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愧堂铭文言文
1 古文《三槐堂铭》的全文翻译
一、全文翻译如下:
上天一定会展现他的意愿吗?但为什么贤德的人不一定富贵,仁爱的人不一定长寿?难道上天不一定会展现他的意愿吗?但行善仁爱之人一定有好的后代。这两种说法哪一种是对的呢?我听申包胥曾经说过:“人为的因素可以改变天命,天命胜于人为因素。”世上议论天道的人,都不等上天的意愿完全表现出来就去责求,因此认为天是茫茫无知的。善良的人因此而懈怠,邪恶的人因此而放肆。盗跖可以长寿,孔子、颜回却遭受困厄,这都是上天还没有表现出来他的真实意愿的缘故。松柏生长在山林之中,起初被蓬蒿围困,遭牛羊践踏,但最终还是四季长青,经千年而不凋零,这就是上天赐予它的天性。关于对人的善恶报应,有的要一直到子孙后代才能表现出来,这也是上天确定已久的。我根据所见所闻来验证,上天的意愿一定会展现的,这是明白无疑的。
国家将要兴盛时,必定有世代积德的大臣,做了很大的好事而没有得到福报,但此后他的子孙却能够与遵循先王法度的太平君主,共享天下的福禄。已故的兵部侍郎晋国公王佑,显赫于后汉、后周之间,先后在太祖、太宗两朝任职,文武忠孝,天下的人都期盼他能出任宰相,然而王佑由于正直不阿,不为当世所容。他曾亲手在庭院里种植了三棵槐树,说:“我的后世子孙将来一定有位列三公者。”后来他的儿子魏国文正公(王旦),在真宗皇帝景德、祥符年间做了宰相,当时朝廷政治清明,天下太平,他享有福禄荣耀十八年。
现在如果把东西寄存在别人处,第二天就去取,可能得到,也可能得不到了。但晋国公自身修养德行,以求上天的福报,在几十年之后,得到了必然的回报。如同手持契约,亲手交接一样。我因此知道上天的意愿一定会展现的。
我没来得及见到魏国公(王旦),却见到了他的儿子懿敏公。他事奉仁宗皇帝时直言敢谏,出外带兵、入内侍从三十多年,这种爵位还不足以和他的德行相称。上天将再一次使王氏兴盛吗?为什么他的子孙有这么多的贤人呢?世上有的人把晋国公(王佑)与李栖筠(唐代贤相)相比,他们两人的雄才大略、正直气节,确实不相上下。而李栖筠的儿子李吉甫,孙子李德裕,享有的功名富贵和王氏也差不多,但忠恕仁厚,则不如魏公父子。由此可见,王氏的福份正旺盛不衰啊!懿敏公的儿子王巩,跟我交游,他崇尚道德而又善诗文,以此继承了他的家风,我因此把他记了下来。铭曰:
“啊,多么美好啊!魏公的家业,跟槐树一起萌兴。辛劳的培植,一定要经过一代才能长成。他辅佐真宗、天下太平,回乡探家,槐荫笼庭。我辈小人,一天从早到晚,只知窥察时机求取名利,哪有空闲修养自己的德行?只希望有意外的侥幸,不种植就能收获。如果没有君子,国家又怎能成为一个国家?京城的东面,是晋国公的住所,郁郁葱葱的三棵槐树,象征着王家的仁德。啊,多么美好啊!”
二、扩展知识:
1、作品简介:三槐堂,即三槐王氏的堂号。三槐王氏是当今王氏中最大的一支,闻名天下,枝繁叶茂,是太原王氏的一衍派。三槐堂是王氏子孙繁衍最大的支派,在《中国家谱综合目录》的王氏家谱目录中,冠以“三槐堂”堂号的家谱目录,占有堂号的王氏家谱总数的40%左右。
2、作者简介: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眉山人。是著名的文学家,唐宋散文八大家之一。他学识渊博,多才多艺,在书法、绘画、诗词、散文各方面都有很高造诣。他的书法与蔡襄、黄庭坚、米芾合称“宋四家”;善画竹木怪石,其画论,书论也有卓见。是北宋继欧阳修之后的文坛领袖,散文与欧阳修齐名;诗歌与黄庭坚齐名;他的词气势磅礴,风格豪放,一改词的婉约,与南宋辛弃疾并称“苏辛”,共为豪放派词人。
3、作品赏析:
本文是宋神宗元丰二年(1079)苏轼在湖州任上为学生王巩家中“三槐堂”提写的铭词。三槐堂,是北宋初年兵部侍郎王佑家的祠堂,因王佑手植三棵槐树于庭而得名。古代传说,三槐象征朝廷官吏中职位最高的三公。而王佑正是王巩的曾祖父。
文章主题在于歌颂王佑的品德和功业,分五段进行。第一二两段,从天命的有常立论,肯定了善善恶恶的因果报应,提出“仁者必有后”的观点,为全文的理论基础。第三四五层,记叙了王佑手植三槐的经过和期待,以及王佑子孙后代多有仁德贤能者的事实,说明王佑仁爱厚施、积善成德,因此才子孙多贤,福祚绵绵不绝,从而论证了观点,突出了主旨。
全文贯穿着天命有常、因果报应思想,崇尚仁厚忠恕的德行。认为“善恶之报,至于子孙”,显然带有惩创人心、引为鉴诫的良苦用心。文章叙议兼行,挥洒如意。文字简洁,自然流畅。
2 三槐堂铭的原文和翻译苏轼《三槐堂铭并叙》 原文: 天可必乎?贤者不必贵,仁者不必寿。
天不可必乎?仁者必有后。二者将安取衷哉!吾闻之申包胥曰:“人众者胜天,天定亦能胜人。”
世之论天者,皆不待其定而求之,故以天为茫茫,善者以怠,恶者以肆。盗跖之寿,孔颜之厄,此皆天之未定者也。
松柏生于山林,其始也困于蓬蒿,厄于牛羊,而其终也,贯四时阅千岁而不改者,其天定也。善恶之报,至于子孙,而其定也久矣。
吾以所见所闻所传闻考之,而其可必也审矣。 国之将兴,必有世德之臣,厚施而不食其报,然后其子孙能与守文太平之主共天下之福。
故兵部侍郎晋国王公显于汉周之际,历事太祖、太宗、文武忠孝,天下望以为相,而公卒以直道不容于时。盖尝手杆三槐于庭曰:“吾子孙必有为三公者。”
已而,其子魏国文正公相真宗皇帝于景德、祥符之间朝廷清明、天下无事之时,享其福禄荣名者十有八年。今夫寓物于人,明日而取之有得有否。
而晋公修德于身,责报于天,取必于数十年之后,如持左券,交手相付。吾是以知天之果可必也。
吾不及见魏公,而见其子懿敏公,以直谏事仁宗皇帝,出入侍从将帅三十馀年,位不满其德。天将复兴王氏也欤?何其子孙之多贤也。
世有以晋公比李栖筠者,其雄才直气,真不相上下,而栖筅盗窃案子吉甫,其孙德裕功名富贵,略与王氏等,而忠们仁厚,不及魏公父子。由此观之,王氏之福盖未艾也。
