过程中,凤凰涅磐,视其人生的历练和升华,最终将人生的苦难变成了成圣成贤的淬砺,酿成甘露,育成莲花,可谓人生壮丽。唐伯虎一身傲气,与世对抗。在人生坎坷曲折时,王阳明和唐伯虎都写了诗:

王阳明对人生困境的心境:

险夷原不滞胸中,何异浮云过太空。

夜静海涛三万里,月明飞锡下天风。

而唐伯虎曾经已觉悟抒发心境:

不炼金丹不坐禅,不为商贾不耕田。

闲来写副丹青卖,不使人间造孽钱。

      两首诗,一个是超拔达观,处处练心,不断超越,成就圣贤之气。一个是带着怨气,故作潇洒,最终浪荡一生。

    人生差别,除了天资外,最重要的是勤奋和心力,有圣贤之志,心里就有明灯,有不断超越的力量,有不被物奴役的格局和境界。若无志,会困于得失悲喜,不得解脱。

2、内圣外王,立功立德立言不朽

    王阳明不仅立圣贤之志,而且践行所学。为了验证朱圣人(朱熹)的“格物致知”,而闹出世人皆知“格竹”的笑事。人生觉悟都有一个过程,来到贵州龙场驿站,才领悟人生大智慧皆在于“内求”,在于“发明本心”。人的智慧和境界只有在实践中才能得到印证。王阳明主张“知行合一”。

      平息宁王叛乱,是中国历史上一件大事。更是王阳明一生的大事。以少胜多,以弱胜强,平叛了宁王之乱。事后有学生问他,你一介书生怎么会打仗?他回答说:“胜负之决,只在心动与不动之间”,这是王阳明运用智慧和境界的最好证明。

      王阳明先生的一生无愧人生三不朽:他一生严谨的修持自己,为国为民,不计个人利益,可谓“立德”;一生平叛无数,报境安民,可谓“立功”;他注重言传身教,留下非常丰富的文史资料,以启发后人,可谓“立言”;王阳明一生,功德圆满,知行合一,求仁得仁,位列圣贤。

二、“致良知 ”是王阳明的“心法”

      王阳明思想的精粹,那就是“致良知”。“致良知”是王阳明思想的努力方向,是理解王阳明思想的关键和基础。

1、龙场悟道与反求诸己

      王阳明思想的发展是一个逐渐深化的过程,而龙场悟道则是他整个思想的转折点。

’    明武宗正德三年,即11508年,王阳明上疏皇帝,弹劾太监刘瑾擅权,结果被打击报复,挺仗四十,随后被贬到贵州龙场做驿丞。当地崎岖遥远,穷山僻壤,饥寒荒凉,语言不通,百姓野蛮,没教育,没文化。在这样的环境下,王阳明只能住山洞,自己种粮,解决生存问题。一个朝廷官员落得如此境地,他是多么的痛苦孤独,甚至绝望。这期间他的一些作品如《始得东洞遂改为阳明小洞天三首》,《谪居绝粮请学于农将田南山永言寄怀》等,真实表露了当时王阳明的困惑、痛楚、无助;他曾无数次的问自己,“圣人处此,更有何道?”,假如孔子、孟子遭遇这样的境遇,该怎么办?虽万般孤苦,却无数次地冥思苦想,忽然有一天,“忽中夜大悟”,明白:圣人之道,吾性自足。向之求理于事物者误也。这就是著名“龙场悟道”。

        王阳明的“龙场悟道”,给人生许多思考。王阳明作为一个大儒,肯定读过孔子的“君子求诸己”,读过孟子的“反求诸己”“万物该备于我,反身而诚,乐莫大焉”,但为什么到了龙场才真正悟到“圣人之道,吾性自足”呢?所以,人生的道理,有的时候读过也是空过,只有身心到了一定程度,体验到那个境界,才能真正体会。故此生既要读书,更要实践;读书指导实践,实践验证所学。

2、百死千难“致良知”

      “致良知”是王阳明最核心的理念和最高的价值取向,是他毕生的追求。是王阳明对自身思想最精炼的总结。“良知”一词源自《孟子》:“人之所不学而能者,其良能也,所不虑而知者,其良知也。”,王阳明早就读过孟子的书,但是只有经过深刻的人生体验和修正之后,才有真正的感悟。

      人们常说圣人,可圣人的境界究竟是什么?王阳明悟道后,清楚告诉:圣人就是把附着在良知上的污染全去掉了的状态,就是《尚书》所强调的“道心”,佛教称之为“佛性”。所谓良知,就是人心中积极的力量,致良知就是不断的擦掉心灵上的灰尘,以呈现道心的过程。

      今天强调道德教育的重要性,就是要开启和护养一个人的良知。其外在的表现,就是一个人要有正确的价值判断和是非判断,并在这基础上做出正确的行为。所以,“致良知”在人类文明史上具有永恒的意义和价值。

