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文山广南壮乡十大名菜之岜夯鸡
岜夯鸡,是文山州广南县壮族独有的一道独具风味的传统美味菜肴,被称之为云南一绝。岜夯鸡的主要原料为3斤以内的鸡仔一只,以公鸡为最佳。
广南县一道传统名菜,所谓“岜夯”为壮语,即酸汤之意。岜夯就是用红青菜或野菜制作的一种酸菜汤。现在做酸汤,其制作方法是先将红青菜工(或野菜)洗净、晾干,放入米汤内泡三至五日,其汤即为有酸味的红色汤汁。这道菜突破地域界限,登上云南及省内一些中小城市宾馆、饭店的大雅之堂,并扎根于民间食店的普通餐桌之上,食而不厌,成为很多外地人光临文山的必品之菜。
岜夯鸡
制作过程:
第一:首先将洗净的鸡肉去骨切片或原骨砍为小块
第二:加用姜汁、葱汁、小粉、精盐等佐料拌匀侵透,再将青菜洗净放入沸水中煮一会捞出。
第三:切成段,然后把准备洗好的蒜苗、姜丝、胡椒、辣子、酱油等十多种佐料入锅。
第四:后续再将倒入酸汤。待汤沸后,放入青菜、猪油,煮一至三分钟。
第五:再放入鸡肉片。再待汤沸后,就可边氽边吃
第六:吃的过程中也可以放入一些蔬菜、木耳、蘑菇、豆腐等,菜品更丰富。
第七:喜欢吃辣椒朋友,还可制一碗辣子蘸水蘸菜吃。
分类: 教育/科学 >> 外语学习
解析:
1rauz/bbs/dispbbsBoardID=22&ID=3628
壮语,属汉藏语系壮侗语族壮泰语支。使用人口在 1700万以上,是中国使用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语言.主要分布在广西壮族自治区、云南省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广东省连山壮族瑶族自治县境内,云南省的开远、元阳、广东省的怀集,贵州省的从江和湖南省的江华等县(自治县)也有分布。各地壮语有不同的名称。广西的中部、西部、北部、东北部和广东连山等地壮族称自已的语言为壮话,武鸣称板话,河池称曼话、凌云、凤山称僚话,德靖、岘广土语区称依话、央话、省话,云南文山和广西龙州称岱话,等等。根据壮语语音特点和词汇差异,可分为北部和南部两大方言,每一种方言内部又分为数个土语区,各土语区基本语词汇相同率在 60%~86%之间。壮语一般有a、e、i、o、u、w(或y)6个基本元音。绝大多数地方复合韵母中的元音有长短的对立。一般有30个声母左右,少的不足20个,多的有40多个。复合声母比较少,除武鸣、邕宁一带有pl、kl、ml之外,其他地方主要是腭化、唇化性质。壮语的韵母分3类:单元音韵母;复合元音韵母;带辅音韵尾的韵母。壮语是有声调的语言,多数地方有8个调,即6个舒声调和2个促声调。壮语中民族固有词的单音节词占优势,多音单纯词较少。有丰富的近义词。合成词有复合式、附加式两类。单音动词、单音形容词可带上摹声绘形的后附音节,以表示不同的性状和程度,加强表达的准确性和生动性。壮语各土语的词汇分类及语法规律相当一致。词汇一般分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量词、代词、副词.介词、连词、助词、语气词和声貌词等12类。以词序和虚词作为最主要的语法手段。句子成分的基本次序是主-谓-宾-补,定语大多在名词之后,指示代词一般放在修饰成分的最末尾。状语通常在谓语之前,有时在谓语之后。壮语受汉浯的影响较大,吸收了不少汉语词汇和一些语法形式。
壮语北部方言 壮语方言之一,分布在广西的驮娘江、右江、邕江一线附近及其以北地区和云南省的邱北、师宗、富宁、广南(北部)等地。广东连山、怀集等地壮语也属北部方言。使用人口约占壮族人口的70%以上。一般有30个声母左右,大都有r声类。除连山土语外,一般没有送气的清塞音声母。韵母多在 70~80个之间。一般有6个舒声调和两个促声调,很少有调类分化。方言内部一致性大,各土语的语法几乎没有什么差别,民族固有词汇相同率在85%左右。语音稍有差别,但对应整齐。
北部方言分7个土语区:
桂北土语区——广西龙胜、三江、融安、永福、融水、罗城、环江、河池、南丹、天峨、东兰、巴马。
柳江土语区——广西来宾、柳江、宜山、柳城、忻城(北部)。
红水河土语区——广西贺县、阳朔、荔浦、鹿寨、桂平、贵港、武宣、象州、来宾(河南)、上林、忻城(南部)、都安、马山,广东连山,湖南江华。
邕北土语区——广西邕宁(北部)、横县、宾阳、武鸣、平果。
右江土语区——广西田东、田阳、百色。
桂边土语区——广西凤山、田林、隆林、西林、凌云、乐业,云南富宁、广南(北部)。
邱北土语区——云南邱北、师宗。
壮语南部方言 壮语方言之一。分布在广西的右江、邕江以南地区和云南省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的南部。自称有土话、侬话、岱话等种。由于本方言区在地域上与越南接壤,语言上与国外相应的Tho、Nong、Tay (土、侬、岱)可通。有送气的清音声母ph、th、phj、khj、 khw等。一般没有r声类,局部保留也只出现在双调数,多数地方没有j,v声母。韵母有简化的现象,不少地方有声调的分化现象,有些则有合并现象。语法与北部方言差别不大,只有一些虚词和词头、词尾的不同。方言内部词汇-致性较小,如德保和钦州壮语固有词的相同率只在63%左右。
南部方言分为5个土语区:
邕南土语区——广西邕宁(南部)、隆安、扶绥、上思、钦州、防城。
左江土语区——广西天等、大新、崇左、宁明、龙州、凭祥。 德靖土语区——广西靖西、德保、那坡。
砚广土语区——云南广南(南部)、砚山、马关、文山、西畴、麻栗坡(北部)。
文麻土语区——云南文山(南部)、麻栗坡(南部)、马关 (东部)、开远、元阳以及滇东南的一些县。
大抵以郁江、右江、邕江为两大方言界线。各土语内部仍分若干小土语区,且常常隔一条河就不尽相同,有些地方甚至一个村寨都有某些有别于邻村的特点。(《广西百科全书》,《壮族文化概论》)
文字
壮族先民在长期的生产实践和社会活动中,为了便于记事和进行交流,在商周时期就创造了刻划文字符号。这种文字在壮族创世史诗《布洛陀》中称为sawgoek,意为本源书,即最古老的文字。从广西出土的战国至汉代的文物中看到,这种刻划符号开始出现对物象轮廓的勾勒,有向象形文字发展的趋势,它比结绳记事前进了一步。后来,随着汉文化在壮族地区的广泛传揪播,壮族先民又吸取并仿造汉字六书的构字方格,创造出sawndip,意即生造字。这就是史籍所称的"土俗字",又叫"方块土俗字"或"方块壮字"。这种文字有的是借用汉字的偏旁部首重新组合而成,有的是借用汉字注壮语音义,有些是创造的类象形字。