懿敏公之子巩与吾游,好德而文,以世其家。吾是以录之。
铭曰: 呜呼休哉!魏公之业,与槐俱萌。封植之勤,必世乃志。
既相真守,四方砥平。归视其家,槐荫满庭。
吾侪小人,朝不及夕。相时射利,皇恤厥德。
庶几侥幸,不种而获。不有君子,其何能国。
王城之东,晋公所庐。郁郁三槐,惟德之符。
呜呼休哉! 参考译文: 上天一定会展现他的意愿吗?但为什么贤德的人不一定富贵,仁爱的人不一定长寿?难道上天不一定会展现他的意愿吗?但行善仁爱之人一定有好的后代。这两种说法哪一种是对的呢?我听包申胥曾经说过:“人为的因素可以改变天命,天命胜于人为因素。”
世上议论天道的人,都不等上天的意愿完全表现出来就去责求,因此认为天是茫茫无知的。善良的人因此而懈怠,邪恶的人因此而放肆。
盗跖可以长寿,孔子、颜回却遭受困厄,这都是上天还没有表现出来他的真实意愿的缘故。松柏生长在山林之中,起初被蓬蒿围困,遭牛羊践踏,但最终还是四季长青,经千年而不凋零,这就是上天赐予它的天性。
关于对人的善恶报应,有的要一直到子孙后代才能表现出来,这也是上天确定已久的。我根据所见所闻来验证,上天的意愿一定会展现的,这是明白无疑的。
国家将要兴盛时,必定有世代积德的大臣,做了很大的好事而没有得到福报,但此后他的子孙却能够与遵循先王法度的太平君主,共享天下的福禄。已故的兵部侍郎晋国公王佑,显赫于后汉、后周之间,先后在太祖、太宗两朝任职,文武忠孝,天下的人都期盼他能出任宰相,然而王佑由于正直不阿,不为当世所容。
他曾亲手在庭院里种植了三棵槐树,说:“我的后世子孙将来一定有位列三公者。”后来他的儿子魏国文正公(王旦),在真宗皇帝景德、祥符年间做了宰相,当时朝廷政治清明,天下太平,他享有福禄荣耀十八年。
现在如果把东西寄存在别人处,第二天就去取,可能得到,也可能得不到了。但晋国公自身修养德行,以求上天的福报,在几十年之后,得到了必然的回报。
如同手持契约,亲手交接一样。我因此知道上天的意愿一定会展现的。
我没来得及见到魏国公(王旦),却见到了他的儿子懿敏公。他事奉仁宗皇帝时直言敢谏,出外带兵、入内侍从三十多年,这种爵位还不足以和他的德行相称。
上天将再一次使王氏兴盛吗?为什么他的子孙有这么多的贤人呢?世上有的人把晋国公(王佑)与李栖筠(唐代贤相)相比,他们两人的雄才大略、正直气节,确实不相上下。而李栖筠的儿子李吉甫,孙子李德裕,享有的功名富贵和王氏也差不多,但忠恕仁厚,则不如魏公父子。
由此可见,王氏的福份正旺盛不衰啊!懿敏公的儿子王巩,跟我交游,他崇尚道德而又善诗文,以此继承了他的家风,我因此把他记了下来。铭曰: “啊,多么美好啊!魏公的家业,跟槐树一起萌兴。
辛劳的培植,一定要经过一代才能长成。他辅佐真宗、天下太平,回乡探家,槐荫笼庭。
我辈小人,一天从早到晚,只知窥察时机求取名利,哪有空闲修养自己的德行?只希望有意外的侥幸,不种植就能收获。如果没有君子,国家又怎能成为一个国家?京城的东面,是晋国公的住所,郁郁葱葱的三棵槐树,象征着王家的仁德。
啊,多么美好啊!”。
3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题目11D 12C 小题3①我根据所见所闻事实考察,天理必然(一定)会彰显出来,这是明白无疑的。
(4分。 “以”、“考”、“必”、“审”,各1分。)
②天下人都希望他能出任宰相,但是他最终由于性情正直而不为当世所容。(4分。
“望”、“卒”,“直道”、被动句式,各1分。) 10①(晋公)手植三槐于庭 ②魏公之业,与槐俱萌 ③(魏公)归视其家,槐阴满庭 ④郁郁三槐,惟德之符 解析 11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实词理解,实词理解要结合句子,句子理解要结合上下文。
本题 D “王氏之福盖未艾也”结合文意理解大意是“王氏的福份大概还没有完结吧”。可见这里的“艾”不是“到达”,而是“停止”。
考点: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和用法。能力层级为理解B。
12 试题分析:C“作者比较了王祜的后人与李栖筠的后人,认为王李两家子孙的才能、气质、功名富贵和忠信仁厚等都不相上下”理解错误。原文理解是“而栖筠之子吉甫,其孙德裕,功名富贵, 与王氏等;而忠恕仁厚,不及魏公父子”即“李栖筠之子李吉甫,孙子李德裕,享有的功名富贵和王氏差不多,但在忠信仁厚方面,却赶不上魏国公父子”。
可见“忠信仁厚等都不相上下”的说法错误。 考点: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
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小题3 试题分析:文言翻译要联系上下文,要确定考点,本题的考点涉及到的是①“以”依据,“考”考证,“必”必然,“审”明白。
②“望”希望, “卒”最终,“直道”性情正直,“不容于时”被动句。解决了这些考点,再翻译其他的句中成分,最后串联成句即可。
考点:翻译文中的句子。能力层级为理解B。
小题4 试题分析:“三槐”与王家人的关联,从文章中摘原句即为“盖尝手植三槐于庭”“魏公之业,与槐俱萌”“归视其家,槐阴满庭”“郁郁三槐,惟德之符”。 考点:筛选文中的信息。
能力层级为C。 文言翻译天理一定会彰显出来吗?但是贤能的人不一定富贵,仁爱的人却不一定长寿。
天理一定不会彰显出来吗?但是仁爱的人一定有好的后代。这两种情况哪一种是正确的说法呢? 我听说包申胥说过:“人的意志可以胜过天,天的意志也能胜过人为的努力。”
世上议论天理的人,都不等天的意志完全表现出来就去责求它,因此认为天理是不可捉摸的。善良的人因此而倦怠,邪恶的人因此而放肆。