3、心外无物

      “心外无物”是王阳明思想的核心命题,引起多少人的误解和谬传。

      究竟什么才是“心外无物”,中国思想史上一直在争论,有人说是“唯心主义”,这种简单化的结论,无助于人类思想史的研究,也违背了王阳明思想的本意。人类社会面临的三大问题:世界是什么?人是什么?人和世界的关系是什么?王阳明的“心外无物”,所关注的问题不是世界是什么?也不是纯粹关注对人的研究,而是思考和探索人自身及其人和世界的关系。人和世界的关系,通过价值和意义的问题联系起来,任何一个事物,客观上存在不存在,不是王阳明关心的问题。所谓“心外无物”,其实就是一个事情能不能干扰到自己,是否引起自己的注意,是否对自己造成影响等,根本在于自己的心。“心外无物”就是要不断修好自己的心,有处事的高远,心无挂碍,又能积极做事,踏踏实实修行,就是修一颗心。

三、知行合一

    知和行的问题,是中国哲学的重要问题,也是人类文明史的重要问题。王阳明的时代,朱熹的思想影响最大,代表的是当时国家的官方思想。朱熹认为“知行常相须,如目无足不行,足无目不见。论先后,知为先,论轻重,行为重。”,朱熹主张“知先行后”的认识,深刻地影响了当时的思想界,导致当时许多人夸夸其谈,空谈理论,而不是在真正的实践中去修炼自己。

  1、真知必真行,真行才有真知

        王阳明非常鲜明地提出了自己的观点“知行合一”,他经常强调,要在“事上磨练”,在实践中求知。“知行合一”即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功放。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一个人的行动和认知,是内在统一的关系;任何实践,都以一定的认识为指导;任何发自内心真诚的愿望,某种程度上都会带来行动。“知行合一”是要求我们,不要只说不做,要到真正的社会进步和自我修炼的实践中落实、践行,将知行合一统一起来。

2、“知行合一”才是真修行

“知行合一”的过程,就是人生修行。常说“修行”,“修”是指修心,增加正念,减少“妄心”。“修”得怎么样?要“行”中得到证明,才是真正的“修行”。不是在深山老林 ,僻静寺庙,打坐冥想,而是在现实生活中,遇到人和事时,真诚应对,公正处理,让大家都满意,这才是真正的“修行”。王阳明认为最好的“修行”就是“知行合一”,“知”的落脚点就是“修心”,“行”的落脚点就是践行

四、事上磨练

        一个人的德行和智慧要提高,须在实践中磨练,做事中修炼。

1、青山何处不道场

        王阳明强调:“人必须在事上磨练,做功夫,乃有益。若只好静,遇事变乱,终无长进。那静时功夫,亦差似收敛,而实放溺也。”一个人的定力和真功夫,是在日常生活中培养定力和智慧的。接受培批评时,能闻过则喜,海纳百川,心胸开阔,坦然自若;遇到困难,不怨天尤人,反思自己,不断学习,勇于开拓。青山何处不道场,修行未必在山林。在生活中,遇事不惊慌,宁为不乱,冷静应对,智慧判断,从容解决。

2、修静才能开智慧

    “修静”,在现实残酷,纷繁复杂,诱惑干扰,危机压力的环境中,是非常重要的。心灵净化,心静生慧。

    “修静”,不拘形式,随时随地,大凡小事,苦事难事 ,好事乐事,都可修身静心,开启智慧,炼达圣贤。

3、“省察克治”:不动心方乾坤朗照

“省察克治”是平常修养自己的好方法。时时警惕,自我净化,去净私欲,存进天理。

五、“阳明心学”对当代的影响

      任何一个思想体系,是因缘生法,是在特定时期的因缘产物。制度法律只是约束手段,更重要的是净化心灵才是基础。

      在现代发展中,学习“阳明心学”,不断追求,自身净化和超越的精神,学习“阳明心学”,以开启“道心”为目标,学习王阳明在奉献社会中修养自身,在修养自身的时候去奉献社会的智慧,在这个过程中实现自身人格的完善与利国利民的有机统一,这些精神永远是民族文化的宝库。值得继成和弘扬。建立制度以明确人们的行为边界 ,启发人性之中的积极力量,以推进社会进步,这是我们着力的方向。

2022年9月。

王阳明故居位于浙江省宁波市余姚区龙泉山北麓、阳明西路以北的武胜门西侧。即余姚寿山堂。现存王阳明故居为清朝中期建筑寿山堂(桥梁专家叶樊(字季卫)所建)的基础上重修。明朝成化八年(公元1472年),著名思想家王阳明就诞生于故居内的瑞云楼,并在此度过了童年和少年时代。故居规模宏大,格局完整。王阳明故居被确定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已被国家文物局列入全国重点文保单位。

第81集:王阳明心学

他是一位思想家、一位教育家、一位政治家、一位传奇人物,他一生的功业事迹,完美实现了中国古代读书人最崇高的理想—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后代学者赞誉他是立言、立德、立功的圣人,他上马为将,下马为师,在朝美政,在野美俗,用内圣开出外王,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他是最活跃的儒学思想家之一,他开宗立派,掀起了明代儒学的一波高潮,对一代又一代知识分子产生深远的影响,他就是王阳明,他所开创的王阳明心学,在中国思想史上具有深远意义。