本源书和土俗字是壮族文字发展史上两个阶段的表现形式。学术界一般认为,壮族的土俗字始于唐,兴于宋而盛于明清,既有碑刻,且有大量的师公唱本和民歌抄本传世。壮族的许多传统长诗、神话故事等借此得以保存。由于历史的原因,这种文字没有得到规范和统一,至今亦只在民间的一定范围里应用。现经初步搜集整理,已将流传的土俗字集注成《古壮字字典》出版。"古壮字"这一概念的确认,既反映了其作为一种民族文字的历史存在及作用,又能把传统壮字与今新创的拼音壮文区别开来。它表明壮族的文字历史悠久,并随着时代的前进又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阶段。 拼音壮文是在本世纪5O年代创造的。建国后,人民 为了提高壮族人民的科学文化水平,帮助壮族人民创造了拼音壮文。这套拼音壮文以拉丁字母为字母,以壮族北部方言为基础方言,以武鸣县的壮语语音为标准音。1957年11月29日,国务院通过了壮文方案,井批准在壮族地区试点推行。至此,壮族人民有了合法的、统一的文字。
古壮字 壮语称sawndip,意即生僻字或生造字,又称土俗书、土俗字、方块壮字,现定名为古壮字。它主要是借助汉字六书的构字方法进行再创造,是壮族古文字发展史上突飞阶段的产物。土俗字产生的年代,目前学术界大多认为是从唐代开始。唐永淳元年(682年)澄洲(治所在今广西上林县)刺史韦敬办撰写的《澄洲无虞县六合坚固大宅颂》碑文中,就有□(夕+一)、□(林+田)等字,这些已成为形、声、义统一的、结构固定的文字。到了宋代,土俗字的运用更加广泛,据范成大于淳熙二年(1175年)所著的《桂海虞衡志》载:"边远俗陋,牒诉券约专用土俗书,桂林诸邑皆然。今姑记临桂数字。虽甚鄙野,而偏傍亦有依附。□(音矮),不长也。□同(音稳),坐于门中,稳也。□(大+坐)(亦音稳),大坐亦稳也。□(亻+小)(音袅),小儿也,□(不+大)(音动),人瘦弱也。□(不+生)(音终),人亡绝也。(石+打)(音腊),不能举足也。(女+大)(音大),女大及娣也。□(石+山)(音磡),山石之岩窟也。闩月(音撺),门横关也。他不能悉纪。余阅讼牒二年,习见之。"关于土俗字的字形及其应用,宋代庄禅的《鸡肋篇》和周去非的《岭外代答》等书也有所记载。到了明代,土俗字已成为壮族民间的书面文学用字。清初浔州(治所在今广西桂平县)推官吴淇的《粤风续九》中,采录有俍、壮的"扇歌"、"担歌"和"巾歌",即壮族男女把情歌写在扇面,刻在扁担和织(绣)在花巾上以此为信物,相赠定情。并称其"文如鼎彝,歌与花鸟相间,字亦如蝇头"。有的地方用土俗字编写的歌本数以箱计。清人屈大均的《广东新语》卷8《刘三蛆》条中说:"凡作歌者,毋论齐民与、瑶、壮人、山子等类,歌成,必先供一本祝者藏之。求歌者就而录焉,不得携出,渐积遂至数箧。"产生于明代,流传于右江河谷的二万行《嘹歌》,就是以土俗字抄本传世的。道光十一年(1831年),广西宜山县安马乡古育村廖士宽墓的诗碑,全用土俗字写成。碑上刻有一首五言勒脚体壮歌共120行,生动而详尽地表白了作者的身世和晚年悲凉的情景。壮族民间的神话、故事、传说、歌谣、谚语、剧本、寓言、楹联、碑刻、药方、家谱、契约等,多用土俗字记录并流传。在壮族的文化发展史上,土俗字发挥了一定的作用。
拼音壮文 壮族拼音文字。以拉丁字母为字母,用以拼写壮语标准音的-套书写符号系统,是法定的壮文。1955年,在南宁召开的壮文工作会议上决定:以北部方言为基础,以武鸣县的语言为标准音,创制壮文。根据决决定,1955年12月制订了壮文方案,经过2年的试行、修改后于1957年由政务院批准公布推行。 1981年,广西壮族自治区少数民族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对这套文字系统作了修改,把非拉丁字母符号全部改成拉丁字母,以词为书写单位,移行时必须保持完整的音节。拼音壮文在50年代末、60年代初大力推行。 1981年后,壮文进入学校,用壮文翻译了小学、中学、中师和高等学校教材。广西民族报以壮文为主,《三月三》文学杂志也出壮文版。广西民族出版社出版各类壮文图书数百种,部分马列著作、国家文献也翻译成壮文出版。
2壮族文学
ndcgov/datalib/2004/FolkCustom/DL/DL-20031229135715/
3bdfsz/oldweb/minzu/zhuangzu/index
4hhgov/whwx/zhuangzu/2002/2002-11/2002-11-01/_2/
壮语属汉藏语系壮侗语族壮傣语文,全国壮语分为北部和南部两个方言。红河州的“布依”语(侬人话)属南部方言,“布雅依”语(沙人话)属北部方言,“布傣”语(土佬话)同南部方言比较接近。壮族没有本民族的文字。根据史籍记载,壮族由于长期和汉族密切交往,很多人不但“能习汉语”,而且“知读书”、“知向学”,能使用汉文。11世纪时期,曾有学过汉文的壮族根据汉字的形、音、义的规律,采用汉字和两个字相切的记音记义方法,创造过一种方块字——土俗字。但仅限于宗教经文、山歌和书信使用,没有广泛流传。1956年国家为壮族人民创造了一种拼音文字的壮文,但红河州至今未推广使用,原因是大多数壮族都懂汉语文。
5chinabte/minzu/Show_mzxsArticleID=88
甑子饭:甑子饭是清塘壮族人们爱吃的米饭之一。甑子饭作法是有一定讲究的,主要是把大米淘洗干净后,放进特制的甑子里,然后把它放到盛有水的大锅内蒸煮,因是蒸气蒸熟的所以不会把饭弄糊。这种米饭由于作法上的不同,所以具有色香、味美、口感好、无火气等特点,深受清塘壮民的喜欢,特别是逢年过节红白喜事,甑子饭是少不了的。
乌米饭:乌米饭在山上采摘乌树叶、老鼠豆,与糯米一起混合在一起,再把它煮熟。乌米饭煮熟后颜色呈黑色,但口感和味道还是非常好的,是清塘壮族乡远近闻名壮家特色美食,特别是每逢四月八节时必作之。
立夏饭:立夏饭是在清塘壮族乡观音山、李家、贝家、黄绿一带的壮族人特别爱吃的一种米饭。每到农历立夏之时,当地村民就会用前年割了晒干的黄饭木叶用开水熬出汁,待冷却后放入糯米浸泡至金**后,再把它煮熟。煮出来的米饭颜色呈金**,色美饭香,而且对人体有一定防病祛虫的功效。
炖狗肉:炖狗肉在清塘壮族乡的人民特别喜欢吃狗肉,而且是很独特的民族佳味。当地饲养的狗,因水土及饲养的影响肉质特别鲜嫩。炖狗肉就选用这种10——15斤重的狗,宰杀脱毛后,用香梗稻杆熏烤至金**,注意火势不能过猛,否则皮会裂开。然后开膛去内脏,切成小块,用生茶油拌香草、姜、蒜等佐料,爆炒香。然后放入适量的水和水豆腐炖。一个多小时,即食用,鲜嫩可口,晨齿留香,回味无穷。
豆腐酿:也叫酿豆腐,清塘壮族地区盛产黄豆,他们就以黄豆制成风味美食,先将黄豆碾烂制成豆腐,再用半肥半瘦的五花肉、香葱、及芫荽等香料,拌和精盐制成馅酿入其中,是一种大众化的风味美食。