盗跖可以长寿,孔子、颜回却遭受困厄,这都是天理还没有彰显的缘故。松柏生长在山林中,开始时,被蓬蒿围困,遭牛羊践踏,但最终经过四季而长青,历经千年而不凋零,这就是天的意志。
人的善恶报应,有的要到子孙后代才表现出来,天的意志可以说是由来久远的。我根据所见所闻的事实考察,天理必然会彰显出来,这是明白无疑的。
国家将要兴盛,必然会有世代积德的大臣,他们大量行善施德却没有得到善报,但此后他们的子孙却能够与遵守祖宗法度的太平盛世的君主共同享受天下之福。已故兵部侍郎晋国公王祜,在后汉后周期间就已名声显扬,先后侍奉过太祖、太宗两朝,能文能武,忠孝品德高尚,天下人都希望他能出任宰相,但是他最终由于性情正直而不为当世所容。
他曾经亲手在庭院种了三棵槐树,说:“我的子孙将来一定有做三公的。”后来他的儿子魏国文正公果然在宋真宗景德、祥符年间当了宰相。
那时正值朝廷政治清明,天下太平无事,于是享受了荣华富贵十八年。今天把东西存在别人家中,第二天去取,有可能取到,也有可能取不到。
而晋公自身修养德行,希望能从上天那里得到回报。几十年后他得到了上天的回报,就象手持契约,亲手交付一样。
我因此知道天理一定能彰显。 我没有赶上看到魏国公,却见到了他的儿子懿敏公。
他常常对仁宗皇帝直言进谏,出外带兵、入内侍从三十多年,爵位还不足以和他的德行相称。是上天要使王氏重新兴盛吗?为什么他的子孙有这么多贤能之士呢?世人有将晋国公与李栖筠相比的,他们杰出的才能、正直的气质确实不相上下。
李栖筠之子李吉甫,孙子李德裕,享有的功名富贵和王氏差不多,但在忠信仁厚方面,却赶不上魏国公父子。由此看来,王氏的福份大概还没有完结吧。
懿敏公的儿子王巩,和我有交往,他崇尚道德而又善作文章,以此继承了他的家风,我因此记叙了这些事。铭文是: 啊,多么美好!魏国公的功业,和槐树一起萌生。
辛勤地培植,一定要经历世代才能长成。(魏国公)辅佐真宗,天下安宁。
回家一看,槐树掩映庭院。我辈小人,早晨不考虑晚上,只知 窥察时机,追求名利,哪里还有空闲修养自己的德行?只希望有侥幸的运气,不种植就能收获。
如果没有那些君子,国家怎么成为国家?京城的东面,是晋国公居住的地方,郁郁葱葱的三棵槐树,象征着王家的仁德。啊,多么美好。
4 写诸葛亮的名诗句从陆游的诸葛书台、文天祥的怀孔明中找书愤 陆游 早岁那知世事艰 中原北望气如山 楼船夜雪瓜洲渡 铁马秋风大散关 塞上长城空自许 镜中衰鬓已先斑 出师一表真名世 千载谁堪伯仲间 这首《书愤》第二联的“楼船夜雪瓜洲渡”说的是虞允文长江破金兵的故事,后一句铁马秋风大散关也是一场少见的胜利的战役宋朝对外民族的战争中,胜利的战役简直是凤毛麟角,难得有几场,何况瓜州之役的领导者虞允文以一个文官督师而取得了如此重大的胜利,自然更成了陆游的“偶像”了最后一联更举出诸葛亮的出师表相比陆游以这些儒将自许,希望能象孔明、虞允文那样为国做一番事业,可惜,“镜中衰鬓已先斑” 蜀 相 杜甫 丞相祠堂何处寻, 锦官城外柏森森 映阶碧草自春色, 隔叶黄鹂空好音 三顾频烦天下计, 两朝开济老臣心 出师未捷身先死, 长使英雄泪满襟 这首诗叙述了诸葛亮辅佐刘备建立了蜀汉政权,形成了与曹魏、孙吴三足鼎立的局面刘备去世后,诸葛亮又辅佐他的儿子刘禅,多次出师北伐中原,因身心交瘁,积劳成疾,最后死于军中,实现了他“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铿锵誓言,另外也倾诉了诗人自己仕途坎坷,抱负无法施展 历代写诸葛亮的诗很多,选唐,宋,金诗敬献 唐诗: 1、陈子昂《岘山怀古》 秣马临荒甸,登高览旧都犹悲堕泪碣,尚想卧龙图 2、杜甫《阁夜》 岁暮阴阳催短景,天涯霜雪霁寒宵五更鼓角声悲壮,三峡星河影动摇野哭几家闻战伐,夷歌数处起渔樵 卧龙跃马终黄土,人事依依漫寂寥 3、杜甫《八哀诗·赠左仆射郑国公严公武》 诸葛蜀人爱,文翁儒化成公来雪山重,公去雪山轻 4、杜甫《遣兴五首》 蛰龙三冬卧,老鹤万里心昔时贤俊人,未遇犹视今 嵇康不得死,孔明有知音又如垄底松,用舍在所寻大哉霜雪干,岁久为枯林 5、杜甫《承闻故房相公灵榇自阆州启殡归葬东都有作二首》 孔明多故事,安石竟崇班他日嘉陵涕,仍沾楚水还 6、杜牧《奉和门下相公送西川相公兼领相印出镇全蜀诗十八韵》 治化轻诸葛,威声慑夜郎 7、杜牧《川守大夫刘公早岁寓居敦行里肆有题壁十韵…辄献此诗》 百年明素志,三顾起新恩 8、费冠卿《闲居即事》 子房仙去孔明死,更有何人解指踪 9、韩偓《雷公》 闲人倚柱笑雷公,又向深山霹怪松 必若有苏天下意,何如惊起武侯龙 10、何赞《书事》 阔步文翁坊里月,闲寻杜老宅边松 到头须卜林泉隐,自愧无能继卧龙 11、胡曾《草檄答南蛮有咏》 为报南蛮须屏迹,不同蜀将武侯功 12、李白《赠友人三首》 岁酒上逐风,霜鬓两边白蜀主思孔明,晋家望安石 13、李德裕《奉送相公十八丈镇扬州(一作和王播游故居感旧)》 千骑风生大旆舒,春江重到武侯庐 14、李洞《送韦太尉自坤维除广陵》 全蜀拜扬州,征东辍武侯 15、李华《咏史十一首》 蜀主相诸葛,功高名亦尊驱驰千万众,怒目瞰中原 16、李频《送友人游蜀》 鼓吹青林下,时闻祭武侯 17、李峤《奉和幸韦嗣立山庄侍宴应制》 宁知天子贵,尚忆武侯庐 18、李山甫《蜀中寓怀》 蛙似公孙虽不守,龙如诸葛亦须休 19、李商隐《五言述德抒情诗一首四十韵献上杜七兄仆射相公 得主劳三顾,惊人肯再鸣 20刘叉《入蜀》 孔明深有意,钟会亦何才 21、刘兼《中夏昼卧》 壮图奇策无人问,不及南阳一卧龙 22刘禹锡《洛中送杨处厚入关便游蜀》 王城晓入窥丹凤,蜀路晴来见碧鸡 早识卧龙应有分,不妨从此蹑丹梯 23、刘禹锡《和杨侍郎初至郴州纪事书情题郡斋八韵》 一吟梁甫曲,知是卧龙才 24、刘禹锡《江陵严司空见示与成都武相公唱和,因命同作》 南荆西蜀大行台,幕府旌门相对开 名重三司平水土,威雄八阵役风雷 彩云朝望青城起,锦浪秋经白帝来 