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族谱顺序如何定的?定的时候有什么道理?

栏目:资讯发布:2023-10-14浏览:8收藏

古代族谱顺序如何定的?定的时候有什么道理?,第1张

家谱 又称族谱、家乘、宗谱等,是以记载父系家族世系、人物为中心的历史图籍。先秦重要史籍《世本》为我国家谱的开山之作,其内容系黄帝以来至春秋时帝王公侯卿大夫的记录,其作用在于尊世系、辨昭穆、别贵贱等。魏晋时期,门阀势力盛行,家谱成为门阀豪族势力维持其政治经济特权的重要工具。郑樵《通志》卷25:“自隋唐而上,官有簿状,家有谱系。官之选举,必由于簿状,家之婚姻,必由于谱系。”因此,谱学大盛。降至明清,私家修谱盛行,成为宗族普遍关注的大事,一般是三四十年即重修一次,往往是一修再修甚至多次重修,依封建统治者的逻辑就是“笃宗族以昭雍睦”、“修族谱以联疏远”。皇家也积极修谱,称为玉碟,由宗人府具体承办。现存家谱主要是宋代以后尤其是清代的私修家谱,其体例主要是融合欧阳修、苏询二体而形成的规范化的谱式,即“首世系,次讳字,次婚姻、次子嗣,凡祖宗之德行,品望、功业、文章悉载于谱。故族递衍而不乱,祖德常佳而不朽。”(《兴化戎氏重修宗谱》序),其内容归纳起来,大致有:

(1)谱名,有称家谱、家乘、族谱、宗谱、世谱、会谱、统谱、房谱、支谱等的不同;

(2)谱序:包括达官贵人及儒学大师等撰修的序言,用以反映本族的历史、族望、修谱简况及修谱原则等;

(3)谱论,即论述修谱的意义、原则、方法等;

(4)恩荣录,包括皇帝对家族成员中官员及家属的敕书、诰命、赐字、赐匾、赐诗、御谥文、御制碑文及地方官府的增谕文字等;

(5)遗像及像赞,载有祖先及祖中重要人物的遗像,并配诗示赞;

(6)族规家训,包括祖训、家礼、家典、家范、家戒、家规、族规、族约,是约束族人的礼仪规定,它对于族长的特殊地位、族众的行为准则、祭祀的礼仪、族产的管理等都有具体而又细致的规定;

(7)五服图,即明确族众的五服关系;

(8)世系,系家谱内容的主体,族中所有成员依照图表格式,按辈分次序进行排列,借以明确族人的代系及血缘关系等;

(9)谱系本纪,即记载族人的简单情况,如本人名字、父名、排行、字号、生卒年月日、科第、官职、妻室、葬地、子女等;

(10)命名行派,为族人命名需依一定的顺序以区别辈分,如曲阜氏依照“兴额传继广,昭宪庆繁样,会德维垂邮,钦昭念显扬”二十字命名;

(11)官迹,记载族中历代官宦名人事迹,有的还专门收集族中及第人员;

(12)传记;即族中名贤的传记材料,有行状、行实、事状、志略、忠义、孝友、贞节、寿文、贺序、墓志、序文、祭文、年诺等;

(13)先世考,考正本族的历史渊源和迁徒情况,如得姓始末、始祖、世派、迁徒地区等。 (14)名i录,记述与本族或族中成员有关的山水桥梁、亭台楼阁等

(15)祠堂,有记堂图、祀文、捐祠者姓名、祠堂规制、神位世次等;

(16)族产,如祠田、义庄、山林、房屋、田至及租佃文契;

(17)坟墓;即族人的墓地分布;

(18)艺文,收录族人的著述;

(19)领谱字号,记载家谱的编号、印谱总数、分发各房谱数及领取人名。

以民国时的家谱为例,它所构成的体例要素计有三十项:

1.谱名。2.目录 3.谱序

4.凡例5.万年历6.世源

7.世系图 8.派序 9.先祖像及赞

10.恩荣录11.宗戒12.家训

13.家戒14.坟茎15.五服图

16.宗祠17.族产18.耆旧传

19.艺文20.大事记21.历届修谱名目

22.承修名目23.提修名目24.新旧居迁地名

25.门丁数26.领谱字号27.捐输名目

28.杂记29.后记30.宗支世系。

:200711258265496jpg

此外,一些家谱还有专章记载本宗族曾经发生的大事,如与其他宗族发生的纠纷或械斗;与冒认本族的同姓所打的官司等。家谱是一个家族的百科全书,是传家之宝,一般秘不示人,故领谱子孙妥善保存。每次大祭时,全族将所有现存家谱集中到祠堂查验,凡是遭到鼠咬、油渍、虫蛀、受潮霉烂的家谱,藏谱者都要受到声讨和处罚,若卖出即被作为不孝子孙逐出宗族,如《西石城风俗志》记载江南一带的世家大族“谱集,污则罚之。谱未呈验者,亦予罚。”由于家讳甚严,家谱严格遵循隐恶扬善的规定,但家谱仍是人们认识古代社会的一个重要途径。

范文澜《中国通史简编》载: “汉书艺文志是秦、汉以前著述的总录,隋书经籍志是隋以前著述的总录。”那么“家谱”一名的取用应在汉至南北朝时期。所以,在《新唐书》中,以“家谱”冠名的才真正开始多起来,如“谢氏家谱”、 “薛氏家谱”、“颜氏家谱”、“李用休家谱”等。说以“家谱”为名始于宋代,是不确切的。作为家谱,本应为一直系之本家谱。但后来,绝大多数是凡同一区域内的同一先祖的各分支后裔的共同谱牒统称为家谱。从历史上谱牒用名看,宗谱、族谱、家谱应是有一定区别的。