被门人称为圣人的王阳明,曾经是个狂绢少年,这种狂绢在他十五六岁时已表露出来,年少的他希望能够真正参透程朱理学的真谛,这是宋朝以来大多数学者穷其一生所追求的目标。少年王阳明所要做的头等大事就是格竹,宋代的理学家大师朱熹提倡格物穷理之说,认为普遍的真理蕴含在具体的事事物物之中。因此,要寻天理,必须借助格物这一手段,格物的格就是研究,要今日格一物,明日格一物,讲具体事物之理研究一遍,积累到一定程度后,便能恍然大悟,而万事万物无非是天理的呈现。

父亲官署后院的那片竹林,成为了少年王阳明寻求天理的载体,他独对幽篁,如老僧入定,静静地看着眼前这片竹林,感受着竹林的风吹草动,体察竹子细枝末节的变化,就这样他整整七天,茶饭不思、夜不能寐,期待着恍然大悟,最终眼前的这片竹林已不是往日的那片竹林了,然而,伴随着天旋地转,积劳成疾的王阳明无法坚持,终于败下阵来,显然,他没有通过格竹而领悟到天理。

杜维明:他问老师,何为天下第一等人,那么这个老师说读书登科,因为他的父亲就是状元,也许就好好学你的父亲,结果他很直接的一个反映,他说也许不是,也许是读书做圣贤,当然,他父亲王华听了以后也感觉到高兴,也很震撼,说你居然想做圣人,当然到了阳明的心里面,圣人是什么,很难说,就是说第一等人,这是他的志向。

王阳明,名守仁,他出生于一个典型的书香门第,据王氏的家谱记载,其先祖可以追溯到东晋的世家大族,父亲王华是成化十七年的状元,授官翰林院修撰,贵为天子身边的文学侍臣,出身诗礼簪缨世家的王阳明,自幼就表现出过人的智慧,曾即兴创作《蔽月山房》诗,山近月远觉月小,便道此山大于月。若有人眼大如天,当见山高月更阔。潇洒开阔的诗境,不拘一格的眼光,展现了他超越年龄的机敏和思维水平。王阳明一生创作了大量的诗词,收入到《王阳明全集》的诗作就有600多首,现已经发现的散秩诗有40多首,他善诗文,工书法,多以行草为主,被全世界争相收藏,其书法规矩古法又出新意,诗风淡雅而又自然率真,点画精熟,法度含蕴,其中蕴含着他的人生哲理。

从十一岁离开家乡余姚,跟随为官的父亲王华到京城,王阳明有机会阅读大量的儒家经典著作,儒家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理念,像一团火一样,激励着这个少年,他渴望去探索事物中蕴含的真谛,也渴望去发现外面的位置世界,王阳明开始实施下一个行动。这一次,他远赴边塞,游历了河北境内的居庸关,紫荆关与倒马关,慨然有经略四方之志,当时,西北边疆常有战事,他向边境的人们问询缘边各族部落的情况,听他们说备边防御的良策,他便览山川形势,长城逶迤起伏,绵延万里,胸中豪气顿生,建功立业、勒石记功,何尝不是少年郎的梦想。

杜维明:儒家里面,主要讲修身,就自天子以至于庶人,一是皆以修身为本,修身分外和内,向外修身就齐家治国平天下,就推到天地万物,但更重要的是向内,就怎么能够正心,怎么样能诚意,怎样致知、格物。

在边塞考察一个月之后,游侠王阳明回来了,心急如焚的王家总算安定下来,但事情远没有结束,自古英雄出少年,豪情万丈的王阳明要向皇帝上书,提出削平草寇的防御之策,带着青春幻想的王阳明将奏章写好后,郑重呈给了父亲王华,请其转呈给当今圣上。然而,热血沸腾的他迎来的却是父亲当头棒喝,斥责他这样的做法是狂妄,父亲的棒喝,没有让王阳明放弃,他研习兵法,每逢家宴便收集核桃练习排兵布阵,一个少年整日纸上谈兵,父亲觉得儿子该结婚了。需要婚姻来管束他那躁动狂绢的心灵,明孝宗弘治元年,王阳明奉父亲之命,远赴南昌迎娶诸氏,这位刚刚步入婚姻殿堂的青年,有着无尽的求知欲和内心世界的追求。此时的王阳明不是需要婚姻的管束,而是需要一位导师来指明心的方向。1489年,婚后的第二年,他带着新婚妻子回浙江老家,途径江西上饶时,特地去拜会了一位重要人物,他就是对王阳明的一生起到重要作用的理学名宿娄凉。娄凉可以说是青年王阳明的精神导师,指引他通往向上之路。

俞兆鹏:娄凉说收敛放纵之心是居敬之门,这是入门的基本方法,第二句话以何思何滤,勿忘勿助为居敬要旨,是什么意思呢,就是你不要有各种各样杂念,这种思虑,那种思虑,也不要依靠外界来帮助你提高道德品质修养。

做圣贤的远大志向解决不了王阳明的现实问题,在那个时代,要治国安邦,要有所作为,每个人都必须要参加科举考试,这是入仕为官的必经之路。十九岁时,父亲责成他学习经义,准备科举考试,要参加科举考试,必须熟读程朱理学经典教义,明朝以经义取士,科举考试,从四书五经中出题。明代前期,朱子学是明王朝的国家意识形态,甚至一些学者认为朱熹《四经集注》至广至大,至精至密,已经完全发挥了古圣先贤的心思而无余蕴,后人不繁著作,只需依照朱熹所说,循序渐进,躬行践履。