不是郢中清唱发,谁当丞相掞天才 25、陆龟蒙《读襄阳耆旧传,因作诗五百言寄皮袭美》 孔明卧龙者,潜伏躬耕耨忽遭玄德云,遂起鳞角斗 26、罗邺《上东川顾尚书》 轻财重义真公子,长策沈机继武侯 27、罗隐《淮南送李司空朝觐》 宣父道高休叹凤,武侯才大本吟龙 28骆宾王《幽絷书情通简知己》 汉阳穷鸟客,梁甫卧龙才 29、骆宾王《畴昔篇》 诸葛才雄已号龙, 公孙跃马轻称帝 30、齐己《寄岘山道人》 辩鼎上人方话道,卧龙丞相忽追兵 31钱起《晚出青门望终南别业》 更怜归鸟去,宛到卧龙居 32、戎昱《上湖南崔中丞》 举世尽嫌良马瘦,唯君不弃卧龙贫 33、唐彦谦《兴元沈氏庄》 江绕武侯筹笔地,雨昏张载勒铭山 34、王建《送裴相公上太原》 还携堂印向并州,将相兼权是武侯 35、韦庄《闻官军继至未睹凯旋》 已有孔明传将略,更闻王导得神机 36、韦庄《喻东军》 独把一樽和泪酒,隔云遥奠武侯祠 37、吴融《敷水有丐者云是马侍中诸孙,悯而有赠》 天地尘昏九鼎危,大貂曾出武侯师 38、徐夤《蜀》 虽倚关张敌万夫,岂胜恩信作良图 能均汉祚三分业,不负荆州六尺孤 绿水有鱼贤已得,青桑如盖瑞先符君王幸是中山后,建国如何号蜀都 39、许浑《南阳道中》 荒草连天风动地,不知谁学武侯耕 40、薛逢《题白马驿》 满壁存亡俱是梦,百年荣辱尽堪愁 胸中愤气文难遣,强指丰碑哭武侯 41、薛能《游嘉州后溪(开元观闲游,因及后溪,偶成二韵)》 当时诸葛成何事,只合终身作卧龙 42、杨衡。
5 《三槐堂铭》苏轼译文参考译文:
上天一定会展现他的意愿吗?但为什么贤德的人不一定富贵,仁爱的人不一定长寿?难道上天不一定会展现他的意愿吗?但行善仁爱之人一定有好的后代。这两种说法哪一种是对的呢?我听包申胥曾经说过:“人为的因素可以改变天命,天命胜于人为因素。”世上议论天道的人,都不等上天的意愿完全表现出来就去责求,因此认为天是茫茫无知的。善良的人因此而懈怠,邪恶的人因此而放肆。盗跖可以长寿,孔子、颜回却遭受困厄,这都是上天还没有表现出来他的真实意愿的缘故。松柏生长在山林之中,起初被蓬蒿围困,遭牛羊践踏,但最终还是四季长青,经千年而不凋零,这就是上天赐予它的天性。关于对人的善恶报应,有的要一直到子孙后代才能表现出来,这也是上天确定已久的。我根据所见所闻来验证,上天的意愿一定会展现的,这是明白无疑的。
国家将要兴盛时,必定有世代积德的大臣,做了很大的好事而没有得到福报,但此后他的子孙却能够与遵循先王法度的太平君主,共享天下的福禄。已故的兵部侍郎晋国公王佑,显赫于后汉、后周之间,先后在太祖、太宗两朝任职,文武忠孝,天下的人都期盼他能出任宰相,然而王佑由于正直不阿,不为当世所容。他曾亲手在庭院里种植了三棵槐树,说:“我的后世子孙将来一定有位列三公者。”后来他的儿子魏国文正公(王旦),在真宗皇帝景德、祥符年间做了宰相,当时朝廷政治清明,天下太平,他享有福禄荣耀十八年。
现在如果把东西寄存在别人处,第二天就去取,可能得到,也可能得不到了。但晋国公自身修养德行,以求上天的福报,在几十年之后,得到了必然的回报。如同手持契约,亲手交接一样。我因此知道上天的意愿一定会展现的。
我没来得及见到魏国公(王旦),却见到了他的儿子懿敏公。他事奉仁宗皇帝时直言敢谏,出外带兵、入内侍从三十多年,这种爵位还不足以和他的德行相称。上天将再一次使王氏兴盛吗?为什么他的子孙有这么多的贤人呢?世上有的人把晋国公(王佑)与李栖筠(唐代贤相)相比,他们两人的雄才大略、正直气节,确实不相上下。而李栖筠的儿子李吉甫,孙子李德裕,享有的功名富贵和王氏也差不多,但忠恕仁厚,则不如魏公父子。由此可见,王氏的福份正旺盛不衰啊!懿敏公的儿子王巩,跟我交游,他崇尚道德而又善诗文,以此继承了他的家风,我因此把他记了下来。铭曰:
“啊,多么美好啊!魏公的家业,跟槐树一起萌兴。辛劳的培植,一定要经过一代才能长成。他辅佐真宗、天下太平,回乡探家,槐荫笼庭。我辈小人,一天从早到晚,只知窥察时机求取名利,哪有空闲修养自己的德行?只希望有意外的侥幸,不种植就能收获。如果没有君子,国家又怎能成为一个国家?京城的东面,是晋国公的住所,郁郁葱葱的三棵槐树,象征着王家的仁德。啊,多么美好啊!”
6 三槐堂铭的作品原文天可必乎?贤者不必贵,仁者不必寿。天不可必乎?仁者必有后。二者将安取衷哉?吾闻之申包胥曰:“人定者胜天,天定亦能胜人。”世之论天者,皆不待其定而求之,故以天为茫茫。善者以怠,恶者以肆。盗跖之寿,孔、颜之厄,此皆天之未定者也。松柏生于山林,其始也,困于蓬蒿,厄于牛羊;而其终也,贯四时、阅千岁而不改者,其天定也。善恶之报,至于子孙,则其定也久矣。吾以所见所闻考之,而其可必也审矣。
国之将兴,必有世德之臣,厚施而不食其报,然后其子孙能与守文太平之主、共天下之福。故兵部侍郎晋国王公,显于汉、周之际(1),历事太祖、太宗,文武忠孝,天下望以为相,而公卒以直道不容于时。盖尝手植三槐于庭,曰:“吾子孙必有为三公者。”已而其子魏国文正公(2),相真宗皇帝于景德、祥符之间,朝廷清明,天下无事之时,享其福禄荣名者十有八年。
今夫寓物于人,明日而取之,有得有否;而晋公修德于身,责报于天,取必于数十年之后,如持左契(3),交手相付。吾是以知天之果可必也。
吾不及见魏公,而见其子懿敏公,以直谏事仁宗皇帝,出入侍从将帅三十馀年,位不满其德。天将复兴王氏也欤!何其子孙之多贤也?世有以晋公比李栖筠者,其雄才直气,真不相上下。而栖筠之子吉甫,其孙德裕(4),功名富贵,略与王氏等;而忠恕仁厚,不及魏公父子。由此观之,王氏之福盖未艾也。
懿敏公之子巩与吾游,好德而文,以世其家,吾以是铭之。铭曰:
“呜呼休哉(5)!魏公之业,与槐俱萌;封植之勤,必世乃成。既相真宗,四方砥平。归视其家,槐阴满庭。吾侪小人,朝不及夕,相时射利,皇恤厥德(6)?庶几侥幸,不种而获。不有君子,其何能国?王城之东,晋公所庐;郁郁三槐,惟德之符。呜呼休哉!