大宗小宗 古代宗法规定,同一始祖的嫡系长房继承系统为大宗,余子为小宗。礼记·大传》:“别子为祖,继别为宗,继祢者为小宗,有百世不迁之宗,百世不迁者,别子之后也,宗其继别子者,百世不迁者也”,这是周代宗法制度的基本原则。当时大夫、士阶层家族的始祖,一般是国君的别子,别子无权继承君位,必须分立自立一家,成为某一家支的始族,即“别子为祖”,继承始祖别子的也只能是长子、长孙、长曾孙这一系统,此谓“大宗”。《仪礼·丧服》:“大宗者尊之统也……大宗者,服族也,”极言大宗政治地位和社会地位之高:别子的继承人是世代不断的,故称“百世不迁者,别子之后也。”别子除有长子,还有其他儿子即庶子,庶子系统属小宗,小宗仅继承其父,故称继祢者为小宗,小宗超过五世,即无丧服规定。随着世代的推移,一个宗族扩展到旁系林立时,仍然可以通过尊奉大宗的方式被约定在血缘集团之内,而不会导致零乱。上述以家族为中心,按血缘远近区别嫡庶亲疏的法则叫宗法,在周代极为完善,后世或尊行大宗之法,或恪守小宗之法,都对周代的宗法制度作了变通处理。

简言之,凡同祖之裔为宗,宗人凑聚为族,按古宗法制度所制,大宗和小宗的合称为宗族。

事宗礼 聚族而居是古代中国人常见的居住形式,族人常恪守的事宗礼包括:平居遇事应咨告宗祠,如祭祀、嫁女、聚妻、凶事、生子、易名、出外求学、荣归故里等。如遇族内发生吉凶大事,宗子需率全体成年男性族人赴祠禀告,祭祀先祖。祭毕合族会食。“凡所告事,宗于皆书于宗籍,大宗无后则支子以昭穆之后宗之,则宗道存,而诸义有主也。”(《续通典》卷67)

义田 又称“义庄”,指宗涝用于赈恤族内贫寒人家和奖励贞节义行的田产,始创于北宋范仲淹。范仲淹创设义庄的初始动机是:‘祖宗积德百余年始发于我,今族众皆祖宗子孙,我岂可独享富贵”(《宋人小说类编》卷一)义田大多由宗族显贵捐献而产生的,一般设有专人管理,以防族人侵渔,并且不准典卖,地权比较稳定,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缓解族人的生活困难。故顾炎武说:设立义庄“夫惟收族之法行,而岁时有合食之思,吉凶有通财之义。”如此“不待王政之施,而矜寡孤独疾者皆有所养矣。”(《皇朝经世文编》卷八)清朝政权考虑到义田的巨大作用,严厉惩罚那些盗卖义田的不孝子孙,以保护宗族公产。

家讳 即家族或家庭之内的忌讳,又称“私讳,”与“国讳”相对。古人视直呼尊长姓名为大不敬,故晚辈在日常言谈和使用文字时,要回避祖、父等长辈的名字,做到“臣不言君名,子不言父名。”家讳现象,周代即以出现,汉晋逐渐盛行,至南北朝进入全盛,后世相沿,但明清时稍松。依家讳要求,外出写家信,信封上忌用父亲名字,而要用本人名字写成“某某某平安家信,”对别人说起自已的父母,亦多用“府君”、“萱堂”、“椿庭”、“家父”、“家母”一类的词代称。在行文时,如遇与长辈相同的字,则以改字、缺笔等方法加以回避,以表尊敬。如苏东坡作序,一律以“叙”代替“序”字,以避父讳“序”;司马迁父名“谈”,故他在《史记》中从未用“谈”字,家讳发展到后世已不限于文字和称呼上,如晋代桓玄父名“温”,其家中讳说“温‘,因来宾要求温酒竞至大哭,

排辈 宗族内以宗谱规定辈分用字以公开族人所处的辈分。族人在命名时(尤其是男性),名字中必须含谱定辈分用字,放于名字中间,俗称某字辈,以此作为族人相互关系的标志,防止族内人际关系发生混乱。这种规定自汉代开始,明清时期的大家族颇为盛行.如江西九江吴氏的排辈为:德里伯志盂,时添国道中,之登光宗应,茂学仁宜从。周邦新进化,富寿兆长荣,昭代闻仕启,恒慈建立洪。昌明高尚法,永守善良功,锡庆开先业,修和本大同。江西靖安钟氏的排辈为:子孙永昌,宗先福长,顺龙有庆,发荣万方。可见,排辈用字连接起来反映了强烈的血亲观念、浓厚的尊祖意识以及对于宗族繁荣昌盛的期望。

遵昭穆 是在周代确立嫡长继承制的前提下,为适应宗族组织的存在而出现的一种行辈标志制度,其盛于西周,后世则仅用昭穆表示辈分如父子的关系。其制,在确定宗族庙次和墓次时,始祖居中,父昭子穆,父穆子昭,左昭右穆,依次转换,以使在祭招、丧葬、继承和赐爵等礼仪活动中明确区分行辈,严防宗族内部的辈分发生紊乱。故<礼记·祭统》:“昭穆者,所以别父子、远近、长幼、亲疏之序而无乱也,是故有事于大庙,则群昭群穆咸在而不失其伦。”《周礼·夏官司马·司土》:“及赐爵,呼昭穆而进之。”周代设专官区分昭穆,如小史、小宗伯等。小史负有辨昭穆的责任,就是指史官应根据系世来确定王族成员的行辈。《周礼·春宫宗伯·小宗伯》特别强调小宗伯的一项职责是:“辨庙祧眨昭穆,”意即在为某位祖先建立宗庙时,朝廷的典礼官便要事先根据死者行辈标志的昭与穆,来确定其宗庙应建在宗庙群中的昭组还是穆组的位置上。这种以昭穆区分行辈的办法比较原始,在汉代被以行辈字标志行辈和方式取代。