杜维明:明代的时候,最具影响力的是朱学,朱子的学问因为通过科举考试是朱学,有个基本的这个朱学我们叫渐教,就是佛家里面有顿教和渐教,他是一个逐渐的,就是逐渐地积累你的知识,然后积累了知识以后,先知后行,你先有知识,积累了知识,多半人都准备科举,就跟我们的现在人高考一样,准备高考,那么你要读很多书,你要背很多的文本,然后你学做人,战战兢兢,亦步亦趋,按照一个规定来做。

按照父亲的指示,王阳明开始准备参加科举,十年后,二十八岁的王阳明参加弘治十一年的会试,考取进士,终于如父亲所愿踏入仕途。出入官场,王阳明被派到工部实习,当时,西北常有战事,又值星变,朝廷下诏求言。长期有着边塞情结的王阳明一直都在关注边境形势,于是王阳明上《陈言边务疏》,终于实现了自己十五岁以来就有的上疏愿望。在上疏中,他提出八项对策,蓄材备急,舍短用长,简师省费,屯田足食,行法振威,弗恩激怒,捐小权大,严守乖弊。十多年的准备,令这次上疏极为切中事理,但是,王阳明遗憾的发现,自己的奏章如泥牛入海,渺无回音,此时的朝廷官员只知因循守旧,得过且过,整个官场犹如一潭死水。程朱理学,不但无法为大明王朝注入活力,反而使他更加僵化,虽然已届而立之年,王阳明感觉自己一事无成,往日的价值观念正在坍缩,自己的思想与学问亦无从施展,他感到异常的苦闷与彷徨。

这是宛委山南路的阳明洞天,距离浙江省绍兴市约6公里,自古以来就是道教圣地,弘治十五年,三十一岁的王阳明请假归乡养病,筑室于阳明洞旁,他暂时放下程朱理学与家国天下,也无心欣赏千岩竞秀的自然风光,他打坐勤修,试图在佛道之中找到疗救精神危机的良方。他每日只是静坐冥想,苦苦思索,困扰了自己三十多年的人生问题,在阳明洞,过去种种,一一浮上王阳明心头,骑射兵学,虽是实用,终究无用武之地,佛老之学,虽可怡悦心智,如果要离世,祖母曾氏与父亲却又割舍不得,怎么办呢。一天王阳明突然领悟到对亲人的眷恋之情,是在孩提时候就有的,是人类的本性,也是做人的根本,如果割断孩提时就具有的人伦之情,便是毁灭人性。因此人的自我实现,不能以求仙访道,打坐参禅为借口,而舍弃人伦责任,而应以接受人类的普遍情感为前提。

杜维明:假如我祖母这一念能忘,我还是不是一个人,那么这是一个儒家和其它学术之间最为关键的一个课题,儒家的思想史入世,就是有一些情不仅不能忘,不能切断,而是你之所以作为人的必要条件。

对于王阳明来说,阳明洞不只是一个修身养性的物理空间,是他弃绝佛老而回归儒学,在离开阳明洞前,他做出一个大胆的决定,回归孔孟,更为重要的是他在洞中所悟,隐然已非程朱理学的规矩,而要开始打破程朱理学对人们思想的禁锢,走一条属于自己的道路。阳明洞的思考,是一段非常重要的经历,让他的人生有了巨大的改变。

周月亮:要出来建功立业,必须是走在儒家的这条金光大道上,那别无选择的,练完以后,他觉得那个颠簸精神没有意义,就是那个要不朽,就是立功、立言、立德。

1505年对王阳明来说,是一个重要的年份,三十四岁的王阳明时任兵部武选清吏司主事,正是这一年,他开始在北京正式招收门徒,讲学论道,这期间,他还遇到了理学家湛若水,找到了思想上的知音。湛若水的老师陈白沙是明初著名的理学家,主张弃书册,废文字,去闻见,静中体验心体,是开启明代心学的重要人物,这与王阳明的思想暗中吻合。此时王阳明似乎看到了一个新的方向,他与湛若水二人,相互砥砺切磋,期许在主流思想界之外开辟出一道新的天地。但是,要跨越程朱理学,他还有一座大山需要跨越,那就是他自己。

明孝宗死后,武宗继位,时年十五岁,太监刘瑾等人日益得宠,转圈山镇,紊乱朝纲,打击排斥正直的大臣,先朝留下的顾命大臣多半无奈地辞职回乡,言官戴宪等人疏谏,逮系诏狱,身为兵部主事的王阳明面临着两种选择,是明哲保身还是仗义执言,选择前者可以确保仕途无虞,选择后者必将招来牢狱之灾,是活在违心的现实里,还是按照心的指引前行,王阳明陷入了知与行的矛盾之中。他意识到遵循孔孟之道就要直道而行,道德只要落实在实践上才是真知,知其不可为而为之,正是士大夫义不容辞的责任。