注释:
(1)汉、周之际:指五代的后汉、后周。
(2)魏国文正公:指王旦,封魏国公,谥文正。
(3)左契:古代契约分左右两联,左契凭以索偿。
(4)李吉甫、李德裕:均唐代贤相。
(5)休:美。
(6)皇:通“遑”,闲暇。
(7)有:通“又”。
一 姓氏源流 经姓的来源有三: 1 来自春秋时的魏国。据有关史料记载,春秋魏国的时候有侯叫经的。后来的经氏就是他的后代。 2 出自东汉。是光武帝刘氏的族父,他的字为经孙,他的后人于是便以经孙作为他们的复姓,后来随着历史的演变简化为经姓。 3 出自京姓,春秋时期郑武公的小儿子共段叔被封于京,简称京叔段,他的后裔便以被封的邑名作为自己的姓氏,于是有了京氏。到了汉代的时候,有一个音乐家叫做京房,元帝的时候被捉,投入监狱,后在监狱中死去。他的后代为了避免仇杀,于是将京姓改为经姓。 二 迁徙分布 经姓望族居住在荥阳(即今天的河南省荥阳县)、平阳(今天的山西省临汾县西南)。 三 郡望堂号郡望 1 荥阳郡:三国时期魏国将当时的河南郡的一部分划出来设置了荥阳郡,相当于今天的河南省郑州地区。 2 平阳郡:三国时期魏国将当时的河东郡的一部分设置成平阳郡,相当于今天的山西省临汾一带。堂号 1 赐宴堂:明朝的时候,有一个叫经济的人是乡中有道德有学问的人,而且是乡中年纪最大的人。明太祖因为这个专门请他吃饭,并且勉励他:“教训子孙孝敬父亲。尊敬长上,友爱兄弟,勤于生产,节约开支。” 四 历史名人 1 经承辅:子兰谷,明朝江都人。品格高尚,孝行很好,他在小的时候父亲死了,他于是在家中孝顺母亲,抚养弟弟长大成人。隐居于山中,栽梅花、种竹子,成天在田中耕作,除了耕田外就是教育孩子。与世隔绝。年纪达到七十七岁的时候因年高而逝世。 2 经元善:号莲珊。清朝时期人。家中很富裕,性情善良,喜欢施舍别人。光绪八、九年的时候,直隶发生水灾。他从上海来到天津从事救济活动,募款达几百万。先后获得清朝奖励十几次。胜宣怀督班电报的时候,他加入30万两股。不久就被任命为上海电报局总办。中日甲午战争以后在上海首先创办了女学堂。光绪二十六年1月,慈禧太后想废黜光绪帝,遭到各地地方巡抚的反对。经元善以侯选知府的身份联合维新人士蔡元培、黄炎培等人,一共1231人签名上书总理衙门,要求清朝放弃这种打算。清朝廷于是按以“叛逆”的罪名,下令将其逮捕。他逃亡澳门,请政府于是向澳门总督交涉,要求引渡。葡萄牙总督于是将他软禁于澳门大炮台。因为各方的反对而罢休。义和团失败后,他返回上海,存世的著作有《居易初集》。 3 经亨颐(1877-1938): 浙江上虞人,经元善之侄,教育家、社会活动家和金石家。创办春晖中学并长期从事教育事业,参加国民革命,为国民党左派元老,著有《经颐渊金石诗书画合集》。
江苏江都市麾村镇苏庄村,该村现聚居的经姓人很多,排辈为:长、文、春、志、秀、凤,现在该村最长的为春字辈
一、姓氏起源
卿氏是一个古老的姓氏。全国都有分布,以湖南、广西、四川、以及重庆居多。
赵国上卿虞卿,子孙以官职为姓。
编辑本段二、得姓始祖
虞卿:公元前266年,周朝诸侯国赵国,惠文王(赵何)去世,孝成王(赵丹)继位,求贤若渴。时逢虞卿来访,深夜密谈,相见恨晚,赵王赐黄金百镒、白壁一双;再次交谈,拜为上卿;三次交谈,卒受相印,封万户侯,领相国印。 后来,魏相国魏齐,被秦昭襄王追杀,魏齐转投赵相国虞卿处,虞卿修书一封与相印同挂于堂上,携家眷和魏齐离开赵国,去千里之外的魏国国都大梁(今河南开封),见信陵君魏无忌,再去楚国躲避,信陵君惧怕秦国而不见,魏齐一气之下自刎。孝成王砍下了他的人头,献给秦王。
后来虞卿便隐居于大梁(今河南兰考县)的白云山,著书立说,采集《春秋》的史实,观察近代的世情,写了《节义》、《称号》、《揣摩》、《政谋》等15篇。用来批评国家政治的成功与失败,世上流传,史称《虞氏征传》、《虞氏春秋》,子孙以官职为姓。三、名人三、
名人: 卿秦(战国时燕将) 卿上轻(唐朝一品光禄大夫) 卿太一郎(唐朝江东布政使)
卿伯万(后唐兵部尚书) 卿侃(唐贞元进士) 卿尚(宋天圣进士) 卿彦明(郧阳太守) 卿彦清(邵州太守) 卿必魁(庠生) 卿宗敏(明永乐礼部主事) 卿祖培(清太常寺少卿) 卿献策(清…… 卿衡(孙中山授民国开国勋章,陆军中将) 卿云灿(陆军少将)
编辑本段四、字辈
卿百万的后裔:
百万公,生五子,树夫、义夫、大夫、志夫、刚夫;
树夫后裔1武冈州:百夫必太 用伦福日 仁仲文学 正添士成 一元方启 上列三光 皇宰六合 帝建五常 君臣位定 父子道良 家国相守
人民有章 生全安集 化育洪长 作求嗣秀 惠迪书房 本系先立 班次克祥
荣连景命 瑞应天潢;
树夫后裔2邵阳:百夫必太 用发永远 思祖宗才 学仁义礼 一元方启 上列三光 皇宰六合 帝建五常 君臣位定 父子道良 家国相守
人民有章 生全安集 化育洪长 作求嗣秀 惠迪书房 本系先立 班次克祥
荣连景命 瑞应天潢;
义夫生四子,必泰、必富、必华、必荣;
义夫后裔1必泰:百夫必太 用楚万志 才廷宗祖 世大永昌
一元方启,上笃前光;德运六合,教殷五常;乾坤位定,尊贵道良;国家相守,人民有章;生权安集, 化育弘长;作求嗣秀,惠第书香;本实先茂,薰名远扬;延连景命,似续迎祥。
义夫后裔2必富:百夫必太 用楚福志 才延宗祖 世太永昌 一元芳启 上列三光 皇宰六合 帝建五常 君臣位定 父子道良 家国相守
人民有章 生全安集 化育洪长 作求嗣秀 惠迪书房 本系先立 班次克祥
荣连景命 瑞应天潢;
义夫后裔3必华:百夫必太 用楚再志 才廷宗汝 友大亨昌 一元方启……
义夫后裔4必荣:百夫必太 必克昌汝 大夫志正 传世必克 一元方启……
才廷宗祖 世大永昌 一元方启 上列三光 皇宰六合 帝建五常 君臣位定 父子道良 家国相守 人民有章 生全安集 化育洪长 作求嗣秀 惠迪书房 本系先立 班次克祥 荣连景命 瑞应天潢;