火锅羊肉:火锅羊肉也是清塘壮族乡的人民特别喜爱的食品,具有独特风格的民族佳味。当地饲养在深山里吃草为主的山羊,因纯吃草又受水的影响肉质特别鲜嫩是首选的无污染的食品。
壮族的风味美食是他们在长期生产生活中形成的,多流传于广大农村的家庭中,只有到壮族农村中才能品尝到真正的壮族风味美食。壮族丰富的饮食文化目前尚未深入发掘,人们真正品偿到的还不是很多,只有在今后进一步深入了解,才能更多更好的让壮族美食、饮食文化大放异彩
壮族,旧称僮(zhuàng)族,是中国人口最多的一个少数民族,民族语言为壮语,属汉藏语系壮侗语族壮傣语支。
壮族源于先秦秦汉时期汉族史籍所记载的居住在岭南地区的“西瓯”、“骆越”等,在全国的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中均有壮族分布,主要聚居在南方,范围东起广东省连山壮族瑶族自治县,西至云南省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北达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从江县,南抵北部湾。广西壮族自治区是壮族的主要分布区。
1965年10月12日,根据当时的国务院总理周恩来的提议,并征得壮族人民的同意,由国务院正式批准,把僮族的“僮”改为强壮的“壮”字。根据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统计,壮族总人口数为16926381人
壮族是南方地区的土著民族,秦汉以前处于独立发展的历史阶段,秦汉以后一直处于中央王朝的治理之下,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深受中央政府统治政策和汉族社会文化的影响,并且这种影响随着中央王朝统治力的逐步深入和汉族移入人口的增多而不断加强。由于受影响的地区差异性较大,新中国成立前壮族的社会政治制度和社会结构呈现出多样性的特点。
在汉壮杂居的壮族东部等地区,壮族社会发展受汉族的影响较大,与汉族处于相近的发展状态,其社会政治制度处于封建地主制度的发展阶段。而在壮族聚居的广西西部和云南文山州地区,唐宋以来主要处于壮族土官(土司)的统治之下,处于封建农奴制的发展阶段,其社会政治制度较为特殊。
土司制
土官(土司)辖区之内,土官掌握着全部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大权,并设置有权力机构进行统治。这些权力机构的设置因土司官职高低、辖地大小及经济实力的不同而有所不同。在那些辖地较大、社会经济发展较好的土州、土县,其土官衙门一般都设有文武职官。各土州、土县还设有监狱,由土官衙门管辖。
土官衙门之下,还分立区、段、亭、哨、都、路、屯、堡、坡、镇、甲、方等建置,有土目、甲目、哨正、保正、头人、总方等所谓外官,负责清查奸细,听理诉讼,组练壮丁,征收租税等工作。这些构成了土官地区的乡村权力系统。土官通过这些组织机构,将其势力深入到辖地内的各村各户,对人民实行统治。
明代中叶以后,土官(土司)制度日益显得落后腐朽,土官的统治也越来越残暴,他们不仅为封建中央王朝所不满,也为壮族人民所厌弃,“改土归流”成为历史的必然。经过清代前期至民国时期长达二百余年的改土归流,西部壮族地区终于全面摧毁了已经不能适应当地社会发展的封建农奴制度,地主经济获得了全面的发展。壮族的社会组织结构,近代以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汉族文化影响的加深,发生了较大的变化。
宗族
壮族历来有聚族而居的习俗,古代壮族的大姓莫氏、黄氏、侬氏、韦氏、覃氏、罗氏、岑氏、蒙氏、闭氏、甘氏等,都是在原来氏族制基础上演变而成的,并长期聚族而居,所谓“举洞纯一姓者”是也。受到汉族文化的影响,一些壮族地区的宗族组织和宗族文化比较发达,建有祠堂,立有族规,并修有族谱。在同姓同族聚居的壮族村落中,三代以内的父系亲属称为房族,三代以外的称为门族或宗族,而房、门、宗族总称为家族。同宗族禁止通婚。宗族内部关系依靠族长、族产、祠堂、族规进行维系。族长一般由男性担任,一些地方是自然形成的,一些地方则由直系血缘的长子继承。族长的职责一般是管理宗祠和宗族的共同财产,组织和主持祭祀及其他公共活动,调解族人内部纠纷,主持家产继承和对外交涉等。20世纪50年代后,由于时代的影响,壮族地区的宗祠多已破废荒圮,有的改为他用,宗族活动逐渐减弱或停止,宗族势力对壮族村民生活的影响也日渐减弱,但近年来一些地区出现了宗族活动复起的趋势。
在宗族势力和宗族文化不发达的壮族地区,还有另一种形式的村社管理组织“都老制”。这是一种更为古老的壮族乡村管理组织,主要由以“都老”为首的管理机构、长老会和村民大会构成。“都老”,又叫村老、寨老、父老、乡老、头人、郎火、款头等。都老大多是自然形成的,也有一部分是村民公选或官府委派的,一般没有报酬。都老的职责主要是领导村民制定村规民约,维护村寨社会秩序,掌管全村公共财产,主持集体祭祀典礼,领导公共建设,调解村寨内部纠纷以及村寨之间的纠纷,等等。都老制是凭借壮族传统社会的法律制度和风俗习惯进行运作的。明代中期以来,随着国家权力对乡村社会的深度渗透,这种制度也在发生蜕变和走向式微,逐渐被保甲制和乡村甲制所取代。
保甲制
保甲制是清朝为加强政府对基层社会的干预和控制而实施的。在壮族地区,保甲制也得到了局部的推行。雍正四年(1726年),清帝特意下令在壮、苗等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和土司地区,比照内地,建立保甲之法。为了有效地发挥保甲的功能,清政府对保甲首事的选任提出了标准,要求由土民“公举诚实、识字及有身家之人报官点充”。但是由于壮族地区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结构与汉族地区相比有较大的差异,因此保甲制在这里的推行不可能脱离当地的实际情况,有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其保甲首事多由壮族传统权力机构的首领——都老等担任。后来随着壮族社会的发展和传统社会结构的逐步解体,保甲首事的职位又逐渐由地主、富农等权贵取代。
清代在壮族地区所推行的保甲制,最初主要局限在壮、汉杂居地区的城镇及其近郊,以后才逐步推广。但是由于壮族居住分散,村落规模不大,更由于壮族社会制度的复杂性,使得保甲制度在壮族地区,尤其是交通不便的偏远乡村的推行受到较大的限制。在这些地方,传统的民间控制系统——如宗族、村社等,发挥着更为有效的作用。