于是,王阳明决定挺身而出,冒死进谏,建议宽恕言官,刘瑾大怒,将他投入诏狱,廷杖四十打的昏死过去,许久之后才复苏过来。虽然没被打死,但之后被贬为贵州龙场驿驿丞,通往贵州之路艰险万分,但这条贬谪之路也正是成就王阳明心学之路,1508年春,王阳明历经千辛万险,长途跋涉到达龙场。龙场驿,在贵州西北万山丛林之中,规模很小,只有驿丞一名,吏一名,刚到的时候连住所也没有,只好搭了个草棚居住,但这个草棚难以遮风挡雨,于是王阳明移居东峰一处洞穴,称之为阳明小洞天,阳明小洞天位于贵州修文县,城东的龙岗山上,如今洞中留有明、清、民国年前的摩崖石刻43幅,是国内外溶洞摩崖石刻最多的一处,它们或许是表达对王阳明的崇敬之情,或是感叹王阳明非凡的人生经历,或是感念王阳明由此而开启的心学之路。在明朝,龙场在贵州西北万山丛林中,遍布毒蛇、巫蛊、瘴气、瘟疫,龙场之民,多为苗族、黎族土著,语言不通,很难交流,能同他说话的只是留蹿到这一地段的汉人盗匪,这样一片恶土,竟然成为王阳明的精神家园。他居夷处困,不为恶劣的环境打败,始终保持着昂扬的乐观精神,他给自己筑了一石窟,日夜端居其中,冥想人生,要参透生死。

杜维明:假如是一个儒者,你在一个一无所有,任何人际关系都没有,你只剩下自己一个人,你还能做到儒者吗,就在那个时候他的顿悟,叫做吾性自足,作为一个人我就圆满了,可是,这个顿悟和佛教或者道家的那种顿悟或者彻悟有很大的不同,他第一个就把他所背下来的五经,他重新在脑子里过一遍,叫五经臆说,就是我现在的这样一个感觉,这种吾性自足的感觉,和我念的儒家的经典有没有矛盾,他经过这五经的检验之后,他觉得没有矛盾,所以后来才发展处就是儒家的心学。

王阳明的自念是向外格物,还是求之内心,是应付外界的直接挑战还是关注内心的主体性,他日夜在石窟中端坐,逐渐体验到内心的平静。经过长久的冥思苦想,一天晚上,正直中夜之时,仿佛梦寐中有人与他说话,王阳明在恍惚中呼喊狂欢,长久以来困扰的格物穷理问题终于被他找到了满意的答案,那就是心即理。

杜维明:那么心即理呢,从这个陆象山开始,因为性即理,就是所有的只要是从事宋明儒学研究的人都接受了,荀子不接受,这是孟子的学说,就是性,我们人性本身,他是体现了人的本质,这个本质就是理,如果用孟子的学说来讲,这个本质就是你的四端,恻隐、羞恶、辞让、是非,这所谓心的话就是每一个人他都有一种内在的,不是受外面的影响,内在的一种同情感,内在的一种是非标准,内在的一种辞让,内在的一种羞恶。

龙场悟道是王阳明心学构建的开端,自此以后,他的心学思想如江河决口,沛然莫之能御,王阳明自此创立的心学学说是对朱熹以来的儒家正统思想的一次革命。当他用心即理的眼光来看待万物时,发现了一个崭新的意义世界,少年时苦思不得的格竹问题,此时竟然涣然冰释,居住的条件也逐渐好了起来,当地百姓,为王阳明构建了几间房屋,作为他安居和讲学之所,分别名为龙岗书院,何陋轩、君子亭、玩易窝,经过近代返修,龙冈书院的原貌得以保存下来,龙冈书院因王阳明而盛名天下,成为圣学之地。王阳明在龙岗讲学的盛况不久就传到省城,贵州提学副使席书,率诸生拜王阳明为师,又聘请他主讲贵阳文明书院。针对当时的人们只知死读圣贤经书,远离人伦日用,王阳明在与席书的交谈中首次提出知行合一之说,他认为因为知行脱节,人们知道埋头于书本知识,以纯粹的知识为知,而忽视了活泼泼的实际行动。

杜维明:阳明就说我自己要孝,那我没有行孝是不可能的,我那个知,要知孝的那个知的本身,就意味着我们一定要把它付诸实践,他认为这个是知行的本来的面貌,知呢就是一种明觉精察,你知道应该怎么做,那么行呢,就是要落实你这个明觉精察的本身,所以这个中间,它的关系是不可分的。

王阳明的心即理与执行合一的新说起初影响并不大,王阳明的讲学也只是局限在贵州一隅,他的心学理论体系此时尚未圆融成熟,这团新思想的火焰,还需要一定的锻炼,才会越烧越旺。

商传:王学是在理学基础上的一个发展,但是王学里面包含了一定的,我个人认为他有一定反理学的一些东西,因为他宣传个性,他要抒发个人的一些东西,和理学的东西克己复礼,要求约束自己,克制自己,这个一切就尊崇最传统的规矩去办,那显然中间互相是不同的。