九族 是先秦时期概括宗亲关系的一种说法,以西周为最典型,见于《左传”桓公六年》:“亲其九族”。《尚书·尧典》:“克明俊德,以亲九族,九族即睦,平章百姓。”关于九族所包含的亲属范围,古人有两种截然不同的解释。其一认为九族全系父系宗亲,即指上至高祖,经曾祖、祖、父、已身、子、孙、曾孙、直至玄孙的九代的合称;其二,认为九族亦包括异姓有服的亲属,指父族四、母族三、妻族认为几族亦包括并姓百服的亲属,指父族四、母族三、妻族二,具体分布为:父族四指五族之内为一族,父女昆弟适人者与其子为一族,已之女昆弟适人者与其子为一族,已之女子子适人者与其子为一族;母族三,指母之父姓为一族,母之母姓为一族,母之昆弟适人者与其子为一族;妻族二,指妻之父姓为一族,妻之母姓为一族。可见九族是一个较大的亲属团体。后世在概括宗亲关系时基本上不用九族的提法。

六亲 即六代宗亲。古代有宗族亲情到第六代为止的民间成规。<礼记·大传》:“六世亲属竭矣。”《贾谊新书》:“人之戚属,以六为法,人有六亲,六亲始日父,父有二子为昆弟,昆弟又有子,子从父而昆弟,故曰从父兄弟。从父昆弟又有子,子从祖而昆弟,故为从祖昆弟。从祖昆弟又有子,从曾祖而昆弟,故日曾祖昆弟。曾祖昆弟又有子,子为族兄弟,备于六,此之谓六亲。亲之始于一人,世之别离,分为六亲。亲戚非六则失本末之度,是故六为制而止矣,六亲有次不可相谕,相谕则宗族扰乱,不能相亲,是故先王设为昭穆三庙以禁其乱。”依此,到了第六代,即出了五服,已无亲情关系。宋代以后,以族规、义田、家训等为特征的宗族制度开始兴盛,宗族亲情被无限延伸,以激发族人的木本水源之思,但仍然注重六亲之制,只不过与六亲之外的族人可以保持较谈的宗族亲情。

谱学 自有文字出现,即有早期的人物记录。由简单的零散的记录发展到连贯系统的世系记载,由分衍世系到综合为后来的整体宗族世系体系,经过几千年的发展,不断充实、完善,从而创造了人记录自己生平世系及血缘关系的专著,这就是谱牒。在这个历史发展过程中,有以编撰当代姓氏人物世系为题材的籍典,有以人物世系为研究对象而创制的体例和修撰法则,从而研究它的起源、类别、功能、社会作用等,进而“演为专门之学”,这就是谱学。早期的谱学概念,主要着重于谱碟的修编、总汇、法则等方面。晋太元中贾弼撰写的《姓氏簿状》,称其为贾氏谱学,梁王僧孺在贾弼旧本的基础上,充实增补改撰为《十八州谱》,号为王氏谱学。隋唐时的《衣冠谱》、《开元谱》、《元和姓纂》、《永谱》等也有相当大的影响。尤其唐在全国收集了大量的士族家谱,考其世系,撰编成大型的《氏族志》一百卷、二百九十三姓、计一千六百五十一家,给后人留下了丰富的史料,至今敦煌石室还存有《氏族志》原始写本残页。五代以后,有郑穛的《通志》著录谱序六种,另有《氏族典》、《古今姓氏书辩证》等都是有影响的谱学专著,特别须提及的北宋欧阳修与苏洵在谱学领域所创制的欧苏二体,为谱牒的修撰提供了至今不改的法则。这些古代谱学成就,为我们留下了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现代谱学,更着重于谱牒所涉及的历史内容而进行的学术研究与探讨,取其有史学价值和人文科学价值的精华部分,并从人口学、社会学、民族学、经济史、人物传记、宗族制度、地方史等方面解析历史,从而服务于现代社会。

谱法 所谓谱法,是按一定的规则制度、体例进行编撰谱牒的方法。这个方法,其要点就是怎样完整、准确、明了、有序地记载族人世系及其有关事项。从广义上讲,一部完整规范的谱牒,应涵盖该族历史、源流世系、人物、事件、业绩、迁徒、族规等内容。自宋起,编撰谱牒有两法,即欧体和苏体,也称欧式和苏式。

支谱 顾名思义,支是主干之外的分支,意属为同祖之下分衍的众多后裔,而后又各有其世系的支派。所谓支谱,就非常明确了它的谱牒定位,即局限在该祖之下的一个独特分支。形成或成为“支谱”的因素往往也是因分衍、择业、迁徒等原因,游离在原宗地所发展而成的,所以冠以“支谱”,它本身就表明了它属某宗之下的一个分支。支谱仍属于族谱范畴。

家乘 家乘,原意为以记载私家之事的文录。罗大经《鹤林玉露》载:“山谷晚年作日录,题曰家乘。”家乘属于家谱的范畴,因此后有少量的家谱也冠用家乘。家乘是从“史乘”袭用而来。虽然冠用家乘的不太多,但对谱碟的称谓单位则多有使用“乘”,是谱牒定量的又一别称。谱中有如:“以上大乘,每乘拾八本。”这里所谓的大乘非指佛教“大乘”之意。乘,本为春秋时晋国的史籍名,以后引申到载史之类的书,可称“史乘”。因此将谱列入史类称乘,大乘即本族总谱和门谱的合称,如“每乘拾八本”,即这部完整的谱碟共十八本/