乡村甲制
新桂系统治广西以后,对乡村基层社会控制系统进行了改革,于1933年起,在县之中推行新的基层建制。乡村“人必归户,十户为甲,十甲为村,十村为乡,十乡为区”;城镇“十甲为街,十街为镇,十镇为区”,建立起乡(镇)村(街)甲制。到1940年夏季,广西全省包括壮、瑶、苗等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在内的所有县份,都实行了新的乡村基层建制。
保甲制和乡村甲制都是中央集权统治下的地方基层社会权力系统,尤其是乡村甲制以其严密的组织制度,对乡村社会起着高度控制的作用。随着其在广西壮族地区的全面推广,壮族社会政治一体化的进程得到迅速推进,壮族社会的现代化进程也获得了较大的发展。
民族自治
新中国成立后,随着土地改革的开展和完成,壮族乡村传统势力被打破,乡村甲制走向衰亡。此后,中国***进行了民主建政和划乡建政,原来处在社会最底层的贫雇农被发动起来,壮族乡村社会旧有的宗族、家庭社会文化网络进一步被瓦解,国家权力以不同于清代民国的形式,深度下渗到了广大的壮族乡村,壮族乡村传统社会组织和结构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到人民公社化时期,国家权力向壮族基层社会的下渗和管理强度达到历史的顶点。20世纪80年代初,人民公社体制虽走向解体,但与全国其他地区一样,乡、村、村民小组的乡村体制接着统领壮族乡村,壮族社会政治一体化的过程进一步得到推进,壮族社会的现代化进程不可逆转地发展起来了。
1951年8月19日,成立了包括壮族、侗族、瑶族、苗族在内的龙胜各族自治区(1955年改称龙胜各族自治县)。1952年12月10日,在壮族聚居的广西的西半部建立了桂西壮族自治区。1956年3月,改为自治州。由于壮族是我国少数民族人口最多的一个民族,在长期斗争中与汉、瑶、苗、侗等各族人民结成不可分割的血肉关系,把广西东部人口众多、经济发达的农业区和土地辽阔、矿藏丰富的西部地区合在一起,建立省一级的自治区,更有利于壮族人民的其他各族人民的发展。根据广西各族人民的意愿,1958年3月15日,撤销了桂西壮族自治州建制,以原广西省地区为范围建立了省一级的广西壮族自治区。同年4月1日,在云南省建立了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1962年9月26日,又在广东省建立了连山壮族瑶族自治县。壮族散居的地区,也陆续建立起了民族乡
唐宋时候的壮族先民,社会经济有了新的发展。农业以稻田为主,已大量使用牛耕,耕作技术已发展到“深耕溉种,时耘时籽,却牛马之踏履,去螟螣之戕害,勤以朝夕,滋以粪土” 的程度。故有“稻粟皆再熟”,“种稻似湖湘”,“粮粒丰储”,“猪牛鸡鸭肥大蕃息”的景况。手工业有铜、铁、纺织等,特别是綀子布和壮锦(当时称为“緂布”)已驰名全国。綀子布,“洁白细薄”,“清凉离汗”。壮锦,则“白质方纹,广幅大缕”、“佳丽厚重,诚南方之上服也” 。但是比起中原地区来,社会生产的发展还是比较落后的,许多地区仍然采用种子就地点播,不移秧、不灌溉、不施肥、不除草的粗放耕作方式,有的边远山区甚至停留在“刀耕火种”及以狩猎为生的原始生产状态。
到明清时期,壮族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又有所提高。右江地区的今武鸣、平果一带,“四野宽旷,轩豁秀丽。石山起伏蜿蜒,敷为平原,两水绕山合流而入巨浸。江水既通,商货辐凑,盖比内地。”就是庆远那样的“戍垒密遮,使车罕至”的地方,也成为“士抱经而谈,民杂兵而种” ,各族人民祥和安居的一方乐土。在横州一带,人们或筑堤围塘蓄水,或引溪流灌溉,这样的农田已相当普遍。稻田的耕作也较细致,播种育秧,中耕除草一二次,使上田每亩达到2石。坡地则开为畲地种植旱禾,种后也除草一二次,产量与水田不相上下。许多石山地区的壮族农民,也掌握了“煅石为灰”的技术,并把石灰应用于调节土地酸度了。畜牧业也有很大发展,猪、牛、羊、马的饲养很普遍,一些人口不多的农户甚至也养有十数头牛,其发展水平,大致和相邻的汉族地区接近。
壮族在中国的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中均有分布,主要聚居在南方,范围东起广东省连山壮族瑶族自治县,西至云南省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北达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从江县,南抵北部湾。
广西壮族自治区是壮族的主要分布区,共有142071万人(2000年),占壮族总人口的8781%,主要聚居于南宁市、崇左市、百色市、河池市、柳州市、来宾市、贵港市等地。
另外,分布在云南省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的有981万人(2000年),散居在云南省其他地区的有129万人(2000年);广东省连山壮族瑶族自治县有42万人(2000年),另有4000余人(2000年)居住在与连山毗邻的怀集县下帅壮族瑶族乡;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从江县有16万人(2000年);湖南省江华瑶族自治县有5000余人(2000年)。
壮族居住的地方,基本上连接成一片,大部分聚居,也有相当一部分和汉、瑶、苗、侗、仫佬、毛南、水等族杂居。
壮族是跨境民族,除中国外主要分布在越南北部与中国相邻的地区。根据在越南居住时间的不同,识别为岱依族和侬族,统称为岱侬族(Tày-Nùng),语言为岱侬语,文化、习俗、语言与中国境内壮族基本相同。逢年过节、红白喜事都相邀。《同根生的民族》有越南岱依族和侬族的相关记载。
越南共有54个民族,其中岱侬族人口总共270万(2013年),是越南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随着中越壮族文化交流日趋频繁和深入,诸如天琴(壮文:den,越南文:then)等民族艺术形式逐渐在两国发扬光大。
信仰
壮族没有统一的宗教信仰。