夫必太大 用楚福志 才延宗祖
世太永昌,一元芳启,皇宰六合,帝建五常,君臣位定,生全安集,父子道良,家国相守,人民有章,化育弘长,作求嗣秀,惠迪书於 本县先立,班次克祥,荣达景命,瑞应天潢。
湖南洞口县石江镇:义夫必泰后裔: 一元方启,上笃前光;德运六合,教殷五常;乾坤位定,尊贵道良;国家相守,人民有章;生权安集,
化育弘长;作求嗣秀,惠第书香;本实先茂,薰名远扬;延连景命,似续迎祥。
湖南洞口县和隆回县及四川南充:一元方启,尚烈(笃)三(前)光,皇(德)宰(禄)六(运)和(泰),地(帝)建伍常,君臣未定,父子道良,家国相守,人民有章,生群安集,化有弦长,作求词秀,慧迪书香,本系先位,班次克祥,云联景命,瑞应天潢;
湖南邵阳志夫后裔:一元方启,尚烈三光,皇宰六和,地建伍常,君臣未定,父子道良,家国相守,人民有章,生群安集,化有弦长,作求词秀,慧迪书香,本系先位,班次克祥,云联景命,瑞应天潢
。
四川金堂县龙威:百。夫必太天,用楚万志。才廷宗祖,世大永昌。一元方启,上列三光。皇宰六合,帝建五常。君臣位定,父子道良。家国相守,人民有章。生全安集,化育弘长。作成嗣秀,惠迪书香。本系先立,班次克祥。荣连景命,瑞应天潢。
四川成都金堂卿家庙:仁义礼 一元方启 上列三光 绍开六和
帝建五常,君臣位定,生全安集,父子道良,家国相守,人民有章,化育弘长,作求嗣秀,惠迪书於 本县先立,班次克祥,荣达景命,瑞应天潢。
四川资中三块石:一元芳启 上烈山光 恩周六合 德建伍常 君臣位定 恺悌慈良 家声丕振 继述有章 瑞钟云礽 化育孔长 宏开甲第
惠迪书香 平系先立 班次克详 荣连泰运 世代永昌
湖北利川:刚夫后裔:一元方启 上列品序 发扬光大 肇远能举 时思孝行 永保吉昌 礼昭德广 必有瑞祥 本立道生 守成正常 福寿天赐 和平安康 高明博厚 谋由焕章 泰运恒开 富贵久长
贵州省松桃县:百夫必太 天用伦福 日仁仲文 学正凑士 宗著玄天 志大永昌 一元方启 尚列三光 思周六合 龙凤呈祥 君臣典定 恺悌慈强 家声丕振 继术有章 瑞钟云初 化育孔长 宏开甲第
惠迪书香 本宗先位 班次金榜 荣连泰运 世代兴旺
湖南永州:大夫后裔:子德宗本有,正资希遵登,一国朝仕世,天开显文明,绍述光列祖守继,兆时荣桂茂奇才,启兰花彩瑞腾礼,义崇美彦廉让悦,洪英住贤怀芳伯,顺维达治廷。
四川成都:子德宗本有,正资希遵登,一国朝仕世,天开显文明,绍述光列祖守继,兆时荣桂茂奇才,启兰花彩瑞腾礼,义崇美彦廉让悦,洪英住贤怀芳伯,顺维达治廷。
《扶风家谱》宗派 :尚烈洪光 远宗才学 国调顺世 智义仁礼 一元方启 三刚五常 裕德显荣 正守朝廷 纪绍发达 应相文盛 有兴富贵
均永必茂
礼必太天用 福志才廷宗 祖世大永昌 一元方启(后续):上笃前人烈 书香远继承 克家为肖子 选拔重贤能
四川绵阳市三台县:中国廷正顺 乾坤万代兴 孝弟连祥瑞……
卿伯万的后裔字辈:
湖南邵东县邵陵卿家巷(孝思堂):仲宗再友志;厚添祖仁义;世代万必献;彦永子孙昌;德厚培毓远;传家本孝思;光裕振先绪;明亮兆纯熙;学崇文武兴;转国尚忠勤;积善多吉庆;福禄寿长增。
四川安岳县:仲宗再友志;厚添祖仁义;世代万必献;彦永子孙昌;盛明德泽化;诗书善贻谋;作述光先烈;邦家启洪图;忠厚培岳远;传家本孝思;光裕振先绪;贤良照祥熙。
重庆市双桥区:仲宗现友志;
厚添祖仁义; 世代万必献; 彦永子孙昌; 德(胜 )厚(明 )培(良)毓远; 传家本孝思; 光裕振先绪; 明亮兆纯熙;
学崇文武兴; 辅国尚忠勤; 积善多吉庆; 福禄寿长增。
重庆大足县:仲宗再友志,原添祖仁义,世代万必献,彦永子孙兴,德厚培毓远,传家本孝诗,光裕政先绪,明良照纯熙
新化班次:万政志兴思,元杜应南祥,福汝人必应,源宗克仲伏,大秀显(奉)世,继(绍)学德(良),朝廷授禄位,安定启尊亲(群),光复昭新宪,建树振先声,开道同发达,敦睦在联成。
四川资阳: 才文志必添 万大政廷国 世守袭朝臣 永和见太平。
( 续编):禄位从斯得 上达圣人贤 华掌千古秀 乐庆顺长久 月里宫星照 副榜定光明 寿元方起立 科第士相全 孝义乾坤杰 忠贵吉安宁 龙游沧海占 楚乡合一册。
金耙班次:万必通兴思元,忠念子仲仁,承继才文志,廷国秉应相,上荣宏基世,学显裕禄位,安定启尊亲(群),光复昭新宪,建树振先声,开道同发达,敦睦在联成。
长冲铺班次:万必通兴思元,忠福子仲仁,铭亮秀志闻,廷祖朝承相 上荣宏基世,学显裕禄位,安定启尊亲(群)光复昭新宪,建树振先声,开道同发达,敦睦在联成。
湖南邵阳邵陵卿家巷卿氏:仲宗再友志;厚添祖仁义;世代万必献;彦永子孙昌;德厚培毓远;传家本孝思;光裕振先绪;明亮兆纯熙;学崇文武兴;转国尚忠勤;积善多吉庆;福禄寿长增。
还有;
广安邻水的家谱辈分是“国正天心顺 官清民自安 孝悌忠信远 礼义仁德宽 发祥荣?人 富贵继永绵 ”
重庆辈分是:良正隆登圣旨世,文相天朝现忠智,善休进信纯全德,礼仪昌明大君次
重庆合川的字辈排列是:财兴景治永念兴,国朝百民一世元;思述齐正承先圣,召明仁义寄前贤;道德统令安汉事,学斈寄子治忠天;祖宗洪开
仁文岂,南玉克昌万代传。
湖北利川本音堂:历代宗簇字辈: 喜庆子虞新 念宗启世明 相继仕国 德盛万年兴 承先登孝有 惠泽怀同仁 大邦文华秀
爵禄自天生
湖南东安:乙丙壬癸,元友廷正守,仁义礼智,安世定朝,忠良志士,甫佐孝慈,纶纪纲维,本支敦叙,家道雍熙,职并候伯,亮采惠畴,赞襄骏烈,辉耀箕裘;
广西:祖先明、锡永树煕、垂忠禹本、焕金银木、荣光登景 ;
广西另一支:祖先明、锡永树熙、垂钟汝本、焕铭沭荣、光增锦治 ;
湖南邵阳支:(新编)家道克繁昌 为善必致祥 世继唐虞德 元明佐纯良我也姓卿!