1关于王姓的研究报告五年级下册作文

 一、问题的提出

 书上有一篇关于李姓的研究报告,让我明白了姓氏也是一种文化,想起了我的姓--王,便想出了调查王姓历史的题目。

 二、调查方法

 查阅有关书籍、报纸,上网浏览,问家长,了解古今王姓名人及王姓人口数量。

 三、调查情况和资料整理

 历史、现代的名人:战国时“鬼谷先生”王诩、书法家王羲之及王献之,文学家王维、王勃、王昌龄,政治家王安石等。

 王姓人口数量:据统计,王姓人口数量为92881万人,有人统计,王姓不仅人口居全国第一,而且历史名人也居全国第一位。

 王姓的历史由来:1为周文王第十五子毕公高的后裔;2源于太子晋的王氏;3为周平王太孙赤之后;4出自妫姓;5出自子姓;6他族改姓或赐姓;7少数民族改姓王氏。

 四、结论

 1王姓历史久远,加之支系众多,世族繁盛,代代名人层出不穷。

 如战国时期授苏秦、张仪纵横术的“鬼谷先生”王诩。

 西汉古代四大美女之一王昭君,琅琊的王羲之、王献之父子的书法千古留名。

 唐代,有著《滕王阁序》的“初唐四杰”之一的王勃;有“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大诗人王维、王昌龄。

 的文学家王安石。

 元曲的代表作家王实甫,所著《西厢记》堪称经典。

 明、清之际的大思想家,著《日知论》的王夫之。

 清末有大文学家王国维。

 现代的名人有:科学家王选、中国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家王亚南、中国无产阶级革命家王稼祥、被授予共和国上将军衔王震……我们为王姓祖先创造的辉煌感到自豪。

 2王氏的众多分支中数来仍以源自周文王姬姓子孙的那一支名气。

 这一支王姓源自原来的周朝,也即今天的甘肃、陕西西安一带,其后来的主要分封之地在今山东省境。

 根据考证,福州王氏发源于山东琅琊王氏,以王审之为福州王氏的祖先代表。

 3据2007年最新统计,王姓是当代中国人口最多的姓氏,王姓人口数量达92881万人。

2关于王姓的研究报告五年级下册作文

 一、问题的提出

 语文书本上有一篇关于李姓的研究报告,让我明白了姓氏也是一种文化,想起了我的姓——王,便想出了调查王姓历史的题目。

 二、调查方法

 1、查阅有关中华姓氏的书籍,阅读报刊,上网浏览,询问长辈,了解王姓的来源和古今王姓名人。

 2、通过网络,了解王姓的人口数量。

 3、通过多种途径,搜集王姓的名人故事。

 三、调查情况和资料整理

 信息渠道:书籍、报刊、网络

 王姓的来源:传说有出自周朝姬姓,有出自虞舜妫姓,有出自商朝子姓,还有少数民族中的王姓及赐姓、冒姓王氏。它们的共同点在于多数是以爵为氏的。

 古今王姓名人:王羲之、王维、王昭君、王安石、王诩、王昌龄、王选、王亚南、王稼祥、王震……

 王姓人口数量:据统计,王姓人口数量为92881万人

 四、结论

 1、王氏的众多分支中数以来仍以源自周文王姬姓子孙的那一支名气。这一支王姓源自原来的周朝,也即今天的甘肃、陕西西安一带,其后来的主要分封之地在今山东省境。根据考证,福州王氏发源于山东琅琊王氏,以王审之为福州王氏的祖先代表。

 2、王姓历史久远,加之支系众多,世族繁盛,代代名人层出不穷。如战国时期授苏秦、张仪纵横术的“鬼谷先生”王诩。西汉古代四大美女之一王昭君,琅琊的王羲之的书法千古留名。有“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大诗人王维、王昌龄。着名的文学家、王安石。现代的名人有:科学家王选、中国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家王亚南、中国无产阶级革命家王稼祥、被授予共和国上将军衔王震……我们为王姓祖先创造的辉煌感到自豪。

3关于王姓的研究报告五年级下册作文

 一、问题的提出

 我们班很多同学姓王,有一次听老师讲每一个姓氏代表着与众不同的意思,我为了弄明白,就对王姓的历史做了一次调查。

 二、调查方法

 1、上网查阅资料。

 2、通过书籍报刊等图书查资料。

 三、调查情况

 王姓的来源:王姓是中国第一大姓,人口将近一亿,自汉代以来,王姓有至少21个望族,其中如琅玡王氏、太原王氏、三槐王氏、开闽王氏等,王姓是中华民族众多姓氏中文化最为渊深的姓氏。

 历的王姓名人:王安石、王昌龄、王昭君、王羲之、王之涣等。

 王氏家谱:现存的王姓家谱、族谱中,基本上都是一宗一族、一房一支所修的,属于私修谱牒,私修谱牒行于宋代,至清代以后的家谱族谱中,基本上都是私家修撰的天下。

 四、结论

 1、我国的王姓,是一个源头重多、族派纷繁的姓氏。出自妫姓,为齐王田和的后代,以王族称谓所氏,有出自了姓,为殷商王子比干之后,以爵号为氏。有出自姬姓,为周文王以后,以王族爵号为氏,得姓始祖是太子晋,其名晋,字子乔,系周灵王太子,在山西太原有“子乔祠”,就是对王姓始祖子乔的纪念。王姓是当今排名第一位的大姓,拥有人口近一亿,约占全国汉族人口的百分之七点四。

 2、在历史长河中王姓人才济济。有唐代诗人王之涣、王昌龄、王维,河南农民领袖王琼,北宋政治家、文学家、思想家王安石,清文学家王士禛,新朝开国皇帝王莽。王昭君,西汉元帝时宫女,她自请嫁匈奴,在匈奴几十年,结束了长期以来汉同匈奴之间的战争局面,起到安定边疆,增进民族团结的进步作用,她的故事成为后来的诗词、戏曲、小说、说唱等的流行题材……我为许多王姓中的名人感到骄傲和自豪。

4关于王姓的研究报告五年级下册作文

 一问题的提出

 我们学校有很多同学姓王,王姓是怎么来的?历姓王的名人有哪些?现在的王姓是不是我国人口最多的姓氏!带着这些问题,我对王姓的历史和现状做了一个研究。

 二研究方法

 1查阅书籍(字典、百家姓、报刊)