壮族民间信仰多神,崇拜天神、雷神、土地神、巨石神、树神、蛙神、花婆神以及祖先神灵等。魏晋以后,随着道教和佛教先后传入壮族地区,壮族宗教信仰体系在其影响下发生了变异,形成以原始的麽教为主,融道教和佛教为一体,信仰多神的“宗教”,并出现了半职业性神职人员——师公。师公有较完整的教规和组织,但无道教那样严格的修行仪轨,其职能是为民间祈福禳灾,驱鬼事神;所行法事兼具巫、道、释的特点。与此同时,汉族道教的正一道和太一道在壮族地区也有所流行,其神职人员壮语称道公,因其专事念经符咒而少解经文,故民间又称“喃嗼先生”。道公对道教的教义和教规虽有遵从,但也已经过壮族本土宗教文化的改造而具有方士性质。道公无固定寺院,多以设坛组班的形式进行临时性的法事活动,其祀奉神祗除道教所特有者外,也加进了佛教和壮族本土神。
佛教由于其教义教规,如极乐世界、禁欲素食等,与壮族价值观念和生活习俗相牴牾,故对壮族社会的影响并不大。壮族地区虽有零星佛寺,但规模及住持僧尼人数均远在中原一般寺庙之下,其信徒也多是南居的汉族人。虽然如此,佛教的一些教义和思想主张,如积德行善、乐善好施等,还是得到了壮族人民的认同,甚至体现佛教生死轮回教义的“前世不修”词语,也成为一些壮族妇女自责的口头禅。
19世纪中叶以后,基督教、天主教等也相继传入壮族地区,并在壮族地区的一些城镇建立基督教、天主教教堂,发展教徒,但影响主要局限于部分城镇居民。
饮食
壮族是最早栽培和种植水稻的民族之一,稻作文化十分发 达,稻米也自然成为壮族人民的主食。稻米制作方法多种多样,有蒸、煮、炒、焖、炸等,各种米饭、米粥、米粉、米糕、糍粑、粽子、汤圆等,是壮族人民日常喜爱的食品。如果掺和其他材料,还可以制成许多更加味美营养的食品,如八宝饭、八宝粥、竹筒饭、南瓜饭、“彩色糯米饭”等。
居住在干旱山区的壮族,由于不宜种植水稻,则以玉米为主食。
壮族人民喜食水产,鱼蛤螺蚌,皆为珍味;山林中的菌果、蝉、蛇、禽、兽,也是壮族人民的日常佳肴。
嚼槟榔是壮族的传统习俗,今广西龙州等地的壮族妇女仍有此喜好。有些地方,槟榔是招待客人的必需品 。
建筑
壮族住房多数与当地汉族相同。广西西南和西北部分地区的壮族村寨,还保持着古老的传统住房形式“干栏”,又称“麻栏”。分上下两层,上面住人,下面关养牲畜和存放杂物。
这种住房形式,是古代百越民族的住房特点,已有数千年的历史。因为它具有适应于南方山区地形、气候和预防毒蛇猛兽侵扰的优点,所以一直延用到现代。
随着时代的发展,德保、靖西、巴马等地方的房屋虽然已经朝着现代居室方向发展,为砖石或钢筋混凝土构造,但一些房屋的结构还保留着干栏的基本特征。
龙胜各族自治县的龙脊壮族聚居区的“干栏”式建筑,是保留至今最为完整的。
服饰
壮族的服装,大部分和汉族相同 ,但在桂西乡村中,尤其是中老年妇女,还保存着自己民族服装的特点。如广西西北部,中老年壮族妇女多穿无领、左衽、绣花滚边的衣服和滚边、宽脚的裤子,腰间束绣花围腰,下身穿褶裙和绣花鞋,喜戴银首饰;广西西南部龙州、凭祥一带的壮族妇女,至今仍穿着无领、左衽的黑色上衣,头上包成方块形状的黑帕,下身穿黑色宽脚裤子。
古代壮族曾流行过文身、凿齿等习俗。唐代文学家柳宗元就曾提到柳州峒民(壮族古称之一)尽是文身人。宋代史书《太平寰宇记》也记载说今贵港市一带的妇女出嫁时要凿去一颗牙齿,古称“凿齿”。现在,这些风俗只在偏远的局部地区有零星流传。
语言文字
语言
壮语属汉藏语系壮侗语族壮傣语支。有南北两个大方言,但语法结构、基本词汇大体相同。南北两大方言大致以郁江和右江为分界线,延伸到云南省文山州的广南、砚山一带。北部方言约占壮族人口的2/3,划分为8个土语区,即邕北土语、右江土语、桂边土语、柳江土语、桂北土语、红水河土语、邱北土语、连山土语;南部方言约占壮族人口的1/3,划分为5个土语区,即邕南土语、左江土语、德靖土语、砚广土语和文麻土语。
文字
唐宋以来,壮族民间曾流行“土俗字”,这种文字是在汉字的基础上 ,利用汉字的音、义组合而成。根据1989年广西少数民族古籍整理出版领导小组办公室出版的《古壮字字典》(初稿)统计,共有10700多个字,其中定为正体字的有4918个。这些字都是从上百年或数百年前出版或手抄的牒诉、券约、师公唱本、山歌本、故事传说、族谱、信件和碑文中收集下来的,说明这种方块壮字在壮族地区民间曾广泛流行过。不过,由于古壮字地区差别较大,缺乏规范,因此各地壮族之间无法形成统一的壮族文字,主要依靠汉文进行交流。1955年,党和人民政府帮助壮族人民创制了一种以拉丁字母为基础的壮文,并培训壮文骨干,出版书报,壮文在扫盲、宣传党的政策等方面,起了积极的作用。20世纪80年代,又完成了《壮文方案》的修订工作,使壮文进一步通用化,壮文也再次进入各级各类学校。
文学
壮族创造了许多神话、传说、民间故事、谚语等丰富多彩的民间文学。在布洛陀神话基础上创造的《布洛陀》长诗,是壮族的一部古老而宏伟的创世史诗,是史前时期壮族社会的百科全书,主要流传于红水河流域的巴马、东兰、凤山、天峨、南丹、河池、宜山、都安、马山和右江流域的百色、田阳、田东、平果等县。它以诗歌的形式,生动地叙述了天地日月的形成、人类的起源、各种牲畜和农作物的来历,以及远古人们的社会生活等,热情地赞颂了布洛陀这个被称为壮族始祖的神话人物创世的伟大业绩。透过这部史诗,可以看到史前壮族社会的基本面貌,以及壮族人民的生活和生产情况。
20世纪50-60年代就有开创广西长篇小说先河的壮族作家陆地的《美丽的南宁》和刘玉峰的长篇小说《山村复仇记》,壮族诗人韦其麟的叙事长诗《百鸟衣》、壮族诗人黄青的抒情长诗《红河之歌》等。《百鸟衣》于1959年被列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十周年优秀作品之一。进入改革开放时期后,壮族的文学创作更是欣欣向荣,陆地的长篇小说《长夜》获全国少数民族文学创作一等奖,由壮族诗人莎红与蓝鸿恩等人合作翻译整理的壮族民间长诗《布伯》,被称为中国少数民族民间文艺的瑰宝。
武术
武术在壮乡不仅有悠久的历史和传统,而且有独特的习俗。
如明代桂西壮人,男孩长到十来岁,就要教他练武。当地土司提倡群众习武,群众也崇尚武术,每年冬闲时节,壮乡的各个村寨都延聘师傅传授武艺。
这种习俗经久不衰,一直延续到解放前后
广南称得上是一座美食古城,到此地旅游,定能大饱口福。广南的美食佳肴岜夯鸡、豆沙肉、凉卷粉等享有盛名,花糯饭、扁米、糍粑、褡裢粑、千层粑、面蒿粑、粽子、红团等独具特色。令人馋诞欲滴。
岜夯鸡:岜夯鸡属广南的一道地方名
菜。“岜夯”为壮语,汉语译为用酸汤煮鸡。岜夯鸡菜谱的制作精细,选料考究,佐料品种多,集色、香味于一体,食之开胃,美在其中,回肠荡气。
豆沙肉:豆沙肉也是广南的一道地方名菜,具有200多年的历史。这道菜主要采用豆沙、肥肉、糯米精心加工制作而成,颜色晶莹透亮,味美香甜,油而不腻,肥嫩可口。 凉卷粉:广南凉卷粉以本地产白料或红料为原料,采用传统手工艺精制而成,成品具有色、香、味、鲜特点,食用老幼皆宜,一年四季不分春夏秋冬,都可作小吃或正餐食用。 菊花鸭:用鸭肉煮菊花,辅以佐料、配菜,具有鸭肉细嫩、汤味鲜甜、开胃、清治肺病等特点。 烤乳猪:清朝、民国年间广为食用,用以招待贵宾。具有肉质鲜嫩、颜色鲜艳、香脆酥松等特点。