这是后人为了纪念王阳明在龙冈书院立下了这座石碑,上面刻着王阳明当年在龙岗写下的诗句,卧龙一去亡消息,千古龙岗漫有名,草屋何人方管乐,桑间无耳听咸英,江沙漠漠遗云鸟,草木萧萧动甲兵,好共鹿门庞处士,相期采药入青冥。这首诗写出了王阳明内心的苍凉,深处偏僻之地,他无法实现自己的抱负和理想,悠闲的隐居生活并不是王阳明所向往的。好在王阳明并没有在龙场停留太长的时间,王阳明一年内连升三级,正德十一年,因江西盗寇频发,四十五岁的王阳明经荐举,出任都察院左俭都御史,巡抚江西南安,赣州及福建汀州,漳州等地,总览赣南、闽西一带的军务。从正德十二年二月到次年三月,王阳明先后指挥了漳南之役,横水通钢和沥头之役三次战役,仅用一年多的时间就平定了江西、福建等地的盗贼,他认识到欲治世,先治心,破山中贼易,破心中贼难,那些盗寇与那些被残害的山民们,曾经是亲密的父老乡亲,或儿时的玩伴,为什么会从一夜之间从一个善良正直的人变成穷凶极恶的盗贼。在那些山贼心中是否还有良知,盗贼能否返朴归真回归为民呢。

商传:保甲法是原来这个明朝最早他对于基层的管理是里甲,里甲更重于赋税,保甲更重于治安,他用了这样的一种形式,把整个的基层社会管理起来了,然后又用这个乡约的形式,把人们的思想改变过来,就是灭心中贼更胜于灭山中贼,他这套思想,他能够贯彻到他的所有的施政的这个工作和活动中间去。

江西可以称得上是王阳明的第二故乡,在南昌迎娶了她一生的伴侣,在上饶遇到了自己的精神导师娄谅,确定了人生的方向,更为重要的是,江西也是阳明心学的成熟之地。正德十四年六月14日,王阳明平定江西寇乱后不久,江西便爆发了宁王朱宸濠的叛乱,朱宸濠在南昌举兵造反,直至南京。朱宸濠系明太祖朱元璋第17子朱权之玄孙,弘治十年嗣宁王位,面对这场大乱,王阳明充分展现了他的军事才能,凭借临时凑齐的两三万军队,只用了35天就平定了叛乱,对于这场军事大捷,王阳明更是思绪万千,宁王朱宸濠的妻子娄妃,竟是十七岁他拜谒的精神导师娄谅的孙女。以前叫做水观音亭的南昌画院,虽然经历了几百年的变迁,这里的格局和风貌乃至建筑器物都保存完好,这里也曾经是宁王朱宸濠的行宫,当年娄妃就居住于此,如今南昌画院还保留着娄妃井,石碑等与娄妃相关的文物。

这块巨石碑上的屏字,据说是娄妃用青丝为宁王所写,宁王起兵前,娄妃曾经苦苦劝谏,宁王兵败之时娄妃以白色锦帛裹身,投水自尽,朱宸濠被生擒以后,也悔恨自己不听娄妃之言,乞求王阳明能够礼葬娄妃,平定朱宸濠叛乱之后,王明明对善恶有了更深的思考,无论是胜利者、失败者还是失望者,内心都有着共同的东西,那就是良知,但是良知的呈现,必须身体力行,否则良知只是一种隐性的道德存在,王阳明提出致良知之说,以此丰富自己的心学体系,他认识到,以前的学说一则发明本心,一则强调知行合一,但本心之知与外在之行仍然断为两截,不如致良知来的简易明白,单刀直入。他自称致良知三字是自己从百死千难中体贴出来的,只有唤醒人人心中的良知,使得人人成为圣贤,才能建设一个美好和谐的社会。

杜维明:致良知很难了解,孟子里面说的良知良能,就是不学而知,不学而能,也就是我们自己的性善所体现的四端,因为侧隐、羞恶、辞让、是非,这些东西原来我们都具有的。但阳明的重大的贡献,就把这样一个一般讲起来是道德实践,道德哲学里面的一个范畴,变成了整个认识论,和这个本体论的一个最核心的价值和观念,怎么说呢,就是天地万物都是气,这是中国的老传统,这个气就是良知良能的一种现象,所以这个良知良能不是就人有,这个动物有、植物有,无生物都有。

这是浙江省余姚市龙泉山北麓的王阳明故居,故居规模宏大、格局完整、给人以庭院深深之感,又不失端庄典雅之气度,故居大堂寿山堂内挂有当代书法家姜东舒所书的,真三不朽匾,这是历来对王阳明一生在立功、立德、立言三方面皆居功绝顶的确切评价。正德16年11月,王阳明因平定宁王叛乱的功勋,被封为新建伯,正当事业如日中天之时,他已决意放弃仕途,八月即已回到家乡绍兴府。王阳明在绍兴的六年时间里,他专事讲学,达到一生思想的巅峰状态,全国各地前来求学的士子络绎不绝,以弟子礼师事王阳明,就连年届古稀的老人也用杖肩挑瓢笠诗卷,拜倒在阳明门下,这些学生环绕在他的住处,弦歌之声从早到晚不绝于耳。

 杜维明:明代的时候,到后来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的那种思想,当然跟阳明心学的关系是很密切的,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的那种思想,也就是说,每一个人都应该独立自主,所以是以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基本原则,变成己立立人,己达达人,如果这个社会己立立人,己达达人多,这个社会就祥和,这个社会就仁。