 2网络搜集

 3电话联系或者询问家人

 三资料整理

 1王姓的由来

 王姓的来源有姬姓、子姓、妫姓以及少数民族改姓等等,但主要是源自姬姓,据说,周灵王之子太子晋因值谏而被废为平民,但人们因为其是王族的后代,因此将他们称为“王家”,后来这支族人也都用王来作为姓氏。王姓在全国各地都有所分布,并且根据官方统计山东、河南、河北三省分布比较多。

 2王姓的历史名人

 (1)王羲之(321-379,一作303-361),东晋书法家。字逸少。琅邪临沂(今山东临沂)人。官至右军将军、会稽内史,人称“王右军”。自幼学习书法,曾师从卫铄,后遍学众家,在汉魏质朴淳厚书风的基础上,博采众长,创造出一种妍美流便、雄逸俊雅的新书风

 (2)王维(701-761年,一说699-761年),字摩诘,号摩诘居士。河东蒲州(今山西运城)人,祖籍山西祁县。唐朝诗人、画家。

 (3)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抚州临川(今江西抚州)人。北宋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改革家。

 3王姓书写及解释

 王(拼音:wáng、wàng)是汉语常用字[1],最早见于商代甲骨文。王是指事字,甲骨文像斧钺之形,“王”便是以斧钺象征王权。本意是古代的统治者。秦汉以后,帝王改称为皇帝,“王”就成为封建皇族或功臣封爵的项,如:诸候王、亲王、郡王等。也指在某个领域、某一方面取得成就的人,如:故事大王等。以上义读wáng。“王”一般作为名词,但有时也作为动词使用,指称王,多用于古代汉语中,读wàng。

 4王姓的现状

 王姓为中国第一大姓氏,有92881万人,占全国人口总数的725%,是我国人口最多的。

 四研究结论

 1传说王姓来源于上古时代,大量姓氏改为王姓,这可能和后来王姓的增长奠定了基础。

 2历王姓的名人辈出:有书法家王羲之;还有诗人王维,王安石,王之涣;他们在各个领域都闪耀着光芒!

5关于王姓的研究报告五年级下册作文

 一、问题的提出。

 我曾了解到许多人姓王,这引起了我追溯其源头的兴趣。它的历史是怎样的为什么会逐渐壮大现在王姓的'数量占人口的比例是多少针对这些问题,我要展开调查和研究。

 二、拟定计划。

 1、王姓人口数量。

 2、王姓的先祖。

 3、王姓的名人。

 4、王姓的名人故事。

 三、资料整理。

 王姓数量资料:王姓是中国的大姓之一,排列第二,约占全国汉族人口的百分之七点四一,分布很广。

 王姓先祖和发展:王姓先祖都是商代、周代国君的后裔,都是王族,当时称“王家”,后世子孙就以王为姓。

 王姓历史名人:王充、王羲之、王勃、王维、王安石、王夫之等。

 名人故事:王羲之书法笔势雄健、潇洒,从小勤学苦练,最终取得成就,风格自成一派,作品一直为后代临摹。“入木三分”这个成语就是赞颂王羲之的书法的。

 四、结论。

 1、王姓最初源自商周时代名门望族。先祖有好几支,如商代王子比干,周文王第十五子毕公高,战国时魏国的信陵君,都是王族,被称为“王家”,其子孙就以王为姓。

 2、王姓在我国汉族人口占很大比例,是我国第二大姓氏,百家姓中排列第八位,占汉族人口约百分之七点四一。

 3、王姓历代涌现出许多名人。如东汉的哲学家、思想家王充,晋代“书圣”王羲之,唐代诗人王勃、王维,北宋的政治家、改革家曾主持变法的诗人王安石,清代思想家王夫之。他们都是后人瞻仰的榜样。

问题一:族谱当中,嗣孙 是什么意思 嗣孙是承嗣的孙子

问题二:家谱里的继窒是什么意思 继室吧

指原配死后续娶的妻子

问题三:家谱中辈分称呼 七世嗣孙 六世祖

因为算几世嗣孙应从A算起到自己为止,包含自己,

算几世祖的时候是指自己的长辈不能把自己算进去。

问题四:嗣曾祖什么意思家谱中 复杂

问题五:家谱凡例,有耐心的给翻译吗 凡例1族谱的样式是先书总支后书分支,这是为了便于查看。

2凡是履职过诸如科第、贡生、监生和生员等等官职的一律要在族谱中记载下来,以流芳后世。

3没有亲生儿子但是有过继为后的,一定要在被过继人的生父和继父的名下详细记录实际情况。

4女子嫁给外姓的,外甥或女婿有……(看不清)的,都应该记载下来……

5但凡有子孙或迁徙到其他地方,或者……(看不清),或者跟随母亲居住,倘若有远出而不知道具体地方的都应该记载下来,以便日后知道他们的具体由来。

6抱养外姓为子的,必须在抱养人名下注明,以便日后被抱养人归宗时知道自己的出处。

7凡是属于义子的,生不能书于族谱,死不能进入宗祠,这是因为要明晰正统。

8合葬的应该应该详细记载;无后人的也应该记述下来,这样才不会有所误。

9子孙有出家的,族中妇女有改嫁的,都不单独记载,而只是在生人名下只记载名字而不记载传纪,以昭示非族中子孙必除名的决心。

10兼祧者(一位子孙除了承继父亲外,还承继其他宗亲,即下面提到的大宗和小宗)如果生有几个儿子的,一定要将其中的一个儿子或者归到大宗或者归到小宗,其余儿子则归本支。倘若兼祧者只有一个儿子,则应该写明兼祧孙。此后的嗣孙亦照上面的方法,不能混淆,为一家人。

11凡是祭祀地产无论是近地还是远方只要有契券就必须载明具体土地名称,以便后世子孙能够守土。

12世系已经定下来,昭昭穆穆已经很清楚了。倘若中间有能够立传的应该列于谱牒的最后面一部分,以流芳后世。

码字不容易,请采用。

问题六:陈氏家谱是怎么安排的 仅供参考:

萧县陈八集陈氏

十八世起字辈: 秉 怀 从 高 尚 力 为 思 念 功[现已到26世]

各分支现用辈字繁多,大致有:

十七世: 广 大 朝 钟 志 兆

十八世: 秉 兴 献 建 照 凤 开 玉

十九世: 怀 昭 名 鸿 万 玉

二十世: 从 淮 忠 景 福 广 乐

二十一世: 高 宗 升

萧县甚少沟陈氏

十八世起字辈: 履 文 明 世 修 善 恒 昌 尊 经 崇 儒

萧县陈沟陈氏

十四世起字辈: 仲 昌 益 尚 有 玉 胜 洪 广 升

萧县演武陈氏

十五世起字辈: 大 怀 素 有 凌 云 志 圣 德 绵 延 百 世 同 -- 陈氏家谱

明成化间,我宪赞府君在祁阳首创陈氏用宾公家乘。明嘉靖间,用宾公第六世嗣孙、永宁县主簿斗在祁阳第一次续修用宾公家乘。清乾隆丁亥,用宾公第十五世嗣孙 大亮在祁阳第二次续修用宾公家乘。同时,拟定并颁行用宾公为迁祁始祖,用宾公第十一世嗣孙为我字派的班行,其字派为:我伟国宏大(文)正,科开彰祖德,有道应时昌,家学宗铭载,世遵永发祥。清康乾时期,用宾公的后裔奉《清圣祖仁皇帝招民徙蜀诏》,由湖广永州府祁阳徙蜀,乾隆乙未,用宾公其后裔从《祁谱》中增补了入蜀32州县的嗣孙,定名为《西蜀续修陈氏宗谱》,简称《蜀谱》,此为第三次续修用宾公家乘。重庆市铜梁县人事局陈彰模历经十年以《蜀谱》为基础,辑录了该谱大部分史料,还从典籍、口碑选录了有关史料予以充实,内容涉及陈氏家族文化的各个领域,对清康乾时期由祁阳徙蜀的用宾公后裔的世系进行了续记,1999年 主编了《陈氏家乘记》 。《陈氏家乘记》为大32开、700多页,铅印出版, 精 装本。

2002年清明,陈彰模率渝蜀陈氏宗亲7人到湖南省祁东县寻根祭祖,并带来《陈氏家乘记》。2002年4月6日祁东会议,经湖南、广西、四川、重庆4个省市 中30余个县市的子良、子政、子铭、子文、子贵5个分派代表组成的《陈氏家乘记(续)》编纂委员会成员190余人,以及广大族众的共同讨论、修改、完善,历时8个月,三易其稿,正式颁行了陈氏用宾公裔孙统一续拟字派(见迁祁始祖陈用宾公源流一文)。

陈彰模在当今市场经济大潮中,不图名、不图利;收集资料,查阅典籍,潜心考研,引用大量的古今历史资料,分析了唐朝以来在陈氏源流中出现的各种分歧,提出了自己的见解,主编的《陈氏家乘记(续)》还选刊了古今历史名人对陈氏源流的考证文章。由于从陈氏支分出的中华姓氏达40多个,故这些材料不但对陈氏源流研究有参考价值,而且对这40多个其它姓氏源流亦有参考价值;还着重记录近现代名人的详细情况,涉及重庆、四川、湖南、台湾等省市中30余个县市的县处级职务以上人员60余人(其中 民党军级职务1人,团级职务1人),还有著名专业技术人员、离休干部、百岁老人、企业家、革命烈士等人的详细情况。

《陈氏家乘记》、《陈氏家乘记(续)》只记载了湖南、广西、四川、重庆四个省市的用宾公派下大部分后裔世系图。还未包括在清康乾时期,用宾公第十一嗣孙向陕西、云南、贵州、安徽、江苏、湖北等地迁徙的后裔。他们的子孙有的迁往其它省市县(包括台湾)、有的还到国外居住。

《陈氏家乘记(续)》为大32开、一千多页、铅印、精装本。2003年11月出版。

今天给陈彰模(按辈份他是我曾祖)通过电话,他说最近居住四川省三台地区的子良派下一千多人要求续谱。《陈氏家乘记》、《陈氏家乘记(续)》中,初步统记,用宾公派下第二十二世嗣孙名字叫有刚的达80多人;叫有钢的超过8人;叫有纲&>>