腊猪脚:生猪脚经腌制后,滤干水分,用松毛或甘蔗渣烧火薰烤一两个月即可。一般在冬腊月加工,全年都可食用,味道鲜美,香味十足。 九香粽子:时逢春节,广南县壮族人民,家家户户都做粽粑,壮族语称“毫芳”或“扣芳”。包粽前,先将糯米洗净,过滤稍干,然后把糯谷禾杆和苏子杆烧成灰,盛入糯米里
搅黑、簸净,用粽叶包成所需的形状,以生猪肉条拦五香粉或腊肉条、绿豆米作馅,扎紧,放入特大锅内浸泡一至二小时,以中火煮熟。
粽粑配料齐全,有所谓九香,即:糯米香、草果香、茴香、八角香、苏子香、腊肉香、豆香、花椒香和粽粑叶散发的竹香等,故名九香粽粑。
壮家花糯米:广南壮族节庆、祭祀、待客常染制花糯米,旧历三月在者免、那伦一带还有花糯米节。
制作花糯米,因地区、染料不同而制法有异,多数是将香糯米分别放入一些可食有黄花草、枫叶、红蓝草、紫香藤等植物的浆法中浸泡,让它染上植物的颜色,盛入甑子蒸出黑、红、黄、蓝、紫、白等花色饭。花色色泽鲜艳诱人,装在碗里,犹如一朵初放的五彩花,馨香四溢,沁人心脾,味美可口,是壮家人民的传统美食。 八宝大油团集酥、软、香、甜、糯于一身,人吃人爱,制作中讲究手艺和配料。
韦氏一族分支众多,广西壮族韦氏起源 他们和江苏,广东的韦氏应属同宗。
经广西韦氏分部多年搜集、浏览、选辑有关史书、志书和姓氏通书、族谱等资料表明,广西韦氏有两支。第一支,也是最早最大的一支,即夏朝始祖元哲裔孙,秦、汉、唐、宋等朝从北方和中原大批南来,开发广西,繁衍后代,如今苗孙遍布八布桂东南西北中各市县。
史书、志书、族谱凡写有“士著”者,还应上朔至战国,春秋、西周、商朝,骆越、西瓯族从黄河下游游牧到岭南(广西)定居的韦氏。第二支,汉朝韩信儿子韩滢,因父被害而改韦氵营,密送南海,某朝始,其子孙西移,如今分居八桂一些市县。
扩展资料
韦姓源出有五:
1、出自彭姓,为颛顼高阳氏大彭之后裔,以国名为氏。据《韦氏家谱》记载:“出自颛顼大彭之后,夏封于豕韦,苗裔以国为姓,家彭城(今江苏省徐州的古称)。”
2、出自韩姓,为汉初韩信之后裔,为避难简改为韦氏。
3、出自汉代西北少数民族中疏勒国有韦氏。据《韦氏家谱》所载,汉代西北少数民族中疏勒国(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喀什市)有韦姓。
4、出自赐姓而来。据《韦氏家谱》所载,桓彦因功受赐韦姓,其后人以韦姓自居。
5、出自其它源流有韦氏。清朝时广西庆远府、贵州贵阳府定番州、湖广施南古巴地和海南东方市及仫佬、苗、瑶、水等许多少数民族均有韦姓。
-韦姓
壮族简介
壮族是中国少数民族中人口最多的一个民族,总人口有10045 万余人,主要分布于云南省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和曲靖地区,广西、广东连山、贵州从江、湖南江华等地也有分布。壮族有语言,通用汉语。属汉藏语系壮傣语支。
在集中本民族民间文学、音乐、舞蹈、技艺的基础上,壮族人民创造了壮戏。铜鼓是壮族最有代表性的民间乐器。
壮族以农业为主,驰名中外的三七、蛤蚧和茴油是壮族地区素负盛名的特产。甘蔗产量居全国首位。
壮族历史
壮族是中国岭南的土著民族。1958 年发现的“ 柳江人” 化石,属于旧石器时代晚期,距今5 万年左右。可见早在5 万年前,壮族先民就广泛分布在广西一带。他们与布依、傣、侗、水、毛南等族同源于古代越人中的瓯越、骆越,后被称为乌浒、俚、僚、土。
壮族在宋代史籍中称为“ 撞” 、“ 童” 。解放后称“ 童” 。1965 年改族名为“ 壮族” 。壮语属汉藏语系壮侗语族壮傣语支,分南北两大方言。1955 年创制了以拉丁字母为基础的壮文。1957 年《壮文方案》被国务院批准,结束了壮族人民没有自己合法文字的历史。
壮族音乐
壮族约有人口一千三百多万, 主要分布在广西壮族自治区, 其余分布在云南省境内。壮族属于汉藏语系侗语族, 他们有自己的文字, 信仰多神, 崇拜自然。
壮族的山歌, 歌墟已有千百年的历史, 多声部的民歌有浓厚的民族特点, 乐曲中宽阔的音域, 时而大跳, 时而委婉的旋律进行, 显露了壮族山歌的风貌。
壮族礼仪
壮族是个好客的民族,过去到壮族村寨任何一家作客的客人都被认为是全寨的客人,往往几家轮流请吃饭,有时一餐饭吃五、六家。平时即有相互做客的习惯,比如一家杀猪,必定请全村各户每家来一人,共吃一餐。招待客人的餐桌上务必备酒,方显隆重。敬酒的习俗为“喝交杯”,其实并不用杯,而是用白瓷汤匙。
客人到家,必在力所能及的情况下给客人以最好的食宿,对客人中的长者和新客尤其热情。用餐时须等最年长的老人入席后才能开饭;长辈未动的菜,晚辈不得先吃;给长辈和客人端茶、盛饭,必须双手捧给,而且不能从客人面前递,也不能从背后递给长辈;先吃完的要逐个对长辈、客人说“慢吃”再离席;晚辈不能落在全桌人之后吃饭。
尊老爱幼是壮族的传统美德。路遇老人要主动打招呼、让路,在老人面前不跷二郎腿,不说污言秽语,不从老人面前跨来跨去。杀鸡时,鸡头、鸡翘必须敬给老人。路遇老人,男的要称“公公”,女的则称“奶奶”或“老太太”;遇客人或负重者,要主动让路,若遇负重的长者同行,要主动帮助并送到分手处。
壮族庆节
壮族人几乎每个月都要过节,著名节日有一年一度的“三月三”歌节等。壮族最隆重的节日莫过于春节,其次是七月十五中元鬼节、三月三、清明上坟、八月十五中秋,还有端午、重阳、尝新、冬至、牛魂、送灶等等。
春节一般在腊月二十三过送灶节后便开始着手准备,二十七宰年猪,二十八包粽子,二十九做粑。除夕这天,男女老少全家欢聚一起,煮出初一全天吃的米饭,叫“压年饭”,这是预祝来年五谷丰登的意思。除夕晚,在丰盛的菜肴中最富特色的是整煮的大公鸡,家家必有。大年初一,天还没亮,人们就起床梳洗打扮,迎接新春的开始。居住在山区的壮族人民,还有个汲新水的习俗:春节那天,妇女们穿着新衣新鞋,鱼贯地来到河边水渠,挑新水回家。她们边走边拖着象征牛、马、猪、羊、狗、猫的石头,口里还模仿着六畜的叫声,这是祝福来年“六畜兴旺”的意思。汲回来的新水,加红糖、竹叶、葱花、生姜煮沸后,全家和客人都要喝。据说,喝了这象征吉祥的新水,来年人们会更加聪明伶俐。“汲新水”习俗表达了壮族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渴望。初二以后方能走亲访友,相互拜年,互赠的食品中有粑、粽子、米花糖等,一直延续到十五元宵,有些地方甚至到正月三十,整个春节才算结束。