虞姓起源参考之一
虞姓在大陆和台湾都没有列入百家姓前一百位。虞姓出自姚姓。远古氏族部落的时候,尧将部落首领的地位禅让给舜。舜有一个称号叫作虞,所以直到今天还被成为虞舜,这也是虞姓的最早起源。后来大禹治水有功,舜又将天下禅让给大禹,称夏禹。为了纪念虞舜,大禹封舜的儿子商均于虞国(今山西永济县蒲州镇,一说现今河南省东部),商均的后代就称为虞氏。后来到了西周的时候,虞仲的后代在周文王的时候建立虞国,春秋时候为晋国所灭,但后代以虞为姓,保留至今。在古代,虞姓的望族大多聚居在会稽。 虞姓先人还有如:虞世南唐代著名书法家,并且是个忠义之人,唐太宗称赞他有五绝,就是德行、忠直、博学、文词、书法都冠绝天下。虞翻三国时候吴国的学士,从小爱读书有才气,但多次被请去做官都拒绝。又爱直言议论政事,因此还坐过牢。年老时讲学,听讲的人数以百计。虞允文宋代大将,文武双全,为国立有大功,又任丞相 。
一、姓氏源流
虞(Yú)姓源出有二:
1、出自妫姓,以国名为氏,来自舜帝。远古舜帝有一个称号叫有虞氏,所以舜帝又被称为虞舜。虞舜就是虞氏的始祖。大禹治水有功,于是舜帝将帝位禅让给大禹,大禹于是就把舜帝的儿子封在虞这个地方,并且建立了虞国,他的子孙于是就将虞作为自己的姓,称为虞姓。
2、出自姬姓,以国名为氏。西周初,武王执政以后封仲雍的庶孙于虞,建立了虞国。春秋时期被晋国消灭,虞国的人民于是以国为姓,是为虞姓。
得姓始祖:虞舜。姓姚,名重华,约生卒于原始社会末期。据《史记》记载,尧让位于舜,践帝位39年。舜,相传为中国历史上的先贤,是尧之后古帝王,古帝王部落联盟首领,是禅让制的代表,以受尧的“禅让”而称王于天下,当时,国号为“虞”,故称“虞舜”。虞舜待继母以孝,待弟以仁,儒家视为理想人物,是仁孝的典范,故虞舜就是虞氏的得姓始祖。
二、迁徙分布
(缺)虞姓在大陆和台湾都没有列入百家姓前一百位。虞姓出自姚姓。远古氏族部落的时候,尧将部落首领的地位禅让给舜。舜有一个称号叫作虞,所以直到今天还被成为虞舜,这也是虞姓的最早起源。后来大禹治水有功,舜又将天下禅让给大禹,称夏禹。为了纪念虞舜,大禹封舜的儿子商均于虞国(今山西省永济县蒲州镇,一说现今河南省东部),商均的后代就称为虞氏。舜是东夷人,号有虞氏,是东夷少昊白虎部水伯天吴裔族邹虞氏之子。邹虞是邹屠与天吴氏族的联姻族,陶唐尧侯与后羿击杀朝阳天虞与东平台前村邹屠氏之后,邹虞联盟解体,邹氏南迁,虞氏留居豫东商丘的虞城。舜出生于此,及长迁菏泽,制陶为业。后来到了西周的时候,虞仲的后代在周文王的时候建立虞国,春秋时候为晋国所灭,但后代以虞为姓,保留至今。在古代,虞姓的望族大多聚居在会稽(略)。
三、历史名人
虞 经:东汉史官,武平人。为郡县吏。曾经说:“我的子孙为什么不做九卿呢?”于是他给他的孙子取字为“升卿”。
虞 翻:三国时候吴国的学士,从小爱读书有才气,但多次被请去做官都拒绝。又爱直言议论政事,因此还坐过牢。年老时讲学,听讲的人数以百计。
虞 集:元代学者,崇仁人,仁宗时期为集贤修撰。著有《经世大典》、《通元学古录》等。
虞 朗:清代女画家,金坛人。自号冰壶女史。喜欢画墨兰,著作有《桃源春泛图小影》。
虞 卿:战国时赵国上卿,游说赵孝成王,第一次见赵王时赵王赐给他一些黄金和一双白璧,第二次见的时候赵王就拜他为赵国上卿了,于是他号虞卿。因为评论国家的得失,积累了八篇文章,合起来称为《虞氏春秋》。
虞世南:字伯施。唐朝时期余姚人,隋朝时期为秘书郎,唐朝时期为秘书监。年少的时候与兄长世基一起跟从顾野王学习。唐太宋曾经夸赞他:“德行绝好,忠直绝好,博学绝好,文词绝好,书翰绝好。”擅长于书法,师承沙门智永。偏重于行草,晚年专攻正楷,与欧阳询齐名。一起被称为“欧虞”。贞观十二年逝世,终年80岁。编撰《北堂诗抄》173卷。
虞允文:字彬甫,南宋人。绍兴二十二年进士,文武双全,为国立有大功。历任中书舍人、直学士院、丞相等职。关心朝廷大事,经常提出有用的建议,终年64岁。
虞仲文:金代宰相。字质夫,宁远人,进士。擅长绘画,为官清廉。
虞黄昊:清代诗人。字景明,钱塘人。康熙举人。自幼聪明,十岁的时候就能做诗,后来一直因为诗而有名。是“西泠十子”之一。
四、郡望堂号
1、郡望
济阳郡:晋惠帝的时候将陈留郡的一部分划出来,设置了济阳郡。在今天的河南省兰考县一带。
会稽郡:秦朝的时候设置。在今天的江苏省东南部以及浙江省活上西部一带。治所在吴县,也就是今天的江苏省苏州市。
陈留郡:秦代设置陈留县,汉代改设陈留郡。在今天的河南省开封地区。
2、堂号
五绝堂:源自唐太宗曾经夸赞虞世南:“德行绝好,忠直绝好,博学绝好,文词绝好,书翰绝好。”一时传为美谈。
============================================================
虞姓宗祠通用对联
〖虞姓宗祠四言通用联〗
破金捷报;
增灶智谋。
——佚名撰虞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南宋大臣虞允文,字彬甫,隆州仁寿人,绍兴年间进士。曾奉命出使金国,见金人正在大量造船、运粮,回宋后就请求朝中加强防御。很快,金主完颜亮亲自率军南下,他以中书舍人参谋牢事,到采石犒师,当时主将王权被免官,三年没有将领,他便毅然督战,大破金军。后任川陕宣谕使,与大将吴磷共同谋划进兵,收复陕西几处州郡。不久,宋金议和,他极力反对,但未被采纳。孝宗乾道初年,任参知政事兼知枢密院事(宰相),后历任四川宣抚使、右相、左相等,封雍国公。他能注意发现人才,袖中经常带一册子,叫“材馆录”,随时记下可用的贤才,他所推荐的胡铨、王十朋等人,都成了南宋名臣。下联典指东汉陈国武平人虞诩,字升卿,安帝时为朝歌长,后任武都太守,以增灶智谋进兵,破羌人起义。顺帝时,官司隶校尉,曾弹劾罢免了中常寺张防,因触犯权贵,先后九次受谴责、三次遭刑罚。后官至尚书令(丞相)。