问题七:欧阳家谱的欧阳修《谱图》 欧阳修所编的《欧阳氏图谱》第一部分是《序》。在《序》中,他记述了欧阳氏得姓于无疆的一个儿子蹄被封为欧阳亭侯。欧阳亭在湖州乌程欧余山之阳,以后子孙便以欧阳为氏。汉有为涿郡太守者,子孙便北迁,一支居青州千乘,一支居冀州之渤海。千乘绝后,以后欧阳一族便以渤海为系统下传,直到欧阳修这一系统。他主要记述了吉州庐陵县的欧阳宗族,并且指出:晋以后天下大乱,欧阳氏诸族,有欧阳举、欧阳纯、欧阳迹等,都带领其族南迁,散居于丹阳(今河南省沈丘县)、吴郡(今浙江省湖州市)、豫章(今江西省南昌市),而欧阳质这一系居于长沙临湘。前面三支都不显名于世,传承无闻。欧阳质这一系从欧阳景达以后,逐步彰显。自欧阳琮以后七世,旧谱佚亡。欧阳琮八世孙欧阳彪。欧阳彪的弟弟名欧阳万。欧阳万生和欧阳雅生。欧阳修的《谱图》还考证了没有写入历史记载的人和其配偶。欧阳修的《谱图》将他所搜集到的旧族谱作了对比,同时还收集了旧谱中所列的魏司空清河崔林、南宋太保王弘齐、南宋太尉王俭、南梁御史中丞王僧孺、南梁尚书兵部马将臣、贾贽等人写的序。欧阳修的《谱图》订出了以后修族谱的原则之一是“断自可见之世”。即世系较远的,应该疏之略之,近的要详细一些。五世以后,可以各支系另写家谱。各支族的家谱既各自独立成为一个体系,又互相联系,综合起来,既可以反映本族纵向的深远历史,又可以反映本族横向的发展状况。欧阳修的《谱图》在图表之外,又分列有本族历代主要人物的传略。欧阳修的《谱图》所列的这些原则,成了以后中国家谱、族谱所遵循的基本范例。欧阳修(自称嗣孙修与状元黄仁颖家谱相吻合)总世系:一世 开闽欧阳氏总始祖欧阳韶员子直孙配王氏无子二世 欧阳幼咸(唐宰相通公季子、询公孙出继韶公为嗣)三世 吉州剌史 欧阳琮四世 温州长史 欧阳衍五世 博罗县丞 欧阳昌盛六世 唐进士国子监四门助教 欧阳詹七世 唐开成二年进士幕府参军 欧阳八世 唐末会昌六年进士官韦中令学士 欧阳示攀 潘湖欧厝吉州推官 欧阳郴(欧阳始咀樱┣闽县宝历进士 欧阳衮(欧阳仕淖樱┳ 进士宰相诗人 欧阳炯孙 咸通进士欧阳琳、欧阳毗(王比)兄弟十世 嗣子 泉州乡贡进士历官文理院工书南京通判 欧阳偃(后唐状元黄仁颖字仁达号潘湖翁嫡子)十一世 梁国公道州判官 欧阳观十二世 太师中书令兼尚书令 欧阳修。与2001年1月13日在江西省吉安市吉州区兴桥镇钓源村发现的欧阳修自述世系文“先祖为夏禹、勾践,姓氏源浙江湖州”的落款嗣孙修的史实记载相符合,尤其这位北宋大文学家、政治家自述世系源流,道出了欧阳修自身家世详情(即嗣孙修),为中国文史界专家学者研究大文学家欧阳修的祖父欧阳偃,年幼姓黄,因家贫无力攻书,遂赘居潘湖欧厝舅父欧阳郴家为养子的真实身世,大白于天下,提供了有力可靠的史实依据。这篇欧阳修自述世系文,由后人冠题“文忠公谱图序”,收录在吉安市吉州区兴桥镇钓源村民保存的清乾隆十五年(公元一七五O年)编撰的《续修安福令欧阳公通谱》中。全文共七六一字,落款为“嘉v四年(公元一O五九年)己亥四月庚午嗣孙修谨序”。“文忠公谱图序”以叙述为主,激发议论,笔触如行云流水,一气呵成。着笔伊始,欧阳修就道出了先祖世系及姓氏源流:“欧阳氏出夏禹之苗裔。自帝少康封庶子于会稽,使守禹祀,传二十余世至允常子曰勾践,是为越王。勾践卒,子王与立。传五世至王无疆,为楚威王所灭。其诸族子孙分立于江南海上,受封于楚为欧阳亭侯。亭在今湖州乌程欧余山之阳,子孙遂以为氏……”在陈述欧阳氏族繁衍生息的岁月沧桑之后,欧阳修还在文中介绍了其时家族成员登科仕宦的情况:“自宋三十年,而吾先君、伯父、叔父始以进士登科者四人。后又三十>>

问题八:王氏家谱,忠义广,之后是什么 10分 鲜馥懋整理资料 电话:0871-6200743

鲜姓起源多端、愿共同发展、振兴中华。

1、箕子鲜姓:出自子姓、为殷商王族后裔。公元前11世纪、西周初武王灭商封箕子于朝鲜得姓。

2、大禹鲜姓:(渝黔川谱)出自姒姓。武王赐我鲜姓,本乃夏禹之后裔姒氏,故居山西蒲州,始于安邦定国是也。

3、出自鲜卑族:(台湾网)鲜姓:在康熙字典解说,是鲜卑族演进而来,高市以前有位鲜明先生一户,据说大陆上鲜姓多在东北一带。鲜卑是由东胡分裂出来的一个部族。东胡被匈奴击破后,一部分退居鲜卑山(今大兴安岭南段内蒙古兴安盟科右中族一带山中),因以得名。拓拔鲜卑是鲜卑中最著名的一支。他们世居于大兴安领北段嘎仙洞一带的大鲜卑山,开魏国(史称北魏)基业、是第一个进入中原而统一北方的少数民族。其所创造的优秀文化,对隋唐影响颇大。南北朝时期,中国第一次记载了鲜卑语诗歌《敕勒歌》,当时即被人翻译成汉文:

敕勒川,阴山下;

天似穹庐,笼盖四野。

天苍苍,野茫茫;

风吹草低见牛羊。

4、出自 :宁夏新闻网 2004-11-18 19:27:54

中的鲜姓,据康熙年间撰写的陇西《鲜氏家谱》记载,先祖为西域回纥人,宋金以前迁入内地。其后裔居江浙一带,后迁往甘青宁。今北京、江苏、甘青宁的鲜姓是同一祖源。

鲜(Xian) (1)出自子姓,以地名为氏,西周初,殷纣王的叔父箕子受封于朝鲜,其后人以鲜为氏。(2)复姓鲜于氏,有的简为鲜氏。郡望:南安郡(今甘肃陇西渭水流域)。廉明多诚意公恕有循声上联说明代栖霞人鲜延年,官顺庆知府,廉明而寡欲,治理地方,都出自诚心。离开后,百姓都怀念他。下联说宋代灌县人鲜大年,官绵竹县令,办事公允,不畏豪强,凡有弊端,前任不敢动者,他都敢改变,被称为循吏。 姓氏由来:姓氏考略:风俗通义,武王封箕子于朝鲜,因氏焉。一云,蜀有鲜姓,系鲜于氏所改。郡望堂号:南安郡,姓氏家谱:涪陵鲜氏全谱,历史名人:鲜以儒。(3)武王赐我鲜姓,本乃夏禹之后裔姒是,故居山西蒲州,始于安邦定国是也。(渝黔川鲜氏家谱)