大道如人心,万古未尝改,王阳明提出致良知的学说,从根本上重塑了儒家思想的结构,从16世纪到17世纪后期,他的哲学传遍中国本土,主导着中国知识界,近代学者如龚自珍、魏源、康有为、谭嗣同,梁启超,梁漱溟,熊十力、贺麟、张君劢无不推崇他的学说。阳明心学思想的影响远达于欧洲和美洲,在全球的哲学研究领域,产生了重大影响,特别对东亚、东南亚的影响更为巨大,我国近代著名学者章太炎说,日本维新亦由王学为其先导,

梁启超也说,日本维新之治,心学为之用也。

杜维明:日本幕府以来的以朱熹学为主的日本学说,日本这个学术传统一个重要的冲击,日本的现代化之所以发展是打破了,这个朱熹所代表的一个制度非常严格、礼俗非常全面的一种架构,开发出他的那个创造的力量,这就是阳明学所代表的。

王阳明心学不仅对儒学思想领域产生重大影响,明代中晚期尊重人性,提倡个性解放,勇于表达自我的文化思潮同样始于心学,随着王阳明心学的扩大与普及,心学思想直接影响到明末清初的艺术创作动态,形成了艺术发展的异彩纷呈、风格各异的艺术创作风潮。这幅收藏于美国明尼阿波利斯艺术馆的《聚贤听琴图》是明末著名画家董其昌的作品,画中的人物神态祥和、安逸,自由而有生机,心学思想直接影响作者对艺术的表达。《水墨花卉》徐渭将他的艺术表达与心学提倡的个性解放,很好的融合,形成了知行合一的艺术风格。

商传:我觉得他是一个很典型的一个儒家思想,因为大儒,一代大儒,而且是新儒家,但是呢,儒家并不是书呆子,并不是说坐在书斋里边读书的人,而是经世致用,我要把我学的东西,能够为这个社会服务,为国家服务,他是这样的一个人才。

王阳明,最终用他的生命践行了心学学说,当王阳明以为自己可以讲学终老时,朝廷派他赴广西平定叛乱,56岁的他无奈抱病躯前往,临行时,学生向他请教为学的宗旨,阳明留下四句教,无善无恶是心之体,有善有恶是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四句教融汇了儒释道三教的智慧,有代表儒家的社会关怀与道德义务,无代表了内心的宁静与超越,有无之境的融合正是以敬畏求洒脱,体现了王阳明心学的精神气质和境界。嘉靖七年11月29日,公元1529年1月9日,57岁的王阳明在平叛叛乱后返程途中,病逝于江西南安府青龙铺,临终前,弟子问他有何遗言,阳明说:此心光明,亦复何言。的确,只有内心澄澈光明,元气淋漓,才有这份勘破生死的境界,这份内心的光明。这份光明亦如孟子至大至刚的浩然正气激励着后人。一位儒者于兹离世,一位圣人从此诞生。

王阳明是浙江余姚北城人。

本名王云,字伯安,号阳明,又号乐山居士,浙江余姚人,生于浙江余姚北城(今浙江省宁波市余姚市阳明街道),明朝杰出的思想家、文学家、军事家、教育家。王守仁是南京吏部尚书王华之子,明孝宗弘治十二年(1499年)进士,仕于孝宗、武宗、世宗三朝。

自刑部主事历任贵州龙场驿丞、庐陵知县、右佥都御史、南赣巡抚、两广总督等职,接连平定南赣、两广盗乱及宸濠之乱,因功获封新建伯,成为明代因军功封爵的三位文臣之一(另外两位是靖远伯王骥和威宁伯王越)。

王阳明的学说

王守仁之学以“心”为宗,他以“心”为宇宙本体,提出“心即理”的命题,断言“心外无物,心外无事,心外无理”。倡言“知行合一”说,后专主“致良知”说,认为“良知”即“天理”,强调从内心去体察天理。

明代心学发展的基本历程,可以归结为:陈献章开启,湛若水完善,王守仁集大成。王守仁的阳明心学后传入了日本、朝鲜等国。其弟子极众,世称“姚江学派”。文章博大昌达,行墨间有俊爽之气。有《王文成公全书》传世。

世人之所以称之为“明清第一牛人”,是因为王守仁弘治之间取得了非常多的军事胜利,以及他在历史文学史上也要取得非常高的成就。 接下来,我们好好谈谈一个叫王守仁的人吧。 王守仁、字伯安、别号阳明,故历史上他又称王阳明,浙江绍兴府馀姚县人,今浙江省宁波馀姚市人。 他是明代著名思想家、哲学家、书法家兼军事家、教育家。 王守仁(1472年10月31日-1529年1月9日),字伯安,号阳明,谥文成,浙江余姚人。

他在馀姚阳明洞天结庐,自称阳明子,故被学者称为阳明先生,后世普遍称为王阳明。 其学说被世人称为“阳明学”。 王阳明出生于明朝中叶。 这时,发生了政治腐败、社会动荡、学术颓废。 阳明子欲力挽狂澜,拯救人心,发明“身心之学”,倡导良知之教,修万物一体之仁。 阳明子不仅是宋明心学的集大成者,而且一生功勋赫赫,因此被誉为“真三不朽”。