御赞五绝;
官升九卿。
——佚名撰虞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唐初大臣虞世南(558-638),字伯施,越州余姚(今浙江省余姚)人。隋炀帝时,官起居舍人。人都兵变,炀帝被杀,他被宇文化及裹胁北上,陷于窦建德。建德败,他归唐。历任秘书监,弘文馆学士。每与天文宗商榷古今政体,借以规谏,甚为太宗崇敬。尝称他有“五绝”,即德行,忠直、博学、词藻、书翰。其中书翰一项,尤为唐初名家,为唐初四大书家之一。下联典指东汉官吏虞经,武平人。为郡县吏,案法平元。尝曰:“吾子孙何必不为九卿?”故字其孙诩曰“升卿”。
周为陶正;
赵列上卿。
——佚名撰虞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周·虞阙父,武王时为陶正。下联典指战国·虞卿,游说于赵,推为上卿。
重华肇庆;
阙父开基。
——佚名撰虞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虞姓始祖虞舜,名重华,封于荩怨稀O铝渲钢堋び葶诟福菟粗蟆
深渡南泸;
长驱西蜀。
——元·虞集撰虞姓宗祠通用联
此联为元代学者虞集《折桂令》词句联。
-----------------------------------------------------------------
〖虞姓宗祠五言通用联〗
三绝扬四海;
十子占一人。
——佚名撰虞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清代诗书画家虞景星,字东皋,金坛人。康熙进士,官吴县教谕,工诗,精书画,有“三绝”之誉。下联典指清代诗人虞黄昊,字景明,钱塘人。康熙举人。官教谕。十岁即善属文,后以诗名。与丁澎等称“西泠十子”。
-----------------------------------------------------------------
〖虞姓宗祠七言通用联〗
虞氏春秋传万代;
质夫文辞第一名。
——佚名撰虞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战国时赵国上卿虞卿,游说赵孝成一,一见赐黄金百镒,白璧一双,再见为赵国上卿,故号虞卿。因评论国家得失著有八篇文章,世称《虞氏春秋》。下联典指金代宰相虞仲文,字质夫,宁远人。进士,工画,累仕州县,以廉能称。举贤良方正,对策优等,擢起居郎,史馆修撰,三迁至太常少卿,宰相荐文行第一,天会间累官至翰林侍讲学士。
桃源春泛深闺秀;
伯施文章翰墨香。
——佚名撰虞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清代子画家虞朗,金坛人。自号冰壶女史。好写墨兰,有《桃源春泛图小影》,一时闺秀题者甚多。下联典指唐初大臣虞世南事典。
弄珠月冷识游女;
沉剑潭深知卧龙。
——元·虞集撰虞姓宗祠通用联
此联为元代学者虞集(1272-1348),《张令鹿门图》诗句联。虞集,字伯生,崇仁(今江西省崇仁)人。仁宗时为集贤修撰。有《经世大典》、《通园学古录》等。
山连阁道晨留辇;
野散周庐夜属橐。
——元·虞集撰虞姓宗祠通用联
此联为元代学者虞集诗句联。
井上吟泣明贞妇;
垓下歌怅断美人。
——佚名撰虞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清·董湄妻虞氏,夫殁,父母劝其改嫁,虞作《井上吟》以明其志。下联典指西楚·项羽垓下诀别,歌曰:“虞兮虞兮奈若何。”美人虞姬和以诗,自刎而死。
-----------------------------------------------------------------
〖虞姓宗祠七言以上通用联〗
烟阁丹青,胸罗今古;
会稽竹箭,品重东南。
——佚名撰虞姓宗祠通用联
此联为安徽省宿松县县城虞氏宗祠联。
错节盘根,别朝歌利器;
出将入相,建采石宏勋。
——佚名撰虞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东汉尚书令虞诩的事典。朝歌长吏被杀,诩为朝歌长,及到官,募求壮士,杀贼数百人,大有治声。永和初以尚书令去官卒。下联典指宋代左丞相虞允文的事典。虞允文,字彬甫,金人入寇采石,允文督战,敌大败。他出入将相垂三十年,孜孜忠勤。有奏议诗文等集。
--------------------------------------------------------------------------------
近代民主革命虞姓高级将领(***)、革命烈士生平简介
虞键烈士
虞键(1920-1949),浙江省诸暨人。早年曾参加中国 ,中国民主革命烈士。
抗日战争时期,任新四军金肖支队诸北办事处副主任和浙东根据地时事简讯社社长兼主编,1934年任诸暨县漓渚区区长。
解放战争时期,抗战胜利后因病辗转上海,与 党组织失去联系。后参加中国农工民主党,任农工民主党华东局委员兼组织委员、上海市党部主任委员等职。1949年5月因策反 军队事泄被捕。1949年5月21日被 杀害于上海北郊宋公园(今闸北公园),时年29岁。
新中国成立后,上海市人民 追认虞键为革命烈士。
三愧堂铭文言文
本文2023-10-14 16:45:16发表“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lezaizhuan.com/article/2538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