春节期间,壮族人民还开展赛歌、跳舞等丰富多彩的文化娱乐活动。舂堂舞是壮族人民在春节期间用来庆贺新年,预祝丰收的舞蹈。他们认为跳了舂堂舞,来年粮食堆满仓,故有“正月舂堂闹轰轰,今年到处乐添丰”的俗谚。跳舂堂舞时,要一面唱一面舞,若干名妇女每人背着一条舂米之杵,撞打在长形木桩上,还用竹筒配打成节奏,初名“谷榔”,壮语“谷”是“做”之意,“榔”为舂米槽。后来感到木杵太笨重,不便舞动,改用扁担来打,乃易名“打虏烈”,“虏烈”为打扁担之声。舞者各执扁担,围绕木槽,上下左右,边唱边打。舂堂舞舞步雄健、活泼、场面热烈,欢快,体现了壮族人民勤劳勇敢,乐观豪迈的性格。
三月三按过去的习俗为上坟扫墓的日子,届时家家户户都要派人携带五色糯米饭、彩蛋等到先祖坟头去祭祀、清扫墓地,并由长者宣讲祖传家史、族规,共进野餐。还有的对唱山歌,热闹非凡。1940年后,这一传统已逐步发展到有组织的赛歌会,气氛更加隆重、热烈。
其他节日食俗也都各有讲究,各具特色,比如中元吃鸭、端午吃粽、重阳吃粑等等。
壮族节日其中一些和宗教活动关系密切,比如居住在云南的部分壮族,家历正月祭献“老人厅”,二月初二杀猪祭龙山,三月初三祭雷神,五月祭龙,六月祭献杨六郎,七月十四的祭祖是比较隆重的,家家户户都要杀鸡宰鸭,供奉祖先。
美丽富饶的壮乡,素有“歌海”的美誉。尤其是盛大的“三月三”,方圆数十里的男女青年,都兴高彩烈地穿上节日盛装赶来参加,少者几百H,多达数千人或上万人。顿时,人山人海,歌声嘹亮,成了歌的海洋。
三月三是壮族人民的传统节日,对歌又是三月三的一项主要活动,因此又称“歌圩”或“歌节”。
歌圩,是壮族民间传统文化活动的,也是男女青年进行社交的场所。在壮语中被称作“窝墩”、“窝岩”,意为“出野外玩耍”。由于这种活动相互酬唱,彼此对歌,所以古代人之为“墩圩”。
壮族歌圩,在长期发展的过程中有着许多动人的传说。其中比较流行的是“赛歌择婿”的故事。传说在以前,有位壮族老歌手的闺女长的十分美丽,又很会唱山歌,老人希望挑选一位歌才出众的青年为婿。各地青年歌手纷纷赶来,赛歌求婚,从此就形成了定期的赛歌 。
据古代文献的记载,歌圩早在宋代就已经流行,到了明代歌圩又有了发展,并定期在固定地点举行。壮族歌圩有大有小,各地不一。不过,农历三月三最为隆重。搭彩棚、摆歌台、抛彩球、择佳偶,别有风情。在歌圩上,各村屯的男女青年,各自三五或群,寻找别村的青年,集体对唱山歌。通常由男青年主动先唱“游览歌”,观察物色对手;遇有比较合适的对象,便唱“见面歌”和“邀请歌”;得到女方答应,就唱“询问歌”;彼此互相了解,便唱“爱慕歌”、“交情歌”;分别时则唱“送别歌”,歌词随编随唱,比喻贴切,亲切感人,青年男女经过对歌后接触,建立一定感情,相约下次歌圩再会。
歌圩上,除对歌外,还举行丰富多彩的游戏活动。有精采的抛绣球,有趣的碰红蛋,热闹的放花炮,以及演出群众喜闻乐见的壮戏等。
牛魂节
农历四月初八。又称脱轭节,流行在桂北龙胜一带壮族山村。传说这天是牛王诞辰。要给牛脱轭,刷洗身子,放牧到水草丰美的地方。牛栏要打扫干净,铺上干爽稻草。不准役使,更不准鞭打,还要给牛唱山歌,喂乌米饭。过去有些寨子里还建有牛魔王庙,过节这天,要杀猪祭祀,村民们在庙里聚餐。当地流行一个传说:当初陆地只有岩石、黄沙,牛王奉命下凡播种百草,原定跨3步撒一把草万,牛王记错了,变成跨一步撒3把,使得大地百草丛生,连庄稼都长满野草。天帝大怒,罚牛王下人间吃掉百草。但天帝并没有忘记它,每当它生日,便派牛魔王下凡看望、佑护牛王和它的子孙,为它们灭病去灾,由此便建起了牛魔王庙。牛魂节表现了壮族人民对耕牛的爱护和对农业丰收的期望。
壮族婚俗
壮族的村寨一般由若干姓氏成员所组成,没有氏族组织,具有明显的村社特征。壮族婚姻的基本形态是一夫一妻制。各支系都普遍实行氏族外婚,但同姓不同宗可以通婚。“ 土人” 家族在四代以外即认为没有宗亲关系,可以通婚。舅表姨表可婚, 姑表不婚。“ 依人” 氏族外婚多行单线姑舅表婚,姑母之子与舅父之女可婚,但严禁舅父之子与姑母之女通婚。历史上,壮族曾普遍实行早婚,根据有关地方志书记载:“ 依人,多早婚” ,婚姻形式基本实行自由恋爱和父母包办的双轨制。男女青年婚前有社交自由,但双方即便情投意合,也需征得父母同意后才能结婚。自由婚姻的主要方式是男女青年透过唱山歌择偶。此种方式当地谓之“ 唱流” 或“ 赶风流” 。长期以来,在壮族婚姻生活中已成为一种制度,直至解放前后,广南一带壮区仍然十分盛行。在壮族社会中,男女通常在十二三岁起就须学会唱几首山歌,到十七八岁时,必须能学会即情歌。唱山歌地点有着严格规定,无论在僻静的山村,或于街日闹市,都必须是大家所公认或任何人都能看见的地方。时间则根据当地农业生产季节而定。各地每年举行次数不一。“ 沙人” 每年多在正月第一个大街日和二、三月举行。“ 依人” 于每年栽秧前收割后举行。届期,未婚男女和已婚但未“ 坐家” 女子各携带米花糖、花糯米饭以及小手巾、小镜子等物品,在固定场地对唱山歌。倘若某一小伙子爱上某一姑娘,集体对唱阶段便可竭力向她投送秋波,若姑娘也有爱慕之意,双方即以山歌一问一答自成一对。对唱完毕,可坐下互相宴请,互赠随身携带的小件物品以示信物,以后逢街日或节日并可邀约订期相会。透过唱山歌结交的情友,日后即便情投意合,男方也要聘请媒人作形式上的求。
媒人说婚通常要进行若干次,第一二次去女家,若女方父母亦有意,则以便饭招待。如此往返三五次,即可议定亲事,并以“ 合八字” 订婚。订婚礼银很重,一般须送与女子全套银制饰物。父母包办婚姻,在壮族中亦占有一定地位,男女通常在十三四岁、有的早在七八岁就被双方父母“ 合八字” 定 了终身。壮族社会普遍保留着结婚后、生育前“ 不落夫家” 的婚姻习俗。女子婚后第三日即回娘家长佐,待怀孕后才正式到夫家生活,此时即称“ 坐家” 或“ 落夫家” 。其实,此乃母权制向父权制过渡的一种风俗遗留。已婚女子在“ 不坐家”期间,社会观念仍认为是姑娘,有权与青年男子对唱山歌和进行其他自由社交。但若与其他男子发生性关系以至怀孕,如被发现,须由“ 寨老” 调处,对通奸男子进行处罚,处罚方法通常是以五尺红布挂于门上,表示为原夫“ 接红” ;同时赔偿原夫部分礼银,以示歉意。此种情况,多不离婚,甚而原夫父母竞为其子解嘲,劝子无须介意。如通奸男子将女子拐去,原夫有权邀亲友追究,拐骗者必须向原夫退赔全部札金。已婚女子“ 不落夫家” 时间一般以是否怀孕生子为限,若三五年仍不孕,而且弟妹已长大结婚,这时即便不孕也得“ 落夫家” ,反之则行改嫁。壮族有招赘习俗,招赘女家通常要派媒人到男家说媒,从妻居男子改与女家姓。夫死妻子可以改嫁,也可以转房。但转房仅限于兄死弟无妻而嫂转为弟妻。
壮族服饰
壮族男子多穿对襟上衣,纽扣以布结之。胸前缝一小兜,与腹部的两个大兜相配,下摆往里折成宽边;下裤短而宽大,有的缠绑腿;扎绣花纹的头巾。蓝黑颜色是壮族妇女的共同爱好,喜穿长裙短衣,头包青色绣花帕,腰系精致围腰。上衣分对襟和偏襟两种。右衽上衣,衣领、袖口、襟边都绣有彩色花边;下着黑色宽肥的裤子。也有穿黑色百褶裙,上有彩色刺绣,下有彩色布贴,色彩绚灿耀眼。扎布贴、刺绣的围腰,戴绣有花纹图案的黑色头巾。节日或赶墟歌场穿绣花鞋,披戴绣花垫肩。