夏:禹、大禹 夏代开国的君主。颛顼之孙,姓姒氏,号禹。因平治洪水有功,受舜禅让为天子,世称为大禹。在位八年而卒,传位于子启,而开君主世袭之制。浙江绍兴有大禹陵。

商:东夷旁系商部落,商朝的开国帝王商汤 商汤,子姓,名履,灭夏后称为武汤。后代建立宋国,孔子即出於此姓 。

周:公元前11世纪周武王灭商、纣王死。武王封箕子于朝鲜而有鲜氏也。

1:起源根据《风俗通义》,《古今姓氏书辩证》,《姓氏考略》,《中国姓氏辞典》等文献记载:鲜姓起源有二:(1)以封地为姓的姓氏。出自殷商子孙后裔,得2005年7月8日2005年7月8日m姓始祖是商朝纣王的叔父名叫胥余。商朝末年,纣王的叔父胥余曾授封于箕(今山西省太谷县东北)称为箕子(箕为地名,子为子爵)。后箕子对纣王的荒*无道经常提出劝谏,纣王不但不听,反而把他监视起来。周武王在伐灭商纣后,建立周朝,箕子的支庶子孙授封鲜地,遂以地名中的鲜字为姓,乃成“鲜氏”。(2)出自鲜于氏。朝鲜的鲜氏子孙中有鲜氏支庶子孙名仲,称为鲜仲,其采食地在于(地名)。其子孙遂将鲜和于两字合成为鲜于为姓氏,成为“鲜于氏”。鲜于氏的后裔也有为去繁为简,改为鲜氏的。如宋代四川有鲜龙,原来姓名是鲜于龙。可见,鲜氏和鲜于氏是同根同宗的一家子。

2:望族 据《姓氏考略》记载,为南安郡(在东汉时置郡相当于甘肃省陇西渭水流域此为鲜氏郡望,太原郡(战国秦置郡,地域在山西太原市西南,营西古城,为鲜于氏郡望。

3:堂号 鲜与鲜于氏,从朝鲜重归故国,自汉以后,便一直以河北的>>

山东鄄城边氏字辈:“金文孟(廷)广道兆祥”

山东滨州边氏字辈:“云喜玉清瑞,田越礼智信”

山东长清边氏字辈:“其绍庆(清)家培(丕)现克孝衍(延)修长薪(金)传开基业诗书学温良”。

山东淄博边氏字辈:“圣洪昌继凯”。

山东临沂边氏字辈:“永文经(景)俊玉”。

山东郓城边氏字辈:“凤梦广道兆祥庆传同”。

山东蒙阴边氏字辈:“丕景振立田开洪乐成圆”。

湖北咸宁边氏字辈:“作善吉后志友光康林臣佳”。

湖北宜昌、南漳边氏字辈:“世忠厚传……”

安徽涡阳边氏字辈:“静兴怀心(力)”

湖北沔阳(仙桃市)边氏字辈:“积厚自有光”。

湖北天门边氏字辈:“惟尔孙子名震家邦”。

辽宁本溪、锦州边氏字辈:“万宝朝忠(镇)宪成继广”。“国文长振久,福海庆云生”。

辽宁昌图边氏字辈:“国永喜志庆庚生”。

河北河间边氏字辈:“凤西德树增元玄少”。

河南商丘边氏字辈:“申敬传家祥红永”。

江苏边氏一支字辈:“学振中华伟业乃仓”。

边氏一支字辈:“孝先绪文祥”。

边氏一支字辈:“宏德志宝……”

边氏一支字辈:“学从广东正志光华”。

资料有待补充。 [1] 

甘肃省临洮县卧龙乡雁门村边氏字辈:“海、世、宏、国、正(第三十六代)”

山东省聊城市冠县县辛集乡边庄村边氏字辈:庆 玉 保 洪 之 乐 志

山东省兖州市王因镇王因村、前竹亭村、后竹亭村

山东省邹城市太平镇边庄:广、贻、德、茂、永、

山东省济宁市长沟镇南韩村:德、永、业、

河南驻马店边氏字辈:战、理、学、奥、振、思

河北涿州一支字辈:玉、章、文、金

四川广元一支字派:德、化、先、元、吉、学

山东省聊城市莘县燕店镇付庄村:计、学、国、立

河南省杞县边氏字辈:“星玉照家永,红中振齐天”

山西省五台县边家庄支系字辈:自4世起至23世:(括号中为一辈多字情况)景廷尧永,崇维学如(崇一四章),成来藩关(业文国彦),奏起远功,定开锡命。2005年新修家谱拟定24世至39世字辈派语:秉承禹贡,鼎泰玺铭,忠善鸿儒,万世韶华。

扩展资料:

边姓起源:

起源一:

商朝有诸侯国边国(位于今天的河南商丘一带),边国国君有伯爵的封号,所以又称为边伯,其后以边为氏。至周王朝时,有大夫亦名边伯。

起源二:

出自子姓。据《通志氏族略》记载:周朝时,宋平公之子御戎,字子边,其后世子孙便以边为姓,成为边姓一支。

起源三:

出自满族老姓汉化。改为边姓的满族老姓包括:边佳氏、博尔济氏、沙拉氏、额尔吉氏,以及加入满族的边氏(朝鲜族、汉族)等。

-边姓

古代族谱顺序如何定的?定的时候有什么道理?

家谱 又称族谱、家乘、宗谱等,是以记载父系家族世系、人物为中心的历史图籍。先秦重要史籍《世本》为我国家谱的开山之作,其内容系黄帝以...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