其学术思想在中国、日本、朝鲜半岛、东南亚国家乃至全世界都有着重要而深远的影响。 王守仁与孔子、孟子、朱熹并称孔、孟、朱、王。 另外,他的学术思想也传到了日本、朝鲜半岛等国家,学生弟子很多,被称为姚江学派。 守仁还在平定宁王之乱、平定思田诸瑶叛乱、铲除南贼盗匪、以文官地位封爵的军事方面建立了非常辉煌的功勋。

王守仁在文学上的成就也不低,《古文观止》收录了王守仁的名篇《瘗旅文》、《教条示龙场诸生》。 此后,王守仁将心学融入书法,丰富了中国书法理论。 此外,王守仁还留下了诗《立春》等,散文《瘗旅文》、《与毛宪副》、散曲《归隐》,作品集还有《王文成公全书》等几部著作。 王阳明于明武宗正德元年(1506年) (因反对宦官刘玶,廷杖四十,贵州龙场(贵阳西北七十里,修文县治) )被贬为宿丞。 他来到中国西南山区,龙场万山丛薄,苗、官杂居,对《阳明全集》的中心思想有了新的感悟。 王守仁认为心是万事万物的根本,世界上一切都是心的产物。 “圣人之道,吾性自足,而求理者误也。

王守仁(1472-1529),汉族,浙江余姚人。字伯安,号阳明子,世称阳明先生,故又称王阳明。中国明代最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和军事家。陆王心学之集大成者,非但精通儒家、佛家、道家,而且能够统军征战,是中国历史上罕见的全能大儒。封“先儒”,奉祀孔庙东庑第58位。明宪宗成化年间,生于浙江余姚。父王华,王华在明朝成化十七年辛丑(1481)中了状元,王守仁就随父移居北平(北京)。

  《明史》载, 王守仁出生时取名为王云,但五岁不能说话。一位高僧告诉王华,要他给儿子改名为王守仁。王华照做了,王守仁这才说话。王华对儿子家教极严,王守仁少年时学文习武,十分刻苦,但非常喜欢下棋,往往为此耽误功课。其父虽屡次责备,总不稍改,一气之下,就把象棋投落河中。王守仁心受震动,顿时感悟他以诸葛亮自喻,决心要作一番事业。此后刻苦学习,学业大进。骑、射、兵法,日趋精通。明弘治十二年(1499)考取进士,授兵部主事。当时,朝廷上下都知道他是博学之士,但提督军务的太监张忠认为王守仁以文士授兵部主事,便蔑视守仁。一次竟强令守仁当众射箭,想以此出丑。守仁再三推辞,张忠不允。守仁只得提起弓箭,拉弯弓,刷刷刷三箭,三发全中红心,全军欢呼,令张忠十分尴尬。 王守仁做了三年兵部主事,因反对宦官刘瑾,于明正德元年(1506)被廷杖四十,谪贬贵州龙场(修文县治)驿丞。前往龙场途中历经波折,成功逃脱锦衣卫追杀,最后在龙场悟道。刘瑾被诛后,任庐陵县知事,累进南太仆寺少卿。其时,王琼任兵部尚书,以为守仁有不世之才,荐举朝廷。正德十一年(1516)擢右佥都御史,继任南赣巡抚。他上马治军,下马治民,文官掌兵符,集文武谋略于一身,作事智敏,用兵神速。以镇压农民起义和平定“宸濠之乱”拜南京兵部尚书,封“新建伯”。后因功高遭忌,辞官回乡讲学,在绍兴、余姚一带创建书院,宣讲“王学”。嘉靖六年(1527)复被派总督两广军事,后因肺病加疾,上疏乞归,1528年十一月二十九日(1529年1月9日)于肺炎病逝于江西南安舟中。王守仁是我国宋明时期主观唯心主义集大成者。他发展了陆九渊的学说,用以对抗程朱学派。他说:“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并以此作

为讲学的宗旨。他断言:“夫万事万物之理不外于吾心”,“天理即是人欲”;否认心外有理、有事,有物。认为为学“惟学得其心”,“譬之植焉,心其根也。学也者,其培壅之者也,灌溉之者也,扶植而删锄之者也,无非有事于根焉而已。”要求用这种反求内心的修养方法,以达到所谓“万物一体”的境界。他的“知行合一”和“知行并进”说,旨在反对宋儒如程颐等“知先后行”以及各种割裂知行关系的说法。他论儿童教育,反对“鞭挞绳缚,若待拘囚”,主张“必使其趋向鼓舞,中心喜悦”以达到“自然日长日化”。他的学说以“反传统”的姿态出现,在明代中期以后,形成了阳明学派,影响很大。他广收门徒,遍及各地。死后,“王学”虽分成几个流派,但同出一宗,各见其长。他的哲学思想,远播海外,特别对日本学术界以很大的影响。日本大将东乡平八郎就有一块“一生伏首拜阳明”的腰牌。他的弟子与心学影响了很多人:徐阶,张居正,海瑞,陶行知等,名扬海外! 王守仁不只是哲学家、教育家,也是一位著名的诗人。他非常热爱故乡的山山水水,回故乡时,常游览名胜古迹,留下许多脍炙人口的诗篇。

王阳明故居地址在哪里

王阳明故居位于中国浙江省绍兴市。这座历史悠久的建筑位于绍兴市越城区,具体地址是绍兴市胜利南路119号。作为明代著名思想家王阳明的故居...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