壮族饮食
多数地区的壮族习惯于日食三餐,有少数地区的壮族也吃四餐,即在中、晚餐之间加一小餐。早、中餐比较简单,一般吃稀饭,晚餐为正餐,多吃干饭,菜肴也较为丰富。大米、玉米是壮族地区盛产的粮食,自然成为他们的主食。
日常蔬菜有青菜、瓜苗、瓜叶、京白菜(大白菜)、小白菜、油菜、芥菜、生菜、芹菜、菠菜、芥蓝、蕹菜、萝卜、苦麻菜,甚至豆叶、红薯叶、南瓜苗、南瓜花、豌豆苗也可以为菜。以水煮最为常见,也有腌菜的习惯,腌成酸菜、酸笋、咸萝卜、大头菜等。快出锅时加入猪油、食盐、葱花。
壮族对任何禽畜肉都不禁吃,如猪肉、牛肉、羊肉、鸡、鸭、鹅等,有些地区还酷爱吃狗肉。猪肉也是整块先煮,后切成一手见方肉块,回锅加调料即成。壮族人习惯将新鲜的鸡、鸭、鱼和蔬菜制成七八成熟,菜在热锅中稍煸炒后即出锅,可以保持菜的鲜味。
壮族喜爱猎食烹调野味、昆虫,对三七的食疗颇有研究,利用三七花、叶、根、须做菜很有特色。壮族还擅长烤、炸、炖、腌、卤成熟法,嗜酒,口味辣麻偏酸,喜食酥香菜品。主要特色菜有:辣血旺、火把肉、壮家烧鸭、盐风肝、脆蜂儿、五香豆虫、油炸沙虫、皮肝糁、子姜野兔肉、白炒三七花田鸡、夯鸡等。
壮族自家还酿制米酒、红薯酒和木薯酒,度数都不太高,其中米酒是过节和待客的主要饮料,有的在米酒中配以鸡胆称为鸡胆酒,配以鸡杂称为鸡杂酒,配以猪肝称为猪肝酒。饮鸡杂酒和猪肝酒时要一饮而尽,留在嘴里的鸡杂、猪肝则慢慢咀嚼,既可解酒,又可当菜。
典型食品:壮族有许多著名的菜肴和小吃,主要有:马脚杆,鱼生,烤乳猪,花糯米饭、宁明壮粽,状元柴把,白切狗肉,壮家酥鸡,清炖破脸狗,龙泵三夹。
壮族建筑
居住在坝区和城镇附近的壮族,其房屋多为砖木结构,外墙粉刷白灰,屋檐绘有装饰图案。居住在边远山区的壮族,其村落房舍则多数是土木结构的瓦房或草房,建筑式样一般有半干栏式和全地居式两种。
干栏,也叫木楼、吊脚楼。壮、侗、瑶、苗、汉都有。多为两层。上层一般为3 天间或5 开间,住人。下层为木楼柱脚,多用竹片、木板镶拼为墙,可作畜厩,或堆放农具、柴火、杂物。有的还有阁楼及附属建筑。一般干栏都依山傍水,面向田野,前景开阔,采光也好。一个寨子一个群落,整体肜去,既雄伟又壮观。有些村寨,家家相通,连成一体,就像一个大家庭。居室格局,各族自有特点。龙胜县龙脊乡壮族干栏,以神龛为中心,神龛后面,居中是家公住房( 以女主人为中心) ,左角是家婆住房,有小门与家公房相通。主妇房在右角。丈夫房在厅堂右侧外。客房在前庭左角,姑娘房在右角楼梯旁,便于她们与小伙子们交往。这种布局的最大特点,是夫妻异室,沿袭了古俗。现在的干栏,内部结构略有变化,但基本格局不变。
壮族习俗
逢年过节都要进行敬一祭神活动。届时要备猪、鸡、鱼拜祖。煮猪肉拜祖还是京族女子出嫁时的一种礼习。每年哈节,凡年满16 岁的男子都要置备鸡、酒、糯米饭、槟榔等祭品到哈亭祭祀,经过祭拜的男子才算“ 入众” (即进入成年),才能被允许参加唱哈节的入席活动,从此便可参加捕鱼生产。
壮族--禁忌
壮族人忌讳农历正月初一这天杀牲;有的地区的青年妇女忌食牛肉和狗肉;妇女生孩子的头三天(有的是头七天)忌讳外人入内;忌讳生孩子尚未满月的妇女到家里串门。登上壮族人家的竹楼,一般都要脱鞋。壮族忌讳戴着斗笠和扛着锄头或其他农具的人进人自己家中,所以到了壮家门外要放下农具,脱掉斗笠、帽子。火塘、灶塘是壮族家庭最神圣的地方,禁止用脚踩踏火塘上的三脚架以及灶台。壮族青年结婚,忌讳怀孕妇女参加,怀孕妇女尤其不能看新娘。特别是怀孕妇女不能进入产妇家。家有产妇,要在门上悬挂袖子枝条或插一把刀,以示禁忌。不慎闯入产妇家者,必须给婴儿取一个名字,送婴儿一套衣服。一只鸡或相应的礼物,做孩子的干爹、干妈。
壮族是稻作民族,十分爱护青蛙,有些地方的壮族有专门的“敬蛙仪”,所以到壮族地区,严禁捕杀青蛙,也不要吃蛙肉。每逢水灾或其他重大灾害时,壮族都要举行安龙祭祖活动,乞求神龙赈灾。仪式结束后,于寨口立碑,谢绝外人进寨。
壮族宗教
古代壮族没有形成统一的宗教,其先民由自然崇拜发展到祖先崇拜和多神信仰。壮族普遍崇拜祖先,每户正堂屋的神壁上都供奉“ 天地国亲师之位” 和祖先神位。
唐、宋以后,佛教、道教先后传入,建立了寺庙。1858 年以后,天主教传入,1862 年基督教教传入,但都未传开。各家都有神龛,敬奉祖先。不少地区有巫公、巫婆进行占卦等。
广南县美食有谷多高峰牛肉、珠琳卤鸡凉卷粉、广南板栗、野生鱼、褡裢粑、岜夯鸡等。
1、谷多高峰牛肉:峰牛是世界最好的肉牛品种,现在全州存栏70多万头。2014年,谷多高峰牛被云南省农业厅命名为《云南谷多农牧业有限公司文山牛纯繁场》,入选了国家品种遗传资源保护名录,2015年被国家农业部命名为国家级肉牛核心育种场。
2、卤鸡凉卷粉:文山特色凉卷粉和别的地方不同,采用当地的手工卷粉,入口爽腻、柔嫩,细滑而筋道的口感。食用老少皆宜,一年四季不分春夏秋冬,都可作小吃货正餐食用。
3、广南板栗:采用的是侬人谷生长的板栗,原生态、绿色健康。秋天吃板栗,本就是一件美事,“客来为说晨兴晚,三咽徐收白玉浆”。熟透的板栗入口绵密,味道甜糯,细细嚼碎,品味其中的鲜美。广南的板栗绿色有健康,味道更是鲜美,值得一尝。
4、野生鱼:广南西洋江的野生鱼,营养价值高,口感细嫩紧致,汤是粘稠的奶白色,浓郁醇厚,鲜美又健康,让人吃完唇齿留香。野生鱼较养殖鱼肉质更加细嫩鲜美,无肌间刺,无鱼腥味,无论怎么烹调,滋味均鲜美可口,广南的野生鱼生态又健康,爱吃鱼的小伙伴绝对不能错过。
5、褡裢粑:褡裢粑选用上好糯米面加上熬制好的糖水揉拌均匀,包上豆沙馅后,再将温水烫洗过的芭蕉叶将其包裹蒸熟而成。所采用的糯米米粒雪白透青,粒大饱满,洁白油光,饭粒软而不稀,糯而不腻,味香口感好,富有弹性,营养丰富,蛋白质含量高,香味浓郁,生态健康。
6、岜夯鸡:是广南县壮族独有的一道独具风味的传统美味菜肴,被称之为云南一绝。岜夯鸡的主要原料为3斤以内的鸡仔一只,以公鸡为最佳。“岜夯”为壮语,即酸汤之意。岜夯就是用红青菜或野菜制作的一种酸菜汤。做酸汤,其制作方法是先将红青菜工(或野菜)洗净、晾干,放入米汤内泡三至五日,其汤即为有酸味的红色汤汁。
云南文山广南壮乡十大名菜之岜夯鸡
本文2023-10-14 15:09:35发表“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lezaizhuan.com/article/2533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